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心脏收缩时血压最高,称为收缩压(俗称高压);心脏舒张时,血压较低,称为舒张压(俗称低压)。血压有昼夜和四季的变化:夜间血压较低,早晨随着苏醒血压开始升高,白天处于较高状态。血压也会随周围环境温度而变化,冬天寒冷,血压高于夏天。运动、洗澡、大便等活动以及兴奋、紧张、愤怒等情绪变化都会使血压升高。那么高血压患者自己应该如何测量血压呢?诊室血压,家庭血压,哪个更可靠?1.选择合适的血压计目前,市场上可以购买的电子血压计分为三类,分别是上臂式血压计、腕式血压计和手指式血压计。自己在家测量血压,首先要使用合适的血压仪,水银血压计操作复杂,而且,由于汞污染的问题,将逐步被限制、淘汰。建议应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上臂式自动血压计,并应该定期校准验证。需要注意的是,自己在家测定的血压一般低于医院诊室血压,在家自测血压时,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135/85mmHg,治疗的目标值是<135/85 mmHg[1]。1.做好准备工作,开始自测血压首先准备好高度合适的桌椅、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血压值记录本,然后按照以下步骤测量血压[1,2]:⑴测量血压前30分钟不吸烟、饮酒或喝茶、咖啡,排空膀胱,至少休息5分钟;⑵坐位,双脚自然平放;上臂置于桌上;测压时患者务必保持安静,不讲话;⑶用手触摸肘窝,找到肱动脉跳动处;将袖带的胶皮袋中心置于肱动脉上,裸臂绑好袖带,袖带必须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袖带下缘距肘线2~3厘米,松紧以能插入1~2指为宜。袖带型号要合适,袖带过窄或缠得过松测的血压会偏高,袖带过宽或缠得过紧测的血压会偏低。⑷每次连续测量血压2~3遍,每遍间隔1 分钟,取后两遍血压的平均值,因为第一遍测量的血压值往往因突然加压刺激而偏高。1.多长时间测量一次血压[1]·血压未达标及血压不稳定的高血压患者:每日早晚各测1次,早上在起床排尿后、服药前;晚上临睡前,连续测量7天,取后6天的血压平均值作为治疗的参考,对少数无法连续测量7天者,至少连续测量3天。·血压达标且稳定者:每周自测1天,早晚各1次。·血压长期控制不理想者或评估降压药治疗效果者:增加血压测量的次数。根据以上知识,您是否学会自己测量血压了呢?参考文献:1.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科普读本2.张纤纹. 在家里如何测量血压[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1, 1: 34.
高血压患者往往同时伴有多个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糖尿病)。血压越高,危害越大;伴随的危险因素越多,危害越大。故高血压患者需要全面、综合干预,尽量消除这些危险因素,尽可能综合达标(血压、血脂、血糖都达标)。 1.调脂治疗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称为血脂异常。其中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调脂治疗应将降低LDL-C作为首要目标。首先要采取饮食控制和运动来调脂,在此基础上不能达标者,加药物治疗。他汀类是目前调脂治疗的主要药物,可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合并血脂异常的高血压患者优先选择普利类、沙坦类或地平类降压。2.抗血小板治疗高血压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容易发生血栓性疾病(脑梗死、心肌梗死等),对高血压伴心血管病高风险(50岁以上高血压伴吸烟、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糖尿病、肾功能异常等之一)者,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75~100 mg/天)可有效减少血栓性疾病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抗血小板药必须在血压基本控制后使用。3.血糖控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大大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这类患者的血糖、血压都要达标。降压药首选普利类和沙坦类,这类药物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对肾脏有保护作用。其次选用地平类,必要时加用利尿剂或β-阻滞剂。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科普读本本文系好大夫在线编辑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误区一:过分关注血压数值,精神紧张无论是健康人,还是高血压患者,血压都有昼夜节律的变化,而且还受气候、环境、活动、情绪变化的影响,不同时间段测量的血压值有所不同。对此,不能认为是血压不稳而频繁加减药量,应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有的患者对自己的血压过分关注,频繁测血压,精神紧张,不利于血压控制;频繁调整降压药,反而影响降压效果。误区二:凭症状估计血压水平,凭感觉用药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没有明确的关系,没有不适感觉,并不能说明血压不高。有的患者头晕时服降压药,头不晕就不服降压药。凭感觉用药的害处大。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每周自测一天血压,早晚各1次,每次连续测量血压2~3遍,每遍间隔1 分钟[2],取后两遍血压的平均值,因为第一遍测量的血压值往往因突然加压刺激而偏高。不能“跟着感觉走”来估计血压。误区三:长期自行购药,不测血压有的患者长期在药店买降压药,从不测血压。以为只要吃药就能降压,殊不知有些药物并不适合你,有些降压药并不能降低你的血压。目前,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物种类很多,每种药物的降压机制不同,都有其适应证,也有一定的副作用。降压药物的选择一定要经医生根据病情,作必要的化验检查,兼顾到血压水平、相关的危险因素、重要器官损害和并发症,量体裁衣,选择能有效降压,又能保护重要器官,且不良影响最小的药物,才能达到最佳疗效。误区四:只要吃药就万事大吉 药物治疗应该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之上。 吸烟、饮酒、大吃大喝、熬夜等不良习惯不加以控制,继续损害血管,药物再好也难有良效,很多人血压难以控制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误区五:用药太早,会产生耐药性 除了早期的轻度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降压达标,暂时不需要服降压药外,其他患者都是越早服药获益越大。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性。血压控制得越早,能越早地保护血管,降低心脑肾疾病发病的风险,远期后果越好 误区六:血压降得越快越好强调降压达标要掌握住缓慢、平稳的原则,一般高血压患者经过2-4周的治疗后使血压达标[3],而老年患者、冠脉或双侧颈动脉严重狭窄及耐受性差的患者,血压达标时间应适当延长。血压下降过快、过低,易发生器官供血不足,甚至并发脑梗死等严重后果,增加危险,尤其是老年人。误区七:某些“灵丹妙药”可根治高血压高血压病一经确诊,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终生坚持非药物和药物治疗。不少广告宣称,某种“药物”、“高科技产品”是根治高血压的灵丹妙药,这些都是伪科学宣传,全世界尚没有哪一种药物能够根治高血压。误区八:迷信保健品、保健仪器的降压疗效有些患者担心西药有副作用,不愿意长期服用西药。某些企业就利用患者的这种心理,宣传鼓吹某些保健品、保健器具的“降压疗效”,可使高血压患者摆脱西药副作用的困扰。实际上,保健食品、饮品及降压器具大多不具备明确的降压作用,即使有,降压作用也很轻微,仅起到辅助作用,不能起到治疗作用。参考文献1.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2.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科普读本3.Go AS, et al. Disease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High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 Science Advisory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and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Hypertension. 2013;00:000-000.
1.高血压患者应坚持长期服药目前,高血压还不能根治,绝大多数患者需终生治疗,多数需服用降压药,才能使血压长期达到或接近目标值[1]。那么高血压患者应该怎么做呢?⑴要熟悉降压药及其他相关药物的特点,要记住服用药物的种类、服用剂量和服用时间。⑵定时服用降压药,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要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给予调整,防止血压反跳。⑶高血压患者要认识药物治疗反应和药物的副作用,防止发生血压降低过快和过低,特别是老年患者更应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同时减少药物副作用的出现,提高生存质量。避免漏服药物的小窍门2.高血压患者应加强自我管理(1)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积极参加社区的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或俱乐部,病友交流,学习防治高血压的各种相关知识和技能。①学习高血压的基本知识,认识高血压的危害;②知道自己的血压水平,应该达到的目标水平,有无其它健康危险因素及自己患心血管病的危险程度;③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调整饮食结构、适量锻炼身体等;④坚持遵医嘱用药,定期看医生;管理好血压,同时也可有助于相关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的防治。(2) 学会家庭自测血压要密切定期监测自己的血压并做好记录,发现了异常变化要及时反馈给自己的主管医生。目前主张高血压病人在家中自备血压计,进行家庭测压,提供医师参考,参与高血压的治疗监测。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不要过分计较某次的血压高低,因为血压是波动的,不同时间测量的血压数值有所不同。(3) 定期随访在长期治疗中,要定期看医生,以便观察降压疗效,监测各种危险因素,强化健康的生活方式,配合医生积极治疗。病情较重患者(重度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2]应每月随访一次,病情较轻高血压患者(即轻度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者舒张压90-99mmHg)[2]每3个月随访一次。(4) 及时就诊高血压患者如果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一定不要拖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尤其是当出现血压波动大,头晕眼花、恶心呕吐、肢体乏力、视物不清、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时候,更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诊治。参考文献1.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科普读本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本文系好大夫在线编辑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