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前 58岁,喝酒引起股骨头坏死,术前影像学提示股骨头塌陷,患者疼痛症状重。 下乡帮扶期间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治疗中 术中安放半陶瓷全髋关节假体 治疗后 治疗后2天 术后第2天,拍片复查可 已经下地功能锻炼
2025年我们团队发表的第一篇SCI论文,Diagnosticvalueofratioofbloodinflammationtocoagulationmarkersinperiprostheticjointinfection,OpenMedicine.2025;20:20251150.AbstractIntroduction‒Objective:AssessthefeasibilityofutilizingtheratioofbloodinflammationtocoagulationmarkersasapotentialPJIdiagnostictool.Materialsandmethods‒Methods:Aretrospectiveanalysiswasconducted,involving133PJIand93asepticlooseningpatients.LevelsofC-reactiveprotein(CRP),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ESR),plateletcount,meanplateletvolume(MPV),Fibrinogen,D-dimer,andratiosofCRPtofibrinogen,ESRtofibrinogen,PC/MPV,andD-dimerwerecompared.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curvesandYouden’sindexwereemployedtoassessthediagnosticefficacyofthesebiomarkers.Results‒Results:PJIpatientshadsignificantlyhigherlevelofCRP,ESR,PC/MPV,Fibrinogen,D-dimer,CRP/PC/MPV(CPR),CRP/D-Dimer(CDR),CRP/Fibrinogen(CFR),ESR/(PC/MPV)(EPR),ESR/D-Dimer(EDR)andESR/Fibrinogen(EFR).Areaunderthecurve(AUC)valuesforFibrinogen,CRP,andESRindiagnosingPJIwerecomparable.AUCvaluesforCPRandCFRwereakintothoseofESR.AUCvaluesforcombinedCRPandCPR,combinedCRPandFibrinogen,combinedCRPandCFR,andcombinedESRandFibrinogenindiagnosingPJIwereakintothatofcombinedCRPandESR.Conclusions‒Conclusion:Fibrinogen,CPR,CFR,combinedCRPandCPR,combinedCRPandFibrinogen,combinedCRPandCFR,andcombinedESRandFibrinogencouldbeconsideredasnewadjunctmarkersfordiagnosingPJI.通过研究最终发现: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CPR、CFR、联合CRP和CPR、联合CRP和纤维蛋白原、联合CRP和CFR以及联合ESR和纤维蛋白原可以被视为诊断假体关节感染(PJI)的新辅助标志物。
大夫,髋关节置换术后可以OOXX吗?河南省人民医院骨科(关节病区)黄金承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及老百姓对髋部相关疾病的正确认识,60岁以下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虽然术后大多数年轻患者都能获得不错的临床疗效,但接受关节置换术术后的年轻人应该安全地进行性生活呢?一、髋关节置换术后可以进行性生活 “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 性生活是人们正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性健康在人的生理、智力、情感和社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接受过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年轻患者,可以像普通年轻人一样进行性生活吗? 由于髋关节置换术后,可能会发生由于髋关节位置不佳而引起髋关节脱位、假体周围骨折等不良并发症的发生,使得不少接受过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年轻患者谈性色变。那么,接受过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年轻患者到底可以进行性生活吗? 发表与国际知名期刊HipInternational、InternationalOrthopaedics、TheJournalofArthroplasty的研究告诉我们:可以。二、髋关节置换术后性生活确实有一定风险 2014年,来自瑞士日内瓦大学医院的Christofilopoulos教授利用动作捕捉技术进行了一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性行为的动作捕捉研究。这项研究客观地评估了12种常见性姿势在引起关节不稳定和撞击的相对风险(CharbonnierC,ChaguéS,PonzoniM,BernardoniM,HoffmeyerP,ChristofilopoulosP.Sexualactivityaftertotalhiparthroplasty:amotioncapturestudy.JArthroplasty.2014;29(3):640-647.doi:10.1016/j.arth.2013.07.043)。研究显示:假体撞击发生在女性6个髋臼杯位置的一个或多个性姿势中。无论髋臼杯的位置如何,最多的撞击发生在#3(33%)、#5(38%)和#10(16%),这些位置需要最高的髋关节屈曲角度。撞击的位置多位于髋臼的前上或上方区域。所有性姿势的半脱位均为后脱位。对男性来说,撞击发生在#8的所有髋臼杯位置中;在髋臼杯外展60度和前倾30度时,#11也注意到了一次撞击,所有性姿势的半脱位均为前脱位。三、髋关节置换术后性生活应避免的姿势Christofilopoulos教授研究结果建议: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4个女性性姿势和1个男性性姿势应该被避免。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可以发现:1、撞击多发生在需要髋关节大幅度屈曲并伴有外展的女性的性姿势上。男性的性姿势需要的机动性较小,大多数情况下被认为是更安全的。2、研究客观地表明,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性活动期间会发生与关节不稳定相关的骨或假体撞击。因此,在术后某些性姿势可能存在潜在风险,尤其是对女性而言。 那么,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年轻患者现在明白该怎么安全的OOXX了吗?
髋关节置换后,你康复对了吗?河南省人民医院骨科一病区黄金承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及老百姓对髋部相关疾病的正确认识,接受人工全/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虽然住院期间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大多数患者在出院前均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但出院后该如何正确康复,你知道吗?一、术后康复有什么用呢?不少患者及家属认为手术效果的好坏,全靠主刀医生的手术水平,患者术后恢复不如别人时,就会埋怨医生甚至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其实,咱们老祖宗过去说的“伤筋动骨一百天”这句话对当今骨科治疗方案的选择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许多临床医生在手术前会告诉患者及家属:三分靠手术,七分靠锻炼,术后要正确进行康复锻炼,那么术后行康复锻炼的目的是什么呢?常见的目的包括:(1)保证和巩固手术治疗效果;(2)恢复被破坏的关节功能,维持关节的稳定和骨的负重能力;(3)增强关节周围的肌群力量,防止肌肉萎缩,减少和消除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二、术后该怎么康复呢?由于不同患者术前髋部疾病、术中髋部情况、术中手术方式可能存有差异,患者术后的康复要服从医生的医嘱。时根据术后时间的长短,术后康复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术后第一周、术后第二至第六周、术后第七周至第三月、术后第三个月以后。注意:所有功能锻炼都应在疼痛可以忍受下进行,达到当前康复标准方可进入下一康复阶段,如果活动中出现红肿热痛等情况应立即停止,等不适感消失后可适当减低频率和强度继续训练,每次功能锻炼之后都应该在髋关节周围处冰敷10~15分钟。一、术后第一周:以床上功能锻炼为主,遵循尽早、适度的原则。A、尽早:病人麻醉清醒后,就应该进行下肢各关节主动活动、肌力锻炼,包括:健肢直腿抬高、髋膝踝抗阻屈伸运动、踝关节屈伸运动等;B、适度:根据病人身体状况选择适度的锻炼强度,一般一天3-5次,一次5-10分钟。二、术后第二至第六周:床上功能锻炼之外,开始尝试下地功能锻炼,不追求术后早期进行过长时间的下地活动,否则会出现髋部的疼痛、下肢的肿胀等不适症状。主要的康复锻炼项目包括:A、坐位练习:1)坐的时间不宜长,每天4-6次,每次20分钟。如果坐位是髋关节最容易出现脱位的体位。如果术中关节稳定性欠佳,应放弃坐位练习;2)坐下之前做好准备,有靠背和扶手的椅子,加坐垫,倒退,看好位置,双手扶稳,缓缓坐下;3)屈髋不能超过90度,要坐较高的椅子。B、下床练习:1、将手术腿移到床下,防止手术髋外旋;2、将步行器放在手术侧的腿旁,向床边移动身体;3、健腿顺势移到床下,将身体转正,扶步行器站立。下地后以健康下肢负重为主,患者下肢轻度负重。C、站立练习:1、后伸术侧下肢,抬头挺胸,作拉伸髋关节和屈髋肌群;外展术侧下肢,拉伸髋关节内收外展肌;2、屈髋练习,抬高患肢,放在矮凳子上,上身用力前倾;D、行走锻炼:先用步行器辅助行走,待重心稳定;先将步行器摆在身体前20厘米处;先迈出手术的腿,再将未手术的腿跟上,如此循环;E、上下楼梯锻炼:下楼梯时先将健肢迈上台阶,再将手术肢体迈上台阶;下楼时先将双拐移到下一台阶,再将手术肢体迈下台阶,最后将健肢迈下台阶。三、术后第七周至第三月:可根据功能锻炼后是否存在不适症状进一步加强站立练习、行走锻炼、上下楼梯锻炼。四、术后第三个月以后:请医生根据复查的影像学资料评估是否可以完全去除辅助锻炼工具,自主进行功能锻炼。三、日常生活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呢?出院回家后,除了需要正规进行康复锻炼之外,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一些细节,避免因为生活方式不对引起不良并发症的发生:(1)睡姿:术后3个月内以平卧或半卧位为主,建议患侧卧位,健侧卧位时两腿间安置一软枕,不可交叠双脚;(2)入厕:不可蹲着,最好使用马桶或者坐便器,站起来及坐下时先要把患肢伸直,健肢再慢慢屈膝坐下;(3)坐姿:避免坐矮倚或过软的沙发,躯干勿过于前倾,髋关节弯曲不宜超过90°,坐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45分钟,不要坐跷二郎腿动作;(4)从地上拾物:把患肢放在身后,然后跪下取物,可以避免关节过度屈曲,不可弯腰、屈髋拾东西;(5)穿鞋:可以手扶适当高度的家具或者床边,把患肢体向后屈起,然后穿鞋,切忌蹲下,最好穿不用系鞋带的鞋子;(6)运动:可以轻微体育活动,如游泳(仰泳),散步、打太极拳、保健操。不宜剧烈运动或者劳损性高的运动,如跑步、爬山、跳跃类的运动,控制体重;(7)术后6周内不要开车,因术后初期肌肉反应能力减弱,对驾驶安全性有影响;(8)此外、还要注意防治感染,如扁桃体炎、皮肤感染、手足癣等要积极治疗。四、术后的一些正常现象术后患者髋关节周围可能存在一些不适症状,但是只要这种不适症状没有一天比一天重、通过休息能缓解,一般都不要过度担心,常见的不适症状包括:1、伤口周围可能会出现“麻木感”或者“过电样”窜痛,不影响日常起居和康复训练,这种现象3个月后可自动消失;2、术后3个月内膝关节有肿胀和发热感觉,这种症状3个月后可自动消失;3、术后走路发僵或者不自然,通过功能训练,两个月内可逐渐消失;4、由于术后关节肿胀、肌肉僵硬、关节高度改变会感觉两只脚长短不一样,通过功能训练3个月后可自动消失。
膝关节表面置换后,你康复对了吗?河南省人民医院骨科一病区黄金承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及老百姓对髋部相关疾病的正确认识,接受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虽然住院期间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大多数患者在出院前均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但出院后该如何正确康复,你知道吗?一、术后康复有什么用呢?不少患者及家属认为手术效果的好坏,全靠主刀医生的手术水平,患者术后恢复不如别人时,就会埋怨医生甚至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其实,咱们老祖宗过去说的“伤筋动骨一百天”这句话对当今骨科治疗方案的选择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许多临床医生在手术前会告诉患者及家属:三分靠手术,七分靠锻炼,术后要正确进行康复锻炼,那么术后行康复锻炼的目的是什么呢?常见的目的包括:(1)保证和巩固手术治疗效果;(2)恢复被破坏的关节功能,维持关节的稳定和骨的负重能力;(3)增强关节周围的肌群力量,防止肌肉萎缩,减少和消除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二、术后该怎么康复呢?TKA术后的康复需要遵循两个重要原则:一、越早康复越好-术后当天麻醉苏醒后就可开始康复锻炼;二、康复项目应动作到位、循序渐进-避免康复过度或不足。1、手术当天,小腿下垫枕,维持膝关节功能位,适当进行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2、术后第1天,患肢做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及股四头肌静力收缩功能锻炼(绷紧大腿前方肌肉,尽量伸直膝关节);3、术后第2天,在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及股四头肌静力收缩功能锻炼基础上,开始进行卧位屈、伸膝关节锻炼:a、足跟不离开床面,将小腿向近端滑动,尽量屈曲髋关节和膝关节;b、膝关节下垫枕,进行小腿抬高运动,要求足跟离开床面,达到5秒的腾空滞留时间。4、术后第3天,重复前一天康复训练项目,但要求膝关节屈曲角度逐步加大。并开始进行直腿抬高、被动屈伸康复训练:a、在床上伸直绷紧膝关节,慢慢抬起使下肢离开床面。b、患肢平放于床面,自己坐起或在别人帮助下双手分别按压膝关节上、下方,使膝关节被压直,后方紧贴床面并滞留5秒。5、术后第4-10天,继续给予患肢在无痛状态下的被动运动,每次45分钟,一天2次,在1周内达到或接近膝关节屈曲90°。根据患者体质情况,可在此阶段选择扶步行器下地站立,逐渐进行行走训练。6、术后11-14天,拆线出院,继续扶步行器进行行走训练。开始进行屈膝下蹲锻炼:双手握床架或其他固定物,逐渐屈膝下蹲,要求膝关节屈曲达到或超过95°。如患者体力不佳,可进行替代训练:坐于床边,两手扶床,双下肢自然下垂,健侧足压在患侧小腿上,帮助膝关节尽量屈曲,屈膝角度逐渐加大,直至达到或过95°,每次屈膝到底时应滞留5秒再放松;7、术后第3-6周,继续进行主动直腿抬高运动以巩固训练效果,患肢负重及抗阻训练。患者换用拐杖练习行走,加强行走步态训练,训练平衡能力,逐步脱离拐杖在旁人保护下练习行走,进一步改善关节活动范围。三、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需要注意什么?康复训练的量应当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以不引起患膝不适为宜。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膝关节的酸痛,尤其是在白天较大的活动量后。这是康复过程中的正常反应,疼痛程度与术前膝关节的功能状态有关。可以口服或外用一点抗炎镇痛药物,抑制软组织水肿和疼痛,同时适当调整活动量。通常术后10周可以脱拐行走,从事大多数日常活动。可以选择适当的活动以保持关节功能、控制体重,例如散步、游泳、骑车和跳舞。但对于爬山、爬楼梯或跑步等有损关节的运动,我们建议不做或少做。术后若下肢肌力基本恢复,就可以进行短距离的步行和日常活动。这种早期下床活动有助身体全方位的康复,有助于膝关节力量和活动度的恢复。但早期必须在有人看护下进行,以防发生跌倒。1、步行:适度的步行是帮助膝关节恢复的最好方法。刚开始运用助行器或拐杖辅助步行,医生一般会告知患侧肢体可以承受多少体重。尽可能有节奏、平稳地行走,调整步长和速度,切记要匀速步行。随着肌肉力量和耐力的提高,则可延长行走时间和距离,并逐步增加下肢负重的程度。当您可以走路和站立超过10分钟,且不需要助行器或拐杖分担任何体重,就可以开始使用单根拐杖辅助行走,健侧手持,术侧膝关节不要偏向一边或跛行。最后逐步过渡到脱离拐杖步行。2、上下楼梯:上下楼梯需要良好的肌力与活动度。最初,需要一个扶手来支撑,一次一步,用健侧引导上楼,患侧引导下楼。在恢复大部分体力和灵活性之前,可能需要他人辅助上下楼。逐渐可以尝试一步一步地连续爬楼。爬楼的频率和强度应控制在适度范围内,以免对关节或假体带来过多磨损。爬楼梯是一种锻炼肌力和耐力的活动,但不要尝试超过标准高度(18厘米)的台阶。四、康复训练后可能的不适症状有哪些呢?不少患者康复锻炼后会存在一些不适的症状,有些患者会感到髋关节疼痛,下肢肿胀,这时候可以通过抬高患肢和冰敷来缓解。如果下肢肿胀通过晚上睡觉时并抬高患肢没有好转建议及时就诊排查下肢静脉血栓可能。锻炼与活动会不断地提高肌力和活动度,但同时要遵循医师的指导,康复过程中遇到困难或问题时,请及时咨询医师。对于骨质疏松患者,建议抗骨质疏松治疗的同时,预防再次骨折可能。
目的探讨术前血液学相关指标对预测抗菌药物骨水泥旷置术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6月-2020年10月收治的接受抗菌药物骨水泥旷置术治疗的70例假体周围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8例,女性42例,年龄(65.54±11.85)岁(范围:37~88岁)。根据旷置术后感染是否控制,将患者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ESR/CRP、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淋巴细胞计数(TLC)、白蛋白、纤维蛋白原(FIB),CAR(CRP与白蛋白比值)及预后营养指数(PNI)等。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分析术前实验室检查指标在预测旷置术治疗PJI失败时的曲线下面积(AUC)、最佳诊断阈值、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患者随访时间均大于2年,旷置术成功者55例,失败者15例,旷置术整体失败率为21.4%。成功组患者术前的CRP(35.88±36.22[zjy1] )mg/L、PLT(279.95±104.00)×109/L及CAR(1.25±1.40)显著低于失败组的CRP(71.73±47.28)mg/L,PLT(364.73±119.32)×109/L及CAR(2.45±1.96),成功组患者术前的ESR/CRP(3.30±3.08)、白蛋白(35.33±5.18)g/L及PNI(43.64±6.18)显著高于失败组的ESR/CRP(1.56±1.41)、白蛋白(31.29±4.77)g/L及PNI(39.19±15.1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ROC分析发现,CRP、ESR/CRP、PLT、白蛋白、CAR及PNI预测旷置术失败的AUC、最佳阈值、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0.776(95%可信区间,0.660–0.867),35.43,86.67%,67.27%]、[0.725(95%可信区间,0.605–0.825),(1.01,60.00%,78.20%)]、[0.713(95%可信区间,0.593–0.815),(253,93.30%,47.30%)]、[0.721(95%可信区间,0.601–0.822),(35.7,93.33%,49.09%)]、[0.772(95%可信区间,0.656–0.863),(1.07,86.70%,67.30%)]、[0.706(95%可信区间,0.585–0.809),(45.7,100.00%,41.80%)]。结论CRP>35.43,ESR/CRP≤1.01及CAR>1.07可为预测抗菌药物骨水泥旷置术治疗PJI的失败提供参考。
治疗前54岁男性患者,左髋疼痛活动受限50年,髋关节发育不良,术前下肢短缩4cm治疗后治疗后7天术后7天,下肢运动、感觉无异常,顺利出院,术后患侧下肢较健侧短缩0.5cm,术中股骨截骨1.5cm
治疗前 患者82岁,2月前股骨颈骨折后,家属担心病人年龄大,病人受不了手术,没有及时来医院手术,选择在家休息静养,但是2月来,一直没法下地,下肢疼痛,病人痛苦,最终来院就诊,查体,下肢短缩4cm下肢肌肉萎缩,肌力4级。经过检查,患者没有明显手术禁忌症,安排股骨头置换术,备全髋关节置换假体 治疗中 术中发现股骨头吸收,下肢短缩明显,骨质疏松严重。股骨小转子附近捆扎钢丝预防近端骨折。 治疗后 治疗后2天 术后第2天复查X线,假体位置可。患者骨质疏松严重,拄拐下地,术后前6周避免下肢过度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