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后的雨水节气,正是天地木气仁德能量峰值期,万物进行着新一轮的生长期。古人这样告诫人们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劝君莫食三月鲫,万千鱼仔在腹中。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劝君莫食三春蛙,百千生命在腹中。劝君莫杀春之生,伤母连子悲同意。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这段话告诉我们,春天的三个月里,天地能量周期性地又一轮复临生成,从而促生万物的生机,称之为“天地俱生”。俱生是指天地能量促生万物。在立春以后,应该早睡早起,适当地运动身体,非疲劳式漫步于庭院之间,将筋骨皮活动舒展开来。“生而勿杀”,整个春季里禁猎,不允许捕杀任何野生动物。春天是动植物新一轮的繁殖期,这个时候倘若杀生,便是一杀杀一家、杀一窝、杀一群。这时候养生的首要一条,就是爱惜生命和物命,不生杀心。如果在春天违背了这一要求,后果会极其严重,“逆之则伤肝”。春天是肝病的高发期,传染性的肝炎,包括甲肝、乙肝、丙肝等,在春天很容易发作与流行,这都与人的滥捕乱伐、乱杀妄杀密切相关。人们为了满足口欲而杀伐物命,破坏的是生态平衡,干扰的是春时万物繁衍生殖的气运。不明天地运气的总趋势,不论是杀伐还是食用,直接反馈的后果就是严重损伤自己的肝臓,使自己罹患肝病,致使“夏为寒变”。在年度周期律中,从冬至开始,五运六气中的木运能量开始主事,作用和主宰地球上万物的生机。一年的木运一共有七十二天时间,在这七十二天内,木气仁德能量的输布处于主导地位,木气仁德能量燥浊而且色质为青,物相色则是绿色。天道的仁德木气输布天下万物时,万物都应当尊道贵德而顺应仁德木气能量的特性。忠信土的承载,明智水的滋养,光明礼火的照耀,是木气仁德能量顺利展开的前提和必备条件。人的行为要同步于木德能量的仁慈柔容,爱惜物命施惠于动物和植物。天、地、人三才合一地认识万物,居道用德,信守天地法则的秩序,这样才能够民不有疾,而修身有所成就。
A先生在朋友圈里一直以“美食家”著称,而且他最会依时节享受美食。春天的时候去农家乐吃鲜嫩的生菜,原汁原味最爽口;夏天的夜晚去大排档喝点冰啤酒吃点烧烤,小日子过的那叫一个美;秋天的时候蟹黄飘香,还有生蚝、毛蚶等各种海产品让涂先生直呼过瘾;冬天的时候痴迷火锅,下班后跟朋友去火锅店蹲点,鸳鸯锅一上十几样菜肴依次倒入,他觉得看着就有食欲……但最近A先生可是提不起任何食欲,面色发黄,常常有气无力,甚至总感觉到恶心想吐。去了医院检查,结果居然被诊断出甲肝。A先生十分纳闷:自己向来健康强壮,怎么可能突然身患甲肝?他也不懂究竟该如何防治这种疾病。 大多数人一提起肝炎,首先就会想到“一定是吃了不干净的食物而引起的”。这种想法的确没有错,但并不是所有的肝炎都是由于吃东西而传染的,目前“病从口入”的肝炎,甲肝算是一种。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往往因携带病毒的食物、餐具和水源引起,传染性很高。常在外就餐的人最易得甲肝,主要是很多人喜欢去路边的大排档就餐,或者涮火锅吃海鲜不亦乐乎,春天到了更会生吃果蔬等等,在各种卫生状况不理想的情况下极易染病。 甲肝症状疑似感冒+胃炎 甲肝初期表现多为畏寒、发热、全身不适,类似感冒症状;继而出现明显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常被误诊为“胃炎”,故有人总结为:感冒加胃炎,警惕是肝炎。其后出现眼睛黄、皮肤黄、肝区隐痛、尿黄如浓茶症状,需要抽血化验甲肝抗体,才能进一步确认是否感染了甲肝。 医学资料显示,甲肝大部分病例预后良好,但仍有少数特别严重的暴发型病例。如果你近期接触过相关病人或者不注重饮食习惯和饮食卫生,出现了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小便颜色黄等症状,应高度怀疑患病的可能,应及时就医。 火锅、海鲜最致命 火锅是一年四季都很受欢迎的美食。但猛吃火锅却是导致甲肝的一重要祸首。不少爱吃火锅的男女认为,吃火锅菜品款式多样,营养丰富,能保证人体全面吸收多种微量元素及矿物质,一般都包括猪、牛、羊肉,各种动物内脏和海鲜、蔬菜等等。但食材多,致病源也多,这些食物本身就可能携带甲肝病毒,加之不少人因为喜欢鲜嫩的口味,常常把食物在火锅里稍烫一下就吃,由于没有煮熟煮透,根本不能杀死甲肝病毒,留下极大致病隐患。 特别是吃了没有煮熟的海产如贝壳类、蚝、螺之类的,更有可能感染甲肝病毒。病毒学专家透露,在日常环境中,60℃时甲肝病毒可存活12个月,100℃加热5分钟才能杀死病毒。所以,提醒那些贪图吃鲜嫩者注意,在吃火锅时,要注意肉类的清洁卫生,为安全起见,但凡涮肉片,最好在火锅里煮得久一点。 撇开火锅不谈的话,海鲜算得上最大甲肝致病源了。不少人正是因为喜欢生吃海鲜,感染上甲肝。据相关专家介绍,海产品携带的甲肝病毒生命力和致病性都非常强。由于海洋生物是借滤水进行呼吸,倘若其生长水域受到甲肝病毒污染,它们便会把这些病毒过滤到体内,长期蓄积于消化腺和肝脏,因此甲肝病毒在一般环境中,只能存活1个月,但在海产品体内却能存活3个月左右。 当含有病毒的海鲜成批供应场时,如果是生吃或半生吃,就易于导致甲型肝炎流行。因此,在食用这类食品前应反复在清水里浸泡,透洗,并煮沸15~30分钟食用才是安全的。 还有,喝生水也是造成甲肝疾病的高危行为。有些人,尤其是运动量大的学生和孩子,往往在大量出汗后,为了图省事和凉快,就随便找生水解渴。同时由于出门春游的人较多,这部分人群在外饮用生水的几率也较高。专家指出,水源是甲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而且一般大规模的甲肝爆发,都是因为水源污染导致。因此喝生水的行为,应坚决禁止。 同样的禁止行为是大排档也要少去,不少人因为大排档的经济实惠和地道的美味而流连忘返,但常吃卫生条件没有保障的大排档却极易惹甲肝上身。专家表示,甲肝病毒极其活跃,可通过不洁食物和感染者唾液迅速传播,而大排档的食物和餐具往往没有经过严格清洁和消毒,无法消灭甲肝病毒,因此成为致病源。 及时就医治疗甲肝 甲肝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自动停止并逐渐恢复痊愈,并不需特殊治疗,只需对症治疗或不治疗,靠自身免疫就可痊愈,但少数特别严重的暴发型病例仍需住院。通常甲肝自然病程不超过3-6周,需根据病情适当休息,给予营养和对症支持疗法,防止继发感染及其他损害,即可迅速恢复健康。 隔离休息: 急性肝炎的早期应住院或就地隔离治疗休息。在肝炎症状明显时期均应卧床休息。恢复期则应酌情渐增活动,但要避免过劳。卧床休息阶段,特别要注意每次进食后平卧休息,严格禁止饭后散步。住院患者出院后,仍应经过全休、半休、轻工作,这样一个过渡阶段是重要的,可以巩固疗效,防止反复。 注射饮食: 急性肝炎食欲不振者,应进易消化的清淡食物,有明显食欲下降或呕吐者,可静脉滴注10%葡萄糖。 药物治疗: 目前治疗急性甲型肝炎的中西药物疗效无明显差别,可根据药源因地制宜就地选用适当西药或中西药进行治疗。用药种类不宜太多,时间不宜太长,用药要简化,不主张常规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肝炎。 重型甲肝要加强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把“病从口入”关,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吃不洁食品;不在无证食品摊点购买和食用食品;提倡分餐制;餐饮业要严格做到餐具消毒;在家庭对餐具可采用蒸煮消毒,特别是当家庭中有甲肝病人时,病人要使用专用餐具,并做到一餐一消毒。
病从口入,注意饮食卫生每逢冬末初春,沿海个别地方甲肝病例就会略有上升。“据说甲肝传染性很强,是真的吗?甲肝感染后有哪些表现?应该如何预防呢?”咱们现在来解析。甲型肝炎病毒,HAV,是在1973年首次发现的。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由HAV感染引起的急性肝脏传染病,以肝脏炎症为主要病变。甲肝,是1种1次性自限性感染,很少导致严重的肝脏疾病或死亡。甲肝,经粪口途径传播,不安全的水或食物、卫生条件差、个人的不良卫生习惯等,是导致感染的主要因素。甲肝传播,还有1个重要的因素,生吃海鲜或河鲜。这种传播过程,曾经开创了举洪荒之力死磕传染病的先例。时间要倒回到1988年,上海市甲肝爆发,短时间内感染了20多万人,毛蚶被认为是造成疾病流行的祸首。当时征用了大批的学校和旅馆,几天内增加了11.8万张床位,对全部患者进行免费治疗。这场战役,花掉了10亿元,相当于全市每年卫生经费的5倍。不过,钱花得值,29万感染,只有31例死亡。那场风波过后,咱们有了正式的《传染病防治法》。甲肝病毒可以长时间存活于海水、淡水、废水、土壤中,呈全球性分布。当1个未受感染的个体,摄取了已经被污染的食物和水,就可能感染甲型肝炎;与感染的家庭成员的密切接触,也会造成感染。感染甲肝病毒1个月后,仍然具有感染性。儿童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多数没有临床症状,大多数感染的成年人,则在暴露于病毒2周内出现症状。甲型肝炎病毒不会像乙肝、丙肝那样造成慢性肝病,通常在急性感染后自愈,个体感染后会获得持续免疫力,不会再有2次感染。甲肝的平均潜伏期为30天,症状呈急性,从轻微到严重,持续时间可达8周。甲肝的表现包括恶心、食欲减退、呕吐、腹部疼痛、腹泻、发烧、全身乏力、疲劳、关节疼痛、暗色尿、粪便呈苍白色等。约有75%的成年人,在急性感染期间出现发烧、乏力、黄疸等症状;2岁以前的幼儿中10%会有症状;儿童急性感染则多数没有临床症状。甲肝的确诊,需要进行血液检测,如果甲型肝炎病毒的IgM抗体呈阳性,就可确认为急性感染;还可以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也就是RT--PCR等方法,检测甲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RNA。影像学检查,比如CT扫描或超声等,通常不用于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诊断。应对甲肝的主要方法是休息、支持、对症处理,重点是减少痛苦并预防并发症,比如防止脱水等,通常需要补充营养和水分。大约85%的甲肝患者会在3个月内康复。甲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因此,注重饮食卫生和安全饮水是预防的首要措施。甲型肝炎病毒,可以在指尖存活4小时,便后严格洗手,对预防HAV感染非常重要。甲肝病毒在摄氏85度以上的温度中才能灭活,因此,要避免生吃海鲜或河鲜,食物需要高温煮透煮熟再吃。1995年,HAV疫苗成功研制,已经成为儿童推荐免疫接种计划的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对于HAV的一级预防,按照流行率的高低来选择疫苗接种策略,中度流行地区,对所有12到24个月龄儿童注射HAV疫苗;低度流行地区,只对高危人群接种。二级预防,主要针对暴露后预防,HAV感染后尽快给予免疫球蛋白被动预防或HAV疫苗主动预防,能够有效预防发病或降低肝炎的严重性,重点人群是与确诊患者同居,而且没有接种过HAV疫苗者;与确诊患者有性接触者;与确诊患者共用注射器者;在基层保健中心工作,没有接种HAV疫苗的人员;甲肝流行地区的食品加工者或相关密切接触者。因此,没有甲肝免疫史或者没有感染过甲肝病毒的人,可以通过甲肝疫苗接种降低感染风险。
春天是万物生长、推陈出新的季节。春季养肝顺应自然界的生发之气,使生命活动充满勃勃生机,利于阳气的生发。“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场润物无声的春雨把我们带进气象更新、万物复苏的春天。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养生也不例外。《黄帝内经》中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按照中医学“天人相应”的理论,人体脏腑阴阳属性及气机升降与四时之气的阴阳消长相互通应。五脏中与春季对应的为肝,那么在万物生长的春天我们应该如何养肝呢?《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到“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这告诉我们五脏之中的肝对应春季阳气生发之性。所以, 春季既是养肝保健的最好时机,也是肝病容易复发或加重的时节,应注意预防与保健。饮食清淡柔和 , 少食酸辛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北方地区,春季多风少雨,因此建议饮食清淡柔和,少食酸辛。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 , 以养脾气。”意思是说不宜过多食用酸味食品,可适当增加甘味食品的摄入,有助于脾气健运。另外,北方的天气较为干燥,春季应当少吃辛燥食品以免助热生火。推荐大家春季宜多食豆芽、韭菜、荠菜、香椿芽、山药等食物。南方地区春季潮湿多雨,饮食应兼顾健脾祛湿,推荐薏苡仁、春笋、芦笋、山药等。早睡早起,推荐睡子午觉子午觉是自古流传下来的养生法,即每天子时(23 点 -1 点)和午时(11点 -13 点)按时入睡,主要原则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晚上 11 点以前入睡,睡眠质量最佳。因为子时是足少阳胆经当令的时候,中医认为“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子时睡眠充足,肝胆疏泄才能如常,否则易出现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就会表现为胸胁满闷、无精打采、面色晦暗、眼周青黑等。午时是一天之中阳气最旺的时段,午间短时小睡有助于养阳气,协助人体快速恢复精力体力。俗话说“春困秋乏”,经过一个上午的工作,中午时分更是困倦,对于高强度工作的人群尤其如此,如果有条件,短时间的安静休息十分必要。着装宽松保暖俗话说 “春捂秋冻”,在春天天气不太稳定、冷热交替较频繁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些保暖的衣服来帮助抵御寒邪、保护阳气。另外,春季穿衣也不能裹得太紧,裹得太紧会阻滞身体气血的运行,限制身体的舒展,不利于阳气的生发。春季运动要舒缓冬季天气寒冷,大家运动减少,筋脉收缩;春天天气渐暖,柳绿花红,景色宜人,适于开展户外运动。因此,要借春季肝气旺盛时,舒展筋脉以利四肢百骸。推荐大家多进行春游踏青、湖边散步、打太极拳等舒缓运动。在《论语·侍座》中,孔子问各个弟子的理想,曾皙说他的理想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对其他弟子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都未做点评,唯独赞叹曾皙的想法,可见在孔圣人眼中,能在春日怀着闲适的心情去沂水边沐浴春风、鼓乐咏歌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所以,大家也不妨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选择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游玩,远离城市的喧嚣和浮华,享受片刻的宁静,让身体闭藏了一个冬天的阳气,在自然环境中尽情复苏生发。调摄心神,调畅气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具有调节精神情志的功能。春季阳气初升,宜顺应春季升发之气,令精神也舒展放松,不要总是“紧绷绷”。而且,中医学认为肝是“刚脏”,易亢易逆,又被称为“将军之官”。所以,春季更应注意避免剧烈的情绪波动,以防暴怒伤肝。平时养生可饮菊花茶平肝明目,玫瑰花茶解郁活血,合欢花茶解郁安神。慢性肝病患者春季养生特别提示慢性肝病患者是一类特殊的人群,因为肝脏本身就存在慢性损伤,肝病又往往容易在春季加重,所以慢性肝病患者在春季尤其要注意保养,下面几个要点提醒大家注意:1. 常规进行肝病方面的基本检查,了解自己的疾病是否有波动变化 ,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 春季万物复苏,各种病原微生物也开始活跃,所以春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如流感、病毒性肝炎等。慢性肝病患者在这个季节要注意防止各种感染,避免肝脏“雪上加霜”,诱使病情加重。3. 肝硬化患者饮食切忌过于酸辣,过酸或过辣的饮食容易刺激胃黏膜,使原本脆弱的食道胃底静脉进一步受损,诱发上消化道出血。
肝病的治疗保健是个长期过程,在此期间,患者经常会遇到一些令人“想不通”的问题。现在就来帮大家分析一下产生这些问题的关键,并解除思想包袱。“想不通”一:“本来好好的,怎么生了点气,病就加重得那么厉害?”问题关键:不知七情中“怒”与肝的密切关系。解析: 人们经常用“肝火旺盛”来形容一个人爱生气、易着急、动辄发脾气。传统医学认为:七情(怒、喜、思、悲、忧、恐、惊)过极,均可致病,其中尤以发怒对人体伤害最大,有“怒伤肝”之说。 生气对肝病患者的影响显而易见。“怒则气上,甚则呕血及飧泻”,因此肝硬化病人生气大怒可引起呕吐、呕血和腹泻。还有的肝病患者生气之后可出现肝功能异常,甚至引发肝坏死。 所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对肝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肝病患者一般容易发脾气,不仅本人要尽量调整好心态,避免“大动肝火”,同时家人和亲友也要尽量关怀、理解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想不通”二:“用了这么多药,花了那么多钱,病为啥还是不好?”问题关键:不了解治疗肝病要少用药、针对性用药。解析: 少用药、针对性用药当然能少花钱,但少花钱并不是最终目的。肝病患者之所以要少用药,是为了避免肝损伤。因为肝脏是药物代谢的场所,用药太多特别是静脉输液过多,不仅增加肝脏负担,使转氨酶增高,黄疸加重,甚至可出现腹水、呕血或便血,导致死亡。这也是“花钱买罪遭”“得不偿失”的道理。“想不通”三:“只是自己用了点感冒药,怎么就发生了肝衰竭?”问题关键:肝病患者的一次错误用药可能会改变一生。解析: 有些患者本来病情控制得很好,可是仅因感冒发烧,用了几片退热药,或口服、静脉滴注了某种抗生素,病情就急转直下,重者甚至久治不愈而亡。究其原因,是因为用了“易引发药源性肝病的药物”。 急慢性肝病、肝功能不全患者,若再用“伤肝药”,可谓“雪上加霜”或“引狼入室”。很多患者长期精心调治的成果,就这样毁于一旦,追悔莫及。 最常见的可致药源性肝病药物主要有:抗生素类、抗结核类、磺胺类及呋喃类、解热镇痛药及非类固醇类抗炎药、抗精神病药、抗焦虑抑郁药等。肝病患者选用以上药物时,一定要慎之又慎。“想不通”四:“治疗、治疗,怎么转氨酶反而越治越高?”问题关键:不了解何时为清除或抑制病毒的最佳时期。解析: 部分乙肝患者在治疗期间无明显不适,但在检测肝功能时发现转氨酶增高,甚至增高很多,为此对医生颇有怨言。其实,这大多是机体免疫系统攻击病毒时所导致的肝损伤,此时也是机体免疫力增强后抑制或清除乙肝病毒的阶段。这时的治疗往往是“釜底抽薪”,也是辨证用药等措施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期。 所以,肝病患者此时不要害怕或恐慌,再坚持一个阶段的治疗很有可能使乙肝病毒标志物、HBV DNA载量有所改善,或清除病毒。此后肝功能可随之逐渐好转或恢复正常,达到预期治疗目的。“想不通”五:“不是说中医治肝病效果好,验方、秘方特别有效吗?怎么老是上当?”问题关键:不了解中医药治疗肝病的真正优势。解析: 肝病确实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但其优势不在“秘制、速效”,而在于其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廉价性的综合特点。不了解这些科学性而轻信一些不负责的广告,怎么可能不“上当”? 中医药治疗提倡个体化治疗,可根据患者的不同表现,随症加减,大大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同时,中医药能针对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调理,从而改善症状、增进饮食、促进肝功能恢复,使远期病情相对稳定。 另外,肝病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医药价格低廉,能较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因此,中医药治疗肝病,无论从疾病因素还是经济因素考虑,都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些年来,在我国甚至世界范围内乙肝的发病率逐步提升,很多人因为乙肝疾病而倍受折磨,给自己正常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那么为什么会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乙肝疾病呢?1、欠缺预防意识由于经济条件较差以及预防意识欠缺,尤其是后者的原因,我国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始终开展的不够理想,到现在也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口接种过乙肝疫苗。这就使得对乙肝的预防难以奏效,慢性病例越来越多。2、家族性传播也是乙肝病因之一在我国,乙肝的家庭聚集特征十分突出,一家祖孙三代都有乙肝的屡见不鲜,这种接触传染,水平传播的解释难以令人信服。而且,越来越多的动物和人体研究表明或证实,乙肝病毒可通过生殖细胞传播。3、免疫功能低下肾移植、肿瘤、白血病、艾滋病血液透析者感染乙肝病毒后常易演变为慢性肝炎。乙肝发病的急性期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抵制剂治疗者,常能破坏患者体内的免疫平衡,也容易使急性乙肝转变为慢性乙肝。4、婴幼儿期感染乙肝病毒最初感染乙肝病毒的年龄与慢性乙肝有密切关系。有研究表明:胎儿、新生儿一旦感染乙肝病毒,约有90%会成为慢性病毒携带者;儿童期感染乙肝病毒后,约有20%会成为慢性病毒携带者;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只有3%-6%会发展为慢性病毒携带状态。5、漏诊急性期隐匿起病的无黄疸型肝炎比急性黄疸型肝炎容易发展为慢性肝病,这与无黄疸型肝炎患者容易被误诊或漏诊,从而没有得到及时诊治和休息有关。
肝炎是肝脏疾病中高发的种类,主要以病毒性肝炎最为多见,包括我们熟知的乙肝、丙肝、甲肝等等。一旦患病,那就会直接影响肝细胞的健康,甚至可能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等严重疾病,最终走向肝癌结局。所以对肝炎绝对不能忽视,一旦身体有以下三处疼痛,那就要提高警惕了:1、右腹部疼痛肝脏本身就处于我们右侧腹腔之内,虽然肝炎早期疼痛症状不明显,但是随着肝炎的不断发展,在炎症刺激下肝细胞受损坏死就会导致炎症加剧,从而刺激肝内隔神经分支,导致喊着产生疼痛感。另外,如果出现肝脏肿大症状,那同样也会引起肝包膜牵拉扩张,刺激肝包膜上的感觉神经,从而导致右腹部隐痛、胀痛等症状出现。2、关节疼痛别忽视据临床数据统计来看,约30%的乙肝患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症状。这是因为乙肝病毒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关节滑膜,而滑膜细胞感知病毒存在后就会将其吞噬,从而诱发滑膜细胞水肿、增生;同时,这种信号还会被免疫系统感知并迅速做出反应,向着关节处聚集大量炎性细胞产生抗体,当抗体与抗原结合之后,就会形成乙肝病毒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反复对滑膜造成刺激,导致其充血和水肿,关节疼痛症状也会因此出现。3、右肩疼痛如果本身患有肝炎,但却一直都没发现或没有进行科学治疗的话,那肝炎就会向着肝硬化、肝癌等方向发展,特别是乙肝患者后期出现肝癌的几率相对较大。一旦发生癌变,患者就可能出现右侧肩痛等症状,这是由于肿瘤压迫或侵犯到了膈肌、臂丛神经,这些神经和右肩相连接,因此会诱发右肩疼痛;肿瘤压迫膈肌造成的右肩疼痛以牵拉性疼痛为主,特别是在适量活动后疼痛更加明显。正因如此,即便是出现了这类症状,患者也容易将其误认为是肩周炎,因此耽误了诊断和治疗。以上三个症状出现,都可能和肝炎到来有关。除此以外,身体乏力、黄疸、食欲减退等,都可能是肝脏异常发出的信号,想要判断自己是否出现了肝炎,还需进一步对肝脏进行检查,包括肝脏彩超、肝功能等多个项目。
近年来,随着对抗病毒治疗的重视,部分人认为只要采取病因治疗,去除病因和诱因,其肝脏炎症会消失,故质疑抗炎保肝药物的存在及有效性,甚至认为抗炎保肝药物没有存在的必要。其实不然,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抗炎保肝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①病毒只是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启动因子,炎症已经长期和反复启动后,形成了后续效应(瀑布效应)。②核苷(酸)类似物( NUCs)抗病毒治疗主要控制病毒复制,而干扰素(IFN)类主要通过免疫调节抗病毒,但是并不能及时、直接和充分控制肝脏的炎症。③抗病毒之所以需长期进行,是因为缺乏宿主的强有力免疫应答(缺乏后劲)。④由于药物免疫调节作用,干扰素(IFN)类治疗中,常见ALT增高,NUCs也有短期细胞毒性T细胞( CTL)增强作用导致ALT增高,故炎症常持续一定时间,且HBV被抑制后仍常见ALl增高。⑤存在其他肝病相关问题(脂肪肝、肝纤维化等)。⑥对于尚无法有效开展病因治疗(包括缺乏病因治疗或者无法耐受病因治疗等)的肝炎患者而言,保肝抗炎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可见,抗病毒治疗并不能完全解决病毒性肝炎(乙型及丙型)的炎症问题,需要抗炎保肝的辅助治疗。因此,抗病毒治疗并不是最好的抗炎保肝方法,抗炎保肝药物在肝炎的治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受到重视。为此,在我国的CHB防治指南及肝脏炎症诊治共识中均提到了合理应用保肝抗炎药进行治疗。
通俗地说,乙肝复发就是“又犯病了”,就是慢性乙肝在抗病毒治疗达到某些指标并停药后,病人又重新出现了病毒复制,进而可能出现原来的某些症状和相关体征。患者表示:乙肝复发率挺高的,复发后就等于白治了,不进行抗病毒治疗不行吗?医生:当然不行。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抗病毒治疗可以延缓病情进展,推迟或减少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停药后不是100%复发;第二,乙肝疾病的进展就是HBV疯狂复制的结果,如果不加以干预,HBV的复制会更加疯狂,而抗病毒治疗就是打击HBV的嚣张气焰。虽然停药后它又可能再度复制,但治疗这一时间段,HBV被“打蔫”了,病人身体得到恢复,免疫功能得到加强,试问,不管不顾地让HBV疯狂复制好呢?还是强有力地抑制HBV,阻击它的疯狂性好呢?结果可想而知;第三,抗病毒治疗是国内外的医学家们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找到的治疗慢性乙肝良策,或者说它是乙肝治疗的里程碑性进展,决不可因有一定的复发率就废弃,需要的是逐步完善抗病毒治疗策略。虽然目前的治疗方案还存在不足,但随着科学的进步,研究的不断深入,新药的研发,“乙肝防治指南”也在逐渐完善。不进行抗病毒治疗,没有希望,后果更糟糕。
由于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所有抗病毒药物都是通过长期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而减少疾病进展,并不能彻底清除位于肝细胞核内的HBV复制模板cccDNA,因此在停药后,HBV有可能再次复制导致慢性乙型肝炎(CHB)复发。而进行抗病毒治疗超过三个月以上,停药后,根据患者现在的HBV DNA水平、肝功能、两对半等指标,仍然被诊断为CHB的患者都称为经治复发。经治复发后该如何治疗呢?应根据治疗前达到标准停药与否制定再次治疗方案,通过优化治疗以增加疗效,而随意换药会影响治疗效果。治疗过程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出现:第一种情况对于通过达到停药标准后复发的患者,由于对初治抗病毒药物应答良好,应该首先考虑仍给予初治药物再次治疗。另据一项研究数据显示:用拉米夫定( LAM)再次治疗者,90% HBV DNA转阴,83%ALT水平复常,相比LAM初治能更早实现HBeAg血清转换,且治疗费用更低,即所谓的“多、快、好、省”。第二种情况对于因各种原因未达到停药标准而停药的患者,如果停药时未发生耐药,且已经获得了病毒学应答者,再治疗时建议可以再次采取初治抗病毒药物治疗原则重新治疗。若是在停药前疗程已经超过24周仍未能获得病毒学应答,继续单一用药则将来获得完全应答的可能性较小,且易发生耐药,故推荐直接采用联合再次治疗方案。第三种情况对于已证实发生耐药的患者,再治疗时宜根据耐药位点制定联合治疗方案。对于发生耐药的患者,目前推荐的治疗方案是加药而非换药,例如对于LAM耐药患者,推荐加上阿德福韦酯(ADV)继续治疗。由此可见,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停药,在达到指南规定的停药标准后,一定要巩固治疗,预防复发。巩固治疗时间越久,患者复发率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