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我国是肝炎大国,以乙型病毒性肝炎为主,如果未及时发现及治疗,许多病人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甚至肝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是指肝脏受到损害因素(病毒感染、酒精、药物等)影响后,引起肝细胞大量坏死,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及生物转化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腹水、肝性脑病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一般分为急性肝功能衰竭和慢性肝功能衰竭。结合本治疗组近期救治的一例肝功能衰竭病例,回顾分析另一种肝功能衰竭: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是指在慢性肝病或肝硬化基础上遭受一系列诱发炎症的急性事件(如细菌感染、服用肝脏毒性药物、大量饮酒或HBV再激活等),形成的强烈的系统性炎症反应和多器官功能衰竭。该概念于1995年由Ohnishi和Mut教授首次提出。由于其病程进展迅速,短期死亡率高,已成为全球的经济卫生负担。 在我国,ACLF的主要病因是HBV感染,而西方以酒精肝相关的ACLF为主。HBV相关性ACLF可能与抗病毒药物使用过程中出现耐药、随意停用抗病毒药物、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导致乙肝病毒再激活等相关,其中,HBV介导的特异性免疫损伤在其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对于ACLF东西方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国际上主流的有5种标准:中华医学会肝衰竭指南、亚太肝病学会共识、中国乙型重型肝炎研究组标准、欧洲肝病学会慢性肝衰竭协作组标准及北美终末期肝病研究协作组标准,差异源于不同国家及地区对肝衰竭疾病谱的不同理解。按照中华医学会《肝衰竭诊疗指南》,其诊断包括:1.既往有慢性肝病基础;2.存在促发因素;3.以黄疸(血清胆红素≥5mg/dl)和凝血障碍(INR≥1.5)为主要表现;4.4周内并发腹水和/或肝性脑病,且28天死亡率较高。 目前ACLF的治疗主要包括内科治疗、人工肝支持系统和肝移植治疗。内科治疗包括:抗病毒、抗感染、改善肠道菌群、保肝、抑酸、补液支持等治疗,但效果较差,而人工肝支持系统通过体外机械、理化和生物反应装置,在清除有害物质的同时补充凝血因子等必需成分,短时间内稳定机体内环境,暂时替代衰竭肝脏的部分功能,为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或作为肝衰竭患者接受肝移植治疗的桥梁,主要分为:非生物型、生物型和混合型。而肝移植是最有效也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根本方法,目前肝移植效果良好,研究显示,患者诊断ACLF后3-7天行肝移植术后28天和180天生存率分别为95.2%和80.9%,而未行肝移植患者相应时间点生存率则为23.3%和10%。因此,对于诊断为ACLF患者,应早期行肝移植治疗。 对于ACFL患者,许多早期就诊于基础医院,因其治疗经验不足,患者往往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三甲医院病房收治的病人很多为难以改善预后的中晚期ACLF患者,而ACFL目前缺乏简便、可靠、快速判断的疾病模型为基层医院所采用。因此,需要相关专家制定统一的诊断标准、简便的判断模型,便于ACFL患者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