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是一种不断进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特征包括震颤、运动迟缓、僵硬和姿势不稳。在帕金森病被发现以来,没有任何治疗方法被证明可以终止甚至减缓疾病的进展。使用深部电极对丘脑底核(STN)进行脑深部电刺激(DBS)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针对帕金森病中晚期运动症状的外科疗法,1987年由法国的Grenoble大学医院的Benabid教授团队首次使用,至今已经有37年历史,在中国使用的时间也已经超过20年,所以技术非常成熟。虽然STN-DBS的疗效机制仍存在争议,但在症状无法通过药物充分控制的中晚期PD患者中,它仍然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治疗方法。美国的ElyneKahn医生完成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单盲早期帕金森病的脑深部电刺激手术(DBS)治疗的临床试验显示,15名接受DBS手术治疗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与47名晚期帕金森病接受DBS治疗的患者比较,在手术并发症方面两者是相当的,刺激电极的触点经过统计学分析,也未见显著差异。在基础实验研究方面发现,接受DBS治疗的PD动物模型与未接受DBS治疗的对照组相比,大脑黑质的多巴胺能细胞损失减少了20-30%。Spieles-Engemann等最近证明,对于先前经历过显著黑质多巴胺神经元丧失的动物,STN刺激提供了神经保护作用,这与人类PD患者相似。新出现的证据现在表明STN-DBS增加了脑源性生长因子(BDNF)的产生。对于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由于疾病的持续进展,可能不能最大程度地从DBS手术中获益。在当前临床证据的支撑下,有更多的临床医生推荐在进行严格术前评估的前提下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手术干预,帕金森病早期应用DBS作为神经保护疗法,这样会使更多的帕金森病患者受益,而不是必须等到中晚期再进行手术治疗。
深部脑刺激(DBS)技术治疗帕金森病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广泛开展,尽管其治疗帕金森病的具体机制没有完全清楚,但是对于很多接受DBS手术的帕金森病患者而言,症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显著提高了生活质量,而且DBS手术是安全、可逆、可调控的一种疗法,根据有关统计显示截止目前已经有约244,000名患者接受了DBS手术治疗。那么,在做DBS手术前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患者及家属重点考虑的呢?追求DBS低风险、高获益是医生和患者共同追求的目标。但是由于患者个体化的因素及医生的经验因素,每个患者的风险和获益是不同的。其中术前评估是衡量患者术风险、获益的关键手段之一,通过术前评估可以进一步明确疾病的诊断、手术风险、手术获益、可能的手术并发症以及补救措施。患者与家属可以参考风险、获益评估意见,看能否接受手术风险以及获益是否值得。对于病情比较复杂的帕金森病患者建议多中心评估,从而有更多的参考意见。根据目前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DBS手术对于帕金森病患者而言主要是解决了部分运动症状,比如颤抖、僵直及动作缓慢等;也有部分报道表明DBS手术也可以使得帕金森病患者的一些非运动症状也得以改善,比如疼痛、睡眠障碍、出汗等等。所以患者与家属在DBS手术前一定要明确想通过手术解决哪些问题,例如患者非运动症状比较重,那么通过DBS手术可能是解决不了的。中医药对于这些非运动症状有时会有很好的疗效。对于帕金森病患者而言,DBS手术后不是治疗的终结,而是一种新的治疗模式的开始,手术之后还需要一定时间的调控,包括DBS刺激器的程控和抗帕金森病调整药物。这段时间需要周围有人照顾和协助,对于症状相对较轻的患者DBS术后家属的负担要轻一些,高龄患者或者症状重、病程长的患者术后调控要复杂一些。但是手术医生一般会为患者提供选择适合本人的刺激器类型来减少这种不便。很多患者和家属都知道DBS手术费用很高,提到DBS手术都是望而却步。但是,随着国家医保政策的不断改革,目前部分地区DBS耗材已经纳入了基本医疗保险,可以与常规手术一样进行报销,但是前提一定是有医保。所以,在进行DBS手术前一定要看看自己手中的医保,询问当地的医保政策。也可以联系医生进行咨询。上海市中医医院杜秀玉神经外科团队常年致力于帕金森病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通过DBS手术解决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通过中医药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注重复杂疑难类型帕金森病患者的诊治,最大程度提高每一位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叉神经痛概况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以一侧面部发作性、电击样、针刺样和撕裂样剧烈疼痛为主要表现的颅神经疾病,总体人群患病率约为2/10000人,年发病率3-5人/10万,成年及老年人多见,70%-80%发生在40岁以上,发病的高峰年龄在48-59岁。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三叉神经痛发病率正在趋向年轻化。频繁的疼痛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工作和社交,频繁的就医也增加了个人及家庭的医疗支出。 三叉神经痛中国专家治疗共识背景目前三叉神经痛治疗的方式较多,没有专业知识背景的患者很难自己做出选择。再加上不同地区医疗技术水平之间的差异,许多患者至今不能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在中华医学会功能神经外科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颅神经疾病诊疗中心等多家权威部门的牵头下,组织全国最权威的相关专家,结合国际上关于三叉神经痛的治疗进展,提出了符合中国人群的三叉神经痛中国专家共识。为广大三叉神经痛患者提供权威的治疗方案。 要点解读三叉神经痛的治疗过程包括:就诊、评估、诊断、分析、决策等过程,不管去哪个级别的医院就诊,没有详细询问直接建议进入治疗程序的都是不专业的行为。广大患者需要谨慎就医! 1.初步检查与病情判断多数原发三叉神经痛患者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多表现为一侧面部、下颌、鼻翼旁、口唇、眼眶旁等部位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剧烈的电击样、针刺样、刀割样和撕裂样剧烈疼痛,突发突止,通常不敢吃饭、刷牙、洗脸等。触摸面部某一区域突然诱发疼痛发作,这些敏感区被称之为“扳机点”。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多数无“扳机点”,疼痛时间较长,可能还伴有面部感觉的减退、咀嚼肌无力或萎缩等。在第一步的就诊中您的医生应该为您做出初步的判断。 2.三叉神经痛诊断正确的诊断,对于将来治疗方式的选择非常关键。推荐术前进行影像学及电生理检查,如头部磁共振、CT等检查,主要用于鉴别原发性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对于一些由于肿瘤、囊肿等病变引起的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如果早期没有诊断出来,一味的保守治疗会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为后续治疗带来很大困难,甚至会危及生命。 3.治疗方式的选择目前主流的治疗方式分为内科治疗与外科治疗 内科治疗 首选治疗药物是卡马西平,其次奥卡西平。具体用药剂量根据个体不同的疼痛程度决定,部分患者服药后会出现嗜睡、头晕、走路不稳等副作用,遇到这种情况需要遵医嘱调整用药。 在我国,很多患者患病后会选择针灸、中医药等治疗。 外科治疗 分为非毁损类手术与毁损类手术,不同类型的手术有不同的适合人群。对于就诊后不清楚如何选择治疗方式的患者可以询问不同的外科医生以获得可观的治疗意见。 对于肿瘤、囊肿等明确的病变压迫三叉神经导致的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只能通过手术的方式才能解除病因,达到根治性的目的。 3.1非毁损类的外科治疗方式 (根治性疗法)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作为一种,是目前国际公认的三叉神经痛中疗效最好和缓解时间最长的治疗方法。适合绝大多数的三叉神经痛患者。 适应症包括: 适用于诊断明确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药物治疗无效的三叉神经痛 射频、伽马刀等治疗效果不好或无效的三叉神经痛 术后复发的三叉神经痛 青少年起病的典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经验丰富手术医师会最大程度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出现 3.2毁损类的外科治疗神经毁损类的外科治疗,包括三叉神经半月结的射频、甘油注射、球囊压迫、伽马刀等治疗方式,通过破坏三叉神经或者三叉神经半月结后阻滞疼痛的传导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适合于高龄患者,如年龄该大于70岁,全身情况较差(心、肺、肝、肾、代谢性疾病等),微血管减压无效的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症、鼻咽癌相关性的三叉神经痛,恐惧手术者。 毁损类手术虽然不开刀,但是依然会出现由于三叉神经的破坏而出现很多的并发症,比如同侧头面部严重的麻木、咀嚼肌无力、烧灼感、角膜炎或角膜溃疡等,毁损类手术需要慎重选择!!! 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功能神经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颅神经疾病诊治中心.三叉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外科杂志,2015,53(9):657-664.DOI:10.3760/cma.j.issn.0529-5815.2015.09.005.
在当今新冠疫情肆虐的情况下,去医院就诊程序很多,有些患者因为行程码带有“*”号,无法进入医院诊室,造成就医困难。 下面我来为大家普及一种快速缓解偏头痛的简单易学的自我治疗方法: 第一,闭目、坐位或者半坐位,尽量让自己安静下来,深呼吸3-5次休息15秒后重复,连续3-4组。 第二,用头痛一侧的食指寻找耳前1cm处搏动的血管,尝试进行按压,开始从30秒开始,时间逐渐延长,观察自己有无不适感,如果有头晕或者其他不适则需停止操作,如果无不适可以适当延长时间,建议一次最长不超过5分钟。 第三,饮食方面参考我的科普文章《偏头痛与饮食》。 第四,如果实在不知道如何处理,可以通过好大夫网站电话咨询。 上海市中医医院脑病中心-神经外科微创治疗团队愿偏头痛患者能够早日远离病痛!
脑起搏器,实际上是脑深部电刺激器,因为与心脏起搏器长相类似,所有也被称之为“脑起搏器”。脑起搏器主体结构是放置在胸壁前方皮下的,它发出的一个或两个细长的刺激微电极是通过一个微创手术放在脑内特定的位置,通过连续的刺激脉冲而发挥作用,我们称之为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属于一种可逆性的神经调控治疗。它可以治疗的疾病包括:1997年经过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特发性震颤2002年经过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帕金森病2003年经过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肌张力障碍2009年开始用于治疗严重的强迫症2010年被批准用于难治性癫痫DBS正在被研究用于治疗慢性疼痛、阿尔茨海默病和精神类疾病,如治疗耐药性抑郁症和抽动秽语综合征等。DBS技术推到了人类对于大脑的进一步深入探索。
颤抖,医学上成为震颤,它的原因很多,不一定都是疾病,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如果短期内不缓解还是应该及时就医。 1.静止性震颤,常见于帕金森病,表现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多数单侧、齿轮样强直以及对左旋多巴治疗有效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静止性震颤,这种震颤一般在静止时出现,遇紧张会加重,大概每秒钟4-6次,睡眠时会消失,常常伴有手指搓丸样动作。 2.特发性震颤,又称原发性震颤,一般有家族史,表现为姿势性震颤,表现为上、下肢及头面部震颤,甚至波及声音。不伴有齿轮样强直,一些患者少量饮酒后可以暂时的缓解。 3.意向性震颤,多见于小脑疾病,表现为:越接近目标,震颤越严重。震颤的同时伴有小脑疾病的一些症状,如:平衡功能障碍、辩距不良等伴随症状。 4.多系统萎缩震颤,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可表现为类似帕金森病的震颤、强直及运动迟缓,可表现为双侧,对于多巴胺类药物治疗反应不佳,可同时伴有小脑性共济失调,尿失禁、体位性低血压等等,头部磁共振检查有典型的特征性表现。 5.心因性震颤,一般是由于精神、心理因素所导致,比如激动、焦虑、恐慌等,具有多变性及易变性,震颤程度较轻,频率较快,去除诱因可缓解。 6.肌张力障碍性震颤,伴有肌张力障碍的同时出现姿势性的或运动性的震颤,如痉挛性斜颈患者伴头部震颤。 7.生理性震颤,是一种随着心跳等身体器官自身的活动出现的细微的震颤,一般不易被自身察觉,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是一种疾病。 8.机能亢进型震颤,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除了引起震颤意以外,还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等症状。 9.药物性震颤,有些药物可以引起帕金森综合征,如吩噻嗪类和丁酰苯类,止吐类药物异丙嗪等,其他的包括利血平、氟桂利嗪、甲氧氯普胺、锂等药物。停药后即可缓解或症状消失。 10.直立性震颤,表现为直立位置身体及下肢震颤,频率很高并可以用手触及,可以影响身体的稳定及平衡,坐下或平卧后缓解。 11.红核综合征震颤,表现为震颤的同时还伴有舞蹈样运动、手足徐动症等运动障碍。这种震颤,每秒钟约2-5次,可由随意动作和特定姿势使之增强,不规则。 12.继发性震颤,如感染、中毒、脑卒中、外伤等明确的病因所致的类似帕金森病震颤的症状,通过询问病史,可以鉴别。 当然震颤远不止以上12种,具体的情况需要专业的医生当面检查才行。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类似情况请找专业的医生诊治。
震颤是一种以一个或多个身体部位的节律性颤动为特征的多动性运动障碍。不仅仅会影响人的生活质量,严重者可以致残。震颤不仅仅会涉及到手和手臂,而且还有涉及到腿、头部、嘴、下巴、上颚、声音和躯干也可能受到影响。目前研究较多的震颤类型是原发性震颤与帕金森病,还有头部和声音震颤、肌张力障碍性震颤、直立性震颤、多发性硬化症震颤、脑干或丘脑损伤后震颤、神经病理性震颤、功能性(心理性)震颤。本次为大家讲解原发性震颤。原发性震颤,又被称之为特发性震颤,整体人群中患病率大约千分之四,65岁以上人群中约4-7%,95岁以上人群中约21%。研究显示本病有两个发病高峰期:10-20岁,50-60岁。多数患者表现为双侧对称性的姿势性震颤,当患者保持手臂向前伸展时,可以看到手及手臂的震颤,指尖的振幅可以达几毫米至几厘米。可伴随头部、声音的震颤,随着病情加重患者很难用筷子、刀叉吃饭或用杯子喝水。震颤可以随着心情激动或紧张而加剧(如:家庭庆祝活动、公开演讲等情况)。有时可以合并头部和声音的震颤,很少波及到下肢和躯干,一般不会合并共济失调、帕金森综合征和肌张力障碍。少量饮酒后震颤可以明显缓解甚至消失。原发性震颤必须由专业的评估团队检查后才能确诊,确诊后首选保守治疗:一线推荐治疗药物是:普萘洛尔、扑米酮;二线推荐治疗药物是:托吡酯、加巴喷丁、阿替洛尔、索他洛尔等;三线推荐治疗药物是:氯硝西泮、氯氮平。神经调控治疗若药物治疗无效,或身体无法耐受药物引起的副作用(房室传导阻滞、抑郁、哮喘、恶心、感觉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可以选择神经调控治疗--脑深部电刺激治疗(DBS疗法)、射频治疗、放射治疗、聚焦超声技术等,这些技术中多数都属于毁损类手术,只有DBS疗法是一种可逆神经调控治疗,研究报道双侧DBS手术后长期随访对于震颤有效率为75%,生活质量改善60-80%。
1.血管再通治疗:血管再通治疗是挽救早起脑梗的主要手段,发病时间在4.5h内的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可显著改善功能预后,无关年龄及卒中严重程度,且治疗时间越早,获益越大。另外,多项研究相继发现,发病6h内大血管闭塞并经早起专业评估后证实存在前循环急性脑梗死,血管内取栓治疗效果较好。2.改善侧支循环: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改善侧支循环的药物包括人尿激肽原酶(尤瑞克林)、丁苯酞、他汀类药物。3.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药物治疗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新型口服抗凝药中,达比加群酯可抑制凝血酶介导的促炎效应,利伐沙班可抑制炎性因子生成,这些作用均可能增加缺血区脑血流灌注,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此类药物对早期脑梗死引起的缺血半暗带起直接作用。4.神经保护剂:作用于缺血后病理损伤机制的神经保护剂,理论上可阻断脑缺血级联反应、延长缺血半暗带存活时间。新近国内一项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发现,多靶点神经保护作用的依达拉奉右莰醇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结局,可能与其清除自由基和抑制炎性反应等作用有关。参考文献: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临床评估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2147第 6 期(324-335);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群的神经功能退行性疾病,目前无论是内科药物治疗还是外科微创手术治疗(脑起搏器治疗,又称“DBS”疗法)都是为了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难以根治,所以多种中老年朋友们都是谈“抖”色变。那么所有的“颤抖”都是帕金森病吗? 当然不全是!下面根据最新的研究进展,为大家总结几种常见的导致颤抖的疾病,希望有帮助。 1.首先说说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多数单侧、齿轮样强直以及对左旋多巴治疗有效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静止性震颤,这种震颤一般在静止时出现,遇紧张会加重,大概每秒钟4-6次,睡眠时会消失,常常伴有手指搓丸样动作。 2.特发性震颤,又称原发性震颤,一般有家族史,表现为姿势性震颤,表现为上、下肢及头面部震颤,甚至波及声音。不伴有齿轮样强直,一些患者少量饮酒后可以暂时的缓解。 3.小脑性震颤,一般表现为意向性震颤,就是越接近目标,震颤越严重。震颤的同时伴有小脑疾病的一些症状,如:平衡功能障碍、辩距不良等伴随症状。 4.多系统萎缩,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可表现为类似帕金森病的震颤、强直及运动迟缓,可表现为双侧,对于多巴胺类药物治疗反应不佳,可同时伴有小脑性共济失调,尿失禁、体位性低血压等等,头部磁共振检查有典型的特征性表现。 5.心因性震颤,一般是由于精神、心理因素所导致,比如激动、焦虑、恐慌等,具有多变性及易变性,震颤程度较轻,频率较快,去除诱因可缓解。 6.肌张力障碍性震颤,伴有肌张力障碍的同时出现姿势性的或运动性的震颤,如痉挛性斜颈患者伴头部震颤。 7.生理性震颤,是一种随着心跳等身体器官自身的活动出现的细微的震颤,一般不易被自身察觉,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是一种疾病。 8.机能亢进型震颤,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除了引起震颤意以外,还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等症状。 9.药物性震颤,有些药物可以引起帕金森综合征,如吩噻嗪类和丁酰苯类,止吐类药物异丙嗪等,其他的包括利血平、氟桂利嗪、甲氧氯普胺、锂等药物。停药后即可缓解或症状消失。 10.直立性震颤,表现为直立位置身体及下肢震颤,频率很高并可以用手触及,可以影响身体的稳定及平衡,坐下或平卧后缓解。 11.红核综合征震颤,表现为震颤的同时还伴有舞蹈样运动、手足徐动症等运动障碍。这种震颤,每秒钟约2-5次,可由随意动作和特定姿势使之增强,不规则。 12.继发性震颤,如感染、中毒、脑卒中、外伤等明确的病因所致的类似帕金森病震颤的症状,通过询问病史,可以鉴别。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类似情况请找专业的医生诊治。
很多中老年人(少数年轻人)脑磁共振(MRI)检查后,会报告:腔隙性脑梗死(或腔隙性脑梗塞)。什么是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是大脑的各个脑叶或者深部脑白质(报告中常见部位:放射冠、基底节、丘脑、脑干等部位)区域由于小的穿支血管(就是大血管的小分支)闭塞后引起的微小梗死灶,直径一般为5-15毫米左右。腔隙性脑梗会有哪些症状?无任何症状肢体运动障碍、头面部或肢体感觉障碍、共济失调性偏瘫、构音或语言障碍、感觉与运动性同时障碍等。是否有生命危险?分两种情况:1.如果是体检发现的或者检查其他项目中偶然发现的腔隙性脑梗死,多数都是陈旧性病变,无生命危险。2.如果是出现了一些症状(如:一侧肢体无力、麻木、说话不流利等)后早期查核磁共振发现了新鲜的腔隙性脑梗,这是需要密切关注的,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步会加重还是减轻,需要住院治疗。无症状偶然发现的腔隙性脑梗是否需要干预?我们要知道,磁共振虽然很高端但也不是所有时候都绝对正确。它诊断出来的腔隙性脑梗死,有可能是微小缺血灶、微小出血灶或者血管周围间隙(这还需要经验丰富的神经科医生或神经影像学的医生去鉴别)。如果是明确的陈旧微小缺血灶、血管周围间隙就无需立即特殊处理。如果是微小出血灶,就需要引起注意了,因为这类人群虽然目前没有症状,但是有可能以后出现更大面积的脑出血(先兆),需要找专业的医生干预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是什么?年龄(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高血压病血管玻璃样变性糖尿病遗传因素(疾病的易感性)腔隙性脑梗能否自愈?实际上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过程我们是看不到的,科学研究证明:腔隙性脑梗的发病过程包括:血流减少、缺血、梗死和修复的连续过程,能修复的就是自愈,最后无法修复的小梗死灶显示在核磁共振图片上,被我们称之为“腔隙性脑梗死”。治疗方式有哪些?(仅供大家了解即可,正规治疗的实施必须在医疗机构内由专科医生实施)溶栓治疗抗凝治疗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血压控制血糖控制与糖尿病管理控制高脂血症(他汀类药物)神经保护和神经修复的实验制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专业的诊疗还需要门诊专科医师详细的查体及必要的专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