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第一医院 心内科 赵小丽据世界心脏联盟统计,每天死亡3人就有1人的死因是心血管病症。心脏疾病的危害无年龄、身份、地域之分,并且已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而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是恶性心律失常,恶性心律失常是指在十分钟到数小时内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的心律失常,预后差,需要紧急干预治疗。而心律失常的病因除了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最常见的原因是电解质紊乱,而低钾、低镁最为重要。钾离子、镁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是人体细胞内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细胞维持正常代谢及形态和功能的必须元素,是正常心脏电生理的关键离子,钾镁协调作用,共同维持正常的心脏电生理活动。研究显示血钾低于4.0mmol/L,室性心律失常风险增加27%,而血钾每降低0.08mmol/L,室性心律失常风险增加20%。WHO的数据显示:40%-50%的心血管病死因是因为心脏性猝死,而65%-85%的心脏性猝死是因为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通过分析超过100万例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数据,一致建议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钾水平至少应该维持在4.0 mmol/L以上。即血钾在3.5-4.0mmol/L 的时候对健康人可能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对于有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会使死亡风险增加30%-70%。镁是细胞内约325种酶的激活剂,广泛参与细胞的物质能量代谢和物质转运。来自Fraingham的研究数据显示:低镁增加房颤风险。而研究显示:镁离子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矿物质,可以有效的促进新陈代谢。在日常生活中的食物之中,大米、豆制品、辣椒、蘑菇里面都含有非常丰富的镁元素。而番茄、海带、紫菜、苹果或者杨桃等食物中的镁元素含量也比较丰富。除此之外核桃仁、芝麻、花生等坚果类食物中的镁元素,也可以有效的促进新陈代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稳定情绪、降低抽搐的功效。正常的血清镁浓度为0.75-1.25mmol/L。血清镁的浓度小于0.75mmol/L时,称为低镁血症。缺镁可出现以下症状:1.神经肌肉方面:早期可有厌食、恶心、呕吐、衰弱及淡漠。缺镁严重可出现行为异常等。可有发热、大汗、惊厥或昏迷。抑郁、妄想、淡漠、焦躁、神志混乱及定向力消失。2.心脏症状:可有心律失常,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心脏猝死。镁是激话Na -K -ATP酶必不可少的物质,缺镁可使机体失钾,在心电图检查可显示信息PR及QT间期增加,QRS波变宽,ST段降低,T波变宽、波低或颠倒,有时候出現U波,与低钾血症相搞混,或与血钾改变相关。现代科学确认,镁对心脏活动具备关键的缓冲作用。它根据对心脏的抑止,使心脏的规律和激动传输变弱,进而有益于心脏的歇息。若身体缺镁,会造成供应心脏血液主动脉筋挛,从而导致各种各样的心律失常,乃至心脏骤停而猝死。此外,镁对内分泌系统亦有非常好的维护功效。它是身体生成大豆卵磷脂的伴侣蛋白,大豆卵磷脂能推动胆固醇的排出,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成分,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另外还能舒张冠脉,改善心脏供血。身体一旦缺镁,大豆卵磷脂生成会降低,就变成主动脉粥样硬化产生的安全隐患。3.其他症状:缺镁可引起贫血。总之,缺镁可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出现昏迷,抽搐,心律失常,心脏猝死等,所以对于低镁血症,要查明原因,积极干预,纠正缺镁。另外,生物学家还发现,镁能够避免药品或自然环境有害物质对内分泌系统的损害,提升内分泌系统的解毒功效。日本国岛根大学的家森幸男专家教授等确认这一点。家森专家教授和在我国医药学工作人员从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石家庄市、拉萨市五个地域开展了临床流行病学调研,调查对象为50--54岁的身心健康男人女人,每一个地域选30名,搜集他们24小时的尿液,剖析在其中的营养元素,并讨论他们与血压的关联。结果显示,某一地域被测者尿中的镁成分越低,该地域群体中的高血压、脑中风的患病率越高。缺镁与糖尿病相关,糖尿病患者通常很缺镁。镁欠缺使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导致高胰岛素尿症和糖代谢紊乱。镁在一种水平上有利于调整胰岛素的代谢,有利于提高胰岛素对葡萄糖的反应性,有利于减少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水平。一项科学研究显示信息,提升镁摄取量,女士糖尿病病发风险可降低10%,超重女性可降低20%。英国糖尿病研究会(ADA)曾强烈推荐一份糖尿病人的10种超级食物(Diabetes superfoods),包含豆类食品、深棕色绿叶蔬菜、柑橘类、蕃薯、青梅类、西红柿、含ω-3油酸的淡水鱼、全麦面包、干果、低脂牛奶和酸牛奶。她们强烈推荐的原因除开较低的血糖值转化成指数值,还有一个关键的原因是含有钙、镁、钾、维生素D、C和E及其膳食纤维素等矿物和维他命,由此可见镁和别的几类关键的矿物和维他命对糖尿病人一样关键。食物钾镁的补充:众多的研究证明,合理增加膳食钾镁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构成一大干预因素。富含镁的食物包括:小油菜、龙须菜、口蘑、苋菜等蔬菜;芝麻、葵花子、杏仁、花生、榛子、腰果等坚果;牛排、虾皮、海参等海鲜肉类;黑豆、燕麦、黄豆、黑米等谷物。 富含钾的食物包括:蛋黄、肝、瘦肉、海产品,以及绿叶蔬菜和新鲜水果,如香蕉、葡萄、柑桔、芒果、西瓜、桃、杏、菠萝和樱桃等。 需要注意的是,食品的加工会使钾镁大量流失,如焯水会使易溶于水的钾大量流失,而炒菜的高温会使镁与蔬菜中的植物酸结合从而影响肠道的吸收。 因此,减少食物加工以及食用新鲜的水果是增加膳食钾镁的理想方法。但糖尿病患者应当注意避免食用水果而导致的血糖升高。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补钾药物有氯化钾缓释片,枸橼酸钾颗粒、门冬氨酸钾镁。 而作为门冬氨酸钾镁潘南金,它有独特的结构,决定它在补钾的重要地位。镁离子只有进入细胞内才能发挥它的电生理作用。门冬氨酸作为钾镁离子的载体与细胞膜有很强的亲和力,可载钾、镁离子顺利地进入细胞内,发挥其作用。对于心血管患者,应常规检测血钾水平,并每3-6个月复查1次血钾,即使血钾维持在3.5-4.0mmol/L的边缘范围,死亡风险也显著增加。因此,血钾<4.0mmol/L应及时纠正,以降低心律失常和死亡之风险。钾镁具有协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提高血钾、血镁水平均有利于降低心律失常的风险。而低钾常伴低镁,因此,单纯补钾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补镁有利于机体保钾,并可加速钾向细胞内的转运,促进钾的跨膜电位平衡,减少恶性心律失常风险的发生。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饮食尤为重要,吃的健康的就可以预防和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吃的不正确有可能会加重心血管疾病的发展。 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都与过胖、饮食过咸、活动减少等有关。因此饮食原则是给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糖、低盐、低蛋白质、高钾、高维生素C、纤维素含量多的清淡食物。宜少食多餐、不能过饱,以减少心脏的负担。尤其要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虾子等能升高血脂的食物。多吃鱼、奶、豆制品,大豆蛋白既能提供所需蛋白质,又可降低胆固醇。少吃糖果、点心和主食,多吃粗粮蔬菜。盐可改变血容量,诱发高血压,应严格限制,每日在2克左右或10ml酱油为宜。有水肿者要控制饮水。避免烟、酒、浓茶、辛辣调味品,忌用生萝卜、土豆产气食物,以免增加心脏负担。营养素的分配应以早餐为主,午餐稍次,晚餐最少入睡前要限制进食。 (1)严禁暴饮暴食。当胃内充满食物时,为了利于消化和吸收,血液大量分布于胃肠道,导致其它组织血供相对减少,外周血压有所下降。当血压下降突然而明显时,可造成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这时冠心病病人易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因此,饮食应有节制,一次只吃八成饱,特别晚餐不宜太饱。 (2)适当控制食物总热量的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以低热量膳食为主。病情较轻者,也应注意控制饮食,否则会引起肥胖 ,高脂血症等,这些都是诱发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控制热量摄入主要是限制动物性脂肪。胆固醇较高和多糖的食物;可进食植物油,淡水鱼,鸡。 (3)不可吃太多的盐,食盐过多,体内组织中会积聚过多的液体,从肉及豆制品;可多食能够降低胆固醇的事物,如大蒜、洋葱、香菇、海带等而使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对于高血压,水肿或心衰病人,每日食盐较好不要超过2~3克。 (4)服用利尿剂的病人,应注意钾的补充。适当进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橙、芹菜、韭菜、竹笋、豆芽、香蕉、苹果、橙汁等,其中所含的维生素B1及维生素C可保护心肌。 (5)忌烟、酒,少吃辛辣之品。因为烟中尼古丁可引起血管痉挛,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并诱发心绞痛。食物应易消化,避免胃肠刺激。 民以食为天,食以健康为先。所以健康饮食很重要。在中国,有多少病是吃出来的,所以只要控制的住嘴,我相信心血管疾病时不会找上你的。 本文系张大东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心脏神经症的治疗我想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阳光的心态,本病的出现常有内在原因,比如工作压力过大,比如过分焦虑,或者冠心病-心力衰竭等,所以常被称为双心疾病,如果不重视去除病因,改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单靠药物,易于复发。 第二,一定重视运动,可以帮助你调节内脏神经,增强免疫力。 第三,不要急。本病疗程大致三个月到八个月,为把副作用减到最低,我们是从最小量开始,副作用最小的药物开始,症状减少30-50%就是有效,之后有逐渐加量和减量致停药的科学过程。一定不要急于停药,急于症状完全消失,而导致焦虑影响疗效。 第四,定期随诊,一般我建议患者用药一至两周复查,定期调药,完成疗程,不要一好就停药,吃完了就停药。还有的患者一连吃两年,不看,这都是错误的。 第五,不要推荐。不止一次发现患者间推荐药物,但吃法不当,导致副作用和药物耐药失效。 第六,重视合并的躯体疾病的筛查。例如胸痛,经过心理治疗,症状明显好转,但随着年龄增加,患冠心病的比例也在增加。应当注意其不同的特点,及时就诊。
一、食盐的限制: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以<6 g为宜。因此,含盐份高的食物应尽量避免如: 1.调味品—食盐、酱油、味精、黑醋、蕃茄酱等。2.盐腌制品—咸肉、咸菜、泡菜、酱菜、豆腐乳、卤味等。3.腊味—香肠、火腿、腊肉等。4.罐头—蔬菜罐、肉罐等,都添加盐制剂。5.其他—方便面、咸面包等。二、一餐之进食量宜少,一天之总热量应限制。每餐求七分饱即可,一天之三餐饮食量,应求平均为宜。 或少量多餐亦可。或少量多餐亦可。 热量之摄取量,应以维持标准体重为准,不宜过量。三、油脂[尤其是动物性脂肪]之限制。肉类尽量用瘦肉部份,肥肉、猪蹄、鸡皮、鸭皮等含胆固醇很高,热量高,造成动脉硬化。 避免麻花、油煎饼或油酥等油炸食物。 烹调宜采用植物油,避免动物油。 四、摄取均衡的饮食。如蔬菜、水果、油脂类[植物油]、五谷类、鱼肉[瘦]、蛋、奶、豆类。五、避免摄取过多的糖类及淀粉预防肥胖。如砂糖、糖果、馒头、面包、蕃薯、芋头、玉米等。六、多摄取含高纤维的食物以防便秘。如新鲜水果、蔬菜、含乳酸菌的食物。七、避免摄取高胆固醇食物。俗称头蹄下水的内脏类[脑、心、肝、肠]、卵黄类[蛋黄、鱼籽]、海产类[牡蛎、龙虾]。八、经常食用降低血脂的食物 如香菇、大蒜、豆角、芸豆、毛豆、黄豆、红小豆、淡菜、核桃仁、大葱、扇贝、对虾、甲鱼、豌豆、花生仁、木耳、洋葱、海带、紫菜、蚕豆等。研究表明,这些食物能降低血脂,改善血管功能。九、多吃鱼、大豆及其制品 鱼类蛋白可使高血压和脑卒中的发生率降低,鱼类油脂所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改善血液凝固机制和血小板功能的作用,可预防血栓的形成。最近研究还发现,鱼体内(尤其是深海鱼)含有大量ω-3脂肪酸,在不限制脂肪食物时,其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进而降低高血压导致的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大豆中的谷固醇可抑制胆固醇的吸收,故高血压患者常食有益。10、多食富含钾镁碘锌的食物 这类无机盐具有降低血压和保护心脏的功能。钾含量较高的食物有柑橘、杏子、红枣、无花果、葡萄、花椰菜、大豆、菠菜、草头(金花菜)、马铃薯等;此外,家禽、鱼类、瘦肉钾含量也较高。镁含量较高的食物有各种干豆、鲜豆、香菇、菠菜、桂圆、豆芽等;碘含量较高的食物多见于牡蛎、瘦牛肉、瘦猪肉、黄鱼、海带、紫菜、花生、燕麦、杏仁、荔枝等,故高血压患者可适当摄食上述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