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是一种晶状体混浊降低视力和影响生命的疾病,它好发于老年人,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六十岁后开始患有白内障,每一个人都会发生白内障。在过去,人们常说白内障必须成熟后才能手术,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随着技术发展,白内障现在是超声乳化手术时代,对白内障要求是不能够太老太硬。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厚4个毫米、直径大概9到10个毫米的椭球体。那么在白内障并不是很老的情况下,它就相当于一块豆腐那种质地,我们通过一个小切口就可以比较轻松的拿出来。如果白内障拖到特别特别严重,到成熟的话,它就会变成一块跟石头一样硬的东西。拿一块豆腐和拿一块石头出来,用的方法、能量和难度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如果白内障严重后才进行手术,可以导致手术难度的增加,术中术后手术风险增加,对于患者的视力恢复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现在来说我们建议患者在0.3到0.5这个区间内做白内障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一个区间。但在临床上我们也会经常见到视力能达到0.6甚至0.8、1.0的患者,其晶状体已经明显的混浊了,其实也是需要手术的,因为患者的视觉对比敏感已经下降了。白内障对季节是没有要求的,有一些患者认为春秋做手术感染发生率低,夏天发生率高。实际上对白内障来说,这个影响特别特别小。但是我们临床上会有一个明显的高峰期,尤其是在春天和秋天有个高峰期。如果在这个时候考虑做手术的话,您可能会面临排队时间长、等待时间长这些方面的问题。但是如果您在冬天和夏天做手术的话,可能这方面问题会小一些。总之白内障手术对季节和天气要求是很低的,几乎是没有什么影响。希望大家选择合适的手术时间,不要再听信老话,耽误了自己眼睛的健康。
视频终端综合征(VDT),又称“电脑终端综合征”,是指由于长时间在视频终端前操作和注视荧光屏而出现的一组无特征的症状,包括神经衰弱综合征(头痛、头晕、额头压迫感、恶心、失眠或恶梦,记忆力减退,脱发等)、肩颈腕综合征(麻木、感觉异常及震颤,有压痛以及腰背部酸痛不适)、眼部症状(视疲劳、干眼症、眼部发痒、烧灼异物感、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眼部胀痛、眼眶痛等)以及食欲减退、便秘、抵抗力下降等,甚至对内分泌系统产生一定影响等。 “视频终端综合征”会造成眼睛不舒服,出现发红、充血、干涩、有异物感、分泌物多等症状,属于一种功能性眼病。国外的研究显示:在其所有症状中,眼部症状出现的概率最高(72.1% ) ,然后依次是颈肩部(59.3% )、背部(30% )和手臂(13.9%)。 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需要应用手机和电脑。对于长期(每天大于6小时)使用视频终端者,半数以上的人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视频终端综合征的表现。 对眼睛的影响 1、视力调节灵活性下降 。对阅读者的调节行为产生影响,并产生集合疲劳。视频终端操作者通常比一般办公室人员有更多的眼疲劳、头痛、视觉模糊等主诉。 2、固视能力下降 。因用眼超负荷,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及机能下降,影响视觉的效率,致眼疲劳或加剧其症状,进而对眼睛造成伤害。 3、视力下降 。连续操作2h以上,可导致视力下降。 4、近视加重。经常操作计算机者近视发生率较高,且会逐渐加重近视度数。 5、引发干眼症 。操作时,瞬目次数减少,故通过眼睑的作用将泪液均匀分布于角膜表面的功能降低,泪液蒸发增加,加之使用者多处于空调环境中,室内相对湿度低,从而又加重了泪液的蒸发,患者可出现眼部干燥不适,严重者可发生角膜炎或结膜炎。干眼症还会由于眼表泪膜的不均匀,导致视觉质量下降,波前像差异常。 预防和治疗方法 1、强调矫正屈光不正的重要性。存在斜视、单眼失明或青光眼疾患者应避免VDT工作。 2、注意保持正确姿势与注视距离。 3、掌握正确的视线角度。 4、佩戴合适的眼镜。 5、调整好光线。 6、减少有害及刺激性气体。 7、合理安排间歇休息。 8、谨慎选择眼药水。 9、平时应酌情多吃一些胡萝卜、柑桔、动物肝脏、西红柿、红枣、白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可减少眼睛视网膜上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的消耗,有益于保护视力。
正常的眼球表面覆盖有一层泪液,是由泪腺分泌,使人眼表面保持光滑平整和湿润。干眼即是泪液的质或量发生异常。工作环境是诱发干眼的重要因素,办公环境常装有空调,空气干燥,加快了泪液蒸发,诱发干眼。此外,泪腺分泌的泪液是通过眨眼分布到眼睛表面的。职场一族工作强度大,长时间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眼睛长时间注视荧屏,眨眼频率降低;而且干眼患者往往伴有泪腺的分泌减少,又进一步造成泪液更新减少,使眼表的多种代谢产物不能随时排走,进一步造成眼部刺激性症状。 空调条件下的干燥环境、高蛋白高脂肪的饮食、高强度的视频前的阅读工作是诱发干眼的主要因素。 因此,干眼初期可以通过调整工作习惯和环境来改善,如: 注意空调环境下的湿度, 适当减少长时间阅读, 工作间隙有意识地增加眨眼次数, 多饮水,减少接触镜的配戴时间等。 同时,在饮食上最好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和海鱼鱼肉,减少高脂肪高糖饮食。若干眼症状明显时可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局部热敷、滴用人工泪液等来改善不适症状。
近视是指眼的屈光系统发育“不匹配”,光线通过眼球屈光系统后成像于视网膜前,简单地说就如同照相机的镜头不对焦了。中低度近视眼本身并不可怕,只是需要戴眼镜。 但是,高度近视时眼轴过度延长则带来很多潜在的眼科疾病风险。按既往研究,400度(-4.00D)以上近视并发视网膜病变风险较正视眼增高5%,800度(-8.00D)以上近视并发视网膜病变风险则大幅增高40%。 高度近视的并发症主要是眼底病变如: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脉络膜萎缩、黄斑出血、黄斑裂孔等,这些病变会严重影响视力和视觉质量。高度近视已成为我国盲和低视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 对于未发生近视的儿童积极预防近视发;对于已经近视的儿童控制近视进展以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对于已经是高度近视的群体则需密切观察,对其用眼和生活方式做正确的指导是视光学从业人员的重要任务。 对于未发生近视的儿童应积极预防近视发生。方法和措施可总结为“三板斧” 01 足量的户外活动 越来越多的研究和证据表明,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而户外活动能获得很好的近视预防效果的原因在于户外的光照度非常大,是室内光照度的几百倍。光照度而非光谱,是近视预防的核心要素。所以预防近视的关键在于足够的照度,而非使用什么样的照明工具(光谱不同)。 这里说的不是“户外运动”而是“活动”,即是说,只要呆在户外,不一定需要运动,哪怕是在户外阅读、写字、上课等都可以达到预防近视的目的。 最新的研究认为,间歇暴露在户外的近视预防效果是优于连续2小时户外暴露的。所以,孩子可以增加户外活动的频率,如增加课外活动,在户外做作业,在户外上课,课件休息呆在户外,上学和放学步行,增加户外运动等方式。 02 减少近距离用眼 近视其实是一种生物进化的表现。现代社会人们对近距离用眼的需求大幅增加,事实上很多孩子看近的时间比看远的时间还多,而过多的近距离工作会被身体认为“看近是主要的用眼状态”,眼球在发育的过程中就变成了更适用于看近的近视眼了。 所以减少近距离工作,尤其减少连续的近距离工作是预防近视的方法。老师和家长应该注意给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张弛有度,避免连续近距离作业。一般说来,每连续近距离阅读40分钟,应休息远眺10分钟。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关于孩子尽量少看电视的说法。其实,相对于使用电脑、手机、iPad而言,看电视已经算是一种“远距离”用眼了,但如果孩子沉迷于电视,就会减少户外活动的时间。这和第一点是相呼应的。 03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家长最关心的就是怎样发现儿童“近视的苗头”。传统的做法是,当发现孩子出现视物喜近、头位异常(偏斜)、看电视眯眼现象时就怀疑近视了。然而,当上述情况发生时,常常近视已经发生,甚至已经是高度近视了。临床上首次验光发现近视在-6.00D(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屡见不鲜。而给儿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则是最好的近视预警方法,应该从3岁开始就到正规机构为孩子建立眼屈光发育档案。 什么是屈光发育档案?就是对眼球的发育过程做一记录,即定期记录角膜曲率、眼轴、睫状肌麻痹与小瞳验光结果、眼压、身高等指标,连续跟踪儿童眼球和身体的发育情况,当这些指标异常向近视化发展时,能及时发出“预警”,以引起家长重视采取措施,避免或延后近视的发生。 对于已经近视的儿童又怎么办呢?在预防近视三板斧的基础上还要加上近视控制的“三板斧”,以期能延缓近视发展,尤其是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眼 01 验配合适的眼镜 不同儿童的近视发生和近视状态是不同的,验配眼镜也不能“一刀切”。需要结合双眼的眼位(有无内、外隐斜)、调节力、屈光状态(有无屈光参差,有无过高的散光)等多种因素来考虑给配镜处方的。 可能验光同样是300度(-3.0D)近视的两个儿童,300度是准确的屈光检查结果;但其配镜处方却不同,一个孩子需要用275度(-2.75D)的眼镜而另外一个孩子需要用325度(-3.25D)的眼镜——这是合适的处方。 配镜处方不但需要“准确”的验光(获得单眼的屈光状态参数),更需要视功能、双眼视检查(双眼的协调配合状态)等多种视光学检查结果的参考,所以需要到专业的视光机构检查获得合适的眼镜处方。 此外,除了配镜处方外,还要根据孩子的检查情况选择不同的功能性镜片(如渐变镜、双光镜、周边离焦控制镜等),不同的戴镜方式等以达到最佳近视控制效果。——配镜“合适“比”准确“更重要。 02 角膜塑形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证明角膜塑形对儿童近视进展有明确的、有效的控制作用,但角膜塑形镜的验配有较严格的适应症和指南,并且价格相对较贵。有条件的家长应带孩子到有资质的验配机构接收检查和验配。同时要注意,角膜塑形镜有较强的医学属性,配戴的孩子一定要遵医嘱,并按期复诊。 03 低浓度阿托品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低浓度阿托品(0.01%)可以有效延缓儿童近视的发展,是最有前景的药物近视控制方法。阿托品抑制近视进展的机制并非是早期认为的解除睫状肌调节的作用,而是直接拮抗视网膜、脉络膜或巩膜上的特殊受体而发挥作用的,所以托吡卡胺(如双星明、美多丽)等散瞳药物(没有相应的受体拮抗剂)是没有近视控制作用的。 长期使用阿托品可能会出现畏光、看近困难、接触性结膜炎、口干等不良反应,虽然0.01%的低浓度阿托品副作用极少,但仍有部分人群有不良反应表现。目前我国还没有现成的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希望能早日看到该药能被批准用于临床。
一级 双眼无光感或仅有光感但光定位不准者; 二级 一眼有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02,或视野≤8%(或半径≤5°); 三级 1)一眼有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05或视野≤16 %(半径≤10°); 2)双眼矫正视力
随着人工晶体的成熟和白内障手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白内障手术不仅仅是去除混浊的晶状体提高视力,还强调术后要有更好的视觉质量。即手术要追求看得清、看得真,视物更舒服、更持久。随着新材料科学和加工工艺的不断进步,人工晶体也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地出现了更多功能的人工晶体类型,例如散光型人工晶体,多焦点型人工晶体等。 散光是眼睛的一种屈光不正的表现,与角膜的弧度有关。有些人眼睛的角膜在某一角度区域的弧度较弯,而另一些角度区域则较扁平。造成散光的原因,就是由于角膜上的这些厚薄不匀或角膜的弯曲度不匀,使得光线不能聚集于同一焦点,不能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这种情况称为散光。表现为视物模糊,容易造成视物疲劳,高度不对称的双眼散光严重者可造成斜视。散光型人工晶体可以很好的解决散光和白内障的共同问题,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视觉质量。 下面就目前国内上市的常用的高端功能型人工晶体的特点做个介绍,帮助您了解并在医生帮助下做出适宜的选择。 散光型人工晶体(Acrysof Toric,Tecnis Toric) 将散光矫正与人工晶体的球镜度数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屈光性人工晶体,可以进行角膜散光的矫正以提高白内障术后的裸眼视力,是一种较为科学的、稳定性的、预测性强的治疗方法。 优点: 解决患者散光问题,散光度数范围1.5D-6.0D。 缺点: 不能完全矫正散光,晶状体有可能发生旋转而出现矫正视力下降。 衍射型多焦点晶体人工晶体(Acrysof ReSTOR 或Tecnis 衍射多焦) 采用了专利的阶梯渐进衍射技术,可提供良好远中近视觉,使更多的患者脱离了眼镜,阅读、看手机时不用戴镜。 优点: 专为解决白内障+老花眼的视觉问题而设计。 经过近10年的广泛临床验证,适合于大多数患者。 提供出色的远、近视力和良好的(功能性的)中距离视力。 缺点: 瞳孔相对大的患者视觉质量不好,尤其是暗光下影响近视力。 中程视力不如近视力好。 并不适合所以患者:1.角膜散光大于1.0D的患者。2.术前存在严重眼部病变的患者。3.既往曾接受屈光手术的患者。4.需同时接受其他眼部手术的患者。5.角膜球差过大。 不能确保百分之百脱镜:美国(FDA)临床研究显示:80%的患者在双眼植入多焦人工晶体后,无需配戴眼镜。 不能完全摆脱视觉干扰,特别是夜间暗光下的视觉干扰:轻度和中度的视觉干扰会随时间推移而改善,约5%的患者在临床中发现严重的光晕或眩光。 三合一晶体:散光+多焦点晶体(ART 晶体) 结合了散光型晶体和多焦点型晶体的优点,可以提高视力,矫正散光,获得良好的远、近视力和中距离视力 。特别适合散光超过0.5D,同时又希望同时拥有良好远近视力的人。 折射线多焦点晶体(区域多焦点人工晶体) 新型的多焦点人工晶体,改善了衍射型多焦点晶体带来的对比敏感度下降等缺点,术后满意度高,视觉干扰少。 功能特点: 眩光极少发生 相对同心圆多光学面设计,区域折射型人工晶状体避免了与光学面数量直接相关的各类不良视觉现象。 显著提高对比敏感度 老视矫正 0.25的精密步进、高制造容差、双非球面 缺点:临床应用时间短,屈光测量还需要进一步的校正。眼底情况不好,角膜散光大的患者不适用。 Zeiss AT Lisa Tri 三焦点人工晶体 一款拥有自然中距离视力的高端功能型人工晶体,拥有远、中、近全程视力,术后眩光少,非瞳孔依赖以及可获得良好的视力。 优点: 拥有真正的中间视力:蔡司三焦点+1.66D的设计,提供了清晰的中间视力。 减少眩光:不需要依赖瞳孔,即使在昏暗的光线条件下,也很少出现眩光。 无色差:可以自行进行色差矫正,给你真实的色彩感受。 远中近平滑过渡:科学的分配视觉光线,远处、中处、近处为5:2:3,平滑过渡。 夜晚视力影响小:夜间视力良好,可在夜间阅读、开车、工作等等。 缺点:多焦点人工晶体清晰度、对比敏感度比单焦点人工晶体有所下降。 AMO Symfony新无极人工晶体 国内首款且唯一可兼顾白内障及老视矫正的长景深人工晶体。用于白内障及老视的治疗,可以提供一定距离内中远的高质量视力,增强对比度的同时大大减少术后光晕、眩光等视觉干扰发生的几率——特别是在夜间。 优点: 光晕和眩光大大减少,实现了一定范围内的,特别是中远距离的良好视力。 消色差技术能够有效纠正色差,提高对比敏感度,可获得和单焦晶体相近的对比敏感度。 瞳孔非依赖性,在任何光照条件下都可以提供良好的视力。 对眼镜的依赖性较低。 缺点:看近视力略差,极少数患者仍然可出现视觉干扰问题。
激光的分类 目前,应用于角膜屈光矫正手术的激光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准分子激光和飞秒激光。 什么是准分子激光? 准分子激光(Excimer laser)是波长193nm的准分子激光超紫外线光波,能精确消融预计的切削组织,而不损伤周围组织和其它组织器官。在医学上主要用于屈光不正的治疗。如用LASIK、LASEK等方法进行屈光不正的治疗,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比较普遍、安全、快捷、有效、稳定的屈光不正治疗方法。 什么是飞秒激光? 飞秒(Femtosecond Laser)是一种以脉冲形式运转的红外线激光,1飞秒等于10—15秒,能够在聚焦点产生极高的瞬间功率,是目前眼科领域的尖端技术,它能聚焦到比头发丝的直径还要小的多的空间领域,进行微精细作业。近年来,医学上将它作为超精密外科手术刀,并应用到激光矫正近视的手术中。 什么是全激光? 在角膜屈光手术领域,特指应用飞秒激光而不是机械板层刀制作的角膜基质瓣的准分子激光手术,由于飞秒激光能够更加精确制作角膜瓣,使手术更为安全,更为个性化。 什么是“全飞秒”激光? 此屈光领域特指FLEX和SMILE飞秒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切除术。将激光制瓣和角膜基质透镜切除由同一台飞秒激光完成。全飞秒激光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角膜屈光手术模式之一。它使近视矫正的安全性与精确性再上了一个新台阶。 飞秒激光和准分子激光是一回事吗?区别又在哪里? 两者不是一回事, 是两种不同种类激光。作用也不完全相同。飞秒激光不仅可以用来单纯制作准分子激光板层手术所需的角膜瓣,还可以进行屈光矫正,将制瓣和激光切削合二为一。准分子激光的作用一般只是对屈光度进行矫正,无制瓣作用。如果需要制瓣还是需要用角膜板层刀或飞秒激光。 二.不同的手术方式 目前屈光手术发展很快,已形成许多不同的手术方式,目前已经开展十余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真正做到“量身定做”。 什么是LASIK? LASIK全称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其方法是用自动微型角膜板层刀制作一角膜瓣,在瓣下做准分子激光切削,最后将角膜瓣复位。适用范围较广,尤其适用于各种中、高度及希望短期内恢复视力的近视患者。 什么是LASEK? LASEK全称是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简称EK。它是用特殊浓度的酒精松解角膜上皮,形成一个完整的上皮瓣,再用准分子激光切削,特别适用角膜薄、曲率偏大、角膜斑翳的低、中度近视患者。 什么是Epi-LASIK? Epi-LASIK全称是上皮刀辅助的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该手术使用微型角膜上皮刀制作上皮瓣,比LASIK更节约角膜厚度,是当今最先进最安全的手术方式之一。在欧美国家广为流行,尤其适用于角膜薄的低、中度近视患者。 什么是SBK? SBK全称是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Sub-Bowman’s Keratomileusis)。相比与传统LASIK手术,SBK制作的角膜瓣更薄,激光切削部位更靠近眼表,术后角膜感觉恢复快,干眼症的发生几率降低。过去因角膜薄、度数高而无法接受传统LASIK手术的患者,可选择SBK手术,因此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手术的适应症。 什么是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手术? 也称全激光手术,是利用飞秒激光精确地制作出更均匀更完美的角膜瓣,在其下做准分子激光切削术。飞秒激光是一个新的制高点,飞秒激光做瓣具有精确度更高,治疗范围广泛,手术过程无需手术刀。该手术方式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主流术式。 什么是全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全飞秒激光”手术是指在治疗过程中完全应用飞秒激光系统,已经不需准分子的参与。将制瓣和激光切削合二为一,它使近视矫正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再迈上一个新台阶。全飞秒激光在角膜相对深的层面切割一个特定直径和弯曲度的界面,完成后再在相对稍浅的角膜层面切削一个直径稍大的特定弯曲度的界面,两个界面周边相交,在夹层中就形成了一个凸透镜形状的角膜薄层组织,用特制的工具把已制作好的夹层组织取出,就相当于应用准分子激光切削的原理。 什么是波前引导的准分子激光手术? 一般准分子激光仅用于矫正低阶像差,例如近视,远视及散光。而波前像差引导的激光治疗不仅可矫正低阶像差,同时也可矫正高阶像差,改善视力清晰度,提高了术后视觉质量,使术后效果更好。 为何使用虹膜定位波前引导准分子激光进行手术(IR波前引导LASIK)? 采用虹膜定位可以保证手术治疗的精确度,提高整体视觉质量,可让坐立位检查时的眼位与平卧位治疗时的眼位完全吻合,同时还可对手术的眼球的旋转运动进行准确跟踪,使激光治疗的更精准,能够让散光和高阶相差大的患者得到更精确的治疗。 什么是角膜地形图引导的准分子激光手术? 利用角膜地形图与准分子激光主机链接,根据角膜地形图特征,做更优化的角膜个性化切削,节约角膜组织,可以使切削表面更光滑,减少术后眩光炫目,增加术后的舒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