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三类呼吸道疾病是儿科常见病,很多孩子因此住院。住院经过输液、雾化和口服药物治疗,多数在5~10天好转出院。但这并不意味孩子已经痊愈,出院后的巩固治疗和休养恢复十分重要。若处理得不好会导致病情反复,反复住院会让孩子和家长都十分劳神费力。在此谈一下以上三种疾病的出院护理,希望家长了解一些相关知识,知道如何护理出院的孩子,如果出现病情反复,知道怎样在家做一些初步处理。一、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多见于半岁以下的婴儿,由合胞病毒感染导致,因气道分泌物多,有喘憋症状,又称“喘憋性肺炎”。这种情况一般住院10~15天,一部分孩子毛支恢复后,出现气道高反应变化,这就意味着气道对于某些刺激会比较敏感,在这些刺激下会引发气道缩窄、分泌物增多,紧接着咳喘就会发作。这类孩子出院后要注意:1、按医嘱继续雾化治疗5~7天,如有口服药物需按疗程口服;2、适量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3、适度保暖,不忽冷忽热,房间空气通风每日1~2次,孩子不放在风口上,家中不要有人吸烟,使用空调要合理湿化;4、不呛奶;5、逐渐添加辅食,观察有无过敏食物;5、不接触生病的人;6、如果有咳喘,但精神饮食睡眠好,可在家自行平喘雾化、拍背排痰、观察两天,没有加重就大胆继续,如果加重或者伴发热、精神食欲睡眠差,就需要到医院就诊。二、喘息性支气管炎一部分由毛支的孩子发展而来,有反复发作倾向,其中有些孩子形成毛支-喘支-哮喘三部曲。它的发病机制是感染+气道过敏。这类孩子出院后要注意:1、按医嘱口服抗生素,完成抗感染治疗疗程;2、平喘雾化治疗半月左右;3、避免接触过敏原,有螨虫过敏的可以选择脱敏治疗,有牛奶蛋白过敏的可以选择不同程度蛋白水解奶粉甚至氨基酸奶粉;过敏原不能明确,但明确有嗜酸细胞增高、IgE增高、严重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肠炎等过敏性疾病的建议抗过敏药物治疗。三、支气管肺炎空气质量恶化让孩子肺炎患病率明显升高。肺炎的发病机制是感染,小婴儿多是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学龄孩童多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葡萄球菌感染和支原体等感染,体弱多病长期用药的孩子则可能合并真菌感染。这类孩子出院后要注意:1、按医嘱口服抗生素,完成抗感染治疗疗程;2、有点咳痰不怕,鼓励孩子吐痰。可以酌情口服化痰止咳药物,减轻症状。只要精神食欲好,呼吸平稳就无大碍;3、居家修养1~2周,适当锻炼,避免过度劳累、大汗,避免去人多空气流通性差的地方。疾病的发生-发展-恢复有它的规律,其中肺炎的病理过程就有1个月之久。因此,在医院,医生和孩子一起度过的是疾病的高峰阶段,好转之后出院的巩固治疗和护理就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度过了。等待是必须的,只要免疫功能正常,护理得当,多数孩子都会逐渐痊愈。当然,疾病有它的复杂性,有些孩子确实就是迁延不愈,这就需要考虑异物吸入、免疫功能低下、特殊性质的感染、先天性气道畸形、遗传性疾病导致气道功能的变化、甚至全身性疾病在肺部的病变等少见疾病。最后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家长们了解到相关知识,让孩子们顺利度过恢复期,逐渐康复。祝愿孩子们此次的生病让机体的免疫系统得到锻炼和增强。本文系邓巍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1、什么样的情况要警惕牛奶蛋白过敏?喂牛奶的孩子出现以下无法解释的症状都应该警惕牛奶蛋白过敏。症状包括:荨麻疹、湿疹、眼睑和嘴唇的神经血管性水肿;呕吐、腹痛、腹泻、大便潜血阳性;流涕、咳喘;拒奶、生长发育落后等。这样的孩子可以带到医院找专科医师做特异性IgE或者皮肤点刺试验以进一步判断。2、牛奶蛋白过敏如何确诊?确诊牛奶蛋白过敏首先是家属提供的病史,然后是化验检查结果,仅凭这些还不能确诊。确诊需要回避试验阳性和激发试验阳性。回避试验阳性指的是停止食用和接触牛奶,孩子的湿疹在1-2周好转,腹痛腹泻在2-4周好转。激发试验阳性指的是给患儿食用无乳糖配方奶,观察患儿的过敏症状,有出现为阳性,2周无过敏症状出现为阴性。3、牛奶蛋白过敏的小孩怎样喂养?避免食用牛奶至少6个月,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要回避1-1.5年。那么孩子吃什么呢?有母乳的首选母乳喂养,母亲在饮食中回避牛奶、鸡蛋、花生、小麦,口服钙剂。断奶后或者没有母乳的推荐选择深度水解配方牛奶喂养,少数患儿(10%)需要使用氨基酸配方奶,6个月以上的孩子可以选用豆基配方奶。4、牛奶蛋白过敏的小孩可不可以喂羊奶?不可以。其他哺乳动物奶(如骆驼、马、驴、山羊、绵羊)、牛奶糊、燕麦奶、去乳糖配方奶、部分水解配方奶都不适合喂给牛奶蛋白过敏的小孩。5、牛奶蛋白过敏的小孩如何添加辅食?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满17周后可添加辅食,一种一种地添加,从致敏性较低的食物开始。致敏性较低的食物包括:胡萝卜、土豆、红薯、生菜、苹果、梨、桃、西红柿等。致敏性略高食物包括柑橘类如桔子、橙子、柑子、柠檬;热带水果如:香蕉、猕猴桃、菠萝、芒果、木瓜、番石榴;瓜:香瓜、西瓜、哈密瓜;浆果:樱桃、草莓;谷物:大米、小米致敏性更高的食物包括:黑豆、红豆、燕麦、大麦、黑麦、羊肉、鸡肉、猪肉致敏性最高的食物包括:牛奶、鸡蛋、花生、黄豆、鱼/贝类、小麦、坚果、玉米、豌豆、牛肉6、牛奶蛋白过敏会持续终生吗?一般不会。对婴儿和儿童来说,牛奶蛋白过敏预后良好。55%一岁内、75%三岁内、90%六岁内可耐受牛奶(不再过敏)。7、如何转奶?6个月无过敏症状者可尝试转奶。即从氨基酸配方奶-深度水解配方奶-部分水解配方奶-普通配方奶。转奶过程就是一个口服脱敏的过程,切记:不能急于求成。转奶比例按9:1(氨基酸奶粉:深度水解奶粉;或者深度水解奶粉:适度水解奶粉)开始,观察一周,没有异常反应则可增大比例至8:2,如此循序渐进。注意:气温变化大时、生病情况下、接种疫苗时、添加新辅食时不提高转奶比例,维持原状;提高比例后出现异常则退回原来比例,等异常反应消失后维持一周左右再继续提高转奶比例;最后祝愿所有牛奶蛋白过敏的孩子得到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摆脱过敏的烦扰,健康成长!本文系邓巍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系邓巍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朋友圈里传着这样一篇文章嗯,人工智能是有着强大的优势。它有着强大的信息储存、检索和处理能力,稳定的执行力,它不知疲劳、没有情绪,据说还有强大的自学能力。好吧,人类围棋高手已被悉数打败,病例诊疗软件已经用来训练医学生和规培医生,达芬奇机器人在我国完成手术台数已经破万。我对自己的不满,比如关于记忆的准确性、计算的正确性、计划的执行力、情绪的控制能力,人工智能肯定都能比我做得好。如果它来做医生,好像似乎它能比我更成功呢!临床上,诊断治疗方案的确定不带情绪、不会疲劳、按部就班,正确率会更高吧;科研上,写SCI也就是一套程序,逻辑分析、统计应用、英语语法比我强好多吧;教学上,各种医学教学软件不正在兴起么?噢My God,它应该甫一入行就是高级职称吧?就算是一起竞聘,它肯定会比我晋升快吧?OK,先别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看看自己有哪些本事是人工智能的短板?1、我会微笑 人工智能会微笑么?嗯,人工智能+物理外壳就可以。可是、总归、我想、应该,我的笑容应该更美好点吧;2、我的触诊有温度 人工智能就算加上物理外壳不也是冷冰冰的么?做的有温度也就是个技术上可以解决的问题是吧?那,我的手总归、我想、应该,要温柔一些吧;3、我能传达感情 我会在遭遇紧急事件时语速加快、能在家属犯错时愤怒批评,能在家属无力时拍拍他的背、能在被感动时流泪。不是说“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吗?嗯,据说只要设置好条件,人工智能也可以是吧?可是、总归、我想、应该,我的情绪反应更自然吧,我的安慰更人性吧。好吧,总结一下。人机大战终究会拉开帷幕。在医学这个领域,人的不可取代性有多少?如果信息储存分析不是强项,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做点我们更擅长的,有时候是弱点但有时能打动人的带情绪的,更温暖的、更有魅力和吸引力的、更人性的、甚至更接近神性的那些事?比如:1、尊重患者,表达善意和乐于帮助;2、安慰患者,表达同情和共感;3、鼓励患者,表达信心和称赞。OK,如果你的知识储备、信息处理不如人工智能,态度生硬胜过人工智能,那么我只有说,这样的医生确实可以被取代了。(注:图片来自百度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