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时间:2021年02月25日18:55主讲人:李伟主治医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
64岁的方阿姨退休在家照看孙子, 10月29日晨起,被家人发现晕倒在卫生间旁,后经120急送至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急诊科。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李伟入院时,方阿姨已意识昏迷,呼吸困难在我院急诊科急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神经外科二线医生李伟快速赶到急诊评估病情,患者意识不清,头颅CT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初步诊断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头CTA明确显示右侧后交通段动脉瘤,考虑患者左侧出血量较多存在颅内多发动脉瘤可能,当日,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将患者顺利转运到双C臂导管室,行脑动脉造影全面评估后,发现患者左侧后交通段1.5mm×1.5mm×2mm的微小动脉瘤及右侧后交通段4mm×5mm×5mm大小的动脉瘤。患者颅内存在二枚动脉瘤,结合头颅CT考虑左侧后交通段动脉瘤为责任破裂动脉瘤,但右侧后交通段动脉瘤破裂不能完全排除,经神经外科团队综合评估后, 由李伟医生主刀,在双C臂导管室,为方阿姨成功地进行了多个颅内动脉瘤一次性全部栓塞。考虑左侧后交通段微小动脉瘤为责任破裂动脉瘤,予以首先行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其后采用双微管技术行右侧后交通段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双侧后交通段动脉瘤完全栓塞,颅内隐藏的二颗“定时炸弹”被成功拆除。2周后患者预后良好,顺利出院。(图1)头颅CT显示左侧基底池及侧裂血量较对侧多(图2)头CTA断层可清楚显示右侧后交通段动脉瘤(图3)造影显示左侧后交通段微小动脉瘤 1.5mm×1.5mm×2mm大小(图4)造影显示右侧后交通段动脉瘤4mm×5mm×5mm大小(图5)LVIS支架辅助栓塞后造影显示微小动脉瘤不显影,分支通畅(图6)双微管栓塞后显示右侧后交通段动脉瘤不显影,分支通畅(图7、8)术后复查头颅CT和核磁满意 患者预后良好,顺利出院 李伟医生强调:颅内动脉瘤多为发生在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居第三位,且死亡率高,初次破裂死亡率可 达30%,二次破裂死亡率60%-70%。多发性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率在12%~26%之间。多发动脉瘤在女性高发,占60%~81%。发生部位最常见于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 多发动脉瘤呈现出家族聚集趋势,相较"传统"动脉瘤易更早发生破裂出血。 因此,建议同时或分期治疗全部动脉瘤。当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有多发动脉瘤且无法确认责任动脉瘤时,所有的动脉瘤可考虑一期治疗,并且尽量先治疗考虑破裂可能性更大的动脉瘤。如果能够明确判断责任动脉瘤,则可考虑首先治疗破裂的动脉瘤,其他的动脉瘤二期治疗。 单发动脉瘤治疗中可能发生的所有并发症在治疗多发动脉瘤时均可发生,且如果是一期手术治疗多个动脉瘤,手术风险的发生率相应增高。而在有经验的治疗中心,多个动脉瘤通过一次介入手术治疗是可以实现的且可避免开颅手术一个入路不能解决多个动脉瘤的问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下肢神经减压体位及腓总神经及腓深神经减压切口部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胫后神经切口
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神经病变中的一大类,会引起手脚麻木、疼痛症状,更要命的是降低四肢的保护性感觉,患者易于受伤,合并感染引起糖尿病足。统计表明,约有15%的糖尿病患者最终发展称为糖尿病足,出现足部溃疡,治疗起来极为棘手。糖尿病足患者中又有15%最终可能因为溃疡不断扩大而被迫手术截去受累的脚趾、脚掌,甚至需要进行腿部的截肢,低位截肢从膝盖下方截去小腿,高位截肢从大腿根部将下肢完全截断。由于创伤很大,切口难以愈合,长期愈合不良易于引发感染,截肢术后的死亡率高得惊人,统计表明高位截肢的一年死亡率接近50%,低位截肢的死亡率也接近30%。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李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很多内分泌医生认为没有好办法,只能用用一些神经营养药物、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这些药物在疾病的早期可能有效,一旦疾病进展到一定程度,下肢的外周神经肿胀受到卡压后,药物就无效了,必须通过外科手段来治疗。现在许多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选择高压氧治疗,效果可想而知。 一旦神经卡压已形成,血糖即便控制良好,症状仍会继续加重,因为这已经属于疾病的另外一个阶段了。哪些患者的手术效果最好?脚部出现麻木、刺痛而精细感觉还没完全丧失的患者手术效果最好,麻木消失的比例在85%以上,疼痛的缓解率在80%以上。 手术在小腿和脚上做三个三四公分的小口,把神经松解开。手术前要求血糖控制稳定,即可。
三叉神经痛可能是临床上最疼的疾病。目前治疗技术非常成熟,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为开颅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其他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多采用卡马西平)及三叉神经周围支注射治疗(身体条件不耐受手术者)。从效果上看,手术治疗有效率在90%以上,明显好于其他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很少能真正控制疼痛,且有相应副作用,注射治疗风险低但留有面部感觉异常),如患者能接受及耐受开颅手术,可首先考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理为颅内三叉神经感觉根被血管压迫引起,手术治疗采用特制的棉片将神经和血管隔开,真正达到了无损伤,以此可区别于射频治疗(毁损)和伽马刀治疗(毁损)。笔者已开展多例三叉神经减压手术,效果明显,完全有把握在保留神经功能的基础上解除您的疼痛。2.5cm小骨窗责任血管和受压的三叉神经用特制棉片隔开责任血管和三叉神经
面肌痉挛是一类非常痛苦的疾病,患者不断出现单侧面肌抽动,严重影响生活,甚至引发不自信和忧郁症。以往的治疗只能针对痉挛采用面部注射肉毒素的办法,药物作用只能持续数月,此后又需要再次注射。目前,采用微血管减压术,其治疗面肌痉挛的总有效率为80-90%,且复发率低,为面肌痉挛患者带来了曙光。 新的研究成果发现,面肌痉挛是面神经兴奋性增高的结果,其主要原因是血管压迫以及跳动的刺激。根据这一理论,压迫的血管从神经上剥露出来,并垫以绝缘材料就可以降低神经的兴奋性,治愈面肌痉挛的症状,这种手术就是微血管减压术。这一手术对人体损伤很小,只需要在耳后切开5cm的皮肤,住院时间短,手术并发症少。欢迎各位患者咨询。
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神经内镜制造工艺、显微手术器械及立体定向神经导航系统的飞速发展,使得神经内镜辅助三脑室造瘘术的手术方法日益成熟,适应证不断拓宽,在非交通性脑积水手术治疗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着重就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手术效果及其判断指标、手术并发症、手术优越性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适应征 三脑室造瘘术主要适用于非交通性脑积水,因为三脑室造瘘术成功有两个前提:患者的脑脊液吸收能力正常;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循环通畅,所以选择不同病因的脑积水患者对手术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成功的三脑室造瘘术是指患者症状改善,颅内压降低,脑室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无须再行分流术。总体来说:阻塞性脑积水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手术成功率,中脑导水管狭窄、顶盖和丘脑肿瘤、后颅窝肿瘤、松果体区肿瘤、颈髓脊膜膨出、囊肿等所致的阻塞性脑积水,手术成功率为83%-95%。因此,由三脑室后半部至四脑室出口处之间的任何占位引起的阻塞性脑积水是三脑室造瘘术的最佳适应证。对于儿童脑积水患者,1岁以下的婴儿手术成功率较低(0%-23%),而 2岁以上的儿童患者手术效果较好,与成人相仿。大多数作者认为手术成功率与患者的年龄成正比[3,12,15,16]。二、方法1.术前CT和MRI等影像学资料的复习 (1)确诊非交通性脑积水。(2)判断手术可行性。(3)确定手术钻孔(burr hole)位置。通过MRI矢状位和冠状位片, Monroe氏孔和靶点(造瘘口)的连线向皮肤表面延伸,交点即钻孔位置,一般位于冠状缝前1cm、中线旁开3cm。2.手术操作(1) 颅骨钻孔。为了使骨孔、Monroe氏孔、造瘘口在一直线上,一般取右侧冠状缝前1cm、中线旁开3cm处行颅骨钻孔[2],骨孔直径约1.5cm。(2) 侧脑室前角穿刺。术中脑针常规侧脑室前角穿刺成功后,顺原路将硬质神经内窥镜插入侧脑室。(3) 确认靶点。Monroe 氏孔的后界是侧脑室脉络膜丛,前界是穹隆柱,后内侧有脉络膜静脉、丘纹静脉和透明隔静脉的联合。神经内窥镜进入三脑室,乳头体前方最窄细的部分是三脑室底,进一步向前是漏斗隐窝,其表面是粉红色,其边界是视交叉。造瘘口一般选择在漏斗隐窝与乳头体之间,呈半透明的、带蓝色的无血管薄膜是比较理想的穿刺部位; 如果斜坡与乳头体间的间隙较为狭窄,造瘘口应在乳头体的正前方。Zohdi认为宜选择位置相对固定的基底动脉和斜坡作为解剖标志,希望造瘘口尽量接近鞍背而远离搏动的基底动脉以防止损伤基底动脉及其分支[3,4]。立体定向有助于引导内镜以合适的角度进入侧脑室及Monroe 氏孔[2],当内镜进入脑室内后,就可在直视下进行操纵。某些由于颅内占位而导致解剖变异的病人,或者由于颅内出血、感染导致脑脊液浑浊的病人,就十分必要在立体定向神经导航下操作。运用无框架神经导航系统的立体定向神经内窥镜,通过立体定向设计最理想的轨道,在立体定向的引导下和神经内窥镜的直视帮助下,精确定位于靶点且不影响周围重要的神经血管组织。术中利用微血管Dopple探头经内窥镜进行血管超声探测,能对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进行术中实时定位(Real-time View),从而避免造瘘时损伤血管。这在血管走行变异,尤其在术中直视下无法清晰辨认三脑室底部的解剖结构时显得尤其重要。(4)造瘘。以最常用球囊导管为例,在直视下定位后,先以3F球囊导管钝性头端穿过三脑室底,再向球囊内缓慢注入0.2毫升生理盐水,将瘘孔扩大,之后再将球囊抽空,或换用4F、5F、6F的球囊,如此反复进行,直至瘘口直径达到5-6mm以上。采用球囊扩张导管行穿孔造瘘, 因为导管质地较软, 头端钝圆,在穿通过程中若遇到血管则会自动滑开,导管头端穿通后,在球囊缓慢充水扩张时,亦会将邻近的血管轻轻推开,可避免血管的意外损伤。如果三脑室底膜很韧或很有弹性,可用电凝、弯头探针[11]和微型钳[9]进行锐性造瘘。不少作者[3,9,10,11,14]认为,钝性造瘘比锐性造瘘要安全些。无论用何种方法,前提是既能形成足够大的瘘口,又尽量避免损伤基底动脉。造瘘成功后,须将内镜通过瘘口观察桥前池结构,确保三脑室与桥前池相通,避免因未发现第二层膜(Likiequist’s膜)而使得造瘘失败。术中可采用数字动力学减影脑室造影(DDSV),以证实脑脊液循环通路的恢复情况,控制三脑室造瘘的开放程度[5]。术中以0.98~1.4Kpa的压力冲入37℃温盐水或林格氏液,冲去组织碎片和血液,防止脑室塌陷,保持术野清晰。三、手术优越性 与脑积水颅外分流术相比,主要有以下优点:(1)三脑室造瘘术没有分流管等异物植入,可以避免因分流装置导致颅内或腹腔感染,进而分流管堵塞而使分流术失败。(2)采用三脑室造瘘术,术后脑室内的脑脊液能直接流入脚间池而进入脑与脊髓的蛛网膜下腔内吸收,因而比脑脊液颅外分流术更符合脑脊液循环正常生理状态,可以有效的维持颅内正常的压力平衡和脑脊液的生理功能。(3)三脑室造瘘术的脑脊液流动速度均匀,不会出现因分流管虹吸导致的分流速度随体位改变而产生的波动,不会产生脑脊液过度引流。(4)不受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避免多次换管手术的痛苦。(5)手术操作相对较简单,手术时间较短(一般40min左右)[3]。(6)三脑室造瘘术可以用于分流失败或分流管感染粘连的非交通性脑积水患者,同样获得较好的疗效(成功率76%-84%)[13]。对于多次分流管堵塞而致分流失败的患者来说,三脑室造瘘术无疑是一种上佳的替代疗法。 微侵袭神经外科是当今神经外科的发展趋势,而神经内窥镜手术的逐渐完善和成熟正是适应了这种要求。根据Hopf关于内窥镜技术的分型,三脑室造瘘术是属于“纯内窥镜神经外科”。正确选择合适的脑积水病患者,采用良好的手术器械,熟练掌握手术方法和操作技巧,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三脑室造瘘术作为一种新的手术方法,已成为非交通性脑积水的首选治疗手段。
头痛的种类很多,患者求诊时,对医生说明头痛的种种情况,对医生诊断病因非常有帮助。 1.头痛发生的时间点 原发性头痛常在年轻时发病,年龄从20到40岁发病都算正常;有些偏头痛有遗传性,可能病发的年龄更早。过了50岁才开始头痛,就不正常了,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讯号。 2.头痛的特点 如果头痛与咳嗽、用力、运动或是性交等有关,有可能是血管有问题,医生一般会建议做血管扫描检查。如果从来不头痛,却突然在一分钟内头痛,并痛到极点,医生有可能怀疑是脑出血。 3.头痛发作的时间 有两种头痛常会在半夜发作:一种是“丛集性头痛”(Cluster Headache),属于神经性头痛,包括某些类型的偏头痛;一种是“顺时头痛”(Hypnic Headache),这在临床较少见。如果脑里长了东西,通常是清晨睡醒后头痛。 4.头痛持续的时间 偏头痛发作,每次可能持续4至72个小时;紧缩性头痛每次持续30分钟至7天;继发性头痛每次持续约15到180分钟。 5.头痛发生的频率 偏头痛通常为每星期痛五次以上;紧缩性头痛则至少发生过10次类似的头痛,每次几小时至几天不等;继发性头痛可每两天一次,到一天痛八次不等。 6.伴随的其他症状 如果头痛时伴随意识不清、肢体无力、手脚麻、讲话无力、复视、发烧,或是头痛的频率突然改变,比如从前一个月痛一两次,突然变成每天痛,则可能为脑瘤、脑出血或是中风等病变的征兆。 7.头痛有无前兆 三分一的偏头痛患者发作前通常有征兆,例如运动后疼痛加重,或是怕光、怕吵,还有些人的头痛与食物、饮酒或月经有关。紧缩性头痛则不受上述因素影响。 8.身体有无其他疾病 蜘蛛网膜下腔出血常在头部外伤数小时、数天后发生;某些上呼吸道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会导致头痛;血压超过200的高血压患者会引发头痛;有些颈部受到压迫也可引起头痛。
在很多情况下,患者看病时间只不过几分钟,但挂号、候诊去医院的往返时间,可能会耽误一个上午或整天时间。外地患者就更不用说了。考虑长途旅费、住宿费都算,至少需要几百元至上千元。通过10几分钟的电话咨询,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获得很多信息。这是网络时代带来的"福音"。 网络诊断及治疗需上传请上传影像资料的照片,如何拍照影像资料。请您按照以下操作: 1.请将片子放在白天的玻璃窗户上,片子后面放张白纸,2.拍照时不使用闪光灯。拍照时手不可以抖动,3.拍好照片后,可以在照相机或者电脑上看看周围的小字十分清楚。如果清楚,说明合格,否则重拍。4.上传的照片为JPG格式,照片不要大于500KB。不要使用各种压缩文件上传照片和照片文档。可以使用ACDSEE等软件修改照片的格式。
过去几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卡巴咪嗪以及其他抗癫痫药在许多情况下都能控制神经痛,这个发现对于保守性治疗是一个决定性的进展。手术治疗也出现了新的方法,这些方法应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被采用,较为熟知的包括半月神经节电凝毁损术,它通过三叉神经根刺激术和温控凝固术的发展而变得更加精细和安全。其他新的方法还有桥小脑角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三叉神经节和三叉神经根经皮微加压术和三叉神经池甘油注射封闭术。一些相关文献报道表明,许多医生,包括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医生,对这些治疗方法的应用价值,正反两方面的评估以及具体到每个病人的方法选择,都感到越来越困难。总结文献报告以及来自Hamburq/Saar(从1973年~1993年间的173例病例)和Plau am See(从1996年~1998年间的31例病例)临床总结的经验,我们应该逐步掌握这种针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阶段治疗方案,并将其推广。历史概况直至本世纪初,常用的保守治疗方法都不是病因治疗,而是一些非特异性的治疗,例如浴疗以及口服草药,但是这些药物的作用都一直未阐明。三叉神经痛大多可自行缓解,而这常被误认为是药物的作用。真正有效的药物是抗癫痫药“苯妥因”,以及“卡马西平”、“氯硝安定”和解痉药,其中效果最好的是卡马西平。历史上对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治疗是从认识三叉神经的面部分支开始的,但早在1842年人们即发现这种治疗有效性持续太短。从1890年人们通过摘除半月神经节来尝试治疗三叉神经痛,这种尝试又因为严重的不良反应而被停止。酒精注射法、非控制性电凝法可对神经节进行较轻的破坏,开放性弗-施二氏三叉神经根部分离断术也逐渐被放弃。非控制性电凝术此后变得更加精细,并且逐渐被舒曼等创导的三叉神经根刺激以及温度控制的电凝术所代替。丹迪氏发现,三叉神经痛的病人三叉神经根可能被一个动脉袢所压迫。将神经根和动脉分开即可治愈神经痛。Jannetta首先提出脑神经痛和其他脑神经损害,例如面神经痉挛和耳鸣的原因是相应神经根被压迫所致这一病理生理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将甘油注入三叉神经池以及经皮三叉神经节和三叉神经根的微加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报道也越来越多。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多发于年龄较大的人群。50岁以前出现疼痛首先考虑症状性的神经痛,并可通过影像学检查(CT或MRI)对这种可能性进行证实或者排除。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以突发的剧烈放射性疼痛为特征。常发生于三叉神经的一个或多个分支所支配的区域,最多为第二和/或第三支分支,且常为单侧。每次疼痛发作虽然常常是短暂的。但有些发作也可以持续较长时间。通常这种疼痛是由邻近触发带引致的。例如通过牵拉、咀嚼、冷空气。这种疼痛可有季节性,但总的来说,一次疼痛发作将持续多久,以及是否会自行缓解都是不可预见的。因此在疼痛发作间期进行一定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神经学上三叉神经痛分为症状性及原发性。症状性神经痛的原因可能是由位于颅底和小脑桥角的肿瘤或者炎症引起。它可以通过CT和/或MRI得到证实或排除。保守治疗首选药物是卡巴咪嗪,首次剂量是200mg,每天分次服用,也可以根据反应和药物承受能力将剂量调整至800mg。当治疗无效或者效果不理想时,尽管增加剂量其疗剂逐渐减退或出现不良反应如疲乏、运动失调和平衡障碍,以及肝毒性损害和血常规的改变时,则不能连续治疗,应该缓慢撤药(只有过敏反应时立即停药),同时应改用一种其他的抗癫痫药(苯妥因或者氯硝安定)或者解痉药Baclofen。但是关于这些药物的有效性目前还没有系统性的研究。这些药物同样需要逐渐增加剂量,苯妥因开始时每天2次,每次50mg,可增至每天3次,每次100mg;氯硝安定开始时每天2次,每次0.25mg,可增至每天3次,每次1mg;Baclofen开始时每天2次,每次5mg,可增至每天3次,每次10mg。用卡巴咪嗪和其他抗癫痫药或者Baclofen治疗时应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功能。手术治疗当保守治疗不能控制疼痛或者其不良反应使保守治疗无法持续下去时,则需要手术治疗。根据被采用的频率,现有以下手术治疗方法被推荐和应用:①由舒曼等人创导的三叉神经根刺激和温度控制的神经根部分电凝术。②由丹迪等创导的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③由哈克逊创导的甘油三叉神经节封闭术。④由莫兰创导的三叉神经节和三叉神经根的经皮微加压术。三叉神经根的部分电凝术 局麻后,在X线监测下将一个电极经皮穿过卵圆孔及半月神经节而推至三叉神经根前。电极在三叉神经根的精细位置可根据神经刺激加以证实。改变电极位置直到刺激疼痛与自发神经痛相一致。在全身麻醉下通过电凝神经根,在此期间电极尖将维持70~80℃的温度并将持续作用60s,这种形式的凝固将会重复进行多次,直到电刺激不再引起神经痛为止。一般来说,神经痛的区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麻木,但不会完全丧失感觉。斯威特提出少量的热凝固只会破坏神经根中传导疼痛的无髓纤维,而不会破坏那些传导精细觉的有髓纤维,但实验和从组织学所得的结果否定了此种学说。所有的纤维系统在即使更小的温度效应时都会同样的受损。因此,要达到完全的痛觉缺失,而同时不伴有其对精细感觉的降低,是不可能的。这种治疗近期效果非常好,约96%~100%的患者治疗后可达到疼痛消失。复发率与电凝的范围有关。凝固的面积越少(保留的范围越多),复发率就越高。伴轻微感觉缺失的病人,复发率为55%,术后有明显感觉缺失的病人,复发率为25%。大约有3%的病人出现术后并发症,但一般都不严重(我们的病人没有一例死亡,也没有严重功能障碍)。痛性感觉缺失在最近的文献报道中出现率仅为0.2%~5%。总之,这种措施病人容易接受,即使年纪较大和/或一般状况较差的病人亦可进行。桥小脑角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 在插管麻醉下通过开颅显露桥小脑角,显微操作下显露三叉神经根,将压迫的动脉或者较大的静脉分离出来,且通过加入肌条或者人造组织片将其与神经根分离开来。具体操作细节详见相关文献。手术结果可作如下的总结:这些病例中近期疼痛消失可达80%~100%(本组病人为94%),远期疼痛消失可达71%~94%,其复发率约为29%,它取决于是否仍有压迫神经根的血管,手术死亡率为0%~2%(本组病人为0%)。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永久性的大脑功能缺失、麻木、显著的感觉异常)有时可达3%(本组病人为0%),长期存在的面部部分感觉障碍大约为12%。总之,虽然这种治疗方法较之可控制的热凝而言更难以接受,且合并症的发生率稍高些,但其复发率较低,对一般状况较好的病人应优先考虑此种方法,但老年患者是不适合的。三叉神经池内甘油注射术 手术的治疗方法为在X线监测下进行面部穿刺,通过卵圆孔到达三叉神经池,通过注入一种造影剂估计出三叉神经池的体积(大多约1~2ml),然后注入相应数量的纯甘油溶液,与可控制的凝固术不同,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在全麻的情况下进行,因为它不需要病人的配合。根据文献可将结果总结如下:这些病例中的近期疼痛缓解率在60%~100%之间,复发率为50%~70%,几乎每个病例都会出现面部可逆的感觉障碍,约13%的病人会出现角膜的感觉异常,但是这种感觉异常不会发展为角膜炎,偶而会出现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异常,但未发现出现痛性感觉缺失,对这种方法我们尚无自身的经验。总之,这种方法的复发率虽然很高,但病人多能承受,许多病人认为,他们只能在麻醉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在这种治疗无效或者复发的情况下可采用其他手术治疗方法。经皮三叉神经节或神经根的微加压术 在X线监视下,将一个较细的套针从面部由体表向卵圆孔内推移,通过套针尖将一个直径1cm的气囊导管送入三叉神经腔中,并向气囊内充入造影剂,气囊即变为豌豆状,且通过神经根管压向后颅窝,压迫的时间应只持续1min,稍长时间的压迫会造成严重的感觉障碍以及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异常,且这种方法亦可在麻醉条件下进行。根据文献总结的结果如下:所有的病人都能达到近期的疼痛消失,5~10年内的复发率为25%~35%。早期出现的三叉神经区域感觉减退以及可逆的咀嚼肌轻瘫是正常的。80%的感觉障碍会消失,但有5%的病人存留令人不愉快的感觉缺失或者减退。正确的操作下不会出现神经系统功能的其他缺失和死亡,但是错误的操作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总之,在正确的操作下出现不良反应的机率与可控制电凝的方法是相当的,与别的手术治疗方法相比较而言,这种方法没有特别突出的优点,而且不正确的操作过程可能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对于这种微加压方法,在德国尚无支持者。一种阶梯治疗方案的提议第一步治疗措施:保守性治疗,首选卡巴咪嗪,可逐渐增加剂量,在效果不够时可联合使用抗癫痫药或者Baclofen。对于卡巴咪嗪过敏的患者可逐渐停药并过渡到抗癫痫药或者Baclofen。第二步治疗方法(在保守治疗无效或者不能耐受时采用):手术治疗方法。①老年人或者基于其他原因耐受力差的病人可采用三叉神经刺激以及温度控制电凝术。②一般状况好的较年轻病人可采用三叉神经根的微血管减压术。第三步治疗方法(用于复发病人):①控制性凝固术治疗后复发病人:可再次进行凝固治疗。②微血管减压治疗后复发的病人:可采用控制性电凝术。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神经外科医生具备足够的经验时,首选的治疗方法应为控制性电凝术或者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而不是经皮三叉神经节及三叉神经微加压术和三叉神经池内甘油注射术。后两种方法,包括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都有一个优点,即可在全麻下进行,另一方面也存在其缺点,即可能导致三叉神经池的粘连,因此在这些方法治疗后复发时,就不能再采用这两种方法,但是可考虑使用控制性电凝术或者微血管减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