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女性尿失禁远离社交癌Payingattentiontofemaleurinaryincontinence,stayingawayfromsocialcancer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社会交往,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又被称为“社交癌”,国际尿控协会(ICS)最新调查表明,尿失禁已成为世界第五大疾病之一。据统计,我国尿失禁发生率约为40%,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快速发展,尿失禁将成为我国卫生领域的一个重要难题。长期尿失禁会导致泌尿系统严重病变,如引发盆腔炎、膀胱炎、性生活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质量。为了在世界范围内提高尿失禁防治的健康意识,国际尿控协会(ICS)于2009年首次发起设立了“世界尿失禁宣传周(WCW,WorldContinenceWeek)”活动。2010年,中国也加入到世界尿失禁周行列,时间定为每年6月的最后一周。为积极响应国际尿控协会倡议,我院将于2022年6月27日启动第十三届世界尿失禁宣传周活动,并将在当日由泌尿外科举办尿失禁防治宣传及义诊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关注女性尿失禁,远离社交癌。让我们一起做好排尿功能障碍疾病的科学普及工作,尽早筛查、评估,及时予以专业、规范的治疗,共同助力女性朋友早日摆脱尿失禁的困扰和尴尬,远离社交癌,恢复健康自由的生活!时间:2022年6月27日09:00~11:00地点:遂宁市中心医院德胜路院区门诊大厅活动内容:1.现场免费测血压;2.由泌尿外科专家提供专业指导及免费咨询;3.免费发放尿失禁防治宣传手册;4.筛选符合条件的人群,可以免费参加“铒激光治疗尿失禁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
近日,遂宁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收治了一位老年女性患者,70岁,主诉为“扪及阴道脱出物50+年,加重伴无法自解小便1天”。患者入院后完善全腹部CT检查示:膀胱充盈可,膀胱位置偏低,膀胱脱垂改变,左侧输尿管开口位置偏低,不排外受压狭窄改变,双侧输尿管及双肾盂、肾盏扩张、积水。完善静脉肾盂造影提示:双侧肾盂肾盏及输尿管明显扩张、积水。盆底超声检查提示:子宫重度脱垂、膀胱脱垂。结合妇科专科检查,最终诊断为:重度子宫脱垂(IV度),重度膀胱脱垂(IV度),尿潴留,双肾积水,双侧输尿管扩张,陈旧性会阴裂伤(II度)。为解决困扰患者50余年的“老毛病”,改善患者排尿困难、会阴坠胀感等临床症状,结合患者年龄和强烈要求行保留子宫手术的意愿,遂宁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摒弃传统的“一刀切”手术观念,为其施行了保留子宫的“全盆底重建术”。2021年12月9日由奉友刚主任医师主刀、肖艳红副主任医师担任一助、林叶远医师担任二助,顺利完成了全盆底重建术。全盆底重建术为经阴道微创手术,采用网片重建盆底三个水平解剖结构和修复盆腔各器官功能,不用开腹,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术后控尿效果好、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不易复发等优点,并且保留了子宫等无病变组织,对患有内科疾病、体质虚弱、不能耐受大手术的患者更加适宜。科普知识盆腔脏器脱垂(PelvicOrganProlapse,POP)好发于中老年女性,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年龄>40岁的经产妇中50%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POP,其中有症状者占11%。POP主要表现为盆腔各器官解剖位置的改变和功能的异常,根据脱垂的部位不同可分为阴道前后壁膨出、膀胱膨出、子宫脱垂以及直肠脱垂。POP主要由妊娠、经阴道分娩、产后盆底康复不良,以及慢性咳嗽、便秘、绝经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盆底支持结构损伤、松弛或薄弱所致。POP可累及子宫、膀胱、尿道和直肠等诸多器官,常导致排尿、排便和性功能障碍,临床症状可表现为持续的盆腔坠胀感、尿频、尿急、排尿或排便困难、性交痛或性交困难等,严重影响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对于中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POP-Q定量分度为III~IV度),手术仍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与传统的“一刀切”相比,全盆底重建术通过网片经阴道施行盆底重建安全性更高,手术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既能恢复阴道生理轴向,缩窄阴道直径,延长阴道长度,具有更高的解剖治愈率,又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主客观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奉友刚主任介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此类疾病就诊率较低,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全盆底重建术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最有效的方法。至今,我院泌尿外科已成功完成包括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手术在内的100多例盆底重建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