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HPV疫苗 是广大女性同胞比较关心的话题 特别是最近 全国多地逐步推进 适龄女性HPV疫苗普遍接种策略 已经有城市启动 HPV疫苗免费接种计划。 ? 是不是也是你的困惑呢? ? ? ? ? ? 01 ? 什么是HPV疫苗 HPV即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的简称,研究证实,高危型的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尤其HPV16、18型感染是宫颈癌发生发展最重要的致病因素,所以也将HPV疫苗称作宫颈癌疫苗。当前,已上市的HPV疫苗根据其可预防的HPV型别不同,分为二价HPV疫苗、四价HPV疫苗和九价HPV疫苗。 ? ? 02 ? 二价、四价、九价的区别 ? 二价HPV疫苗适用9-45岁的女性 四价HPV疫苗适用于20-45岁的女性 九价HPV疫苗适用于16-26岁的女性 ? 它们都是需要注射三针的 ? 并且HPV疫苗在未发生过性行为的女性中接种效果最佳 有过性生活的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未感染的型别。 ? 03 ? 感染HPV后,HPV疫苗还有保护作用吗? ●?对已感染型别的保护:HPV疫苗仅用于预防用途,不适用于治疗已经发生的HPV相关病变,也不能防止病变的进展。 ? ●?对疫苗覆盖的未感染型别的保护:美国CDC《HPV疫苗相关信息:临床医生版》中指出,即使已经感染了某种型别的HPV,接种HPV疫苗仍能够获得其他型别的保护作用。 ? ? 04 ? 接种HPV疫苗后还需要进行宫颈癌筛查吗? ●?需要,HPV疫苗不能替代宫颈癌筛查。 接种疫苗是宫颈癌预防的一级防御,筛查是二级防御,两者都很重要。 ? ●?接种HPV疫苗 HPV疫苗可以从根本上阻断HPV传播,是最特异、最有效的预防措施,通过减少HPV感染,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子宫颈癌前病变,以及对子宫颈浸润癌及时治疗来降低子宫颈癌的疾病负担。 ? ●?定期进行子宫颈癌筛查 中国仍有约7%的子宫颈癌暂时不能通过接种HPV疫苗预防、对于已经接受HPV疫苗的女性,如果已经到了筛查年龄,仍然需要定期进行筛查。 ? 05 ? 一些注意事项 1 注射前 对疫苗的活性成分或任何辅料成分有超敏反应者禁止接种HPV疫苗,注射本品后有超敏反应症状者,不应再次接种本品。对于以下人群,需慎用HPV疫苗: ? 有血小板减少症或其他可成为肌内注射禁忌证的凝血功能障碍者不宜接种; ? 妊娠期女性或备孕女性建议推迟至妊娠期结束后再接种,哺乳期女性接种时应谨慎; ? 急性疾病常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接种疫苗可能会加重症状,建议在痊愈后接种; 因部分女性有不同程度的经期不适,建议非经期接种。 ? 因部分女性有不同程度的经期不适,建议非经期接种。 ? ? 2 注射后 注射HPV疫苗后,留观半小时,看是否有过敏反应; ? 注射部位要保持清洁干燥,尽量避免划伤,以免感染; ? 注射疫苗后一周内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建议烟酒、喝咖啡等; ? 注射完三针疫苗后建议半年后才考虑怀孕。
绝经是女性生理机能由盛转衰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其本质是卵巢功能衰竭,无法产生足够的雌孕激素,月经自然停止 。? ???????????????????? 一般来说,女性35岁后卵巢分泌功能开始自然出现减退,而且是不可逆转的,随着卵巢功能的逐渐衰退,卵巢最终萎缩变硬变小,分泌功能完全消退就绝经了。从古至今人类的寿命在不断延长,但妇女绝经的年龄始终未变,我国女性平均绝经年龄一直在49~50岁左右。 ??????????????????? ?????? 怎么判断是否绝经了? ??????????? 不是说到了年纪,月经一次两次不来就叫绝经。或者说,很多姐妹都会遇到这种情况,40多岁了,停经半年后,又来月经了,是不是绝经呢? ?????? 并不是。 ?????????? 绝经指的是月经完全停止1年以上 ??????????????????????? 尽管我们刚刚说了,绝经的年龄在50岁左右,但在临床上,40岁以后,停经超过一年,排除怀孕,也可以诊断为绝经。而40岁以前,如果FSH(促卵泡生成素)≥40 U/L,且停经4月以上,就是卵巢早衰。 ???? 值得警惕的是,一旦绝经后,就意味着彻底和“老朋友”说拜拜。如果停经一年以后,月经又来了,这可不是“第二春”,一定要及时就医,警惕子宫内膜病变。 ???????????? ??????? 绝经意味着什么呢? ?????????? 当女性?正式绝经,也就意味着体内基本没有雌孕激素了。其中雌激素尤其重要。都说女人是雌激素做的,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它是女性各大器官维持正常功能所必须的?。 ??????????????????? 雌激素消失后,人体器官就开始衰老,一开始的影响可能只是潮热多汗、暴躁易怒、失眠等常见的“更年期症状”,中期以阴道粘膜萎缩、性交痛、泌尿系统症状、皮肤老化等为主,而到了远期,心血管和代谢问题、骨量减少导致的骨质疏松等也开始出现。 ????????????????? 所以说人体内在的器官衰老和雌激素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绝经意味着步入老年,于是很多女性想晚点绝经 ,这样可以留住青春,老得慢一点 。 ???????? 晚点绝经可以吗? ?????????????????? 当然,这有一点道理,绝经时间早晚对身体有着不同的影响。早绝经意味着“老年”的开始,一旦绝经,器官就开始出现衰老,伴随着各种绝经的症状,生活质量也直线下降。但这也并不意味着绝经年龄越晚就越好。如果超过55岁还没绝经,甚至60多岁还有月经,那就要小心了。因为自然月经状态下,排卵前和排卵后都有雌激素高峰,而雌激素的长期刺激容易引起乳腺和子宫内膜病变。 ???????????????? ?????? 所以,超过55岁还没绝经的姐妹,?体检的时候一定要重点检查乳房和子宫内膜,以排除病变。 ????????????????? 绝经,其实也是身体自然衰老的一个过程,并没有那么可怕。没有人可以做到青春永驻,太晚绝经反而可能预示着风险哦。至于大家担心的更年期症状,及时治疗干预,同时调整好心态,保持一周3~4次的中等量运动,合理膳食,晚年也可以很精彩。
女性在月经期间身体保持健康良好的状态,此时就不会有太多不良症状出现,而部分人身体没有调养得当,就容易在生理期出现痛经,月经量变得稀少,月经周期紊乱的情况。 35岁的蔓蔓(化名)平时工作忙、压力大,通宵熬夜是家常便饭。蔓蔓因为近半年月经越来越少前来就诊,根据她的描述,以前月经第一天都要用三四片卫生巾,但是现如今第一天一片都只能“湿”掉一半。各项检查做下来,其它倒没什么问题,唯独AMH值只有0.9ng/ml了,医生告诉她,她的卵巢功能已经下降了。 而25岁的小欣(化名)月经倒是挺规律的,但她总觉得自己的量比别人少,每次来月经第一天也是一片卫生巾基本就够了。可是来医院检查一番,医生告诉她,一切正常,没什么好担心的。 同样是经量少,为啥有人早衰,有人却是“多虑”呢? 你觉得经量少,是真的少吗? 经血本质是由于性激素的突然撤退而导致的子宫内膜脱落出血,所以经量与性激素水平及子宫状态(尤其是内膜)有极大关系。经期出血量一般在5-80ml左右。5ml是多少呢?某夫山泉的瓶盖容量大约就是5ml。 每个人的经量都会有差异,经量多也不代表“多排毒”,月经少也不代表“衰老”,所以你是10ml,她是60ml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月经量针对个人基本不会有太大波动,有没有突然且持续周期较久的经量减少才是要关注的! 那如果真的是月经减少,是不是就是衰老了呢? 这个嘛!我觉得你还是太年轻! 年纪轻轻,月经为啥突然变少? 1、你是不是“中奖了”? 妊娠状况也会影响月经,你感觉月经变少了,其实有可能并不是月经。部分女性在孕早期会出现点滴出血,一般量少时间短,2-3天即止。而先兆流产、宫外孕也可能引起少量出血。 2、是不是有疾病发生? ① 中枢神经系统相关 该类经量的减少多由中枢神经系统及下丘脑功能或器质性疾病引起,其中以功能性原因为主,精神应激、过度减肥或运动、药物服用(如精神类药物、激素类避孕药)等都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经量减少。 所以经量突然减少,先问问自己有木有过度减肥、压力大?有木有吃什么药? ② 垂体和卵巢相关 垂体和卵巢相关疾病也与经量减少有关,如垂体泌乳素瘤、卵巢囊肿等。值得注意的是,下丘脑、垂体分泌的“高级”激素都要作用于卵巢才能生成子宫内膜“认识”的雌孕激素,而且卵巢分泌的雌孕激素又可以反作用于上级,所以卵巢可谓是“枢纽”,常见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巧囊(即发生在卵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都可能影响月经。 ③子宫相关 除了子宫发育不良、宫内感染等可能影响内膜生长脱落的疾病外,经血流出通道的受阻也会直观地造成经血减少,较为典型的就是多次刮宫后子宫内膜损伤粘连,甚至可以发展到宫腔、宫颈的全部阻塞导致闭经,即Asherman综合征 此外,由于机体生理的复杂性,某些激素会相互作用互相影响,所以甲减等疾病也可能导致月经量少。 年过40,月经减少,算早衰吗? 除了妊娠和病理性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大,卵巢功能衰退,性激素水平下降,经量确实会逐渐减少。40岁之前,如果FSH(促卵泡生成素)≥25 U/L且月经稀发4月,提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如果FSH≥40 U/L,且闭经4月以上,可以认为是卵巢早衰了;40岁之后,其实就是属于围绝经期或绝经了。 因为卵巢功能减退大约从40岁开始,历经数年直至完全丧失,我国女性平均绝经年龄是49.5岁,80%在45-54岁之间,所以在该阶段出现的经量减少,在排除病理性因素后,就属于正常的衰老、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切记,不是说年过40后的月经减少就是正常的,一定记得看医生由医生评估哦~ 月经突然减少,怎么办? 导致经量减少的因素有很多,不管是真衰老还是假衰老,明确原因都很重要。 第一步:买个早孕试纸测一测 不关你是少女还是阿姨,都先测一测,明确自己是否有怀孕可能,万一是“两条杠”呢? 第二步:基础体温、激素检测和超声 通过检测血中雌激素(E)、孕激素(P)、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抗缪勒管激素(AMH)的含量,可以初步了解性腺轴功能;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泌乳素(PRL)可以协助排除其他相关疾病;胰岛素、雄激素(T)、17羟孕酮等的测定可以确定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或高雄血症。 而超声也是常规辅助检查之一,依靠超声,医生可以较为直观地检查子宫、卵巢等盆腔脏器的情况,帮助诊断。 抽血检查及超声多推荐月经期第5天进行(以月经来时算第一天),但具体情况还需以医嘱为准。 除此之外,还有个“不要钱”的检查,大家也可以自行完成,就是基础体温测量。每天早上醒来啥也不干,先测体温,然后描成曲线带给医生看。 第三步:其他影像学检查 以B超及内分泌检查为基础,针对不同可能病因,其他辅助检查也很重要。若是子宫内膜有问题,那么宫腔镜可以直接观察并取下可疑病灶进行病理检查。而当B超无法观察清楚时,盆腔MRI有助于对其更详尽地检查。此外,如果怀疑是垂体原因,头颅MRI也是协助诊断的强力手段。 划重点:正常情况下,不同人月经量会有个体化差异,但每个人每个月的月经量波动并不大,如果出现突然的、持续时间久的经量减少,就要及时就医哦!
宫腔镜临床诊断意义 宫腔镜能直接检视宫内病变,对大多数子宫内疾病可迅速作出精确的诊断。有人估计对有指征的病人做宫腔镜检查,可使经其他传统方法检出的子宫内异常率从28.9%提高到70%,其中不少病人经宫腔镜检查发现的异常,应用其他传统方法无法诊断。概括起来,宫腔镜检查临床中主要应用于如下几个方面: 1.异常子宫出血 异常子宫出血(AUB)是妇科常见病,严重时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包括生育期、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出现的异常出血,如:月经过多、过频、经期延长、不规则出血、以及绝经前、后子宫出血。妇科检查时多无异常发现,B超检查或盲目诊刮也常常误诊或漏诊,据报道漏诊宫内病变者高达10%~35%;用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异常影像来解释,有30%~50%不确定甚至错误。临床中应用宫腔镜检查,不仅能准确确定病灶存在的部位、大小、外观和范围,对病灶表面的组织结构进行细致的观察,且能对可疑病变直视下活检,大大提高了宫内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经宫腔镜检查所呈现的最常见病变为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息肉。其次为子宫内膜萎缩和子宫内膜癌。 2.不孕症或习惯性流产者 通过宫腔镜检查宫颈管和宫腔及双侧输卵管开口,以发现干扰孕卵着床和(或)发育的病变;同时宫腔镜直视下行输卵管插管通液,可了解输卵管的通畅度。 经宫腔镜检查发现导致的不孕及习惯性流产的宫内因素有先天性子宫畸形、黏膜下及壁间内突型子宫肌瘤、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息肉、宫内异物及输卵管阻塞。 3.宫腔内异物 各种异常声像学所见宫腔内异常回声或占位性病变均为间接检查结果,宫腔镜检查可为之进行确认、评估、定位,决定能否用宫腔镜技术取出。 经宫腔镜检查发现宫内异物有最常见的为宫内节育器(嵌顿、断片残留)及胚物残留,其次为残留胚骨或子宫内膜钙化、断裂的宫颈扩张棒或海藻棒残留和剖宫产遗留的不吸收缝合线。 4.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在育龄妇女中患病率为20%~25%,多见于40~50岁妇女。其中黏膜下肌瘤占10%~15%,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传统的治疗方法多以开腹行子宫肌瘤剔除或切除子宫达到治疗的目的,但这种手术方式对有生育要求或不愿意切除子宫的女性是一种身体上的损伤和心理上的创伤。宫腔镜治疗黏膜下肌瘤是应用宫腔电切镜的单极或双极切除黏膜下肌瘤和内突壁间肌瘤的手术。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仍有生育能力。 5.子宫内膜息肉切除 子宫内膜息肉是异常子宫出血与不育症的主要原因。通常的方法是盲目刮宫,但常遇到无法根治的问题,复发率高。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是采用宫腔镜环形电极切除子宫内膜息肉及其蒂附着处2~3mm的肌肉组织,有的放矢,并不损伤周围正常内膜,是治疗息肉的最佳方法。 6.宫腔粘连 宫腔粘连是由子宫内膜受损后形成部分或全部粘连的病理现象,90%以上由刮宫引起,主要表现为腹痛、经量减少及闭经、不孕等。在宫腔镜问世之前,宫腔粘连的诊断依靠病史、体格检查、试验室资料和HSG。HSG对于可疑宫腔粘连能判断宫腔封闭的程度,但不能提示粘连的坚韧度和类型。在宫腔镜的直视下可排除30%的异常HSG结果,做出终末诊断,是诊断宫腔黏连的金标准,并可通过电切等手术操作进行分离。 7.子宫纵隔切除 子宫纵隔是最常见的子宫畸形,易发生早产、流产、胎位异常及产后胎盘滞留。在宫腔镜手术问世前,子宫纵隔均需开腹和切开子宫,病人住院时间长,术后恢复慢,术后至少6个月才可考虑妊娠,子宫有瘢痕,妊娠能维持至足月者剖宫产率高,以预防子宫破裂和卵巢、输卵管及盆腔粘连。子宫纵隔切除术(TCRS)是用宫腔镜环形电极和针状电极切开,切除或划开子宫纵隔组织以达到恢复宫腔正常形态和生育功能目的的手术。术时无明显出血,术后病率低,易被患者接受,术后4周即可考虑妊娠。 8.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疑及子宫内膜癌的人群主要是45岁以上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为了明确子宫内膜的病变,传统的方法是诊断性刮宫,可能遗漏位于宫角深部或黏膜下肌瘤后方的小癌灶,部分子宫内膜区域刮不到,难于作出正确的判断。子宫内膜细胞学涂片有可能提供假阴性结果,尤其是高分化或小的肿瘤。近几十年众多资料表明,宫腔镜检查直接活检和病理学检查45岁以上AUB妇女,是筛查高危人群,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其先兆的最佳方法。
子宫肌瘤是发生于育龄期女性子宫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十分普遍,许多女性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期患上该病,但多数患者常无明显症状。子宫肌瘤与女性健康息息相关,需得到广泛的关注。 一、什么是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组成,又称“子宫纤维瘤”、“子宫纤维肌瘤”,但因其主要成分是以平滑肌细胞增生为主,故以“子宫平滑肌瘤”的命名最为合适,而其简称“子宫肌瘤”也最为人所知。子宫肌瘤不增加子宫恶性肿瘤的风险,也不会进展为恶性肿瘤。 子宫肌瘤常见于30~50岁妇女,20岁以下少见。在育龄期,子宫肌瘤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发病高峰在40岁左右。育龄妇女中患有子宫肌瘤的比例达20%-50%,而因许多患者无明显症状或有症状而未及时就诊,其真实发病率可能更高。据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女性50岁之前子宫肌瘤的累积发病率估计高达70%-80%。肌瘤的大小可以从肉眼不能发现的芝麻粒到可扭曲和增大子宫的巨大肿块。 通常,根据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可将其分为以下3类: 1. 肌壁间肌瘤:约占60%-70%,肌瘤位于子宫肌壁间,周围均被肌层包绕。肌壁间肌瘤呈膨胀性生长,常使得子宫增大。 2.浆膜下肌瘤: 浆膜层是覆盖在子宫表面的腹膜,犹如子宫肌层的“外衣”。肌瘤发生于子宫肌层的外侧部分并继续向外发展,突出于子宫表面,肌瘤表面仅由子宫浆膜覆盖,约占20%。 3. 黏膜下肌瘤:黏膜即为子宫内膜,是子宫功能发挥的“核心”。子宫内膜受卵巢激素的影响而发生的周期性剥脱及出血即为月经。肌瘤发生于子宫肌层的内侧部分并继续向宫腔发展,突出于子宫腔,表面仅由黏膜层覆盖,约占10%-15%。因该类肌瘤与子宫内膜关系密切,常对月经的影响最大且可引起不孕和流产。 子宫肌瘤常为多发性,并且以上不同类型肌瘤可同时发生在同一子宫上,称为多发性子宫肌瘤。当浆膜下肌瘤和黏膜下肌瘤完全突出于子宫肌层,仅以一较小的蒂与子宫相连时,称为带蒂肌瘤。 子宫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 二. 子宫肌瘤有哪些症状? 子宫肌瘤通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部分患者可有明显的症状。症状的类型通常与肌瘤的位置有关。子宫肌瘤的症状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月经改变:为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常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少数在经期前后出现阴道流血。长期的月经改变可继发贫血,出现乏力、心悸等症状。 2. 盆腔疼痛或坠胀感:包括下腹坠胀、腰背酸痛、性交痛等,少数情况下,肌瘤蒂扭转、红色样变可出现急性腹痛。另外,子宫肌瘤可能与子宫腺肌症和(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存在,从而出现盆腔疼痛。 3. 压迫症状:肌瘤压迫膀胱可引起尿频、排尿困难或尿潴留等;肌瘤压迫直肠可引起下腹坠胀不适、便秘等症状。 4. 白带增多:正常白带是少量略显黏稠的白色稀糊状或蛋清样分泌物,随着月经周期的改变会有轻微变化。肌壁间肌瘤可仅表现为白带增多,而黏膜下肌瘤可因溃烂、坏死等出现血性或脓血性的白带。 5. 其他症状:肌瘤较大时引起下腹部增大,可能被误认为体重增加或妊娠,而腹部触摸发现质硬的肿物可予以鉴别。黏膜下肌瘤和引起宫腔变形的肌壁间肌瘤可引起不孕或流产。绝经后的子宫肌瘤妇女如出现新发的疼痛和(或)出血,则应考虑肌瘤恶变可能。 三.怎样知道有子宫肌瘤? 当出现以上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妇产科医生在详细询问病史后会常规行妇科检查。子宫肌瘤可根据患者病史和体征进行诊断。超声检查是常用且准确的辅助检查,肌瘤可显示出低回声区,并可区分子宫肌瘤与妊娠子宫及其他盆腔肿块。如有需要,还可选择MRI、宫腔镜、腹腔镜等协助诊断。医生明确子宫肌瘤的诊断后,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年龄和生育要求以及肌瘤的类型和大小等,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此外,随着体检的普及,将会发现越来越多的无症状肌瘤,这种情况通常不需治疗,但需每3-6个月随访一次。
人乳头瘤病毒(HPV)的真情告白:网络时代的另类科普(1)我是HPV,中文名叫人乳头瘤病毒,是近年的一个腕级人物,尽管还没有搞成“HPV门”,但已经“全球风雨”了。我也来说“两句”:1.首先,我的家族成员很多,有100多个,但实际上给宫颈造成麻烦的多半是HPV16和HPV18两个而已。2.我非常自豪,因为我成就了一名叫豪森的德国老伯,他居然发现我(HPV)与宫颈癌之间存在明确因果关系,并由此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医学奖。3.我有点自卑,因为我其实是个“山贼”而已,与其它大腕(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均引起肝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相比,我只在宫颈上闹点事儿,而且只要您稍有警惕(每两年一次宫颈癌筛查),我就难成大事。4.至于我是如何缠上您的,有时是天知地知您知我知,但很多时候是真的不知道。通常是通过性行为,但接触不干净的卫生洁具和用品后也可能沾染上我。5.其实,并不是一沾上我,就会得宫颈癌!只有长期的、持续的、高负荷地与我亲密接触,才会引起宫颈的癌前病变和宫颈癌。6.据说,40%的女性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都会与我有过接触,但我通常作为访客出现,多半自动离开。但如果您的状态不好(免疫能力下降)、环境适宜(多个性伴、不洁性生活),我就会克服一下,定居了!7.如果妇科医生发现了我缠上了您,您当然会紧张和不快,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一件比较幸运的事情(绝非站着说话不腰痛!)。因为,我被暴露后,我的家族的后续破坏工作多半做不成了。8.那么,什么时候要怀疑到我并对我展开调查呢?如果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即TCT)提示有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称为ASCUS)或者更高程度的病变,那就要进行HPV检测了。如果证实我不在现场(即HPV阴性),您大可以放心了,半年之后复查TCT即可;如果证实我确实在现场(即HPV阳性),您就需要进一步检查,做阴道镜和活检了。如果TCT发现为更高级别的病变,我就基本应该自首了,检查只是留底备案而已。9.至于如何对我进行调查,有几条途径:一是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报告单上会提示,二是其他方法,报告HPV16,HPV18阳性;三是杂交捕获的人乳头瘤病毒检查(HC2),除了报阳性之外,还报具体数值(是半定量,和HPV的量有一定相关性,但不绝对平行),是目前最先进的检查方法。10.如果准备怀孕的妇女沾染上我,我建议您还是先把我的大部队打发走了之后再怀孕(HPV值明显降低)。潜伏下来的少量人员一般不会影响妊娠结局。11.即使我已经给您带来了伤害(如各种类型的宫颈癌前病变),您仍然是可以搞定我的。狂轰烂炸的攻击(各种针对宫颈病变的物理治疗和锥切)能将我的部队大部消灭,即所谓“治病即治毒”,留下的残兵一般很难组织有效进攻。而且,您自身的免疫能力有可能最终将我“请出”。12.基本可以负责任地说,目前还没有口服药物能对付我。在宫颈局部使用干扰素可能有一定效果。西方国家已经开发了新式武器,即治疗性HPV疫苗和预防性HPV疫苗(主要针对HPV16和HPV18)。据他们官方发布的消息,效果还是不错的。总之,我并非可怕至极,但您的确需要关注,否则,真的会闹出点动静的!作者谭先杰系北京协和医院妇科肿瘤医生,有感于女性对人乳头瘤病毒HPV的过度恐惧和误解而作。
子宫对于妇女本人和人类繁衍都有至关重要。一些妇女因疾病需要切除子宫,她们对手术给她们带来的影响顾虑重重。那么,子宫切除后会有哪些问题,让我们来稍微全面地谈一谈。肯定的是,切除子宫后,妇女的两种重要现象或者功能就丧失了:一是不会再有每月一次的月经,二是不能怀孕生育。对于这两种情况,准备手术的女性都能理解。实际上,很多女性担心的是另外三个问题:一是子宫切除后会迅速变老吗?二是子宫切除后影响性生活吗?三是切除子宫后会变成男的吗?首先,子宫切除后会迅速变老吗?这主要取决于切除子宫时是否同时切除卵巢。人体老化是一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器官。子宫只是生殖道的器官之一,其上司是卵巢,当卵巢功能衰退后,女性就进入更年期,月经也就停止了。因此,对于卵巢功能正常的妇女,如果切除子宫时不切除卵巢(无论是保留一侧或双侧卵巢),通常不会加快更年期的到来。术后除了不再来月经之外,卵巢会象术前一样分泌激素并作用于外阴、阴道、乳房等器官,故不会出现乳房萎缩、阴道干涩及潮热、出汗、烦躁等症状。但是如果切除子宫时不允许保留卵巢,则的确会很快出现更年期症状。此时可在妇科内分泌医生的指导下适当给予激素补充治疗,缓解症状并预防骨质疏松症。其次,子宫切除术影响性生活吗?如果有影响,心理上多于生理上。有些全子宫切除的妇女,抱怨阴道短了而影响性快感。实际上经过测量统计,除非恶性肿瘤需切除较长的阴道外,子宫全切术后的阴道长度与手术前基本相同,故不会对性交造成障碍。从前认为宫颈在性交过程中对润滑阴道起一定作用,经过深入研究也被否定了。如果卵巢保留,仍会有雌激素产生。如果卵巢也一起切除,由于雌激素的缺乏,会出现乳房萎缩、阴道干涩及性欲下降等,会对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通过补充外源性雌激素可有效改善症状。至于子宫切除术对心理上的影响,不同妇女可以完全不同。很多需要切除子宫的妇女,术前都患有某些妇科疾病,常伴腹痛、贫血等症状,这些病痛的长期折磨影响了她们的心情,甚至恐惧性生活会加重病情。如果手术将子宫切除了,病痛会消失,心理上的烦恼也烟消云散,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而且,有些妇女不再担心怀孕而从性生活中得到了更大乐趣。因此对于这些妇女而言,切除子宫对性生活的影响是正面的。但有些妇女手术后会出现很大的失落感,主要发生在年轻并对手术缺乏正确认识的妇女。这些妇女错误地认为失去子宫不仅不能再生育,还会影响身体健康,认为性功能与生殖能力是一回事,认为月经停止就是性功能的停止。她们对手术本身怀有恐惧心理和消极态度,手术后自然长期闷闷不乐,自然会对性生活产生负面影响。需要指出的是,丈夫对子宫切除术的态度十分重要,有的丈夫听信传言,不顾妻子患病的痛苦,不同意妻子做全子宫切除术;或是在手术以后态度沉闷,对妻子不关心体贴,这都会影响夫妻之间感情。如果能在手术前一同找医生谈一谈,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和手术的方法,可以帮助打消顾虑。最后,子宫切除后会变成男的吗?切除了子宫后绝不会变成男的!因为如前所述,子宫只是卵巢的下级器官,卵巢对女性的形体保持有决定作用。而且,即使切除了双侧卵巢,同样不会变成男的!!。具体原因参考作者另一篇科普短文《妇女切除卵巢后会变成男人吗?》
摘要:人类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HPV的检测已是宫颈癌早期筛查的一个重要方面。HPV的检测和分型对于了解宫颈癌病情变化、指导治疗、判断预后以及疫苗改进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文将就HPV与宫颈癌的发生,HPV与宫颈癌的年轻化,HPV检测的临床意义,以及HPV与宫颈癌疫苗作一小结。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HPV),宫颈癌,检测,疫苗Abstract: 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 is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the patho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cervical cancer, the detection of HPV has been an important aspect of early screening of cervical cancer. The det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HPV is invaluable for the acknowledging of the advance of the disease, treatment, prognosi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HPV vaccine. A summarization will be made in this article concern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PV and the pathogenesis, HPV and the trend of cervical cancer in young women hav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etection of HPV, HPV and cervical cancer vaccine.Key words: 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 cervical cancer, detection, vaccine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半数以上,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全世界每年大约有4万人患病,中国新发病例约计13万,占目前已发现的所有女性肿瘤的6%,是仅次于乳腺癌而引起妇女癌症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宫颈癌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但已有很多研究证明,99%的宫颈癌组织中可检出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1-2], HPV感染已被流行病学和生物学证明是引起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必要因素。HPV与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本文将就HPV与宫颈癌的相关关系进行小结。1. HPV与宫颈癌的发生1.1 HPV的病毒分型HPV为一种双链DNA病毒, 编码10个开放阅读框,基因组按其功能分为三个编码区:早期区(E区),晚期区(L区)和上游调节区(uRR区),分别占基因组的50%,40%和10%。早期区包含El、E2、E4、E5、E6、E7 等6个早期基因,编码合成蛋白,调控病毒转录,复制和转化;晚期区Ll和L2编码病毒的主要和次要衣壳蛋白;上游调节区又称病毒长期控制区,为非编码区,含有不同转录受体和激活因子的重叠结合区,控制早、晚转录区的转录和病毒颗粒的合成。早期蛋白E6和E7为细胞发生变异的必需蛋白,并能够通过延迟细胞角化和刺激细胞周期进展来维持变异状态。E6和E7病毒基因在增殖期基层细胞中低表达,而在HPV相关肿瘤中则为高表达,这使它们成为非常好的免疫治疗目标。HPV目前仍不能在体外细胞中进行培养,根据在宫颈癌发生中的危险性不同,可将HPV分为3类:高危型HPV,包括16,18,31,33,35,39,45,51,52,58,59,66型;低危型HPV,包括6,11,42,43,44型;危险不明型HPV,包括55,56,61等。高危型HPV,尤其是16和18型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1.2 HPV与宫颈癌的关系 1995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专题讨论会明确提出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现在流行病学资料结合实验室的证据已经确定了HPV与宫颈癌的病因关系。Cuzik等报道宫颈癌患者中94%有HPV感染,其中HPV16占66%。HPV6、11型很少存在于宫颈浸润癌,而16、18、31型多数存在于浸润癌。宫颈浸润鳞癌以HPV16型为主,占46%~63%,HPV18型占10%~14%,宫颈腺癌及腺棘癌中以HPV18型为主,为37%~41%,而HPV16型占26%~36%。宫颈癌的恶性表型也与HPV的类型有关。角化鳞癌都与HPV16有关,而腺鳞癌与HPV18、45有关。有研究发现宫颈病变HPV16、18阳性者,病情进展的多于HPV6、11型阳性者。恶性程度高的宫颈浸润癌的患者中其HPV18型阳性多于16型,HPV18型常见于年轻分化差的患者,其淋巴结转移率也高。HPV18与宫颈癌预后关系的研究结果也提示,HPV18与早期宫颈癌的预后差有关,它是一个独立的预测早期宫颈癌作全子宫加盆腔淋巴结清扫后复发的因素。但是并非所有的HPV感染者均会发展为CIN和癌症,这主要取决于病毒因素如HPDNA型别,HPV含量水平,HPV首次感染时间等;宿主因素如免疫功能,妊娠、激素和营养状况等;环境协同因素,其与宫颈癌行为危险因素基本一致。有关HPV与癌基因、抑癌基因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认为HPV的E6蛋白能与抑癌基因p53表达蛋白形成复合物,并通过依赖于遍在蛋白的蛋白酶解使p53表达蛋白降解,进一步导致bcl-2表达失控,细胞增殖失控而致癌[3-4]。另有研究发现,大多数浸润性宫颈癌均有高危型HPV的DNA插入宿主的基因组中,而在宫颈的浸润前病变中,HPV的DNA则通常以游离方式存在。低危型HPV插入宿主的基因组者罕见。2. HPV与宫颈癌的年轻化 近几年来,国内外报道宫颈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有明显下降,但有年轻化倾向。35岁以下妇女宫颈癌发病率明显上升[5-6]。HPV感染最常见于年轻及性行为活跃人群,初次性生活年龄小于18岁者患病危险性为20岁后的两倍多。在年轻妇女中HPV感染持续时间平均为8个月。1年后有30% 持续感染,2年后为9%。早婚者宫颈癌发病率高,很可能与早期感染病毒有关,同时可能还有其他辅助因子的协同作用,从而导致正常宫颈的癌变。由于年轻妇女性生活频繁,免疫系统未被致敏,易受HPV感染,持续HPV感染者,很可能发展成细胞学形态异常。HPV感染与宫颈癌流行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国外多数文献报道用PCR 技术检测宫颈癌标本,HPV 阳性率在70%~99%,年轻患者HPV感染率明显高于年龄较大者[2,7]。 在年轻妇女中,HPV感染率如此之高,是导致宫颈癌年轻化的非常重要因素,探讨HPV与年轻宫颈癌之间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3. HPV检测的临床意义生殖道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最早由德国病毒学家Zur Hausen提出[8]。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和生物学研究,已经明确HPV感染为宫颈癌前病变和浸润性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9-10]。大量研究资料表明,HPV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密切相关,高危型HPV(HRHPV)感染与宫颈癌关系最为密切[11]。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HPV的检出率也逐渐增高[12]。所以,许多专家提出将HPV的检测作为宫颈癌的一种筛查手段。3.1 HPV检测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作用和意义 近年来,很多针对HPVDNA检测作为宫颈癌原始筛查方法以及与细胞学联合在筛查中的意义的研究报道较多[13-16]。但是其阳性率受年龄影响较大,故多数作者不推荐HPVDNA检测作为原始的筛查方法,认为联合HPV检测和宫颈细胞学可以提高敏感性,作为初步宫颈细胞学检查后的一种补充手段。Wright 2004年总结文献认为,在宫颈癌筛查中可以将HPV检测作为宫颈细胞学的补充。对于细胞学和HPVDNA检测均阴性者可以3年后再复查。对于细胞学阴性而高危型HPV阳性者,患高度宫颈病变的风险相对较小,不常规做阴道镜检查,而应6~12个月重复HPV和细胞学检查。如仍然异常,则行阴道镜检查[10]。同时认为HPV检查的优点和意义在于: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敏感性;HPV检测不仅可以发现现行的宫颈疾病患者,还可以发现存在高危风险的人群;HPV检测在实验室检查方面是对宫颈细胞学的一种验证。作者还指出,HPV的广泛流行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随访次数增加或治疗过度。所以,如果同时应用HPV与细胞学检查应适当减少随访频率,并且未来应着眼研究HPVDNA阳性而细胞学阴性妇女的实用处理方法[15]。3.2 HPV检测在宫颈癌随访中的作用和意义在病毒引起的肿瘤患者中,病毒DNA可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如在随访鼻咽癌患者时,其血清EB DNA已被证明是一种极好的肿瘤标志物,复发患者的血清EB DNA水平升高常早于临床复发。同样HPVDNA的检测也可被用作宫颈癌治疗后随访的重要标志。Chau等于1993年报道了HPVDNA在宫颈癌治疗后复发或残留的患者中HPVDNA阳性率达96%,而治疗满意的患者中无HPVDNA阳性者。Nobbenhuis等也报道了近似阳性率(90%)[17-18]。因此,血清HPVDNA可能成为宫颈癌治疗后病情监测的有效标志物,有利于宫颈癌复发的早期诊断。总之,HPV检测在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和治疗后的预后判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许多研究支持HPV检测阳性作为细胞学检查ASCUS结果行阴道镜检查的指征,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细胞学的重复检查,减少阴道镜检查,减少随诊中高危人群的丢失。至于在CIN及宫颈癌治疗后随访中的意义,HPVDNA检测可以预示治疗后病变残存和复发的高危患者,同时血清HPVDNA可能成为宫颈癌治疗后的病情监测的有效肿瘤标志物。4. HPV与宫颈癌疫苗4.1 宫颈癌HPV疫苗的概况目前对HPV疫苗的研究主要针对高危型HPV。 一般认为,抗HPV的免疫学作用发生在预防和治疗这两个方面,因此宫颈癌HPV疫苗包括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两大类。预防性疫苗被设计用于防止HPV的感染和阻止病毒的复制;治疗性疫苗用于阻断已经感染并出现肿瘤的过程。由于流行病检测有约60%的宫颈癌患者感染的是HPV16,所以在临床试验中常以HPV16的基因作为候选疫苗的靶标。目前国际上已有两家公司研制出了HPV疫苗,其中美国默沙东公司(Merck)公司采用酵母表达系统制备的“加德西”(Gardsil)HPVL1病毒样颗粒疫苗已获得美国FDA的上市批准,而且在其他一些国家也获得了上市批准。另外,由英国葛兰素史克(GSK)公司采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系统表达的HPVL1病毒样颗粒疫苗正在进行III期临床试验,预计今年底完成。加德西疫苗(Gardsil),其国际名称为“重组人乳头瘤病毒病毒样颗粒疫苗”,是一种四价重组疫苗,用来预防由HPV 6、11、16和18型引起的宫颈癌和生殖器官癌前病变。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同类疫苗Cervarix 的研制过程和作用机理同“加德西”一样,不同的是,它只针对HPV16和HPV18型病毒免疫,并且,添加在其中的一种特殊化学物质能够使其免疫期得到延长,这种较强的免疫反应至少能够保持4年,最长可持续10年之久。4.2 HPV基因型的突变与疫苗的改进不同区域宫颈癌患者HPV流行株并不完全相同,基因也可在多位点突变。国内张富春等的相关研究证实,中国新疆南部地区HPV-16E6基因发生变异,其原型和变异型在该地区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中的分布规律可能与该地区宫颈癌高发存在一定关系。他们还发现该地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患者组织中 HPV16 L1基因可发生多位点变异,并形成多种突变模式和突变的主流模式;这些突变引起 HPV16 L1 蛋白疏水性和抗原性的改变,提示 HPV16L1 基因突变可能与HPV16的种系发生以及病毒逃避机体免疫识别有关。因此,针对该地区的HPV疫苗,应根据其突变情况,作相应的修整和改进,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对抗宫颈癌的作用。5. 结语与展望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引起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必要因素,宫颈癌的筛查是降低宫颈癌发病率最经济有效的方法,HPV的检测已是宫颈癌早期筛查的一个重要方面。HPV检测的临床意义不容忽视,许多研究支持将HPV检测与传统细胞学检查相结合,血清HPVDNA可能成为宫颈癌治疗后的病情监测的有效肿瘤标志物。HPV的检测作为宫颈癌的筛查已逐渐向临床推广,但是不同的HPV型别有不同的致病能力,所以发展HPV 基因型的分型越来越重要。HPV疫苗的诞生给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找到了新的途径和新的希望。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宫颈癌早期筛查方法的不断革新,宫颈癌疫苗的广泛使用,宫颈癌必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可防可治的恶性肿瘤。参考文献(略)
阴道毛滴虫传播途径非常广泛,主要分为直接传播与间接传播,直接传播即指性传播;间接传播包括有:公共浴池,浴盆,与滴虫者同床睡眠,洗澡,公用浴巾,或用含有滴虫的生水冲洗阴道,擦洗外阴,也可通过医务人员消毒不严,而导致的交叉传染。同时正值炎热的夏季,在一些密度很大又消毒不严的游泳池,水上娱乐场,借穿他人内裤,租用泳衣等也存在滴虫间接传染的风险。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预防感染滴虫呢? 1、由于性生活是滴虫病感染的主要途径,夫妻双方如一方查出滴虫,其配偶应同时接受检查和治疗,以免相互传染,增加治疗困难。 2、尽量避免使用公共坐式马桶,公共浴池。 3、浴巾,毛巾,泳衣等个人物品应妥善保管,不要与他人共用。 4、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内裤要勤换洗。 5、对于游泳爱好者,尤其带小孩的,应尽量去正规且消毒完善的泳池,而已确诊滴虫病或者滴虫携带者,应自觉禁止进入公共浴池游泳池。 6、对于带小孩儿的家长,在注意个人卫生的同时,更应该做好孩子的卫生工作,绝不与儿童共用个人物品,儿童与成人物品应分开放置保管。
高考(6.7-9)还有两个月不到就要来了。不禁又想起每年的五月中下旬都会有很多焦急的妈妈来为高考的女儿咨询如何让月经避开高考那几天的事情。但如果到那个时候才来问诊,已经错过了最佳的调整期。于是想赶紧趁着时间还早,给有需要的高考妈妈们提个醒。 写这个小科普,并不代表支持高考期必须调整月经。如果平时月经来潮时没有特别感觉,不影响日常生活和考试,我的建议依然是顺其自然不必太过紧张"高考遇见月经"这个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如果月经期有不适感觉比如痛经明显,月经量多,有头疼烦躁等经期紧张综合症的女生,以至于会影响到正常考试发挥的情况,那么,我还是建议早做打算,采取安全有效的方法让月经避开高考期。 我的建议是:提前一个月开始吃短效避孕药调整周期。比如月经如果可能会在6.5左右高考期间来的孩子,可以在5月的月经来潮时第一到五天内开始吃妈富隆等短效避孕药,每天一颗,一直吃到高考结束再停药来月经。这种方法最保险,前提是不要漏服,最好按时每晚睡前服用一颗。早服用还可以观察是否有吃药初期的反应,比如恶心呕吐、嗜睡乏力等症状,有足够的适应期。遇到不适反应严重者可及时到医院咨询医生如何处理,不要擅自改变药物或停药。 有些家长会顾虑说那么早吃是不是太多了,可不可以在月经的后半期吃药控制?我的回答是:不建议。因为月经后半期基本已经是排卵以后,一般14天左右就会来月经,这个时间是基本固定的。吃药依然可能会阻止不了月经来潮。越后面吃效果越差。 所以,最佳方案还是:提前一个月的月经第一到五天内吃避孕药。每天晚上睡前一颗不漏服,直到高考结束停药。药物选择:妈富隆、优思明、达英-35均可(这几种药都比较安全,不必太担心远期副作用的问题)。如果在服药期间有轻微恶心呕吐或嗜睡等不适,不要紧张,继续按时服药观察。如果反应强烈,影响生活,请及时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但有一点想提醒妈妈和女生:遇到药物反应不要太过紧张,精神紧张会加重药物反应,适得其反。如果有反应但正向面对,反应也会减弱到最低限度。此外,在吃药期间,可能还会有少量阴道出血现象,也不必太过着急和紧张,属于正常现象。如果持续出血或量增多,及时来医院就诊。总之,遇事莫慌张就对了。 最后,真诚期待所有小美女们心情放松,积极对待高考。预祝大家都能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