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管原位癌(DCIS)是不是癌症?癌症的发生是指起源于一个部位(例如乳腺,结肠或者肺)并且扩散到其他部位的一种疾病。导管原位癌(DCIS)是指乳腺导管出现了异常细胞,并且位于原来的位置。Ductal Carcioma in Situ(导管原位癌)中的“in Situ”是个拉丁词,意思是“in place(在原处)”。所以细胞具有癌症的一些特征,例如异常生长的能力,但是还不具备癌症最重要的特征,即向身体其他部位扩散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讲,DCIS并不是真正的癌症。2. DCIS需要治疗吗?严格意义上来讲,只要异常细胞处于导管“原位”,不引起其他损伤,DCIS可以不治疗。但是,有时候随着时间的延长,DCIS会突破导管壁,变成“浸润性癌”。因此,治疗DCIS是为了防止它突破导管进而扩散。3. DCIS的常规治疗是什么?由于DCIS有不同的生长方式,因此也会推荐不同的治疗方案。目前,对DCIS会进行常规手术切除。针对一些患者会建议术后放疗;如果DCIS的细胞表达与雌激素结合的蛋白(即雌激素受体阳性),会建议患者口服他莫昔芬或类似药物来防止DCIS或者浸润性癌的发生。4. DCIS延迟手术会不会有危险?具目前所知,大部分DCIS需要很长时间,可能是几年,才会变成浸润性癌。因此,乳腺外科医生的共识是患者有时间来思考她们的选择并做出安排,通常需要6周或者更长时间。目前人们在思考是否所有的DCIS都有必要进行手术,放疗及药物治疗这些问题。美国以及欧洲正在进行一些临床试验,其研究目的是针对低风险DCIS患者是否可以安全的避免手术。
听到“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这么拗口的名字,大家一定很陌生,但是如果提到高钙血症、乏力、腹痛、肾结石、骨质疏松这些病症,大家一定很熟悉。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这个高大上的名字到底是什么“鬼”。说到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不得不提起美国的著名海军上校查尔斯.马爹利[1]。他是美国在1926年确诊的第一例pHPT。他的主要症状就是严重的骨质疏松和肾结石。确诊后,外科医生试图找到并切除发生病变的甲状旁腺腺瘤,但是尝试了6次都失败了。通过阅读文献,他觉得自己的甲状旁腺可能异位到了胸腔纵隔内。第7次手术终于在纵隔内找到了这枚直径3cm的腺瘤。术后他的高钙血症痊愈了,但是不幸的是3周后却死于严重的低钙血症导致的喉痉挛。这虽然是个早期不成熟的病例,但却涵盖了pHPT的几个典型特征:1.症状:高钙血症、骨质疏松、肾结石;2.病因:甲状旁腺腺瘤3.治疗:手术切除4.风险:由于甲状旁腺异位,导致手术失败,甚至多次手术。5.并发症:术后严重低钙,引起喉痉挛,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甲状旁腺为何物?甲状旁腺故名思义即位于甲状腺旁边的腺体,依附于甲状腺,与甲状腺关系密切。大小约5mm,通常有4个,分为两对儿,一对儿位于上位,位置靠前,一对儿位于下位,位置靠后。由于体积比较小,通常查体时看不到也摸不到。在怀孕5-6周时,甲状旁腺就开始发育。上位甲状旁腺源于第四咽囊,下位甲状旁腺源于第三咽囊[2]。随着发育,甲状旁腺逐渐转移到颈部,但是在转移过程中,甲状旁腺可能与同行的伙伴一起停留,不再继续前进,就出现了异位甲状旁腺。约有15%的患者会出现异位甲状旁腺,最常见的异位部位是胸腺内,食管后,纵隔内或者甲状腺内[3]。因此,甲状旁腺出现病变后,这些异位甲状旁腺也给手术切除带来了困难。(图片源自网络)甲状旁腺有何功能?甲状旁腺的功能是分泌甲状旁腺激素(PTH),从而调节血钙浓度。血钙浓度降低,刺激甲状旁腺分泌更多PTH,PTH又通过骨头、肾脏及小肠三个途径使血钙浓度升高。相反,如果血钙浓度升高,则会抑制甲状旁腺分泌PTH,从而使血钙浓度维持正常。当这个调节环被破坏,我们机体就出现了故障。例如血钙升高时,甲状旁腺不能降低PTH分泌,使血钙降低并维持正常。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一个或者多个甲状旁腺自主功能亢进,又称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这个疾病的特征就是高血钙,并伴有乏力、腹痛,严重者可出现骨质疏松及心血管并发症[4]。pHPT病因pHPT目前是第三大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每1000个人约有4例发病,由于标准的血液检测,包括血钙的筛查的开展,这个疾病逐步被人们所认知。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并且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5]。约85%的pHPT由甲状旁腺单发腺瘤引起。其次是由多发性腺病(MGD),增生性疾病引起。极少数由甲状旁腺癌导致。还有些pHPT与一些综合症有关,最常见的有家族性孤立性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多发性内分泌肿瘤(MEN)1及MEN2A[4]。治疗对于pHPT,外科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适用于有症状的患者以及无症状年龄小于50岁的患者[6]。20年前,多数外科医生主张进行双侧甲状旁腺探查,看到4枚甲状旁腺后,再将异常的甲状旁腺切除。虽然目前仍然是金标准,但是这样做一方面浪费时间,另一方面有引起并发症的潜在风险。由于约85%的pHPT由单发甲状旁腺腺瘤引起,目前主张实行微创甲状旁腺切除术(MIP)[7],即术前定位异常甲状旁腺,然后采取小切口将其切除。这样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减小切口长度[8]。影像学检查实行MIP,术前对异常甲状旁腺的影像学定位很重要。超声波联合MIBI显像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其次是CT和MRI。随着4D-CT的应用,一些手术例数较多的内分泌外科中心甚至用CT代替了传统的超声和MIBI显像检查。最近PET-CT对甲状旁腺的定位作用也逐步受到了关注。参考文献:[1]Spence HM.Thelifeand death ofCaptain Charles Martell and kidney stone disease. JUrol. 1984;132:1204-7.[2]PoliceniBA,SmokerWR,ReedeDL.Anatomy and embryology of thethyroid and parathyroid glands.Semin ultrasoundCTMR.2012;33:104-14.[3] Roy M,Mazeh H,Chen H, et al. Incidence and localization of ectopic parathyroid adenomasin previously unexploredpatients.World JSurg.2013;37:102-6.[4]FraserWD. Hyperparathyroidism. Lancet.2009;374:145-58.[5]YehMW,ItuartePHG, Zhou HC, et al.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of primaryhyperparathyroidism in araciallymixed population. JClin Endocrinol Metab.2013;98:1122-9.Thelifeand death ofCaptain Charles Martell and kidney stone disease. JUrol. 1984;132:1204-7.[6] Udelsman R, Akkerstrom G, Biagini C, et al.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asymptomatic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Proceeding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4;99:3595-606.[7]SackettWR, BarracloughB,Reeve TS, et al. Worldwide trends in thesurgical treatment of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in the era of minimally invasiveparathyroidectomy.Arch Surg 2002;137:1055-9.[8]BergengfelzA,LindblomP, Tibblin S, et al. Unilateral versus bilateral neck exploratiob for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Aprospective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Ann Surg 2002;236:543-51.
随着体检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女性发现了乳腺结节,乳腺肿物,其实结节和肿物是一个意思,都是形态学描述,大家不必纠结于名称,关键是发现了乳腺有点问题,需要去专科进一步检查明确。 乳腺彩超根据肿物的形态特征会给出一个病灶分级(即BI-RADS分级),体现了对病灶良恶性的判断。现将最常见的分类及意义描述如下: BI-RADS 2类:良性病灶,基本可以排除恶性病变,根据年龄及临床表现可每6-12个月随诊。如单纯囊状、乳腺假体、脂肪瘤、乳腺内淋巴结、多次复查图像无变化的良性病灶术后改变。 BI-RADS 3类:可能良性病灶,其恶性危险性小于2%。建议短期复查(3-6个月)及加做其他检查。新发现的纤维腺瘤、囊性腺病。 BI-RADS 4类:可疑的恶性病灶,此类病灶的恶性可能性为2%-95%。一旦评估为4类即建议进行病理学检查。超声声像图上表现不完全符合良性病变或有恶性特征均归于此类。其中4A类更倾向于良性病变,恶性符合率为2%-10%,例如不能肯定的纤维腺瘤、有乳头溢液或溢血的导管内病灶及不能明确的乳腺炎症都归于此类。4B类难以根据声像图来明确良恶性,其恶性符合率为10%-50%。4C类提示恶性可能性较高,其恶性符合率为50-94%。 BI-RADS 5类:高度可能恶性,其恶性可能性≥ 95%,应该开始积极治疗,穿刺活检或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