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会诊遇到一位关节肿痛待查的患者,她所患疾病的诊断也不太复杂,可差点儿因为对止痛药的一场误会而耽误了治疗。患者是一名中年女性,间断右膝关节肿痛、左侧第五足趾疼痛肿胀2年,左足底疼痛,仔细询问病史,右肘关节屈曲且外旋至一定程度时会诱发疼痛,其他关节都挺正常,在当地诊所按照类风湿服用中成药治疗,症状时好时坏,来我院后,给她检查了骶髂关节提示有骶髂关节炎,HLA-B27阳性,关节超声提示右肘关节外侧髁肌腱附着点炎,左足滑膜炎并骨侵蚀,右膝关节积液并滑膜增生,到这里诊断基本明确了,脊柱关节炎。因此我就给她开立了西乐葆早晚各1粒,甲氨蝶呤片每周一次,每次6片,叶酸每周1片的治疗方案。过了两天,主管医师告诉我,这位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好,自从前几天膝关节内主诉了激素后,关节的肿痛开始时有所缓解,可这两天却又加重,你看该怎么办?我感到很奇怪,第一,女性得了脊柱关节炎一般症状相对比男性要轻微,第二,对药物的反应一般也比较理想,很少出现非甾体抗炎药物反应不佳的情况。难道我又遇到了一例病情属于“少数情况下”的患者?于是,我再次去查看这位患者,我把她这两天所用的治疗药物,治疗方法详细问了一遍,发现她的西乐葆只服用了3粒,这距离上次会诊已经好几天了,怎么只吃了半盒?患者直言道:“这不是止痛药吗?人人都说止痛药吃了对身体不好,我疼得厉害的时候才吃一粒”。原来她这是误会了非甾体抗炎药物了,我也弄清了“疗效不好”的原因。非甾体抗炎药是我们常说的止痛药不假,但是,在脊柱关节炎的治疗当中,它却发挥着强大的作用,通俗来讲,用四个字概括就是“抗炎止痛”,八个字概括就是“去除炎症,减轻病痛”,当炎症控制住了,腰背部不受疼痛影响而活动自如,那么脊柱发生强直的进程就大大被延缓了。风湿界专家称“非甾体抗炎药是脊柱关节炎治疗方案的基石”。说到这里,这位大姐不好意思的说:“以为是给我临时止痛的呢,没想到专治我的病,从今天开始我就按您说的办”。目前市面上所出售的非甾体抗炎药有布洛芬,扶他林,美洛昔康,西乐葆,安康信,乐松等等,这些不同种类的药物可以说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医师会在不同的病情下,给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比如,如果有高血压、冠心病,西乐葆,安康信需慎用,如果有消化道溃疡、胃炎,布洛芬、扶他林需慎用,如果老年患者,那尽量选择药物半衰期比较短的,比如乐松,布洛芬。虽说只是一场小小的误会,但从这件事上,我意识到会诊应该不止于帮助主管医师制定治疗方案,还应该尽可能全面的与患者沟通治疗方案,让患者心里真正明白为啥这么用药,她才能有更好的依从性,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本文系张寅丽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初夏,天气阴晴不定,忽冷忽热,提醒各位朋友,一定注意观看天气预报,关注天气变化,根据天气增加或者减少衣物,建议您可以穿数层衣物,每一层尽量薄薄的,热了减一层,凉了加一层,不至于体感温度变化太大,也不容易着凉。 对于有皮疹的患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等)来说,夏天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防晒,防晒可以防止免疫病复发,防晒还可以防止皮肤晒伤,皮肤老化,长斑,皱纹,对于女性来说,防晒是防皮肤衰老经济而有效的方法。 具体来说,防晒怎么做呢?晴天,紫外线一般比较强烈,大家普遍知道带上帽子,穿上防晒衣,面部涂抹防晒霜。可是,阴天时,大家就会忘记这么一套程序。其实,阴天,多云的天气,紫外线依然是比较强烈的,只是日光受到云的遮挡,我们感觉光线没有那么强烈罢了,紫外线是可以透过云层射向大地,只不过我们肉眼看不到紫外线,所以会误以为紫外线在阴天也隐匿起来。不信的话,大家可以试试用于检测紫外线的小物件,眼见为实嘛。 在晴天的上午9~10点以后,下午4点以前,尽可能减少出门的机会,外出活动尽量赶在早晚进行。可以减少暴露于紫外线中的机会。紫外线不是不可取,它可以帮助我们的皮肤合成维生素D,只是我们在疾病的状况下,不需要那么多罢了。 初夏,很多美味的瓜果上市了,朋友们切记莫贪吃贪凉,尤其是服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朋友,寒凉食物,包括冷饮雪糕之类的食物,解解馋点到为止,多吃只怕会伤害肠胃,伤害身体健康,有的还可能因为胃肠道感染引起腹泻,甚至诱发免疫病复发。 总之,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希望各位朋友珍惜自己的健康,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拥有健康的人生。
这是一个流感横行的季节。 病房里不断接到前来就诊的流感患者! 流感中招,该怎么预防?患流感对风湿病有什么影响? 预防流感,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注意房间空气清新,适当开窗通风,但不要对着风口吹,避开过堂风。 2.外出戴口罩,口罩需要护住口鼻,而不能只遮住嘴巴。 3.注意勤洗手,注意手部清洁,尽量不要用“小脏手”抠挖鼻子和揉眼睛。 4.减少去人流密集的场合。 5.身体情况允许,可以接受流感疫苗。 风湿病患者如果患了流感,该怎么办? 1.及时就医,由医师检查后判断是否患有流感,如果患有流感,尽早应用奥司他韦。 2.有些流感患者有发热症状,可以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等。敲黑板划重点,在退热时,有些患者会大量的出汗,请在医师的指导下适当补充水分,避免体液大量丢失造成对机体的二次伤害。 3.风湿免疫病患者,尤其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患者,在病毒感染时可能会出现病情的波动,因此,一旦存在流感不能解释的身体不适,或者流感症状好转但风湿病症状波动,请及时就诊风湿免疫科,以免延误风湿病的病情。 4.患病期间,适当隔离,包括陪护的亲属,也应当做好自我防护,避免被传染。
1. 保持情绪稳定,切勿大意大悲。 2. 远离烟及二手烟。 3. 不染发,尤其是拒绝劣质染发剂。 4. 压力适当,将压力转化为动力,适度分解释放压力。 5. 饮食得当,不暴饮暴食。 6. 在不适宜的环境中,做好自我防护,比如日光猛烈时不暴晒,极寒环境中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 7. 身体出现异常信号,及时就医,咨询专科医师。 8. 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以增强抗病能力。 9. 保持充足睡眠,不熬夜,少熬夜。 我们每个人生来具备独一无二的基因系统,遗传基因使得我们生而为人,善文或善武,相貌各不相同,同时也赋予每个人不同的易感基因背景。我们无法修正自己的基因背景,但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降低或延迟发生疾病的可能。希望未来会有医学技术可以突破基因限制,根治慢性疾病,但在现有医学条件下,成本最低,性价比最高的维护健康的方法,便是从日常生活入手,逐步让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您日常的一部分。
1.防晒。有面部及前胸后背皮疹的患者请注意防晒,日光紫外线暴晒可能会加重皮疹的范围或程度,甚至可能诱发皮肌炎复发或加重。 2.肢体功能锻炼。皮肌炎引起四肢肌无力的患者请格外注意,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同时,循序渐进的锻炼身体,从床上康复到地面康复,不然肌肉在炎症以及卧床导致的废用性萎缩双重作用下,肌肉容积可迅速下降,肌力日渐衰退,行走难度增加。 3.呼吸功能锻炼。中国皮肌炎患者合并肺间质病变的概率为45%左右,具体到每一位患者身上,有轻中重之分,除了需要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之外,还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现在有专门的呼吸康复专业治疗师来指导。部分持续低氧血症的患者家中可备制氧机,间断低流量吸氧,减轻身体乏氧程度。 4.疫苗防病。在秋季,病情基本稳定的患者可在医师的指导下选择注射流感病毒疫苗,目前的流感病毒疫苗均为灭活疫苗,也就是死疫苗,安全性比较高,且可降低皮肌炎患者在冬春季节发生流感的风险。 5.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现在医学专家们对于皮肌炎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其治疗的手段和药物也在发生日新月异的进步,皮肌炎经过分型以后,除了某些特殊类型,其总体缓解率是比较高的,长期生存率也不错,所以配合医生的指导,规范药物的治疗,定期门诊的复查,接受电话随访病情,我们的患者朋友达到临床治愈不是梦。在此提醒,不可以随意减药或停用药物,皮肌炎目前尚不能做到根治,小部分患者在临床完全缓解相当长一段时间后,可以尝试在医师指导下停药,但停药后仍需要定期至门诊复查。 祝大家国庆节快乐!祝愿祖国生日快乐!繁荣昌盛!
前不久,有位患友咨询有关新生儿狼疮的问题,我整理了一些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简要解答一下。1.新生儿狼疮如何产生的?妈妈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其体内的抗体等物质可以通过胎盘传到宝宝血液中,就像妈妈会将体内优质的抗病免疫球蛋白通过胎盘输送给胎儿一样,使得宝宝在发育过程中就接受到了来自母体的免疫球蛋白,也接触到了来自妈妈的自身抗体,如抗SSA抗体,抗SSB抗体,以及一些有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这些物质在宝宝体内也有一定的致病性,在宝宝出生以后可能会表现为面部等部位皮肤红疹,以及心电图可以监测到的心律失常等问题。2.新生儿狼疮的危害大吗?新生儿狼疮主要的危害在于影响宝宝的心脏,使其心脏传导出现异常,表现为传导阻滞,轻者可能不影响日常生活,重者可能需要安装起搏器,还有一些会影响心肌细胞、或者心脏瓣膜。对心脏的影响是从宝宝在肚子里发育时开始的,所以在孕期需要做到早监测早诊断早治疗,我们常用的检查是胎儿超声心动图,而皮肤等问题会在宝宝出生以后表现出来,也会随者母体的抗体在宝宝体内逐渐代谢排出而消失。还有一些少见的情况如影响到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3.患有狼疮的母亲可以哺乳吗?我们倡导母乳喂养,母乳喂养诸多好处就不在此细说了。在妈妈口服小剂量激素、羟氯喹时,这些药物在乳汁中的分泌量非常少,目前的临床研究显示对宝宝的发育没有明显影响。但当妈妈口服激素量比较大的时候,例如超过6-8片,那么建议在口服药物后大约3-4小时以后再行哺乳。环磷酰胺可经过乳汁分泌,故不推荐应用环磷酰胺的妈妈哺乳,而如果联合应用其他的免疫抑制剂,比如甲氨蝶呤、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等药物,则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决定是否哺乳,以保证母子健康。4.新生儿狼疮如何预防?目前临床研究认为孕期服用羟氯喹有助于减少新生儿狼疮的发病风险,尤其在母亲是抗SSA/SSB抗体阳性的患者时。准妈妈在怀孕前应将疾病保持稳定半年以上,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停用对胎儿有潜在致畸作用的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来氟米特、甲氨蝶呤、吗替麦考酚酯等半年,强的松或甲泼尼龙减至3片以内怀孕,整个孕期会比较安全,在孕期需要定期做产检,并且仍需要定期到风湿免疫科门诊复查。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狼疮的并发症不太适合怀孕,比如难以控制的肺动脉高压,在孕期会大大增加孕妇心脏的负荷,而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所以是否适合妊娠以及妊娠时机需要咨询风湿科医师和产科医师的意见。
门诊上来了一位穿着讲究的老阿姨,近一月发现上眼睑的皮肤有些异样,有些呈粉红或淡紫色,伴有眼睑的轻度浮肿,这两天额头、鼻翼两侧也有点红红的皮疹,小片状分布,不太痒,曾就诊皮科考虑“湿疹”,涂抹软膏不管用,经人推荐来到了风湿科门诊。 查体时还发现了指甲周围有毛细血管扩张引起的甲周红斑,双肺底有点啰音,关节,肌肉查体无异常。 这位阿姨是“湿疹”吗?不敢掉以轻心,检查结缔组织病全套,肌炎抗体谱,结果发现“抗MDA5抗体”强阳性,胸部CT可见双肺下部间质性改变。 阿姨的病并不是简单的湿疹,而是无声杀手--无肌病性皮肌炎,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肌炎抗体的陆续发现,使得许多原来不能明确原因的肺间质病变、不明原因发热、无肌病性皮肌炎等疾病得以确诊。 这位阿姨所患的就是最严重的无肌病性皮肌炎类型之一,抗MDA5型无肌病性皮肌炎,其容易发生急进性肺间质病变,严重的机会性感染,比如卡氏肺孢子虫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真菌肺炎等,病情进展迅速,治疗不及时死亡风险高。 目前这类疾病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基因异常和病毒感染等有关,科研人员还在积极研究中。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提高大家对这样一种非肿瘤性“恶性”疾病的认识,提高警惕之心,如果不幸罹患,一定要及时就诊风湿免疫科,及早地接受正规治疗,不要相信所谓风湿偏方,同时自己也要注意避免各种感染,尤其是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不吃生冷,避免劳累,坚持配合医生治疗,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达到临床缓解。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痛风的发病特点痛风在古代属于富贵病,据说在欧洲一度以得了痛风为值得炫耀的事,“嘿,老弟,看我得了属于贵族党的痛风,多么了不起!”令现代人不可思议吧。德国作家歌德,法国作家莫泊桑,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美国总统富兰克林,中国古代元朝大帝忽必烈,现代著名演员曾某伟,著名娱乐节目主持人汪某都曾被痛风袭击过。痛风发病特点有老多于少,男多于女,沿海多于内地,城市多于农村,与所携带的有关嘌呤代谢的基因、生活习惯,尤其是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也有一些患友继发于肾病等引起了痛风。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血尿酸水平超过420umol/L称为高尿酸血症。许多人因查体发现血尿酸升高来门诊就诊,这时候医生会告诉他高尿酸血症并不等同于痛风。痛风的发展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第二阶段,急性痛风关节炎,第三阶段,痛风间歇期,第四阶段,慢性痛风。万事万物具有两面性,说一说尿酸的两面性首先说一下尿酸的正面作用:清除自由基,发挥抗氧化功能;低盐饮食下,发挥维持血压功能;刺激大脑皮层,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发生感染时,启动免疫应答发挥免疫防御作用。但过犹不及,尿酸升高对人体没什么好处:首先,它是引起痛风的罪魁祸首,可以引起急慢性痛风关节炎,痛风结石等;其二,尿酸堆积于肾脏,引起急慢性肾小管疾病,尿酸性肾结石;最后,尿酸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常常与代谢综合征密不可分,并且加重其病情,影响其预后。如何避免体内尿酸堆积?1.远离酒精以及高嘌呤动物性食物:海鲜,红肉,内脏;2.慎重饮用含有果糖的果汁饮料;3.适当多饮水;4.规律运动(剧烈运动应当避免,因剧烈运动可能诱发痛风关节炎发作);5.保持合适体重,体型肥胖者适当减肥有助于降低尿酸水平。只是尿酸水平升高,既往没有痛风关节炎,也没有尿酸结石,是否需要降尿酸治疗?首先需要改善生活方式,尽量避免关节炎发作的诱发因素(下文会讲到),如果血尿酸降低至540umol/L以下,继续保持就好,不需要用药,如果仍高于540umol/L,则建议口服降尿酸药物,将血尿酸控制在180-420 umol/L。血尿酸高一定发生痛风关节炎吗?有高尿酸血症不一定发生痛风,但痛风患者往往在发生痛风关节炎多年以前就存在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升高,痛风发生的概率也会相应提高。换句话说,即使血尿酸升高,也不一定发生痛风。痛风关节炎常见的受累部位是哪些关节呢?有什么特点?最常受累的关节是第一跖趾关节,首次发作常为单侧,24小时内达到关节红肿热痛的高峰,常常是在一觉醒来或者清晨出现,剧痛难忍,有人形容为刀割样或爆裂样。其余受累的关节还可能包括脚踝、膝关节、足背、肘关节、腕关节等,其中下肢关节更为多见。痛风关节炎发作了该怎么办?低嘌呤饮食;切断痛风关节炎发作的各种诱因;多饮水,心肾功能许可,则每日饮水量至少达到2000ml;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局部冷敷;此外,还需要及时就诊,至医院检查血常规、肝肾功、影像学检查(泌尿系超声、关节超声、双源CT)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即是恰当的药物治疗。什么是低嘌呤饮食呢?饮食中嘌呤含量不一样,总的原则是嘌呤含量高的避免食用,含量低的鼓励食用。鼓励食用:新鲜蔬菜(但酸性的蔬菜减少食用,如番茄),低脂、脱脂奶及制品;鸡蛋。富含嘌呤的蔬菜(莴笋、菠菜、蘑菇、菜花等)、豆类、豆制品与HUA和痛风的发作无明显相关性,因此鼓励多吃新鲜蔬菜、适量食用豆类和豆制品。限制食用的食品种类:牛肉、羊肉、猪肉、富含嘌呤的海鲜;调味糖、甜点、调味盐(酱油和调味汁);红酒、果酒。避免食用的食品:果糖饮料;动物内脏;黄酒、啤酒、白酒。水果富含钾元素和维生素C,可降低痛风的发作风险,可适量食用含有果糖较少的水果,如樱桃、草莓、菠萝、西瓜、桃等。痛风关节炎发作有什么诱因?关节寒凉受潮、过度运动、外伤;情绪过度激动;暴饮暴食;利尿剂;吸烟。痛风关节炎急性发作时,怎样恰当应用药物?1.消炎止痛:越早用效果越理想,包含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通常根据病情需要使用其中一种就可以了。2.碱化尿液:辅助尿酸盐排泄,碳酸氢钠片,尿液化验pH值的目标是6.2~6.9,若肝肾功能好,则可以考虑枸橼酸钾,因它还有抗结石的好处。3.外用药物:如吡罗昔康贴,氟比洛芬贴,扶他林软膏。4.最后敬告患友,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和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如别嘌呤醇,非布司他,是不建议在痛风急性期服用的,这样可能导致痛风关节炎迟迟不缓解,甚至加重关节炎病情。但如果既往一直服用这类药物,也不需要临时停用,但可能需要根据情况减量。痛风不发作,需要吃药吗?答案是肯定的,当痛风第一次发作之后会进入间歇期,这个没有任何症状的时期一般为半年至2年,如果尿酸持续升高,就会进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频繁发作期。痛风发作间歇期如何避免关节炎发作?避免暴饮暴食;远离含酒精的饮品和酒,远离高嘌呤动物性食物:海鲜,红肉,内脏;慎重饮用含有果糖的果汁饮料;适当多饮水;避免关节寒凉受潮、过度运动、外伤;避免情绪过度激动;慎用利尿剂;药物控制血尿酸水平。痛风间歇期如何正确合理用药?1.口服降尿酸药物,促进尿酸排泄,比如苯溴马隆,注意有泌尿系结石不可以用。抑制尿酸生成,如非布司他,别嘌呤醇,其中别嘌呤醇有引起大疱表皮松解性皮炎的风险,推荐用药前查HLA-B5801基因,如果基因阳性,建议不要服用此药。应用降尿酸的药物时应注意从小剂量起始,半片或者1/4片起始,每1-2周根据血尿酸水平调整剂量,因为尿酸水平剧烈的波动是痛风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之一。2.口服碱化尿液的药物,如碳酸氢钠片0.5-1g/次一日3次。3.口服小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物,选择一种即可,间断服用也可以,以避免痛风关节炎在降尿酸期间急性发作。以上药物用药期间注意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包括血尿酸水平。什么是慢性痛风关节炎?有哪些临床表现?简单来说,慢性痛风关节炎是因痛风关节炎反复发作,血尿酸越来越多的沉积于关节部位,刺激关节局部,造成关节炎反复发作,甚至没有明显的痛风关节炎间歇期。其临床表现主要有慢性或长期关节痛,痛风石,关节畸形。痛风慢性期的日常保健与治疗1.建立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2.减少剧烈运动和不恰当的按摩理疗。3.正确用药。降尿酸药物,如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碱化尿液药物,如碳酸氢钠或枸橼酸钾等,防止降尿酸过程中关节炎发作的药物,如小剂量的非甾体抗炎药物、小剂量的秋水仙碱、或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若合并高血压,则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偏向选择具有协助降低尿酸作用的降压药物,例如氯沙坦钾,氨氯地平,降脂药物如非诺贝特也具有降尿酸作用。这里特别提醒,由于各种药物有相互作用,因此用药请严格遵医嘱,切勿自行处方药物。尿酸降低到多少合适呢?根据最新的临床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如果是单纯血尿酸高于540umol/L,那么降低到420umol/L以下。如果是单纯痛风关节炎,那么降低到360 umol/L以下。如果关节炎频繁发作(每年超过2次)、慢性痛风关节炎、有痛风结石,推荐降低到300umol/L以下。最后说明一点,无论何种情况,都不建议尿酸降低于180umol/L。最后敬告咱们的痛风病友,发生痛风后,不要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以为药店里包几包不知名的药片片治好关节炎就万事大吉了,痛风的治疗是一个系统、长期的过程。痛风关节炎只是身体疾病的冰山一角,在患病早期发作时即使不治疗,3-7天也可以自行缓解,只是随着病情进展,若不经过正规抗炎、降尿酸治疗,痛风不再来去如风,而是长住不走,极大的困扰患友们的生活,所以这也正是这篇科普文章的写作目的,希望大家对于痛风有一个整体认识,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规范用药等方面正确对待痛风,让它走开就不要再回来。读了这篇文章,不知道大家了解痛风了吗?本文系张寅丽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减肥还能减出风湿病来?讲个近期遇到的真实案例。 一位男青年因双下肢酸困乏力来就诊,这位青年听人介绍我院有位风湿界的大咖(众所周知的刘主任)专门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因此慕名前来。 入院检查时发现,他是以双侧小腿肌肉酸困为主,活动时伴有疼痛,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经检查,肌酶正常,肌酶谱阴性,血中炎症指标并不高,肌肉MR提示双侧小腿肌肉有轻微炎症。 这时候,我联想起了他之前的一段经历,这位青年半年前经历了胃溃疡出血,又详细追溯病史,青年在溃疡治疗后的一段时间里胃口非常不好,时有恶心,体重也因此下降了10余公斤,就在这个时候腿出了毛病。 了解到这里,我豁然开朗,连忙给他查了血清铁,叶酸,维生素B12,简单筛查了几个营养元素,结果不出所料,虽然铁基本正常,但叶酸和维生素B12均不足正常低限的三分之一。 而B族维生素的缺乏是会导致肌肉无力类似肌炎的呀,由此我考虑该年轻患者得了营养不良性肌病,给予复合维生素B,左卡尼丁,善存治疗,两天后患者就感到双腿症状明显减轻,更加验证了之前的推测。 原来这位患者并不是什么风湿病,而是营养缺乏所导致的肌营养不良,这件事告诉我们做大夫的,遇到有点困惑的病例,多问问病史,也许会提供一条有用的线索。这位患者也因此少做了一项肌肉活检检查,本来按计划,诊断不清需要安排肌肉活检的。 最后告诫亲爱的读者们,减肥速成有风险,节食需谨慎。 本文系张寅丽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第一,风湿免疫病发病率低,风湿免疫科专科医师数量少,懂这个病的大夫那么少,为何不珍惜你的主管大夫,和他成为好朋友? 第二,风湿免疫科患病时间长,需要用药的时间也长,用药期间,需要定期的来风湿免疫科随访病情,有的患者病史可以长达数十年或几十年,和大夫成为朋友,他了解你的病情,他陪你在战胜疾病道路上同舟共济,共抗顽疾。 第三,风湿科患者因为患病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尤其是焦虑,抑郁,夜不能寐,和大夫成为朋友,他了解你的心结,给你安慰,帮助你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或者帮助你和免疫病成为井水不犯河水的朋友。 最后,怎么和大夫成为好朋友呢?不是留下他的个人电话,或者微信就是成为好朋友了。最重要的一点,是和他在门诊或者病房保持定期的联系,大夫让什么时候来复查,要遵医嘱,大夫让吃什么药,遵医嘱,大夫让坚持吃药,遵医嘱不擅自停药。成为好朋友就是和大夫成为对抗疾病的最坚固联盟,相信健康虽然暂时溜走,但最终一定钟情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