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4年11月11号这一周起,康传媛主任原周二下午的专家门诊停诊,改为周三下午;原周三上午的专家门诊继续保留。挂号指导如下:1.网络预约:关注东方医院微信公众号可以预约28天后的专家号(一般在上午6点放号)。由于不时有患者取消已经挂到的预约号,如果提前28天没有挂到预约号的患者此后还可以时不时再次尝试预约,仍有可能获得预约号。2.现场自助机挂号:每周三下午的专家门诊当天11点30分自助机可挂。自助机放号数量不多,往往很快就被挂完,放号前要提前几分钟开始准备。(注意:周三上午的专家门诊仅有网络预约号,现场自助机不放号!)提醒:少数情况下可能取消专家门诊,请就诊前在医院官网查询确认当天是否取消专家门诊,避免白跑。
如果你家有个孩子突然出现厌学或拒绝上学的情况,请别担心,这种情况其实挺常见的。这些孩子可能还会有些其他表现,比如心情低落或烦躁、沉迷游戏、不愿意和父母说话、容易生气、生活作息颠倒、一去学校就出现各种身体不适等等。下面这些建议,可能不是每条都适合你家的情况,但如果有那么一两条能引起你的共鸣,也许就能帮你和孩子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1.首先,这不是你家的特例。现在竞争压力大,不少家庭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如果你去精神科或心理科医生那里看看,会发现不少家庭都在寻求帮助。知道这点后,或许你会稍微放心一些。2.大部分情况下,孩子不愿意上学的问题不是一两天形成的,就像老话说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们其实比我们还清楚学习的重要性。如果他们不去上学,肯定是遇到了什么难题。这时候,再重复学习有多重要的讲道理,或者不断催促、威胁孩子,往往帮不上忙。而且,要有耐心,因为恢复可能需要一段时间。3.冷静下来,找出问题的根源很重要,用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更重要。比如,直接告诉一个不自信的孩子“你要自信一点!”,可能只会让他们感觉更不被理解,反而更不自信。我们需要更细致、更有策略的方法。4.孩子不上学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家里环境不和谐、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担心父母的情绪、家里兄弟姐妹之间的冲突等。学校里的问题也不少,比如被欺负、感觉老师不喜欢自己、学习压力大、同学关系不好、自信心受挫、对未来感到迷茫等。5.大部分情况下,解决问题需要全家人一起努力,包括父母和其他重要家庭成员,有时候,这些不上学的孩子被称为“索引病人”,意思是孩子的问题其实是家庭系统的问题,孩子不上学只是问题的表面现象。因此,针对不上学的孩子,医院大部分时候会安排家庭心理治疗。6.有些孩子可能需要用点药来帮忙,比如他们已经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或失眠,或者有自伤行为、自杀的念头,或者出现了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这时候只做心理辅导可能不够,需要用药。如出现以上情况父母需带孩子及时就诊,并注意孩子安全。7.这段时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就是别破坏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表达你的理解和接纳,安抚孩子的情绪,用沟通和协商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用负面的方式,比如指责、抱怨、唠叨、威胁或讽刺。8.不得不说,这对孩子和父母都是个挑战。很多父母自己都慌了,但这样只会让孩子更没信心。父母需要稳定的情绪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如果父母自己也很郁闷,可能需要先调整自己,比如锻炼、找朋友聊天、逛街、享受美食,甚至寻求医生的帮助。只有父母内心有力量了,才会带着孩子好起来。9.最后,虽然听起来有点奇怪,但孩子不上学的困境其实是个“礼物”。因为这样,家庭才会开始认真思考问题的原因,尝试做出改变,长远来看,这可以预防更严重的问题发生。比如,父亲可能会花更多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母亲可能会更关注自己的需求,父母可能会调整和孩子沟通的方式,或者开始建设更健康的婚姻关系,最终帮助孩子解决上学的困境。结语:每个家庭和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面对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也各不相同,如果孩子厌学情况不能短期得到解决,建议及时就诊。~~~作者: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康传媛,2018年4月26日首发于“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微信公众号(题目:致不上学孩子的父母),经修改后再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面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早年的苦头并不总能让人成长,不是所有的苦难都能让人变得更坚强,实际上童年的苦难,比如过多的家庭冲突、持续的精神压力、虐待和忽视,可能会影响大脑的发展、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家长来说,提供一个安全、支持性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保护孩子免受不必要的苦难,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协助他们应对遇到的困难是每个家长的责任。记住,适量的挑战可以促进成长,但过度的压力和伤害则可能带来长期的不利影响。以下文章来自梅斯医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最新研究:并非如此!早年遭遇的逆境会扰乱大脑的功能,负面影响或伴随一生”(原创:Swagpp梅斯医学2024年07月10日07:30上海)--------------------------------------------------------------------------------------------------------老一辈常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这样的鸡汤文学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好像只有在年轻的时候多吃点苦、经历磨难,才能在日后绽放出更绚烂的光彩。但当代年轻人似乎对此并不买单,“吃得苦中苦,方能多吃苦”“世界以痛吻我,我直接痛死”,苦那么难吃为什么要吃苦?何必吃苦,还不如摆烂。果真如“鸡汤”所说的,年轻时就要多吃苦吗?到底是“梅花香自苦寒来”,还是“雪压枝头低欲折”?近日,Nature子刊MolecularPsychiatry上最新刊登的研究,探讨了逆境对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包括童年虐待、同伴伤害、社会隔离、情感缺失等等。结果出乎意料!早年间的逆境可能会给大脑带来深远且不利的影响,比如:童年被虐待会导致大脑杏仁核、海马体和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受到影响,影响神经可塑性,甚至扰乱正常的大脑功能。而逆境经历的异质性、接触逆境的时间和持续时间、潜在的调节因素会进一步加剧该现象的复杂性。也就是说,年轻的时候多吃苦,反而会影响大脑发育。 人类从降生开始,就需要与外界产生联系。事实上,个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是个动态过程,发生在多个层面,包括宏观环境(邻里层面的广泛因素)和微观环境(个人生活的直接环境和背景)。当然,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而会在微观环境中遭遇多种“逆境”。每一次面对逆境,除了内心感受到的“挣扎”之外,多种系统(比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自主神经系统、代谢系统和免疫系统)也会随之产生一定的生理反应。如果只是发生在短期内,这种生理反应还是适应性的;但是反复暴露在不利事件或慢性压力下,则会不断积累形成逆境负担,又称为适应负荷(allostaticload)。这种负荷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精神和身体上的疾病,比如:“脆弱”的大脑就很容易受到适应负荷的影响。众所周知,大脑具有可塑性,能够适应外部或内部环境的变化。某些情况下,适应性改变会带来正向的结果,诱导成功的适应和复原力的发展;但也可能导致功能失调行为,甚至使得大脑更易失调,进而影响大脑对长期或严重不良事件的反应。形象地说,有些人的大脑会越挫越勇,而另一部分则直接被击垮。为了了解逆境对大脑的影响,研究者收集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可能遭受的各种挫折,包括:童年虐待、同龄伤害、社会孤立、情感缺失、家庭冲突、贫穷,以及暴露于环境毒素中,利用现有的大型队列数据,全面评估了不良生活事件后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以童年虐待为例,现有证据表明,在高敏感的儿童发育时期,虐待和忽视等形式的负面经历会破坏神经可塑过程,进而破坏大脑的正常功能。整理了针对具有不良童年经历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开展的研究后发现,这些经历会对多个大脑区域产生不利影响,包括:杏仁核、海马、mPFC等。具体来说,杏仁核和mPFC体积的减少与童年受虐待息息相关,而童年被忽视可能会导致背外侧前额叶体积的减少。与此同时,童年受虐待和被忽视都有可能导致海马体积的减少。举例来说,一项调查童年性侵害对大脑发育影响的研究显示,童年期(3-5岁和11-13岁)遭受性侵与大脑海马体积降低有关,而在14-16岁的青春期遭受性侵则与额叶皮层体积降低有关。总结来说,不同的逆境类型以及发育阶段的差异,都可能会影响不同的认知和情感过程。此外,有关奖赏处理的fMRI研究一致报告:童年经历过逆境的青少年的脑纹状体活化程度很高,同时,经历过童年情感虐待的成年人的腹侧纹状体灰质体积也有所减少。基于此,这部分人群对奖励的预期反应会有所减少,这可能是趋避冲突情况下对回避反应的一种适应性调节;这种适应性调节有好的一面,能够增加在不利环境中生存的可能性,但也会阻碍探索行为,使其难以在新环境中识别奖励来源。事实上,无论是童年虐待,还是同伴霸凌、社会孤立、情感损失、家庭冲突、贫穷或是环境毒素,每一种形式的“逆境与磨难”都会在大脑中留下痕迹,并影响多个大脑区域。而反复或者同时发生的多种逆境又会加剧损害,从而对特定脑区的神经生物学产生累积性影响。不同的逆境中,大脑中杏仁核、海马、前额皮质、前扣带皮层(ACC)等关键区域会持续出现变化,而这些区域在情绪调节、记忆和决策制定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失调可能会带来不良的心理健康结果。举个例子,杏仁核和海马均参与到情绪和记忆的调节过程中,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但是童年逆境的发生,可能会导致大脑内这些系统发生变化,影响情绪反应能力。当再遇到不利事件时,他们对这种经历带来影响的反应可能会增强,同时让人难以区分安全的刺激和有害的刺激。研究者表示,这些神经学改变可能会进一步影响精神病学,增加个体罹患精神疾病的可能性,比如:40%以上的儿童精神病和超过25%的成人精神疾病都与童年逆境有关。因此,童年“吃苦”真不是好事儿,这部分人群的心理健康更需要关注。其实,逆境更像是一种不期而遇的磨练,而这种磨练多多少少会在人们的身上留下伤痕,有些人恢复得好,伤口便会慢慢“隐形”;而有些人无法好好处理自己的伤口,伤口可能会溃烂、留疤、陪伴终生。如何处理好自己的“伤口”?怎样直面逆境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是人们一生的议题。参考资料:[1]VaidyaN,MarquandAF,NeesF,SiehlS,SchumannG.Theimpactofpsychosocialadversityonbrainandbehaviour:anoverviewofexistingknowledgeanddirectionsforfutureresearch.MolPsychiatry.2024Apr24.doi:10.1038/s41380-024-02556-y.Epubaheadofprint.PMID:38658773.
慢性(心理)压力,也被称为慢性应激(ChronicStress)、或长期应激,一般指个体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处于心理压力的状态中。它不同于那些突如其来的压力,比如考试或截止日期,这些压力虽然强烈,但很快就会过去。慢性压力则是由那些长期的压力源引起的,比如工作中的持续压力、家庭关系冲突、经济上的担忧,或者是健康问题。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挑战,大多数时候,我们都能够找到方法来应对,从而保持一种心理上的动态平衡。但是,每个人应对压力的能力不太一样,这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我们的健康状况、个性、生活经历,以及我们如何看问题,还有社会支持的强度。当压力源持续超过个体的应对能力时,慢性压力的影响就发生了。慢性压力对我们健康的影响是全方位的:1.情绪和睡眠等问题我们会感到紧张、焦躁、恐慌,或容易发脾气、对周围人失去耐心,或心情低落,失去乐趣和兴趣,甚至对生活感到悲观。此外,我们可能会因为压力而失眠,饮食方面或者完全不想吃东西、或者控制不住地胡吃海塞。还有一部分人会通过抽烟、饮酒或购物来缓解压力。2.身体健康当我们的身体试图应对压力时,它会启动一系列神经内分泌机制,比如激活我们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交感神经系统。这时会引发各种身体不适,如血压升高、心慌、胸闷、咽喉梗阻感、胃肠道不适、头晕头痛、月经紊乱、疼痛等(心身反应),长期以往还可能发展为高血压、心率失常、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甲状腺疾病、消化性溃疡、偏头痛、眩晕、帕金森、卒中等躯体疾病(心身疾病)。当然,慢性压力也会延缓这些疾病的康复过程。3.免疫功能慢性应激还会影响我们的免疫系统。在不同的应激阶段,我们可能会经历免疫功能的过度活跃或减弱,这与哮喘、过敏、某些皮肤病(如湿疹、皮炎等)以及肿瘤的发生和进展有关。4.大脑功能慢性应激还可能通过改变大脑结构(海马体、前额皮质、杏仁核和伏隔核等)、或影响神经递质和神经可塑性,损害我们的认知功能。这不仅损害孩子们的学习能力、成人的工作能力和效率,还可能增加患痴呆的风险。总之,慢性压力好似一双无形之手,它会一直偷偷地侵蚀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大脑功能。因此,面对慢性,我们不能只是默默忍受。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应对策略:-压力管理:对过度的压力保持警觉,避免频繁加班熬夜、做决策时过于冒进和冒险,在“积极进取”和“休养生息”之间保持平衡。-寻求帮助:不要独自承受压力,向周围的人寻求帮助,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交网络,这不仅能提供解决问题的不同视角,还能提供情感上的支持。-体育锻炼:规律的运动不仅能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还能减轻压力所触发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减缓压力对身体和大脑的负面冲击。-睡眠卫生:学习并实践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睡眠。-压力调适技巧:尝试正念冥想、呼吸训练等被证实有效的压力调适技巧。-专业帮助:在必要时,不要犹豫寻求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帮助。记住,面对慢性压力,我们不是无助的。通过采取积极的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作者: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康传媛)转载请注明出处~
可能很多患者(包括患者家属、朋友等)都会感到困惑,自己所遭受的是疼痛困扰,为什么找了那么多“门当户对”、“专业对口”的医院(科室),病情却没有明显好转?为什么看似“远隔千里”的精神(心理)科却让自己“绝处逢生”呢?为什么抗抑郁剂治疗慢性原发性疼痛会有效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得先了解一下疼痛的发生机制(为便于大众理解,对机制的描述进行了简化处理)。当我们的外周组织遭受伤害时(比如皮肤被刀切了一个口子、炒菜时候不小心被滚烫的油溅到了手臂、局部组织发生炎症等……),就会在局部分泌各种化学物质(如组织胺、缓激肽、P物质等)。这些化学物质刺激末梢神经产生电信号,电信号经由末梢神经纤维组成的感觉传入神经一路传导到脊髓背角、然后上行传递到大脑、最终在大脑产生痛感。 同时,人体还有一个重要而精妙的神经通路----“痛觉下行抑制系统”对疼痛进行调节。痛觉下行抑制系统由五-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两种神经元的神经纤维组成,从大脑的脑干出发,一路下行投射到脊髓背角。 这个下行抑制系统的作用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平衡上传的感觉信号(包括痛觉)、对感觉信号的传入起抑制作用,你可以理解为这是体内的一个“阴阳平衡”机制,使得传入的感觉信号不会被过分放大而误读。慢性原发性疼痛的患者找不到外周组织的损伤,推测其疼痛发生的机制之一是痛觉下行抑制系统的功能减弱,此时由于上传的感觉信号没有得到抑制和平衡,会导致感觉信号失真,个体会出现自发痛(没有刺激的情况下感到疼痛)、或痛觉过敏(如正常的肠蠕动、或皮肤接触到衣服患者都觉得痛),这些情况也被称为“中枢敏化”。 由于抗抑郁剂可以提升大脑的5-HT和/或NE的水平、强化下行抑制系统的功能,从而能够缓解疼痛症状。-----------------------------------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有的个体会出现中枢5-HT/NE的功能不足、从而导致痛觉下行抑制系统功能减弱呢?一方面是年龄因素,老年人出现慢性疼痛的比例更高,可能和老年人大脑合成5-HT、NE等神经递质的能力下降有关。另外,个体在面对压力而感到焦虑、担忧的时候会消耗更多大脑的NE和DA(多巴胺)、同时阻碍包括5-HT、NE在内的单胺的生成,如果心理压力持续较长时间不能缓解,可能导致5-HT、NE等神经递质被过分耗竭,因此在临床上经常看到经历较长时间心理压力后开始出现疼痛的患者。 控制了“心魔”,才能制服“痛魔”,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除了抗抑郁剂之外、NICE指南还推荐心理治疗来治疗慢性原发性疼痛。此外,神经系统的先天差异(遗传因素)、生活习惯(如规律健身者神经递质合成更为充沛)等因素也对疼痛的发生有影响。----------------------------------如果您正受到慢性疼痛的困扰,本文可能会给您带来治疗的新思路,但有两个小提醒哦:您首先需要到相应的临床专科就诊,遵医嘱进行必要的检查,排外身体可能存在的病变。如果相关检查确实未发现异常,可考虑到精神(心理)科就诊。另外,切勿自行使用抗抑郁药。不同的抗抑郁药对5-HT和NE系统的影响力不同、作用特点、副作用各异,因此,药物的选择、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需要和医生具体沟通。作者: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 康传媛 (转载请注明出处)
病例一:46岁的刘姐这一年多来备受疼痛折磨。早几年,因为和亲戚产生经济纠纷,她时常感到烦恼、生气。渐渐地,头部开始感到阵痛。再后来,头痛越来越频繁、并像野草一样蔓延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肩背部、颈部和四肢……疼痛让刘姐变得暴躁,哪怕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燃爆她的情绪、甚至让她歇斯底里,旁人觉得不可理喻。事后,她常常感到懊悔、愧疚,但总是无法控制住自己。家人整天遭罪,刘姐也逐渐感到人生了无生趣,很难高兴起来,什么也不想做,吃不香、睡不着,一年内体重快速下降了7公斤。刘姐辗转多家医院神经内科、消化科、风湿免疫科、疼痛科就诊,各项相关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各种治疗效果也不好,甚至在神经内科住院治疗了一阵子也未见好转。 后来,经神经内科推荐,刘姐来到精神(心理)科就诊,在抗抑郁剂和心理治疗的帮助下,刘姐的疼痛、情绪、睡眠均明显改善,病情逐渐趋于稳定,目前处于巩固治疗阶段,已能正常工作。病例二:72岁的李大爷最近2年被身体不适折磨得死去活来。据李大爷说,这种折磨源于肛门的疼痛和酸胀感。疼痛感和酸胀感往往会持续很长的时间,简直让人坐立难安、辗转难眠。病情一旦发作,就连坐椅子都会成为一个艰巨的挑战,不但需要用到软垫,还需要不断变化姿势,才有可能寻找到一个痛苦系数最小的角度。2年来,李大爷跑遍了多家医院的肛肠科、疼痛科、消化科、理疗科……,从头到脚的检查也做了一个遍(肠镜一年内两次),均没有发现确切器质性疾病。李大爷的“直肠息肉(良性)”已经切除,尝试过的理疗五花八门,口服过的止痛药、中药不可胜数,但效果始终若有若无。原本乐观幽默的大爷,性情大变,常常唉声叹气、发脾气,不愿意外出。因为疼痛,大爷不愿意(也不方便)行走,对于轮椅的依赖越来越深,运动量越来越少,再加上夜间睡眠不佳,体重持续下降,只觉得人生实在无助、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谷。后来,家人上网查询后带大爷到精神(心理)科就诊。经过抗抑郁剂治疗,大爷的病情明显好转、疼痛感显著减轻,封闭了2年之久的他逐渐打开内心的枷锁,慢慢地开始外出,之前丢掉的爱好也一件一件重新拾起。一年半后,大爷停止服药,人生重新回到正常的轨道。 上述两个病例都符合慢性原发性疼痛的诊断,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手册,第十一版》(ICD-11)的定义,慢性原发性疼痛指发生在一个或多个区域且持续时间或复发时间超过三个月,与严重的情感或功能障碍有密切联系(这些障碍影响到病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角色),且不能归为其他慢性疼痛种类。这是一种新的定义,之所以这样定义是因为许多慢性疼痛的病因未知,即“原发性疼痛”为一种不明原因的疼痛,而与之相对应名称---“继发性疼痛”则指的是某种疾病导致的疼痛。常见的慢性疼痛包括头痛、颈肩痛、腰背痛、腹痛、关节痛、盆腔疼痛、肛门痛等。可以看出发生慢性疼痛的部位比较广泛,不仅如此,有数据显示:我国有近一亿人群受到慢性疼痛困扰,因此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临床问题! 慢性原发性疼痛往往找不到确切的外周组织损害(或者说找不到病因),因此只能给予止痛对症处理,而不少患者无法从对症治疗中获益。就像上述两名患者一样,由于疗效不佳,他们不得不频繁就医,花费大量时间金钱但疼痛依旧,疼痛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苦恼和负担。两名患者还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出现了抑郁情绪。研究也发现,慢性疼痛患者出现抑郁的比例随疼痛加重而上升,反之,超过半数的抑郁症患者存在程度不一的慢性疼痛,且抑郁越重疼痛的发生率和严重度越高。上述现象说明,抑郁和疼痛相互影响,并可能存在共同的生物学机制。既然疼痛和抑郁如孪生姐妹一样经常同时出现,那抗抑郁剂能够治疗慢性原发性疼痛吗?两名患者在抗抑郁治疗后疼痛都显著缓解,但临床个案的说服力并不足够,基于大量临床研究试验而形成的相关治疗指南才是临床医生遵循的宝典。国际医疗信息权威机构之一---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ationalInstituteforHealthandClinicalExcellence,NICE)2021年发布了针对慢性原发性疼痛的管理指南。这份指南堪称挑战传统观念,因其对16岁以上人群慢性原发性疼痛的治疗只推荐了唯一的一类药物:抗抑郁剂。该指南不推荐使用其他类型的精神药物(如抗精神病药物、苯二氮卓类药物)、也不推荐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癫痫药、局部麻醉药、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大家熟知的布洛芬)、以及阿片类药物等止痛药。指南同时还推荐采用锻炼、心理治疗等非药物方式来控制疼痛。NICE医疗中心主任保罗·克里斯普博士对上述推荐的说明是:“研究显示,除了抗抑郁剂,对大多数人来说治疗慢性原发性疼痛的任何药物都不可能在它们可能带来的好处与相关风险之间实现充分平衡。”为什么抗抑郁剂能显著缓解慢性疼痛?其作用机制是什么?且听下一篇文章做介绍。(注:文中两个病例为笔者真实治疗过的患者)参考文献:Chronicpain(primaryandsecondary)inover16s:assessmentofallchronicpainandmanagementofchronicprimarypain.NICEguideline,7April2021.www.nice.org.uk/guidance/ng193 作者: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 康传媛 (转载请注明出处)
体育运动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健康活动,它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也是维护大脑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忠实卫士”!运动可以增加心脏跳动、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提供更多氧气和营养物质给大脑。此外,运动还通过一些特定的生理和心理机制来维护大脑和心理功能,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运动的生理效应:调节神经递质释放:锻炼有助于大脑释放某些神经递质,如多巴胺、5-羟色胺、以及β-内啡肽等,这些物质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多巴胺被认为与奖赏机制和快感有关,5-羟色胺能改善焦虑抑郁情绪,而内啡肽则是一种天然止痛剂),因此锻炼能减轻紧张感而“化压力于无形之中”,并能对抗抑郁情绪、提升“幸福力“!增加神经营养因子: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某些神经营养因子的释放,如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从而促进神经元的生长、连接和修复,有助于改善大脑的认知功能,包括记忆、专注力、反应能力等。平衡免疫反应:适度的运动一方面可以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免疫力,另一方面又促进免疫反应的平衡,避免出现过激的炎症反应。后者不仅可以减轻某些过敏性疾病的症状(如过敏性鼻炎),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中枢炎症(neuroinflammation),而对中枢炎症的遏制可以减少大脑细胞的死亡、保护脑功能哦!调节犬尿氨酸(KYN)代谢通络:KYN通路是色氨酸代谢为5-羟色胺过程中的一条竞争通路,规律运动可以中枢5-羟色胺合成增加,同时使得KYN通路产生更多中枢保护性物质(如犬尿喹啉酸)而不是毒性物质(如喹啉酸),从而保护大脑、并能缓解抑郁焦虑情绪。改变大脑结构:定期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变大脑结构。例如,运动可以增加海马体(一个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的区域)的大小,并促进新神经元的生成。此外,体育锻炼还可以增加前额叶皮层的灰质容量,该区域与决策、自我控制力和注意力有关。所以说:有运动加持,提高学习状态不是梦!运动的心理效应:增加自我效能:通过改善身体素质和塑造健康体态,改善个人对自身形象的认知,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社交互动: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参与团队体育运动可以提升社交技巧、增加社交互动,以及改善情感支持和人际关系,提升归属感和幸福感。培养心理韧性:体育锻炼的挑战性能够培养坚持、毅力和自律等心理品质,增强个人的心理韧性,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什么样的运动形式最佳?一般认为每周三次、每次45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对心理健康的促进最大,有不少研究证明上述运动方案可以缓解成人和青少年的抑郁症状。有氧运动是指主要由氧气参与供能、一般指持续15分钟以上还有余力的运动。有氧运动一般具有韵律,如步行、快走、、游泳、跳健美操等。非有氧运动,包括如举重、投掷、跳高等爆发性运动,以及瑜伽、普拉提等拉升性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还需要更多研究证据,但这些运动也对健康有益,可以搭配进行。体育运动过程中需要注意身什么?首先,要重视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拉升放松,避免运动损伤。其次,在过度劳累、或睡眠不足的情况下不宜运动,特别不要剧烈运动,需要适当休息和补充睡眠后再运动。最后,正所谓“一次吃不成个胖子”,过度激烈、过度频繁、或一次运动时间过长可能会引发机体的炎症反应,反而有损健康。一般来说,一次的运动时间最长不宜超过1.5小时。作者: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康传媛(转载请注明出处)
直播时间:2023年07月01日14:01主讲人:康传媛主任医师上海市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问题及答案:问题:医生,你好,男,38岁,我一直非常恐惧自己得心脏病,害怕猝死,我该怎么解脱呢?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焦虑医生配了文拉法辛不对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non-select是指不能选择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月半少女,吃啥都胖,吃了不会胖的药物,可还是胖了,那是我的问题咯?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大夫,去做心理咨询如果问找不到自己乐趣等这类问题医生或者咨询师能给出答案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女儿突然结婚,最近这几天,突然有点害怕恐惧,总担心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有点控制不了自己。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