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不只伤害食管,当出现这8种症状都要注意了 您是否有反酸、烧心、胃内容物反流到炎腔、口腔的症状?是否因为胸骨后不舒服反复在心内科就诊,而做了很多心脏检查都没发现问题?哮喘发作时常规平喘的药物控后反复发作?这可能都与胃食管反流病有关。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胃内容物反流而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由于胃内容物中含有胃酸、胆汁以及各种消化酶,它们会对食管黏膜造成损伤,引起烧心、反流等症状。 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状为烧心和反流。不典型症状包括胸痛,上腹痛,上腹不适,嗳气、腹胀,咽部异物感,吞咽痛、吞咽困难等。部分患者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哮喘、慢性咳嗽、牙腐蚀、咽炎等,并因此就诊于其他相关科室。 胃食管反流病伤害的不只是食管。它除了有食管内的表现,如典型反流综合征、反流性胸痛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狭窄、Barrett''s 食管、食管腺癌等外,还有食管外表现,如反流性咳嗽综合征、反流性喉炎综合征、反流性哮喘综合征、咽炎、鼻窦炎、特发性肺纤维化、复发性中耳炎等。 患者也不必对胃食管反流病过于敏感,不能得了咳嗽不去呼吸科反而到消化科就诊,患者还是应该先到呼吸科诊治,毕竟因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咳嗽只占 5%~20%。但咳嗽反复发作、且夜间加重,要想到胃食管反流病。如果患者咳嗽找不到其他的原因时,应考虑去胃食管反流病专科做进一步检查。 当然除了医生,患者朋友们也要有这个意识。当胸骨后疼痛排除了心、肺疾患后;当哮喘、慢性咳嗽等反复发作,平喘等常规治疗无效时;当慢性咽炎局部用药无效时,应考虑胃食管反流病可能。 老年人特别容易发生胃食管反流病,因为他们食管括约肌功能退化,较为松 弛;另外他们有些不好的生活习惯也导致易患胃食管反流病,比如有些老年人喜欢在睡眠前喝杯牛奶,以帮助睡眠,喝完了以后就躺下睡觉;还有些老年人经常半夜起来喝水、吃药,然后就躺下。这些习惯都不好,容易引起反流症状
较真要点:1. 囊肿要割掉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卢筱洪2. 囊肿会变成癌症么?细数当代青年的焦虑源,体检一定算个大头儿。翻开体检报告的那一刻,心跳比高考查分还要刺激。数据异常还是小问题,更要命的是不知道异常指标意味着什么。报告上说身体里长了东西,联想就开始了:要不要割掉?会不会是癌症?怎么和家里交代?上次我们解读了体检报告查出「结节」该怎么办,让大家放心不少,但评论区还有很多人强烈要求说说「囊肿」「息肉」……囊肿是个啥?会变成癌症么?记得汽车的安全气囊吗?发生碰撞时会充满空气保护车里的人员。囊肿也是这么个囊,只不过里面填充的是液体。由于感染、外伤、寄生虫等多种可能的原因,腺体自己分泌的液体排不出去,只能像气球一样「吹」起一个囊肿。很多人的皮肤或者头顶上会出现的「粉瘤」其实就是一种常见的表皮囊肿,皮脂腺内的分泌物出不去了,形成一个摸起来会移动的包。囊肿会不会变成癌症?不需要太过担心,对大多数单纯性的囊肿来说,癌变可能性很低。因为它们先天缺少变成癌的条件。咱们来复习一下癌的产生过程:一个细胞在增殖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它丧失了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开始不受控制的生长和增殖,从而越长越大,侵犯其他组织器官。也就是说,癌症,至少得长一个细胞团。可囊肿是一包「液体」啊!只有薄薄的一层囊壁是细胞。有些囊肿的壁甚至连细胞都不是,只是一些纤维化包裹。就算它们想变成癌症那样的坏东西都有心无力。发现有囊肿,什么时候该警惕?虽然从机制上讲,单纯的囊肿变癌可能性很小,但是那些不单纯的囊肿还是可能给我们带来风险。体检报告的用词,大概能反应身体里的囊肿是个什么情况。如果报告仅仅用了「囊肿」这两个字,基本就已经说明阅片的影像科医生觉得它就是个良性病变。●圆:圆形或椭圆形●清:边界清晰●薄:薄壁且内壁光滑●低:均匀低回声甚至无回声(B 超),均匀低密度(CT)但如果囊肿不再单纯的只有一包液体,那就要警惕了,需要进一步诊断。这时候的体检报告一般会加点修饰语,或者使用「囊性占位」,而不只是说有囊肿:比如囊肿里可能包了个肿瘤,报告里就会用「有实性成分」来描述看到了这团肉,或者用「囊壁薄厚不均」来勾勒整个占位的特点。比如囊肿里的液体变复杂了,不能直接判断,报告里会提到「囊壁钙化」「内可见分隔」「囊液呈高密度或其他」等表述来勾勒特点。又比如囊肿可能只是肿瘤的伪装,影像医生会写「偏心囊腔」「囊壁厚」「内壁不光滑」这些词语来说明:这个囊肿不简单。总的来说,就是和良性囊肿的典型表现「圆清薄低」比起来,描述差得越远,越有可能提示它需要警惕。要注意囊肿的大小。要是囊肿长得太大,也可能会带来一些麻烦,需要及时干预。例如过大的甲状腺囊肿会导致压迫气管、食管引起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又或者发生囊液并发感染,变成脓肿——就像粉瘤化脓,按起来疼疼的。有些时候也会发生囊肿破裂的风险。总的来讲,要不要警惕,看体检报告便能基本有个大概,如果报告上的囊肿过大,或者有明显不适,那也需要及时就医,听从医嘱。那……多大算大?不同地方的囊肿怎么办?别着急,接下来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讲讲最常见的几种囊肿,该怎么注意?卵巢囊肿是一种常见于育龄女性中的疾病,也是常见于街头医疗小广告中的疾病。卵巢囊肿其实分成两种:一种是生理性的,跟月经周期有关系。只是在超声检查里看着像「囊肿」,会根据周期自行消失,不用紧张。另一种是病理性的,大部分情况下是良性的肿瘤。只有很小一部分卵巢囊肿是恶性肿瘤,多见于绝经后新出现的卵巢囊肿。如果平时痛经的姐妹查出来卵巢囊肿,还要警惕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巧克力囊肿」。顾名思义,本来该长在子宫的内膜组织跑到了卵巢里,每个月来的姨妈血撑起了这么个囊肿,「巧克力」指的就是囊里的陈年姨妈血的颜色。如果发现这种囊肿,去看妇科医生,没准困扰多年的痛经老病根儿就找到了。危险信号●囊肿持续存在或体积增大,出现压迫膀胱或直肠的情况比如:尿急尿频,没有原因的便秘,排便不尽感●绝经后出现了新的卵巢囊肿怎么办如果考虑是生理性的囊肿,可以下个月再复查。如果是病理性的,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接下去是否需要手术,卵巢囊肿暂时没有特效药物治疗。肾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病变,年龄越大,发病率也越大。50 岁以上的健康人群做超声,有 6.36%~24% 都能发现肾囊肿。危险信号●报告是否出现上文中提及的可能恶变描述●直径超过 4 厘米●出现破裂(出血)、血尿、疼痛、腹部肿块、感染、肾功能异常等临床表现●报告中出现「囊壁钙化」「内可见分隔」「囊液呈高密度或其他」等复杂性肾囊肿描述怎么办直径小于 4 厘米的无症状单纯性肾囊肿,不需要太紧张。过大、有恶变风险、明显不适、复杂性肾囊肿等,务必提高警惕,去医院检查处理。如果体检查出的是「多囊肾」,这是一种遗传病,要去肾内科或者泌尿外科就诊。03肝囊肿约有 1% 的成人会发现单纯性肝囊肿,其中会增大的或有症状的极少。危险信号●报告是否出现上文中提及的可能恶变因素●破裂风险,如: 长得大:>4 厘米 长得偏:距离肝脏边缘近怎么办直径小于 4 厘米的无症状单纯性肝囊肿,不需要太担心。有危险信号,或者存在多发、多房、有分隔等描述,建议进一步诊治。如果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等临床症状,要就医后小心地排除胆石病、胃食管反流病、胃动力障碍、消化性溃疡病等更可能的「真凶」,才有足够的理由对囊肿下手。总结一下,有三个因素对囊肿很重要:大小,症状,恶变风险。这三点把握住了,体检查出囊肿也能心里有底,该紧张的时候紧张,该放心的时候放心。
妇科疾病是现在女人中间经常会发生的,比如一些妇科炎症,会导致局部瘙痒,而且还容易复发,让人烦不胜烦。所以当有相关妇科病症状的时候,一些女人就会比较担忧,其实有些情况并没有大家想像的那么严重,但有些无良医院、药品厂家却大肆渲染,好像不马上治疗就会出大问题。下面就来挨个说说。一、白带发黄就是有炎症了?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当中,每天都是会有一些白带分泌出的白带,对女性的私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如果使女性阴道保持湿润,能够抑制细菌的入侵。就是你现在怀孕期间或者是受到体内激素的影响在排卵期白天也会增多而且粘稠。有时候出现白带发黄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其实是没有必要太过于担心的。但是很多女性看到白带出现了发黄的现象就觉得是有炎症。如果白带发黄还有瘙痒以及异味的出现或者是白带出现了豆腐渣或者是水样白带,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进行治疗了。二、宫颈糜烂是很严重的妇科病?它的病名有点唬人,但是这个名字早已被取消了,现在叫做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它只是一种表现,甚至不是一种妇科病。大部分女人出现这种情况都只是一种生理现象,会自然的恢复,定期检查没有变化是不需要去管的。而病理性的则是因为出现了宫颈炎等疾病之后才会出现的,注意,这是有了其他疾病才会出现的,并不是一出现就代表疾病。三、卵巢囊肿会发展为卵巢癌?排卵后卵泡形成黄体的过程中,卵巢都会有生理性囊肿,但月经期自己就会萎缩消失。即使是病理性的卵巢囊肿,大部分情况下也是良性的肿瘤;只有很小一部分卵巢囊肿是恶性肿瘤,多见于绝经后新出现的卵巢囊肿。如果生理性的囊肿,可以在下个月的月经第5 天进行复查。如果是病理性的,只能是手术治疗,一般光用药物对卵巢肿瘤几乎没有作用,不要相信有什么「神药」,结果反而耽误了治疗。四、盆腔腔积液要趁早治疗?一般来说,盆腔积液并不会引起不适症状,许多女性都是通过妇科检查才发现积液。由于盆腔位于腹腔最低位置,当有渗出液或漏出液时都会引流到盆腔,很容易形成盆腔积液,这是自然的生理现象。生理性盆腔积液不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影响,有时身体会吸收回去,下次检查又消失不见了。所以,无症状的盆腔积液不需要处理,若伴有腰骶坠胀、下腹痛等症状,可以到妇科查明原因,再决定是否需要治疗。五、子宫肌瘤就是肿瘤癌症?很多人一听到子宫肌瘤就会觉得它就是肿瘤癌症,虽然子宫肌瘤大部分都是良性的,但是很多人也会把它当作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来对待。其实我们不用着急做手术进行治疗,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它的生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与作息,随着女性雌性激素的降低子宫肌瘤也有可能会慢慢的缩小是不用进行处理的,如果瘤体生长的速度过快到达了一定的体积或者是出现了疼痛感就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了。所以说,女人身上出现一些表现的时候,先不要自己吓自己,找医生过后,如果说无须担心的话,也不要总是压在心里,或者是轻信什么偏方了,不然的话,可能反而会导致病情的严重,要自己注意区分!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但很多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因反酸、烧心症状而不能安心吃饭,尤其是节假日来临或外出聚会应酬时。那么得了胃食管反流病还能吃吃喝喝么,如何吃饭才能不再反酸、烧心呢?1、哪些食物可以吃,哪些最好不要吃?平时应尽量以高蛋白、高纤维、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例如瘦肉、牛奶、豆制品、鱼、虾等。适度补充新鲜的水果、蔬菜,保证维生素及纤维素的摄入,多食易消化、细软食物均有利于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及预防。最好不要吃一些可以诱发反流的食物或饮品,比如:油腻煎炸食物、腌制食物、高脂肪食物、酸辣刺激性食物、碳酸饮料、柑橘类饮料、咖啡、浓茶等2、吃多少合适?进食量要适当,避免过饱或饥饱无常,以七八分饱为宜,少食多餐,过量饮食会加重胃的负担。要注意规律饮食,按时进食三餐。为避免睡前饥饿,晚餐不宜吃的太早。睡觉前的三个小时,不要吃食物,也不能大量喝水。3、饭后要注意什么?为减少反流,餐后尽量不要剧烈活动,尽量减少弯腰、下蹲、收腹等姿势,而选择放松、舒缓的活动方式,如散步等。也要避免餐后睡、卧,久坐等行为,因为这些都可以加重反流。实在条件不允许,可以轻轻按摩上腹部,以有助于胃内食物下行排空。
预防返流性食管炎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反流性食管炎是因为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俗称“烧心病”,因为正常情况下胃酸只存在于胃中,当反流人食管时灼烧或刺激食管而产生“烧心感”。常常发生于饭后,因为食管括约肌帐力减弱或胃内压力高于食管而引起。 预防 1、忌酒戒烟:由于烟草中含尼古丁,可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使其处于松弛状态,加重返流;酒的主要成分为乙醇,不仅能刺激胃酸分泌,还能使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是引起胃食管返流的原因之一。 2、注意少量多餐,吃低脂饮食,可减少进食后返流症状的频率。相反,高脂肪饮食可促进小肠粘膜释放胆囊收缩素,易导致胃肠内容物返流。 3、晚餐不宜吃得过饱,避免餐后立刻平卧。 4、肥胖者应该减轻体重。因为过度肥胖者腹腔压力增高,可促进胃液返流,特别是平卧位更严重,应积极减轻体重以改善返流症状。 5、保持心情舒畅,增加适宜的体育锻炼。 6、就寝时床头整体宜抬高10厘米~15厘米,对减轻夜间返流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7、尽量减少增加腹内压的活动,如过度弯腰、穿紧身衣裤、扎紧腰带等。 8、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乱服药物产生的副作用。
本诊断标准参考依据来自:2020年1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请根据真实情况回答以下所有问题:*近期是否出现了发热表现?(体温≥37.4℃)是否*近期是否出现以下症状?(多选)轻度的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无以上症状*如有以上症状,一周后是否出现以下情况?(多选)呼吸困难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无以上症状*您是否已至医院进行检查?是否看看您符合以下哪几项:*流行病学史(多选)在发病前两周内,有武汉地区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发病14天内,曾经接触过来自武汉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所处环境有聚集性发病现象,或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学关联以上均不符合*临床表现(多选)发热符合肺炎影像学特征任意一项:>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肺外带明显)>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肺实变>胸腔积液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以上均不符合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