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苏省人民医院唐义虎副主任医师尿酸是为核蛋白和核酸中嘌呤的代谢产物,既可来自体内,亦可来自食物中嘌呤的分解代谢。肝是尿酸的主要生成场所,除小部分尿酸可在肝脏进一步分解或随胆汁排泄外,剩余的均从肾排泄,进入原尿的尿酸90%左右在肾小管重吸收回到血液中。因此,血尿酸浓度受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影响。血清中尿酸超过420umol/L。痛风的定义:持续高尿酸血症,血液中过饱和的尿酸盐结晶体沉积于关节、皮下、肾脏等部位,引发急性或者慢性的炎症,导致组织损伤。尿酸偏高可代表患者可能存在先天性嘌呤代谢异常,或者由于其他疾病、药物所致。引起尿酸增多的因素包括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疾病因素包括嘌呤代谢异常所致,如各类型高尿酸血症、肾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非疾病因素有肥胖、摄入高嘌呤食物、药物因素,比如利尿剂(呋塞米、氢氯噻嗪)、阿司匹林、抗结核药等。高尿酸是引发痛风的定时炸弹,有部分朋友尿酸检查500-600ummol/L,但是痛风没有发作,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掉以轻心,感觉没有问题,一旦暴饮暴食,或者应激性的刺激,比如感冒、外伤等,之前过饱和变成尿酸盐晶体在关节或者肾脏等位置大量脱落,白细胞登场开始工作,炎症随之而出,痛风也就发作了。长此以往,炎症反复发作,关节活动就会受影响。与此同时,尿酸结晶还会与组织中能够的纤维增生逐渐融合,形成痛风石。海鲜类,如带鱼、沙丁鱼、虾、干贝等;蔬菜类,如豆苗、黄豆芽、芦笋、紫菜、菠菜、香菇、黄豆、蚕豆、绿豆、腐竹等;动物内脏,如猪脑、猪心、肝脏等,我们可以优先选择禽肉,并通过焯水去皮来去掉部分的嘌呤和油脂。海鲜里面还是有部分嘌呤含量很低的食物的,可以适当选择。1.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饮食宜清淡,嘌呤含量较低的食物有精米、精面、蛋类、鲜奶及奶制品、胡萝卜、西红柿、白菜、土豆、南瓜、青瓜、芹菜及各种水果等。适当多饮水,以增加尿酸的排泄。限制脂肪的摄入量,烹调时以植物油为主,禁忌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2.急性肾炎应为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需根据患者病情而定,出现水肿症状要限制水和钠盐的摄入量,少尿或无尿时要控制钾离子的摄入量,避免食用含钾离子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食以清淡为好。3.慢性肾炎无症状尿蛋白或血尿患者,无需严格限制蛋白质的摄入;有氮质血症及肾功能减退时,需按照病情限制蛋白质。日常应减少钠盐的摄入,当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时饮食调理方法与急性肾炎相同。1.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要戒烟限酒,控制体重,超重或肥胖者应减轻体重。当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应绝对卧床,太高患肢,疼痛缓解72小时后方可恢复活动。日常要规律运动,但不可剧烈运动或突然受凉。定期复查血尿酸及肝肾功能、血脂情况,用药期间出现不良反应,需及时就诊。2.急慢性肾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直至症状消失。避免受凉,预防感冒。保持皮肤清洁,尤其在水肿严重时要注意护理皮肤,以防出现褥疮。在发病3个月内不宜有剧烈活动,女性患者近期不宜妊娠。尿酸增高导致的疾病不同,如各类型高尿酸血症、痛风、代谢综合征等,其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但主要是针对性治疗高尿酸血症及其伴随疾病,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生活方式改变。治疗期间应注意营养补充,加强机体抵抗力。原发性高尿酸血症要控制饮食总热量;限制饮酒和高瞟岭食物(如心、肝、肾等)的大量摄入;每天饮水2000ml以上,以增加尿酸的排泄。对于我们心脏术后的患者朋友,早期要限制喝水的量,这一点无法做到,待心功能逐步恢复后再慢慢恢复饮水量。药物治疗可应用排尿酸药(苯溴马隆)、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别嘌醇、非布司他)、碱性药物(碳酸氢钠)、新型降尿酸药物(拉布立酶、普瑞凯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尽快控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的发作。
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 唐义虎(转载请注明出处)心脏手术无论是微创手术还是传统的开胸手术,对患者朋友们的身体来说都是一个创伤和应急的过程,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在一定时间内对身体的功能造成了打击,器官的功能会受到影响。因此,术后的康复训练尤其重要,可以减少疾病的再发、再住院等情况,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友们早日回归社会,恢复自主生活。首先,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出院后一定要按照医嘱服药、定期检查,切忌自己随意调整药物,增减药物剂量!!!对于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务必要定期查凝血功能,并且根据结果调整华法林剂量。术后可以购置家用血压计,定期测量血压、心率等。如果有不舒服及时就诊,切忌耽误病情。术后活动训练在院期间,尤其在重症监护(ICU)的时候,我们会根据每个人的恢复情况请康复科专科医生进行适当的个体化的康复训练。患者由ICU转至普通病房后家属朋友可以帮助患者做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患者术后卧床期间,可以鼓励患者主动增加下肢的活动,如果不能自行活动,家属可以帮助患者活动下肢,防止长期卧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如果下肢有输液的置管,要注意避免损伤置管。患者应当适当的下床活动,避免长期卧床,长期卧床会造成骶尾部受压,甚至会形成褥疮。对于病情比较严重或者尤其他并发症的患者,如脑梗等,活动受到限制,家属需要帮助患者适当的翻身,比如用枕头把一侧的躯体垫高,但是对于开胸的病人要注意不能抬高太多,影响胸骨的愈合,这一点在住院期间可以跟医生护士、护工学习。术后的生活能力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病人在家属的帮助下,在床上做起来,过度到自行吃饭,喝水,刷牙等简单的生活动作。患者朋友们早期活动顺序:床边坐位→站位→借助他人或者工具床边小幅度步行→独立步行→室内步行。对于开胸的患者,尤其需要注意三个月内起床,躺下都需要借助家属的帮助,切忌自行起卧,同时需要注意使用胸带固定。有一些患者恢复比较快,自我感觉比较良好,经常会忘记这一点。术后肺功能的锻炼:在院期间我们会鼓励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比如深呼吸、呼吸训练器训练,有些患者朋友出院时就把呼吸训练器给扔了,我们希望出院后要继续呼吸训练功能锻炼,每天10-20组,每组10次。对于接受微创手术的患者,需要增加右上肢以及插管的下肢功能锻炼。由于微创手术术中有单肺通气的过程,所以术后的肺功能锻炼尤为重要。 术后康复的量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制定,量力而行,切忌操之过急,使得患者疲惫甚至引发心律失常等情况,适得其反。术后饮食以及服药的注意事项在住院期间,我们经常会要求患者控制液体摄入,出院之后一定时间内要继续控制液体的摄入,摄入量的增加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恢复情况而定,这个可以在门诊复查时咨询医生。出院后有条件的朋友可以继续记载每日的尿量。术后鼓励患者增加优质蛋白以及适当的蔬果蔬菜的摄入,可以少食多餐。对于服用华法林的朋友,需要保持饮食结构的稳定性,尤其是蔬菜的输入量尽量避免波动太大。食物对华法林的影响可以参考我之前发布的帖子。减少高热量、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管好嘴,迈开腿,控制好血糖、血脂、血压,这对于术后的康复尤其重要。药物的调整一定要咨询医生,切忌自己调整要用。服用抗凝药的朋友,需要定期检查凝血功能,如果皮肤出现出血点,及时至医院检查凝血功能。如果需要进行有创操作,比如拔牙,手术等,需要咨询专业医生进行抗凝药调整。生活习惯的改变术后要戒烟酒,有一些朋友恢复的比较好很快就恢复了烟酒。保持大便通畅,如果有便秘等情况,可以增加组纤维食物摄入,必要时可以借助通便药物,尽量避免用力大便。调整好情绪,切忌情绪波动、焦虑,保持心情愉悦,放松身心。术后要避免感染,比如感冒等,如有上述情况及时就诊。感谢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科茅矛医生、戎荣医生的专业知识支持!希望我们患者能够更科学的康复!
江苏省人民医院唐义虎医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各种瓣膜术后抗凝要求不尽相同,总体希望控制在1.8~2.5,主动脉瓣流速较快,抗凝强度要求比二尖瓣三尖瓣低,1.8-2.0左右即可,三尖瓣流速偏慢,要求相对较高,2-2.5左右,如果合并搭桥,进行双抗要求又不同,还要根据患者有无抗凝禁忌进行个体化抗凝治疗,因此每次的检查结果要咨询专科医生进行调整检查频率:刚出院时一周一次,稳定后可延长至2~3周一次,最长不要超过一个月,调整剂量后一周即要复查食物对于华法林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其中的维生素K与华法林的抗凝作用相拮抗菠菜、白菜、胡萝卜、西红柿、西兰花、蛋黄、鱼肝油、豆类、海藻类、动物肝脏、绿叶蔬菜(包菜、生菜)、绿茶、红茶、甘薯、青皮苹果等增强华法林抗凝作用的食物:柚子、丹参、银杏、人参、甘草等其中西兰花、韭菜、莴苣、生菜、大葱、芥末叶、菠菜、水芹含维生素K较多注意:上述的蔬菜等食物并不是不能食用,而是需要保持饮食机构的平衡性、延续性,不要在短时间内突然改变饮食结构,突然大量食用或者减少食用某种食物!服用以下药物需要及时复查凝血。广谱抗生素,如:罗红霉素、克拉霉素、莫西沙星等制酸药:西咪替丁等降糖药:甲苯磺丁脲等非甾体解热正统药:阿司匹林等抗心律失常药:如可达龙中草药:丹参、当归、银杏叶、大蒜、黄连、黄柏、番木瓜等阿昔单抗、阿米替林、阿莫沙平、氯米帕明、多塞平、去甲替林、普罗替林、曲米帕明普罗帕酮、咪康唑、齐留通阿氯芬酸、阿扎丙宗、水合氯醛、二氯嗪、萘普酮、保泰松、替尼达普、丙戊酸、阿西美辛、卡布洛芬、头孢孟多、头孢西丁、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替坦、双氯芬酸、安乃近、非诺洛芬、布洛芬、吲哚美辛、吲哚洛芬、拉氧头孢、吡洛芬、托美丁对乙酰氨基酚、饮酒(急性)、土霉素、阿奇霉素、苯溴马隆、塞来昔布、双硫仑、干扰素、甲硝唑、奥美拉唑、辛伐他汀、烟草、复方新诺明、曲格列酮、伐地考昔、肝素、低分子肝素、链激酶、吉西他滨、高血糖素、阿加曲班、钙离子拮抗剂(拜新同、络活喜等)、阿卡波糖、别嘌呤、氟康唑、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睾酮、泼尼松、甲泼尼龙、尼美舒利、普萘洛尔、曲马多、万古霉素、氨基水杨酸、右旋甲状腺素片、双香豆素、格列本脲、伊曲康唑巴比妥类药物:苯巴比妥等镇静药物:比如地西泮中草药:西洋参、金丝桃、大茴香、葫芦巴、山葵、甘草、姜黄、龙牙草硫唑嘌呤、硫糖铝、异戊巴比妥、阿普比妥、氯米帕明、扎鲁斯特、长期饮酒、辅酶Q10、螺内酯、氯氮卓、环孢素、己烯雌酚、乙氯维诺、莫雷西嗪、氨基糖苷类、氯噻酮、促皮质素、可的松、维生素K、甲丙氨酯、柳氮磺吡啶、大剂量维生素C、大量葡萄汁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脏大血管外科 唐义虎 (转载请署名来处) 传统的心脏外科手术需要正中开胸,锯开胸骨暴露心脏进行手术,创伤颇大,恢复慢,是传统心脏外科手术的主要入路,令很多患者朋友对手术望而却步,抵触手术,错失了最佳的手术机会,甚至诱发心衰,失去宝贵的生命。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后期开始出现微创心脏手术,国内外众多专家开始尝试动物实验,国内 2000 年以后开始出现一些腔镜手术的尝试。因为微创心脏手术的难度较大,学习曲线较长,所以目前该技术并不是很普遍,能够开展微创心脏手术的医生相对较少。 图 1 传统心脏外科手术正中开胸 微创心脏外科手术的四个等级国际著名的心脏外科专家 Carpentier 教授将微创心脏外科手术分为四个等级: 第一层次,直视下 10-12cm 大小切口; 第二层次,腔镜系统辅助下的 4-6cm 大小切口; 第三层次,切口大约 1cm 左右,完全腔镜或者机器人下手术; 第四层次,在第三层次基础上的机器人系统手术。 2008 年吴延虎教授带领团队成员成功开展了我院第一例胸腔镜手术,此后我们团队成功开展了各种微创小切口,胸腔镜以及达芬奇机器人心脏手术,目前吴延虎教授和我所在团队微创手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开展的微创心脏手术种类:(小切口、胸腔镜、机器人)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 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 三房心 三尖瓣下移畸形 房颤消融 二尖瓣成形或置换 三尖瓣成形或置换 肺动脉瓣狭窄 心脏粘液瘤(良性肿瘤) 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 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 主动脉瓣成型、置换 主动脉根部病变 部分冠心病搭桥 冠状动脉瘘等 各种微创心脏外科手术的切口微创心脏外科手术的优点切口小,美容效果好; 创伤小,手术入路为肋间,不破坏胸廓完整性,术后可自行翻身等(开胸手术三个月内需要他人帮助起床); 术后疼痛少,符合快速康复的理念, 对患者心理影响较小,病人能够更快回归社会, 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微创心脏手术因为需要通过外周血管建立体外循环,部分术式需要单肺通气等,所以对患者的肺功能、血管病变情况、新功能、冠脉病变等情况均有要求,能否成功接收微创心脏手术还需要对心肺功能、血管条件评估后方可决定。 我们的团队多年来一直在不断地钻研和改进手术技术,扩大微创手术的适应症,以最小的创伤去除疾患,希望更多的患者能够享受到微创手术带来的益处。
术后咳嗽常见的原因1. 无论是心脏手术还是普胸手术,都需要气管插管,会导致起到内粘膜敏感性增加,从而引起咳嗽。 2. 手术后出现胸腔积液,这种咳嗽往往是术后四五天后开始出现,有的还会逐渐加重,甚至有部分和体位相关,这种咳嗽有的患者会持续时间较长,甚至会有两三个月。 3. 胸膜腔内的环境发生改变引起的咳嗽 应对措施 1、 首先不要过于恐慌,因为术后的咳嗽绝大多数可以自行缓解,调整心理状态,术后的主动咳嗽可以促进气道分泌物的排出,减少感染的发生,这一点对于心脏手术的患者尤为重要。有部分患者术后因为疼痛没有及时做呼吸训练,导致膈肌上抬明显,甚至影响心功能。 2、 加强肺功能锻炼,可以促进胸腔内积液的吸收,重新建立胸腔内的平衡,可以使用呼吸训练器练习呼气、吸气动作,该项目对于做微创手术的患者尤其重要。 3、 咳嗽症状比较明显的可以使用止咳药,比如复方甘草口服液、苏黄止咳胶囊、惠菲宁等药物,同时可以家用孟鲁司特等药物降低气道高反应。 4、 如果长时间不能得到缓解,需要及时就医,请医生排出其他原因。 转载请备注出处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从以前的营养不良到现在的营养过剩,我们在日常的诊疗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朋友来咨询血脂相关的问题。有一些朋友偏胖,血脂慢慢就出现异常了,然而有一些朋友并不胖血脂却偏高,这群人血脂异常来得有些委屈了,这往往是血脂代谢出现了问题。高血脂症会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会导致血管斑块形成,随着斑块的增大逐渐引起动脉狭窄,引起冠心病、脑梗、主动脉硬化甚至导致主动脉夹层等致命疾病。我们来细细聊聊血脂相关的那些事儿!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它们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一般来说,血脂中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其中甘油三酯参与人体内能量代谢,而胆固醇则主要用于合成细胞浆膜、类固醇激素和胆汁酸。1、总胆固醇(TC):总胆固醇是血液中各种脂蛋白所含胆固醇的总和,是组成人体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总胆固醇升高会导致各种高脂蛋白血症、胆汁淤积性黄疸、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如果总胆固醇不足,会导致人体出现贫血、甲亢、营养不良等症状。2、甘油三酯(TG):甘油三酯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酯类,它主要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体内,是人体恒定的供能来源。甘油三酯升高会导致高脂血症、糖尿病、甲减等;降低会导致严重营养不良、甲亢等。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DL-C是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最多的脂蛋白,它易于沉积在心、脑等部位血管的动脉壁内,从而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会使血管弹性变差,影响输送血液的能力,严重时阻塞血管。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DL-C是血液中密度最高、颗粒最小的脂蛋白,它能把血管壁内多余的胆固醇转运至肝脏组织进行再循环分解代谢,从而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从而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降低往往预示着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高,也可见于冠心病、肝炎、慢性贫血等。5、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A1与血脂结合,把动脉粥样斑块中的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进行分解代谢,具有清除组织脂质、抗动脉粥样硬化和保护心血管的作用。6、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B的作用是把肝脏或者其他部位产生的血脂运输到血管,如果长期大量增多会造成血管粥样硬化。7、脂蛋白a(Lpa):脂蛋白a的浓度主要与遗传相关,高于正常值会导致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其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和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各项指标的参考范围:(各家医院因检测方法的不同参考范围略有不同)合理饮食:检查前两周内,多吃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全谷物、杂豆类、蔬菜,但不要刻意的改变饮食结构,以免隐藏了日常饮食血脂异常的真相;摄入充足蛋白质:适当摄入脂肪含量较低的鱼虾类、去皮禽肉瘦肉等,选择脱脂或低脂牛奶等,增加大豆蛋白等植物性蛋白质的摄入;清淡少盐,戒烟限酒:清淡口味,食盐量每日<5克。生活作息应规律,保持乐观的情绪,劳逸结合,睡眠充足。检查前数日停用避孕药、激素等药物(如病情不允许,不要刻意停药);如有使用相关药物需告知医生。检查前2-3天避免剧烈运动,如有感染、外伤、发热、月经期等也会影响检查结果。根据《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4年》的建议:小于40岁成年人每2~5年进行1次血脂检测(包括TC、LDL-C、HDL-C和TG);大于40岁成年人每年至少应进行1次血脂检测。根据不同人群控制目标不同首先推荐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度增加身体活动、戒烟和限制饮酒等:①限制油脂摄入,每日摄入油脂量为20-25克;②限制饱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的摄入;③增加蔬菜和水果、谷物、膳食纤维及鱼类、富含食物甾醇的食物摄入,④对ASCVD中危以上人群或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特别强调减少膳食胆固醇的摄入,每天膳食胆固醇摄入量应在300mg以下。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主要包括: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PCSK抑制剂(阿利西尤单抗、依洛尤单抗)、小干扰RNA(英克司兰)、普罗布考、脂必泰。降低甘油三酯的药物主要包括:贝特类(如非诺贝特)、烟酸及其同类药物(阿昔莫司)。需要注意的是,冠心病患者血脂达标后也不能停用降脂药物,因为“达标”主要是降脂药的功效,而非从根本上清除了患者体内长期形成的代谢紊乱,所以就算达标后也不可随便停药。冠心病患者血脂与冠心病密切相关,所以冠心病患者的血脂要“低一点,再低一点”!!目前主张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作为重点关注目标。一般来说健康成人低密度脂蛋白小于3.4mmol/L就算正常。而冠心病患者需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1.8mmol/L以下。若患者1年内发生过2次及以上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等,低密度脂蛋白的目标值还需要降低至1.4mmol/L。高血压患者应根据危险分层确定高血压个体相应的LDL‑C目标值。对于高血压合并危险因素归为ASCVD中危及以上患者,应予以积极降胆固醇治疗,LDL‑C至少应<2.6mmol/L。糖尿病患者对于糖尿病患者,推荐同时采用LDL‑C和非HDL‑C作为降脂靶点。建议ASCVD风险为高危的糖尿病患者选择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作为基础降脂治疗,如果LDL‑C不达标,需联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或PCSK9抑制剂。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对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能显著降低其ASCVD风险;对于透析依赖的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他汀类药物干预研究未显示效果。CKD患者是他汀类药物引起肌病的高危人群,发病风险与他汀类药物剂量密切相关,故应避免大剂量应用。贝特类药物可升高肌酐水平,在中重度CKD患者中与他汀类药物联用时,可能增加肌病风险,联合用药时应依据肾小球滤过率调整剂量。卒中患者缺血性卒中患者可从降脂治疗中获益。存在出血性卒中高风险或有出血性卒中病史的患者应个体化评估降脂治疗的获益与风险,LDL‑C目标值不宜过低。注意:如果使用降脂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之下使用,谨防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定期检测肝肾功能等。另外,看血脂不能单纯关注血脂水平,一定要结合基础疾病做危险分层,根据各层级的治疗目标值进行评估。
首先,我们需要购买一款可靠的血压计,常用的有水银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后者更适合常规家庭使用,我们推荐使用经过国际标准方案认证的上臂式家用自动电子血压计,不推荐腕式血压计、手指血压计、水银柱血压计进行家庭血压测量,这是兼顾到准确性、安全性及可操作性的权威指南所建议的。正规药房或者网络商城购买的上臂式家用自动电子血压计(注意选择合适的袖带尺寸),可要求药房工作人员出示产品认证进行确认。电子血压计使用期间应定期校准,每年至少1次,一般在购买处可以要求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具体品牌不予赘述,排除带货嫌疑)在充分的休息后进行血压测量,一般取坐姿,将捆绑袖带一侧的前臂放在桌子上,捆绑袖带上臂的中点与心脏同一水平,两腿放松、落地。对于平卧位情况,建议一定要平卧位不能够侧卧。一般家庭血压监测早晚各一次对于服用高血压药物的朋友,建议每天测量血压,如果调整用药,则需要连续监测一周建议早上的血压测量应该在起床排尿后、服药及早餐前进行,晚上测量则在晚餐后、睡觉前进行每次测量应测2-3遍,中间间隔约1分钟,取平均值并记录(包括收缩压即第一个较大数字、舒张压即第二个较小数字以及心率即有心脏跳动符号旁的数字)。注意:血压计上的脉率一般和心率接近,但是对于部分有心律失常的朋友,比如早搏,房颤等情况,脉率<心率体检中心或者医院门诊测量≥140/90mmHg家庭血压测量在≥135/85mmHg即为血压增高了写在最后,如果居家发现血压持续偏高,建议正规医院心血管科就诊,必要时行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具体的高血压类型,结合自身的其他基础情况,改变生活习惯,必要时选择合理的高血压药物,切忌自行选择药物,很多药物会有意想不到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