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指具有过敏体质的患者接触了过敏原之后,发生在鼻粘膜的免疫性疾病。如果不避免接触过敏原,过敏性鼻炎就会持续发生,即便某些时段没有症状,但是鼻粘膜的慢性炎症状态在过敏原的作用下仍然持续存在。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和过敏性疾病。我国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儿童及青少年人群中更加常见。欧美发达国家患病率约为10%-40%。好发人群是哪些?家族中(父母、祖父母等)有过敏性疾病史者;4~16岁的儿童及青少年人群;有过敏性疾病(湿疹、哮喘、药物过敏等)者。发病原因有哪些?接触致敏原(装修材料、污染物、化工、粉尘、乳胶、吸烟环境、动物皮屑、花粉、尘螨、昆虫排泄物、霉菌、某些食物、职业等)。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新的过敏原不断出现,如柴油机燃烧产生的芳香烃化合物、医用手套中的乳胶等具有较强的致敏性。此外,一些室内污染源如香烟、木质家具所释放出来的甲醛也都是重要的致敏原。这些因素都是导致过敏性鼻炎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患了过敏性鼻炎有哪些表现?过敏性鼻炎的四大典型症状,即:鼻痒、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塞。鼻痒:轻者鼻内有蚁行感,重时则难以忍受,常不时揉摸鼻部。喷嚏:连续地打喷嚏,常常连续达数个或十数个。流涕:大量清水样鼻涕,严重时终日流涕不止。鼻塞:可为间断性或持续性,单侧或双侧,也可为两侧交替性堵塞,严重时需张口呼吸。鼻出血:部分儿童会主要表现为反复鼻出血,一般都能自行停止。儿童患者因不会详细的诉说症状,需要家长或医师的仔细询问和观察。过敏性鼻炎需与普通感冒相鉴别!过敏性鼻炎常被误诊为反复发作的感冒,根据以下几点可以将疾病加以区分。1. 感冒为急性发病,一般仅持续7-10天。2. 感冒开始可以为水样清涕,后期为黄色粘稠脓性涕。3. 感冒常伴有全身症状,如:头痛、发热、肌肉关节疼痛等。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基本原则:过敏性鼻炎是接触了过敏原之后引发的疾病,目前的治疗手段都是通过药物减轻或控制人体对过敏原的过敏症状,而不是根除外界的过敏原,只有应尽量寻找过敏原因,彻底避开才有可能彻底不再发作。通过一次性根治、手术根治等方法治疗过敏性鼻炎,都是从根本上违背原则的。基因置换疗法尚未成熟,近10年内尚不可能应用于临床。对无法避开过敏原的病人(例如真菌)只能持续用药,因此合理用药、避免长期全身用药、局部药物首选则尤为重要。以下是WHO(国际卫生组织)推荐的过敏性鼻炎治疗方案。1、避免接触过敏原设法避免或减少与过敏原的接触,如:室内不铺设地毯、不用绒面沙发、经常清除屋内尘土和床尘、不进食可疑的过敏食物、尽量不用杀虫剂、空气清新剂等、避免接触香烟烟雾等。但是由于某些过敏原无处不在,且较隐蔽,要想完全避免十分困难。2、脱敏治疗 又称特异性免疫治疗,是世界卫生组织和全球变态反应、哮喘与免疫学会共同推荐的唯一一种可以改变过敏病人免疫机制的对因治疗。此方法是在一段时间内,给过敏病人注射(或舌下含服)标准化的脱敏疫苗,剂量由低开始,随着一定的疗程将剂量增加,并于3个月内左右达到病人的最佳维持剂量,再以1-2个月一次的注射频率(根据疗程进度)维持治疗。或者选择舌下含服,需每天服用。经过一定时间后(一般3年左右),达到即使患者在生活中接触致敏原也不产生过敏症状的目的。3、药物治疗根据WHO推荐的方案,目前临床工作中最合理的治疗方案如下:抗组胺药用法(口服或鼻用)用至组胺相关症状消失,一般不宜长期口服,仅用作发作初期治疗及控制组胺相关症状(鼻痒、喷嚏、流清水样鼻涕等)。目前已有鼻用抗组胺药物(如:爱赛平)进入市场,轻症患者朋友可按需喷鼻。不同类型及严重程度的过敏性鼻炎的剂量调整,见上表。鼻用糖皮质激素用法鼻用激素对四大主要症状均有显著的改善,尤其是对鼻塞较抗组胺药有更好的效果,且可用作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发作。鼻用激素由于其使用方便、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价格便宜、可长时间使用等优点,已在2001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为过敏性鼻炎治疗的首选用药。鼻用糖皮质激素的正确使用方法,见附录。不同类型及严重程度的过敏性鼻炎的剂量调整,见上表。抗白三烯药物用法主要用于过敏性鼻炎控制不佳,或合并哮喘的朋友长期控制治疗,尤其适用于儿童。抗白三烯药物(如:孟鲁司特)和鼻用糖皮质激素同时使用,可以减少鼻用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频率,提高过敏性鼻炎四大症状的控制效果。局部减充血剂要甚用!主要减充血剂有麻黄素、羟甲唑啉、萘甲唑啉等,用于滴鼻或喷鼻,可改善鼻堵塞,对其它症状无效。这类药物,一般连续使用不宜超过七天,尤其是羟甲唑啉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药物性鼻炎。4、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仅用于那些经正规药物治疗后,少数仍有鼻堵塞且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者。外科治疗的目的是改善通气,并非治疗过敏。常用的方法有:下鼻甲射频治疗、鼻中隔偏曲矫正、鼻框架结构不良等,以改善鼻腔通气情况。过敏性鼻炎能根治吗?过敏性鼻炎的发病取决于病人的过敏体质和环境中的过敏原,二者缺一不可。过敏体质与遗传相关,目前的医学水平尚不能从基因水平改变过敏体质,也不可能去除外界的过敏原,但通过适当避免接触过敏原、正确规范的使用鼻用激素(如:雷诺考特、辅舒良、内舒拿等),可达到良好的症状控制,甚至不发病。特异性免疫治疗(又称标准化脱敏治疗),是唯一一种可以改变过敏病人免疫机制的对因治疗,脱敏成功者可以根治。附:鼻用糖皮质激素的正确使用方法喷药方法: 1、左手喷右鼻,右手喷左鼻; 2、交替给药。最低维持量的调整方法: 常规日喷次数递减致隔日、隔一日、隔二日、隔三日一次,依次类推维持症状不发作为最低维持量,但勿停药。长期治疗时,通常很少产生耐药性。如有反复可将初始治疗方案重复。健康提示1、诊断必须正确:请务必到正规医院对您的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2、尽力寻找过敏原:避免接触过敏原才是治本(装修、动物皮毛、环境污染、花粉、螨尘、潮湿真菌、吸烟等)3、治疗理念要纠正: (1)、切不可寄希望于通过1次用药而根治,因为过敏原始终可能伴随你左右! (2)、切不可寄希望于通过局部手术而治愈,因为过敏性鼻炎是免疫性疾病,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只有药物治疗不能改善“鼻堵塞”时才考虑通过手术解除“鼻堵塞”问题,而不是过敏!4、治疗方法要正确:按照WHO推荐的方案,间歇性中-中度和持续性过敏性鼻炎,鼻用糖皮质激素是一线用药!5、治疗时间要科学掌握:间歇性过敏性鼻炎:鼻用糖皮质激素于发作前两周开始使用,持续用至发作停止后两周;持续性过敏性鼻炎:鼻用糖皮质激素要长期使用,并逐渐减至最低维持量(直至能够避开过敏原),鼻用抗组胺药按需使用,口服抗阻胺药物不能长期用。
体检经常有EB病毒抗体这个项目,EB病毒到底是什么?EB病毒阳是不是代表有鼻咽癌呢?要点提示:EB病毒抗体(VCA-IgA)阳性不代表就患有鼻咽癌,而是筛查鼻咽癌高危人群的一个指标。VCA-IgA阳性,应到耳鼻喉科详细检查鼻咽部。必要时选择纤维鼻咽喉镜或影像学(鼻咽CT或MRI)检查。定期(3-6个月)复查观察EB病毒抗体变化。1、EB病毒和鼻咽癌关系密切EB病毒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疱疹病毒,几乎每个人在25岁以前都感染过EB病毒。EB病毒感染的途径与其它感冒病毒一样。人体感染EB病毒后会产生许多抗体来对抗EB病毒。在这些抗体中,其中EB病毒早期抗原(EA-IgA)和EB病毒壳抗体(VCA-IgA)是临床上应用最多、诊断鼻咽癌意义最大的抗体。人体初次感染EB病毒后一周左右,血液中便可检测到该抗体。VCA-IgA一般在人体血液中持续存在数月,以后逐步下降直至转为正常。但当人体再次感染EB病毒时,部分人VCA-IgA可再次出现轻度而短暂的升高。如果该抗体持续增高,应警惕鼻咽癌的存在。有研究显示,VCA-IgA阳性的人群,鼻咽癌的发生率是VCA-IgA阴性人群的40倍。所以,VCA-IgA的检测可作为筛查鼻咽癌和确定鼻咽癌高危人群的一个指标。2、EB病毒抗体阳性不代表就患有鼻咽癌但是感染了EB病毒却不代表一定发展至鼻咽癌。中国成人中将近九成人曾经检测过EB病毒抗体呈阳性,但即便在鼻咽癌高发地广州,鼻咽癌发病率是十万分之二十几,也就是说只有少部分感染了EB病毒的人才会患上鼻咽癌。在确诊的鼻咽癌病人中,有5%~7%病人的血液中VCA-IgA检测阴性。因此,VCA-IgA阳性不意味着患上鼻咽癌,当然VCA-IgA阴性也不能排除鼻咽癌的诊断。如果体检发现自己EB病毒抗体阳性,应详细检查鼻咽部,常规检查鼻咽不佳的可以选择纤维鼻咽喉镜检查。若VCA-IgA≥1:40,而且鼻咽和颈部无肿物,这类人群应定期复查。若VCA-IgA≥1:80,还应做鼻咽部核磁共振检查,如果均无异常,这类人群属于鼻咽癌高危人群,应密切随访观察。3、何为鼻咽癌高危人群? ①VCA-IGA≥1:40; ②VCA-IGA、EA-IGA、EB病毒DNA3项中有2项是阳性的; ③以上三项中任意一项动态检测时是持续升高的; ④有鼻咽癌家族史; ⑤另外,有鼻咽癌的早期症状的(回缩鼻涕带血丝、持续性鼻塞、耳鸣耳闷塞感(分泌性中耳炎)、头疼、颈部无痛性肿块),要引起重视,一定要去医院进行筛查。4、怎样预防EB病毒感染呢?EB病毒可以说无处不在,很难有什么非常有效的预防措施。但EB病毒也绝非什么"洪水猛兽",即使它潜藏在人体内,也只有人体抵抗力低下的时候才会引发疾病,因此提高身体素质和抵抗力可以说是预防的第一要务。其次,当口腔破损时,感染EB病毒的机会会有所增加,所以要注意自己的口腔状况。还要注意公共场合的饮食卫生。
睡眠时人体抵抗力会下降,所以,睡觉时不能长时间直吹空调,尤其是儿童。 正确的方法应为在卧室睡眠时停用空调,或客厅的空调风传入卧室,卧室可用柔风扇。 因空调滤网及内部较多积灰,使用前需要清洁滤网,必要时请专业公司深度清洁。
最近门诊总能遇到EB病毒阳性的病人来咨询会不会是鼻咽癌,一大部分人已经在外院做了很多检查,基本排除鼻咽癌的可能,仍担心是不是漏诊?我想他们主要还是心理问题,在此有必要就此问题想大家解释一下,希望各位患者能理解EB病毒阳性什么意思!谈到EB病毒阳性,有一点谈虎色变的感觉,其实也不是那么可怕,有一点得承认那就是EB病毒抗体阳性者其鼻咽癌发病率的确比阴性者高一些,但阳性者中患鼻咽癌的毕竟还是极少数人,两者不是百分百关系!打一个比方,大家都知道吸烟容易得肺癌,那么我们把EB病毒阳性比作吸烟,鼻咽癌比作肺癌,是不是这个问题就好理解一点,吸烟的人得肺癌的比不吸烟的多,但是不是吸烟的都得肺癌,看看身边的吸烟的人你所知道有多少吸烟但没肺癌的人。同理,EB阳性的病人很多都不会得鼻咽癌的。广东省是鼻咽癌高发地区。而EB病毒和鼻咽癌密切相关,在广东EB病毒抗体阳性率占5%-10%,鼻咽癌的检出率为253/10万,显然EB病毒阳性并不说明就一定是鼻咽癌。EB病毒阳性基本说明有病毒感染,但不得不说一个情况,那就是假阳性,主要还是现在检验手段不够精确,另外感冒、长期的疲劳不适或者一过性升高都是EB阳性的病因。EB病毒在人类的自然感染非常普遍,所以如验血查到EB病毒的免疫球蛋白G(lgG)抗体阳性并不奇怪,只不过表明已有EB病毒感染而已。但如果是免疫球蛋白EA(lgA)抗体阳性,就要引起警惕。特别是,“抗体阳性”还有“滴度高低”之分。在临床上,高滴度阳性发展为鼻咽癌的可能性较低滴度大。资料显示,连续数年检查阳性滴度呈持续升高的患者,如从1:5阳性持续升高至1:80阳性,或1:10阳性上升至1:360阳性,三年内发展为鼻咽癌者占18.5%,五年内发生鼻咽癌者为33.3%。因此,抗体阳性滴度持续升高者属“高危人群”,尤应引起关注。发现EB病毒阳性怎么办?我想这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首先检查一下自己有没有以下症状:耳鸣、耳闷、听力下降、头痛(单侧)、头晕、面部麻木、视力变化、复视、颈部肿块等如果有必要去专业耳鼻喉科检查一下。如果没有以上症状,也可到医院检查一下鼻咽部,没问题可3个月到半年复查一次,根据EB的滴度变化我们可以粗略判断是怎么个情况。一般不要太过太担心,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到医院检查。另外强调一个鼻咽癌问题:家族聚集性现象,有家族史的危险人群后,有如下症状应重视:EB病毒阳性,滴度持续升高,持续性鼻塞、流鼻血,听觉不灵、耳鸣,头痛、面部麻木,复视,颈部淋巴结肿大等,若年龄超过40岁,长期吸烟饮酒,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进行性增大、无痛、质地较硬的症状,更应及时到医院检查,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耳内镜微创手术治疗中耳疾病 耳内镜手术近几年广泛应用于耳科手术中,实现了微创手术。耳内镜具有视野清晰、可以抵近观察、照明强度好以及操作灵活等特点,有利于术中对重要解剖结构的辨识,从而提高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耳内镜的手术操作也由仅能处理外耳道病变,发展到可以处理中耳、内耳、甚至侧颅底的病变 耳内镜手术适应症 鼓膜修补、鼓室探查、听骨链重建、耳硬化症、听骨链畸形、局限性上鼓室及后鼓室胆脂瘤等中耳病变的治疗。 耳内镜手术有哪些优势 优势1:广视角,多角度观察,抵近观察 耳内镜的摄像头可以直接抵近术野,进入术区的角度几乎可达180度范围,视野阔,而传统显微镜视线是直线,视野有限。 优势2:避免耳后切口,不用理发、不影响美观;真正实现微创。 优势3: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避免过多的骨质切除,以最小的创伤完成手术。 优势4:术后干耳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 哪些耳科疾病可在耳内镜下治疗? 1.耳内镜鼓室成形术和鼓膜修补术。这其中包括的手术有耳内镜中耳炎鼓膜修补手术、耳内镜外伤性鼓膜穿孔修补手术、鼓室探查术等。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内镜手术。该手术使传统的乳突开放手术利用耳内镜微创技术,无需开放乳突,术后听力保存好,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常规乳突开放手术后需长期术腔清理的痛苦。 3.耳内镜听骨链畸形。这其中包括的手术有由于炎症、外伤及不明原因导致的传导性的听力下降,需行听骨链探查及自体骨、人工听骨的听力重建手术。 4.胆脂瘤型中耳炎耳内镜微创手术。微创手术只清除病灶,更好的神经保护,利用外耳道直接进入修补鼓膜及清除病灶,如病灶较大,只是以病灶为中心去除少量的骨质,使手术后的患者恢复到未得中耳炎之前的状态,得到了完全的康复。 5.耳硬化症的耳内镜微创人工镫骨手术。镫骨成形术适用于镫骨性耳硬化症,无需耳前切口,直接在耳内镜下进行行外耳道皮瓣,进入中耳,内镜下明视镫骨,并进行蹬骨底板开窗,人工蹬骨置入。
常言道:“久病成良医”,“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可以挤出一点时间的话,可以看一看所关心的疾病诊疗常识。说不定可以帮助您知道一些常见病的诊疗问题,届时不致于既费了人民的币,又害了自己的身。——湖南中医药大学耳鼻咽喉科博士导师 李凡成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璀灿瑰宝,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中华民族的健康作出了无可估量的伟大贡献。随着近代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外交往,近百年来,尤其是近四十年来,西方医学(即西医学)在我国得到了极为迅速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人民健康卫生事业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中医学也在得到不断发展,而且中、西医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并在我国形成了独特的中西结合医学。西医学、中医学、中西结合医学已经成为我国人民现代卫生事业的三大支柱。中医学和西医学在很大程度上各有长处,无可取代。本文就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特别是具有中医临床治疗优势的疾病,对其中、西医诊疗优势作一大略性分析,以供需要得到相关指导的朋友参考。以下分析仅为个人管见,难免存在争议之处,并希望得到同道指教。另外,本文所讲的中医、西医,是指中医学、西医学,不是指中医院或西医院。因为目前全国各地中医院的耳鼻咽喉科医生,既有很多人主要是从事西医耳鼻咽喉工作,而且中医院耳鼻咽喉科医生绝大多数都熟悉中、西两套诊疗处理方法,但西医院的耳鼻咽喉科医生对中医耳鼻咽喉科诊疗方法熟悉的不很多。目录一、耳科常见病(一)外耳与外耳道疾病1、耳郭假性囊肿2、耳郭湿疹3、外耳道疖与外耳道炎4、耵聍反复栓塞(二)中耳疾病5、鼓膜炎6、非化脓性中耳炎7、咽鼓管异常开放症8、急性化脓性中耳炎9、慢性化脓生中耳炎(三)内耳疾病10、突发性聋11、感音神经性聋12、梅尼埃病13、贝尔面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4、位置性良性阵发性眩晕二、鼻科疾病(一)外鼻疾病15、酒齄鼻16、鼻部湿诊17、鼻前庭炎18、鼻疖(二)鼻腔与鼻窦疾病19、急性鼻炎、小儿急性鼻炎20、慢性单纯性鼻炎21、慢性肥厚性鼻炎22、过敏性鼻炎23、干燥性鼻炎、儿童干燥性鼻炎24、萎缩性鼻炎25、鼻息肉26、急性鼻窦炎27、慢性鼻窦炎28、小儿鼻窦炎29、鼻出血30、嗅觉障碍三、咽喉科疾病(一)咽部疾病31、急性咽炎、急性鼻咽炎32、慢性咽炎、慢性鼻咽炎33、腺样体炎与腺样体肥大34、过敏性咽炎35、急性扁桃体炎36、慢性扁桃体炎37、扁桃体肥大38、咽部溃疡39、咽异感症40、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二)喉部疾病41、急性会厌炎42、小儿急性喉炎43、急性喉炎44、慢性喉炎45、声带小结与声带息肉、喉淀粉样变46、声带瘫痪四、头颈外科其他病47、颈综合征48、茎突过长综合征49、喉乳头状瘤50、耳鼻咽喉恶性肿瘤正文一、耳郭假性囊肿(一)西医治疗特点1、局部穿刺抽液,然后加压包扎。缺点:消毒不严,可造成感染,引起化脓性耳郭炎,导致耳郭畸形2、局部理疗。3、必要时手术治疗。缺点:同局部穿刺。(二)中医治疗优势不必任何外治,单纯服中药,效果肯定,疗程一般在半月左右。二、耳郭湿疹(一)西医治疗特点1、抗感染(消炎)治疗(口服、局部用药)。2、抗过敏治疗(口服、局部用药)优缺点:效果肯定。某些药物可能引起副作用;可能引起药物耐受性;对消炎药不敏感者效果差。(二)中医治疗特点1、中药内服,辨证论治,效果肯定。2、中药外用,效果肯定。优点:不引起耐药性。三、外耳道疖与外耳道炎中医、西医均有效。无特殊。四、耵聍反复栓塞糖性(稀糊状)耵耵反复栓塞耳道,取出后不久又堵塞耳道,可以按痰浊内阻的病机,予服中药,效果很好。五、鼓膜炎中医、西医均有效。无特殊。六、非化脓性中耳炎(一)西医治疗特点1、抗感染(口服即可)。2、口服激素3-5天。3、穿刺、抽液。4、对慢性者,可行咽鼓管吹张(由医生操作的效果更好,也可病人自己吹张)、鼓膜按摩(仪器治疗效果很好,也可患者自行按摩)。优点:急性期,对消炎药敏感者,效果很好,取效也快。缺点:1、急性期者,对消炎药不敏感者,效果不理想。2、慢性期者,病理机制复杂,特别是与全身功能状态失调有关,西医效果差。(二)中医治疗特点1、急性期时,辨证论治,服中药为主,有时也结合应用西药或西医穿刺、抽液、鼓膜按摩等。2、慢性期,以辨证论治,服中药为主。可以更有效地调整患者身体的功能状态,优势:1、对急性者,中药疗效肯定,尤其对西药不敏感者,更宜采用中药疗法为主。2、由于本病之慢性者与全身功能状态有关,中医辨证论治有长处,疗效比西医更好。此类患者以中医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为宜。三、中、西医治疗优势分析非化脓性中耳炎的早期正确治疗是关键,若不及时或不能彻底治疗,则易迁延不愈而转为慢性,成为难治之病。西医对本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解除病因,改善咽鼓管功能,清除鼓室积液。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病因治疗:主要是针对引起非化脓性中耳炎的各种疾病的治疗,如急性上呼吸感染、鼻-鼻窦病变、腺样体肥大、鼻咽炎、咽炎、扁桃体炎等。(2)内服药物治疗: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的用药主要有三类药物,一是抗生素(如安必仙、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奇霉素,等),二是激素,三是咽鼓管促排剂,如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吉诺通);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的用药主要是咽鼓管促排剂。(3)局部治疗:主要包括鼻腔应用减充血剂,或同时配合使用消炎滴鼻剂;咽鼓管吹张法、自行鼓膜按摩法;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或加置管引流。(4)其他治疗:如理疗、激光等。西医对非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有时也难以解决问题,主要的有:一是咽鼓管与中耳腔慢性炎症,二是反复发作,三是炎症后续改变等,均难以治愈。中医对本病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通过辨证论治而调理机体阴阳平衡状态,从而有利于慢性炎症的消退、减少反复发作,并对非化脓性中耳炎的后续病理改变具有一定的调理作用。七、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此类患者的发病与患者全身系统功能状态差有关,西医没有好办法,疗效较差。以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西医的局部治疗,效果更好。八、急性化脓性中耳炎1、对于普通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中医、西医治疗效果都肯定。西医以消炎为主,或加上短期使用激素,同时进行局部消炎处理。2、对于严重的化脓性中耳炎,比如已经发生并发症者,比较保险的方法是西医疗法,因为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在全身用药方面,如果能够配合服中药,疗效可能更好。3、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接近痊愈,但鼓室难以干燥者,中医外治疗法的效果可能优于西医外治疗法的效果。九、慢性化脓生中耳炎1、单纯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以中医治疗效果更好,西医没有好办法。以外治为主,结合内服中药。2、复杂型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如骨疡型、胆脂瘤型),最好的方法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无需手术者,即服中药、中药外治;需要手术者,手术治疗,以及手术后的中药外治或加上中药调理。3、对复杂型的化脓性中耳炎,西医的诊断比中医诊断更准确。比如耳流脓,不一定是化脓性中耳炎,可能是中耳结核、中耳癌。十、突发性聋1、治疗方法很多,但预后难以估计。急性发病期应按急症对待,进行听力抢救性治疗(住院治疗);治疗时间离发病时间越近,治疗效果越好,反之越差。2、治疗方案以中西医结合效果更好。即西医的各种治疗,加中医的辨证论治,内服中药。十一、感音神经性聋1、治疗方法很多,预后难以估计,在大多数情况下效果较差。2、治疗方案以中西医结合为宜,即西医的治疗方案加中医的辨证论治,服中药,或加针灸疗法。3、勿轻易放弃治疗希望。有病史长达几十年而被中医治好(显著提高听力,或患者基本满意)的病例很多。4、此类患者求治疗中医治疗时,勿轻易改换医生。经某位医生二至三个月的连续治疗后仍无效果,可以换医生(当然首先是他值得信任),求治于他医。因为要看到取得疗效的话,从医学理论上讲,需要二至三个月时间。十二、梅尼埃病1、急性发作期,西医有比较规范的治疗方案,效果大多较好。2、对有经验的中医生,急性期以中药治疗,效果也很好。由于讲究辨证论治,治疗方案难以规范(灵活性太大),难以达到人人熟练掌握的程度,致使中医应用受限。3、急性期以中西医结合,效果可能更好。4、急性期缓解后,中医疗效更好,尤其对预防复发的效果可能更好。十三、贝尔面瘫(外周性面神经麻痹)1、治疗本病以中西医结合效果更好。2、西医以消炎(抗细菌、抗病毒)、激素治疗为主。3、中医以内服中药、针灸疗法为主。十四、位置性良性阵发性眩晕1、西医采用复位疗法效果肯定。2、中医采用辨证论治效果也有一定疗效。十五、酒齄鼻本病西医无好办法,以中医的内治加外治为主,效果较好。特别严重者,需要手术治疗。十六、鼻部湿诊1、西医以消炎、抗过敏治疗为主。对药物不敏者效果差。2、中医以辨证论治服中药,加中药外治,效果肯定。3、属于慢性者,西医属应付处理,中医治疗能解决问题。十七、鼻前庭炎小毛病,中、西医效果均好,无特殊。十八、鼻疖1、才起病时,局部涂碘酊即能解决问题。2、中、西医治疗效果均好。无特殊。十九、急性鼻炎、小儿急性鼻炎1、急性鼻炎就是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只有急性鼻炎时,西药抗感冒的效果大多较好,但可能存在嗜睡的副作用,有其他部位也感染时,配合应用抗病毒药、抗细菌药治疗。2、中药对感冒的效果较好,尤其是对体质较差者,容易反复感冒者,效果较西医好。3、小儿急性鼻炎,最好以中药治疗为主,尽可能不使用西药。只要能将药液服进去,小孩对中药基本很敏感,所以效果好。小儿服感冒中药有讲究,煎药方法可以按如下:将药物放入碗中,用冷水浸2小时,然后在锅内加水适量,放一个铁圈做碗垫,将药碗置入锅内碗垫上,先用大火将锅内水煮沸,待碗中药液也被煮沸后,再继续蒸5分钟。倒出药液,加白糖(或不加)适量。周岁以内小儿每2小时给药一次(5ml左右),连续给药6次左右;周岁以上,每3--4小时给药一次(每次10ml左右),连续给药4次左右。每天一剂药(只需要煎一次即可)。几岁小儿可每天给药3次,每次30ml左右。二十、慢性单纯性鼻炎1、此病西医无好办法。常用减充血剂,若长期使用(具体时间尚无明确的说法,个人估计可能最短在1个月以上)有可能引起药物性鼻炎。2、中医辨证论治效果肯定。还可以配合使用下鼻甲内中药药物注射。减充血剂严格控制使用,尽可能少用或不用。最好用中药滴鼻剂(说明书中未标明有减充血剂者)。疗程最短几天,最长可能要半年左右(指那些间歇性治疗者)。二十一、慢性肥厚性鼻炎1、西医以手术切除部分下鼻甲为主要治疗方法,亦可采用射频消融术、微波治疗。手术后鼻腔通气虽然有好转,但可能仍然存在慢性鼻炎的某些症状;或者,由于手术操作难以掌握,可能出现“医源性空鼻综合征”,或者“医源性萎缩性鼻炎”。2、西医的保守疗法主要是下鼻甲内注射硬化剂,有一些效果。3、中医以辨证论治服药为主,效果基本满意,但疗程较长。可以配合进行下鼻甲内西药或中药注射。4、对此病的治疗方案,首先应考虑保守治疗,以中药治疗为主;如果效果不理想,或有个人要求,再考虑手术治疗。5、关于慎重选择手术适应证的问题,请参考文章:慢性鼻炎如何治疗:http://lifancheng.haodf.com/wenzhang/128378.htm6、慢性单纯性鼻炎与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中西医治疗优势分析:根据慢性单纯性鼻炎与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病因病理,西医对本病一是注意强调解除病因,预防为主;二是针对其病理特点,主要采取局部治疗措施,常用治法有二类:一是保守治疗,主要是减充血剂滴鼻(喷鼻)、局部用激素(喷鼻、鼻甲黏膜下注射)、抗生素滴鼻、局部封闭疗法、温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局部冲洗法等,主要适合于慢性单纯性鼻炎,尚有鼻黏膜下硬化剂注射,主要适合于慢性肥厚性鼻炎。二是手术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外移下鼻甲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微波烧灼术、激光烧灼术等。中医对本病亦有多种疗法,全都属于保守疗法,主要有三类:一是辨证论治;二是局部用药,包括鼻腔滴药(喷药)、鼻腔塞药(鼻腔涂药)、鼻腔冲洗、鼻腔熏蒸(雾化吸入)、下鼻甲黏膜下注射(如消痔灵注射液、丹参注射液之类);三是针灸法、穴位贴敷疗法、推拿治疗法、中药理疗导入等。西医对本病更注重于局部病理改变的认识,因此治疗手段与方法亦针对局部病理为主,各种方法虽然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其中减充血剂的长期应用有可能引起药物性鼻炎,鼻甲黏膜下注射有可能引起某些并发症,而手术疗法的滥用与不当,有可能引起继发性萎缩性鼻炎或“空鼻综合征”。中医对本病更注重于整体病机的改变,临床常用的辨证论治、针灸治疗,都具有调整机体脏腑功能失调的功效,或进一步配合局部保守治疗,对于那些不需要手术处理的病例具有肯定的疗效,而临床上此类患者,绝大多数都不需必须手术处理。因此对于慢性鼻炎的常见性病因如温度与湿度变化、全身因素如慢性疾病、长期便秘、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以及免疫功能障碍和变态反应,以及改善鼻腔血管、神经功能的稳定性方面,具有更好的调理作用,因而显示出中医疗法的显著临床优势。二十二、过敏性鼻炎(一)西医治疗西医对本病有多种治疗方法。1、细胞膜稳定剂或炎症介质阻释剂,如色甘酸钠、酮替芬、托普斯特。2、抗组织胺类药物,如扑尔敏、息斯敏(阿司咪唑)、地氯雷他定、氯雷他定(开瑞坦)。3、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扎鲁司特、孟鲁司特。4、鼻用激素鼻腔局部应用,如丙酸倍氯米松(伯克纳)鼻雾剂、丙酸氟替卡松(辅舒良)喷雾剂、曲安奈德(珍德)鼻喷雾剂、布地奈德(雷诺考特)气雾剂等等。这些药物可能存在交叉耐药性的问题,即用了一种药,不久时间后即效果减少,再用其他同类药,效果也不佳。5、鼻腔用减充血剂,如麻黄碱滴鼻液、盐酸赛洛唑啉喷鼻液。但不能长期使用。6、非特异脱敏疗法:如组织胺脱敏、封闭抗体脱敏(胎盘脂多醣)疗法。具有一定效果。7、特异性脱敏疗法:如粉尘螨滴剂(畅迪),或其他过敏原的脱敏。8、其他治疗方法。上述各种疗法中,临床上用得最广泛的是前四种方法,主要针对变态反应的病理,具有针对性强、起效快的优点,但均有一定副作用,停药后可能易于复发。非特异性脱敏疗法具有增强患者机体对变态反应原耐受力的作用,效果较巩固,疗程较长;特异性脱敏疗法是近几年才被推广应用的新方法,但适应证太窄,疗程一年半左右,很难对多种变态反应原全部起作用,效果尚有待临床进一步评价。(二)中医治疗中医对本病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通过辨证论治而达到调理机体阴阳平衡状态,即固根本、防复发;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很多药物能够对于变态反应的多个病理环节起干预作用,控制其发作状态有一定效果,但总体上不及西药针对性强、起效快。(三)中西医结合优势西医对本病有多种治疗方法。①细胞膜稳定剂或炎症介质阻释剂,如色甘酸钠、酮替芬、托普斯特;②抗组织胺类药物,如扑尔敏、息斯敏(阿司咪唑)、地氯雷他定、氯雷他定(开瑞坦);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扎鲁司特、孟鲁司特;③鼻用激素鼻腔局部应用,如丙酸倍氯米松(伯克纳)鼻雾剂、丙酸氟替卡松(辅舒良)喷雾剂、曲安奈德(珍德)鼻喷雾剂、布地奈德(雷诺考特)气雾剂;④鼻腔用减充血剂,如麻黄碱滴鼻液、盐酸赛洛唑啉喷鼻液;⑤非特异脱敏疗法,如细菌脱敏、组织胺脱敏、封闭抗体脱敏(胎盘脂多醣)疗法,以用特异性脱敏疗法,如粉尘螨滴剂(畅迪);⑥其他治疗方法。其中临床上用得最广泛的是前四种方法,主要针对变态反应的病理,具有针对性强、起效快的优点,但均有一定副作用,停药后可能易于复发。非特异性脱敏疗法具有增强患者机体对变态反应原耐受力的作用,效果较巩固,疗程较长;特异性脱敏疗法是近几年才被推广应用的新方法,但适应证太窄,疗程一年半左右,很难对多种变态反应原全部起作用,效果尚有待临床进一步评价。中医对本病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通过辨证论治而达到调理机体阴阳平衡状态,即固根本、防复发;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很多药物能够对于变态反应的多个病理环节起干预作用,控制其发作状态有一定效果,但总体上不及西药针对性强、起效快。根据对本病中西医结合病理认识,变态反应性鼻炎因于肺脾肾阳气不足,可能主要是机体内分泌系统、植物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以及基因因素的失调,即自我调节、自我稳定的功能不足。临床上虽然西医的药物疗法控制变态反应发作的效果好,但不能达到对内分泌、植物神经、免疫系统自我稳定的调节和调理作用,这可能是西医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难以取得巩固疗效的重要原因。而中医的辨证论治、针灸疗法等,则在调整此类患者的内分泌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功能方面具有明显效果。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或针灸治疗等中医疗法,以持久地改善患者机体功能状态,配合西医药物治疗以尽早控制发作症状,是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主要思路和基本方法。二十三、干燥性鼻炎、儿童干燥性鼻炎西医治疗主要是补充维生素,鼻腔滴药(滋润剂,如复方薄荷油、鱼肝油)。所以效果较差。中医治疗主要是辨证论治,同时局部治疗。效果较西医好。二十四、萎缩性鼻炎1、西医保守治疗主要是补充维生素,局部用药。效果一般。2、手术疗法,效果较好。3、如果不手术,以中医治疗为宜。但中医治疗,不一定能治愈这个疾病,绝大多数可明显地改善症状。4、如果是因为化脓性鼻窦炎引起的,应当治愈鼻窦炎,才有可能更好地改善萎缩性鼻炎的病情。5、局部用中药:生地黄、生大黄、牡丹皮、赤芍、麦冬各10g,加适量生麻油过药面,浸泡一夜,文火(小火)煎至赤芍焦黄为度,去渣,趋热加入冰片0.5-1g,搅均,并使之溶解,然后可用新纱布过滤,待凉后装入滴鼻药瓶,以油滴鼻,日3次。效果较复方薄荷油好。二十五、鼻息肉1、西医保守治疗主要是局部应用激素。可以使息肉明显变小或消失,改善鼻腔通气症状。2、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或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但可能复发。3、中医内服药物虽然可能有效,但难疗程较长,中医外治法亦可消除它,但可能用到有毒药物,疗程比西医手术肯定长多了。4、最好的方法可能是:手术治疗(手术前可以西药局部治疗,以缩小息肉,则手术难度小,手术时对局部的损伤小);手术后,再服中药以调整体质,预防复发。同时还要加强对鼻腔与鼻窦病变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原发性疾病,即过敏性鼻炎,或者慢性鼻窦炎)。二十六、急性鼻窦炎1、中医、西医效果均较好。2、有些人对西药不敏感,则中药效果更好。3、有些人可能鼻窦炎的病情比较严重,为了加快治愈的速度,可以进行上颌窦穿刺,这比中单纯的中医治疗效果更好。二十七、慢性鼻窦炎根据病情,中医、西各有长处。最好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并根据病情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中西医结合疗法。(一)西医治疗:1、保守治疗:主要是局部治疗,包括鼻腔滴减充血剂、消炎滴鼻液,或局部用激素,还有上颌窦穿刺冲洗、取代疗法等。也有口服消炎药者,急性发作或炎症不重者,效果一般较差。2、手术治疗:当有鼻窦内囊肿、息肉、鼻腔息肉时,以手术治疗为宜。先解决这些重要的并发症,然后才有可能较快地治愈慢性鼻窦炎。行此类手术的同时,可以一并进行鼻窦炎的手术。3、由于西医对一般性慢性鼻窦炎并无保守治疗的好办法,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西医一般都主张手术治疗。存在的问题:1、手术治疗并不一定能全部解决问题。很多患者手术后,仍然存在慢性鼻窦炎。2、手术肯定有风险(但出现风险的情况毕竟是少数)。(二)中医治疗1、中医治疗的主要方法是辨证论治。通过调整患者体质,扶正祛邪,使患者增强抵抗力,比较慢地解决其慢性炎症或反复发作的问题。但疗程一般在1-3个月,甚至更长。2、中成药虽然有效果,但很多西医医生、包括中医医生开出来的中成药,如果不按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使用,则效果肯定不太好。(三)中西医结合本病以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为最佳。1、必须手术时,应当以手术治疗为主,然后采用中药调整。2、不一定必须手术时,以中医药调理为主,结合局部用药、取代疗法、上颌窦穿刺等方法。(四)中、西医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优势分析:西医对本病的治疗主要分保守疗法与手术疗法两大类。保守疗法主要有局部治疗(包括鼻腔用减充血剂与消炎剂,取代疗法或置换疗法,上颌窦穿刺冲洗法),药物内治疗法(主要是两类药物,即消炎剂与促进鼻窦排泄类药物),理疗法;手术疗法主要有辅助性手术疗法,鼻窦根治术(清理术),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其中,局部治疗方法也是中,西医临床上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辅助性手术(如鼻中隔矫正,鼻息肉摘除)对于开放鼻窦,促进引流亦具有重要作用;鼻窦根治术具有较严格的适应证;近些年来,由于医学技术的进步,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对于消除部分病变,通畅鼻窦引流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由上可见,西医治疗慢性鼻窦炎,主要是针对局部病理改变而采取的措施,其中主要是针对妨碍引流与慢性炎症两个方面;在通畅引流方面,西医方法具有重要价值,但在慢性炎症方面有所不及。这主要是由于慢性鼻窦炎并非单纯的炎症问题,还涉及炎症难以治愈的因素,即此类病人往往存在机体免疫功能减退的普遍性问题,使得消炎剂的效应受到很大限制,而手术疗法后的症状复发亦多难免。中医对本病的治法主要是整体治疗(包括内服药物与针灸疗法等)。由于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正虚邪滞,因此在治疗原则上更注重于调理脏腑的虚损,以扶正祛邪为基本大法,即使实证,也是先祛邪,后扶正。扶正祛邪之法对于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具有西医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逐渐恢复,最终使慢性炎症得以自愈,难以复发,对于巩固疗效,具有重要作用。慢性鼻窦炎的病因病理实际上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鼻腔与鼻窦引流受阻,二是慢性炎症,三是免疫功能不足。在应对第一个方面,西医具有优势;在应对第三个方面,中医具有优势;在应对第二个方面,西医虽然可以应用多种抗生素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疗效,但由于往往需要长时间应用,因此具有一定副作用,特别是可能对肝肾功能具有一定影响;而中药在抗炎效果方面疗效肯定,而副作用较少或较小。因此,近些年来对慢性鼻窦炎的治疗越来越注重于中西医结合方法的应用,这也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二十八、小儿慢性鼻窦炎最好是根据病情采用不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1、由于小儿鼻窦发育不完善,在很多情况下不适宜手术治疗,而西医保守治疗效果不太好,所以,中医辨证论治有优势。2、西医的取代疗法对减轻症状,如减少流涕,改善鼻腔通气效果较好,但难以解决根本问题,只能属于一种辅助性治疗。3、小儿慢性鼻窦炎对全身多系统有明显影响,比对成年人的影响更突出,特别是在影响食欲、影响记忆力等方面。西医保守疗法效果不太好,中医的辨证论治可以对这些鼻窦炎以外的症状同时取效。4、小儿鼻窦炎的局部治疗仍不可少,比如鼻腔滴减充血剂(有副作用)、消炎剂(西药或中药)。尤其对几岁的小儿,如果是全组鼻窦炎,最好配合使用取代疗法。二十九、鼻出血1、由于鼻腔一般性炎症引起的出血,由于原因不明引起的小量出血,以及不是严重疾病引起的反复性出血,以中医辨证论治效果为佳,而且效果持久。临床上绝大多数情况属于此类。特别是经过西医采用前鼻孔堵塞法与止血剂治疗后,仍然不能撤去填塞物(一撤就出血)时,最好以中医辨证论治,更能显示效果特优。2、由于发热性疾病引起的大出血,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为佳,即中医服止血药(辨证论治处方),加西医的必要性治疗。3、由于严重疾病引起的大出血(如鼻腔或鼻咽部血管瘤),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止血时,以西医手术方法为宜(此种情况并不多见)。三十、嗅觉障碍1、由于鼻腔堵塞所引起的嗅觉障碍,需要治疗鼻腔疾病,然后嗅觉可自行恢复。2、鼻腔通畅,但嗅觉障碍,西医没有好办法,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但效果也不一定特别好,与医生个人经验有关。三十一、急性咽炎、急性鼻咽炎1、急性咽炎、急性鼻咽炎时,中、西医效果均好。2、对西药不敏者(效果差),最好采用中医治疗(辨证论治处方)。三十二、慢性咽炎、慢性鼻咽炎(一)西医治疗1、病因治疗:戒烟酒、节制刺激性食物、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炎症等。2、清洁口腔。3、局部治疗:局部涂药法、消除淋巴滤泡法(局部注射、激光烧灼)4,对萎缩性或干燥性咽炎采取维生素疗法。缺点:由于本病病因病机复杂,特别是全身系统性疾病或慢性疾病难以短期治愈,故局部治疗虽然可以暂时性改善局部病理,但未能有效调整引起慢性咽炎的全身性功能失调状态,因此慢性咽炎症状反复,难以痊愈。(二)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比,对慢性咽炎的治疗具有显著优势。1、辨证论治:从西医的角度看,可以有效地调整患者全身机能反应状态,促进各种慢性疾病的好转,有利于慢性咽炎向好的方面转化;从中医的角度看,可以有效地调整患者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状态,达到阴平阳秘,向自我康复的方向转化。这一特点是西医目前难以达到的。2、中医的标本同治不等于西医的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相加的效果,而中医的标本同治,可以更有效地缓解慢性咽炎的局部症状。3、针灸治疗: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达到辨证论治和标本同治的效果。(三)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咽炎的治疗,可以单纯地采用中医治疗,也可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即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同时,吸收西医某些全身治疗与某些局部治疗的优点相结合,特别是在治疗观念上注意配合其他治法积极根治引起慢性咽炎的上呼吸道炎症。(四)中西医治疗慢性咽炎的优势分析:西医对慢性咽炎的优势在于诊断和病理分型。治疗方面,对可能性大或有明确的病因者,主张采取病因治疗(如戒烟酒、节制刺激性食物、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炎症等),而临床手段则主要是局部治疗(如口腔清洁法、局部涂药法、消除淋巴滤泡法),对萎缩性或干燥性咽炎采取维生素疗法。由于本病病因病机复杂,特别是全身系统性疾病或慢性疾病难以短期治愈,故局部治疗虽然可以暂时性改善局部病理,但未能有效调整引起慢性咽炎的全身性功能失调状态,因此慢性咽炎症状反复,难以痊愈。中医对慢性咽炎的治疗具有明显优势:1、辨证论治从西医的角度看,可以有效地调整患者全身机能反应状态,促进各种慢性疾病的好转,有利于慢性咽炎向好的方面转化;从中医的角度看,可以有效地调整患者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状态,达到阴平阳秘,向自我康复的方向转化。这一特点是西医目前难以达到的。2、中医的标本同治不等于西医的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相加的效果,而中医的标本同治,可以更有效地缓解慢性咽炎的局部症状。3、中医的针灸治疗方法,也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达到辨证论治和标本同治的效果。因此,对慢性咽炎的治疗,可以单纯地采用中医治疗,也可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即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同时,吸收西医某些全身治疗与某些局部治疗的优点相结合,特别是在治疗观念上注意配合其他治法积极根治引起慢性咽炎的上呼吸道炎症。三十三、腺样体炎与腺样体肥大腺样体多见于儿童,腺样体肥大主要是引起呼吸不通畅,从而对小儿的身体发育带来负面影响。1、中医辨证论治对于减轻或消除小儿腺样体肥大引起的打鼾症状具有一定疗效。如果采取保守疗法,中医辨证论治是最好的方法。2、西医主张对肥大的腺样体采取手术疗法,即切除腺样体。腺样体被切除后对身体不会产生负面影响,但手术治疗具有某些风险,如对麻醉药、抗生素反应的问题等。三十四、过敏性咽炎过敏性咽炎是以阵发性刺激性咽痒干咳为主要表现特点的常见咽喉疾病。可伴有慢性咽炎的某些症状。(一)西医治疗口服抗组胺药,局部用激素(如培氯米松气雾剂或氮淖斯汀气雾剂)喷咽部。如果同时存在咽部炎症,应配合口服消炎药。优缺点:1、如果有效,则效果快。短期应用局部激素对身体一般不会有副作用。2、抗组胺药可能引起白天精神不振。(二)中医治疗1、如果辨证论治准确,则收效快,效果好。一般无副作用。建议治疗方案:1、可以采用单纯的中医治疗,或单纯的西医治疗。2、如果单纯的中医、单纯的西医效果不理想,可以中、西药物一起上。3、最佳方案:在辨证论治的同时,配合西医治疗方法的一至二种。三十五、急性扁桃体炎中医、西医疗效均较好,二者各有长处与不足。1、西医方法是口服消炎药或注射给药(近些年来一般以静脉滴注给药为多),配合口腔清洁法与含药。主要缺点是:有些人对西药不敏感,或有过敏反应。此时当以中医治疗为佳。2、中医以辨证论治为主,配合口腔清洁法与含药。主要不足是:个别医生辨证论治处方用药不非常准,对疗效有所影响;部分小儿口服中药困难。三十六、慢性扁桃体炎(一)西医治疗1、比较轻者采取保守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局部注射药物、局部冲洗),有一定效果但不很理想;消炎药物往往基本上无明显效果(除非有急性或亚急性发作)。2、一般主张手术切除;或微波治疗(微波治疗后也需要用抗生素抗感染,术后三天左右咽部明显不适感)。缺点:儿童时期的扁桃体对身体有好处,不可轻易切除。对此西医无好办法。(二)中医治疗1、辨证论治。可以显著改善症状,减少复发。但解决扁桃体明显增生肥大的状态需要很长的疗程,甚至还难以解决(但扁桃体二度大小,一般不会对呼吸功能产生影响,是可以接受的——只要没有了慢性炎症,一般不会引起其他不良后果)。2、含服药物:可以改善症状,但不解决根本问题。3、中医有外治法,即分次烧灼法、分层切除法(中医的切除方法),但疗程较长(1-2个月),且只有少数中医医疗单位开展这样的传统方法。最佳方案:1、要求保守治疗时,以中医疗法为佳。2、要求尽快解决问题时,必须清除病灶时(比如已经引起了心脏病、肾病、风湿病、扁桃体周围脓肿等,不包括长期低热),以手术切除方法为优。(三)中西医治疗急性与慢性扁桃体炎优势分析:西医治疗扁桃体炎主要方法为抗生素应用及手术治疗。抗生素应用首选b内酰胺类,一般三天后病情可好转,7~10天可痊愈。可根据病情轻重,决定给药途径。对于吞咽痛剧烈不欲饮食者可用静脉给药,不加重患者咽痛负担,患者易于接受。扁桃体炎可引起全身各系统许多疾病,常见有风湿热、关节炎、心肌炎、肾炎、银屑病等,其发病机制尚在探讨。一般认为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与各个靶器官对链球菌所产生的Ⅲ型变态反应有关。故有上述并发症者,行手术治疗切除扁桃体,根除病灶,以利并发症的治疗。然而对于有抗生素过敏史的患者,临床用药多受限制,或无药可用,或药物对致病菌不敏感,导致患者病情迁延、反复发作而演变为慢性炎,并反复急性发作。 中医治疗扁桃体炎手法多样,中药内服无禁忌症,外治及针灸治疗见效快,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吞咽痛剧烈者,中西医结合疗法可采用静脉给药,给予抗生素或清热解毒之中成药注射液,可避免口服用药给患者增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同时应用中医外治法如含漱、刮痧、拔罐、体针、耳针、发泡法等均能迅速减轻症状缓解痛苦。对于高热者,中药退热无副作用,耳尖、少商放血简单易行,疗效确切,还可通过静脉补液达到固护阴液以防水不制火而出现高热稽留的急重征象。慢性扁桃体炎之所以容易复发,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局部有病灶存在,二是身体抵抗力差,容易感冒引起复发。西医对慢性扁桃体除了手术外,往往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可以解决慢性炎症长期存在的问题,而中医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可明显缓解自觉症状,还可以补助正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急性发作。对于扁桃体受炎症反复刺激而肥大者,可采用火烙法,即可治疗慢性炎症,又可缓解由于肥大的扁桃体堵塞咽部而对吞咽、呼吸及发音功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还可以避免由于扁桃体切除所造成的局部免疫反应消除或免疫监视障碍。三十七、扁桃体肥大1、如果需要手术治疗,以西医手术方法为好。2、如果需要保守治疗,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好。3、保守治疗方法也可以采取微波治疗,或中医分层切除法。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损伤,但效果可靠。三十八、咽部溃疡1、咽部溃疡性质不明时,宜在西医院耳鼻咽喉科检查或省级中医院耳鼻咽喉科检查。2、咽部溃疡性质明确后,根据病情选用治疗方法。或以中医治疗为主,或以西医治疗为主。3、对经过反复检查而性质仍不明,病情也不危重,以中医治疗方法为佳。三十九、咽异感症(一)西医诊疗1、西医对咽异感症的优势主要在于疾病诊断。由于本病病因复杂,既有精神性因素,但往往也存在器质性因素,尤其是器质性因素方面,咽异物感还可能属于某些严重疾病(如咽喉、食管、胸腔等部位早期恶性肿瘤)的早期信号。因此西医强调对咽异物感应进行仔细的鉴别诊断,并尽可能寻找到确切的致病因素,不能贸然诊断为咽异感症,以便明确其预后与治疗方法。2、治疗方面,对引起咽异感症的器质性因素明确者,以病因治疗为主;对无明显器质性因素者,主张采用中医药疗法、局部神经封闭(颈交感神经封闭、喉上神经封闭)或局部穴位封闭等治疗方法;对精神性因素明显者,主张适当使用镇静剂与安定药,以及心理干预。3、从总体上看,西医对此病的治疗尚缺乏更理想的方法。(二)中医治疗:中医对此病具有明显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辨证论治可以更有效地调整患者植物神经反应状态。引起咽异物感的原因与咽喉部感觉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接收到异常刺激有关,但是否与感觉神经的感觉阈有关尚不清楚。临床上,即使某些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咽异感症,如茎突过长、颈椎骨质增生等,辨证论治往往也能取得一定疗效。虽然辨证论治并不能在短期内改善茎突过长状态或颈椎骨质增生状态,而咽物感的缓解或消失,则应当与患者感觉神经的感觉阈的改变有关。2、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可以同时调理患者多器官功能的病态反应。辨证论治是针对患病机体当时所处的病理生理综合状态而进行治疗,以恢复阴阳平衡,促使病变转愈的思辨方法,而辨病论治是针对患病部位特异的病因、病理及病状进行治疗,以达到治愈疾病为目的思辨方法。咽异感症在很多情况下,是一种以他处疾病为始因,以咽部感觉异常为表现的疾病,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可以取到既针对整体、又针对局部,既针对咽喉、又针对原发病因的效果,从而加速疾病的好转。3、中医药外治疗法对本病具有取效迅捷的效果,亦可反复使用。(三)中西医结合诊疗1、应当取西医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之长,以明确致病因素,特别是排除某些严重疾病(如咽喉、食管、胸腔早期恶性肿瘤)。2、在治疗上取中医药辨证论治之长,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四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一)西医治疗1、解除上呼吸道不通畅的阻塞性病变(以手术为主,如鼻息肉摘除术、鼻中隔矫正术、扁桃体切除术)。因为凡上呼吸道不通畅,均可能引起此病。2、腭咽部手术(多为中年人软腭松弛)。3、减肥。4、其他保守治疗。如果存在鼻腔异常与软腭松弛同时存在,则需要几个方面均行手术;可以先行一个主要原因方面的手术,效果不好,再行另外一个方面的手术。(二)中医治疗1、主要是辨证论治。特别是对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软腭松弛等病症。可以明显减轻打鼾的程度与呼吸暂停的次数和时间。如果主要原因是由于此,又不想手术,可以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2、如果是鼻息肉、鼻中隔偏曲所致者,也重视采取西医手术治疗。四十一、急性会厌炎西医以消炎、激素为主;中医辨证论治为主。二者效果均好。亦可二者同时使用。四十二、小儿急性喉炎1、初起时,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佳(口服中药,若小儿不能口服中药除外)。小儿对中药比较敏感,疗效肯定。若经常性使用西药,有可能引起耐药性。2、严重时,当然也可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但在家长不放心的情况下,最好是西医消炎治疗,配合激素(静脉给药为主)。四十三、急性喉炎中医、西医均有效。1、西医以口服消炎药,或配合应服激素几天,以及配合雾化吸入,效果应当好;如果对西药不敏感,则以中医治疗为佳。2、中医辨证论治效果好。可以配合中药超声雾化吸入。3、无论中医、西医,治疗期间均应尽可能不讲话(禁声)。四十四、慢性喉炎西医治疗不如中医辨证论治效果好。消炎药一般无效,西药超声雾化吸入效果也不很好。关于慢性喉炎、声带小、声带息肉中西医治疗优势分析:西医认为,慢性喉炎属于非特异性慢性炎症,引起以声带为主的局部病理改变,治疗方面,一是祛除或戒除病因,包括消除上呼道病吐、戒烟酒,对由于发声不当所致,采取必要的发声训练;二是适当禁声;三是局部治疗,这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常用的局部治疗方法有:含服药物、超声雾化吸入(常用庆在霉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之类)、药物导入法(碘离子、透明质酸酶)、间接喉镜下药物滴入法(庆大霉素、地塞米松、肾上腺素)、超短波、微波、理疗,以及声带黏膜下药物注射,常用药物有得宝松(复方倍他米松)、醋酸曲安奈德,亦有使用庆大素、地塞米松者,近年来亦有人采用喉返神经药物注射治疗本病(曲安奈德、维生素B12、利多卡因);对萎缩性喉炎,也使用维生素类口服治疗。总体上讲,西医以局部治疗为主,尽管方法很多,但慢性喉炎仍然难以消除,效果多不满意。对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西医治疗除了戒除病因外,往往以手术清除为主(包括微波、激光、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等),并配合术后康复发声训练,但对于复发性者往往需要多次手术;至于全身性治疗,主要是口服激素,但不能长期使用,否则将会产生严重副作用,使临床应用与疗效的发挥受到较大限制。而对于喉肌弱症,西医以全身治疗为主,常用药物有肌苷、ATP、新斯的明、美斯的明、加兰他敏、呋喃硫胺、维生素B12等,但单纯采用西医治疗的临床报道少见。慢性喉炎既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而且难以消除,就可能与机体的免疫功能,以及微循环障碍等有关,但目前无论是西医或中医临床观察,都很少探讨其与免疫功能、微循环障碍之间的关系。不过,中医对此类病症往往是从整体观出发,强调机体整体功能的脏腑功能失,如气虚、阴虚、郁热等,以及局部病理的痰凝、血瘀,主张从调理脏腑,结合除痰、化瘀等为主要治则,以整体治疗为主,对消除慢性炎症、预防与减少复发具有明显优势。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推荐对慢性喉炎采用以中医为主的治疗方法;对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喉肌弱症采用中医结合的方法,并有大量临床报道,表明较单纯的中医或单纯的西医治疗效果更好。四十五、声带小结与声带息肉、喉淀粉样变1、保守治疗:(1)西医:口服消炎药(首选青霉素类,连续服用7-14天)、激素(强的松,10mg/次,每天3次,连续5天后必须停止使用;有胃溃疡者不可服用);超声雾化吸入(庆大霉素8万单位,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20ml,每天1次,20分钟左右吸入完)。效果较好。口服激素,也可以采用10天疗法(由医生处方,逐步减量)。(2)中医辨证论治。效果较好。2、手术治疗:手术摘除,取效快。其中,声带息肉或淀粉样变有可能复发。可以服中药调理,减少或预防复发。3、最佳治疗方案:早期用保守治疗,西药内服(抗生素服半月左右,激素服5-7天,剤量偏大些。但有胃溃疡者禁服激素)、超声雾化吸入,配合服中药,特别是在西药使用之后,当以中药治疗为主。应当可以消失,如果经过2个月的保守治疗仍然不消除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不要一检查出来就马上采用手术治疗;因为手术治疗有风险(可能损害声带,造成声音难以恢复正常,则得不偿失了)。四十六、声带瘫痪无论中医、西医,声带瘫痪均有两类治疗方法1、病因治疗(什么原因引起的,治疗什么原因或疾病)2、综合治疗:音频治疗仪和电子嗓音治疗仪治疗、发音训练、针灸治疗、中医辨证施治及手术治疗。四十七、颈综合征颈综合征又名颈椎病,由于颈椎骨质增生、颈椎曲度改变,从而压迫颈神经丛、血管、椎管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1、本病不好治疗。2、本病的最佳治疗方案可能为牵引(一般找骨科)。3、中医推拿、按摩、辨证论治均有一定效果。四十八、茎突过长综合征1、从西医观点看,必须手术切除增生的部分。2、从中医角度看,可以服中药调理,虽然不能使延长的茎突缩短,但可以降低机体对增长的茎突给咽喉部位造成的刺激感觉的敏感性,从而使症状减轻或消失。3、类似的情况还有:舌骨综合征、颈综合征。四十九、喉乳头状瘤(良性肿瘤)小儿喉乳头状瘤复发率很高,成人的喉乳状瘤手术后亦有可能复发,应中西结合治疗。1、西医手术摘除乳头瘤。2、服中药调理,以预防复发。五十、耳鼻咽喉恶性肿瘤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以西医治疗为主,在西医治疗的同时或西医治疗之后,再服中药调理,其中特别是需要放疗或化的恶性肿瘤,最好是在放疗或化疗的同时、之后,配合中药调理,既可以增强机体接受放疗、化疗的能力,也可以调整机体衰弱的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原创文章,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减退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小儿的发病率比成人高,该病是引起小儿听力减退的重要原因之一。咸宁市中医医院眼耳鼻喉科杨后民分泌性中耳炎是由于咽鼓管(俗称耳咽管,就是一个连通鼻腔最后面和中耳腔的管子,起着调节中耳气压的作用)不通畅或阻塞后引起的。耳咽管功能障碍时,外界空气不能进入中耳,中耳内原有的气体逐渐被粘膜吸收,腔内形成相对负压,引起中耳粘膜血管内液体渗出到中耳内。开始积液较清,久治不愈后,可变粘,严重者可出现“胶耳”。分泌性中耳炎绝大多数都能治愈,所引起的听力下降也是轻微的,随着积液的消失听力也能够恢复正常。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治疗,耳内的液体没有被吸收,则会导致粘连性中耳炎、鼓室硬化、胆固醇性肉芽肿等继发疾病,造成永久性听力下降,治疗非常困难。(注意:很多家长都以为中耳积液是水从外耳道进去的,其实是自己中耳腔产生的)咽鼓管功能障碍包括机械性阻塞、肌肉无力及软骨弹性差等,咽鼓管纤毛运动障碍也是原因之一。当然,最主要和常见的就是机械性阻塞,在小儿最主要的因素是腺样体肥大,加上小儿咽鼓管短而宽,这就是分泌性中耳炎在儿童中发病率明显高于成人的原因;慢性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也是常见原因,另外坐飞机、高速电梯、蹦极时气压的改变也会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成年人单侧分泌性中耳炎需要检查鼻咽部以排除鼻咽癌的可能(可能性极小,重视但也没必要成天提心吊胆),有些时候,鼻咽癌患者仅有分泌性中耳炎表现而无其他临床症状,因此成年人分泌性中耳炎医师让病人作个鼻咽镜检查是很有必要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病程12周以上者)多因急性未得到及时恰当治疗,或由急性反复发作、迁延、转化而来。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常见有以下几点:1.听力减退: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发病前大多有感冒病史,以后听力逐渐减退,伴自听增强。当头位变动,如前倾或偏向患侧时,因积液离开蜗窗,听力可暂时改善。慢性者起病隐匿,患者常说不清发病时间。小儿患者大多表现为对别人的呼唤声不予理睬,看电视时要调大声量,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如小儿患者的另一耳正常,也可长期不被家长察觉。2.耳痛: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起病时可有耳痛,慢性者耳痛不明显。3.耳内闭塞感:耳内闭塞感和闷胀感是患者常见的主诉之一,按压耳屏后该症状可暂时减轻。4.耳鸣:部分患者有耳鸣,多为间歇性,如“噼啪”声。当头部运动、打呵欠或撸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一:非手术治疗1.应该避免用力擤鼻涕,经常、多嚼口香糖。2.抗生素: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可以选用青霉素类、红霉素、头孢菌素类药。用5-7天。3.糖皮质激素:可考虑使用,早间7:00口服强地松片,一次3-6片(用量与成人、儿童、体重有关),用5天。4.如有鼻塞症状,鼻腔局部可应用诺通或达芬霖(二选一即可,以下类同)(通气作用)用5-7天,可加用辅舒良或雷诺考特等消炎消肿,用7-14天。5.粘液促排剂:标准桃金娘油胶丸或桉柠蒎肠溶胶囊或沐舒坦溶液口服10一30天,可促进咽鼓管纤毛摆动及稀化中耳腔积液,以促进积液排出。6.咽鼓管吹张治疗,(可*宝网搜8446788进店查看或直接点链接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526545323612)可从鼻腔鼻咽腔经咽鼓管吹入部分空气到中耳腔,以疏通咽鼓管、改善中耳腔的负压状态,减少积液的生成及促地积液向鼻咽腔排出。以下内容摘自《实用耳鼻咽喉科学》第二版(权威教材),仅供参考。咽鼓管吹张法(eustachiantubeinflation)是受试者或其家属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通过规定的动作,或医务人员用简单的器械,将空气从鼻咽部的咽口经咽鼓管吹入中耳的方法,可粗略评估咽鼓管的通畅情况。主要用于鼓膜完整者,鼓膜穿孔者亦非禁忌。咽鼓管吹张还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操作。常用的咽鼓管吹张法有以下3种:1、瓦尔萨尔法(Valsalvamethod)亦称捏鼻闭口鼓气法,受试者以拇指和食指将自己的两鼻翼向内压紧,同时紧闭双唇,用力摒气。咽鼓管通畅者,此时呼出的气体经鼻咽部循咽鼓管冲入鼓室,检查者用听诊管可从受试者的耳道口听到鼓膜的振动声;也可从电耳镜中观察到鼓膜向外的鼓动。受试者自己亦可感到鼓膜向外膨出。若咽鼓管不通畅,则无上述现象。2、波利策法(politzermethod)亦称饮水通气法主要适用于小儿。嘱受试者含水一口,检查者将波氏球(politzerbag)(图)前端的橄榄头塞于受试者一侧的前鼻孔(图1),并以手指压紧另一侧前鼻孔。告受试者将口中所含之水吞下,于受试者吞水之际,迅速捏紧橡皮球,向鼻腔内吹气。咽鼓管功能正常者,在此软腭上举、鼻咽腔关闭,同时咽鼓管开放的瞬间,从波氏球内压入鼻腔中的空气即可从咽鼓管逸入鼓室(图2),检查者从听诊管内可听到鼓膜的振动声。此法不致引起咽鼓管咽口的外伤,患者亦无痛苦。3、导管吹张法(医院内的专业医师操作,不作介绍)咽鼓管吹张法的禁忌证无论采用瓦尔萨尔法,波利策法,均有以下禁忌证。(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鼻腔或鼻咽部有肿瘤、溃疡等病变。(3)鼻出血(4)鼻腔或鼻咽部有脓液、脓痂而未清除者。二:手术治疗1.鼓膜穿刺术:抽出积液。必要时可重复穿刺。亦可于抽液后注入糖皮质激素。2.鼓膜切开加置管术:凡病情迁延、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及胶耳等,可于鼓膜切开并将积液充分吸尽后,在切口处放置一通气管,以改善中耳的通气,有利液体的引流,促进咽鼓管功能的修复。3.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ET):对于慢性ET功能紊乱,已成为治疗该病的新技术。BET应用简单可行、安全、微创,已使很多患者受益。对于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应尽早行BET手术,疏通咽鼓管,防止并发症。4.其他:积极治疗鼻咽或鼻部疾病,如腺体切除术、鼻息肉摘除术、下鼻甲部分切除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等。本文系杨后民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m.haodf.com/touch)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转载自朝阳 小五官大世界 7月5日)小编说 暑期将至,扁桃体、腺样体手术病人激增,因为是儿童手术,家长们往往都会非常担心和害怕,针对家长的疑问和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以下科普答疑。 01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 常见的手术原因为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发作频次>4-5次/年,或多次并发扁桃体周围脓肿;其次为扁桃体、腺样体过度肥大,阻塞气道,导致夜间睡眠打鼾、呼吸暂停(憋气),张口呼吸,甚至出现腺样体面容;影响咽鼓管功能,造成分泌性中耳炎,影响听力,并且上述症状持续时间长,经影像学及内镜检查进行评估已确定肥大程度严重,且经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02什么情况下需要同时切除扁桃体和腺样体,可以留下其中之一么? 如果同时具备上述手术指证,并且扁桃体腺样体肥大程度严重,均需要同期将扁桃体、腺样体一并切除,以免日后留下的扁桃体或者腺样体再次增生(代偿性增生)而需要二次手术。 03扁桃体是用激光做的吗? 激光是无法切除扁桃体和腺样体的,所以千万别相信外面医院的广告宣传。低温等离子消融是目前最先进的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方法,针对不同儿童扁桃体、腺样体病变应采取个性化治疗,这种手术方法术中几乎不出血,由于是在低温下操作,对人体的损伤极小,术后反应轻,痛苦小。 04手术能解决什么问题? 切除扁桃体及腺样体后可以解除上呼吸道的阻塞,使打鼾明显缓解或消失。此外,如果是以前有反复发作扁桃体炎,手术后将不再发作,但是合并分泌性中耳炎和鼻窦炎的患者,手术只是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手术后还要依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复查和后续治疗。 05什么年龄段适合做腺样体和扁桃体切除术呢? 一般来说最佳年龄在4岁以后,但若是腺样体肥大或扁桃体肥大或扁桃体炎引起明显的症状(如打呼噜、张口呼吸、中耳炎、饮食差、长期流涕等等),或影响小孩日常生活又经过药物治疗无效的话那就需要尽早进行手术干预。 06扁桃体腺样体都是免疫器官,切除后会影响免疫力吗? 首先不会有任何一个负责任的医生会随意的让你的孩子切除扁桃体,任何的外科手术治疗均具备明确的手术适应症。大量的国内外的临床基础研究表明,切除扁桃体后免疫功能在近期和远期并无显著差异,而对于长期反复发作扁桃体炎的患儿,切除后,免疫指标反而增强。 07手术时间有多长? 单纯的腺样体手术时间大约在10分钟左右(指开始切除到止血完成),如果合并扁桃体切除术,时间大约延长一倍左右(共20-40分钟)。但是由于还有手术前的准备,麻醉和手术后的麻醉复苏时间,孩子在手术室里的时间要远远超过这些(共约60-90分钟不等)。 08术后孩子会很痛苦吗? 单纯的腺样体手术痛苦不大,一般孩子在手术当天下午就可以自由活动。如果合并扁桃体切除术,痛苦会大一些。我们可以冷敷,吃冰激凌等方法来减轻痛苦。 09手术以后要吃什么? 要鼓励孩子尽早进食,以便多运动咽部肌肉,可以使疼痛早日消失,并减少日后咽部异物感的可能性。详细饮食指导请关注“小五官大世界”公众号健康科普文章《扁桃体术后吃什么好?》。 10为什么术后10几天内口内鼻内非常臭? 术后12小时后扁桃体窝内及腺样体术区即可形成白色伪膜,在伪膜完全脱落前(约术后10-15天),口腔内的伪膜坏死脱落过程中会产生异味,因此术后需加强漱口,促进伪膜愈合脱落。 11住院时间要多久 在腺样体和扁桃体术后1-2天内要注意术后出血的问题,所以术后必须住院观察几天,一般术中彻底止血后这种情况是很少发生的。另外,对于扁桃体切除的患者术后1-2周需注意饮食问题,一般选择清淡、少刺激和软质的食物,以免扁桃体窝的创面在白膜脱落时因刺激和磨擦而出现迟发性出血。 12出院后还要休息多久? 一般都可以正常上学,对于同时施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如果学校中午无法提供软质食物,可以考虑在家多休息一段时间,直到能够进食固体食物为止。此外术后应避免进行较为剧烈的体育活动。 以上是关于扁桃体、腺样体手术相关指南,希望能为各位家长带来帮助。
(转载自一附院 辛运超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资讯 9月26日)扁桃体、腺样体手术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但毕竟大多数家长都不是学医的,对手术细节往往是一头雾水,尤其对术后饮食、护理、出院后出现问题怎么办?……更是茫然无措,迫切需要一个术后指南。为了让大家一目了然,便于对号入座快速找到答案,以下就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给大家罗列出来。 1.术前要注意什么,随时可以手术吗? 手术是有严格的适应症的,要求术前两周内没有扁桃体发炎、无感冒、发烧等症状,预防感染,及时控制炎症。 入院后先做术前检查,如血常规、胸片、心电图、肝肾功能等。术前检查结果正常,没有手术禁忌症才能安排手术。如果术前检查有异常,要经手术医生或麻醉师评估可否手术,如果不能手术,需要先治疗,等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才能手术。 2.为何术前要禁食禁水? 术前6-8小时应该禁食禁水。因为这是全麻手术,术前必须按要求禁食禁水,否则如果胃里有水或食物,麻醉时极易发生呕吐、反流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导致窒息或死亡。总之是为了保障麻醉和手术安全。(有的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因为心疼孩子,背着医生偷偷给孩子喝水吃东西,结果只能延期手术。) 3.手术过程有多长时间?外面有伤口吗? 我们理解家长们在手术室外煎熬等待的心情,很多家长都希望手术时间越短越好。其实,这是个误区。虽然我们目前采用的是低温等离子微创手术,时间确实比较短。但也不能片面地认为时间越短越好,手术应该以做好为原则,避免手术粗糙、出现术后并发症。 我们做的比较多,手术会很快。单纯的腺样体消融手术时间大约几分钟左右,如果腺样体消融+扁桃体切除,时间大约一二十分钟左右。但由于还有手术前的准备、术前麻醉和术后麻醉苏醒时间,孩子在手术室里的时间要远远超过这些(共约30分钟到1个小时左右)。 还有家长问外面有没有伤口,手术从哪里做,会不会破相?腺样体消融和扁桃体切除都是从口里做,外面是没有伤口的,更不会破相。目前采用的是低温等离子微创手术,即使是里面手术部位的创面也是微创的,术中不出血,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出血几率也很低。 4.住院几天?多久可以上学? 一般住院7天左右。出院后一般都可以正常上学,如果学校无法提供合适的饮食,也可以在家多休息几天,直到能够正常饮食为止。 5.手术后疼痛么,孩子受得了吗? 等离子手术本身就具有创伤小、痛苦小的特点。 单纯的腺样体手术术后没什么疼痛,孩子一般在手术当天就可以自由活动,正常饮食。 如果合并扁桃体手术,大部分孩子术后会有疼痛,但也在可承受范围内。一般来说,孩子年龄越小对疼痛反应越轻,年龄越大对疼痛的反应会重一些。另外,跟个人对疼痛的敏感性也有关。 6.术后饮食有何要求? 单纯的腺样体手术无进食禁忌,术后6小时可以吃易消化的饮食,第二天即可正常饮食。(腺样体不是长在嘴巴里,术后对饮食几乎没有影响) 合并有扁桃体切除的: 术后当天可以吃冷流质饮食,包括牛奶、豆浆、汤汤水水等,不要太热太烫。冰淇淋可以减轻疼痛,降低出血几率,术后可以吃但注意别吃坏了肚子。 术后第二天可以吃软食,包括面条,粥,玉米糊、蒸鱼肉,蒸蛋、土豆泥等,不要吃带渣或大块状的固体食物,如水果以及煎炸、辛辣、过硬以及酸性的食物。术后2周一般可以恢复正常饮食。最好每次饭后漱口、饮水,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术后扁桃体窝发生创面感染。 术后不要怕痛而拒绝进食,要鼓励孩子尽早进食,以便多运动咽部肌肉,可以使疼痛早日消失,有利于加快创面愈合。扁桃体切除后由于喉咙疼痛,有的孩子可能不愿意吃饭,造成体重减轻,不必担心,在正常饮食后即可恢复。 7.术后低烧发热正常吗? 有些扁桃体发炎比较重的,由于术中扁桃体被牵拉,毒素渗透到血液中,产生吸收热,有部分小孩术后可能会出现低热(低于38.5℃),一般持续一到三天,这是正常现象,一般不需要处理。如果持续低烧超过三天或者高于38.5℃,那么就要进行干预治疗了。 8.为何术后还有鼻塞、打鼾,甚至加重了? 很多家长问为什么术后还是打鼾,有的甚至比之前还要重些,是不是手术白做了?不必紧张!这是手术后术区水肿,导致鼻塞、打鼾,甚至比术前还要重。这都是正常的,需要慢慢消退,一般术后两三周可逐渐好转。鼻塞可以对症治疗,鼻部局部用药有助于缓解鼻塞,比如可以喷生理海盐水。 9.术后还是张口呼吸怎么办? 由于孩子术前长期张口呼吸已经形成习惯,术后即使鼻腔通气了,张口呼吸的习惯也不一定能马上改过来,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家长也可以慢慢纠正,在孩子睡着后,试着轻轻合住孩子的嘴巴,但注意前提是确定孩子鼻腔已经通气,是靠鼻子呼吸的,不要盲目强制。 10.术后喝水呛,甚至呛到鼻子里? 短期内可能会有这种现象,因咽部炎症肿胀导致软腭功能暂时不协调所致。但微创手术术后喝水反呛的比较少,即使出现也是暂时的,喝水时稍微慢一点,会逐渐恢复。此外,扁桃体切除后咽腔变大,孩子一时还没有适应,也有可能喝水呛到,喝慢一点,适应后即可恢复。另外,有的孩子两侧扁桃体大小不一样,术后咽腔宽窄度可能有一定影响,也可能会出现术后反呛,但一般都可自行恢复。 11.术后咽痛或耳朵痛正常吗? 术后24小时内疼痛最明显,特别是咽口水时,这是因为口腔肌肉的运动会牵拉创面产生疼痛,疼痛程度基本上可以忍受,一般不用止痛药。应鼓励孩子进食冷饮,并用冰块局部冷敷,以减轻疼痛,鼓励多漱口、多讲话、多饮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伤口感染和粘连以及瘢痕的形成。 当然,每个人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同,有的孩子表现得很痛苦,有些孩子不怎么疼痛,一般年龄越大的孩子疼痛越明显。有的孩子耳朵也疼,是因为术后产生的炎症刺激到咽部神经,放射到耳部引起耳部疼痛。一般不超过一周,一般不需要吃药;但如果疼痛剧烈,请遵医嘱处理。 12.扁腺手术会影响发声吗? 扁桃体不是发音器官,切除扁桃体不会影响发音。少数孩子会在术后出现说话含糊不清,这是因为疼痛使说话的肌肉运动不协调导致的构音障碍,并不是对声带造成的损伤。这种情况一般会在两周内消失,不必担心。 有些家长反映孩子术后说话声音变尖、变细、变娇气了。这是因为有的孩子比较“护疼”,不敢用力说话,家长不予理会慢慢就好了。还有的是因为之前腺样体肥大导致说话时有很明显的后鼻音,腺样体术后不再鼻塞,说话不再有明显的后鼻音,于是声音会较术前清亮许多。 13.术后出现脖子痛咋回事? 个别孩子术后脖子痛,尤其是后仰时疼痛。这是因为腺样体紧贴颈椎前的肌肉,手术后产生的炎症反应会让肌肉产生痉挛,引起疼痛和活动障碍。另外,在腺样体手术消融过程中如果消融过深,累及到肌肉和筋膜,引起筋膜炎,也可以引起疼痛。这种症状一般持续不会超过两周,通常会慢慢好的。 这种现象在我们这里很少见。 14.白膜是什么,多久脱落? 术后6-12小时创面会出现一层白膜(术后伪膜),这是正常生理现象,对创面有保护作用。白膜通常在手术后5-6天时开始从边缘脱落,有的在术后两周才开始脱落,一般术后2-3周左右可完全脱落。这是个自然的时间过程,不必着急,如果过早分离可能会引起继发性出血。 15.术后为什么会口臭? 在手术后4-5天,有的孩子就会出现明显的口臭,主要是手术部位的坏死组织分解,产生了特殊的气味,引起口臭,不需要特殊处理,仍应坚持餐后嗽口。如果口臭太重,也可以用生理海盐水冲洗鼻腔,但要注意缓慢操作,否则伪膜过早脱落容易诱发出血。 16.为什么术后流脓鼻涕,之前没有? 这是好事!如果术前合并有鼻窦炎,通俗讲,鼻窦就像一个个小房间,之前,腺样体就像一个门一样,堵住了鼻窦窦口,导致鼻窦里面的脓性分泌物难以排出来,现在做了腺样体手术,相当于门打开了,鼻窦房间里的脓性分泌物终于可以拨云见日,终于可以自由地流出来了,只有分泌物慢慢排出来,鼻窦炎才可能进一步治好。 当然,鼻窦炎也不能指望术后“放任自流”就能完全好,尤其是比较重的鼻窦炎,术后还需进一步治疗、复查。 17.术后为何口水多、痰多、咳嗽? 刚做完手术后不久,有些孩子痰多、口水多。这是因为术后咽部水肿,导致口水分泌物增多。再者,由于吞咽或吐口水时都会引发疼痛,孩子“护疼”不敢吞咽,导致口水分泌物增多。这是个正常过程和现象,不需要特殊处理。 白膜开始脱落时,刺激到喉咙,导致喉咙干痒,引起刺激性呛咳和干咳,一般不需要处理,随着白膜完全脱落,这种咳嗽一般可自行消失。 18.在家吐血、出血怎么办? 很少有孩子在出院后出现出血,如果有少量的口水中带血丝,可以暂时在家里观察;但应该及时告诉你的主治医生。手术后的第5天到2周左右,为咽部白膜脱落期,即随着吞咽动作,可有白膜脱落,有时会导致出血,大部分出血为少量的,一般会自行停止。如果出血量大,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处理。 19.术后“腺样体面容”会自行消失吗?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比如两三岁、三四岁的孩子,如果已经出现牙齿外龅、上颚高拱等“腺样体面容”迹象,由于骨质发育比较软,还未成型,所以变形的骨质在术后大都可以逐渐恢复到正常。然而,对于高龄儿童,由于骨质已经变硬,发育已经定型,腺样体术后一般只会让“腺样体面容”不再继续发展加重,如果已出现龅牙、牙列不齐等现象,还需再去口腔科进行牙齿矫正,进一步补救。所以,这也是我们临床上建议尽早手术的原因。 20.术后多久来复查? 术后10天以后,一般是术后2到3周左右复查。之后如果没有特别需要,就不需要再复查。但对伴有鼻炎、鼻窦炎和分泌性中耳炎的孩子,一定要及时复查,继续治疗。 21.鼻炎、鼻窦炎、中耳炎在术后还要继续治疗么? 若术前合并有鼻炎、鼻窦炎或分泌性中耳炎的孩子,术后还要坚持进一步规范治疗,并要遵医嘱复诊,才会有好的治疗效果。如果放任不管,这些疾病本身不仅会症状加重,还有可能反过来刺激腺样体增生,形成恶性循环。 如果有鼓膜置管,置管术后是不能游泳的,避免水进入中耳腔,导致中耳炎复发。洗澡时也要注意耳朵不能进水。半年后随访复诊,复查置管情况。只有在取管之后,鼓膜恢复正常才能游泳。 以上是扁桃体、腺样体手术后的护理、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家长可自行参照。
副耳也称耳赘,俗称拴马桩耳,多位于耳屏前方,上方或下方的突起结构,其形态多种多样,有 的象个小耳朵,有的呈半月状,还有的只是一个小圆包。可单发或多发,内含有软骨组织和小血管。 由于传统说”拴马桩耳,官运亨通“,认为副耳会给人们带来好运,所以多数人不愿意切除。其实副耳是可以切除的,而且是比较简单的小手术。有的人认为副耳与神经相连,担心切除副耳会影响脑子或有其他的不良后果,实际上是不会的。近几年要求去除副耳的人逐渐增多,主要是副耳的存在影响了患者的容貌。 副耳的治疗很简单,就是从其根部切除,同时切除所含的软骨组织和血管。此手术主要注意仔细缝合皮肤,术后不影响美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