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体检发现肺部小结节增多,会不会是癌?需不需要复查?多久复查为好?磨玻璃结节与实性结节有何不同?相信查出肺结节的朋友都有一肚子疑问?今天特意仔细对比了不同指南针对不同结节的指导意见,作了个比较,与大家共同学习 在我看来,各指南既有出入,又还分得比较细,较为难记,要分开记,更是容易混淆。而且你说,4毫米与5毫米,或者5毫米与6毫米在临床上真有什么区别吗?测量也存在误差,相差1-2毫米能认为是进展吗?我综合一下各指南,认为临床方便记忆,也更具可操作性的区分,列为下表: 总结来说: 小于5mm:纯磨玻璃就1年复查,不纯的半年复查; 5-10mm:纯磨玻璃半年复查,混合磨玻璃视恶性可能大小(以下同)3或6个月复查,实性视恶性可能大小(以下同)1.5或3个月复查; 10-20mm:纯磨玻璃3或6个月,混合磨玻璃立即手术或3个月复查,实性即手术或1.5个月复查; 大于20mm:恶性可能大的均手术,恶性可能小的分别3个月、1.5个月、1个月复查。 几点说明: 1、像不像恶性需要一定的临床经验支持; 2、结节大小位于临界附近的,只是估计,不需要非常精准,此处分开表述是为易于区分,有个相对界限; 3、大于10毫米的其实都比较容易判断,大于2厘米的更是极具倾向性;若在1厘米以上,仍是模棱两可的,部分病例可以试抗炎治疗后短期复查; 4、表中所列的1.5个月、3个月等均不一定是实指,临床工作中,可灵活告诉病人,需要4-6周复查、6-8周复查、3-6个月复查,4-6个月复查、6-12个月复查等,主要视恶性可能性大小与结节大小,病灶情况等不等得起综合判断;第2次之后的复查间隔时间一般也是良性可能大渐延长,进展或考虑恶性改为更积极手段; 5、1厘米以下实性且没有恶性征象的多以良性可能为大,但因一旦恶性,则容易进展,所以仍需较短时间复查以判定有无生长性。若已经观察复查过一次的,确定没有生长性,则可以延长间隔时间; 6、PET-CT对小的非实性结节意义不大,穿刺并发症发生率高,甚至会有致死性很的的空气栓塞,需要慎重选择而且标本量少,是恶性反正还是要手术,是良性但影像象恶性时仍无法排除,在优势部位建议直接胸腔镜楔形切除兼顾诊断及治疗作用; 7、多发结节相对恶性的机率少些,复查间隔较单发的可能适当延长。判定主要基于危险度最高的结节。
肺结节的诊断与微创治疗一直是近年来的热点,胸外科所有的手术中,肺结节占比也是非常大,许多共识指南或行业的规范,对于肺结节来讲,目前还存在一些争议,也有些不一致。我觉得主要的原因是,肺结节的性质各异,即使是早期肺癌的,也因为大量出现只是近些年的事,不同诊断与治疗意见导致的长期随访结果还没有出来,或仍有不一致性,所以导致不同医院,不同医生之间理解上或选择随访主、治疗方式上存在一些差异或不同,许多时候大家都没有违反指南,但却因为具体情况的不同,知识面与理解不一,从而导致不同的治疗手段或随访意见。越是在这样相对混乱的局面下,作为一名胸外科的医生,应该根据循证学的依据,结合临床,区别对待肺结节,我在本文中对于肺结节热门的问题,进行自己个人意见的简洁阐述,希望对有兴趣的朋友有一定用处,当然这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一定正确,也不一定都与指南规范十分吻合,但出发点肯定都是为病人好。 关于良恶性检查发现的肺结节大多数为良性,尤其是实性的微小结节; 持续存在的纯磨玻璃结节不管大小,基本为恶性(我所指恶性包括腺瘤样不典型增生与原位腺癌); 边界清楚的混合磨玻璃结节基本上为恶性; 实性结节若边界非常光整极可能是良性,有毛刺或分叶则恶性可能性大; 混合磨玻璃结节与实性结节若瘤肺边界模糊,首先考虑炎症性,建议口服抗炎治疗10-12天,然后4-6周复查以观察有无吸收好转。 关于随访所有检查发现的肺结节,不管大小,个人建议至少半年时要复查一次(有恶性迹象或可能性大的需按恶性可能性大小决定间隔),主要是为了确定它是否稳定,因为临床有发展非常迅速的恶性度高的肿瘤,特别是实性的小结节实际上为恶性时; 总体上纯磨玻璃结节的随访间隔可以长一点,混合磨玻璃结节的短一点,实性的视大小与有无恶性特征决定间隔长短。 关于手术时机纯磨玻璃结节可以安全随访,直到患者思想负担不能耐受或直径达1.5-2.0厘米以上(其实继续随访仍安全,但随访中增大说明总归要进展到混合磨玻璃结节或实性,过迟开不利一些); 混合磨玻璃结节经过观察或消炎无改善,可以相对积极手术治疗; 实性结节恶性迹象不明显,随访稳定仍需继续随访,随访增大进展需积极手术干预。 关于手术方式对于肺小结节,因为目前临床上多原发癌非常多,手术应当尽量往小做,能楔形切除的尽量楔形切除,不能楔形而能段切的尽量采用段切而非肺叶切除。这样才能为此后出现第二原发癌留下仍能根治切除的机会。 肺段切除目前非常热门,但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个人不推崇。因为肺段切除与楔形切除在许多时间都一样是为切除肺外周部位的病灶,区别在于一个为解剖性,另一非解剖性切除,此外肺段切除能取到段门处的淋巴结送检而楔形切除不能。可实际上若段门处淋巴结阳性,能只做肺段切除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假定肺内淋巴结都是一样阴性的情况下,切除肺段与仅行肺楔形切除对于治疗效果来看,又有什么区别呢?除了费用增加、风险增大、手术难度增加、医疗费用增多、手术时间延长以外。 基层医院在手术量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可以开展胸腔镜辅助下的袖式肺叶切除,术后恢复与全胸腔镜下手术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但安全性明显提高。 胸腔镜手术的几孔从术后恢复来看,临床上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不必拘泥于几孔,以方便操作及病人安全为要旨。 关于当合并存在其他慢性疾病时手术指征的把握,合并肺功能异常时,单项指标可靠性比较差,需要临床活动耐力、血气分析、肺功能、登楼试验等综合评估,尤其是平时的活动耐力更是重要; 合并冠状动脉狭窄时,平时有无症状,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平时活动情况要综合考虑,与心内科多联系沟通,与患者家属多联系沟通;整体情况相对欠佳或肺功能不佳,或心功能异常时,在MDT前提下,如果进行手术,以往小做,往快做,减少麻醉手术时间,加强围手术管理为要旨,以保证病人安全。
肺部疾病胸部CT 的这 6 大常见征象分别为:渗出性病变与实变;磨玻璃影、灶;纤维化病变; 粟粒/结节/团块阴影、灶;空洞性病变、肺气囊、肺大疱;钙化。 1 . 渗出性病变与实变 描述语:云絮状/片絮状/絮状影、灶大片实变灶。 相关病变:(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等)肺炎、浸润型肺结核、肺水肿等。 1. 1 病毒性肺炎:男性患者,29 岁,CT 示双肺弥漫性分布的片絮状、磨玻璃样影。 1.2 H1N1 肺炎:CT 显示双肺片絮状、磨玻璃样影呈弥漫性分布。 1.3 肺水肿: 患者脑出血入院,治疗后呼吸深大急促,并出现上肢与脸部水肿。 急查胸部 CT,见双肺自肺门向外弥漫基本对称的片絮状影(蓝箭),双侧胸腔后部可见液体(白箭)。 1.4. 肺渗出性病变:支气管肺炎 1.5. 肺渗出性病变(实变): 大叶性肺炎 平片示右肺上叶密实,下缘清晰(箭示);CT 所见右肺上叶实变,可见空气支气管征(箭示,提示叶、段及亚段支气管通畅)。 1.6. 肺渗出(浸润)性病变:浸润型肺结核 平片、CT 所见双肺散布片絮状影,并可见树芽征 2. 磨玻璃影 2.1. GGO:片状磨玻璃影/灶 不同疾病,病灶部位、范围不同。相关病变:病毒性肺炎、间质性肺炎/肺间质纤维化、肺出血弥散、过敏性肺炎、肺泡蛋白沉积症、肺结核等。 因为磨玻璃影/灶是多类疾病可出现的一种影像表现,所以予以列专项阐述。 间质性肺炎:表现为磨玻璃样改变和细网格样改变。 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表现为下肺野磨玻璃样灶并小叶间隔增厚。 磨玻璃密度灶中有两个较具特点的征象:晕征和反晕征。 晕征 一种磨玻璃影围绕结节或肿块的 CT 表现。最先被描述为围绕侵袭性曲菌病并出血的征象。 晕征无特异性,也见于其他疾病中的伴出血的结节或肿瘤的局灶性肺浸润(如球形肺炎、肺腺癌等)。 鳞癌:较为少见,双肺弥漫性分布结节灶,周围有磨玻璃影围绕。 反晕征 顾名思义,表现与晕征相反,是一种外带密度略高(白箭)于内部磨玻璃密度区(蓝箭)的 CT 表现。一般常见于肺结核和真菌肺炎。 2.2. GGN:结节状磨玻璃影/灶 有清晰边缘。相关病变:AAH(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AIS(原位癌)、MIA(微浸润癌)和 IAC(浸润性肺癌)多见。少数为炎性结节。 肺腺癌(MIA):左下肺可见磨玻璃结节,边缘清楚。可见血管进入,内可见空泡征。 腺癌:右肺下叶胸膜下磨玻璃结节灶,边缘分叶,可见胸膜牵拉征 炎性假瘤:女,45 岁, 查体发现肺内结节,轴面图像可见细支气管通过结节。 3. 纤维化性病变 描述语: 索条状/网状影或斑片状影、灶。 相关病变:陈旧性肺结核、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双上肺多见,呈条索状);间质性肺炎、肺间质纤维化(多以胸膜下明显,呈网状、小叶间隔增厚和胸膜下线)、尘肺、放射性肺炎等。 胸膜下线影: 胸膜下与胸膜平行的线状影,一般距离胸膜面下 10 mm 内;病理基础是细支气管周围的纤维化或肺泡萎陷。最初报告见于石棉肺,现认为这一现象无特异性,可见于其它肺间质纤维化疾病和病毒性肺炎愈后(SARS、H1N1 等)。 弥漫性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表现为蜂窝样灶(蓝箭),并可见胸膜下线(绿箭)。IPF 平片示两肺纹理紊乱;CT 表现为双肺类网状、条索状灶,病变分布以胸膜下带较为显著。 肺结核、纤维化:双上肺可见条索状灶和结节灶。 4. 粟粒/结节/团块阴影、灶 描述语及定义: 直径<2 mm 为粟粒;直径 3 mm-30 mm 称之为结节;病灶直径>30 mm,称之为团块, >50 mm 为巨大团块。 相关病变: 粟粒——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特点为 3 均:分布均匀、大小均匀、密度均匀)、肺转移瘤(不具备 3 均特点,一般中下肺野病变较上肺显著;大小不均匀,常可见小结节灶)、肺泡微石症等; 结节——结核球、肉芽肿类病变、肿瘤等;团块---肿瘤等。 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典型的三均。 周围型肺癌:病灶最大径>30 mm,右肺上叶后段可见一肿块,边缘分叶。 5. 空洞性病变、肺气囊、肺大疱 5.1. 1空洞 描述语及分型:薄壁空洞——厚度<3 mm;厚壁空洞——厚度>3 mm;无壁空洞——干酪性肺结核。 相关病变:肺脓肿、肺结核、肺癌等。如近肺门侧壁厚,可见壁结节,首先考虑肺癌,空洞形成。壁厚度均匀,内缘光整,腔内可见少量液体及低小气液平,多为良性空洞。 肺脓肿:右下肺可见一厚壁空洞,内可见液平,外缘模糊。 5. 1.2 癌性空洞:空洞壁厚薄不均,近肺门侧较厚,且可见壁结节凸向腔内。 5.1.3 干酪性肺结核:无壁空洞,多发空洞,呈所谓的「破抹布征」。 5.2 肺气囊 病理学为肺内薄壁的充气气腔。常为急性化脓性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等)、外伤、吸入碳氢化合物液体所致。发病机制是实质坏死和活瓣性气道阻塞的综合作用。 金葡菌肺气囊形成是由于支气管周围脓肿,而使终未细支气管和肺泡发生坏死,空气进入肺间质内,加上小支气管内的炎性渗出物,引起活瓣性阻塞,形成肺气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类圆形薄壁空腔,其大小、数目、位置可随时间不同而表现不同,变化快。 5.3 肺大疱 肺大疱的壁甚薄,由肺泡的扁平上皮细胞组成,也可能仅为纤维性膜。肺大疱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管腔部分阻塞,产生活门作用,空气能进入肺泡而不易排出,肺泡内压力增高,肺泡间隔逐渐因泡内压力增加而破裂,乃形成巨大的含气囊腔。 多位于胸膜下,大小在 15 mm 以上;有学者认为肺实质内部直径大于 25 mm 的含气囊腔可诊断肺大疱,常见于肺气肿患者。 右肺实质内可见巨大含气囊腔,壁菲薄/无壁,为少见的肺实质内巨大肺大疱;左肺胸膜下可见多个肺大疱。 6. 钙化 描述语:高密度点、条状、片/斑片、不规则影/灶。边缘清楚。 相关病变:结核/肺组织胞浆菌病愈后;支气管结石、矽肺等;成骨肉瘤、软骨肉瘤肺转移等;血管壁钙化等。
跨叶左上肺结节,2cm,侵及左下肺,术中先行结节局部切除,术中病理提示腺癌,行胸腔镜下左上肺叶加左下肺下叶背段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切口长4cm,手术时间115min,术程平稳,望患者顺利恢复
左下肺小结节,2cm,观察一个月,没有变化,胸腔镜左下肺叶切除,术中冰冻提示:腺癌,个人感觉,肺纯毛玻璃样结节,两公分以内的很多都是恶性的,还是尽早干预治疗为好
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我们国人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低剂量胸部CT体检的朋友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肺部结节患者,门诊最常见问题就是:“医生,我这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呀?”,下面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大小很重要,一般情况下,直径小于5mm的结节是良性的多无需处理,定期随访即可(随访时间根据结节大小,及有无实性成分而不同,具体参见下图)。特殊情况有:既往有其他恶性肿瘤疾病史的患者,新发小结节,要怀疑转移病变;小结节定期随访患者,进行性增大至5mm;我们手术过小结节进行性增大至4mm,术后病理原位癌,当然这类患者定期随访,暂缓手术也是不影响疗效的。 对于大于5mm的结节,要充分重视了,一般会根据您CT上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周围有无毛刺、有无微小血管改变等等,给您一个倾向性的良恶性判断,必要时会建议您进一步行三维重建CT或是穿刺,甚至是胸腔镜微创手术。 随着普胸外科手术的二次革命性进展,一是胸腔镜手术,二是肺段切除术地位的确立,越来越多的小结节早期肺癌患者得到了最佳治疗,微创切掉了最少的肺,还解决了大问题。
科普:肺错构瘤 发病年龄为30~60岁,男稍多于女。肺错构瘤生长缓慢且多位于肺的外周,一般无症状,多在健康检查胸部X线透视时发现。有症状者常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气短、胸痛、发热等症状。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尤其是隆嵴部位的错构瘤,出现症状较早,常伴有喘鸣,甚至引起严重呼吸困难和发绀,被误诊为哮喘。位于肺叶或主支气管内的肿瘤造成管腔狭窄、部分梗阻,引起继发感染,患者多因急性或慢性肺化脓症就诊。 胸部CT表现为边缘光滑、整齐的结节或肿块性病变,无深分叶征及毛刺征,无卫星病灶。部分病例可出现钙化,出现“爆米花”样钙化是肺错构瘤特征性表现。 治疗 1.肺错构瘤 肺错构瘤大多数为良性,恶性仅占0.5%左右,但是文献也有肺错构瘤恶变的报道。由于本部有时难于与周围型肺癌鉴别,因此多主张早期手术。对中、老年人肺部孤立性病变不能肯定为良性者,均应做手术探查。大多数肺错构瘤病例可采用肿瘤摘除术或肺楔形切除术。若肿瘤位于肺门,体积巨大,或与肺门支气管、血管不易分离,或已造成远端肺组织的不可逆病理改变时,可行肺叶切除术,很少需做全肺切除。无论是肿瘤摘除或肺叶切除,术后均无复发。
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 谢冬一、肺磨玻璃结节是神马东东?肺磨玻璃结节英文叫GGO(GGN),指在胸部CT检查时发现,表现为密度轻度增高的云雾状淡薄影/圆形结节,样子像磨砂玻璃一样,所以叫磨玻璃影。可以是弥漫性散在生长,也可以仅聚集在局部,看起来像一个小磨玻璃结节。一般而言,弥漫性生长的多数是良性病变,局灶性生长的容易是不好的东东。二、这些磨玻璃影是肺癌吗?大家不要谈到肺磨玻璃影就色变,不一定是癌。有时候,肺部炎症、 出血、 纤维化(炎症后遗留的瘢痕)都可以造成此变化,然而,在更多的时候还是恶性的。1.请问谢冬医生,这个那么像磨砂玻璃,这种是肺癌吗?不是的,这个是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的肺像铺路石一样。2. 那么,谢医生,这个磨玻璃影那么多,是不是也是肺癌呢?呵呵,这个也不是啦,这个叫马赛克灌注(Mosaic perfusion),是肺内通气灌注不一致的表现,主要是小支气管炎症,导致肺内局部积气,像马赛克拼图一样。不是肺癌,当然不用担心啦。3.元芳,你看,这个也像GGO,还有一个小空洞,但它是一个隐球菌感染(肺里面长蘑菇了),不是肺癌,不用担心。4. 谢医生,你看,这个人到处都是GGO,怎么办?元芳,你仔细看,它是弥漫性的磨玻璃影,这是肺淋巴管平滑肌肌瘤病,不是肺癌,不用担心。5. 元芳,你看下图是个肺外伤后的表现,也是弥漫性的GGO三、局灶性磨玻璃影长的快不快?元芳,你问对了,这个就是要看肺磨玻璃影的自然生长史,GGO早期肺癌的生长呈惰性表现,长大一倍所用的时间较长,故GGO的随访时间一般至少为3年。其实,只有20%的纯GGO在随访过程中病灶会变大,或变成混合型GGO;而只有40%的混合型GGO在随访中增大,或实变区增大,而且这个过程相对缓慢。肺磨玻璃影肯定是从小逐渐长到大的,不会一开始就变成巨无霸。在初期(<1厘米)往往很纯、密度很低、圆脸、边界也清晰,这时还不一定是恶性的,可以称为纯GGO,切除后多证实为腺瘤样不典型增生(AAH,癌前病变),或者是原位腺癌(AIS,对周围血管间质没有侵犯,不会转移,5年生存率100%),甚至极端情况下也可能是微浸润腺癌(MIA,对周围血管间质侵犯<5毫米,也不会转移,切除后,5年生存率100%)。 当逐渐长大变坏时,可能会引起实性成分增加,变得不那么纯了,称为混合性GGO;有时,还会出现分叶、毛刺、空泡,胸膜凹陷,血管密集等改变,这时多数已经是恶性了,称为浸润性腺癌。可以进入人类的血管,发生肺内或全身转移。四、哪些磨玻璃影是坏东西? 薄层CT配合三维重建,以及定期动态CT观察有助于鉴别良恶性GGO:伴有明显分叶、空泡、胸膜凹陷征或明显实性成分(荷包蛋,中间厚,外周薄)的GGO提示恶性病变[2];随访过程中病灶消散或明显缩小者考虑炎症反应可能;随访过程中,如GGO增大,病灶密度变实,或兼有肿瘤微血管CT成像征时,提示恶性病变。以下类型的GGO都要当心了:1.空泡型GGO2.胸膜凹陷3. 支气管充气征4.荷包蛋型其他比较典型的病例可以参考谢医生的另外一篇文章磨玻璃结节早期肺癌的典型特征与病例(GGO)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kongdu_4679749988.htm五、局灶性肺磨玻璃影如何随访 谢医生,我有一个小磨玻璃影,小于8mm大小,怎么随访呢?当被查出肺毛玻璃影/肺小结节影时,不必惊慌:在很小、纯的时候,可以随访观察,一般来讲<8毫米都可以3-6个月随访一次胸部ct平扫;如果已经>8毫米,或随访有长大趋势,或出现许多恶性的征象,那就要下决心早点治疗去除。六、肺磨玻璃影如何选择术前检查1.是否需要行PET/CT检查(PET/CT一般医保不报销,7000元一次,可以全身体检)GGO病变,一般SUV摄取值较低,PET/CT检查对它的价值有限,一般不推荐。2.是否需要行增强CT检查(神马是增强CT,就是做CT的时候给你静脉打药水)对于所有纯GGO,一般不需要做CT增强扫描;但mGGO、病灶与肺血管关系密切或者怀疑淋巴结转移时可以行胸部CT增强扫描。3.是否需要行气管镜、骨扫描检查对于纯GGO,术前气管镜以及骨扫描等检查的阳性率低,一般不必做太多相应的检查。4.GGO病灶是否需要抗炎治疗其实,多数GGO病灶,抗炎治疗是没有效果的,但大家一般还是希望试试看,有希望总比没希望的好。七、如何选择手术方式治疗肺磨玻璃影 目前多数学者同意,微创胸腔镜手术是磨玻璃影早期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具体的手术方式包括单孔胸腔镜、单操作孔胸腔镜、三孔胸腔镜以及剑突下胸腔镜。 神马是单孔胸腔镜? 单孔胸腔镜,顾名思义,就是一个洞洞进去做的胸腔镜手术。详细介绍,可以看谢医生的介绍:肺磨玻璃结节的微创手术治疗——“单孔”胸腔镜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kongdu_4168886097.htm 肺磨玻璃结节的微创手术——胸腔镜肺段切除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kongdu_4682553900.htm 微创手术靠谱吗,效果跟开大刀一样吗? 当然靠谱了,现在最新数据表明,微创手术治疗肺癌预后优于开大刀,因为创伤小,保护了患者术后的免疫力。八、磨玻璃影那么小,医生如何定位它? 如果GGO不紧靠胸膜,单纯肉眼或者胸腔镜没法发现它,只能靠手去触摸。且不说胸腔镜口子那么小,无法用手进行触摸,即便是开胸,用手仔细摸,也不一定能准确触摸到病灶在哪里。这样给手术医生造成了定位困难,怎么办?怎么办?难道要等到肿瘤长大,能够用手摸得到才手术吗?那样岂不是耽误了治疗机会了? 别慌张,我们有以下方法来定位:术前定位的方法包括: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亚甲蓝注射(就是打点颜料)、放置微弹簧圈(放个小圈圈)、Hook-Wire定位(拉个钩子)、放射性示踪剂注射(打点药水,这个有轻度辐射,国内不怎么用);经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引导注入染色标志物或微弹簧圈等(这个牛逼,技术先进,就是费用太贵,少说也要2万吧,屌丝就算了,土豪随意)。术中定位包括:术中胸腔镜B超探头定位(术中拿个B超看看),术中CT定位(手术医生要吃射线,命苦啊)。九、我有多个磨玻璃影怎么办? 临床上,许多患者,现在会遇到同时发现肺内多发GGO病变,有些病人被告知,他的肿瘤转移了,双肺转移,晚期了,生命只有几个月,完蛋了,被吓死了。其实不用那么紧张,事实上,它们是同期多原发肺癌,而不是转移性肺癌,就像孪生的多胞胎兄妹一样,只不过一起出现了,他们都是早期肺癌。这种情况下,不必慌张,有些患者是一个主病灶,伴有多个小GGO,其实只需要切除这个主病灶,其他小GGO不成气候,可以随访。还有些病人是多个主病灶,分布在不同的位置,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同期手术的方式,把它们一锅端,一次手术解决所有病灶。 元芳,你看,下面这个病人,身上有4个肿瘤,我们把它4个肿瘤一次全切除了,每个肿瘤类型都不一样,你相信它们是转移的吗? 其实它们每一个都是独立长出来的,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性格脾气。元芳,你看,下面的病人也是的,肺里面3个GGO,完全不同的类型,我们采用两边各一个小洞,一次性把它们都解决了,患者3个病灶都是早期肺癌,术后不用化疗。十、磨玻璃影需要放化疗吗? 多数磨玻璃影患者术后病理提示是早期肺癌,并不需要化疗和放疗。只有极少数的混合性GGO如果病灶直径很大,或者合并淋巴结转移才需要化疗。十一、磨玻璃影需要靶向治疗吗? 目前研究还没有证实靶向治疗对于磨玻璃影患者有好处,除非有病灶因为肺功能低下而无法切除。我们常规建议患者术后做基因检测,将来,万一复发了,可以考虑靶向治疗,给患者留条后路。十二、磨玻璃影术后如何复查 磨玻璃影的术后复查跟常规肺癌类似,只是不用频繁做骨扫描及头颅磁共振。 十三、大老虎与小猫咪 总结一下,肺磨玻璃影,如果是弥漫性的,一般不是恶性的,如果是局灶性的要当心一点,特别小的,只需要随访随访,平时注意增强体质,如果病灶变大变实了,也不用太紧张,也多数是早期肺癌,目前微创手术能够根治它。take it easy! 过去提到癌症,总认为它是大老虎,其实很多GGO早期肺癌只是一个小猫咪,它病灶小,生长慢,危害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现在的医学都能帮助你,早期微创手术能根治,开完刀4-5天就可以回家了,千万不要被它吓倒了,祝您早日康复。十五、最后,谢冬医生那么博学,去哪里能找他看病呢?元芳,谢冬医生每周二、周五下午专家门诊 上海市杨浦区政民路507号(靠近五角场)上海市肺科医院门诊4楼或者住院部1号楼6楼医生办公室。
胸痛是很常见的症状,在胸外科就诊的病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看胸痛,在这方面我国缺少具体的数据,根据美国的统计,每年全美有600万患者因为胸痛去看急诊,推测因胸痛看平诊的病人就更多了。现在由于健康教育的普及,大家都具备很多的医学常识,对冠心病的警惕性很强,所以一旦出现胸痛都很紧张,怀疑是心绞痛或是得了肿瘤,给病人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通常我们根据胸痛的病因把胸痛分为两类:心源性胸痛,是由心脏疾病引起,主要是冠心病心绞痛;另一类非心源性胸痛就是和心脏病没关系,而是由胸部其它疾病导致胸痛。实际上冠心病引起的胸痛只占胸痛病人的10%左右,大多数胸痛病人都是其它的原因导致胸痛。但非冠心病的胸痛经常诊断困难,或临床医生没有足够重视,导致大量胸痛病人过度就医和过度检查,由于不能得到很好的诊断,即便经过详细检查排除了冠心病,但很多病人还是执着认为是自己的胸痛就是心绞痛,给病人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由于内脏神经定位不准确,病人对胸痛发生的具体位置、疼痛的性状、发作时间的描述经常是模棱两可,部位根据人体胸部的解剖,我们大致可以把导致患者胸痛的病因按解剖部位分为四大块:1.胸壁:包括皮肤、软组织、肋骨和肋软骨和胸骨等。常见的疾病有带状疱疹、肋软骨炎等。2.胸膜和肺:常见疾病有胸膜炎、气胸、肺肿瘤侵犯胸膜等。3.纵膈:包括心脏和大血管。严重的疾病包括纵膈肿瘤、冠心病、主动脉夹层。4.食管:主要是反流性食管炎。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人由于心理的因素,如非常的恐惧或焦虑也能引发胸痛。胸痛病人到医院就诊,医生首先要耐心倾听患者对胸痛的描述,如胸痛发作的时间、部位、疼痛性状和伴随症状然后根据病人的年龄、既往的病史对胸痛的病因做大概的分析,既往的检查对诊断经常也有很大的帮助。随后医生会对病人的胸部进行体格检查,很多时候还要依靠设备,初级的检查有胸片和心电图,对于病情复杂的有时需要胸部的CT和增强CT,必要时还要做冠状动脉的增强CT或造影来诊断冠心病,食管方面的检查包括造影、胃镜和食管PH值和压力的测定。临床上胸壁原因的胸痛最多见,多见于长期伏案工作者,例如编程的工程师,胸前的小肌群及韧带、胸肋关节韧带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导致慢性劳损引发胸痛,也有很多年轻人经常熬夜工作或打游戏引发严重的胸壁痛。如果病人发生胸痛,不要着急,可以根据胸痛的部位和发作特点初步判断一下,通常心绞痛发生在左侧心前区,是那种紧缩感或憋闷的感觉,如果是针刺样疼痛、或跳痛或游走样不固定的胸痛都不是心绞痛,一吸气就痛或一举手才痛也不是心绞痛。当然如果胸痛很严重还是应该马上去医院看急诊,如果病情重病人不能移动就要叫急救车,在等待急救车到来之前,如果家人、朋友能知道一些基本的抢救常识和采去一些抢救措施,就可以为病人的争取到最佳的抢救时间。下列措施可以参考:1. 发生剧烈胸痛后应该让病人卧位休息,解开领口保证呼吸道通畅,如果有呕吐要保持侧卧位,避免误吸。2. 如果既往有心绞痛病史,可让病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3. 家里有血压计的,迅速给病人测量血压,血压急剧升高的争取给降压药。4. 有氧气设备的给病人吸氧。5. 安抚病人的情绪,等待救援。 病人运送到医院后,首先医护人员会观察病人的一般状况,监测心率、血压、呼吸等情况,然后进行一些相关的化验和检查,以便明确诊断。
随着新冠肺炎(COVID-19)的大流行,人们对于呼吸道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其中,关于新冠肺炎和肺部小结节之间的关系,成为许多人关心的话题。本文旨在探讨这两者之间的可能联系,以及如何正确理解这一现象。肺部小结节是什么?首先,让我们明确什么是肺部小结节。肺部小结节是指直径小于3厘米的圆形或椭圆形肺内病变,通常在胸部X光或CT扫描中被发现。它们可以是良性也可以是恶性,常见的原因包括感染、炎症、肉芽肿、良性肿瘤,以及最重要的,可能是早期的肺癌。新冠肺炎的特征新冠肺炎由SARS-CoV-2病毒引起,其特征性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在影像学上,新冠肺炎常表现为多发磨玻璃样影和实变影,这些通常呈双侧分布,并涉及多个肺叶。新冠肺炎与肺部小结节的关系1.直接关联:一些新冠肺炎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通过CT复查发现了新出现的肺部小结节。这可能与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反应有关。由于新冠肺炎是一种全新的疾病,关于其长期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2.间接关联:新冠肺炎的流行导致了大量的胸部CT检查,从而有可能发现与新冠肺炎无关的肺部小结节。换句话说,新冠肺炎的爆发间接提高了肺部异常的检出率。3.鉴别诊断的重要性:对于新冠肺炎患者中的肺部小结节,医生需要仔细鉴别其性质。虽然大部分小结节可能是良性的,但也不能排除恶性可能,尤其是在高风险人群中。4.随访与管理:对于在新冠肺炎患者身上发现的肺部小结节,建议定期进行影像学随访,以监测其是否有变化。这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适当的医疗措施。结论综上所述,新冠肺炎与肺部小结节之间存在一定关联,但并不是所有肺部小结节都与新冠肺炎直接相关。对于任何新发现的肺部异常,都需要及时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必要的随访。在当前的大流行背景下,我们更应增强对肺部健康的关注,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筛查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