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是我们眼底视网膜成像的关键部位,黄斑前膜是沿黄斑表面生长的无血管纤维增生膜,临床可分为特发性黄斑前膜、继发性黄斑前膜。它就像一层塑料薄膜一样覆盖在黄班上,会不同程度的引起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那么得了黄斑前膜怎么办?马上要手术吗?如果黄斑前膜对黄斑区视网膜没有牵拉,两者相安无事,视力下降不明显,或没有严重的视物变形,这时就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果存在其它原发疾病,可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但是目前并没有针对黄斑前膜有效的药物,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密切观察,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视力和OCT的检查。如果黄斑前膜对黄斑区视网膜出现牵拉,会导致黄斑水肿、黄斑裂孔甚至视网膜脱离。这种情况下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视力下降,视物变形。此时,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剥除前膜,解除牵拉,恢复黄斑区视网膜的正常结构,挽救视功能。因为黄斑区视网膜结构精细,不及时手术会导致不可逆的视功能损伤,所以当出现明显的视力下降、视物变形时建议患者尽快手术治疗。黄斑前膜需要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同时剥除黄斑区内界膜,对手术技术和设备要求较高,所以当您出现类似症状时,请选择正规医院有经验的医生就诊。下面是一例我的患者,黄斑前膜手术前后的对比图:术前视力0.2术后2年,黄斑结构恢复正常,视力0.8
是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高水准现代显微眼科手术,它的出现被认为是眼科治疗史的一大革命,打破很多以前不能治疗的手术禁区,给无数眼疾患者带去了光明。在发达国家的眼科治疗中心,玻璃体手术仅次于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成为第二位主要的眼科手术。玻璃体是眼内一种半固体胶状的物质,填充于玻璃体腔内。正常情况下,玻璃体有很好的透光性,使视网膜与脉络膜相贴。如果玻璃体发生病变,轻者看东西时会觉得眼前有蚊虫飞舞,重者可完全遮挡光线而失明,还可能造成周围组织病变,如视网膜脱离等,使整个眼球毁损。玻璃体切割术的基本作用是切除混浊的玻璃体或切除玻璃体视网膜牵拉,恢复透明的屈光间质和促进视网膜复位,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以恢复患者视功能。优点作为眼科的高精手术,玻璃体切割术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具体而言,玻切手术具备如下优点:1.玻璃体切割术在局麻下进行,其创伤小,安全性高,手术适应症范围广;2.随着社会的进步,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老年性黄斑病变不断增多,同时近视眼患者和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不断增加。玻切手术可以极大地改善了这类患者的症状,避免了更多由该病导致的失明或眼球萎缩的发生;3.通过切除混浊或机化玻璃体、脓液和积血,既可清除细菌和毒素,又能恢复玻璃体腔内的屈光间质透明性;4.直视下准确取出异物,避免盲目性,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降低到最低点;5.能提高玻璃体腔内异物取出率,可同时取出多个、多种异物,尤其是非磁性异物、包裹异物、视网膜嵌顿异物等;6.能直接准确获取玻璃体病灶标本,提高病原学检查阳性率;7.可同时行外伤性白内障、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裂孔、填充硅油等手术,这样减少了手术次数,避免多次手术对患眼眼内结构损伤,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最大限度恢复患眼视功能。由于玻璃体切割术是高水准现代显微眼科手术,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设备昂贵,技术含量大,对手术医生的要求也很高,它逐渐成为了一个医院技术水平、综合实力的体现。适应范围玻璃体切割术的适应症日益扩大,手术范围除角膜、巩膜外几乎遍及整个眼球。具体而言,其适应症分为眼前段、眼后段适应症。眼前段适应症1、软性白内障。玻璃体切割机能较彻底清除晶体皮质,使瞳孔领完全透明,而不出现后发障;2、瞳孔膜。各种原因引起的瞳孔膜均可切除;3、眼前段穿孔伤。眼前段穿孔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尤其有玻璃体脱出时,在缝合伤口后,立即做晶体及前玻璃体切除,能提高视力,减少后发障;4、晶体脱位于前房。晶体如无硬核可预切除;5、玻璃体角膜接触综合症。白内障手术时,若玻璃体经瞳孔进入前房与角膜内皮接触时,可使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因此进入前房的玻璃体应全部切除;6、恶性青光眼。切除前部玻璃体皮质,解除房水向前引流阻滞,使高眼压得到控制。眼后段适应症1.玻璃体出血。是玻璃体切割术的一个主要适应症。玻璃体出血后经保守治疗不吸收时,应做玻璃体切割。但一旦观察到视网膜脱离时应及时手术。儿童为防止弱视,一般宜尽早手术。外伤性玻璃体出血手术可提早;2.眼内异物。玻璃体切割术取异物是在直视下进行,尤其对非磁性异物,或伴有其它眼组织损伤时,便于一同处理;3.眼内炎。手术可清除细菌及其毒素,清除坏死组织及炎症物质,并可直接向玻璃体腔内注入药物;4.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合并玻璃体混浊,巨大裂孔合并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黄斑裂孔,玻璃体增殖引起的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的视网膜脱离等情况,适合做玻璃体切割术。一些复发性视网膜脱离也可选择玻璃体切割术;5.其它。晶体脱位到玻璃体、白内障手术时有碎片落入玻璃体内、黄斑皱褶、黄斑前膜及黄斑干孔、玻璃体内猪囊尾蚴等疾病,也是玻璃体切割术适应症。
看到这样一张眼底图,你会惊叹,好一副现实版的"珠穆朗玛峰"啊,可是它是什么?它怎么会出现在我们的视网膜上呢?下面是一张正常的视网膜黄斑中心凹的OCT图像,也就是黄斑区的断层扫描,它的中心是一个锥形小凹,能够将物体的反射光线聚焦在小凹上,从而让我们看清楚物体的微细结构,正常情况下它的厚度是250 μm。可是当“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等来袭时,就会发现黄斑中心凹陷消失,变成了凸起,七拱八翘的像小山丘,这就是眼底常见病"黄斑水肿",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这时候如果不治疗它就像发面一样慢慢越肿越高……肿、肿、肿…,现在它的海拔上升到1271μm,怎么样?可以和珠穆朗玛峰媲美吧,是的,它很美,但是你的视力则会急剧下降,平面以下或许就是一个眼前指数或手动,怎么办呢?也许以前我们没办法治疗,可是现在有了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康柏西普、Ozurdex”,它是黄斑水肿的克星,给予玻璃体腔注射次日就会有效果,我们的"珠穆朗玛峰-黄斑水肿"就会逐渐降低到海平面一下,又会还给我们一个美丽的黄斑中心凹,眼前依然是清新明亮的世界。经过抗VEGF治疗,“黄斑水肿”已经完全消退了,眼底恢复了正常,眼底照像如同一轮明月,黄斑中心凹犹如大海一样为我们展现出一幅曼妙的“海上生明月”,重新拣回我们的视力,神奇吗?是的,现代医学的发展已经有了化时代的变化,新的药物层出不穷,黄斑疾病已经不是不治之症了。
玻璃体腔注药治疗眼底病近来比较风靡,也确实有一定疗效,改变了我们一些传统的治疗思路。最近不断有患者提问,关于玻璃体腔注射药物的相关情况,现讨论如下:1、玻璃体腔注药(眼内注药)治疗哪些疾病:目前用于玻璃体腔注射的药物的主要机理是:在老年黄斑变性等一些列的黄斑疾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眼内新生血管的生长(脉络膜和视网膜),而新生血管很脆,很容易出血、渗漏,水肿,最终导致瘢痕形成,造成失明。抗新生血管生成药物就是要阻止新生血管生长、减少渗出、减轻水肿,从而稳定或提高视力。目前抗血管生成药物应用范围很广:(1)各种原因引起的黄斑水肿(包括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白内障术后或葡萄膜炎后等各种疾病引起的黄斑水肿;)(2)各种原因导致的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形成(包括老年黄斑变性、高度近视黄斑变性、中渗等);(3)视网膜新生血管(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Coat's病、脉络膜骨瘤、脉络膜血管瘤等引起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或微血管病变);(4)视网膜静脉阻塞;(5)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疾病。2、所用药物有哪些?目前主要有曲安奈德、阿瓦斯丁(Avastin)和雷珠单抗(Lucentis)。 Lucentis已经2006年就已经在美国上市,当年被评为美国的十大卫生新闻。它是一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片段抗体,可以抑制多个VEGF亚型,很多临床试验证明其在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的治疗效果十分令人振奋。目前正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牵头做眼科临床试验,以获得中国的注册销售,估计2010年底能够在我国上市用于临床。近期还要进行有关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试验。但缺点是价格比较昂贵,估计销售价格在10000元以上(但愿能低一些)。一般治疗次数至少5-6次,国外推荐每月注射1次,一年12次左右,这也是这种类型药物的一个毛病。 阿瓦斯丁是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直肠肿瘤等恶性肿瘤的,但由于阿瓦斯丁是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全长抗体,它治疗肿瘤的机理是“饿死”肿瘤,让供应肿瘤的血管萎缩,肿瘤没有了血供,就可能萎缩。由于它的成份与Lucentis相同,所以就有人把它用来治疗黄斑变性等眼内新生血管疾患,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因此,目前比较风靡。它的最大的好处是价格上便宜很多,大概几百元就能治疗1次,因此在眼科得到了广泛应用。 曲安奈德是一种激素,其可以辅助治疗眼内新生血管,减轻黄斑水肿,但副作用是白内障和激素性青光眼,尤其青光眼发生率可能在20%以上,有时要手术才能控制眼压。 Lucentis和阿瓦斯丁是同一类型的药,其抑制新生血管的疗效非常确切,比如虹膜上新生血管,过去很难消退,现在注射阿瓦斯丁一两天就能消退。但是,这两种药目前在中国均未上市,Lucentis要到明年底或后年初才能上市。阿瓦斯丁最大问题一是目前依然没有注册上市,二是它的适应症是肿瘤,没有眼内注射的适应症,即使有效,但毕竟没有专门深入地研究过其在眼内应用的药理学和副作用,因此,目前眼内注射Lucentis和阿瓦斯丁严格说来是非法的,尽管有效,但政府没有批准,我们的广大患者也是没有办法使用到。我们国内办什么事情就是慢,好的治疗方法,总是要比国外晚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目前使用阿瓦斯丁治疗一些病人,也是确实看到广大患者迫切需要,疾病发展很快,加上正好有一个“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要做这样的项目,所以才开展这种治疗。但由于得不到官方的支持,也只能少部分人使用,只能等待政府批准后才敢大张旗鼓地使用。可是很多患者等到政府批准以后可能已经失明了,真是没有办法。3.眼内注射有哪些副作用和并发症?目前来说,眼内新生血管类疾患确实没有特别好的治疗办法,以上所说的抗血管生成药物是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之一(另外就是光动力疗法)。但任何治疗都有其局限性。眼内注射最大的风险就是与注射相关的并发症,如:眼内感染、出血、视网膜脱离。另外,也有人报告有视网膜色素上皮撕裂等并发症。其中最值得重视的并发症是眼内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后果不堪设想,有可能失明。国外报告发生感染的发生率大概0.1%左右。药物本身的副作用并不大。一般不建议孕妇注射抗血管生成药物。4.注药前的准备及如何注射?首先要让医生确定需要才能进行治疗,其次,要弄清楚注射的是什么药物?要了解抗新生血管药物目前在中国还没有注册,所以费用当然不能报销的现状,了解注射的风险、了解一次治疗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完全知情并接受的情况下,签署手术同意书,方可进行注射。有任何疑问,不要急着盲目注射,弄清楚后再进行治疗不迟。拟注射的前3天要滴用抗生素眼药水,如果不能提前3天滴用眼药水,就要密集点眼药水,比如5分钟1次,只有这样才能注射。注射当天最好有人陪同,一般不建议双眼同时注射。手术当天,办理好登记、缴费和签字以后,进入手术室。在手术室内,先眼部消毒,点表面麻醉药,在距角膜缘3.5mm处将药物注入眼内。5.术后要求:手术当天晚上可以打开纱布,睡觉前点3-4次抗生素眼药水,当晚不要洗脸。从术后第一天开始,至少连续3天点眼药水,每天至少4次。一般情况术后第二天就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或工作。但如有明显的眼痛、视物明显模糊、眼红充血等情况,应立即跟医生联系,或当地医院眼科就诊,主要了解有无感染的发生,决不能耽误!!!6.一般需要注射几次?没有固定次数。一般“中渗”的治疗次数会少一些,但一般也得2-3次。黄斑变性、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黄斑水肿,一般需要多次治疗,有的患者只想注射一次,这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国外是每月一次,多的要注射20多次。我们这里也有注射10多次的,主要是根据眼底、OCT及眼底造影情况而定。注射次数越多,风险就越大,这是这种治疗的弊病。目前有研究缓释装置的,但远没有到临床使用。7.关于眼内注射抗血管生成药物与光动力疗法(PDT)的关系?光动力疗法在国内已经使用7-8了,北京协和医院是最早开展治疗的单位之一,有丰富的治疗经验。PDT在3年前是眼内新生血管唯一的治疗方法,确实有效,可以使新生血管封闭,稳定视力。另外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基本没有副作用和并发症,缺点是比较贵,做一次17000元左右。眼内注射最大的好处是便宜不少,疗效很不错,但风险要大得多,最怕的就是感染,好在发生率不是很高。目前我们推崇“联合疗法”,就是PDT联合眼内注药治疗眼内新生血管疾病(如老年黄斑变性等),目的是取得更好的疗效的同时,减少PDT或眼内注射的次数,减少费用,减轻家庭多次往返医院的负担,最主要是减少副作用和眼内注射的风险。 联合疗法一般是做一次PDT,在PDT之前或之后的3点内,进行1次眼内药物注射,4-6周后来复查,根据需要酌情进行1-5次以上的玻璃体腔注药。8.术后情况(1)术后立即眼前絮状漂浮物:可能是药物在玻璃体内飘动,不要紧张;(2)术后回家照镜子一看,眼睛出血很多,甚至发紫:这可能是注射时碰到小血管出血,这个并不可怕,一般10天左右吸收。(3)手术当天回去眼睛很痛,眼球不能动,眼泪很多,异物感:可能是消毒液的作用,如果确实疼痛不能忍受,则需来医院看看;如还可以忍受,一般次日就能缓解。
视网膜脱离是指眼睛后端的感光表面——视网膜——剥离血管的内层脉络膜。一般眼睛受伤会导致视网膜脱离,但是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其视网膜都是自发脱离的。如果不尽早治疗,它会一直维持脱离的状态直到勉强地挂在睫状体和视神经上面。一只眼或双眼都有可能出现视网膜脱离。此病可能导致患者永久失明。中老年人是最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的人群。近视会增加脱离的危险,因为眼球被纵向拉长,导致视网膜受压。此外,进行白内障摘除术也会大大增加视网膜脱离的风险。症状视网膜脱离的早期症状有:看到灯光闪烁和感觉视线申有不断飞来飞去的似飞蚊的斑点。但是,这些症状在视网膜没有脱离的时候也可能会出现。其他的症状包括:一侧视野的减小,就好像有块窗帘挂在了你的眼前:如果斑点(负责中央视力的区域)脱落,中央视力会很快下降。治疗方法在视网膜脱离前就对其进行修复能极大地改善视力。进行全面的扩瞳和检眼镜检查能够确定脱离的程度、孔洞的位置和最好的治疗手段。根据脱落程度的不同,患者可以选择不同的手术。手术目的在于修复视网膜上的裂孔并且防止复发。而对于那些没有造成脱离的孔洞应该通过冷冻疗法进行修复,即使用冷冻探针在视网膜上制造瘢痕组织并对视网膜上的裂痕进行永久性的密封。当然,也可使用激光光凝手术。这两种手术都可以在医生的诊室中通过局部麻醉来实施。如果视网膜已经脱离脉络膜层,并且它们之间的间隙有积液,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巩膜扣带手术。在手术中,要打开一个孔排出这些积液,以使视网膜恢复到紧贴脉络膜的状态。待积液排出后,要对小孔进行密封,而且要把巩膜(眼白)卷起或稍微紧缩以使其更好地紧贴视网膜。然后,用一个绕眼球缝合的硅胶扣将巩膜固定。目前出现一种叫充气的新技术,可将气体注入玻璃体腔内使视网膜紧贴脉络膜。此外,对于一些复杂的病情,需要进行玻璃体切除术,即取出玻璃体。在这类手术中,医生会切除部分玻璃体凝胶,并且从眼睛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对其充气(在真空状态下)。因为人体不能更换自身的玻璃体液,所以可注入盐水 或其他永久性替代物质。如果在视网膜完全脱离之前进行手术的话,患者的视力通常会恢复正常。但是,如果到了会影响中央视力的视网膜脱离晚期时再进行手术的话,患者在恢复后也还是会存在视线模糊问题。此外,接受眼科大夫的定期检查对于防止视网膜脱离相当重要
黄斑是位于视网膜(眼底)中心的一个重要正常结构。它负责提供眼睛最有用的中央视力。许多日常活动如阅读,驾驶和识别面部均需要中央视力。黄斑裂孔是指在视网膜中心的黄斑点出现裂孔,患者起初会出现中央视力扭曲或模糊,及后中央视力会变黑,使阅读、认人等都出现困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黄斑裂孔有大约八成是因退化而引起;另外,深近视和创伤亦有机会引致黄斑裂孔。50岁以上,曾患黄斑水肿和深近视人士(超过600度)均是黄斑裂孔的高危人士。黄斑裂孔现时只能用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是将仪器放进眼球内,将玻璃体及内界膜移除,以消除扩大黄斑裂孔的拉力。完成清除后,医生会在眼球内注射气体,像胶布一样以帮助黄斑裂孔愈合。传统手术的康复期约为三至六个月,成功率接近九成,而且复发率低于百分之十。发现患上黄斑裂孔少于六个月、裂孔少于400微米以及近视度数较浅人士也适合做这种手术。随着科技发展,近年研发了新手术帮助不适合传统方法的病人。新手术与传统类似,医生会用微创技术将玻璃体及部分内界膜移除,然后将剩余的内界膜翻瓣并覆盖在裂孔上,再在眼球内注射气体,以帮助黄斑裂孔愈合。这种新手术的原理是以内界膜将作为平台让细胞自然生长,修复裂孔。手术成功率高于九成,并且适用于患上黄斑裂孔超过六个月,裂孔大于400微米以及深近视的患者。
黄斑裂孔是一种眼底病,其发病率为0.6-0.7%。常发生在老年人及曾受过眼外伤或高度近视的人中。黄斑位于视网膜中央,是视力最敏感区,负责视觉和色觉的视锥细胞就分布于该区域,因此任何累及黄斑部的病变都会引起中心视力的明显下降、视物色暗、变形等。黄斑裂孔分为板层裂孔和全层裂孔,它主要由炎症、外伤、中毒、变性与高度近视等所致的长期黄斑囊样水肿发展而来。无其他病因发生的黄斑裂孔,称为特发性黄斑裂孔。黄斑裂孔一般分为3种:1、特发性黄斑裂孔;2、外伤性黄斑裂孔;3、高度近视黄斑裂孔。后两者可出现视网膜脱离,特别是高度近视合并黄斑裂孔。黄斑裂孔的治疗方法既往由于手术技术的问题,很多黄斑裂孔不能得到治疗,而只是用药物进行所谓的控制。而实际上,通过玻璃体手术的方法,95%以上的黄斑裂孔是可以治愈的,特别是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治愈率更高,可以达到95%以上。黄斑裂孔手术成功的秘诀黄斑裂孔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成功地解除黄斑区的牵拉,即剥除黄斑区一层比细胞还要薄的“内界膜”;二是患者能够严格遵循医嘱,在手术后眼内填充气体的情况下能够保持俯卧位至少一周,使黄斑裂孔区域保持相对“干燥”而促进裂孔愈合。我们的临床观察表明,超过85%的特发性黄斑裂孔在手术后一周内能够闭合,而70%左右的黄斑裂孔在术后第一天就闭合了。黄斑裂孔的预后效果很多因素会影响黄斑裂孔手术的预后视力效果,这里面包括黄斑裂孔的时间,愈合后光感受器细胞恢复的快慢等。同时医生的手术技术在里面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优秀的玻璃体手术医生在处理黄斑裂孔的时候,更多应当顾及到患者视力的恢复,而不单单是为了完成手术而操作。我在处理黄斑裂孔时,通常联合白内障手术一起完成,因为在玻璃体手术后2年内,原有的白内障会明显加剧而不得不再次做白内障手术。因此一个成功的黄斑裂孔手术不仅涉及视网膜手术,白内障手术技术的成熟也非常重要。还有一个关键点是要有“爱护黄斑”的概念,我在进行黄斑手术的时候,虽然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但是我会随时关闭手术显微镜的照明灯,眼内光纤照明也很少去照射黄斑,从而避免黄斑的“光损伤”。要知道,如果手术中不间断用灯光照射黄斑,那是不亚于直视太阳的视网膜损伤。很多患者在黄斑裂孔手术后的视力会好于0.5,但是恢复有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要超过半年,这里面主要是光感受器细胞的恢复过程,可能需要一些药物的辅助。
在临床上,有很多老年患者被确诊为黄斑前膜,有的是单眼,有地是双眼,因此接受到了很多来自病人关于此种病变的问题,。作为一种常见的视网膜疾病,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可以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知识。1、黄斑前膜其实质是什么?黄斑前膜是一种沿着视网膜黄斑区内界膜表面生长的纤维膜,50岁以上者可见黄斑前膜约6.4%, 其中双眼约20%。2、黄斑前膜是怎么形成的?黄斑前膜有多种因素引起,病因有:1.特发性的,也就是没有特别原因,通常老年人多见。2.外伤性(包括眼内手术后):外伤或手术造成了创伤愈合的过程,可以引起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前膜。3.先天性的。视网膜前膜主要的危害是这种胶原纤维形成的膜是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因此当然影响视觉,而主要危害其实是纤维膜可以收缩,引起视网膜的水肿,进而影响视觉。3、有了黄斑前膜后会有哪些症状和体征呢?黄斑前膜可引起黄斑区视网膜扭曲变形,水肿,以致视物变形、视物变大、视力下降等。眼底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增殖膜,轻者仅表现视网膜表面反光增强,似一层玻璃纸样;重者黄斑视网膜前可见半透明膜或呈不透明灰白膜,可伴有黄斑皱褶、血管迂曲、黄斑移位,偶见视网膜出血。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A)检查黄斑区视网膜血管迂曲,向黄斑中心汇集,较重者可见荧光渗漏、黄斑染料积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显示黄斑区视网膜表面膜组织呈不平整的信号增强,及黄斑组织不同程度的增厚呈水肿。
带你了解高度近视视网膜劈裂高度近视是指屈光度大于6D或眼轴大于26mm,很多高度近视的患者会出现眼底的并发症,我们称这部分患者为病理性近视。其中的一种并发症就是视网膜劈裂。劈裂,顾名思义,就是一层变成了两层或多层。视网膜劈裂,本来视网膜是由多层细胞组成的一层组织,病理性近视患者因为眼轴的不断延长,及眼内玻璃体组织的牵拉,导致视网膜由一层组织变成了两层。轻度的视网膜劈裂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完全不需要治疗,随诊观察即可。但是严重的劈裂,比如劈裂位于视网膜外层,并侵犯了黄斑中心凹,患者会出现视物模糊、变形或色觉异常,如果出现视力明显下降,则应该考虑手术治疗。视网膜劈裂可以进行玻璃体切割或黄斑垫压手术。玻璃体切割手术术中切除玻璃体,解除对视网膜的牵拉,同时剥除视网膜的内界膜,松解视网膜达到使其复位的效果。黄斑垫压手术是从眼球后部放置垫压物,通过顶压黄斑缩短眼轴来缓解牵拉。采用哪种术式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病理性近视患者眼球发育特殊,无论哪种手术,对术者技术及手术理念的要求都比较高,所以建议患者找有经验的视网膜科医生治疗。 以下是本人手术的一例病理性近视视网膜劈裂患者术前,视网膜劈裂,视力0.3术后9天,劈裂明显减轻,视力0.7
视网膜脱离术后俯卧位是很多患者非常苦恼的问题,尤其是合并一些全身性疾病、老年人或肥胖的患者。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需要患者保持俯卧位来达到硅油顶压视网膜的效果,这是大多数患者了解到的情况。其实,随着先进手术设备及手术技术,手术理念的提高,术后长时间俯卧位已经不是一个必须的过程。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的是只要彻底解除了牵拉,视网膜就能够复位,硅油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限制了眼内液体的流动,不让液体在视网膜牢固复位前进入视网膜下,反而顶压作用是其次的。秉持这样的理念,我们手术团队在手术中会尽可能的切除所有玻璃体,解除牵拉,俗话讲就是手术做得尽量干净。只要保证了手术质量,术后患者最多需要俯卧位一周,而且白天只要坐位低头即可,完全不需要趴太长时间。对于裂孔位于上方的患者,甚至完全不需要俯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