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的根治往往需要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共同完成,一般从手术开始,手术也是最最重要的一环。但有时患者无法进行手术。例如,如果胶质瘤扩散到大脑的重要部位,切除全部胶质瘤可能风险太大。医生也可能会建议其他疗法作为一线疗法,如放射疗法和化疗。每一名患者都是独立的个体,情况也不同,最适合的疗法将取决于患者的具体病情。医护团队会考虑胶质瘤的类型、大小以及病灶位置,治疗方案也取决于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患者自身的偏好。外科手术胶质瘤的治疗最开始通常是手术切除胶质瘤。有些胶质瘤患者术后可能不需要其他治疗,仅通过手术即可治愈。但有时胶质瘤不能完全切除,在这种情况下,外科医生会尽可能多地切除胶质瘤部分。这种手术有时也称为近全切除术。如果难以分开胶质瘤与健康脑组织,就可能需要实施这种手术。这种手术也可能用于胶质瘤位于脑中敏感部位的情况。即使只切除肿瘤的一部分,也可能有助于减轻症状。胶质瘤切除手术存在风险,包括感染和出血。其他风险可能取决于脑肿瘤的位置。例如,如果肿瘤位于与眼部相连的神经附近,则切除手术可能有失明的风险。放射疗法放射疗法利用强大的能量束来杀死肿瘤细胞。能量可能来自X线、质子或其他来源。对于WHOII级和或以上的胶质瘤,手术后多数患者需要放疗。放疗能杀死手术后可能残留的胶质瘤细胞。放射疗法通常与化疗联合使用。如果患者无法进行手术,放射疗法或许是治疗胶质瘤的最佳方法。在放疗期间,患者的平躺在治疗台上,同时机器将能量束对准患者头部的特定点位。这些光束经过精密编程,可将精确数量的辐射照向胶质瘤。放射疗法通常安排为每周治疗五天,持续5-6周。放射疗法的副作用取决于所接受辐射的类型和剂量。辐射期间或辐射后不久发生的常见副作用包括疲劳、头皮刺激和脱发,一般患者都可以忍受。化疗化疗是使用药物杀死肿瘤细胞。化疗药物最常以药片形式服用,或者注入静脉。化疗通常与放疗联合用于治疗胶质瘤。常用的胶质瘤化疗方案包括(PVC、替莫唑胺等),由于PVC方案药物获取困难。国内多数患者选择替莫唑胺治疗,替莫唑胺有口服剂型,患者使用起来比PVC方案要方便一些。肿瘤治疗电场疗法肿瘤电场疗法是一种利用电能杀伤胶质瘤细胞的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使胶质瘤细胞难以分裂成形成新细胞。肿瘤电场疗法用于治疗一种名为“胶质母细胞瘤”的侵略性胶质瘤。此疗法通常与化疗同时进行。治疗过程中,需在患者头皮上放置黏性贴片。需要剃头,以便粘住贴片。贴片通过电线与便携式设备相连。该设备产生可杀伤胶质瘤细胞的电场。肿瘤电场疗法的副作用包括放置贴片的头皮处出现皮肤刺激。靶向治疗靶向治疗专门针对癌细胞中存在的特定化学物质。通过阻断这些化学物质,靶向治疗可杀死癌细胞。医生可能会对胶质瘤细胞进行检测,以了解靶向治疗是否有效。对于生长缓慢的胶质瘤,如果手术无法完全切除,术后会采用靶向治疗。对于其他胶质瘤,如果其他治疗无效,则可能选择靶向治疗。副作用取决于所用药物和给药剂量。
胶质瘤是成人中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脑肿瘤。它们可以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地方,但主要发生在大脑中。虽然这些肿瘤通常是恶性的,但某些类型并未表现出恶性。胶质瘤包括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或这两种细胞类型的混合,通常根据国际疾病分类肿瘤学第2版(ICD-O-3)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等级进行分类。根据恶性行为,胶质瘤可以是WHOI-IV级。成人胶质瘤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包括星形细胞瘤(I-IV级)、少突胶质细胞瘤(II至III级)和少星形细胞瘤(II-III级)。那么胶质瘤经过规范治疗到底可以活多久?2004年10月至2010年8月,国内某医院共确诊胶质瘤患者1285例。他们的统计数据低级别胶质瘤(WHOII级)、间变性胶质瘤(WHOIII级)和胶质母细胞瘤(WHOIV级)的中位总生存(OS)时间分别为78.1、37.6和14.4个月。其他单位统计数据报告了低级别胶质瘤(WHOI级)生存期从十几年到几十年不等。我想普通群众理解的“癌”的概念,大概是得了之后多数会因为这个病去世,而且一般不会活很久(不超过5年)。从这个意义上讲,(WHOIII-IV级)的胶质瘤可以被普通老百姓理解为“癌”,当然这在学术上是不严谨的叫法。(WHOI-II级)的胶质瘤则不大符合老百姓对癌的印象。
一、如何诊断喉癌?喉部正常情况下需要医疗设备才能观察到,可以用喉镜或纤维电子喉镜看到,肿瘤通常会引起喉部对称结构的变化。也可以使用射线成像(包括MRI,CT扫描或超声)进行检查。当检查到可疑的喉部病变时,通过活检取少量组织样本以确认诊断。由于喉部的敏感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取活检必须在麻醉下进行。同时,外科医生可以通过更彻底的视野和直接接触组织来得到有关肿瘤范围的重要信息。可以进行PET/CT扫描或其他影像学检查,以评估淋巴结的状态和扩散的可能性。二、喉癌可以预防吗?并非所有的喉癌都可以预防,但通过避免吸烟和饮酒等风险因素,可以大大降低患喉癌的风险。避免吸烟和饮酒可以降低患癌症的风险。酗酒本身就是一个危险因素,并且酗酒还大大增加了烟草烟雾的致癌作用。因此,避免饮酒以及避免饮酒和吸烟的组合更为重要。避免工作场所的化学品,注意饮食习惯和体重,营养不良、体重过重和维生素缺乏与喉癌有关。遵循健康的饮食模式可能有助于降低患这些癌症(以及许多其他癌症)的风险。接种HPV疫苗,避免HPV感染,吸烟的人更容易感染HPV。三、喉癌需要做影像学检查么?要做哪些?有什么作用?影像学检查不仅仅用于诊断喉癌,在癌症诊断后出于多种原因需要使用。例如:查看可能是癌症的可疑区域,了解癌症可能扩散的程度,帮助确定治疗是否有效,寻找癌症在治疗后复发的迹象。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使用X射线来绘制身体的详细横截面图像。该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大小,查看它是否生长到附近的组织中,并确定它是否已扩散到颈部的淋巴结,以及寻找癌症扩散到肺部或其他器官。磁共振成像(MRI)扫描,与CT扫描类似,MRI扫描显示体内软组织的详细图像。但MRI扫描使用电磁波和强磁铁而不是X射线,而且核磁共振对软组织的诊断效率要比CT更好,而且核磁检查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X射线以及引起过敏反应的造影剂,因此对人体没有损伤。核磁共振检查可以对人体的各个部位进行多角度,多平面的成像,其分辨率很高,可以客观的具体的显示人体内部的结构以及相邻器官的位置关系,对病灶能进行更好的定位以及定性,对全身各个系统疾病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肿瘤的诊断有很大的临床价值,而且核磁共振对软组织有很好的分辨率。胸部X线检查,可以进行胸部X光检查以查看癌症是否已扩散到肺部,但更常见的是进行肺部CT扫描,因为它往往会提供更详细的图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扫描,对于PET扫描,将一种轻微放射性形式的糖(称为氟脱氧葡萄糖或FDG)注射到血液中并主要聚集在癌细胞中。PET扫描可用于寻找癌症扩散的可能区域。检查还可用于帮助判断在另一个成像测试中看到的可疑区域是否是癌症。PET/CT扫描,PET扫描与CT扫描结合使用,使用可以两者同时进行特殊机器。这使医生可以将PET扫描上的高放射性区域与CT扫描上的更详细的图像进行比较。骨扫描,对于骨扫描,将少量低水平放射性物质注入血液并主要聚集在骨骼的异常区域。骨扫描可以帮助显示癌症是否已扩散到骨骼。但是这种检查并不经常需要,因为PET扫描通常可以显示癌症是否已经扩散到骨骼。钡餐,如果有人有吞咽问题,可能会进行此检查。患者喝一种称为硫酸钡的液体来覆盖喉咙和食道壁。吞咽时会拍摄一系列喉咙和食道的X射线,以帮助显示问题。四、喉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喉癌的治疗包括:(1)放射治疗,放射肿瘤学家提供高能辐射束以杀死癌细胞。辐射仅针对肿瘤,以尽量减少对周围健康组织的损害。(2)化疗:医学肿瘤学家使用药物来杀死或减缓癌细胞的生长。患者经常接受静脉化疗(通过静脉)。化疗会在治疗过程中引起副作用。(3)免疫疗法:这种疗法使用您的免疫系统,即您身体的自然防御系统来帮助对抗癌症。免疫疗法也称为生物疗法。(4)手术:对于早期喉癌,手术可以切除肿瘤,同时保留喉部功能。对于晚期癌症,外科医生通常需要进行喉切除术,切除整个喉部。五、放化疗后的随访除了T1N0声门病变以外,需要对原发部位和颈部进行密切随访监测。原发部位的监测由颈部超声和/或颈部临床触诊和影像学检查来评估。CT、MR和超声扫描在鉴别放疗后水肿和复发方面的特异性较差。因此,应在治疗后3-6个月进行CT、MR或PET-CT,以提供基线图像以供日后参考。当发现可疑淋巴结时,应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活组织检查。接受放化疗治疗的患者,PET-CT已被引入这些患者的治疗后监测,以评估原发性和颈部疾病反应。PET-CT总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和82%。阳性预测值为75%,阴性预测值为95%。治疗10周后扫描的敏感性更高。与单独使用CT相比,PET联合CT可使假阳性率降低50%以上。接受放疗的患者应在治疗后3-6个月进行CT、MRI或PET-CT检查,以提供基线图像以供日后参考,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患者应在治疗完成后3个月进行PET-CT检查,以评估颈部的反应。除了筛查肿瘤复发外,还必须监测患者与放疗相关的后遗症,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接受颈部放疗的患者应终生每6-12个月进行一次甲状腺功能检查。
一、什么是下咽癌?下咽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下咽指会厌上缘至环状软骨下缘的区域,包括梨状窝区、下咽后壁区和环后区三个解剖亚区。二、什么原因导致下咽癌?当某些因素导致健康细胞内的DNA以某种方式突变(改变)时,就会发生癌症。这种变化导致细胞生长失控。如果不及时治疗,癌细胞可能会形成肿块或肿瘤。一些癌细胞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至于为什么健康细胞在发生癌症时会变成癌症,还有很多未知数。到目前为止,研究表明,烟草和酒精在导致许多头颈肿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下咽癌也是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酒精和烟草物质会损害口腔和喉咙中的细胞。明确的因素:饮酒或使用烟草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患下咽癌的风险就越大。三、下咽癌有哪些症状?下咽癌通常不会引起明确的症状。患有早期疾病的人可能根本没有注意到下咽癌的迹象。下咽癌可能导致:(1) 声音变化(可能听起来粗糙或嘶哑)。(2) 可以沿着脖子触摸到肿块。(3) 持续很长时间的喉咙痛。(4) 吞咽问题(可能使进食困难或疼痛)。(5) 不明原因的疼痛,一只或两只耳朵内异响或肿胀感四、如何进行下咽癌诊断?医生可能会询问出现症状的时间以及是否(或多少)使用酒精或烟草。这些详细信息可以帮助医生是否需要更多检查。在体格检查期间,医生可能会摸患者的脖子以检查淋巴结肿大。他们可能会用喉镜向下看患者的喉咙,寻找任何不寻常的。医生可能会使用一项或多项检查来诊断下咽癌:内镜:耳鼻喉科专家通常在门诊进行检查患者的喉咙。使用纤维喉镜进行检查。活检:耳鼻喉医生可能会在手术室取组织。之后,病理学家在显微镜下仔细检查组织细胞,寻找癌症的迹象。活检可以确认或排除下咽癌。影像学检查:如果活检证实癌症,医生可能会进行影像学检查,以了解有关癌症如何影响患者的更多信息。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MRI扫描或PET/CT扫描)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获取体内详细图片。五、什么是下咽癌分期?分期是癌症诊断过程的一部分。它根据特定特征(如肿瘤大小和癌症扩散)对癌症进行分组。癌症分期很复杂。在确定癌症分期之前,医生将审查患者的所有检查结果。一般来说,较低的癌症分期(如0期或I期)意味着早期疾病。更高的分期(II至IV期)代表晚期的疾病,说明肿瘤和已经扩散到喉咙以外。六、如何治疗下咽癌?医疗团队将根据患者的情况设计治疗计划。使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化疗和免疫治疗。治疗建议将基于许多因素,并且可能涉及多种治疗类型。化学疗法:强效药物治疗全身癌细胞。患者可能需要化疗来缩小肿瘤。或者它可能有助于清除手术后留在体内的癌细胞。放射治疗:放射治疗使用高能X射线,伽马射线或粒子杀死癌细胞,同时保护未受影响的组织。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推荐一种放射治疗(以及患者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免疫疗法:免疫治疗是帮助人们自身免疫系统(发挥更强的功能)发现并破坏癌细胞的药物。七、下咽癌如何随访?下咽癌必须密切随访患者,随访的医生应包括整个头颈部多学科团队,不仅包括医生,还包括营养师以及言语、吞咽、听力和心理专家。大多数复发发生在初次诊断后的前两年内,临床随访,包括通过软式内镜检查头颈部检查,在头两年应每2-3个月进行一次,第3-5年每6个月进行一次,此后每年进行一次。对于局部晚期疾病,建议在初次治疗后三个月进行头颈部影像学检查,以评估患者状态并进行基线治疗后影像学检查。对于淋巴结阳性患者,建议在放化疗后3个月进行PET/CT检查,以评估颈部清扫的必要性。否则,如果出现症状或在临床检查中发现异常,应进行影像学检查。对于接受放疗治疗的患者,建议每日牙齿氟化,每6个月进行一次牙科评估,根据临床指征,还建议进行烟草和酒精戒断咨询和心理支持。
一、什么是鼻旁窦癌?人的鼻子周围有四对鼻旁窦如下图,鼻旁窦癌是一种生长在鼻窦内(鼻子后面的开放空间)内的癌症。二、鼻旁窦肿瘤的病因?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说法,职业接触几种制剂会导致鼻腔和鼻旁窦癌的发生,异丙醇生产、皮革粉尘、镍化合物、镭、木屑这些因素证据比较充足,而另一些因素只有有限的证据支持,例如做木工,接触铬化合物、甲醛,纺织品制造工作。 吸烟与鼻腔癌和鼻旁窦癌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瘤病毒(HPV)与鼻窦癌的一个亚群有关。HPV在约30%的鼻窦癌中检测到。三、鼻旁窦癌体征和症状?鼻腔癌和鼻旁窦癌的早期症状,包括鼻塞、鼻涕、鼻衄和面部疼痛,与典型的炎症性疾病相似,当肿瘤侵犯到鼻窦和鼻腔之外时,还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头痛、三叉神经区域的疼痛,或嗅觉障碍),眼科(眼球突出、上映、复视、视力丧失)或牙齿(上颌牙齿疼痛或活动)症状。四、如何诊断鼻旁窦癌?对于疑似鼻窦病变的患者,临床检查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柔性和/或刚性内镜进行鼻内镜检查。鼻内镜检查可以显示病变,并可能有助于区分炎性息肉与肿瘤,判断良性或恶性。鼻窦病变的活检应仅在完成影像学评估后进行,以尽量减少出血风险。必须完成口腔检查,必须触诊所有颈部淋巴结站以寻找颈部肿物,有些颈部的临床评估必须通过超声(联合或不联合超声引导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完成。还应进行颅神经(从I至VI)的临床检查。功能成像(PET-CT和新出现的PET-MRI)在晚期肿瘤的随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五、鼻旁窦癌的预后如何?T1、T2、T3和T4肿瘤患者的5年精算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91%、64%、72%和49%;腺癌和未分化癌患者分别为78%和60%;鼻腔、上颌窦和筛窦肿瘤分别为77%、62%和48%。除分期和组织学检查外,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临床预后因素。仅靠手术和放疗很少能治愈这些肿瘤。事实上,近几十年来,手术后放疗的生存率显著提高,但其他治疗方式则没有。单独接受手术的患者生存率为79%,手术和放疗联合治疗患者的生存率为66%,仅接受放疗的患者为57%。六、鼻旁窦癌的如何治疗?早期疾病上颌窦T1肿瘤优先通过手术治疗。当手术切缘接近或阳性时,如果组织学特征提示内在侵袭性(即神经周围播散、血管栓塞)或组织学不利,即腺样囊性癌需要辅助放化疗。局部晚期疾病,在更晚期的可切除肿瘤中,手术加放疗(联合或不联合化疗)是常用方法,在先前接受过放疗的患者中,评估手术切除范围以获得清晰的切缘可能更困难。因此,通常在术后进行放疗。不可切除的病例通常采用根治性放疗或放化疗治疗。不可切除的疾病,根治性放疗或放化疗是不可切除的鼻旁窦癌的常用治疗方法。七、鼻旁窦癌的如何随访?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的随访包括临床和影像学评估的组合,必须进行至少五年的随访。根据关于鼻、鼻旁窦和颅底肿瘤内镜治疗的欧洲共识,对这些患者的随访应终生,根据共识,内窥镜检查和磁共振应在术后第一年每四个月进行一次,在接下来的四年中每六个月进行一次,然后每年进行一次。内窥镜检查和影像学的结合对于早起发现复发至关重要,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发现并发症和后遗症。MRI对于检测黏膜下复发(例如骨内复发)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