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的张小姐在3个月前体检发现胆囊单个息肉5×3mm, 依照医生的嘱咐最近复查B超发现息肉已经长到9*5.4mm。由于息肉增大比较明显,医生建议手术摘除胆囊。张小姐由于身体无不适,又害怕切除了胆囊对身体有影响而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医生叮嘱她一个月后再B超复查,如仍有增大就应当及时手术。张小姐听说胆囊息肉有恶变的可能,怕耽误了病情,但又下不了手术的决心。她拿着B超结果在多家大医院看过几个医生,医生看了B超单后都很肯定地说不会是胆固醇结晶,一定是真性息肉,但她查资料看到,好像说有可能是胆固醇结晶,必须要开到看到胆囊后才能确定究竟是胆固醇结晶还是息肉。张小姐心里嘀咕,如果万一真的是胆固醇结晶,就这样切了胆囊会很可惜,网上还说切除胆囊后可能出现一些综合症。自己很希望先尝试网上医疗广告上介绍的胆道镜腹腔镜保胆取息肉的方法,但大医院都建议直接切除胆囊。张小姐实在不知道该听谁的。其实,我们在肝胆外科门诊出诊的时候经常遇到有关胆囊息肉以及胆固醇结晶等问题的咨询,下面我总结并解答一些常见问题,希望对张小姐以及受相似问题困扰的朋友们有所帮助。胆固醇结晶和胆囊息肉有什么区别?胆囊息肉在病理上可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一般为单发,有恶变的可能;而非肿瘤性息肉多为炎性息肉或胆固醇性息肉,呈多发。胆固醇性息肉是胆囊粘膜胆固醇结晶沉积,约占所有息肉的50%左右,一般带有蒂,容易脱落成为结石形成的核心或成为胆囊炎的诱发因素。因为属于非肿瘤性息肉,胆固醇息肉不会恶变。到底医生通过B超鉴别胆固醇结晶跟胆囊息肉的准确性有多高?真的需要直观看到胆囊里面才能作出判断吗?B超是诊断胆囊息肉以及鉴别诊断不同类型胆囊息肉的首选方法。特别是胆固醇息肉的B超影像学表现较具特征,绝大多数可获得正确诊断。如果B超未能鉴别,可以通过超声内镜检查、CT或MR等进一步检查来鉴别。如果还不能鉴别的话,只能切除胆囊后病理切片后在显微镜下才能鉴别,肉眼是难以分辨的。如果发现了胆囊息肉,就要切胆囊吗?什么情况下可以保留,什么情况下要切除,而什么情况下,甚至可以暂不治疗?一般认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近些年来国内外也有许多关于胆囊息肉癌变的报道,尤其在伴有结石时,癌变机率会明显提高。因此对本病以下情况视为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直径超过1cm;年龄超过50岁;单发病变;息肉逐渐增大;合并胆囊结石等。胆囊息肉如有明显症状,在排除精神因素、胃十二指肠和其他胆道疾病后,宜手术治疗。无症状的病人有以下情况仍考虑手术:直径超过1cm的单发病变;年龄超过50岁;连续B超检查发现增大,腺瘤样息肉或基底宽大,合并胆囊结石或胆囊壁增厚。病人如无以上情况,不宜急于手术,应每6个月B超复查一次。一般胆囊息肉手术都要切除胆囊。切了胆囊后,真的会出现那些胃肠道症状吗?有没有一些好方法帮病人度过术后不适这段时间?切除胆囊后有部分病人会出现所谓的胃肠道症状,或出现腹痛,发热,黄疸等,我们称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根据病史(胆囊、胆管或胃、十二指肠手术史)、术后发生的发热、腹痛和黄疸即应考虑到术后胆管结石、胆管狭窄可能。胆囊息肉诊断明确的话,切除胆囊后一般不出现上述症状,但约有25%~30%可出现一过性胃肠道症状,一般三个月到半年内消失,约有2%~8%可因症状持续,而需要积极治疗。一般从饮食调节(如: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即能帮助病人度过这段术后不适的时间,部分病人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缓解症状。
靶向药物治疗是近年来治疗肝细胞癌的一个新的突破,也是肝癌综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所谓靶向治疗,就是药物会针对作用“靶点”起效,而这个靶点就是肝肿瘤。靶向药物只会对肝肿瘤起效,而不会像化疗一样杀灭正常细胞。作用原理是:首先,靶向药物会抑制肿瘤生成新的血管,肿瘤没有了血液供应,也就失去了营养来源,生长速度就会减缓;其次,靶向药物会加速肿瘤细胞的凋亡。以下患者适合使用靶向药物:第一,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因为肝癌细胞可能会通过淋巴管转移到身体其他器官或组织;第二,血管被肿瘤侵犯的患者,这类患者术后复发的可能性更大,远期预后较差;第三,手术切除物的切缘为阳性的患者。因为在切除物边缘发现肿瘤细胞,说明手术没有切干净;第四,术后肝癌复发的患者,此时患者的病情可能比前一次更严重;第五,术后甲胎蛋白(AFP)较高的患者。这说明患者体内的肿瘤危害程度高。在以前,只针对肿瘤不能切除的患者使用靶向药,但现在,我推荐可以手术的或者手术后的患者同样可以服用靶向药物,这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还是有帮助的。需要强调一点,靶向药物和化疗药物作用的点不同,所以不能互相替代,但是两者可以形成互补,联合使用效果会更好。靶向药物效果比较好,但也不是“神仙药”,它能将患者的生存期提高多少,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结论,但总体来说疗效还是比较乐观的。靶向药物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是一般比较轻,可以对症治疗缓解症状。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腹泻,如果出现腹泻,服用一些止泻药物即可;其次是蜕皮,患者可以抹一些含维生素E的乳霜;还有些患者可能出现血压升高的不良反应,这类患者可以向医生咨询如何服用降压药。 服用靶向药物后每三个月都需要做一次影像学评估,一般是做CT或者核磁,到稳定期以后可以用超声来替代,用来观察服用靶向药物后的效果。如果无效需要及时停药,一是减轻药物副作用,二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因为靶向药物的费用比较高。 本文系高杰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患了胆结石,除了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之外,在饮食方面也要科学地巧安排,应当做到“六要”和“五忌”。 “六要”是:一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生吃瓜果要先洗干净,然后用开水或凉开水冲一冲,以防吃入蛔虫及残留农药。养成不喝生水喝开水的良好习惯。二要多吃些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绿色蔬菜、胡萝卜、西红柿、菠菜、白菜等,平时应多吃些香蕉、苹果等水果。三要用植物油炒菜,所吃的菜以炖、烩、蒸为主。四要常吃些瘦肉、鸡、鱼、核桃、黑木耳、海带、紫菜等。五要多吃些能促进胆分泌和松弛胆道括约肌、有利胆作用的食物,如山查、乌梅、玉米须 (泡茶慢慢喝)。六要吃早餐,不可让空腹的时间太长。此外还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经常运动,防止便秘,二是肥胖者要计划减肥,维持理想体重,因为肥胖会促使胆固醇大量分泌,加重病情。 “五忌”包括: 一忌吃含胆固醇较高的的食物,如动物心、肝、脑、肠以及蛋黄、松花蛋鱼子及巧克力等。二忌吃含高脂肪食物,如肥肉、猪油、油煎油炸食品。油多的糕点也不宜多吃,因为过多的脂会引起胆囊收缩,导致疼痛。三忌借节日或亲友聚会时大吃大喝、暴饮暴食。因为暴饮暴食会促使胆汁大量分泌,而胆囊强烈的收缩又会引起胆囊发炎、局部绞痛等。四忌食辛辣刺激的调味品,如辣椒、辣椒油、五香粉、胡椒面等。五忌烟、酒、咖啡等,这些带有刺激性的食品能使胃酸过多,胆囊剧烈收缩而导致胆道口括约肌痉挛、胆汗排出困难而诱发胆绞痛。 诚然,要严格做到上述方面会很困难,但建议患者对“六要”中的食物要尽量坚持, 对“五忌”中的食物要尽量控制。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 汤地 当代 "保胆取石"术的前身是开腹的胆囊切开取石术,是一个历史相当悠久的手术,早在1882年langenbuch这位德国著名的外科医生完成首例胆囊切除术之前,已经作为胆囊结石的一种手术术式被外科界运用,但该术式之后出现79.88%的结石“高复发率”,使其在langenbuch发明胆囊切除术普及之后逐渐淘汰,开腹的保胆取石后来一般仅仅用于急症的化脓性胆囊炎,胆囊造瘘术中,择期还是需要胆囊切除。 近年来,由于微创手段的普及,特别是腹腔镜和胆道镜在胆道外科手术中进行了广泛运用。国外的几位学者1992年首先报道了34例胆道镜和腹腔镜联合运用下的胆囊切开取石术1(腹腔镜胆囊切开取石术,英文名为Laparoscopic cholecystotomy (LCT),同后来国内宣传的“微创保胆取石术”内涵一致),并且认为该术式“is a one-session procedure suitable for removal of symptomatic stones in well functioning gallbladders with no restrictions concerning the composition, number or size of the stones.”即“合适于胆囊功能良好的症状性胆囊结石的一期手术方式,不论结石的部位,数量和大小“。2002年,国内的一篇标志性的文献出版,这篇目前在保胆取石领域被应用次数最多的文献的作者是国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张宝善教授,在其为中国内镜杂志的第八卷,第七期的专家讲座里,提及了北京等多家医院进行的895例内镜做创保胆取石术的结果,并认为术后结石1-6年的复发率为为2.7%~4.1%,在文中还系统性的论述了当代保胆取石的理论和技术基础2。随后,国内的保胆取石手术由于迎合了患者“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强烈的保留身体器官的心理需求,在国内部分临床专家的积极倡导下,呈现出蓬勃兴起之势,受到了患者的热捧,甚至患者的保胆热情超过了专家。但是由于该类手术仍然存在一定的结石复发率,《中华外科杂志》1999年报道的累积十年复发率为10%左右3,国际上肝胆领域的权威杂志《Hepatology》1997年的一篇文献报道中随访了50例保胆取石病人,1-5年内总体的复发率为20%左右4。相对于胆囊切除术而言,保胆取石的确也相对的扩大了胆道手术的适应症,原因在于胆囊结石人群中大约20-40%属于静止型胆囊结石,可能终生无症状,也不发生与胆囊结石相关的并发症,无需特殊治疗,定期随访即可,保胆取石术往往也将这类病人纳入了手术治疗的指征。社会上也有些患者不顾临床指针强烈要求医师进行保胆手术。因此保胆取石术目前争议仍然较大,在肝胆界尚未达成共识。现状是尽管有此类需求的患者反复在各大医院肝胆外科门诊求医问诊,国内目前的现状是多数的大型三甲医院的肝胆外科专家仍然对此类手术采取相对保守的态度,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等国内肝胆外科领域内的权威杂志近年来鲜有报道;而国外近年来亦较少见保胆取石手术的报道。但是国外对于儿童的胆囊结石的保胆治疗是个例外,儿童期的胆囊结石被认为与成年人的胆囊结石病情不完全相同,国外对于儿童的保胆取石术报道虽然总体而言虽然病例数仍然较少,但多认为保胆取石术后复发率较低且治疗效果良好5-7。因此,可以说相对于全球每年进行的数量多如浩渺的胆囊切除术而言,保胆取石仍然是小范围内开展的一种小众术式,胆囊切除术仍然是治疗症状性胆囊结石的公认的“金标准”。 从技术难度而言,保胆取石手术由于不必解剖胆囊三角,无需离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在有硬件条件和相应技术医院开展都没有问题,手术难度和风险总体而言小于胆囊切除术,是否开展的关键还是在于医生对于该手术的认可程度。 目前学术界争论焦点在于: 1.结石术后复发问题:一般来讲,胆囊结石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大程度与胆囊慢性炎症,胆囊收缩功能降低、胆汁代谢及患者年龄及激素水平变化,患者的饮食生活方式等多因素有关,单纯取出胆囊结石,如果不能消除上述胆囊或者机体本身的致病因素,结石复发可能仍然较大。目前认为对于胆囊单纯性胆固醇结石,术后口服熊去氧胆酸可以降低结石复发的风险4。 2.保留胆囊与切除胆囊的矛盾:目前保胆宣传多在强调保留胆囊的重要性,切除胆囊的危害,但是要认识到有些胆囊是必须切除的。诚然,切除一个健康有功能的器官是外科医生需要努力避免的,但是,保留一个有器质性病变,例如有不可逆的慢性炎症以及存在癌前病变等情况的器官,同样也是外科医生需要努力避免的。 对于上述利弊之争,目前由于保胆取石文献多为回顾性病例分析, 描述性研究, 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仍然缺乏高质量随访率较高的中长期随访报告,亦未见国内外多中心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等关键数据。所以目前很难就上述问题做一个比较令人信服的回答。 那么,对于目前的状况,胆道外科医生是否应该进行保胆手术?我认为策略应该是在患者的个体化的评估的基础上,抱着严谨科学的态度和开放的思维,把握好适应症,逐渐积累更多的经验。我们也期待学术界能早日统一保胆取石的适应症、手术方式、随访标准和统计标准,努力实现大宗病例10余年以上的长期随访,做一个有说服力的高质量的RCT研究。而患者应该在进行完一系列的胆囊功能与型态的评估后再决定是否保胆。对于儿童和年轻人,合适保胆的话,我个人倾向于保胆手术多一些,而对于中老年人,我个人仍然倾向于切除胆囊会保险些。 以下罗列的一些适应症和禁忌症,目前均还没有定论,均是个人看法,仅供参考。保胆取石术尚无公认的适应症, 也尚列入胆囊结石治疗的诊疗指南和常规。 (一)适应症: 1. 年龄较轻,没有症状的静止型胆囊结石。 2.胆囊具备有良好的收缩功能:脂餐后B超提示:胆囊收缩达30%以上。 3. 一般而言胆囊不能过大或过小,胆囊中间没有分隔。 4.B超下:胆囊胆汁内透声良好、胆囊粘膜光滑、胆囊壁在3mm以内,结石为单个或多个(泥沙样结石除外),形态规整,结石未嵌顿。 (二)禁忌症: 1、胆囊萎缩、胆囊壁增厚,胆囊腔消失,合并胆总管结石者。 2、胆囊管内结石嵌顿无法取出。 3、术中证实胆囊无新鲜胆汁流入,胆囊管梗阻者。 4、Mirizz综合症。 5、证实胆囊已完全丧失功能,瓷化胆囊或者胆囊结石合并单发的腺瘤状胆囊息肉合并腺肌增生。 6、发病时年龄较大。 最后,还是强调,胆结石是否保胆,不是治疗的目的,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彻底治愈疾病,保胆取石只适应于部分病人,适应症需要充分征求专家的意见,避免反复手术。参考文献1. Frimberger E, Zillinger C, Classen M. Evaluation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gallbladder stones. Endoscopy. 1992;24(8):717-720.2. 张宝善. 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 中国内镜杂志. 2002;8(7): 1-4.3. 刘京山,李晋忠,赵期康. 纤维胆道镜下胆囊切开取石保胆治疗胆囊结石612例随访结果分析. 中华外科杂志. 2009;47(4):279-281.4. Jungst D, del Pozo R, Dolu MH, Schneeweiss SG, Frimberger E. Rapid formation of cholesterol crystals in gallbladder bile is associated with stone recurrence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otomy. Hepatology. 1997;25(3):509-513.5. Roques Serradilla JL, Gutierrez Canto MA, Zambudio Carmona CA, Trujillo Ascanio A, Aranda Garcia MJ. [Surgical treatment of cholelithiasis in children. Role of cholecystotomy].Tratamiento quirurgico de la colelitiasis en el nino. El papel de la colecistotomia. Cir Pediatr. 2003;16(4):186-188.6. Ure BM, de Jong MM, Bax KN, van der Zee DC. Outcome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otomy and cholecystectomy in children with symptomatic cholecystolithiasis: a preliminary report. Pediatr Surg Int. 2001;17(5-6):396-398.7. Ure BM, Eypasch EP, Troidl H. Long-term results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otomy in a child with symptomatic gallstone disease. Surg Endosc. 1997;11(6):671-672.(本文版权所有,如有引用请同我联系,email:tangdi@126.com)图一:我的一位保胆患者(中间)图二:取出的胆囊胆固醇结石图三:取石后可吸收线缝合胆囊
胆囊切除术后的副作用或坏处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它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而危及病人的生命。胆囊切除后对人体有何伤害?1、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就目前所知,胆囊至少具有储存、浓缩和收缩的功能。当然还具有复杂的化学功能和免疫功能。如果胆囊已经切除,此处肝胆汁由肝内排出无处可存,不管人体是否需要,只好持续不断地排入肠道;待到赴宴进食膏粱厚味之时,急需大量胆汁帮助消化,可惜此时体内已无“余粮”相助,身体只好耐受消化不良,腹胀腹泻之苦了2、胆囊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液的胃反流。胆囊切除术后,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储备功能的丧失,导致胆汁由间歇性和进食有关的排泄变成了持续性排入十二指肠,此时反流入胃的机会增多。导致了胆汁反流性胃炎或食管炎,给病人带来了很多痛苦。3、胆囊切除术对结肠癌发病率的影响胆囊切除术后结肠癌发生的危险性较未行胆囊切除病例增加45倍。4、胆囊切除术后导致胆管损伤的问题胆囊切除术所带来的合并症在所难免,总有一定的概率;且有一定的死亡率;包括:胆管损伤,肝管损伤,血管损伤,胃肠损伤等等。内镜保胆取石是在胆囊腔内施行手术,根本不可能伤及胆囊周围器官; 5、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6、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增高在胆囊切除以后,胆囊对于胆管内的流体压力失去了缓冲的作用,导致了胆总管内压力增高,引起了胆总管代偿性扩张,从而又使胆总管内的胆流速度变慢,并发生旋涡或涡流,后者是形成胆石的重要学说。如此看来,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倒是避免了术后胆囊结石“复发”之虞,却招来“生长胆总管结石”之祸;哪种结石最具危险?孰轻孰重,不言而喻。
很多人在体检时发现肝脏囊肿(真性囊肿),第一个想知道的就是要不要紧、严不严重、需不需要处理?肝脏囊肿是一种良性的、先天性的疾病。说它良性,是说它一不是肿瘤、二不是癌症、也不会癌变,它是肝脏里面的一个“小水球”,球壁是上皮细胞,球内是水,上皮细胞产生水,使水球不断变大。说它是先天性,不是说它出生后就开始长囊肿,大多数都在成年或老年时开始长大。肝脏囊肿的数量可多可少,少则一个,多则成千上万个(多囊肝)。囊肿的大小可大可小,有些很小,只有几个毫米;有的黄豆大小,葡萄大小,鸡蛋大小;有的可大到20多厘米。大多数的囊肿因为很小对人体没有什么影响,对肝脏也没有影响。但当囊肿越长越大、越长越多时就会出现症状。当囊肿10多厘米时可能会出现压迫症状,比如压迫胃、压迫肠出现上腹部饱胀感;压迫膈肌影响呼吸;肝门部的囊肿压迫胆管可出现黄疸;多囊肝压迫使正常肝组织越来越少,肝功能受到影响。大部分的肝囊肿不需要处理,只需要定期观察。一部分生长较快、囊肿较大、出现症状者需要处理。处理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把“水球”内的水引出来或让其不再产生水。小一点的囊肿通过穿刺注入无水酒精、破坏囊肿上皮细胞,使其不再产生水,囊肿也就不会长大了。大的囊肿可通过微创手术(腹腔镜)在囊肿上开一个口子,让水引流至腹腔,水就可以吸收了。有些囊肿需要切除。如果是多囊肝采取上述处理就比较困难了,当其影响了肝功能时,唯一的办法就是肝移植了。当然,肝囊肿还有其它一些少见类型(假性囊肿),如寄生虫性(常见的肝包虫病)肝囊肿、肿瘤性肝囊肿、外伤性肝囊肿、炎症性肝囊肿。其表现和处理方法也不一样。
患者应尽量做到如下事项:不吸烟,不喝酒,手术后6个月尽量不去公共场合,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洗澡,勤换衣物,不食用生的或过期的食物,尽量采用分餐制,少食多餐,尽量不接触猫狗等小动物,不忽视皮肤微小创口,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居室内经常通风换气,有条件者可定时进行紫外线消毒,切勿和他人公用某些生活用品,坚持按计划接种疫苗,定时服药,一旦出现不是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 饮食以均衡为原则,要清淡、定时、定量,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变质及未煮熟的食物。少吃动物内脏、蛋黄、鱼子等高胆固醇食物;进食蛋白质,如瘦肉、鸡、鱼、牛奶等;摄人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如米饭、面食以保证足够的热量;多食高钙食品及新鲜蔬菜、水果。饮食的禁忌禁食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补品及保健品,如香菇、木耳、人参、蜂皇浆、红枣等,以免引起排斥反应。 定期服药肝移植术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以免发生排斥反应,而各种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剂量要因人而异,过多引起中毒反应,过少达不到效果。因此,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切不可自行减量或停药。 休养与活动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门窗要经常打开通风;要注意卧床休息,增加肝脏血流量,减轻肝脏的负担,有利于肝脏的修复及肝功能的恢复。有规律地适当活动,不能过度,注意保护移植肝脏,避免移植肝脏部位受到外界暴力撞击或意外创伤,肝功能恢复良好者亦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以身体不感到疲劳为宜。 感染的预防因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自身抵抗力低下,易发生各种感染。因此应指导患者注意天气冷暖,及时加减衣服。避免与传染患者接触,早期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外出时应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及居住环境的卫生。 定期复诊向患者说明定期复诊的重要性,肝移植术后的前半年应每月来院检查。以后3个月随访1次,每次随访应复查AFP、生化肝功、B超、CT等观察术后疗效及康复的情况,发现问题随时就诊。 希望这些能够帮到各位有需要的朋友。
图/全景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刘超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陆家海教授 文/羊城晚报记者余燕红 肝癌是我国的第三大肿瘤,肝癌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由于肝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大部分患者在发现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增加了治疗的困难。医学专家表示,肝癌的早期发现并不难,无论是高危人群还是非高危人群,只要做个B超、查个血(血清甲胎蛋白AFP)就能让隐藏在体内的肝癌“显出原形”。此外,正常人群还需每年查乙肝抗体,常规接种乙肝疫苗后仍无抗体的人群应补种高剂量疫苗。 高危人群 每3-6个月要查AFP “85%的肝癌患者都是由慢性肝炎、肝硬化转变来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刘超强调,“我国是肝病大国,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1人是乙肝携带者。而广东流动人口多,肝炎病人也多,故肝癌的发病率也高。”肝癌的发展一般经过肝炎-肝硬化-肝癌这“三部曲”。研究数据表明,15%-20%的肝炎患者会发展至肝硬化,肝硬化患者的肝癌年发病率约为3%~6%。而发展到肝癌之后,患者往往还伴有肝炎、肝硬化等基础性肝病,这大大增加了治疗难度。 疾病的早期诊断对肝癌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刘超表示,肝癌家族史的人群、5年以上肝炎病史或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5-8年以上酗酒史,以及确诊肝硬化患者,最好每3-6个月验血查一次甲胎蛋白(AFP),每半年做一个超声检查,有怀疑时还要加做CT或磁共振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否则,等出现腹痛、消瘦、黄疸、腹水等症状再来看时,已经是中晚期了”。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可被发现的肝癌病灶越来越小,最新型的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可检测出1厘米以下的微小病灶。 高危人群每3个月查一次AFP对于早期发现肝癌真的很有必要。刘超教授举例,有个肝癌病人,之前坚持每半年都验血查AFP,检了十年都没事,于是就没再坚持检查了,结果,一年后出现腹痛、消瘦等症状,去医院检查时被确诊为肝癌晚期。 非高危人群 每年体检都要查AFP定量 “如果不是高危人群,也建议每年体检查AFP和B超。”刘超说,“AFP检测肝癌要查定量的,查定性有时错过了早期诊断的时机。当AFP明显升高往往提示肝脏恶性肿瘤,有较高的特异性。”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后,对在正规医院出生的婴儿,国家都会强制性注射乙肝疫苗。但90年代前出生的人群,由于没有接受强制性疫苗注射,部分人从没打过乙肝疫苗,现在这类人群正处于肝癌高发年龄。所以,更要养成体检的习惯。 刘超称,除了乙肝导致肝硬化而引起肝癌外,还有15%左右的肝癌患者不是肝炎引起,而由其他原因导致的,如酒精、丙型肝炎病毒、寄生虫、黄曲霉菌、饮水污染、某些微量元素缺乏、遗传因素、含苯的有毒化学物、某些药物等。尤其是在变质的大米、黄豆、花生米、瓜子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黄曲霉菌,它是诱发癌症的主要因素。另外,在减肥、利尿的药物里,如果里面含有麻黄等成分,长期服用对肝脏也有很大的损害。 乙肝抗体很多人没有检查 在广东,大多数人都注射过乙肝疫苗,但根据广东省卫生厅2012年发布的数据,全国一般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已下降到7.18%,成人群体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或者接种后抗体减弱,甚至对疫苗“低应答”、“无应答”(未产生抗体)。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对于预防病毒性肝炎乃至防范肝硬化、肝癌都有重要的意义。 “在体检中发现乙肝抗体下降后,要及时加强接种,以增强保护性。”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陆家海提醒,“接种乙肝疫苗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乙肝抗体水平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因此每年的体检中都应该检查乙肝抗体这一项。”根据有关调查,乙肝疫苗一旦接种成功,保护期可长达十余年甚至更长,但由于存在个体差异,这个衰退期可能长短不一。所以,一旦在体检中发现了乙肝抗体下降后,要及时加强接种,以增强保护性。 陆家海介绍,有些人在完成3针10微克或20微克乙肝疫苗接种后,仍然不能产生保护性抗体,医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无应答”。接种乙肝疫苗后无抗体,与个体因素、疫苗及其免疫方案、注射剂量等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据统计,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后约有5%-10%为无应答者,低、无应答者约占接种人群的10%-27%。 那么,在常规接种乙肝疫苗后,却无法产生足够的抗体该怎么办呢?陆家海建议,一要增加乙肝疫苗剂量,二可重新检测体内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我国最新《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也明确指出,对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者,应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如60微克)。其次,有的人在接种乙肝疫苗后,体内可能已产生了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但由于检测试剂或方法不灵敏等原因检测不出来。因此,可采用灵敏的试剂或更精确的方法重新检测。 治疗 肝癌强调个体化治疗方案 多学科结合的综合治疗是目前肝癌治疗的共识。刘超表示,卫生部组织专家制定了《卫生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版)》,以提高原发性肝癌诊疗水平,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指导原发性肝癌诊疗的规范化。原则上,早期肝癌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直径3厘米以下的肿瘤也可考虑局部消融治疗,肝移植也是选择之一;部分中期患者可以行姑息性手术切除再辅以其他综合治疗;晚期患者手术疗效差、风险高,不主张手术治疗,对于大多数中晚期肝癌患者,必须强调包括介入、消融、局部放疗和分子靶向药物的多种学科综合治疗方法。 刘超教授称,随着医学的进步,“综合治疗”的观念得到了更多的认可。肝癌发展到中晚期,经常会发生转移和扩散,局部治疗无法控制病情,需要联合系统性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综合治疗手段,是非根治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后联合使用靶向药物治疗。手术和介入治疗能够减轻局部肿瘤负荷,而使用靶向药物则是针对肿瘤细胞和肿瘤血管为靶标,治疗进行全身治疗,能够控制全身疾病进展。通过综合治疗手段,实现协同作战,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有效延长患者生存。余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