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睡眠“打呼噜”并非小事,主要原因有: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及鼻腔新生物等。儿童睡眠打呼噜可以导致患儿多系统发生损害,因睡眠不足,生长激素分泌减少,直接影响生长发育,普遍会出现身材矮小、智力发育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烦躁多动,睡眠憋气惊醒,也可影响患儿的听力,社交能力等;具体危害如下:1、由于患儿长期张口呼吸,气流未经过鼻腔进行加温、加湿和过滤,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2、长期呼吸不畅可使肺扩张不足,影响胸廓正常发育;3、腺样体增生肥大阻塞咽鼓管咽口,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耳鸣,若继发细菌感染,导致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使孩子的听力遭到进一步损害。4、影响面型发育。约有15%的打鼾患儿出现腺样体面容,表现为上颌骨变长、硬腭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外、唇厚及表情淡漠。因此,当患儿出现睡眠“打呼噜“时,也是发出“危险信号”,需要家长多加注意,切莫以为“打呼噜”是小事一桩。对于睡眠打呼噜患儿,必须重视鼻内镜及过敏原检查,了解患儿腺样体肥大程度、鼻-鼻窦炎炎症情况,对于睡眠呼吸障碍患儿,主要是全麻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微创手术,手术切除肥大的扁桃体及腺样体组织,并对并发的鼻炎、鼻窦炎进行规范化治疗。腺样体肥大术前 腺样体肥大术后双侧扁桃体肥大术前扁桃体切除术后
儿童常见感冒后引起急性中耳炎,长期鼻炎、鼻窦炎以及腺样体肥大也是急性中耳炎的好发原因,绝大多数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也是长期鼻炎鼻窦炎以及腺样体肥大引起的,慢性中耳炎常继发于急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有畏寒、发热、倦怠及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耳痛是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最常见表现,常为耳深部痛,逐渐加剧,吞咽和咳嗽时耳痛加剧,小儿烦躁不安、夜不成眠;耳流脓发生在鼓膜穿孔后,初期为血水样,后变为粘脓性,听力下降常为轻度;体查早期可见鼓膜充血、混浊、向外膨出、标志不清,鼓膜穿孔前,局部出现小黄点,可见鼓膜表面有闪烁搏动的亮点,随后穿孔增大,脓液排出;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加。慢性中耳炎表现为长期耳流脓,有时可伴有出血,有臭味。鼓膜松弛部或紧张部穿孔,有时可以观察到鼓室内或外耳道肉芽或胆脂瘤上皮,听力检查一般示不同程度的传导性耳聋。听力减退是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常见表现,小儿对声音反应不敏感,多无自述听力下降,常因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由家长领来就医,体查见鼓室积液。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通畅引流及病因治疗;早期应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鼓膜穿孔后取脓液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如症状严重,鼓膜明显膨隆,经治疗后无明显缓解,在无菌操作下行鼓膜切开术,以利通畅引流;确定炎症消退而穿孔长期不愈转为慢性中耳炎者,可作鼓膜修补术,同时应积极治疗鼻咽或鼻腔疾病;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原则是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及病因治疗,对于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的小儿应作鼓膜置管术,通气管一般留置一年以上。中耳炎鼓膜穿孔中耳置管术后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大鼓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以3-10岁多见,本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腮腺炎病毒与副流感、麻疹、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同属于副粘液病毒,系核糖核酸(RNA)型,该病毒主要侵犯腮腺组织,也可侵犯各种腺组织、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因此除“腮腺肿痛”外常可引起颌下腺炎、脑膜脑炎、心肌炎、胰腺炎、睾丸炎、卵巢炎等症状,并可能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或其他腺体、器官而产生相应的症状。 因腮腺炎病毒可侵犯内耳,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耳聋通常是单侧、突发、重度、持久的,据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期单侧感音神经性聋最为常见的原因。致聋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腮腺炎病毒循血液循环侵入內耳膜迷路血管纹,进而侵犯内淋巴系统,引起病毒性迷路炎,损害內耳螺旋器、盖膜、基底膜及螺旋神经节;另一方面可直接侵犯听神经,导致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以高频区听力损失为主,可在发病期间或病愈后的某个时间发病,在耳聋发生时,孩子可能有头晕,耳鸣,恶心等症状,但绝大部分患儿常因不善于表达,且多数为单侧聋,易被忽视,延误病情,甚至发生不可逆性终身性聋,因此,当孩子患有 “流行性腮腺炎”时,家长及医务人员应注意对患儿进行常规听力学监测,包括:声导抗、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及行为测听等,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听力损失患者可以按照“突聋”原则,及早进行听力治疗和言语康复干预,尽最大可能挽救患儿听力。
儿童慢性咳嗽咳嗽是小儿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也是孩子家长经常遇到的问题,患儿反复咳嗽,很令家长着急,慢性咳嗽是指咳嗽症状持续>4周。慢性咳嗽常见的病因是:呼吸道感染后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胃食管返流性咳嗽、心因性咳嗽、呼吸道异物、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等。但许多家长就诊时单一盲目求诊于儿内科,儿童慢性咳嗽约40-50%患者因耳鼻喉科疾病所致,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指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炎所致患儿咳嗽,咳嗽以清晨或体位改变时为甚,常伴有鼻塞、流涕、鼻痒、打喷嚏、咽干并有异物感、反复清咽、有咽后壁黏液附着感,少数患儿诉有头痛,头晕、低热等;鼻内镜检查见鼻道有粘脓性分泌物、腺样体组织增生,咽后壁滤泡明显增生,呈鹅卵石样,有时可见咽后壁粘脓性分泌物粘附;对于长期慢性咳嗽,药物治疗无效者,警惕气管异物可能,需行肺部CT或支气管内镜检查,排除气管异物;对于学龄儿童的咳嗽,应行支原体、衣原体检查,排除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鼻窦炎倒涕所致慢性咳嗽气管内异物导致咳嗽
我科率先在我市开展“声门上成形术”救治婴幼儿“重症喉软化症”,此项技术开展填补了我市一项空白,目前省内能开展此类手术的医院为数不多。 患儿来院就诊时年龄为42天,因“喉鸣40余天,加重伴呼吸困难1天”入院,患儿生后即出现间歇性喉鸣,吃奶时及吃奶后尤甚,哭闹时面色青紫,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滞,睡眠打鼾,易吐奶,入院1天前患儿出现喉鸣加重,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血气分析提升高碳酸血症,收入儿童重症监护病区住院,入院后给予呼吸机辅助治疗及补液支持对症处理,完善电子喉镜及CT增强检查:见舌根近会厌根部囊肿,压迫会厌舌面,吸气时会厌塌陷卷曲、堵塞喉前庭,左侧杓会厌皱襞向喉前庭塌陷卷曲;临床诊断:1.重症喉软化 2.先天性舌根囊肿;于2014年11月07日在气管插管全麻喉内镜辅助支撑喉镜下行舌根囊肿切除+声门上成形术,术后给予积极治疗,术后1周复查电子喉镜见舌根及会厌舌面创面见少许白色伪膜,会厌喉面无充血、肿胀,抬举运动正常,吸气时会厌无向喉前庭塌陷卷曲,左侧杓会厌皱襞局限伤口表面见少许伪膜,杓突组织无肥厚,吸气时无向喉前庭塌陷,整个喉前庭结构清晰,双侧声带、室带无充血、肿胀,声带内收、外展运动正常,闭合良好,声门下无异常;术后患儿喉喘鸣音消失,呼吸道通畅,于术后第8天痊愈出院。
在家里,如何观察宝宝的听力情况?0-3岁是宝宝听力与言语发育的关键时期。听力损失可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据研究表明,正常新生儿中,双侧听力障碍的发生率在0.1%-0.3%,以此推算我国每年将新增约2万-6万听力残疾儿童。父母不要以为听力问题离自己的孩子很远,而应密切观察,学会在家里观察宝宝的听力情况!那么听力正常的宝宝在不同年龄的听行为表现是怎样的呢?宝宝能发出咿呀的声音,能说明宝宝听力没问题吗?听力正常宝宝的语言又是如何发展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1. 听力筛查通过了,宝宝听力就OK了?住院期间,一般是出生后48小时,会对宝宝做一个听力初筛。双耳通过,就放心了,宝宝听力就没问题了?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难免会感冒发烧,出现流鼻涕、鼻炎等鼻咽部症状,或者呛奶、哺乳姿势不当,都很有可能发展成中耳问题,如中耳炎,并且一些药物的使用也会影响宝宝的听力。孩子太小,不会准确表达自己能否听得到,听得清楚。如不及时发现,很有可能影响宝宝的听力与言语的发展。所以对于初筛通过的宝宝应该定期复查,对于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或者筛查不通过的宝宝更应重视,需根据医嘱及时复查。 2. 听力正常宝宝在不同年龄段的行为表现1-2个月听到声音后眨眼,突然听到大声时惊醒,停止动作,跟他讲话有反应,对突然出现的声音能有所觉察,如静止下来3-4个月对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表情,眼睛与头部有偏向声音的定位意识头能开始转向声源方向(4个月开始),两眼能转到同一方向4-6个月叫他有反应,能够辨别出母亲的声音头能轻快地转向声源6-7个月在电视机换节目时有反应,如静下来眨眼睛等7-8个月对不同的声音又反应,开始能注意到动物的叫声、雨声、车声,能听懂一些话,如说“再见”并能招手等9-12个月会叫“妈妈”,头能转向下面或侧面寻找声源,对他唱歌会手舞足蹈。1-1.5岁能按成人简单的指示行动,当父母说孩子身上的某些部位,如“头头”“鼻子”“小嘴”等名称时他会指点1.5-2岁会说一些话,并能转头自如地寻找声源2-3岁能明白物品3. 宝宝能发出咿呀的声音,就能说明宝宝没有听力问题吗?2-3个月的宝宝就能从声道后方发出一些咕咕的声音了;3-4个月大,一般会本能地发出一些咿咿呀呀的声音;4-6个月时,可以发出伴有原始元音音节的高低,大小和唇颤的声音和咂舌的声音。因此,不能以宝宝有没有发出声音来判断有无听力障碍。只要宝宝的发声器官(声带,喉咙,咽部,口腔)是正常的,他(她)就能无意识地发出一些声音。日常中,有些孩子才几个月时就能发出类似“妈妈”或“爸爸”的声音,难免让父母或一些儿童保健医生产生错觉,以为孩子的听力及言语发育没有问题。然而,确定宝宝是否拥有正常的听力才是判断宝宝的言语能否正常发育的基本条件之一。4. 听力正常宝宝在不同月龄的语言发育标志宝宝在6个月胎龄时就开始学习语言了,并且逐渐能区分不同的声音;在出生后3个月,可以发出一些音节;在6个月时就能有意识地模仿一些语音,并且在出生后10个月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字。 听力障碍可导致儿童接受言语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终身损害,损失的程度由发生听力障碍的年龄、性质和每个儿童的易感度等因素决定。因此,父母在家里时刻关注宝宝的听力情况显得十分重要,应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成长过程也不尽相同。若发现宝宝未能与上述“标准式”的听觉及言语发育对号入座,宝爸宝妈也不必太着急,应根据宝宝自身情况与结合医生的建议,定期带宝宝进行耳及听力的保健。
别让中耳炎爱上我家宝宝 耳朵是个很少受关注的器官,只有出现问题时才会被注意到,所以每次收到关于耳朵的提问都是急急忙忙的比如下面的疑问:其实这些都是中耳炎的症状,早期可以不表现出任何症状。1、宝宝中耳炎有啥症状?如何得知宝宝得了中耳炎?婴幼儿会有抓耳摇头、烦躁、对声音有点反应迟钝或者不肯喝奶也不睡觉,或者不明原因发热,一直大声哭闹等症状。对于幼小的婴儿,因为不会说话表达,唯一的表达方式就是哭闹。较大的儿童可诉说有“耳朵闷闷的,有进水或里面堵塞的感觉,耳朵嗡嗡作响等”,有的孩子可表现为在看电视的时候,总是要把音量调的更大一些等。2、为啥中耳炎容易爱上宝宝?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耳朵的结构,耳朵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外耳、中耳及内耳。原来,中耳炎容易爱上宝宝是有原因的!由于儿童中耳的解剖结构比较特殊,连接中耳腔与鼻后部或鼻咽部的咽鼓管,与成人相比更短、更柔软、更偏向水平,使得其通气和保护中耳的功能更弱,致使鼻咽部的分泌物容易进入中耳引起炎症。譬如,分娩时难产、臀位、室息时作过人工呼吸的新生儿,羊水常易进入中耳内。另外,我们来了解一下中耳炎的分型,它可分为急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听力学检查、耳内镜及中耳CT扫描可明确诊断并识别病情发展程度。
宝爸宝妈看过来,教你如何读懂宝宝的第一次听力筛查结果据研究表明,先天性耳聋是人类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在正常出生的新生儿中,发病率高达1‰-3‰。先天性耳聋会导致言语发育障碍、注意力缺陷和学习与交际困难、社会适应能力低下等,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而新生儿听力筛查是目前早期发现先天性耳聋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对于每一个刚出生的小宝宝而言,新生儿听力筛查是非常有必要且重要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是对所有活产的新生儿在出院前进行初次筛查。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筛查方法: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它们都是客观、快捷和无创的检查,在测试过程中不需要宝宝的主观配合,只需在宝宝熟睡或安静的状态下,选择适合宝宝外耳道大小的耳塞(罩)进行测试,仪器会自动显示测试结果,以“通过”或“未通过”表示。对于宝宝的第一次听力“考试”,在宝爸宝妈们拿到“通过”或“未通过”的报告单时,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解读这份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结果呢?理论而言,耳声发射(OAE),“通过”仅代表目前耳蜗功能正常,现在听力基本没有问题;“未通过”提示目前可能存在听力问题,需进行下一步的听力复筛或诊断性检查。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通过”仅代表脑干及听神经等听觉通路功能正常,现在听力基本没有问题;“未通过”提示目前听觉通路可能存在问题,需进行下一步的听力复筛或诊断性检查。宝爸宝妈要注意了:对于这份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结果,我们还需要深层次地去解读!“未通过”,不一定说明宝宝有听力问题,不等同于耳聋“判决书”;“通过”,也不一定说明宝宝听力没有问题,就可高枕无忧。听力筛查仪是非常敏感的仪器,为了最大程度地找出听力有问题的宝宝,力求不错过任何一条“漏网之鱼”,难免出现假阳性(即听力好的,结果却不通过)。除了宝宝听力真的有问题外,还可导致听力筛查没有通过的原因会有很多,譬如:1、宝宝外耳道内存有羊水、胎粪或分泌物等;2、中耳腔有积液;3、在测试过程中宝宝不配合,不安静、体动多;4、测试环境噪声大。所以说,宝宝没有通过听力筛查,不一定说明宝宝有听力问题,不等同于耳聋“判决书”。任何检查设备都会存在它技术本身的局限性,与人为操作无关,可能会出现漏诊的情况,出现假阴性(即听力有问题,结果却通过)。两种听力筛查的方法皆对轻度(26-40dBHL)听力损失的检出率不高,可能会漏筛部分有轻度听力问题的宝宝;若单一采用耳声发射(OAE)这种筛查方法,它的局限性在于无法检出蜗后的病变,会漏诊听神经病(听到声音,但听不清声音)的宝宝。而且,听力筛查的“通过”只能反映宝宝出生时的听力情况,不能反映他(她)一辈子的听力水平。听力筛查通过,不能排除宝宝有迟发性听力下降的可能。譬如遗传因素、疾病、噪声或耳毒性药物的使用等,都有会导致原本听力正常的宝宝出现迟发性听力下降。因此说,宝宝通过了听力筛查,也不一定说明宝宝听力没有问题,就可高枕无忧。 总而言之,对于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宝宝,宝爸宝妈莫要悲观,莫要心急如焚,最重要的是按时进行听力复查。对于听力筛查“通过”的宝宝,宝爸宝妈也莫要麻痹,莫要粗心大意,仍需要时刻关注宝宝的听觉和言语发育,注意防止噪声、药物等对宝宝听力的损害,定期接受耳及听力的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