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是心脏的正常节律发生异常改变,心率加快或减慢,节律不整。比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室上性心动过速、早搏、房颤、房室传导阻滞等。 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多样:心慌、胸闷、头晕、乏力,严重者可出现意识丧失,甚至猝死。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治疗方法亦不同。原则上,针对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需要评估是否需要起搏器治疗;而对于多数快速心律失常或起源异常的心律失常(如早搏),可评估是否行射频消融治疗。通过射频消融达到根治目的,因为药物治疗需要长期服用,一方面长期药物副作用,另一方面药物治疗达不到根治效果。 是否所有快速心律失常都需要射频消融治疗? 射频消融治疗是有严格指征以下情况 射频消融治疗首选: 1.阵发性室上速:是先天性疾病,多数是因为心脏在发育期间多“一条或多条传导束”这样会与正常传导束构成环状结构,形成折返,导致间歇发生快速心律失常,特点突发突止,平时正常,不容易记录到发作心电图,随着年纪增长发作频率增加,这种疾病可以通过射频消融完全根治。术后完全正常工作生活。 2.房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 心房扑动或房速一方面也可以导致血栓栓塞,其次也会影响心脏功能,特别是一些人认为阵发性发作,不去治疗,结果导致脑卒中,建议除外甲亢等导致,需要积极射频治疗,成功比率90%以上 3.心房颤动 房颤是否需要射频消融是大家最常讨论话题,心房颤动分为阵发性心房颤动和持续性房颤,房颤危害主要是血栓栓塞和心衰,房颤时心房频率过快,可达400~500次/分钟,这样血液不能顺利排到心室,造成血液淤积在心房形成血栓,血栓脱落造成脑梗或重要器官梗塞,同时心率过快导致心脏衰竭,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所以房颤治疗原则是恢复正常窦性心律,长期服药副作用大,会导致新的心律失常,抗凝会导致器官出血,所以特别是阵发房颤建议积极射频消融治疗,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不需要长期服药,只服用3月可以停药,目前技术水平复发几率低,持续房颤也如此,对于房颤持续时间短,建议积极射频消融治疗,避免出现心衰和卒中。 4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常伴有心悸,头晕,严重可以室性心动过速若不伴有基础心脏疾病首选射频消融治疗,可以根治,若室速伴有严重冠脉血管狭窄或心肌病建议安装心脏除颤仪基础上再进行射频,减少发作次数。 5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患有早搏人群越来越多,早搏时停跳感,脉搏漏搏感,这时心电常提示房性早博或室性早搏,有些人服用各种药物仍然不能完全消除,这时是否需要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标准需要动态心电图检查早搏总数量超过总心率10%,即动态心电早博1万次/24小时以上可以射频消融治疗,除外其他因素导致 什么是射频消融术?射频消融术是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送入心脏特定部位,先通过电生理检查,确定引起心律失常的具体机制,然后释放电流(经导管向心腔内导入的电流损伤范围在1-3mm,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使局部心肌凝固性坏死,达到根治心律失常目的。射频消融术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平卧8至12小时就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除此之外还有冷冻消融,通过低温隔离肺静脉电位,达到治疗房颤目的。 图片来源网络
房颤时心房不规则运动,心房频率400-500次/分,而且心房和心室不同步收缩,所以房颤会引起血液滞留在左心耳,滞留的血液逐渐形成血栓,血栓会从左心耳脱落,进入动脉系统,血栓滞留在大脑的血管中限制血液流动,引起卒中; 1.心源性卒中的患者中,房颤患者血栓90%来源于左心耳,而且房颤的血栓栓子大,卒中致残率致死率是非常高的,所以左心耳是血栓的源头,若将左心耳封堵达到预防血栓栓塞的目的。 2.哪些人需要左心耳封堵:非瓣膜性房颤+高中风险(CHADS-VASc评分≥2) 不能服用抗凝药物 有华法林应用禁忌症或无法长期服用华法林,目前有新型口服抗凝药,一些人服用仍然出血现象 肝功能异常和肾功能不全一些患者有肝功能异常和肾功能不全,严重的影响了药物代谢,会导致出血 不愿服用抗凝药经常旅行或运动 认知能力差的患者(易忘服药或服药过量) 高出血风险HAS-BLED评分≥3 出血倾向和有出血史的患者 有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史,需要抗凝联合抗血小板,服用抗凝药后增加各种出血,若自行停用抗凝药后又会导致脑卒中。所以可以通过“左心耳封堵术”预防脑卒中,替代抗凝药。 3 左心耳封堵术”是什么? 首先看看什么是左心耳?左心耳和左心房连接,类似盲肠一样,有各种形态,封堵器就如同一个塞子或者盖子。医生会根据不同形态来选择合适尺寸的盖子或者盖子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封堵器成功放置,若匹配不成功就无法完成这个手术,但这个机率非常低,不到5%比率,左心耳封堵后体的内皮会慢慢覆盖在封堵器表面,所以不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 4.如何进行左心耳封堵术呢? “左心耳封堵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不用开刀,创伤小。手术时在大腿根部穿刺并插入导管,进入心脏后在心耳入口处释放一个外表覆盖膜的塞子或盖子,封堵住左心耳,从而消除了血栓形成的隐患,达到预防中风的目的。 5 左心耳封堵术后会复发吗? 有些患者担心是否像房颤射频消融治疗会复发,这个手术不会复发,是一劳永逸的,还有人担心封堵器是否需要更换呢?这些都不需要,可以终身应用,而且较安全的手术,术后12小时就可以正常下地生活了,已经明确写入房颤治疗指南中,国家医保目录报销范畴 目前社会老龄化,房颤患者发病率高,会有越来越多的房颤卒中高危患者会这项技术中获益! 注:图片来源网络
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的《2021年改善心血管健康饮食指南》提出了10条以研究共识为基础的促进心脏代谢健康饮食建议 1.调整摄入和消耗的能量,保持健康体重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适度体育活动,可根据个人的年龄、活动水平、性别和体型进行调整。成年后每过10年,日常能量需求会减少70-100卡路里。即使是健康食品,也应该控制摄入量,这对于保持体重至关重要。 2.多摄入多种类的蔬菜和水果 富含水果和蔬菜的饮食模式(白土豆除外)与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相关。 深色水果和蔬菜往往比浅色或白色水果和蔬菜营养更丰富。此外,应该选择完整的水果和蔬菜以获取更多膳食纤维和饱腹感,而不是果(蔬)汁。所有形式的水果和蔬菜(新鲜、冷冻、罐装和干燥)都可以纳入有益心脏健康的饮食模式。 多摄入多种类的蔬菜和水果 3.选择全谷物,而不是精制谷物 全谷物可以提供更丰富的膳食纤维。与精制谷物相比,食用全谷物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减少冠心病、卒中、代谢综合征以及心脏代谢危险因素的发生,并可改善肠道微生物,保持排便通畅。 4.选择健康的蛋白质来源 ★优选植物蛋白: 日常饮食以植物蛋白为主,如豆类及豆制品是优质植物蛋白,同时也是优质膳食纤维来源,可以作为优选。 一篇探究了豆类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发现高豆类摄入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同时,高坚果类食物的摄入也可以有效降低冠心病、中风的发病率。 高豆类摄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目前,市面上涌现了一批“素肉”,但是在选择这部分产品的时候,要注意此类食物有过度加工、高盐、高糖、高脂肪的嫌疑。 ★优选植物蛋白: 一篇对前瞻性研究的系统综述研究显示,每周2-3份鱼类及海产品食物的摄入有助于降低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卒中、心力衰竭的风险。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ω-3脂肪酸。 鱼类摄入增加显著降低冠心病发病风险 因此,每周至少吃两次鱼,少油炸多清蒸,尽量用海产品代替高饱和脂肪肉类,对于改善心血管疾病有重要作用。 ★尽量选择低脂或脱脂乳制品: 低脂乳制品和低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超重肥胖风险有着密切关联。低脂或脱脂乳品也是DASH饮食(高血压防治计划饮食)的重要组成 改变膳食结构,包括将全脂乳品换成低脂或脱脂,将黄油换成植物油,可有效降低血胆固醇含量,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据估计,此次试验中有一半益处来源于血清胆固醇降低,其他饮食改变包括增加水果、蔬菜和鱼,减少糖和盐,将肥肉换为瘦肉,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当然,“脱脂或低脂乳品优于全脂乳品”的结论也非没有争议,也有新的证据表明发酵乳品(如酸奶)对于心血管有保护作用,不过现在还没有确定结论。 总的来说,将膳食中的全脂乳换为低脂或脱脂乳,提高饮食中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降低红肉摄入 饮食中高红肉的摄入,不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还对BMI和腰围的增加有直接影响,主要与红肉中所含的饱和脂肪、血红素铁,以及肠道微生物对左旋肉碱和磷脂酰胆碱的代谢有关。 加工肉类包括烟熏、腌制、盐渍或添加其他化学防腐剂的经过加工的肉类、家禽以及海产品。这类食物中,盐、饱和脂肪、胆固醇、多环芳烃、杂环胺等的含量极高,对于健康有不利影响。 因此,爱吃肉的人可以首选未精加工的精瘦白肉。 5.使用液态植物油来代替热带油和部分氢化脂肪 日常饮食中,用不饱和脂肪代替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含量,对于心血管健康有益处。 不饱和脂肪,包括单不饱和脂肪和多不饱和脂肪两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植物油,如大豆、玉米、红花籽、葵花籽、核桃、亚麻籽油等,而单不饱和脂肪酸来自动物脂肪和部分植物油,如芥花、橄榄油、大部分坚果、花生等。 高脂肪含量的鱼类是ω-3脂肪酸的一个良好来源。 所以,为了满足健康需求,用液态植物油来代替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好处很大。 6.选择低/未加工食物而非精加工食物 食品加工,对于食品的可获得性和营养特性同时有着好和不好的双面影响。在世界范围内,精加工食品制造和销售急剧增长,预计会增长到2024年。 然而,大量摄入精加工食品对于健康有着不利影响,增加超重肥胖、心脏代谢紊乱、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全因死亡率的风险。一项为期4周的短期试验表明,过量摄入精加工食品和短期体重增加有关。 精加工食物对于体重、体脂影响 因此,降低膳食中加工食品的含量对健康有益。 7.减少含糖饮料和食品的摄入 常见的添加糖包括葡萄糖、右旋糖、蔗糖、玉米糖浆、蜂蜜、枫糖浆和浓缩果汁,与2型糖尿病、冠心病和超重风险增加有关。 2020年美国饮食指南顾问委员会建议,在人类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都要尽量减少添加糖的摄入。 使用低能量甜味剂来代替添加糖已经被提议为一种减少膳食添加糖及能量摄入的方法。但对于甜味剂的使用一直存在争议,临床试验关于甜味剂对于体重影响所得到的结果也并不一致。 总之,限制每日膳食中添加糖的含量,减少对甜食的渴望,对于控制体重有着重要意义。 8.选择少盐或无盐食物 减少钠摄入对高血压患者以及老年人群尤为重要,每日食盐摄入量应低于6g。建议减少加工食品摄入,减少外出就餐。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标有100%全麦或有机食品的钠含量也可能很高。富含钾的盐是一种好的替代品。 9.不饮酒或者控制饮酒量 如果不饮酒,就继续保持。对于饮酒者,每天的饮酒量不应该超过一杯(one drink),并且不应该酗酒。 我国指南建议,每日酒精摄入量 男性不超过25g, 女性不超过15g; 每周酒精摄入量 男性不超过140g, 女性不超过80g。 白酒、葡萄酒、啤酒摄入量分别少于50ml、100ml、300ml。 10.无论在哪就餐,都应遵从上述建议 不论在何地进餐,在家中、工作单位还是社交场合,均建议根据这一指南进餐。 坚持选择健康食物,遵循理想饮食模式,无论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改善,还是贯穿一生的身体健康,均有着很大的好处。 指南意义 《指南》应注重整体饮食模式,而不是仅强调某种食物或营养素。此外,心血管疾病始于胎儿和幼儿期,因此应在生命早期养成有益心脏健康的饮食习惯。 通常,有益心脏健康的饮食包括水果、蔬菜、全谷物、健康蛋白质(植物、鱼类和海鲜、低脂或脱脂乳制品)、瘦肉和未加工肉类、液体植物油以及最低限度加工的食品,还应减少糖和盐摄入 。
国际权威Hypertension research发表一项研究,调查收缩压水平与客观听力障碍相关性,这项研究中入选尼日利亚,美国,巴西荷兰等多中心患者,研究发现更高收缩压水平时有更高听力障碍风险,主要原因 1.高血压可能影响耳蜗和听神经血液供应减少相关 2.高血压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导致内耳动脉狭窄与听力障碍严重程度相关 3.高血压可能与较高利钠激素水平有关,导致耳蜗损伤,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 4.高血压与内皮素多肽相关,导致内耳缺血 所以冬季降至,一定要控制好血压,理想血压为130/80mmhg,血压不能过高,也不是越低越好!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