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的临床症状 食管癌的临床表现比较典型,主要是进食哽噎或不适。具体到不同的病期,表现不尽相同。下面分别介绍 (1)早期表现 在发病初期并无特异性的临床症状或无任何症状。据调查,约3%-8%的病例可无任何感觉。 部分病人可能有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如胸骨后不适、消化不良或一过性的吞咽不畅,或者可以表现为定期的或周期性的食管梗阻症状(这是由于肿瘤引起食管的局部痉挛引起的)。经确诊的早期食管癌病人的最主要症状是吞咽食物时感到疼痛或不适。 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进食异物感。异物感的部位多与食管病变相一致。 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相继出现咽下食物出现哽噎感,甚至疼痛等症状。 (2)中期表现 ①进食梗噎感:进食梗噎感是此期食管癌最突出的症状,并且贯穿在整个疾病的过程中,持续时间相当长。 ②胸骨后和剑突下疼痛。 ③呕吐:常在吞咽困难加重时出现,特别是在梗阻严重时尤为显著。 (3)晚期表现 ①进行性吞咽困难:是进展期食管癌的主要症状,也是患者最常见的主诉。 ②疼痛:晚期疼痛与早期出现的疼痛不同,大多程度较重且持久,性质为灼痛或刺痛,常在饮食时加重。 ③声音嘶哑和呛咳。 ④体重减轻:体重减轻是食管癌患者的常见症状。 ⑤出血或呕血。 ⑥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症状。 ⑦远处转移表现:肝转移可出现肝肿大、黄疸、腹水、肝功能衰竭、呼吸困难、昏迷等并发症。骨转移可表现为局部持续性疼痛,夜晚明显。肺转移可出现胸闷、咳嗽、胸痛等症状。脑转移可出现头晕、头痛、呕吐、感觉障碍、肢体活动降低等症状。;肿瘤压迫和侵犯气管、支气管引起的气急和刺激性干咳。侵犯膈神经,引起膈肌麻痹。侵犯迷走神经,使心率加速。侵犯臂丛神经,引起臂酸、疼痛、感觉异常。压迫上腔静脉,引起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癌肿压迫交感神经节,则产生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Homer综合征)。 ⑧恶液质:表现为高度消瘦、无力、皮肤松弛而干燥,呈衰竭状态。多为患者临终前表现。 医生提醒: 一旦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胸骨后不适、咽下疼痛者,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
食管癌患者术后及出院注意事项 1. 饮食 v 遵循水-流质-半流质-普通饮食过渡的规律。 术后10天左右(部分患者为出院2周),开始经口进食。试饮水1天, 最初拿汤勺小口饮水,无异常后可1-2小时1次,50ml/次,无呛咳、无发热等不适,改为流质饮食,包括:米汁,藕粉,鸡汤,排骨汤、鸡蛋羹等不含渣的饮食,进食两天。无发热等不适,改为半流质饮食,包括:各种粥、面汤,进食7-10天,无不适后逐渐增加饮食的硬度及种类,3周后可进食普通饮食,应注意多数为易消化的食物。 v 遵循少食多餐,细嚼慢咽的原则 始终坚持少量多餐,每餐饮食量可减少为原来饮食量的1/3至1/2,每天至少4-6顿为宜。 v 禁食期间的肠内营养支持 出院禁食水期间,营养支持以肠内营养为主(经腹部造瘘)。营养液每天给与瑞能5-6瓶(1000-1200ml),可予以泵入或自行注射器注入。注射器注入需要掌握浓度、速度、温度,至少为1:1稀释,缓慢注射,37°左右。额外可注射水、高汤、牛奶等,每次注射前后都可予以水冲洗造瘘管,避免堵塞。一旦发生堵塞,可予以可乐等带气饮料注射后,封闭管口,1-2小时后打开,可试注射是否通畅。每天总量约2500-3000ml(包括营养液在内)。 待经口进食后,营养液的量可逐步减量至1-2瓶,可长期保持,补充营养。 2. 睡眠 病人睡觉时,最好保持30°以上头高脚低卧位,尽量不要侧身睡。 饮水或饭后不宜立即躺下,可适当活动,另外晚饭不宜太饱或太晚。 3. 术后呛咳及刺激性干咳 多数患者术后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咳嗽,有些病人与体位有明确的关系,需要注意体位尽量避免返流,造成的误吸和咳嗽。对于咳嗽,不必过分紧张,随着消化道功能的恢复,这些症状会逐步减轻,可以给予止咳药物(如甘草合剂)。有声音嘶哑的病人,一般声音恢复要3-6个月,可使用甲钴胺治疗,饮水呛咳者尽量进食半流质或干的食物。这部分病人要特别注意控制返流的情况。 4. 术后反酸及打嗝 手术涉及消化道重建,患者会出现反酸或进食后打嗝的情况,均属于术后正常反应,一定遵循上述的饮食指导,必要时口服奥美拉唑(或兰索拉唑)抑制反酸、吗丁啉(或莫沙必利)调整胃肠动力。多数患者在术后几个月后逐渐适应,个别严重反酸者可使用富马酸伏诺拉生片。 5. 吻合口狭窄 少数患者在术后进半流质或普食后,可能出现进食噎的症状,首先考虑吻合口狭窄的缘故,后续要在术后3个月左右复查钡餐或胃镜,如狭窄严重需要进行内镜下扩张或瘢痕切开治疗。 6. 关于术后复查及辅助治疗 出院一个月左右可来院复查,询问病理情况,决定后续是否进行辅助化疗或放疗等,放化疗开始时间一般根据身体恢复状况而定,多数在术后2个月左右。门诊时间为周四上午和周一下午。术后复查2年内,3月/次;2-5年,4-6个月/次;5年以上,每年一次。复查项目包括,颈部及上腹B超、胸及上腹CT、血液学检查,部分进食梗阻患者可复查胃镜。 7. 造瘘管的拔除 有空肠造瘘管的病人,如果进行化疗或放疗,推荐造瘘管保持到治疗结束,如果不进行术后放化疗,造瘘管宜保持3个月左右(营养完全靠经口进食)。 8. 术后其它情况 术后患者出现其它情况,可就近或返院检查治疗。 特殊情况可拨打科室电话022-23340123转1041。
食管癌筛查、高发人群及预防 我国食管癌发病和死亡人数均居世界首位,20世纪50年代以来,食管癌筛查和早诊早治一直受到国家卫生部门的重视。建议将食管癌高危人群作为筛查对象。内镜下食管黏膜碘染色加指示性活检的组合操作技术为我国现阶段最实用有效的筛查方法。内镜下可直观地发现食管黏膜的改变,评估食管病变的状态,拍摄或录制病变影像资料,并可通过染色、放大等方法评估病灶性质、部位、边界和范围,一步完成筛查和早期诊断。 食管癌的高发人群包括以下几种: 1、居住于食管癌高发地区的居民,且年龄在45岁以上的人群。 2、有直系亲属患食管癌或消化道恶性肿瘤病史、或其他恶性肿瘤病史的人群。 3、有食管癌的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的人群。 4、有不良饮食习惯的人群,例如喜食过烫、粗糙饮食等。 预防方面主要是清除和控制致癌因素:①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进食过烫、过快、过于粗糙食物的饮食习惯。②注意口腔卫生,餐后漱口,规律刷牙。③避免霉变食物、含亚硝酸盐、二级胺等食物的使用和接触。④戒烟、戒酒,坚持适当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⑤治疗食管原发病,以防癌变,早期治疗癌前病变。
食管癌的常规检查 1、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可直观的反映出食管粘膜的改变,评估癌变的程度,包括病灶的性质、部位、大小、侵犯深度等。内镜加上病理活检是诊断食管癌的金标准。 普通胃镜 是锁定病变区域的第一步。早期食管癌镜下表现可不典型,中晚期则主要表现为结节状或菜花样肿物,食管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或苍白僵硬,触之易出血,亦可见溃疡或不同程度的管腔狭窄; 超声内镜 可清楚显示食管壁层次结构的改变、食管癌浸润深度及病变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对于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明显高于CT及PET,但对于远处的转移评估较差,需结合CT、MRI及PET-CT。 对于早期食管病变有时选择色素内镜、电子染色内镜或放大内镜,可以更加清楚的显示病变范围,鉴别病情,确定活检区域。 2、影像学检查 食管造影检查 食管、胃钡餐造影X线透视或摄片是诊断食管癌和胃食管交界部肿瘤最常用的方法,病变部位的黏膜改变是观察的重点,可以确定癌灶的部位和长度。 CT检查 CT检查也是普遍的检查方法,常用于判断肿瘤的可切除性、明确有无远处转移及确定转移部位,同时,也可辅助超声内镜检查评估淋巴结转移状态及术后(放化疗后)疗效评价。颈、胸、腹部增强CT应作为食管癌术前的常规检查,主要用于食管癌临床分期、可切除性评价、手术的选择和术后随访。 MRI/PET-CT检查 相较于CT而言,MRI组织分辨率较高,在显示食管癌病灶局部组织结构上具有一定优势;PET-CT在食管癌病灶检测方面有更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可更为准确判断肿瘤分期,此外,PET-CT对于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很大的价值,因此,PET-CT可作为术前治疗、根治性放化疗后常规评价疗效手段的补充。 3、其他检查 心电图及肺功能主要用于了解患者主要身体机能,能否承受手术或其他有创治疗;B超(颈部 上腹部 下肢血管 心脏)主要用于了解患者颈部、上腹部淋巴结有无转移,下肢血管有无血栓及心脏功能。 4、实验室化验 血化验内容一般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等,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可评估患者自身的营养状况;碱性磷酸酶或血钙升高提示患者可能出现骨转移;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胆红素以及碱性磷酸酶升高则提示患者出现肝转移的可能。肿瘤标志物主要应用于食管癌患者中晚期的辅助诊断、治疗疗效评估以及预后的判定,对于食管癌早期的诊断目前还没有具有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
入院前注意事项 1. 严格忌烟酒,有长期吸烟史的请口服切诺或富露施等化痰药,注意加强咳嗽,练习爬楼、深度呼吸,锻炼肺功能。 2. 食管癌患者注意饮食,尽量半流质或流质饮食,饭后多饮清水或淡盐水冲洗食管。 3. 主动向医生介绍既往病史(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提供长期使用的口服药物,注意术前停用阿司匹林类抗凝药物。 4. 术前检查包括心电图(B楼1楼)、肺功能(B楼1楼)、B超(D楼3楼)、CT(D楼负1楼)、内镜(D楼6楼)、上消化道造影(C楼1楼),血化验(D楼2楼),有时会检查PET-CT或ECT(均在医院院内平房,D楼侧面), 注意检查是否要求空腹或停口服液,强化CT检查前需要有近一个月的肾功能化验报告。 5. 外院有病理诊断的患者需回取病理的医院借病理切片(病理报告上有病理号),拿到病理切片后到我院病理科会诊(C楼3楼)。 6. 住院前三天天津市的核酸检测方有效,请不要提前检测,住院前会另行通知检测时间。 7. 检查完备后携带所有资料到门诊4楼7区就诊(周一下午或周四上午) 8. 接到住院通知后携带住院证、核酸报告、患者身份证及押金10000元到C楼1楼住院处办入院手续,然后一名家属陪伴到A楼4楼住院,目前不允许更换陪伴家属。
食管癌的危险因素 1、诱发因素 饮食刺激 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对食管黏膜产生慢性理化刺激,可致局限性或弥漫性上皮增生,逐渐发展形成食管癌的癌前病变,如饮食过烫、过硬、过快,食物粗糙,常吃腌制食品、辛辣或油炸食品。真菌污染严重的食物会增加食管癌的发生机率,这与其产生促癌毒素或促进食物中亚硝酸胺的合成并与其协同致癌有关。 口腔卫生 有研究发现,不注意口腔卫生可增加食管癌的患病风险,这可能与口腔细菌的滋生、亚硝胺类物质残留以及与萎缩性胃炎的协同作用有关。 吸烟、饮酒 长期吸烟、饮烈酒会使食管癌的发生几率增加,也有研究显示,吸烟者的食管癌发生率与其他人群相比,增加3-8倍;酗酒者则增加7-50倍。同时,二者还具有协同作用,吸烟并且酗酒的人患食管癌的风险将进一步加大。 2、遗传因素 食管癌具有家族聚集性,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地区就存在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这可能与共同的生存环境因素有关,或者与其家族部分染色体变异、基因异常有关。 3、疾病因素 良性疾病 慢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食管憩室、食管白斑、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良性狭窄、贲门失弛缓症等良性食管疾病,都存在一定的癌变可能。此外,胃黏膜萎缩的患者发生食管癌的风险比普通人要高2倍,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食管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的16-33倍。 癌前病变 食管鳞状上皮异型增生多为食管鳞癌的癌前病变,Barrett食管相关异型增生多为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 4、其他因素 研究发现,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与年龄成正比例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食管癌的患病风险也相对增加,其中男性的患病几率高于女性,其比例约为2:1。此外,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也是食管癌的重要危险因素,HPV感染者相对于其他人来说,罹患食管癌的机率要高出3倍。而头颈部及上呼吸道鳞癌对食管鳞癌的发生也可能有一定影响,数据显示,头颈部及上呼吸道鳞癌与食管鳞癌同时或异时发生的概率分别为14%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