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一种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随着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外科治疗该疾病已经非常普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手术后患者的的康复及离院后注意事项仍是很多患者所不熟悉的问题,本文针对腰椎术后的康复训练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讲解。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有多种,目前最常用的是突出髓核摘除术、髓核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和微创髓核摘除术等,不同的手术方法术后的康复和注意事项也略有不同,但总体来说主要包括:早期的腰部支撑和保护、神经根粘连的预防训练、腰背部肌肉功能锻炼、下肢肌肉功能锻炼和预防复发和再突出等。 一、早期的腰部支撑和保护 对于常规的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是开放式手术,手术需要经过腰背部肌肉的剥离才能进入,手术的操作难免对对肌肉和软组织造成损伤,手术后软组织修复需要休息和保护,因此手术患者需要一定的卧床时间,一般情况下如果患者没有严重的骨质疏松,单纯的髓核摘除术的卧床时间是2周,佩戴腰围6-8周;如果有椎间融合和内固定术的话术后后1周可酌情下床,但下床后需要腰围保护支撑8-12周;对于采用腰椎微创手术则由于软组织的损伤较少,可以提前下床活动,一般手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而目前最新的腰椎间孔镜微创髓核摘除术甚至可以在术后1小时即下床,但术后佩戴腰围的时间仍需4-6周。 二、早期的神经根预防粘连和下肢肌力训练 对于腰椎手术后椎管内和神经根管内的粘连仍是不可避免的,严重的椎管内粘连可以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是手术效果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手术后早期的直腿抬高训练是预防神经根粘连的良好的方法,同时也是下肢肌力训练的方法之一,一般手术后的第二天即可开始进行直腿抬高训练,训练的方法是每天3-4次,每次直腿抬高30-50次,双腿交替进行,直腿抬高训练一般要持续4周,尤其是在术后的早期1-2周内非常重要。 三、腰背部肌肉功能训练 腰背部肌肉功能训练是提高腰部支撑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不仅可以快速的恢复腰部的力量同时也是预防和治疗术后腰痛的主要手段。常用的腰背部肌肉锻炼的方法包括“小燕飞”和挺腹抬臀训练,腰背部肌肉锻炼一般在术后1周伤口疼痛减轻后即可进行,每天2-3次,每次5-10分钟,一般要锻炼到术后12周。 四、手术后下床活动的范围及量的控制 手术后患者开始下床时一般会感到腰部无力,所以活动的范围和活动量要循序渐进的增加,开始时主要是下床吃饭和大小便,随着恢复的时间和腰背部肌肉功能锻炼,逐渐增加下床活动的时间和活动范围。 五、腰椎术后最好的运动是什么 良好的运动方法不仅是可以起到全身各部位器官的锻炼,同时也不会造成其它组织的副损伤,而游泳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方式,游泳不仅可以对全身各系统脏器进行锻炼,而且不会带来常规岸上运动造成下肢关节的劳损,特别是蛙泳和蝶泳是腰椎术后最好的运动方式。一般情况下手术后4周即可开始游泳运动。 六、腰椎术后预防复发 除了腰椎间盘突出髓核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是根治性手术,腰椎单纯髓核摘除术和微创髓核摘除术的术后复发都是常见的问题。那么怎样预防呢?那就是要减少导致再突出的诱发因素,要尽量减少弯腰的动作和弯腰的运动,尤其是剧烈的弯腰和弯腰抬重物的活动,同时要加强腰背肌肉的锻炼。
颈椎病手术后的康复作为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手术的方式和类型有不同,康复和保养的方法也不同,尤其是手术后3个月以内的医疗康复过程不同的手术方式是大相径庭的。颈椎手术一般都是因为疾病或外伤导致颈椎稳定性破坏、脊髓和神经根受到损伤而需要手术的,手术的风险较高,手术后康复的目的一般是要为神经功能恢复或者骨愈合提供适合的和稳定的环境,而颈椎的手术方式又有多种:包括颈椎前路手术和后路手术,前路手术又包括融合手术和椎间盘置换手术,融合手术有包括椎体次全切除手术和椎间盘切除融合手术等,颈后路手术又包括单纯椎管减压手术、椎管减压固定手术和椎管开门减压手术、以及寰枢椎固定融合手术、枕颈融合手术等,手术到手术后的三个月这段时间是手术后的早期阶段,不同的手术方法其医疗康复方法不同,现分别进行介绍。 一、佩戴颈托时间 颈椎手术后患者需要佩戴颈托,但是对于不同的手术方式和方法佩戴颈托的时间和方式也不同。 1、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手术后10天需要佩戴颈托,10天-3周时间内在家中或者办公室室内活动时可以不戴颈托,在外出和乘坐交通工具时需要佩戴颈托,3周以后即可不用戴颈托了。 2、椎间盘切除融合固定手术。由于人体正常的骨性结构破坏不多,融合器和钢板固定比较牢靠,对于1-2个节段的短节段手术我们一般情况下严格佩戴颈托的时间是2-3周,3周到6周这段时间内在家中或者办公室室内活动时可以不戴颈托,在外出和乘坐交通工具时需要佩戴颈托,6周以后即可不用戴颈托了。对于3-4个节段的长节段手术,需要4-6周较为严格的佩戴颈托时间,8周后可以去除颈托。 3、椎体次全切除手术。一个椎体的次全切除一般情况下颈托的佩戴时间是严格佩戴颈托3-4周,4周到6周在家中或者办公室室内活动时可以不戴颈托,在外出和乘坐交通工具时需要佩戴颈托,6周以后即可不用戴颈托了。对于2个椎体甚至3个椎体的次全切除手术佩戴颈托的时间需要较长,一般4-6周的严格佩戴颈托时间,6-12周在家中或者办公室室内活动时可以不戴颈托,在外出和乘坐交通工具时需要佩戴颈托,12周以后到医院复查骨愈合后即可不用戴颈托。 4、颈后路单纯减压手术和减压固定手术。一般情况下需要严格佩戴颈托2-3周,3-4周在家中或者办公室室内活动时可以不戴颈托,在外出和乘坐交通工具时需要佩戴颈托,4周以后即可不用戴颈托。 5、颈后路椎管开门手术。一般情况下需要严格佩戴颈托2周,2-3周在家中或者办公室室内活动时可以不戴颈托,在外出和乘坐交通工具时需要佩戴颈托,3-4周以后即可不用戴颈托。 6、寰枢椎固定融合手术和枕颈融合手术。这类手术对植骨融合要求相对较高,一般情况下需要严格佩戴颈托6-8周,8-12家中或者办公室室内活动时可以不戴颈托,在外出和乘坐交通工具时需要佩戴颈托,12周以后来院复查骨融合后即可不用戴颈托。 二、枕头的应用 颈椎手术后睡眠时的枕头的应用非常重要。手术后患者卧床休息时的体位一般情况下没有严格的要求,一般不需一直的平卧位,患者可以侧卧,以舒适为主。而不同的体位对枕头的高低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平卧位时枕头要用舒适的软枕,根据患者的身高和胖瘦不同枕头的高度一般为15-20厘米高度,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自己的拳头的高度为宜,枕头应该放到肩部,使头稍有后仰舒适为宜。对于侧卧位枕头的高度要与一侧肩部同高为宜 三、颈部肌肉等长肌力训练 对于颈椎手术后患者的颈部肌肉训练都是必需的,一般情况下手术后2-3周即可开始肌肉的等长训练,训练的方法主要是保持头颈部稳定在非运动情况下的颈部肌肉收缩用力训练。训练时间为3个月到半年。 四、四肢肌力训练 手术后的的第二天可以开始进行双上肢的肌力和活动度的训练。包括: 1、用握力球(圈)训练双手的力量和灵活性; 2、双上肢的伸缩、拉力训练 3、术后第二天开始锻炼双下肢的力量,可以在床上练习抬腿动作 4、术后第二天如果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的话可以下床活动,锻炼双侧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以及前臂伸屈肌肉的力量 5、肩关节功能的锻炼,术后1周可以开始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可以进行肩关节的牵拉,外展、旋转功能锻炼。 五、高压氧对脊髓康复的意义 对于存在脊髓损伤较为严重的患者术后早期高压氧治疗对脊髓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帮助,一般情况下术后3-5天即可开始高压氧治疗,高压氧一般情况下10天为一个疗程,可以进行3-6个疗程的使用,每个疗程之间可以有2-3天的间隔时间。 六、日常生活需要注意的 人体的颈椎共有7节,手术把发病节段或者最为严重的节段的病变解除了,但如果引起发病的原因和不良的生活工作习惯继续的话,仍可以导致未手术节段发病或者相邻节段再发病,因此手术后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对于颈椎来说容易引起颈椎病的头号杀手就是长期的伏案工作和长期的低头工作,以及长时间的使用电脑和看电视等,因此,日常生活中必须要做到少低头、避免长期伏案和少看电脑电视等。对人体颈椎有益的运动方式主要有游泳、慢跑、羽毛球运动等。
颈托作为颈椎疾病保护性治疗措施,有促进恢复,巩固治疗,防止复发等重要作用。 使用颈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颈托固定于稍前屈位,松紧度可根据需要随时调节,以口能半张为宜,初始佩戴时可能有不适感,一般可逐渐适应; 2.使用时间2个月为宜,时间过长可导致颈部肌肉萎缩,进而导致颈痛,活动受限; 3.佩戴期间,白天起床前佩戴好再起床,晚上睡觉躺下后摘除; 4.如佩戴过程中症状持续加重,摘除后症状不能关节,需立即联系医生。
许多人体检或颈痛到医院拍颈椎X线,报告上会提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颈椎反弓”。拿报告到门诊咨询医生,基本得到的答复是不用治疗,注意一下就好。因医生门诊量较大,患者均次就诊时间有限,医患知识不对称等,导致多数患者无奈接受医生答复。但随着近10年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患者急剧增多,该疾病引起了诸多脊柱外科医生重视,为此我们从概念、病因、疾病危害、治疗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什么是颈椎生理曲度?人体的脊柱在矢状面上(从侧方观察)具有生理性弯曲(即颈向前,胸向后,腰向前,骶尾向后)并有一定的曲度范围。从侧方看人体在端坐或站立时的颈部似乎是直的,其包绕于内的颈椎并不是直的,而是在其中段有一向前凸出的生理弧度,在医学上把这一向前的弧形凸起称为颈椎的生理曲度。颈椎生理曲度为什么会变直?正常情况下,前凸存在能增加颈椎的弹性,减轻和缓冲重力的震荡,防止对脊髓和大脑的损伤。但由于一些不良外因的作用,如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学习或玩手机,也可能是长时间的劳累、颈椎缺少活动、脊柱损伤、脊柱钙化等,颈椎的前凸可逐渐消失,甚至可变直或呈反弓弯曲,即向后凸。有以下三种机制:颈椎退行性变:正常情况下,颈椎椎间盘前厚后薄,颈椎向前凸起,呈现一定的弧度。随着年龄增长,颈椎出现退变趋势,椎间盘变薄(尤其是前部),颈椎曲度变直。不良生活习惯及姿势也会加速退变趋势,改变生理曲度。颈肩部肌纤维组织炎:长期坐姿不良、着凉等原因可引起颈肩部肌纤维组织炎,关节囊、韧带及小关节炎症引起的疼痛也可反射性地使有关颈部肌肉痉挛,以保护受累关节,导致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受累小关节呈急性炎症,关节骨膜及关节囊肿胀,邻近神经根受刺激,导致颈肩部肌紧张,活动明显受限,引起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病变:急性颈部扭伤、颈椎肿瘤、结核、化脓性感染等均可引起颈部疼痛、肌肉痉挛、颈椎活动受限及生理曲度变直。颈椎曲度变直引起有什么危害?首先降低了颈椎对头部的减震作用,同时可以刺激椎动脉,导致椎动脉紧张、痉挛,出现脑供血不足,产生头晕、恶心等症状。其次颈椎所附着的肌肉韧带被动牵拉、紧张、痉挛、损伤,出现颈椎疼痛导致活动受到限制。最严重情况为加速椎间盘突出导致神经受压。因生物力学变化,导致椎间盘受力变化,椎间盘突出风险增加,特别是颈椎出现后凸的患者,常伴随后凸顶点椎间盘突出,压迫后方神经导致其支配区域出现感觉、肌力下降,最终需要手术治疗。颈椎曲度变直是颈椎病吗?颈椎病属退行性病变,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颈椎长期劳损、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都会压迫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从而导致一系列功能障碍。而颈项部软组织、慢性损伤、炎症等情况下,如颈部肌肉急性损伤时(落枕),拍X线片时体位未摆好等,均可颈椎曲度可变直、生理曲度丧失。但上述类型患者并不合并神经根、脊髓或椎动脉的损害症状。因此,如发现有颈椎曲度变直,颈部不适并不一定是颈椎病,颈椎曲度变直仅是颈椎病的表现之一。如何预防和治疗颈椎曲度变直?1、生活工作姿势的改变。坐姿尽可能保证自然端坐,保持头、颈、胸正常的曲度;将办公电脑,桌椅等的高度调整使视线水平或稍仰视,保持头颅在正中位置;适度放松,每小时自由转动颈椎,轻柔缓慢转动颈椎至各方向最大幅度。2、选择合适枕头。枕头不宜过高。避免高枕或双枕使颈椎保持屈曲状态,枕芯软硬适中,有一定弹性。患者平卧后,颈后枕头压缩至握拳高度,使颈椎保持稍后仰。侧卧患者,侧卧后枕头压缩高度与肩膀平齐。部分患者希望通过睡姿改善颈椎曲度,可使用“颈椎枕”或“浴巾卷”等枕于颈后,保持平卧位颈椎稍过伸睡姿,初期会有颈后肌群酸胀不适,适应后可部分程度改善颈椎生理曲度。3、适量运动。游泳或非对抗羽毛球运动等舒缓仰伸运动对改善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有重要作用,每周游泳2次,每次30-60分钟,可使颈椎曲度逐步改善恢复。 4、合理使用手机。低头族是颈椎曲度变直的高发人群,看手机时,手机放置位置越底,颈椎屈曲约严重,对颈椎损害越重。建议将手机放置与视线平行或稍仰视位置。 5、颈椎牵引。颈椎曲度变直甚至反弓,在X线上仅表现为颈椎骨性结构变化,而颈椎周围的韧带、筋膜、肌肉等共同维系颈椎的生理状态。牵引可以通过增加颈椎椎间隙,缓解颈部肌肉紧张,但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颈椎的骨骼、韧带、肌肉等组织结构,无法实现快速纠正颈椎生理曲度的目标。但长期、规律的牵引可以有效的改善换着颈椎曲度,是一项有效的保守治疗措施。 6、避免局部外力直接作用。部分患者希望能够尽快纠正颈椎曲度变直,做推拿、按摩等治疗,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需到正规医院诊治,以防不规范操作导致颈椎承受外力过大造成颈椎外伤甚至瘫痪。7、手术治疗。颈椎生理曲度反弓超过40°被认为是颈椎重度后凸畸形,颈痛和神经刺激症状明显加重,不能自行消退,通过保守治疗亦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患者常用手或支具支撑头部以缓解症状。严重的后凸畸形患者可发生腰椎过度前凸而继发下腰痛,甚至出现呼吸、吞咽困难、胸部压迫疼痛、目不能平视及吞咽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