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骨牵引的意思是在骨中间穿一枚钢针,钢针上接牵引弓,牵引弓上挂称铊,利用称铊的力量牵拉骨,使得骨折端分离。其次,骨折后断端会因为肌肉的收缩产生重叠移位,造成骨折复位困难,骨牵引可以消除骨折重叠移位。第3,骨牵引后可对骨折端产生一定程度的稳定作用,减少骨折端对周围组织的进一步损伤,缓解疼痛。第4,常见的骨牵引有股骨髁上骨牵引、胫骨结节下骨牵引、跟骨牵引,分别用于髋臼骨折、股骨近端骨折、股骨干、股骨远端骨折、胫腓骨骨折;所以并非所有骨折都要骨牵引,上肢骨折、足部骨折、髌骨骨折可行石膏或夹板临时固定。第5,当条件不允许时,可用皮套牵引代替骨牵引,但皮套牵引的效果没骨牵引好。
做完手术后,病友们经常问的问题就是多久拆线?什么时候换药?凡是皮肤外面看得见的钱都要拆除,皮下、体内的线不拆,身体每个部位的拆线时间不一样:头面颈术后5~6天,胸腹部术 后8~10天,四肢术后12~14天,拆线时间推迟几天影响不大,但一般不太提前拆,怕伤口还未愈合会裂开。换药是医学术语,不是给伤口上药,而是消毒伤口、更换伤口敷料及观察伤口情况的意思。一般术后前3天每天换药1次,以后可以根据伤口情况决定换药时间,如果伤口无红肿、渗出,可以隔3~5天换药1次,如果有渗出或出现感染就每天换。
1.每天调节夹板松紧度,叫别人帮调,而不是自己调,注意夹板有无移位,不要一下子全拆完捆挷带,一条带调节好后再调节另外一条。 2.每周复诊一次。必要时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有无移位。 3.不要自行拆除夹板,如果夹板紧了或松了,调节捆挷带的松紧度,如果夹板移位或者怀疑骨折移位,尽快就诊,重新调整夹板。 4.不要给上了夹板的前臂敷药或涂药,因为这样皮肤容易出现问题。其实也无必要上药。 5.夹板一般固定6到8周就可拆除了。 6.夹板固定期间手指可以活动,促进消肿及减少肌腱粘连。但患手不能持重物,比如捧碗、拧毛巾等。 7.夹板固定后患手会肿胀一段时间,一般10天左右会消肿,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患手除了肿,还伴有麻木或胀痛感,提示夹板太紧了,可能要调节下夹板。 本文系黄宗良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肌腱缝合后的康复过程肌腱是肌肉的延伸部分,四肢肌肉靠肌腱附着于骨上,拿挖土机打比方,骨骼就像力臂,肌肉就像发动机,而肌腱则是连接发动机与力臂的蝇索。肌腱断了要缝合,并且要用石膏托或支具固定患肢于一定体位一段时间,以利于肌腱愈合。肌腱愈合需要4~6周时间,而四肢皮肤伤口愈合一般需2周,所以皮肤伤口拆线后还需继续石膏托固定。上肢肌腱缝合后石膏托固定4周,下肢肌腱缝合后石膏托固定6周。石膏托固定期间患肢可做被动功能锻炼,以防止肌腱粘连,不宜做主动功能锻炼,因为肌腱未愈合,一出力肌腱就可能被拉断。石膏托固定够时间后可自行去除,患肢可逐渐做主动功能锻炼。因石膏托固定时间久,相邻关节会出现一定程度僵硬,所以去除石膏托后不要企图关节功能马上恢复到术前水平,关节功能锻炼要慢慢来,有一个恢复时间。需要强调的是,肌腱缝合后3个月内患肢避免剧烈活动及体力劳动,比如上肢肌腱断裂则不能用患手提水、扭毛巾等,下肢肌腱断裂则不能跑步、担重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