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脐疝“?通俗点说脐疝就是肚脐眼鼓起一个包块,这个包块和腹腔相通,用力的时候会变大,躺下来可以缩小。脐疝的其发病率占所有腹壁疝的6%-14%,是除腹股沟疝外第二常见的腹壁疝。成人脐疝多因脐部筋膜薄弱或缺损和腹内压增高导致。因其无法自愈,且存在嵌顿、绞窄的风险,故明确诊断后需尽早手术治疗。脐疝的治疗中多种术式并存,包括腔镜与开放两种方式。开放手术一般都是在脐部取一切口,有些术者甚至会将患者脐部一并切除。腹腔镜手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瘢痕少等优点,更易被患者接受。我们团队将单孔腹腔镜技术和全内脏囊分离技术结合,目前已开展20余例单孔腹腔镜后鞘后脐疝手术,取得良好疗效。手术通过下腹部皮纹不到2cm的一个小切口,伤口更加美观、隐蔽,术后恢复快,不进腹,对腹腔内脏干扰更少,可以使用普通聚丙烯补片,经济性好,术后满意度高,可以成为脐疝、白线疝、半月线疝、腹直肌分离等原发性腹壁疝的一种治疗选择。
所谓“腹外疝”即人体组织或器官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俗称“疝气”,可分为腹股沟疝和腹壁疝。 先说说腹股沟疝,这个疾病估计从猿猴开始直立行走后就有了,因为腹股沟区从四条腿行走的水平位置,变成了两条腿走路的最下方位置。腹腔压力的改变导致局部的压力变大,使得先天性或后天性腹股沟区域薄弱,最终生成腹股沟疝。所以可以说,疝伴随着整个人类的进化史,是人类及直立动物所特有的疾病。 早期的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是残酷野蛮和血腥暴力的。公元前40年,Celsus采用腹股沟管切开,阴囊切开睾丸切除,疝囊分离后切除和缝合内环,术后切口敞开,让伤口发生炎症形成瘢痕愈合,甚至用烙铁烫烧伤口以形成更多的瘢痕来治疗腹股沟疝,可想而知当时患者的痛苦程度。直到17-19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实体解剖学遍及整个欧洲,人们对腹股沟区域的解剖更加明了精细,手术也不像既往时那般野蛮,烙铁不用了、“蛋蛋”也保住了,但是没有制定规范化手术,进入“乱补”时代。这种状况直至1884年Bassini首创的Bassini修补术,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疝修补术,他将疝囊高位结扎、游离精索、切开腹横筋膜、修补内环、加强腹股沟管后壁修补,这种术式被誉为疝手术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直到目前仍在应用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Bassini疝修补术发明后100多年来,先后涌现出200多种手术方法,经典术式有McVay修补术、Shouldice修补术等等。但是有些巨大的腹股沟疝,有的疝修补术后反复复发,没有正常组织结构可以提供再次修补,还有复发率较高,术后疼痛等等,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疝外科医生和病人。所以能不能找到一种合适的“布”来补上这个“洞”呢?于是乎,各路大神脑洞大开,历史上有放布的(是真的衣服上剪下来的布哦),有放不锈钢网的,有放银丝网的,甚至有放蚊帐的,直到聚丙烯材料的广泛使用…… 疝手术历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奖应该颁给美国洛杉矶疝中心著名的疝外科专家Lichtenstein,他于1989年提出“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概念,使得人工合成的各种补片得以广泛的应用,是疝外科史中的一场革命,推动了疝外科手术及修补材料等一系列的变革。有了补片,医生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人体原有的生理结构和组织层次,这类手术不需要将两边的组织强行拉合,因为没有张力,所以我们称之为“无张力”修补术。患者术后疼痛轻,非体力劳动者术后一周即可恢复日常工作,复发率也降低到了1%以下。 再谈谈疝手术的第三个里程碑。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医疗水平的不断完善,腹腔镜手术也受到疝外科医生们的高度关注。早在1990年Schultz有报道经腹腔腹腔镜下疝修补术(TAPP术),这种手术方式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疼痛轻,肌前修补不破坏腹股沟管结构,复发率低,大大的降低了手术的并发症,促进术后的快速愈合,术中还可以探查对侧有无隐匿性疝,可以同时行双侧疝修补。 当然,还有完全经腹膜外途径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approach,TEP),腹腔内网片修补术(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 IPOM),经腹腔部分腹膜外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artial extra-peritoneal,TAPE)等等。标准腹腔镜一般要打三个口,随着单孔腹腔镜技术的出现,其代表着目前国际最前沿微创技术。数据表明,单孔腹腔镜手术比标准腹腔镜手术在术后疼痛更轻、术后康复更快。因此,单孔腹腔镜技术是微创手术理念的又一次飞跃,对手术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医生具备更熟练的镜下操作技术。 腹壁疝是腹外疝中除去腹股沟疝、股疝以外的其他腹外疝的统称。腹壁疝占所有腹外疝的15%左右,虽然在数量上少于腹股沟疝,但病情和治疗相对于最常见的腹股沟疝要复杂一些。按照发生的解剖位置分类包括脐疝、白线疝、腰疝、半月线疝;因手术切口愈合不良而发生的是切口疝、造口旁疝。成人手术同样分为开放及腹腔镜修补。腹腔镜腹壁疝修补术不在腹壁做切口,通过3~5个穿刺孔完成手术,对患者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但费用较高,对手术医生的操作要求也较高。目前对大多数的切口疝、造口旁疝、半月线疝都首选腹腔镜补片修补术。小结:成人疝气是不会自己愈合的,只会越来越大,手术治疗是唯一可靠的方法。当疝块不能回纳时,可出现明显疼痛,甚至有腹胀、呕吐等肠梗阻的表现,称为“嵌顿疝”,严重时会造成肠坏死、肠穿孔,进而危及生命。所以,切记,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勿以“疝”小而不为。注:文中相关手术图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医生,小肠气也可以微创手术啊?”“当然可以了,而且效果更好!"一提起微创手术,很多人立马想起“胆囊切除”,但是小肠气“打几个洞”也能治疗吗?很多患者就不是很了解了。小编在此简单介绍一下。一 疝的形成疝的形成主要是患者存在腹壁缺损,不能自愈,所以其治疗就是通过手术进行修补。打个比方,好比水桶破了个洞,我们修补可以在水桶外面修补,也可以在水桶内壁进行修补,但是压力是从水桶里面向外面传播的,所以理论上从里面修补更加合理。二 腹腔镜疝修补的历史及演进:1982年国外就有报道了腹腔镜下用金属夹关闭疝囊颈口的方式,但是由于只对疝环口作简单的关闭,术后复发率极高,逐渐被其他术式取代。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了经腹腹膜前疝修补的方法(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repair, TAPP)、完全腹膜外腹腔镜修补(totally extraperitoneal hernia repair, TEP)以及腹腔内网片覆盖法(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 IPOM)等。目前腹股沟疝最常用的术式是前两种,后者常用于切口疝修补。三 微创手术的优点:1、伤口美观,损伤小;2、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3、术后疼痛轻;4、在不增加切口的情况下,可用一种方法同时处理单、双侧的各种腹股沟疝(直、斜、股疝);5、并发症低,不会引起阴囊水肿,也极少引起尿潴留;6、不破坏腹股沟区的天然结构;7、符合无张力修补的原则,无长期术后疼痛。8、术后复发率低。甚至根本就不会再从耻骨肌孔复发疝气。特别适合复发疝和切口疝的治疗,是今后各种疝的最佳治疗手段。我院微创外科目前已全面开展腹股沟疝的微创手术,希望能对广大患者带来更大的福利。对于发现腹股沟区有可复性肿块患者,希望积极来我院门诊咨询就诊。门诊就诊/咨询:普陀区中心医院疝外科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地址:门诊2楼外科201诊室
无意中发现我的一位疝患者在知乎上发文关于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亲身经历,基本上就是这样的。但是更正一下,麻醉签字是真签字不是假装的,还有真正手术时间没那么长,一个小时不到,2小时是包括了手术加复苏时间。感谢这位病患的分享,推广一下,希望对所有的疝患者特别是对单孔有需求的患者有所帮助!
(转上观新闻)《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3年第一期)刊发了《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规范化操作中国专家共识》。作为国内权威、北大核心期刊,这一《专家共识》也为我国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的规范化实施提供指导与参考。更值得一提的是,普陀区普外科微创病区副主任医师司仙科正是该《专家共识》的执笔人之一。近年来,普陀区中心医院普外科在各类疝的治疗技术上积极探索,特别是对于常见的腹股沟疝的治疗。“我们从原先的开放手术,到三孔腹腔镜手术,已经升级到现在的单孔微创手术。这在全市来说也算是靠前的。”长期从事腹股沟疝及腹壁疝诊断与治疗的司仙科医师在微创手术上造诣颇深,曾获得第三届大中华腹腔镜疝手术视频大赛上海及全国中区赛区一等奖。他不仅有着丰富的三孔手术操作经验,在单孔技术的操作上也是“领跑者”。“单孔腹腔镜疝修补术这项技术的普及开展,在我们普陀区各级医院中还是首家,我希望这项技术能被更多的疝病患者知晓,能给更多的疝病患带来福音。”司仙科说。“要在肚子上打三个孔啊,会不会留疤,疤痕大不大?”以往“三孔”手术,患者最关心的就是术后疤痕问题,特别是一些女性,对于腹部留疤有着很强的抗拒心理,往往因此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单孔”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术后恢复“‘单孔’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以及复发率低等优势,而最让患者青睐的就是隐疤痕。”司仙科告诉记者,单孔腹腔镜技术号称“微创中的微创”,该技术不但减少了“打洞”的数量,降低了“打洞”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就连开口的位置也是选在脐的皱襞处,力求达到“隐瘢痕手术”的效果。近年来,普陀区中心医院持续深耕疝与腹壁专科,针对各类腹股沟疝、腹壁疝疾病进行规范诊断、治疗及长期随访,并不断推进新技术上新。普外科(微创病区)目前是中国疝病专科联盟单位,以及疝病治疗和研究中心普陀分中心,对于各类腹股沟疝(斜疝、直疝、滑疝、复发性疝)、股疝、切口疝、脐疝、白线疝、半月线疝、腰疝及造口旁疝、食道裂孔疝等,均已开展腹腔镜微创治疗。随着腹腔镜的全面应用,各类腹股沟疝、腹壁疝修补术,包括经腹腔腹膜前补片修补术(tapp)、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tep)和腹腔内补片植入术(ipom)都已经突破瓶颈,成为日常操作。而如单孔腹腔镜腹壁疝疝手术如单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切口疝修补术(tes)、单孔腹腔镜腰疝修补术及脐疝白线疝等手术等高精尖技术的应用,也填补了医院乃至普陀区内腹壁疝治疗领域的多项空白。❖记者:易雯编辑:陈雯婷上观号作者:上海普陀
首先要说的是疝气不是男性专有的,女性也会得疝气。虽然女性疝气的发病率比男性低,但是女性的股疝要比男性发病率高,股疝更容易引起肠管嵌顿甚至肠坏死。所以说,女性一旦发现有疝气了,还是得积极早点来院治疗。然后言归正传,谈谈女性疝气和子宫圆韧带的关系。子宫圆韧带具有防止子宫脱垂、保持子宫在盆腔内位置不变的作用。解剖上子宫圆韧带一端是穿过内环口到达腹股沟区域,另一段贴着腹膜最后连接着子宫。所以我们在做腹腔镜腹股沟疝的时候,子宫圆韧带经常会干扰我们放置补片。那么女性疝气患者需不需要保留子宫圆韧带?前几天正好有位年轻女患者来我专家门诊,她也提出这个疑问。目前普遍的认为年纪轻的患者还是要尽量的保留,同时如果考虑到美观我们还可以采用单孔腹腔镜进行手术。当然对于年纪大的患者术中发现子宫圆韧带从腹膜上分离困难,考虑到缩短手术时间等因素,我们也会选择离断子宫圆韧带。 所以,目前我对于未绝经的女性疝气患者,手术基本都保留子宫圆韧带,而且根据情况可以选择单孔手术。
腹腔镜手术来治疗疝气,相信大家都已经不陌生了。其优点非常多,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以及复发率比较低等逐渐得到患者的认可。但是一提起这个微创手术,人们首先想到是在肚皮上打起码三个洞。比如这样, 或者这样:殊不知,我们现在做腹腔镜疝气手术只需在肚脐眼上打一个小小的洞就可以搞定啦。随着腔镜技术和器械的不断进步,外科医师们正致力于不断减少“打洞“的数量、缩短洞口的长度,力求达到“无瘢痕手术”的效果。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应运而生,它是在传统腹腔镜手术技术基础之上的又一提高,号称“微创中的微创”,可以使外科医师在不给患者留明显疤痕的情况下成功地实施手术。患者术后不适感和疼痛明显减轻。同时降低了戳卡孔带来的相关风险如出血、戳卡孔疝以及器官损伤的发生率。其次,单孔法只在脐的皱襞内切开小口,一般1.5-2cm左右,术后用可吸收线缝合或医用胶黏合,无需拆线换药,愈合后被脐部遮掩几乎难以察觉。这对患者心理上的安慰作用是十分有意义的,特别对未婚和青年人更为合适。从而使一些因顾虑腹部遗留切口疤痕的轻症患者也能早期接受治疗。有人可能会有疑问,这么小的一个洞能把疝气开好么?答案是完全没问题。随着单孔装备的改进以及技术的提高,我院普外8区腹壁疝专业组目前已广泛开展腹股沟疝单孔TAPP/TEP手术,也确实给患者带来了更多选择和福利。专家介绍:司仙科,副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协会疝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普外科分会第十届委员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委员,《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通讯编委,第三届腹腔镜疝手术视频大赛上海及全国中区一等奖。擅长各类疝的微创治疗。专家门诊时间:周三下午1:30-3:00
很多患者体检时才发现有胆囊炎胆囊结石,但是没有剧烈疼痛过!那么这种情况到底要不要手术呢? 这是前几天群里一位医生朋友的转帖。普通胆囊炎胆结石,体检发现2-3年,手术后发现意外胆囊癌! 胆囊结石可能变为胆囊癌 随着现代影像学检查的进步,人们对这一问题显得尤为关注。由于无症状胆囊结石呈现良性的自然病程,常规尸检资料显示,约有半数的胆囊结石患者生前并无症状,因此有不少的人主张不要行预防性胆囊切除。然而另一些研究显示,胆囊癌与胆囊结石的发生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有70%~80%的胆囊癌伴有结石,并认为胆囊结石是胆囊癌的一种癌前病变。有人指出,有胆囊结石的病人患胆囊癌的危险性是无结石者的6~15倍,结石的大小与胆囊癌的发生率也存在密切关系。40%的胆囊癌患者结石大于3cm,12%小于1cm,且直径3cm以上者发生胆囊癌的危险性要比1cm以下的高10倍。患结石时间长短亦与胆囊癌发生相关,胆囊结石长期存在往往会引起胆囊萎缩、钙化,而钙化性胆囊或瓷样胆囊患者中,有20%~60%的患者发生胆囊癌。 近年研究还显示,国内老年人胆石病发病率为8%~10%,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亦增高,80%以上的老年人胆囊结石的发生率可达23%。伴有胆囊结石的糖尿病患者其急性胆囊炎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为13%~16%,且一旦发生并发症其死亡率将增加5倍。儿童的胆囊结石多数与某些易感因素相关,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不仅出现溶血性贫血,亦致胆石症,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其20岁以上的患者,有50%并发胆石症。 综上所述,无症状胆囊结石虽无明显自觉不适,但并非对人体没有危害,只不过目前尚难做出对人体危害的早期诊断而已。一旦出现明显不适,往往已经危及生命,故有人主张行预防性胆囊切除。因为,切除一个可能癌变的胆囊给病人带来的益处应该说比手术风险更大。 目前认为无症状胆囊结石者有下列情况之一,可行择期性胆囊切除术。 ●中老年女性胆囊结石患者。 ●病程长,胆囊结石病史在5年以上者。 ●胆囊结石患者B超提示胆囊壁有局限性增厚或瓷样胆囊。 ●胆囊结石直径大于1cm以及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者。 ●近期上腹胆囊区疼痛变为持续性疼痛,并有明显乏力、消瘦等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 ●胆囊腺肌瘤及腺瘤合并结石者。 ●胆囊息肉样病变,病灶直径大于10mm者,或胆囊结石合并息肉样病变者。 ●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者(在糖尿病已控制时)。 ●儿童胆囊结石。 ●有胆囊癌遗传种系合并结石者。 ●老年人或有心肺功能障碍合并结石者。因为胆结石一旦急性发作或发生并发症而被迫施行急诊手术时,危险性远较择期性手术大
患者李老伯,一天前因猛烈咳嗽后发现左侧腹股沟肿块突出伴疼痛不适。李老伯因为一直有左侧腹股沟疝病史,以为睡一觉就会好转。谁知道半夜后疼痛加剧,遂来我院急诊,紧急住院后行手术治疗,发现肠壁已坏死,行坏死小肠切除术。疝内容物突然不能回纳,发生疼痛等症状者,称为嵌顿疝,是疝的严重合并症。疝一旦嵌顿,自行回纳的机会较少,多数病人的症状逐渐加重,如不及时处理,可进一步发展为绞窄性疝。嵌顿疝和绞窄性疝有时不能被截然分开,它常是一个病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无论是急性嵌顿疝还是绞窄性疝,都应该立即手术。微创手术手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优点:A.提供最佳的手术视野来观察嵌顿疝内容物,无论斜疝、直疝、股疝、闭孔疝、耻骨上疝B.足够的时间来判断嵌顿内容物的活力,术中即使怀疑肠坏死,如果腹腔污染轻,可先行TAPP后,再行小切口剖腹行坏死肠段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