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志鹏 山东省武警医院 谈起阿胶,恐怕大家一点都不陌生。近年来日益红火的养生节目里,阿胶更是专家们津津乐道的养生佳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也是与日俱增。在这些养生节目的促进下,全国上下的老百姓竞相购买阿胶,以至于阿胶从2010年到2016年短短的六年间价格上涨了六倍。 那么,大家都趋之若鹜的阿胶,真的对您的健康有利吗?真的适合您自身吗?这还得从咱们祖国医学的养生理念谈起。人体处于健康状态时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子呢?《黄帝内经》里是这样描述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就是说,人体的“阴”,也就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所必需的气、血、津、液等物质,不能少,也不能多,正好是持平状态;而人体的“阳”,也就是功能方面不能消沉,也不能亢奋,而是一种内敛的状态,那么人体就是处于正常状态了。 而目前的养生节目里给大家灌输的养生理念是“多多益善”。也就是说,你吃进去的东西,含有的哪种营养物质越多,对人体越是有利的。这一点,是从战略上产生了偏差。 人体就是一个及其复杂的系统,它无时无刻不在维持着自身的稳定状态,就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仪,凡是能够提高其维持自稳态的措施,就是对人体健康有利的,反之,这是有害的。有些中医大夫,也误把“补气”、“养血”等同于“提高人体免疫力”。一说“提高免疫力”就想到黄芪、人参、阿胶、鹿茸等等。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针对不同体质的人,其多余的东西我们要减一减,少了的东西我们要补充一下,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其人体恢复以往“阴平阳秘”的状态。也就是说,有内热的人,我们就要清热;有内湿的人,我们就要利湿;有瘀血的人,我们就要活血;有气虚的人,我们就补气;血虚的人,我们就补血。 阿胶,我们应该作为一种中药来对待,而不是老少皆宜的所谓养生佳品。因为,现在大多数的人生活和工作压力较大,心理势能的累积容易使人产生热象。另外,“思则气结”,平时想事多,容易使人体产生瘀血。而人们平时又摄入了过多的辛辣和油腻食品,这就导致体内湿邪蓄积。而阿胶的功效是养阴补血止血,对于体内有热、有湿、有瘀的人群,服用阿胶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那么,对于贫血的患者,适不适合服用阿胶呢? 不适合,因为西医里面的“贫血”和中医领域的“血虚”是两个概念。有些贫血患者,我们中医不是采取补气养血的办法的,而是根据其望闻问切的结果,有的采取活血化瘀,有的采取清热利湿等等。 那么,中医认为的“血虚”和“阴虚”,可以服用阿胶吗? 不建议,阿胶应该作为一味中药来看待,而不是日常服用的食品。即使您的体质是阴血不足,也不建议自行服用阿胶。因为中医治疗疾病靠的都是复方,也就是要靠方子里的君臣佐使相互促进、相互配合、相互监制来达到一种合力。打个比方,就像平时咱们家里做菜经常会用到酱油和醋,但是,酱油和醋应该是在合适的菜品里,在恰当的时机加入,才会使你的菜肴变得美味。 所以,即使您的体质适合用阿胶,建议在中医专业人士指导下给您开出对症的药方服用。单独用阿胶,也是不恰当的。 阿胶,应当象黄连、黄芩、大黄等中药一样来看待,不要把它独特化,食品化,大众化。有是证,用是方,开是药。以下为您介绍几首含有阿胶的古方: 黄连阿胶汤 【处方】黄连12克 黄芩6克 芍药6克 鸡子黄2枚 阿胶9克 【功能主治】养阴泻火,益肾宁心。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 【用法用量】上五味,以水1.2升,先煎三物,取600毫升,去滓,入阿胶烊尽,稍冷,入鸡子黄,搅匀,每次温服200毫升,日三服。 【备注】方中黄连泻心火,阿胶益肾水,黄芩佐黄连,则清火力大;芍药佐阿胶,则益水力强。妙在鸡子黄,乃滋肾阴,养心血而安神,数药合用,则肾水可旺,心火可清,心肾交通,水火既济,诸证悉平。 【摘录】《伤寒论》 加减复脉汤 【处方】炙甘草18克 干地黄18克 生白芍18克 麦冬(不去心)15克 阿胶9克 麻仁9克 【功能主治】滋阴润燥。治温热病后期,阴液亏虚,手足心热,口燥咽干,脉虚大。 【用法用量】用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分三次服。剧者,加甘草至30克,地黄、白芍均加至24克,麦冬21克,日三夜一服。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连梅汤 【处方】云连6克 乌梅(去核)9克 麦冬(连心)9克 生地9克 阿胶6克 【功能主治】清心泻火,滋肾养液。治暑邪深入少阴,火灼阴伤,消渴引饮;暑邪深入厥阴,筋脉失养,手足麻痹者。 【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服。 脉虚大而芤者,加人参。 【备注】方中黄连清心热,阿胶、生地滋肾液,麦冬养肺阴,以滋水之上源;乌梅与黄连相合,有酸苦泄热之效,与生地、麦冬相合,有酸甘化阴之功。心火清,肾水复,肝阴充,则消渴、麻痹均可愈。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大定风珠 【处方】生白芍18克 阿胶9克 生龟版12克 干地黄18克 麻仁6克 五味子6克 生牡蛎12克 麦冬18克(连心)炙甘草12克 鸡子黄2枚 鳖甲12克(生) 【功能主治】滋阴养液,柔肝熄风。主下焦温病,热邪久羁,吸烁真阴,神倦瘈疭,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时时欲脱者。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入鸡子黄,搅令匀,分三次服。 喘者,加人参;自汗者,加龙骨、人参、小麦;悸者,加茯神、人参、小麦。 【备注】方中鸡子黄、阿胶滋阴养液以熄内风;地黄、麦冬、白芍养阴柔肝;龟版、鳖甲、牡蛎育阴潜阳;麻仁养阴润燥;五味子、甘草酸甘化阴。诸药合用共奏滋阴养液,柔肝熄风之功。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温馨提示: 阿胶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对症服用
什么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PD)性疾病包括一组盆腔支持结构缺陷或退化、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病。以盆腔器官脱垂、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和生殖道损伤为常见问题。 女性生殖器官正常位置的维持依靠盆底多层肌肉、筋膜及子宫韧带解部和功能的正常。当盆底症状退化、创伤、先天发育不良或某些疾病引起盆底症状损伤、张力减低,导致生殖器支持功能减弱,使女性生殖器脱垂包括阴道前壁脱垂、阴道后壁脱垂,还有直肠脱垂。盆腔脏器脱垂的危险因素有妊娠、阴道分娩损伤长期腹压增加(肥胖、咳嗽)、先天缺陷及盆底肌肉退化薄弱,却支持盆腔器官的盆底肌肉组织结构进而功能异常为主要因素。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常见临床症状 1 尿失禁 1.压力性尿失禁:指喷嚏或咳嗽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渗漏。 症状表现为咳嗽、喷嚏、大笑等腹压增加时不自主溢尿。 常见原因为盆底肌松弛,膀胱颈和尿道近端过度下移,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 2.急迫性尿失禁:尿频、尿急、尿痛、夜尿、排尿间隔小于2小时;不能拖延和控制排尿。 常见原因为逼尿肌过度兴奋或反射亢进,常合并泌尿系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3.混合型尿失禁:同时存在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症状。常见原因为膀胱颈尿道高活动性。 逼尿肌不稳定和反射亢进共同存在;或合并尿道内括约肌功能障碍。 4.充溢性尿失禁:尿流细弱、中断、淋漓不净、残余尿、排尿困难。 常见原因为糖尿病、脊髓损伤、出口梗阻等导致的膀胱收缩乏力。 1 排尿困难 表现为尿流变细、尿线不畅、排尿无力、甚至间歇中断或尿终滴沥等不同症状,重者需要增加腹压方能排尿。 3 脱垂 1.子宫脱垂:患者自觉腹部下坠,腰酸、走路及下蹲时更明显。轻度脱垂者阴道内脱出物在平卧休息后能自行还纳,严重时脱出物不能还纳,影响行动。子宫颈因长期暴露在外而发生黏膜表面增厚、角化或发生糜烂、溃疡。患者白带增多,并有时呈脓样或带血。 2.阴道前壁脱垂: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自觉下坠、腰酸、并有块状物从阴道脱出,实为膨出的阴道前壁。长久站立,激烈活动后或加腹压时块状物增大,下坠感更明显。若仅有阴道前壁合并膀胱膨出时,尿道膀胱后角变锐,常导致排尿困难而有尿潴留,甚至继发尿路感染。 3.阴道后壁脱垂:经产妇多见,轻者往往无症状,明显膨出者可有下坠感、腰酸及大便困难,尤以大便干结时更难便出。 4 疼痛 慢性盆腔疼痛是一种常见临床症状,指非周期性、持续达到或超过6个月以上(也有认为达3个月以上)、对非阿片类药物治疗无效的盆腔疼痛,影响机体功能或导致衰弱。盆腔痛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慢性盆腔疼痛的特点是病因复杂,有时即使做了腹腔镜检查或开腹探查也找不到明显原因,疼痛程度与病变程度不一定成正比。患者可能会出现躯体症状,甚至产生抑郁症的一些表现:食欲减退、反应迟钝、失眠健忘、消化不良、便秘等。逐渐脱离职业、家庭和人际交往。 5 排便障碍 即粪失禁,不能在社会可以接受的时间和地点区分排便或排气,而发生的肛门不自主排气或排便,并对患者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 6 性功能障碍 女性性功能障碍是指女性在性反应周期中的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发生障碍,以致不能产生满意的性交所必须的性生理反应和性快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各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薄弱,进而发生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盆底肌肉对维持正常性功能有着重要意义。 正是这六大症状使得女性的正常生活品质下降,社交生活出现障碍,妨碍女性的工作和社会活动,给女性朋友的心灵蒙上阴影。
盆底肌它有哪些作用? 盆底肌,就是骨盆底部的肌肉,它像“弹簧床”一样,承托和支持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并具有多项生理功能:控制排尿、控制排便、维持阴道紧缩度、增加性快感等。 ◆ ◆ ◆ 盆底肌肉损伤后会有哪些临床表现? 为什么会发生这些表现? >>>> 盆底肌损伤后造成的疾病主要包括: 1 压力性尿失禁 咳嗽、喷嚏、大笑、提重物时,不由自主的漏尿。 2 盆底器官脱垂 阴部有下坠感,伴腰背酸痛,子宫脱至阴道口外时,走路感摩擦感,甚至引起溃疡。 3 女性性功能障碍 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 盆底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治疗方法有物理疗法、子宫托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三种疗法,目前,还没有药物能有效治疗盆底疾病。 >>>> 物理疗法 1 盆底肌肉锻炼 指患者有意识地对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群进行自主性收缩训练,以增强尿道阻力,从而加强控尿能力。以后发展为防治盆底疾病。1948年由德国女医生Arnold Kegel首次提出,故又称为凯格尔(Kegel)运动。是目前最常用、效果最好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治愈/改善率:大约50-80%,患者依从性越好,治疗效果越满意。 2 生物反馈和电流刺激 专业医生根据疾病的分度,盆底肌力的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通过采用不同频率、不同能量的生物反馈及电刺激,使盆底肌锻炼完全自动化,促进盆底肌收缩,使患者可以正确有效完成训练运动,达到有效预防或者缓解并治疗以上病症的目的。 >>>> 子宫托治疗 子宫托通过实现子宫、阴道壁、膀胱、直肠等脏器复位而减轻或缓解患者病情,但不能完全治愈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子宫托是公认的盆腔器官脱垂一线治疗方法,也是可行的压力性尿失禁保守治疗方法之一,其作用如同用老花眼镜帮助老年人视物、用拐杖帮助行走等。 另外,子宫托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手术治疗前的重要评估手段,通过试戴子宫托可以帮助选择术式、预测手术效果。 >>>> 外科手术疗法 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生育要求及全身健康状况,治疗个体化。 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目的是恢复排尿节制的功能。手术方法主要有:无张力经阴道的吊带法(TVT或TVT-O)和尿道悬吊法。 盆腔器官脱垂的手术目的是恢复解剖结构,盆底功能重建。主要的手术方式有:曼氏手术、盆底重建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等。 盆底中心医生、盆底康复师、妇科泌尿医生、泌尿专科医生能为您提供咨询和针对疾病的轻重给予相应的治疗。 ◆ ◆ ◆ 应注意哪些生活习惯? 预防或降低盆底疾病的发生? 保持合适的体重,肥胖的应减轻体重;多饮水,禁止饮用含咖啡因饮料;戒烟;多食蔬菜水果;生活起居规律调整,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增加腹压的运动,治疗好慢性咳嗽、便秘,避免提10斤以上的重物等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随月经周期而发,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给工作及生活带来影响。那么如何缓解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方法。 一 痛经快速解决法 快速的解决方法是,一旦痛经就要躺在床上休息,喝些生姜红糖茶、玫瑰花茶等暂时缓解。有条件的话可亦叫家人用红醣煮些鸡蛋来吃。为了减轻痛楚,还可亦在腰下面垫个小枕头或者用热水袋放在肚子上。还可以轻轻的适度的按摩,多喝些热开水。 二 痛经如何缓解 总结起来说,就是有饮食调节法、热敷缓解痛经法还有按摩治疗的方法等。 1、通过调节饮食来缓解痛经 痛经女性可在临睡前喝一杯加蜂蜜的热牛奶能减轻痛经痛苦,还可以吃一些香蕉来减轻痛经痛苦。因为香蕉中富含的维生素B6有稳定情绪、减轻腹部疼痛感的作用。 多吃蔬菜、水果、鸡肉、鱼肉,少吃过甜或过咸的食物,均衡饮食也有助于缓解痛经。 一定要注意,由于咖啡因会令人神经紧张,容易导致月经不调,而且咖啡所含的油脂也会刺激小肠。所以痛经女性要少吃或不吃含咖啡因的食物。 2、热敷缓解痛经 在腹部放置热水袋,保持体温能明显减轻痛经痛感,也可以多喝热开水。 3、按摩法治疗痛经 身体完全放松的俯卧在毯子上,舒展身体,平伸双臂,脚趾向内。让朋友摸到你背部的骨盆上脊,轻轻向脚的方向推去。每秒大约1-2次。要注意的是前后推,而不是画圈。 三 痛经注意事项 作为追求健康的新世代,改善生活习惯才是既有效又健康的治疗办法。如常见的缓解痛经的方法如下: 1、尽量少食用咖啡,茶,可乐,巧克力等含咖啡因的食物。 2、多喝草茶或柠檬果汁及热牛奶。 3、禁饮酒,特别是容易出现水肿的女性更应禁止。 4、保持温暖可加速血液循环,同时令紧张的肌肉得到松弛。 5、常洗温水浴,有条件者可选择泡温泉,在水中加入香薰洗液更能松弛肌肉及神经。 6、练习瑜珈,弯腰,放松等动作有助改善经痛的问题。 专家指出,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因多,病机复杂,反复性大,治疗棘手,尤其是未婚女青年及月经初期少女更为普遍,所以大家要注意预防和保健,以免引发痛经症状,带来身体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