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在遭受创伤或者手术后,膝关节很容易发生粘连,膝关节的康复锻炼中弯曲活动度锻炼非常重要下面教大家一种锻炼方法1、趴在硬板床上,一定要趴正了、趴舒服了2、找一个身强力壮的靠谱的人(专业的康复科医生最好)帮你练习弯曲具体如图示3、帮你的人双手抱住你的患腿,也可以用肩膀顶住患腿方便使劲4、在练习前20分钟可以服用一片安康信,因为真的很疼5、练习前要和帮助你的人交代好了:用力一定要缓慢持续的用力不要使猛力,使猛力可能造成骨折6、练习开始后把膝关节弯道最大程度以后产生疼痛感以后继续缓慢用力在弯一点,坚持10秒钟,这时会感到膝关节非常疼痛但一定要忍着不要动不要抬屁股,然后放松继续下一个循环7、每天必须坚持练习1小时以上,分两次练习8、练完以后可以冰敷,疼痛应该在1小时内消失9、如果总是没有进步就要考虑手术松解本文系高庆峰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首先,骨牵引的意思是在骨中间穿一枚钢针,钢针上接牵引弓,牵引弓上挂称铊,利用称铊的力量牵拉骨,使得骨折端分离。其次,骨折后断端会因为肌肉的收缩产生重叠移位,造成骨折复位困难,骨牵引可以消除骨折重叠移位。第3,骨牵引后可对骨折端产生一定程度的稳定作用,减少骨折端对周围组织的进一步损伤,缓解疼痛。第4,常见的骨牵引有股骨髁上骨牵引、胫骨结节下骨牵引、跟骨牵引,分别用于髋臼骨折、股骨近端骨折、股骨干、股骨远端骨折、胫腓骨骨折;所以并非所有骨折都要骨牵引,上肢骨折、足部骨折、髌骨骨折可行石膏或夹板临时固定。第5,当条件不允许时,可用皮套牵引代替骨牵引,但皮套牵引的效果没骨牵引好。
一般的胸腰椎内固定术后均在外支具保护下可下地活动,注意平卧位戴好支具后再翻身下床,上床侧卧后再卸下支具。有重度骨质疏松等其他疾病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需要适当延长卧床休息时间,特别注意,患者卧床休息时需要完全平卧、侧卧或俯卧,严禁半卧位。术后早期可进行功能锻炼,按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增加训练时间和训练强度,早期可进行下肢直腿抬高、下肢各关节屈伸锻炼,根据情况适当进行仰卧位抬臀、俯卧位单腿后伸、双腿后伸等腰背肌功能训练,三个月后可进行完全的腰背肌功能锻炼(具体方法见右下图)。各种功能锻炼的时间和强度根据患者的自我感受调整,原则上进行一定的功能锻炼后第二天锻炼部位略有酸痛不适感为适宜,若第二天锻炼部位明显疼痛,说明锻炼的强度太大,适当减量或停止锻炼,等待疼痛缓解后再逐步进行功能锻炼。髋膝关节屈伸锻炼下肢直腿抬高锻三点式腰背肌锻炼单腿后伸锻炼 双腿后伸锻炼上半身小飞燕锻炼小飞燕 锻炼
腰背肌锻炼的目的是增加肌肉力量,稳定脊柱,减轻“驼背”和缓解疼痛,这对于腰椎术后病人的恢复是十分重要的,应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一般很容易学会,但必须有恒心和毅力。 简单易学,应用广泛的有“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四点支撑法”和“飞腾试”(燕飞法)。“五点支撑法”是让病人仰卧于床上,双肘和双膝屈曲,以双肘关节、双足部及头后枕部五个点支撑,使肩、背、腰、臀部和下肢抬离床面,成为拱形,然后放下,这样重复操作。每次锻炼的次数需按病人年龄、伤情、体质等情况循序渐进。 在“五点支撑法”(图1)锻炼一段时间后,可以转为“三点支撑法”(图2)或“四点支撑法”(图3),即将双肘部支撑点去除,只靠双足部及头后枕部三个或四个点支撑锻炼。 病人还可根据病情采用“燕飞”锻炼法(图4):①病人俯卧于床上,双上肢平放于身体两侧,手掌朝上,同时抬头、挺胸、上肢后伸;②双下肢伸直并尽量使其向上抬起,也可同时抬起;③头颈、胸部及双下肢同时离开床面,仅腹部和床面接触,身体呈燕飞姿势,形状似燕飞。这些简易的锻炼方法,对腰背肌的功能恢复十分有效,是腰椎手术术后恢复治疗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系于海龙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做完手术后,病友们经常问的问题就是多久拆线?什么时候换药?凡是皮肤外面看得见的钱都要拆除,皮下、体内的线不拆,身体每个部位的拆线时间不一样:头面颈术后5~6天,胸腹部术 后8~10天,四肢术后12~14天,拆线时间推迟几天影响不大,但一般不太提前拆,怕伤口还未愈合会裂开。换药是医学术语,不是给伤口上药,而是消毒伤口、更换伤口敷料及观察伤口情况的意思。一般术后前3天每天换药1次,以后可以根据伤口情况决定换药时间,如果伤口无红肿、渗出,可以隔3~5天换药1次,如果有渗出或出现感染就每天换。
1.每天调节夹板松紧度,叫别人帮调,而不是自己调,注意夹板有无移位,不要一下子全拆完捆挷带,一条带调节好后再调节另外一条。 2.每周复诊一次。必要时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有无移位。 3.不要自行拆除夹板,如果夹板紧了或松了,调节捆挷带的松紧度,如果夹板移位或者怀疑骨折移位,尽快就诊,重新调整夹板。 4.不要给上了夹板的前臂敷药或涂药,因为这样皮肤容易出现问题。其实也无必要上药。 5.夹板一般固定6到8周就可拆除了。 6.夹板固定期间手指可以活动,促进消肿及减少肌腱粘连。但患手不能持重物,比如捧碗、拧毛巾等。 7.夹板固定后患手会肿胀一段时间,一般10天左右会消肿,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患手除了肿,还伴有麻木或胀痛感,提示夹板太紧了,可能要调节下夹板。 本文系黄宗良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最近门诊很多患者扭伤踝关节,我建议石膏固定,患者都睁大眼睛看着我:拍片没有骨折,打石膏干啥,随后我不得不一一解释。因为踝关节除了骨骼,还有韧带,韧带损伤了,需要石膏固定关节来利于韧带的愈合……踝关节是常见的受伤部位,约四分之一的运动损伤发生于踝关节。踝关节周围韧带根据其解剖位置可以分成3组:外侧韧带(跟腓、距腓前、距腓后,其中距腓前又分上支和下支),内侧三角韧带,胫腓联合韧带。其解剖是非常复杂的,专业搞足踝的外科医生也不敢说他把每个韧带都搞清楚了。按照最常用的西点踝关节扭伤分级系统(West Point Sprain Grading System),踝关节的扭伤按严重程度可分为三级:I 级是指距腓前韧带牵拉而功能损失很小,踝关节活动不受限,没有机械不稳定的证据。II 级是指距腓前韧带部分撕裂伴中度的肿胀压痛,有轻至中度的不稳定和功能丢失,踝关节活动受限。III 级是指ATFL±CFL的完全撕裂,伴有严重踝关节肿胀,淤血和功能丧失,踝关节不稳定严重,通常不能负重。注:.前距腓韧带(Auterjor Tolofitular Ligament ATFL)跟腓韧带(Culeaneofibular Ligament CFL)是否打石膏,取决于扭伤是哪个级别。美国骨科学会(AAOS,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推荐:II 级、III 级损伤须要制动,石膏或者支具都是制动的方式。那么,实际操作中如何判断扭伤的级别呢? X 线在骨科主要用来看骨性结构,看不到上述几条韧带的;韧带用 MRI 看是目前相对最准确的,但是由于扫描的方向,断面的方向等原因,从核磁明确判断损伤程度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也就为什么有专业搞踝关节专业的骨科医生出现了;如果你是医生你也许问:除了机器检查,你就不能用查体方式来诊断吗,可是临床上查体有时真的难于实施。患者正痛着的时候,是不会愿意让医生来回玩他的踝关节的,你说我是给你检查也不行,主要是太痛了,检查结果也不客观真实。所以,国外有些书提出麻醉以后进行踝关节检查。然而国内基本上不会去这样做,而是根据一些经验性的标准,尤其青紫肿胀明显或者内外翻的时候严重疼痛,就认为韧带损伤较重,打一石膏利于韧带在正确的位置愈合。经济条件好点的带个踝关节支具当然更好了。也许有的患者会问:对于严重的韧带断裂,难道不应该做手术缝上?理想是这样的,举个例子:马尾巴尖断裂,好缝吗、不好缝。因为韧带往往并不是一个带状,往往是成片状或扇形,完全断裂的很少见,往往是部分撕裂。如果保守治疗没能恢复踝关节稳定性,那就真得需要做手术修补或重建韧带。说了这么多总有点用吧,还是先把踝关节石膏打上吧!作者:卢微波,副主任医师,河南科技大学附属三门峡市中心医院骨科本文系卢微波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肌腱缝合后的康复过程肌腱是肌肉的延伸部分,四肢肌肉靠肌腱附着于骨上,拿挖土机打比方,骨骼就像力臂,肌肉就像发动机,而肌腱则是连接发动机与力臂的蝇索。肌腱断了要缝合,并且要用石膏托或支具固定患肢于一定体位一段时间,以利于肌腱愈合。肌腱愈合需要4~6周时间,而四肢皮肤伤口愈合一般需2周,所以皮肤伤口拆线后还需继续石膏托固定。上肢肌腱缝合后石膏托固定4周,下肢肌腱缝合后石膏托固定6周。石膏托固定期间患肢可做被动功能锻炼,以防止肌腱粘连,不宜做主动功能锻炼,因为肌腱未愈合,一出力肌腱就可能被拉断。石膏托固定够时间后可自行去除,患肢可逐渐做主动功能锻炼。因石膏托固定时间久,相邻关节会出现一定程度僵硬,所以去除石膏托后不要企图关节功能马上恢复到术前水平,关节功能锻炼要慢慢来,有一个恢复时间。需要强调的是,肌腱缝合后3个月内患肢避免剧烈活动及体力劳动,比如上肢肌腱断裂则不能用患手提水、扭毛巾等,下肢肌腱断裂则不能跑步、担重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