说到叶酸,大家可能会问,叶酸明明是“胎儿的守护神”,孕妇才要特别补叶酸吧?在这里,我们郑重地告诉大家,补叶酸不是孕妇的专利,中老年人也是补充叶酸的重点人群!补叶酸,也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为咱们提供的最适合中国人的预防中风的方法!01降低脑卒中风险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叶酸缺乏比例高达20%~60%。人体缺少叶酸的摄入,容易导致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升高,这种物质的升高将直接导致脑中风发生的概率直线上升。叶酸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预防冠心病等慢性心血管疾病。由中美医学家联合完成的研究证实,补充叶酸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的风险。02预防老年痴呆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充足的叶酸不仅能减少体内有害物质对脑血管的损伤,还有助于减少脑神经损伤造成的认知能力下降以及老年痴呆。03叶酸助眠、提高记忆力一旦缺乏叶酸,人体的抵抗力将减弱,会表现出精神萎靡、疲乏无力、失眠健忘、食欲减退,有些人还有舌炎、腹泻、恶性贫血,小儿和老年人常出现嗜睡或精神错乱。通常我们每天从食物中获取的叶酸约300微克,要起到预防作用,最好额外补充200微克。·可怕的是,缺少叶酸的人不会有特别明显的症状,但是他们若同时伴有高血压,那么中风的风险将提高12倍!·叶酸对人体是普遍有益的,即便没有高血压,充分摄入叶酸,也可以极大减少脑中风的发生概率。补充叶酸,首先应从天然食物开始!富含叶酸的食物蔬菜·莴苣、菠菜、西红柿、胡萝卜、青菜、龙须菜、花椰菜、油菜、小白菜、扁豆、豆荚、蘑菇等。新鲜水果·猕猴桃、橘子、山楂、葡萄、苹果、草莓、香蕉、梨、樱桃、石榴等。动物食品·动物的肝脏、肾脏、禽肉及蛋类,如猪肝、鸡肉、牛肉、羊肉等。谷物类·全麦面粉、大麦、米糠、小麦胚芽、糙米等:豆类、坚果类·黄豆、豆制品、核桃、腰果、栗子、杏仁、松子等。谷物类·大麦、米糠、小麦胚芽、糙米等。一种食物:鸡蛋最简单防中风法,不用太亏这里还需要特别提到的就是鸡蛋。发表在《美国营养学院学报》上的一项研究称,每天吃一个鸡蛋,可以将罹患中风的风险降低约12%!美国流行病学数据研究所研究人员对1982年至2015年的多项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同时观察了不同食物如何影响人的心脏和血管状态。结果显示:·每天吃一个鸡蛋,中风风险平均降低约12%;·男性中风风险下降15%;·女性中风风险下降8%;·吃鸡蛋对亚洲国家居民健康最有效!01叶酸丰富分析原因呢,也和叶酸有关,鸡蛋内的叶酸含量很高,在121微克/100克左右,而且主要存于蛋黄,每天吃一个鸡蛋,也是不错的。02给血管减龄美国营养学家和医学工作者从鸡蛋、核桃、猪肝中提取卵磷脂,每天给患心血管病人吃4~6汤匙。3个月后,患者的血清胆固醇显着下降,获得满意效果。03保护心脏鸡蛋中富含的胆碱和维生素B12可以保护心脏。高半胱氨酸是血液中的一种氨基酸,这种氨基酸往往与心脏病发病风险的升高紧密相关,而胆碱在高半胱氨酸的分解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维生素B12对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非常重要,也有助于预防心脏病。带壳水煮蛋不加一滴油、烹调温度不高、蛋黄中的胆固醇也没被氧化,因此是对心脏、血管最有益的吃法。而且这种吃法吸收率也最高!
市民对于药物安全的认识普遍存在较大偏差,两个极端:有些人对药物盲目相信,甚至看到有胶囊套住的就是药。另一些人过度焦虑,特别是看了说明书后忧心忡忡,觉得自己会受到伤害。用药常见误区:a.没有遵从医嘱,特别是用药时间。b.擅自多药合用,导致重复用药,或药物间相互干扰。c.迷信中草药,认为中药没有毒。d.迷信打点滴,认为好得快,等等。输液:a.大部分药品口服就可满足治疗要求,打点滴只是增加风险(输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高于其他给药方式)。b.急需向百姓普及药物学常识(如输液中有类似PM2.5的微粒,在打点滴时就会跑到体内)。服用保健品:a.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选用。b.不要放弃医院的正规治疗方案。c.不要买能治病的保健品(可能是骗子,也可能偷加了治疗性的药物)服药时间:药物在血里达到的浓度以及该浓度维持的时间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浓度太高容易出现不良反应,一般讲,同一个人,口服的药量增加了,血里药物浓度也会相应升高,如果两次服药时间太接近,就相当于药吃多了,容易出危险。有些药物在特定的时间服用效果最好,或者副作用最轻,不要随意改变。服药禁忌:服用抗凝血药华法林时慎吃葡萄柚、杨梅等水果,有较高的出血风险。服用头孢类抗菌药物期间不要饮酒,有醉酒样反应风险。服用布洛芬类止痛药不要喝咖啡和可乐,因可加重胃损害。药物副作用:中药、西药都有副作用。多数西药临床研究较充分,也有相对清晰的剂量范围和风险预警办法。而中药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安全性评价都还不够完善,随着研究的深入,认识会越来越深刻。药物说明书:建议大家要阅读说明书,如果说明书中副作用这部分内容写的很多,表明研究的较充分。客观看待药物的治疗作用:药物能帮助人们身心康复,前提是身心能康复。药品合格是指符合规定的标准,合格的药品并不意味着能治好病。心理作用有强大的力量,不少病不是药物治好的,而是心理暗示的结果。说到安全用药,归结为三个词:知道、核对、问一问。知道自己在用什么药,怎么用;药品实物跟处方上开的药核对,说明书上的适应症跟自己的诊断核对;有疑问及时问医生、药师,至少也应该了解注意事项。
尿路感染发生率很高,每年影响大约有一千万人就诊。来自美国国家肾脏病基金会(NKF)的专家总结了以下这些关于尿路感染需要知道的内容。什么是尿路?泌尿系统(也被称为「尿路」)是身体的一部分,负责产生尿液。由两个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所组成。尿液是如何产生的?的肾脏通过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身体里多余的水分来产生尿液。尿液从肾脏流经两根细长的管道(称为「输尿管」)然后注入膀胱内。当膀胱充满尿液时,们便通过尿道来排出代谢废物。什么是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简称 UTI)是指细菌进入了泌尿系统并在其中繁殖。其结果就是发红肿胀和疼痛。如果不及时治疗感染,细菌可能上行至肾脏,导致更加严重的一种感染,称为「肾盂肾炎」。是否某些人更容易患尿路感染呢?每个人都可能患上一次 UTI,但是有些人较其他人更容易患 UTI。1. 女性较男性更容易患 UTI。因为女性的尿道更短,细菌更容易达到膀胱。2. 糖尿病患者机体的防御系统可能发生改变,使得他们更容易患 UTI。3. 尿路梗阻的患者,比如有肾结石的患者,更容易患 UTI。男性的前列腺增大同样也会阻断尿流,导致 UTI。4. 膀胱内长期插入导尿管的人更容易罹患 UTI。这是由于导管上的细菌能够感染膀胱。尿路感染的症状是什么?有些人不感觉到明显的症状,然而,大部分人会有以下一项或更多项症状:(1)尿意急迫,但是每次尿量很少,仅有几滴尿。(2)排尿过程中有烧灼感。(3)在下腹部有疼痛感或压力感。(4)尿液浑浊或血性尿液。(5)尿液气味很强烈。如果感染蔓延到肾脏了,则症状更为严重,可能会有以下不适:(1)后背部疼痛。(2)发热寒战。(3)恶心呕吐。如果有以上症状,请立即去看医生。怎样知道是否患有尿路感染?医生将留取的尿液标本进行细菌和红细胞的检测,这项检查被称为「尿液分析」。尿液培养将会告诉医生目前是哪种细菌在尿液中生长导致 UTI。应该如何治疗尿路感染?需要使用抗菌素来治疗 UTI。抗菌素是用来杀灭细菌,阻止其生长的药物。可能需要使用一到两周的抗菌素。这将有助于确保被治愈。医生还有可能要求多饮水。如果治疗没能完全清除感染还能做些什么?大部分感染经过治疗都能被清除。但是,如果有感染未被清除干净或者又重新感染了,可能需要接受下列特殊治疗:(1)一项被称为「静脉肾盂造影」的 X 线检查。在这项检查中,需要向的静脉中注射入造影剂使的肾脏和膀胱显影。(2)进行超声检查,使用超声波描绘出的肾脏和膀胱的图片。(3)进行膀胱镜检查。在这项检查中,需要使用一种带有特殊透镜的空心管在膀胱内观察。对于反复尿路感染的女性能做些什么?对于经常发生 UTI(每年发生三次及以上)的女性应该与其医生好好聊聊。推荐下列中的一项或多项:(1)每天使用小剂量的抗菌药物长达半年甚至更长。(2)性生活后服用单剂的抗菌素。(3)当症状出现时,服用抗菌素 1~2 天。妊娠妇女是否更容易患尿路感染?妊娠期间 UTI 的问题可能更严重,因为细菌更容易上行至肾脏。患有 UTI 的妊娠妇女应该与其医生商讨如何避免潜在的问题,诸如血压升高或婴儿早产等问题。儿童会患尿路感染吗?是的。但是患病率低于成人。女孩,尤其是 4~8 岁的女孩,较男孩更容易患 UTI。出生时有尿道畸形的婴儿患 UTI 的风险增高。由于很容易忽视儿童 UTI 的症状,家长们应该留心下述征象:(1)低热;(2)烦躁;(3)尿频;(4)排尿时疼痛或烧灼感(更小的小孩子在排尿时可能会哭);(5)肚脐周围疼痛;(6)尿液气味强烈,尿液浑浊或有血性尿液;(7)已经不尿床的孩子又出现新的尿床。如果感染蔓延至肾脏,孩子同样也可能出现发热、悲痛和呕吐。做哪些事情来帮助预防尿路感染呢?下列事项有助于预防 UTI:(1)喝足够量的水;(2)不要推迟去洗手间,当有尿意时及时去排尿;(3)擦屁股时从前往后擦,防止肠道内的细菌进入尿路;(4)每天清洗生殖器部位,性生活之前也要清洗。(5)性生活之前和之后排空膀胱。尿路感染会导致肾脏损害吗?不经常。在大多数病例中,UTI 可以被成功治愈,而不导致肾脏损害。由诸如男性的前列腺增生或肾结石所导致的 UTI 如果不治疗纠正的话,会导致肾脏损害,并且感染也将持续。年幼的儿童伴发高热的 UTI 如果不及时正确治疗的话也可能导致肾脏损害。
第一步:了解肾脏基本常识肾脏的6个作用:1、滤过血液中的废物和毒素2、调节身体内的液体水平3、释放激素,维持血压4、激活维生素D,保持骨骼健康5、释放激素,促进红细胞生成6、维持矿物质平衡(钠、磷、钾)慢性肾病可导致的8个问题:1、心血管病2、中风3、高血压4、死亡5、骨质疏松6、神经损伤7、贫血8、肾衰、尿毒症第二步:评估您的患病风险4个主要风险因素:1、糖尿病(自己或亲属)2、高血压(自己或亲属)3、心血管病(自己或亲属)4、家族有亲属患有肾脏疾病其他风险因素:1、年纪大于60岁2、肥胖3、出生时,体重过低4、慢性尿路感染5、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这是一种止痛药,如布洛芬、萘普生6、患红斑狼疮等免疫系统疾病7、肾结石第三步:识别肾病症状8个可能的症状请注意:早期慢性肾病大部分没有症状,需要检查才能鉴定。而有的症状出现时,慢性肾病可能已经进展,因此,症状很可能误导人。1、疲惫、乏力2、排尿困难3、泡沫尿4、红色尿、尿色加深5、频繁口渴6、尿频(尤其是晚上)7、眼睛浮肿8、脸、手、腹部、脚、脚踝肿胀第四步:肾病的检查方法4个简单却非常实用的肾病筛查项目:1、血压高血压可损害肾脏,高血压是除了糖尿病之外,导致慢性肾病的第二大原因。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血压在140/90mmHg以下就很好。而如果是肾病患者,130/80的血压更好,能低于120/80最好。2、尿中的蛋白检查如果尿中蛋白质持续超标,包括白蛋白和其他蛋白质,提示肾脏受损。正常情况,尿白蛋白肌酐比(一种方便的蛋白尿检测方法),应该小于30mg/g。3、血肌酐肌酐是一种肌肉代谢废物,肾脏会滤过它,而如果肾功能受损,血肌酐会升高。正常的血肌酐为 53~106umol/l (0.6~1.2mg/dl),不同人会有一些差异。4、肾小球滤过率这一项能最敏感、又精确反应肾脏功能的项目。医生会根据检查者的血肌酐、年纪、性别、种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得出来的值大于90为正常。如果60~89需要监测。而持续3个月小于60,提示慢性肾脏病。第五步:如何保持肾脏健康慢性肾病患者需要做到6件事:1、降低高血压2、如果有糖尿病要控制血糖3、低盐饮食4、尽量避免非甾体类抗炎药5、控制饮食中的蛋白质6、每年注射一次流感疫苗所有人都应该做到这9件事:1、规律锻炼2、控制体重3、均衡饮食4、戒烟5、饮酒请适量6、保持身体充足水分7、监控血脂8、每年体检一次9、了解自己的家族病史
一提到尿毒症,大部分的肾病患者都持有非常恐惧的态度,希望这篇文章帮助各位小伙伴,对尿毒症有初步的理性认识。尿毒症不是不治之症各种情况的肾脏疾病,发展到晚期不可逆转的状态,肾脏失去绝大部分功能,不能继续维持人正常的生理需要,即是我们所说的---尿毒症。尿毒症在如今并不是不治之症,患者可以选择的治疗方式是透析或者肾移植,通过这些治疗手段,可以延长十年、二十年,或者更长的寿命。并且,国家将尿毒症纳入了大病医保,在费用方面国家出大部分,个人出小部分,没有钱的尿毒症患者也可以通过医保做得起透析。这个病,在当今社会,从各个方面来说,都不是一个不治之症。肾病发展为尿毒症者是少数我们中国慢性肾病患者有1亿多人,这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专家通过对全国各省市大规模调查,得出的统计数据。之所以我们周围肾病人群似乎比较少见到,是因为我们大众对肾脏病方面的了解,知之甚少。根据统计数据结果,1亿多人中,约87.5%的肾友并不知道自己患病,这是一个知晓率很低的疾病。而我国尿毒症患者人数目前不超过100万,也就是说,肾脏病最后发展为尿毒症的患者是少数。并不是所有的肾病患者都会进入尿毒症,许多肾病患者,可能会一辈子伴随尿检异常,轻微的症状,但是并不会导致尿毒症。部分尿毒症患者,发现疾病时已经尿毒症一部分患者是由于肾病病情控制不佳,最终缓慢进入尿毒症。但根据全国肾内科的一项调查,有1/4的肾病患者,第一次就诊时已经是尿毒症。对一个家庭来说,患尿毒症的打击是巨大的,特别是一些年轻尿毒症患者,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因此,许多人在肾功能衰竭以后,还去寻求各种“逆转”病情的办法,所有的结果都是把本该用于救命的钱落入各种无良骗子手中。接受既定的事实不容易,但我们要活下去,更好活下去,就不能不理性对待,盲目固执的相信天花乱坠“治愈尿毒症”广告,只会让自己越走越远,甚至付出生命代价。大部分尿毒症患者透析,而非肾移植一个人得了尿毒症之后可以有三种治疗选择:第一种是血液透析,第二种是腹膜透析,第三种是肾移植。成功的肾移植可以帮助患者摆脱透析,虽然术后需要终身使用免疫抑制剂药物,定期去医院复查,但其余基本可回归正常人生活,许多移植患者重返工作岗位,继续实现自我价值。目前活体亲属供肾,最长肾脏存活时间为46年,活体非血缘关系供肾37年,尸体供肾40年。尸体供肾病例,肾存活率一半超过10.9年,活体肾移植一半超过17.9年。但由于肾源太少,加之移植的费用高,且有可能面临移植肾再次失去功能,种种原因导致我们国家的大部分尿毒症患者,选择透析维持终身。透析可以有腹透和血透,腹透可每天在家进行。而血透在透析中心进行,一周去2~3次。透析患者体力好者也可以继续从事工作,并不是什么都干不了。走出盲目恐慌,正确认识肾脏病,认识尿毒症!很多肾友在治疗过程中,天天担心、恐惧,给自己和周围人带来的压力都很大。事实上,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肾病大部分都不会导致尿毒症,即便是部分到了尿毒症,我们仍然有办法。特别我们正处于科学快速发展的时代,以目前新技术的发展速度,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未来肾病的靶向治疗,更便捷的人工肾等各个新的医疗技术都在研发路上。几十年前我们能想象智能化的现代生活吗?难以想象。而处在现代的我们,可以大胆去希望!前提是,我们当下,共同好好活下去,坚持活下去,不放弃希望!
多种类型的肾病治疗,会用到糖皮质激素治疗。肾友最常用的是中效激素,包括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这几种。激素可以抑制炎症反应,避免肾组织损伤,同样,激素具有比较多的副作用。所以,激素的使用技巧非常重要,国际国内也建立了很多诊疗规范来尽量让肾友有益于正作用,而减少副作用发生。因此,只要进行规范治疗,按照医生指导合理使用激素,一般激素的正作用是大于不良反应的。那么,服用激素后,肾友的生活会出现哪些变化?又该如何恰当预防呢?外表的变化使用激素后,大家最直观的反应就是,变胖很多!脸圆圆,变成小包子似得,还加上一些痤疮;腹部、大腿悄悄爬上了紫纹;嘴巴上边长了一圈浅浅的胡须,汗毛也变多了;外表的变化,使得很多人变得自卑,不想见人。其实,这些外貌变化是暂时的,在激素减量到两三颗的时候,外貌慢慢开始恢复,有的人则是激素停用后一段时间开始恢复,有一定的个体差异。对于紫纹,一些肾友提供的经验:多吃各种新鲜水果蔬菜、适当控制食量和体重,不要让体重增长过快、提前在肚子、大腿周围抹橄榄油作为预防,对于减少紫纹有一定的帮助。而针对脸部的痤疮,基础的保湿就可以了,不要额外涂抹过多的药膏、化妆品去遮盖。身边真正关心自己的家人朋友不会嫌弃我们外貌的变化,而且反过来想想,经历过自己“变丑”的样子,又变美、变帅回去,不也是一种失而复得的惊喜吗?食欲的改变很多肾友服用激素后,食量大增。但,我们需要适当的控制一下食量,少吃多餐(每次吃少点,每天多增加几顿)。饮食宜清淡,少盐、减少高糖、高脂肪等零食,这是为了避免血糖升高、血脂代谢紊乱等激素后期产生的不良反应。精神亢奋、失眠这是比较烦恼的一个症状,夜深了还处于比较亢奋的阶段,怎么也睡不着,要么就睡着了很早就容易醒来。克服失眠,可以加强体育锻炼、减少白天睡眠时间、睡前泡个脚、喝杯热牛奶、看一些让你昏昏欲睡的书,试试这些办法。如果失眠已经严重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可以找医生给自己使用一些辅助睡眠的药物,安定这一类的药物肾友是可以用的。容易发生感染激素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就是诱发和加重感染,激素虽然有强大的抗炎作用,但是并没有抗菌的作用。激素使得我们的抵抗力变差,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感染,而且吃激素时感染容易非常严重且不易控制。因此,要注意口腔、耳鼻喉、肛门周围的情况,一旦出现发烧等情况,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就诊。平时加强锻炼,防寒保暖措施做好。血压血脂血糖升高这一项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生。激素可以继发血糖升高,也可以引起血压升高、血脂紊乱,除了注意健康的饮食、锻炼等生活方式,还就需要定期查血压、血糖、血脂的指标,必要时要用药物控制,激素停了,有的患者可以完全恢复。肝功能变化激素可以诱发肝功能损害。如果出现转氨酶升高,医生可能会将泼尼松换成泼尼松龙、甲泼尼龙,名字中带个“龙”的这两种激素,不需要经过肝脏代谢,因此对于一些有肝脏问题的患者更为合适,不会增加肝脏的负担。腿没劲、骨质疏松使用激素的同时,会配合使用维生素D和钙片。另外,有关骨头方面的最严重并发症是股骨头坏死,发生的概率小,但如果出现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活动后症状更明显,要及时告知医生。看不清东西激素可以导致眼部疾病,如青光眼、白内障。因此眼科通常建议长期使用激素的患者,需要每2个月进行眼科的检查。—旦发生了高眼压或白内障,需要逐渐减量或停用糖皮质激素,并根据眼压水平局部给予降眼压药物控制眼压。胃部不适因为激素可以促进胃酸等分泌,导致胃部不适。严重的可以加重消化道溃疡,甚至可以造成穿孔。前段时间,我们肾上线专门讲了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长期使用可以加重肾功能损伤的风险,因此,并不建议没有胃溃疡等消化道疾病病史的患者,在使用激素时常规加用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胃药。心态变化这是最大的一个变化!其实,我一直认为,患上疾病、花费金钱这些都没那么可怕,最可怕的是丧失信心,不想再乐观的活着。疾病可以治,钱没了可以再赚,但是走下去的信心没了,那就什么都没了!撑起我们整个人生的,其实不是外在经历的那些风雨或者彩虹,而是我们自己的内心。有一颗坚强而积极的心,在任何境遇下,都能再有勇气走下去,其实,除了死亡,只要我们自己不放弃,还有什么可以把我们打倒呢?
经常会碰到有患者问道:医生,为什么给我查微量白蛋白,而其他人查得是尿蛋白?您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疑惑呢?尿蛋白、微量白蛋白分不清楚?别着急,马上解释给您听。尿蛋白的成分包括:白蛋白、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酶类等,白蛋白是尿蛋白中的一项,而且是主要成分。如果我们查得是尿蛋白,那么,检验结果是所有蛋白成分的总和值。如果查得是微量白蛋白,就显示的是白蛋白这一项的值,微量白蛋白和白蛋白实际上是一个意思。那么,为什么有的人查尿蛋白,有的人查微量白蛋白?这是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决定。1什么时候查微量白蛋白?对于早期肾病或者轻微肾病的患者,尿蛋白排泄非常少,查普通的尿常规和24小时尿蛋白,都可能是阴性的,检查不出来,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要求查微量白蛋白。从名字我们也可以看得出,量少,为了提高检查的敏感度,单独只查白蛋白这一项,这一项持续超标,也能说明肾脏存在问题。关于微量白蛋白的检查,现在医院最常用的几个项目是:尿白蛋白肌酐比(ACR)、8小时尿白蛋白定量、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这几个检查反映的都是微量白蛋白的值。微量白蛋白检查如果只是一次阳性还不能诊断是肾脏问题引起的,因为这个指标特别敏感,我们正常人在发烧、运动后等身体不稳定的情况下,也可以出现一过性的白蛋白超标,因此,需要间隔一段时间重复检查几次。如果间隔了一段时间又复查了2次,总共3次全是阳性的结果,才能说有问题。2什么时候查尿蛋白?对于有明显蛋白尿的患者(尿蛋白总定量大于0.3g),白蛋白查了也是升高许多,反而没有用到它敏感的优势,又不能准确判断患者总体尿蛋白情况,就需要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我们平常查的尿常规检查中蛋白那一项的加号和24小时蛋白定量可以是不匹配的。特别是肾病患者在治疗后判定疗效时,不能只看蛋白的加号。有的患者蛋白2+,定量只有0.5g,有的患者蛋白1+,定量却有1g。同一个患者,这次查尿常规蛋白是2+,下次也是尿蛋白2+,但24小时定量却不一样。不要有疑惑,确实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此,看尿蛋白的总体水平,以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