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1. 本计划所提供的方法及数据均按照一般常规情况制定,具体执行中需视患者自身条件及手术情况不同,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2. 功能练习中存在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消退至原水平,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应予以耐受。 3. 肌力练习应集中练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肌力的提高是中后期功能恢复的关键因素,必须认真练习。 4. 除手术肢体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如健侧上肢、腰腹、双腿等)应尽可能多地练习,以确保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促进手术局部的恢复。 5. 早期关节活动度练习,每日只进行1-2次,力求角度有所改善即可,避免反复多次练习,引发骨化性肌炎等严重后果!如活动度长时间(>2周无进展,则有关节粘连可能,故应高度重视,坚持完成练习,必要时及时复查。) 6. 活动度练习后即刻给予冰敷15—20分钟。如平时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再冰敷,每日2-3次。 7. 关节的肿胀会持续整个练习过程,直到关节活动度正常、肌力恢复刺激因素消失才会完全消失。但必须控制肿胀的程度,不可持续增加,应总趋势是在逐渐消退。如肿胀增加、局部红、肿、热、痛明显,必须停止练习,增加冰敷次数,并及时就医! 一·早期——炎性反应期(0-1周) 目的:减轻疼痛,肿胀;早期等长肌力练习;早期活动度练习,以避免粘连及肌肉萎缩。 功能练习的早期及初期,因肌力水平较低,组织存在较为明显的炎性反应,故以静力练习为主(即负重保持某一姿势直至疲劳的练习方法)。选用轻负荷(完成30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荷量),10次/组,10-15秒保持/次,2-4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30秒,至疲劳为止。 早期绝对禁止以反复屈伸作为练习方法。否则极易引发炎症及肿胀,造成骨化性肌炎等严重不良后果。 (一)手术当天 麻醉消退后,开始尽可能多的活动手指,进行张手握拳练习以促进血液循环;如疼痛不明显,可活动腕关节。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大于500次/每日) (二)术后1天-1周 1、张手握拳练习,5分/组,1组/小时;同时活动腕关节。(对于促进循环、消退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 2、开始肩关节练习——在不增加肘部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全范围活动肩关节,以避免制动造成肩关节的粘连(肩周炎)及肌肉的萎缩。尤以45岁以上中老年患者应加强此练习。 3、根据手术的不同,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开始关节活动度的练习。 4、冰敷:关节活动度练习后必须即刻冰敷15-20分,以防止肿胀。如平时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再冰敷,每日2-3次。 二·初期:(2—4周) 目的:减轻疼痛;加强活动度及肌力;逐步提高关节灵活性。 (一)术后2周: 1、在以上练习的基础上,逐渐增加主动屈伸的活动量,可在被动练习后主动屈伸5-10次,并逐渐增加次数及动作幅度,2-4组/日。 2、强化肌力 1)肱二头肌(屈肘)肌力练习 坐或站立位,上臂保持一定的位置,拳心向上(无负重),前臂向内弯屈(即弯屈肘关节)至50-60度。保持10-15秒/次,10次/组,2-4组/日。 2)肱三头肌(伸肘)肌力练习 站立位,上肢伸直上举,曲肘,肘关节保持伸直动作 10-15秒/次,10次/组,2-4组/日。 伸直受限明显的患者,可能需要辅助伸直位的夹板或石膏托在夜间睡眠时佩带以帮助肘的伸展练习。 力量练习前期无负重,后期可根据自身情况负重,不得有明显疼痛,可勉强完成10次即有疲劳感的重量较为适当。 (二)术后3-4周 强化肌力及活动度练习。肘关节的活动度练习很难有规定的进度(某些手术对角度的练习有特殊要求,术后医生会专门告知),由于组织条件不同个体差异很大,练习中的反应会有很大不同,不能盲目追求进度,在不增加关节肿胀疼痛的前提下每周可见明显进步即可。否则将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屈曲 这期间屈肘角度小于90°。如图所示,患者平躺,用健侧手控制好患肢的位置,患肢上臂的角度不固定,能通过调整保证前臂水平即可,在前臂远端施加负荷,在充分放松的前提下勉强坚持10分钟左右,每天1-2次。练习时如果刺激过于强烈无法放松或者疼痛感过强,可以减少负荷甚至去除负荷。此时,充分放松以及坚持足够的时间是最重要的因素,练习时要注意动作质量。 屈肘角度超过90°。如图所示,患者坐在床边或桌边,前臂顶在床沿,用身体前倾来增加肘关节的屈曲角度,由于躯干力量较大,还要控制好前倾的力度,保证安全。 如果在活动中感到不适,也可以在前臂与床沿之间垫一个垫子减少不适感。通常每次练习2-3分钟,间隔不超过半分钟,连续进行15-20分钟/组。当然也可以用健侧手协助完成动作。 伸直 坐在床边,患肢前臂伸出床外,在前臂远端施加负荷,充分放松,尽量坚持15-20分钟,1-2次每天,为了舒适,在肘关节下方可以加设垫子。特别注意,伸直练习由于同屈曲练习方向相反,需要互相间隔3-4个小时进行。 简便的伸屈锻炼还可以通过JAS或是CPM来来实现 旋后 坐在桌边,肩关节放松,屈肘(必须),前臂平置桌上,手握一长柄重物,让其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外倾倒。抓握时注意避免过度用力,抓住即可,此时仅有涉及抓握的肌群发力,并不影响旋转肌肉的放松。如果旋转受限严重,也可以适当用健侧手协助重物向外倾倒 旋前 动作和旋后练习类似,方向正好相反,其余要求完全一致。 三·中期:(5周—3个月) 目的:强化关节活动度至与健侧相同。强化肌力,改善关节灵活性。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能力。 随肌力水平的提高,中期以绝对力量的练习为主。选用中等负荷(完成20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荷量),20次/组,2-4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60秒,至疲劳为止。 活动度练习时,应在关节有牵拉感处持续牵伸5-10分钟,以拉伸关节周围挛缩的组织,使其逐渐延长,使关节更为灵活。 此期间随运动量的增加应密切注意关节的肿、痛程度,绝对禁止忍痛勉强练习。 四·后期:(恢复运动期4—6个月) 目的:全面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强化肌力,及运动中关节的灵活性与稳定性。逐渐至全面恢复运动或剧烈活动或专项训练。 此期提高最大力量,选用大负荷。 站立位伸肘弹力带训练 患者健侧手持弹力带一端置于腰背部,患侧手持弹力带另一端, 向上牵拉弹力带至肘关节伸直,每次持续5-10秒,10次一组,共3组。 跪位伸肘弹力带训练 患者双膝触地,健侧手按压弹力带,患侧手向后牵拉弹力带至肘关节伸直(图11- 10)。每次持续5~10秒,每组10次, 共3组。 术后3个月运动员可开始专项运动的基本动作练习。 ※如为韧带修补手术,此期间重建的韧带尚不足够坚固,故练习应循序渐进,不可勉强或盲目冒进。且应强化肌力以保证关节在运动中的稳定及安全,必要时可戴护肘或弹力绷带保护,但只主张在剧烈运动时使用, 本文仅供康复参考,不负有医疗责任,随访好主治医生。
1. 避免反复屈伸,多次练习。如屈曲角度长时间(>2 周)无进展,则有关节粘连可能,坚持完成练习。 2. 功能练习中存在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消退至原水平,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应予以耐受。 3. 肌力练习应集中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肌力的提高是关节稳定的关键因素,必须认真练习。 4. 活动度练习后即刻给予冰敷15—20分钟。如平时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再冰敷,每日2-3次。 5. 关节的肿胀会伴随整个练习过程,肿胀不随角度练习及活动量增加而增加即属正常现象,直至角度及肌力基本恢复正常肿胀才会逐渐消退。 一·早期(0-2周) 目的:减轻疼痛,肿胀;早期肌力练习;早期活动度练习,以避免粘连及肌肉萎缩。 功能练习的早期及初期,因肌力水平较低,组织存在较为明显的炎性反应,且重建的韧带尚较为脆弱。故以静力练习(关节不活动,保持某一姿势直至肌肉疲劳)为主。逐渐增加小负荷的耐力练习,即选用轻负荷(完成30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荷量),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2-4组连续练习,至疲劳为止。 ㈠ 手术当天: 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踝关节;如疼痛不明显,可尝试收缩股四头肌。即大腿前侧肌肉绷劲及放松。 ㈡ 术后1天:术后24小时可扶双拐脚不着地室内行走。 1 踝泵——用力、缓慢、全范围屈伸踝关节,尽可能多做。(对于消除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 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肌群)等长收缩练习——即大腿肌肉绷劲及放松。尽可能多做。(大于500次/每日) 3 腘绳肌(大腿后侧肌群)等长练习——患腿用力下压所垫枕头,使大腿后侧肌肉绷劲及放松。大于500次/每日。 4 开始尝试直抬腿——伸膝后直腿抬高至足跟离床15㎝处,保持至力竭。10次/组,2—3组/日。(练习时疼痛属正常现象,应予以耐受)。 5 伸展练习――去除夹板,于足跟处垫枕,使患腿完全离开床面,使膝关节自然伸展。30分/次,1-2次/日。 ㈢ 术后2-14天: 1 继续以上练习。 2 开始后抬腿练习,俯卧位,患腿伸直向后抬起至足尖离床面5厘米为1次,10次-20次/组,2—4组/日 3 开始侧抬腿练习,10次-20次/组,2—4组/日,组间休息30秒。 4术后7天屈曲练习应至70°—80°,并可开始主动屈伸练习。 5术后14天时屈曲应达90°。根据膝关节稳定程度,调节夹板30°范围内活动。 二·初期:(2—4周) 目的:加强活动度及肌力练习:提高关节控制能力及稳定性;逐步改善步态。 1 被动屈曲 至90-120°. 2 强化肌力练习。 3伸展可达与健侧(未手术一侧腿)基本相同。 4逐渐调整夹板至90°范围屈伸,术后满4周调节至110°。 三·中期:(5周—3个月) 目的:强化关节活动度至与健侧相同。强化肌力,改善关节稳定性。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能力。 ㈠ 术后5周-7周: 1 被动屈曲达120-130°。 2 继续以上练习 强化肌力练习。 3术后7周开始负重行走练习。 ㈡ 术后8—10周: 1 被动屈曲角度逐渐至与健侧相同。 2 “坐位抱膝”与健腿完全相同后,开始逐渐保护下全蹲。 3静蹲练习。后背靠墙,双脚与肩同宽,脚尖及膝关节正向前,不得“内外八字”,随力量增加逐渐增加下蹲的角度(小于90°),2分-5分/次,间隔5秒,5-10连续/组。2-3组/日。 角度、次数及时间。) 上面能做好了,慢慢加大角度 上面都能做好了,最后可以做弓字步 4术后10周开始患侧单腿45°位半蹲屈伸膝练习。患腿单腿站立,上体正直,缓慢下蹲至屈曲45°处,再缓慢蹬直至完全伸直。要求缓慢、用力、有控制(不打晃)。20-30次/组,组间间隔30秒,2-4次/日 ㈢ 术后10周—3个月:(可去除夹板) 1 主动屈伸膝角度基本与健侧相同,且无明显疼痛。 2 每日俯卧位屈曲使足跟触臀部,持续牵伸10分钟/次。 3 坐位抱膝角度与健侧完全相同后,开始跪坐练习 4 术后3个月如有条件可进行各项功能测试,为下阶段日常生活及正常运动提供客观的依据。 四·后期:(4个月—6个月) 目的:全面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 强化肌力及关节稳定。逐渐恢复运动。此期间重建的韧带尚不足够坚固,故练习应循序渐进,不可勉强或盲目冒进。且应强化肌力以保证膝关节在运动中的稳定及安全。 1 开始游泳(早期禁止蛙泳)。跳绳及慢跑。 2 开始侧向跨跳练习。 五·恢复运动期:(7个月— 1年) 目的: 逐渐恢复剧烈活动,或专项训练。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1.床上转移:应从手术侧离床,保持患侧髋关节保持外展位。 2坐位:术后第一个月内坐位的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不能坐过低的椅子、沙发,双脚不能交叉,不能跷二郎腿,屈髋不能超过90度(肚子与大腿之间的角度) 3.入厕:身体先后倾,患腿往前伸直,缓慢坐到坐便器上,应注意屈髋不能超过90°(肚子与大腿之间的角度)。 4.取物:术后三个月不能弯腰捡东西。 5.乘车:身体先后倾,患腿往前伸直,缓慢坐到车座上,应注意屈髋不能超过90°(肚子与大腿之间的角度)。 6.淋浴:伤口愈合后,辅持可靠可进行淋浴,因站着淋浴有一定的危险,故可坐一个高凳子,喷头为可移动的手持喷头,并准备一个带长柄的沐浴海绵以便能触到下肢和足。 7.穿脱鞋袜:请别人帮忙或使用鞋拔子,选择不系带的松紧鞋、宽松裤 特别注意: 为了防止术后关节脱位的发生,术后3个月内,患肢内旋、内收超过中线;屈髋超过90°等动作均属禁忌。故在训练过程中应向患者反复强调在以下各种体位时应注意: 侧卧时双膝之间应放一个枕头。 坐在床上时身体不能前弯去拉棉被。 坐位时脚不能交叉。 低的椅子、马桶不能坐。 从椅子上站起时,不能向前弯腰站起。 站立时脚尖不能向内。 站立时身体不能过度前弯(甚至触地)。 避免手术侧卧位 全髋置换术后禁忌 术后正常现象 1.伤口周围可能会出现“麻木感”或者“过电样”窜痛,不影响日常起居和康复训练,这种现象3个月后可自动消失。 2.术后3个月内膝关节有肿胀和发热感觉,这种症状3个月后可自动消失。 3.术后走路发僵或者不自然,通过功能训练,两个月内可逐渐消失。 4.由于术后关节肿胀、肌肉僵硬、关节高度改变会感觉两只脚长短 不一样,通过功能训练3个月后可自动消失。 注意:所有功能锻炼都应在疼痛可以忍受下进行,达到当前康复标准方可进入下一康复阶段,如果活动中出现红肿热痛等情况应立即停止,等不适感消失后可适当减低频率和强度继续训练,每次功能锻炼之后都应该在髋关节周围处冰敷10~15分钟。 术后第一阶段:急性期治疗(1~5天) 目标:减轻水肿和疼痛,预防下肢肌肉萎缩,独立的转移及安全的上下床、座椅、马桶,用助行器在平地上独立行走,了解并遵守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注意事项。 1. 踝泵:仰卧位,脚跟垫高20cm,稍用力做踝背伸动作维持10秒,再缓慢做踝趾屈动作10秒。每个小时做20个。 2.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在仰卧位下,绷紧大腿前方肌肉,将膝盖往下压紧床面,保持10秒,缓慢放松,12个一组,每次做3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次。 3. 臀肌等长收缩:在仰卧位下,夹紧两侧臀部(两侧肌肉收缩时骨盆会略有抬高),保持5秒,12个一组,每次做3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次。 4. 下肢活动训练:在仰卧位下,脚跟沿床面往臀部方向滑动,到小腿屈曲至45°停住保持5秒,再缓慢将小腿沿床面伸直,10个一组,每次做3组,每天2次。 5. 髋关节外展活动训练:在仰卧位下双下肢沿床面缓慢水平往两侧打开,再缓慢收回。10个一组,每次做2~3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3次。 6. 股四头肌训练:在坐位下(身体稍后倾,大腿与腹部之间的角度不超过90°),小腿做全范围的活动,并在伸直末端保持5秒,12个一组,每次做3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次。(可根据自身耐受情况绑一沙袋) 7. 站立位抬脚:在站立位(前方有可支撑物保护),双下肢交替抬起大腿(不超过90°),在抬起末端保持3秒,再缓慢放下,12个一组,每次做3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次 8. 站立位髋关节后伸训练:在站立位,髋关节外后伸展不超过15°,保持3秒,再缓慢收回,12个一组,每次做3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次 9. 站立位髋关节外展训练:在站立位,髋关节外展,保持3秒,再缓慢收回,12个一组,每次做3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次。 10. 微蹲训练: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脚尖、膝盖朝向正前方,缓缓屈膝30°(脚尖不超过膝盖,腰背挺直),保持10秒,再缓慢站起,12个一组,每次做3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次。 注意事项:避免髋关节屈曲超过90°,内收超过中线,内旋超过中立位,一次性长时间坐位不超过1小时,避免将垫枕置于膝下以防止髋关节屈曲挛缩,仰卧位时应使用外展垫枕。 康复标准:能够在助行器辅助下实现对称性步态。 术后第二阶段(第2~10周) 目标:在辅助装置下使步态正常化,独立进行日常活动 1. 哈壳式运动:侧卧位,屈膝,患侧在上,缓缓将膝盖向上打开(像打开的贝壳一样),在 终末端保持5秒,再缓慢放下,12个一组,每次做3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次。 2. 站立位髋关节外展训练:在站立位,缓慢将一侧大腿往外展开(臀部保持不动,收腹,身体不扭转),保持在终末端保持5秒,再缓慢收回,12个一组,每次做2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次。 3. 站立位髋关节后伸训练:在站立位,髋关节外后伸展不超过15°,保持3秒,再缓慢收回,12个一组,每次做3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次。 4. 桥式运动:仰卧位,双下肢屈膝90°,缓慢将臀部从床面抬离,终末端保持5秒,再缓慢收回,12个一组,每次做5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3次。 5. 微蹲训练: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脚尖、膝盖朝向正前方,缓缓屈膝30°(脚尖不超过膝盖,腰背挺直),保持10秒,再缓慢站起,12个一组,每次做3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次。 注意事项:避免髋关节屈曲超过90°,内收超过中线,内旋超过中立位,一次性长时间坐位不超过1小时,仰卧位时应使用外展垫枕,避免双腿交替性怕楼梯。 康复标准:无辅助下正常步态,可登上10cm的台阶。 术后第三阶段(第10~14周) 目标:交替性上下楼梯,能够独立完成下身穿戴,包括穿脱鞋袜,可进行特俗功能性活动(自行车、游泳),此时训练每周可进行1~2次。 1. 侧向台阶训练:在站立位下,患腿站在台阶上,屈髋20°,健侧脚缓缓从台阶下落,再缓慢抬起(抬头挺胸收腹),12个一组,每次做3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次。 2. 交替上下台阶练习:双脚交替上下台阶,(抬头挺胸收腹),12个一组,每次做2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次。 3. 贴壁滚球微蹲训练:在站立位,靠墙微端(双脚与肩同宽),在后背与墙之间夹一球,缓慢下蹲,缓缓屈膝30°(脚尖不超过膝盖,腰背挺直),保持10秒,再缓慢站起,12个一组,每次做3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次。 4. 桥式运动:仰卧位,双下肢屈膝90°,缓慢将臀部从床面抬离,终末端保持5秒,再缓慢收回,12个一组,每次做3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次 5. 直腿抬高:在仰卧位下,健侧下肢屈膝90°,患侧下肢在伸膝状态下,将大腿抬离床面20~30公分,终末端保持5秒,再缓慢收回,12个一组,每次做3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次。 6. 平衡/本体感觉训练:双腿和单腿动态活动(15~20分钟)。 8. 双侧蹬腿/单侧等腿练习(15个一组,每次3~5组,可去健身房) 注意事项:避免在疼痛下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及治疗性训练。 辅具使用: 确定手杖高度的方法一: (1)身体直立,以肘关节屈曲30°,腕关节背屈约30°的状态握住手杖; (2)使手杖头位于脚尖前方和外侧方直角距离各15cm处的位置。 确定手杖高度的方法二:人体直立,手杖高度与大转子(髋关节突起部)处于等高的位置 确定腋杖高度的方法: (1)取站立位,将腋杖放在腋下,与腋窝保持3~4cm(2指)的距离; (2)两侧拐杖分别置于脚尖前方和外侧方直角距离各15cm处; (3)肘关节屈曲约30°,手柄部位与大转子高度相同。 平地行走 健侧手扶手杖,站稳→ 手杖和患肢同时向前迈步→ 健腿跟上 上楼梯 双手撑住腋杖→好腿先上台阶,站稳→ 双侧腋杖和患肢一起跟上,站稳 下楼梯 双手撑住腋杖→ 双侧腋杖和患腿先下台阶,撑稳→健腿跟上 1.密切观察伤口情况,若出现伤口红肿热现象,请及时就诊。 2.训练中,训练的强度应循序渐进,不要出现过度疲劳。 3.行走运动循序渐进,逐渐增加。 本文内容有转载,如有不妥请联系。
一、髋关节痛原因髋关节解剖结构复杂,造成髋部疼痛的病因也复杂多样,除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这类疾病以外,像髋关节骨关节炎、骶髂关节病变和腰椎病变等均可能导致髋周围疼痛。下面就几种可能引起髋部疼痛的疾病做简要介绍。 1.髋关节骨关节炎:由髋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变和损伤所致,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和活动不灵活,原发性病因是年龄衰老,继发性病因有长期不合理姿势和运动、先天性关节发育异常、创伤及药物等。病程日久会由于髋关节反复活动,导致股骨头和髋臼出现骨质退变和增生,髋关节间隙变窄造成关节软骨发生摩擦,导致软骨不同程度损伤。 2.髋关节撞击综合征:主要是由于股骨颈或髋臼的发育出现了异常,导致了股骨颈与髋臼在正常活动范围内出现了相互之间的撞击,由此出现髋部疼痛。天长日久,随着撞击的加剧,髋臼或股骨头边缘的软骨出现了损伤,疼痛亦逐步加重。由于撞击多发生在髋关节屈曲时,而且撞击的部位主要位于髋关节前方,因此常常出现腹股沟区域的疼痛,尤以双腿并拢下蹲时最为明显。另外,由于患者的年龄较轻,发病时间不长,病变发生的部位比较特殊,以及病变主要是累及软骨组织,所以早期普通的X线检查难以发现病变的存在。需要进行详细的查体及特殊体位的X线检查。 3.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传统诊断名称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991年美国骨科学会(AAOS)和北美小儿骨科学会(POSNA)统一称之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或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由于髋臼发育缺陷造成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不良,表现可以从轻重不同的髋臼浅平到髋关节不同程度的半脱位,同时伴有股骨近端的畸形。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是成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占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病因总数的20%~50%,亦是中年人长期髋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早期无明显的症状,故不易早期诊断。根据畸形的轻重,出现症状的年龄可以从十几岁到40岁。初期表现为运动后的髋部酸胀不适,久站及长时间行走后加重,休息后减轻,然后逐渐出现疼痛,以大腿根部、腹股沟区为主,有时会伴有膝关节疼痛。值得注意的是,出现疼痛就意味着髋关节软骨出现了损伤。普通的骨盆X线检查就能发现异常。 4.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科常见难治类疾病,由于股骨头血供损伤或中断,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继发骨头塌陷、髋关节疼痛并功能障碍。致病原因可分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创伤性主要是因为髋关节骨折、脱位等髋部外伤引起,非创伤性在我国主要原因是糖皮质激素的不合理应用及长期酗酒。临床表现为髋关节及臀后侧疼痛,髋关节活动受限。早期 X线片无明显改变,核磁共振检查常常会帮助确诊早期病变,晚期患者影像学检查会出现股骨头明显塌陷、髋关节边缘增生、关节间隙融合或消失。有些患者既无髋关节创伤史,也无酗酒和糖皮质激素药物应用史,为特发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5.强直性脊柱炎:其早期症状常表现为下腰、臀及髋部疼痛和关节僵硬,疼痛往往在休息和不活动时加重,伴有晨起时髋关节和骶髂关节僵硬感,常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为双侧骶髂关节和髋关节同时发病,X线片检查股骨头保持圆形无塌陷,但关节间隙变窄、消失甚至融合。此外,对于此病诊断还有一实验室特异性检查即HLA-B27 阳性,因此容易和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相鉴别 6.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以引起髋关节疼痛,表现为髋部疼痛和僵硬,往往在晨起下地负重时疼痛明显和长时间僵硬感(10 分钟以上),临床常见女性患者,X线片检查可见股骨头保持圆形,但髋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严重患者股骨头关节面及髋臼侵蚀,实验室检查风湿指标及血沉均出现异常改变。 7.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为骨科临床最为多见的疾患之一,青壮年多见,重体力劳动者及长时间坐立工作者多发,近年依据国内外流行病学统计,发病人口比率和绝对数值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腰2-3、腰3-4 阶段椎间盘突出症均可引起腰臀和髋关节周围疼痛,腰4-5、腰5-骶 1 阶段椎间盘突出症所引起的臀后外侧疼痛也经常被患者形容为“胯痛”和误以为是髋关节疾病。 此外,还有像化脓性关节炎、髋臼盂唇损伤、髋关节滑膜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暂时性骨质疏松征(ITOH)、股骨头挫伤、滑膜疝(滑膜组织增生侵入股骨颈部皮质的良性病变)、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抗磷脂综合征等疾病也可以引起髋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所以当出现髋关节疼痛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和进行鉴别诊断 二、髋关节置换术当关节病变较严重时,关节面严重磨损破坏,甚至出现变形,导致关节疼痛,功能受限。当髋关节反复疼痛且开始防碍正常行走,甚至出现跛行,行走距离逐渐缩短,有时上下楼梯或自椅子上站起时会产生或加剧疼痛,当这些症状逐渐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时,口服抗炎镇痛药物等保守治疗往往无效,可能需要作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来改善症状。它的适应证主要包括晚期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强直性脊柱炎等。此外,老年人股骨颈陈旧性骨折,髋关节半脱位、脱位,髋臼发育不良合并有严重的继发性骨关节炎者,以及关节周围的肿瘤(良性和恶性)切除后也可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来重建关节功能。 人工髋关节假体种类繁多,按其固定方式,可分为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假体。前者一般用于老年人,后者更适合年轻患者。非骨水泥关节压配式生物学固定假体,假体的表面多为钛丝或羟基磷灰石涂层,有助于骨组织长入并和假体牢固结合,以获得长期固定。关节的对合面由金属股骨头和聚乙烯塑料髋臼内衬组成,由于聚乙烯塑料易磨损,产生的聚乙烯颗粒可引起假体周围骨组织吸收溶解,进而导致假体松动失败,因而,近年来出现了以金属对金属以及陶瓷对陶瓷的人工关节对合面设计,以降低磨损,减少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发生。几乎所有的病人均会问起:人工关节可以使用多长时间?是不是价钱越贵的假体使用的时间就越长?没有人能够确切知道关节假体到底能维持多长时间,多数医生会告诉病人髋关节假体的寿命为10~15年。一般而言,假体寿命不能单纯以材料的好坏而论,还取决于医生的安装技术、病人使用的爱惜程度等,就好比我们买了一双鞋子,使用的越爱惜,保养的越仔细,穿的时间就越长;相反,再好的鞋子也不见得能穿的很久。 1、并发症及髋痛原因分析: 随着人工髋关节手术开展越来越多,并发症成了制约其疗效的主要因素。这些并发症包括:脱位、感染、血管神经损伤、静脉栓塞、假体周围骨折和无菌性松动等。其中以感染最具破坏力,所幸它发生率较低。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是最常见的远期并发症,也是造成人工关节失败的主要原因。髋关节假体松动时,患者常常出现髋关节疼痛,不稳和髋关节乏力等症状,往往需要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即第一次关节置换术失败后的再手术。与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相比,翻修手术要更困难、更复杂。相对来说,手术成功的机会也会降低。有一些患者手术后会出现髋关节疼痛,手术后3个月内的髋痛可能与组织创伤水肿、感染炎症、人工关节假体安装过紧、关节的不适应等有关。晚期髋痛要考虑到假体的无菌性松动和晚期深部感染,前者疼痛的特点是活动后疼痛加锯,后者是静息痛,即休息时仍感觉到疼痛。疼痛的部位也很有关系,一般腹股沟部位的疼痛多与髋臼侧病变有关;而大腿痛则多与股骨侧病变有关。少数患者手术后的疼痛表现为大腿痛,常见的原因可能与股骨假体远端过紧或过小,有微动存在有关,约有三分之一的大腿痛原因不明。 2、术后康复及注意事项:由于上述的原因,术后功能康复锻炼和正确使用关节才显的尤为重要。功能锻炼的最佳时间在术后半年以内。一般术后2-3天就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锻炼,术后10-14天伤口拆线,即可出院,出院后按医生指导的方案进行扶拐行走和上、下楼梯功能锻炼。一般髋关节屈髋不宜大于90度,避免两下肢做二郎腿交叉动作;不要弯腰屈髋拾东西或坐低位马桶;上、下楼梯或从座椅上站起时,最好能用手辅助支撑,以减少这些动作对关节假体的损害。此外,我们也希望病人能保持理想体重,遇到伤口肿痛加剧,有分泌物、听到关节有异常声响或是关节受伤造成行走困难时,应立即返院检查。当有牙疾需找牙医治疗,皮肤上有任何伤口发炎或需接受其它手术时,宜应用抗生素治疗,以免细菌进入关节,导致严重感染。 三、置换术后康复(一)第一阶段为术后1天-4天,此时的康复目标为:①减轻肿胀和疼痛。②使用辅助器具在平地上独立走动。③了解并遵守术后禁忌动作。④独立的转移训练及安全地上下床/轮椅/马桶。 具体康复治疗方法如下: 1、控制肿胀和疼痛:可以进行物理治疗包括冷疗或冰敷、磁疗、紫外线治疗等。 2、术后第1天开始做训练,注意运动时髋屈曲不超过90°。 3、术后第1天始进行转移训练,先从平卧位转为坐位,再从坐位转为站立位。在体位转换过程中要从手术侧离床并避免术侧肢体受力,还要充分利用上肢的辅助。 4、在训练中如果没有疼痛、疲劳和头晕,则可在术后第1天开始行走训练。 5、肌力训练: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图3)、踝泵训练(图4)、 仰卧位屈髋45°、坐位伸膝及屈髋(<90°)练习、患者扶住床或助行器站立位患侧后伸腿(图5A)和髋外展训练(图5B)。 6、开始进行髋关节被动活动,但是需要注意避免前面所述四种体位。 7、在助行器辅助下进行步行训练(图6)。 图3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方法为用力绷紧大腿下压床面,每次训练30-50秒,中间休息10秒,直到大腿略微出现酸胀感。 图4 踝泵训练。用力踝跖屈(A)和背伸(B)每次训练2-4组,每组20-40次。 图5 辅助下站立位训练。 患侧髋后伸(A)和外展(B)。 图6 助行器辅助下进行步行训练。 (二)第二阶段为术后4天-2周,此时康复目标为:①减轻肿胀和疼痛。②2周髋伸直正常,屈髋可达90°(但<90°)。③可以独立进行家庭训练计划。 具体康复治疗方法如下: 1、继续控制肿胀和疼痛。 2、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PM)训练,每天增加5-10°,注意屈髋<90°。 3、肌力训练:重复上述动作,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增加适当阻力。 4、步行训练,纠正患者异常步行姿势。 5、训练结束后,进行冷疗10分钟或者冰敷10-15分钟。 6、开始上下台阶训练:先迈患侧,后迈健侧(图7)。 图7 上下台阶训练。 先迈患侧,(B)后迈健侧。 三)第三阶段为术后2周-8周,此时康复目标为:①控制肿胀和疼痛。②无辅助装置下步态基本正常。③髋关节后伸0-15°。④独立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具体康复治疗方法如下: 1、髋部周围肌力训练。 2、俯卧位肌肉牵伸:牵伸股四头肌(图8A)、小腿三头肌(图8B)等。 3、功率车训练:①空踏自行车训练(图9),每次练习2-4组,每组10-20个。②功率车训练:一天2次,每次30分钟(图10)。训练中注意患侧屈髋不超过90°,防止髋内外旋转。 4、臀中肌再强化训练,使用壳式运动(图11)和腰背肌再强化训练,也可以采用桥式运动或悬吊训练,每次训练2-4组,每组8-15个(图12)。 5、闭链动力性训练::下蹲练习:每次训练2-4组,每组5-10个。注意屈髋小于90°(图13)。 6、本体感觉/平衡功能训练:本体感觉训练可以通过在沙发垫上进行步行,也可以利用康复中心专业的仪器训练(图14)。平衡功能训练:患者站立位,家属前后左右推动患者,让其在此过程中保持平衡。 7、教会患者学会捡物,患者可以利用工具捡起地上的物品(图15);或患者上身直立,健侧向前迈出一步,双腿同时屈膝直到捡起地上物品(图16)。 图8俯卧位肌肉牵伸训练。牵伸股四头肌(A)和牵伸小腿三头肌(B)。 图9空踏自行车训练 图10 功率车训练,注意患者身体稍后仰。 图11髋外展训练。(A)患者侧卧位,患肢在上,两腿中间垫枕头,防止患侧越过身体中线。(B)患侧肢体张开到最大位置。每次练习2-4组,每组20-30次。 图12悬吊训练:起始位(A)和腰部、臀部离开床面到最大高度(B)。 图13 下蹲练习:背靠墙壁,理疗球置于身后,从站立位开始下蹲(A)和 下蹲并保持(B)。训练中注意屈髋<90°。 图14平衡训练。(A)健侧单腿在平衡架上晃动。(B)健侧单腿下蹲在平衡架上晃动 图15 利用工具捡物训练。 图16 徒手捡起物品。 (四)第四阶段:术后8周-14周。此期康复目标为:①交替性上下台阶。②独立完成穿衣鞋袜。③无特殊不适,解除髋置换禁忌。④恢复特殊的功能性活动。 具体康复治疗方法如下: 1、功率车训练。 2、下肢牵伸训练。 3、闭链动力性训练:去除理疗球,进行独立站立状态下的下蹲训练。 4、患侧肢体抗阻训练:患侧髋关节抗阻外展(图19A)、髋关节抗阻后伸(图19B)、伸膝抗阻训练(图20),每次训练2-4组,每组10-20个。 5、本体感觉及平衡训练:抗干扰训练和平衡架上摇晃状态下抛接球训练。 6、告知患者出院后禁忌体育活动,如剧烈的球类活动等。 图19利用弹力带进行抗阻训练。患侧髋外展(A)和 髋后伸(B)。 图20 利用弹力带抗阻伸膝训练。开始伸膝(A)和膝关节伸直(B)。 明确各阶段的康复目标并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不仅可以有效的避免术后并发症,而且还可使患者尽快恢复肢体功能,重返家庭和社会。只有当手术治疗与康复训练紧密结合,患者才能得到最大的功能恢复。
每个关节都有一定的寿命!膝关节也不例外。 按照正常规则,我们的膝盖大概可使用到70岁,但人到中年45岁之后,骨质开始逐渐流失,膝关节的坚固程度随之下降,肌力减弱,容易出现关节退变。 如果膝盖摔伤过,或韧带受过伤的朋友,退变会提早出现。 我们每天的行走、跑步,都使用到膝盖,而长时间使用膝关节,磨损也是一大关键。但也并不是说不动,就是对膝盖好! 我们可以在有限的能力中,更好地保护膝关节。 今天重点分享,对膝关节好的运动有哪些?同时需避免哪些伤膝的运动? 对于中老年人而言,运动能力肯定不如年轻人,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可以让膝盖更健康。 可以选择自行车、游泳、散步、快步走、高抬腿等,建议要多元组合,不要单一地进行某一项运动。 -1- 骑自行车 骑自行车不能说完全对膝盖没有伤害,而是相对于跳绳、跑步这些运动来说伤害要小很多。 这项运动对膝关节的负重比较小,还能加强股四头肌的力量。 -2- 游泳 因为水的浮力,人浮在水中,关节所承受的压力会减少,从而减轻膝关节的负担。还能在水中对抗水流的阻力,而达到锻炼的效果。 即使不会游泳,也可以在水中行走,对关节都是一种锻炼,特别是有膝关节炎的人群。 -3- 散步 散步对膝关节是有好处的,这样运动量不大,还能有效地活动关节,促进关节血液循环;但是一定要适度,不要过度劳累。 除了选合适的运动之外,日常保持正确的姿势、保持体重,如果是体重较大的朋友,建议减重,以减轻膝关节负荷;同时,可以多吃奶制品、豆制品等进行补钙,也是对膝关节的保护。 而对膝关节损伤大的运动,尽量少做!如登山、跳绳、爬楼梯、跑步等会让膝关节承受的压力较大,对膝关节会带来一定的磨损。 所以,减少不合理的运动,也可以更好保护膝盖,你学会了吗?
1.抗阻力背伸:仰卧位,膝关节伸直,弹力带缠绕在足部,给脚掌向下的拉力,脚掌对抗弹力带背屈(往上翘),慢慢放松,再下一次动作,15次/组,1天3次。 2.抗阻力跖屈:仰卧位,膝关节伸直,弹力带缠绕在足部,给脚掌向上的拉力,脚掌对抗弹力带跖屈(往下踩) ,慢慢放松回来,再下一次动作,15次/组,1天3次。 3.抗阻力外翻:仰卧位,膝关节伸直,弹力带缠绕在足部做往外往上翻转动作,慢慢放松回来,再下一次动作,每组做15个,每天做3组 4. 抗阻力内翻:仰卧位,膝关节伸直,弹力带缠绕在足部做往内往下翻转动作,慢慢放松回来,再下一次动作,每组做15个,每天做3组 5.其他大关节不动,用踝关节练习写字,在地板上写字母表上的每个字母 6. 提踵锻炼: (锻炼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跟腓肠肌牵伸交叉锻炼) 自然站立,双脚并拢,一只手扶住墙壁,脚趾着地,慢慢抬起后跟,然后再放下,注意下期间脚跟不可完全触碰地板。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练。 二、本体感觉恢复 平衡球锻炼,利于位置觉、运动觉等恢复
什么是股骨头坏死?国际骨循环学会( ARCO)及美国医师学会(AAOS)的股骨头坏死(ONFH)定义:股骨头坏死系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 ,引起患者关节疼痛,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是骨科领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股骨头坏死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前者主要是由股骨颈骨折和髋关节脱位等髋部外伤引起,后者在我国的主要病因为皮质类固醇的应用、酗酒、减压病、镰状细胞贫血和特发性等。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因是什么?(1)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最主要的供血是能股内侧动脉发出的.上支持带动脉,主干上升为骺外侧动脉’在软骨与骨骺之间进入股骨头中央,供应股骨头至少2/3的血液,其紧贴骨面,血管张力较高,移动度小,股骨颈骨折时,极易伤及此血管。而到达及分布于股骨头的血管都是多次分支后的细小血管,之间虽有吻合,但仍保持各相对独立的血供区域。所以股骨头的血供比较贫乏,当供血动脉在外伤或治疗时被损伤而突然阻断造成缺血时,必然会引起股骨头组织细胞的一系列变化, 最终导致骨坏死。 (2)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原因非常复杂,相关因素如下:①一方面使用激素、大量饮酒等引起细小静脉内皮损伤,管壁胶原暴露,血小板在局部聚集,释放血栓素A2(TXA2) ;另一方面,由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前列腺素A2(PGA2)释放减少,导致局部血管挛缩、血栓形成等反应。使用激素、饮酒等因素还可引起脂肪代谢紊乱,静脉中游离脂肪滴增加,在局部形成脂肪栓塞。上述改变使静脉回流障碍,局部淤血,组织液渗出,髂周围形成血肿,造成局部缺血,骨营养代谢障碍,骨细胞萎缩死亡。②肥胖。③血液系统疾病。④潜水病。⑤戈谢病。⑥类脂质增生。⑦血管疾病。⑧结缔组织病。⑨肾移植。⑥急性胰腺炎等发病原因。 其中使用皮质激素和酗酒是两个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为什么股骨颈骨折后易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股骨头的血供主要是旋股内侧动脉发出的上支持带血管,它的主干上升成为骺外侧动脉。外支持带血管位于关节滑膜反折下,紧贴骨面,股骨颈骨折时易损伤该血管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2)股骨颈骨折后关节内出血,导致关节囊内压力增加,阻碍股骨头供血,同时使骨外静脉回流受阻,引起骨髓腔内压升高,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3)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骨髓腔内出血,与股骨头缺血有一定关系。其机制可能为: ①髓腔内出血可阻断局部骨髓和骨小梁的血供,并可压迫所在部位的血管分支而导致局部缺血性坏死。 ②髓腔内出血m妨碍股骨头周围残留的血管代偿性扩张而致股骨头坏死。 ③股骨头缺血、缺氧后,骨内血管壁受损害,可加重骨髓腔内出血,进一步加重股骨头缺血。骨细胞在缺血后2小时即失去合成核糖核酸能力,并开始丧失正常的生理功能。6小时后开始有组织分解,由于这些微细血管在哈佛管腔隙内,处于相对隔离的状态,当骨折时,骨折线两端约0.5cm范围内发生坏死,众所周知,股骨头主要由旋股内侧动脉供血,又缺乏丰富的侧支循环,血管损伤后会致供血区的缺血和坏死。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特征性体征是什么?股骨头坏死早期腹股沟中点深压痛,患髋出现内旋活动受限,随着病程的进展患髋出现内旋,外旋活动受限,病变晚期患髋出现内收、屈曲畸形,髋关节活动明显受限。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时容易和哪些疾病相混淆?(1)中、晚期髋关节骨关节炎:当关节间隙变窄,出现软骨下囊性变时可能会混淆,但其CT表现为硬化并有囊性变,MRI改变以低信号为主,可据此鉴别。 (2)髋白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 X线片显示股骨头包裹不全,关节间隙变窄、消失,骨硬化、囊变,髋臼对应区出现类似改变,容易鉴别。 (3)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常见于青少年男性,多为双侧骶髂关节受累,其特点多为同种白细胞B27抗原(HLA-B27)阳性,股骨头保持圆形,但关节间隙变窄、消失甚至融合,易鉴别。部分患者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可合并ONFH,股骨头可出现塌陷但往往不严重。 (4)类风湿关节炎:多见于女性,X线片显示股骨头保持圆形,但关节同家变窄、消失。常见股骨头关节面及馆白骨侵蚀易鉴别。 (5)股骨头内软骨母细胞瘤: MRI显示T,WI呈片状高信号,CT扫描呈不规则的溶骨破坏。 (6)软骨下不全骨折: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患者,无明显外伤史,表现突然发作的髋部疼痛,不能行走,关节活动受限。X线片显示股骨头外上部稍变扁,MRI的T,及T,加权像显示软骨下低信号线,周围骨髓水肿,T,抑脂像显示片状高信号。 (7)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累及髋关节的特点为:青少年发病,髋部轻中度痛伴有跛行,早、中期关节活动轻度受限。CT及X线片可显示股骨头、颈或髋臼皮质骨侵蚀,关节间隙轻、中度变窄。MRI示广泛滑膜肥厚,低或中度信号均匀分布。 (8)暂时性骨质疏松症(ITOH) : X线片显示股骨头、颈,甚至转子部骨量减少。MRI可见TWI均匀低信号,T,WI高信号,范围可至股骨颈及转子部,无带状低信号,可与ONFH鉴别。病灶可在3~ 12个月内消散。 (9)骨梗死:发生在长骨骨干的骨坏死不同时期其影像学表现不同,MRI表现分别为:①急性期:病变中心TWI呈与正常骨髓等或略高信号,T,WI呈高信号, 边缘呈长T、T,信号: ②亚急性期:病变中心T,WI呈与正常骨髓相似或略低信号,T,WI呈与正常骨髓相似或略高信号,边缘呈长T、长T,信号: ③慢性期:T,WI和T,WI均呈低信号。 哪些人易患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髋部损伤史、长期服用激素,每周喝白酒量超过400ml.,高原生活、潜水工作、孕妇、某些血液病及其他存在遗传易感因素的患者易患股骨头坏死,应该定期到医院检查。 如何预防股骨头缺ifm性坏死? (1)加强髋部的自我保护意识。 (2)走路时要注意脚下,小心摔跤,特别在冬季冰雪地行走时要注意防滑摔倒。 (3) 在体育运动之前,要充分做好髋部的准备活动、感觉身体发热、四肢灵活为度。 (4) 在扛、背重物时,要避免髋部扭伤,尽量不要干过重的活。 (5)髋部受伤后应及时治疗、切不可在病伤未愈情况下,过多行走,以免反复损伤髋关节。 (6) 在治疗某些疾病上,特别是一些疼痛性疾病时尽量不用或少用激素类药物。 (7)尽量不要养成长期大量饮酒的习惯,应改掉长期酗酒的不良习惯或戒酒,脱离致病因素的接触环境,清除酒精的化学毒性,防止组织吸收。 (8)对股骨颈骨折采用加强内固定,同时应用带血管蒂骨瓣植骨,促进股骨颈骨折愈合,增加股骨头血运,防止骨坏死,术后应定期随访,适当口服促进血运的中药和钙剂,预防股骨头缺血的发生。 (9)必须应用激素时,要掌握短期适量的原则,并配合扩血管药、维生素D、钙剂等,切勿不遵从医嘱自作主张,滥用激素类药物。 (10)对职业因素如深水潜水员、高空飞行员、高压工作环境中的人员应加强劳动保护及改善工作条件,确已患病者应改变工种及时就医。 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但都应根据病因、年龄、病变程度等给予相应的治疗,其目的在于制止病变继续发展,改善股骨头血运,促进坏死修复,最大限度地保留患髋关节的功能。对于已发展为严重骨性关节炎,可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有哪些?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有:压疮、便秘、泌尿系感染、坠积性肺炎、骨质疏松、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心血管疾病、口腔疾病、肌肉萎缩等。
膝关节疼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膝关节疼痛有很多原因引起的,它只是一种症状,其治疗的前提是明确疼痛的原因,先明确病变的性质和程度,选择外科治疗通常需要基于病因、病变程度、症状持续时间、影像学表现、病人情况、有时还要结合病理学诊断等综合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一)膝关节半月板、侧副韧带、交叉韧带损伤病变1.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治疗:如半月板损伤诊断明确,症状频发,如频繁出现“交锁”或反复出现关节积液,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关节镜手术,手术方法主要包括半月板全切术、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术和半月板修补术,根据半月板损伤的严重程度、分型选择相应的处理方式。 2.半月板囊肿:多数半月板囊肿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3.盘状半月板:如出现明显的症状,应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手术。 4.交叉韧带损伤:韧带损伤可以发生在韧带本身和韧带与骨质结合部引起撕脱骨折,完全断裂或者大部分断裂者通常需要进行韧带重建。 5.侧副韧带损伤: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和合并其他结构损伤情况,可以选择韧带修复,或者重建。 (二)膝关节畸形1.膝外翻畸形:早期采用、夹板、支具、石膏等保守治疗方法,治疗的目的是预防畸形加重,并尽可能以非手术疗法纠正畸形。畸形较重的患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手术治疗。根据病人的年龄、畸形程度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包括骨骺阻滞、骨骺刺激、截骨手术等,以获得正常下肢力线。 2.膝内翻畸形:畸形严重可考虑手术治疗,根据年龄、畸形程度选择闭合折骨法、骨骺阻滞、骨骺刺激、截骨手术等手术方式,获得正常下肢力线 (三)膝关节骨关节炎保守治疗1.可以服用药物、理疗等方式,有需要可以合理佩戴护膝,少做垂直运动,比如上下楼梯、爬山下坡、下蹲等的动作。 2.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 3.PRP治疗 手术治疗 1.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尤其是适用于有游离体、关节交锁表现、炎症渗出明显、病变早中期的情况。 2.膝关节周围截骨术:手术适应证是有一定程度的膝内、外翻畸形,中年,无严重骨关节炎表现,肌力正常,通过截骨矫形可以获得良好下肢机械力线和良好关节功能。不适合截骨手术的情况包括:年老如大于60岁,内外翻畸形大于15°,双侧间室病变,屈曲挛缩大于15°,膝关节活动明显受限,严重骨关节炎表现,以及明显关节不稳定。 3.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疼痛,矫正畸形,获得一个活动良好的稳定的关节。当病人基于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证据明确诊断为严重骨关节炎,55岁以上,经其它治疗方法无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者,可考虑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其禁忌症是局部或全身的感染,相对禁忌症包括神经关节病变,如Charcot关节炎;严重的骨质疏松;全身状况差,不耐受手术。由于此类病人多数为老年病人,常有局部和全身的病变基础,因此,术前严格做好评估和围手术期各项处理,包括控制和减少各类并发症,预防感染,预防VTE,血液管理,疼痛管理,以及合理的功能康复,才能取得良好疗效。根据不同病变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可选择髌股假体置换、单髁置换、全膝关节表面置换。 4.骨软骨(细胞)移植术:适用于关节软骨孤立性病变的中青年患者,需要手术资质,严格规范程序,应科学、循序渐进开展 (四)髌骨病变1.髌骨脱位:髌骨脱位可以引起膝关节疼痛、无力。髌骨脱位应寻找脱位原因,一般应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重建髌骨的牵拉力线。根据患者的病理基础和病变程度可选择调整髌骨近端的力线、调整髌骨远端的牵拉力线、股四头肌成形术及股骨髁截骨术,主要包括膝外侧松解术、膝内侧紧缩术和股内侧肌止点移位术。 2.髌骨软化:保守治疗3~6个月无效,且症状较重,可行关节镜检查。确定有髌骨软化后行手术治疗。关节内手术包括髌骨关节面磨削、髌股关节清理术、髌骨成形术、髌骨置换术、髌骨切除术和病灶切除减压术等。如存在严重全膝关节严重的骨性关节炎,则应考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 (五)关节内游离体和滑膜骨软骨瘤柄:通常需要关节镜下取出游离体。(六)膝关节滑膜、脂肪垫病变1.滑膜炎:膝关节滑膜炎有不同病因,包括类风湿性、结核性、化脓感染性、非特异性等,在治疗上应根据不同病因、不同范围与严重程度,选择相应的保守和外科治疗方式。 2.髌下脂肪垫肥大或髌下脂肪垫炎:对于诊断明确,症状较重,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可行关节镜手术治疗,切除部分增生的滑膜组织。 3.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保守治疗无效可在关节镜下检查,进行皱襞的松解、全切或部分切除。 4.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根据病变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选择关节镜下病灶清除、切开病灶清除,关节破坏严重可以考虑关节置换。 (七)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外科治疗作为化脓性关节炎综合治疗的组成部分之一,应在严格保守治疗基础上实施,常用的外科治疗方法有:关节穿刺抽液及注入抗生素、关节镜灌洗、闭合持续冲洗、负压吸引及关节切开引流术,根据病人的年龄、病变程度选择相应的方式。对早期化脓性关节炎,可选择关节穿刺及注入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行关节镜灌洗疗法,结合闭合式持续冲洗吸引疗法 (八)膝关节结核膝关节结核患病率很高,居四肢六大关节首位。关节结核的手术治疗应在严格抗结核治疗、加强支持疗法的基础上进行,并在术后继续正规的抗结核治疗。 1.单纯滑膜结核的治疗:膝关节滑膜切除术适用于非手术疗法无效或者效果不明显者。 2.单纯骨结核的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或病变逐渐发展可选择病灶清除术。 3.早期全关节结核的治疗:应采用病灶清除,挽救关节功能。 4.晚期全关节结核的治疗:根据病情、病变严重程度、病人身体状况等因素可选择病灶清除、关节融合手术,如有关节畸形应同时进行畸形纠正。 (九)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1.对于采用严格的内科保守治疗半年以上无效的病人, 以滑膜炎症增生为主的严重关节病变,可选择滑膜切除术。 2.膝关节置换适用于关节病变严重,关节结构破坏,伴有膝外翻、膝内翻或者屈曲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站立和行走功能的患者。RA病人相对年轻,常为多关节病变,还同时有较为严重骨质疏松,骨质缺损,各类畸形,长期服用激素,皮肤条件差等,因此,关节置换手术的围手术期并发症风险和术后并发症风险均较高,手术复杂困难,因此,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在风湿科等学科配合下做好围手术期的评估与准备,提高关节置换技术水平,才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取得预期疗效。 (十)痛风痛风也可以发生在膝关节,引起疼痛。治疗以饮食控制、药物为主,痛风石较大、影响功能且用降酸药不能缓解者,可以手术将痛风石切除,严重影响关节功能者可以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其效果取决于病变的范围与严重程度。 (十一)膝关节及膝关节周围肿瘤膝关节周围肿瘤也会引起膝关节疼痛,一开始表现为膝关节疼痛或者邻近膝关节疼痛,例如好发于膝周的骨肉瘤,骨巨细胞瘤,动脉瘤样骨囊肿,软骨肉瘤,骨软骨瘤等,多发于青少年和青中年,影像学X线平片、CT、MRI等有各自的特点表现出来,必要时病理活检可以明确诊断,根据肿瘤的性质,可以分期进行综合治疗,手术常是主要治疗方式之一。 (十二)膝关节内或者膝周骨折通常有明确外伤史,可以表现为交叉韧带的撕脱骨折,侧副韧带的撕脱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股骨髁骨折,腓骨近端骨折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根据骨折的部位、移位、骨折类型选择保守治疗或相应的手术治疗 (十三)来自膝外病变的膝关节疼痛膝关节疼痛可以来自于髋关节的病变,也可以来源于脊柱腰椎病变,如果对于膝关节疼痛仅局限于膝局部的关注,可能会引起漏诊或者误诊,也会由于误诊而引起误治。在诊治膝关节疼痛过程中需要警惕膝外病变引起的疼痛。 膝关节的保养1.锻炼可以加强锻炼肌肉力量,保护膝关节。特别是股四头肌,在一定情况下缓解膝盖所承受的压力,可以让膝盖的损伤降低到最小。 ①平躺单边提腿身体躺平在地上,一脚翘起支撑地面(痛的话两腿皆伸直),另一脚伸直重複抬起放下的动作 ② 单腿直立抬腿两脚伸直,一脚站稳地面,脚尖向前与身体同方向。将另一脚向前、后、侧边依序抬腿,如果初期觉得太困难,可以找一张椅子扶着辅助支撑。目标是要不靠任何辅助单独站立执行 ③小腿蹬提身体站直,重複进行垫脚尖的动作。你可以寻找椅子辅助支撑。 ④仰式腿后伸展坐在地上,将要伸展的那只脚靠在另一脚膝盖上当作支点。将要伸展的那只脚的膝盖向外压,你会感觉到腿后肌被伸展开来。 ⑤坐式曲腿伸展双腿交叉盘坐,将身体尽可能向前压,背部与大腿内侧都会伸展到。 考虑到某些人膝关节发炎时可能连弯曲都有些困难,因此司博特在这边将仰式腿后伸展及坐式曲腿伸展两个动作分别更换成立式体前弯及低阶侧压腿,其伸展效果与原动作差异并不大,供大家参考。 ⑥弓步小腿伸展寻找一面墙壁,将双脚呈现弓箭步,后脚跟要贴平地面,会伸展到小腿 ⑦低阶侧压腿利用一个小阶梯,将要伸展的脚放在阶梯上,注意维持双脚的直立。身体向腿的方向弯曲,可伸展到大腿内侧。(此图为正面,侧压腿为侧面将脚放在阶梯上,并将身体弯向要伸展的脚的方向 ⑧立式体前弯与常见的坐姿体前弯相同,只不过你是站立的姿势进行这项伸展。如果困难度太高也可以将双腿张开,但注意膝盖不能弯曲 最后,要再提醒一下!疼痛是人体重要的防御机制,所以如果在动作过程中感到异常疼痛,请立刻停止动作,并寻求医生协助 ?compex神经肌肉电刺激非大幅度上的肌肉训练方式2.鞋垫鞋子软、厚、轻便,可以辅鞋子软、厚、轻便,可以辅助保护膝盖,减少对膝关节冲击力;此外,一双带有足弓支撑的鞋垫,辅助足弓分担压力,纠正下肢受力,对于保护我们的膝关节有很大的帮助。 3.保暖+稳定膝关节是一个很怕冷的关节,曾经受损或者已经有炎症了,遇到寒冷会使疼痛加重,所以,应该注意保暖,必要时戴上护膝,可以给予膝关节部分稳定支撑。 每次跑步运动后,可以进行冰敷,也是对膝关节进行的一个保护举措。 4.控制体重体重是影响膝关节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能较好地控制自身体重,就能有效防止膝关节过度负重,减少膝关节退变的风险。 5.正确运动少做垂直运功,比如爬山上下楼梯、下蹲等动作,热爱运动者可以选择游泳。
在我们的认知当中,很多人都误以为肩痛,就是肩周炎!肩周炎是会导致肩痛,但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 肩关节疼痛常见5种情况1. 冻结肩 (医学上又称肩周炎) 好发年龄50岁,又称五十肩,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可以分为3个阶段急性期、慢性期、恢复期。一般急性期持续2-3个月,进入慢性期,病程一般持续1-2年,疼痛逐渐减退,炎症、粘连逐渐吸收,活动功能恢复。 肩关节活动受限是最明显的特点,特别是旋转受限,严重情况下,梳头、穿衣等动作都无法自我完成。 但是,不用过于担心,冻结肩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想要缩短病程,可采用保守治疗,如物理治疗,冲击波、手法松解等。 2. 肩峰撞击症 又称肩关节撞击综合症,肩关节在运动过程中,结构性因素和动力性因素与肩峰发生摩擦,使局部骨质增生及硬化,从而产生病理性疼痛。 通常会在抬手的时候感觉到疼痛,有部分患者会在侧睡时,由于压迫而感受到疼痛,也有些放射性疼痛,从肩放射到肘部。可以先拍一个简单的X光片,来判断是否是肩峰撞击。 如果确诊为肩峰撞击,可通过超声波、干扰电进行消炎镇痛,可以消除水肿,解除局部疼痛;此外,运用肌肉电刺激仪进行肌力训练、NET肌肉能量激活等。如果保守治疗无法改善,应进行微创的肩关节镜手术。 3.肩袖损伤 肩袖是覆盖于肩关节前、上、后方之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等肌腱的组织。肩袖损伤将影响上肢外展功能,提拉重物、跌倒等经常成为肩袖损伤的诱因。 很多时候,肩袖损伤是没有外伤的,常常会让你琢磨不透,为什么没有撞伤、摔倒,手就抬不起来了呢?因为每天的抬手也会造成内环境的改变,从而出现肩袖损伤,特别在夜间疼痛加重。 可以通过自我检查来初步判断,如外展、上举的时候是否有力量?如果可以就排除肩袖损伤;如果不可以就应该先去做一个肩关节核磁共振,确诊是不是肩袖损伤。 治疗上,也可以先进行保守治疗,再考虑微创手术。 过程:检查受损处活动度—手术治疗—术后锻炼恢复活动度 4. 盂唇损伤 在肩关节急性损伤或反复关节磨损易引起盂唇损伤,如直接暴力、投掷运动(垒球、棒球)等,上方损伤常为合并伤,如伴随脱位,导致肩膀痛,不能上举,需要进行核磁共振进行确诊。 保守治疗可用干扰电疗法进行消炎镇痛,以及制定肩关节康复训练等保守治疗方法。如果这些措施无效,应考虑手术。根据术中情况,在关节镜下清理损伤的盂唇碎片,同时处理合并的损伤。 5. 钙化性肌腱炎 是肌腱炎的一种,常见于肩关节的肩袖肌腱,发病年龄较广,30-50岁的运动人群比较容易出现,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发病率更高。 没有外伤,突然出现疼痛剧烈,发病急,影响肩关节活动,与肩袖损伤类似。钙化约80%会发生在冈上肌腱,也可累及肩袖的其它肌肉,一般表现为患肢无力,手臂上举困难。 同理,也可以进行干扰电物理治疗,进行镇痛,此外可以结合手法治疗,达到康复效果。 肩关节9个锻炼动作特别是术后的锻炼,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功能更大程度地恢复,如果术后做这些动作会感到些许困难,可以循序渐进。 1.弯腰、肩关节旋转,热身运动 2.健侧推动患侧上举 3.健侧推动患侧侧举 4.健侧推动患侧后伸,难度大 5.可训练内外旋 6.锻炼后伸内旋,难度大 7.滑轮辅助做上举动作 8.手不断地往上抬高,逐渐增加关节向上的活动度,简易 9.内收的动作,放松后方的关节囊,简易 本文系李松建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