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本病见于任何年龄,但20~30岁最多见。 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英文名称 ulcerativecolitis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多发群体 20~30岁 常见症状 血性腹泻 传染性 无 病因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至今仍不明。基因因素可能具有一定地位。心理因素在疾病恶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原来存在的病态精神如抑郁或社会距离在结肠切除术后明显改善。有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目前认为炎性肠病的发病是外源物质引起宿主反应、基因和免疫影响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这一见解,溃疡性结肠炎与克隆病是一个疾病过程的不同表现。 临床表现 溃疡性结肠炎的最初表现可有许多形式。血性腹泻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其他症状依次有腹痛、便血、体重减轻、里急后重、呕吐等。偶尔主要表现为关节炎,虹膜睫状体炎,肝功能障碍和皮肤病变。发热则相对是一个不常见的征象,在大多数病人中本病表现为慢性、低恶性,在少数病人(约占15%)中呈急性、灾难性暴发的过程。这些病人表现为频繁血性粪便,可多达30次/天,和高热、腹痛。 体征与病期和临床表现直接相关,病人往往有体重减轻和面色苍白,在疾病活动期腹部检查时结肠部位常有触痛。可能有急腹症征象伴发热和肠鸣音减少,在急性发作或暴发型病例尤为明显。中毒性巨结肠时可有腹胀、发热和急腹症征象。由于频繁腹泻,肛周皮肤可有擦伤、剥脱。还可发生肛周炎症如肛裂或肛瘘,虽然后者在Crohn病中更为常见。直肠指检感疼痛。皮肤、黏膜、舌、关节和眼部的检查极为重要。 诊断 根据以下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有助本病诊断。 1.临床表现 除少数患者起病急骤外,一般起病缓慢,病情轻重不一。症状以腹泻为主,排出含有血、脓和黏液的粪便,常伴有阵发性结肠痉挛性疼痛,并里急后重,排便后可获缓解。 轻型患者症状较轻微,每日腹泻不足5次。 重型每日腹泻在5次以上,为水泻或血便,腹痛较重,有发热症状,体温可超过38.5℃,脉率大于90次/分。 暴发型较少见。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腹泻量大,经常便血。体温升高可达40℃,严重者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疾病日久不愈,可出现消瘦、贫血、营养障碍、衰弱等。部分患者有肠道外表现,如结节性红斑、虹膜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小胆管周围炎等。 2.辅助检查 诊断上主要依靠纤维结肠镜检,因为90%~95%患者直肠和乙状结肠受累,因此事实上通过纤维乙状结肠镜检已能明确诊断。镜检中可看到充血、水肿的黏膜,脆而易出血。在进展性病例中可看到溃疡,周围有隆起的肉芽组织和水肿的黏膜,貌似息肉样,或可称为假息肉形成。在慢性进展性病例中直肠和乙状结肠腔可明显缩小,为明确病变范围,还是应用纤维结肠镜作全结肠检查,同时作多处活组织检查以便与克隆结肠炎鉴别。 气钡灌肠双重对比造影也是一项有助诊断的检查,特别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在钡灌造影中可见到结肠袋形消失,肠壁不规则,假息肉形成以及肠腔变细、僵直。虽然钡剂灌肠检查是有价值的,但检查时应谨慎,避免肠道清洁准备,因为它可使结肠炎恶化。无腹泻的病例检查前给3天流质饮食即可。有腹部征象的病例忌作钡剂灌肠检查,而应作腹部X线平片观察有无中毒性巨结肠、结肠扩张以及膈下游离气体征象。 并发症 1.中毒性结肠扩张 在急性活动期发生,发生率约2%。是由于炎症波及结肠肌层及肌间神经丛,以至肠壁张力低下,呈阶段性麻痹,肠内容物和气体大量积聚,从而引起急性结肠扩张,肠壁变薄,病变多见于乙状结肠或横结肠。诱因有低血钾、钡剂灌肠,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阿片类药物等。临床表现为病情迅速恶化,中毒症状明显,伴腹胀、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白细胞计数增多。X线腹平片可见肠腔加宽、结肠袋消失等。易并发肠穿孔。病死率高。 2.肠穿孔 发生率为1.8%左右。多在中毒性结肠扩张基础上发生,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出现膈下游离气体。 3.大出血 是指出血量大而要输血治疗者,其发生率为1.1%~4.0%。除因溃疡累及血管发生出血外,低凝血酶原血症亦是重要原因。 4.息肉 本病的息肉并发率为9.7%~39%,常称这种息肉为假性息肉。可分为黏膜下垂型、炎型息肉型、腺瘤样息肉型。息肉好发部位在直肠,也有人认为降结肠及乙状结肠最多,向上依次减少。其结局可随炎症的痊愈而消失,随溃疡的形成而破坏,长期存留或癌变。癌变主要是来自腺瘤样息肉型。 5.癌变 发生率报道不一,有研究认为比无结肠炎者高多倍。多见于结肠炎病变累及全结肠、幼年起病和病史超过10年者。 6.小肠炎 并发小肠炎的病变主要在回肠远端,表现为脐周或右下腹痛,水样便及脂肪便,使患者全身衰竭进度加速。 7.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的并发症 常见者有:①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关节炎并发率为11.5%左右,其特点是多在肠炎病变严重阶段并发。以大关节受累较多见,且常为单个关节病变。关节肿胀、滑膜积液,而骨关节无损害。无风湿病血清学方面的改变。且常与眼部及皮肤特异性并发症同时存在。②皮肤黏膜病变?结节性红斑多见,发生率为4.7%~6.2%。其他如多发性脓肿、局限性脓肿、脓疱性坏疽、多形红斑等。口腔黏膜顽固性溃疡亦不少见,有时为鹅口疮,治疗效果不佳。③眼部病变?有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葡萄膜炎、角膜溃疡等。以前者最多见,发病率5%~10%。 治疗 对于暴发型及病情严重的患者,如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例,会考虑手术治疗。 1.内科治疗 (1)卧床休息和全身支持治疗?包括液体和电解质平衡,尤其是钾的补充,低血钾者应予纠正。同时要注意蛋白质的补充,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必要时应给予全胃肠道外营养支持,有贫血者可予输血,胃肠道摄入时应尽量避免牛奶和乳制品。 (2)药物治疗?①柳氮磺胺吡啶水杨酸制剂是主要治疗药物,如艾迪莎、美沙拉嗪等。②皮质类固醇常用药为强的松或地塞米松,但目前并不认为长期激素维持可防止复发。在急性发作期亦可用氢化考的松或地塞米松静脉滴注,以及每晚用氢化考的松加于生理盐水中作保留灌肠,在急性发作期应用激素治疗的价值是肯定的,但在慢性期是否应持续使用激素则尚有分歧,由于它有一定副作用,故多数不主张长期使用。③免疫抑制剂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价值尚属可疑。据Rosenberg等报道硫唑嘌呤在疾病恶化时并无控制疾病的作用,而在慢性病例中它却有助于减少皮质类固醇的使用。④中药治疗腹泻型溃疡性结肠炎可用中医中药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同时应注意饮食以及生活习惯。 2.外科治疗 有20%~30%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最终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需急症手术的指征有:①大量、难以控制的出血;②中毒性巨结肠伴临近或明确的穿孔,或中毒性巨结肠经几小时而不是数天治疗无效者;③暴发性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对类固醇激素治疗无效,亦即经4~5天治疗无改善者;④由于狭窄引致梗阻;⑤怀疑或证实有结肠癌;⑥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作恶化,慢性持续性症状,营养不良,虚弱,不能工作,不能参加正常社会活动和性生活;⑦当类固醇激素剂量减少后疾病即恶化,以致几个月甚至几年不能停止激素治疗;⑧儿童患慢性结肠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时;⑨严重的结肠外表现如关节炎,坏疽性脓皮病、或胆肝疾病等手术可能对其有效果。 (2)手术选择?目前溃疡性结肠炎有四种手术可供选用。①结直肠全切除、回肠造口术;②结肠全切除、回直肠吻合术;③控制性回肠造口术;④结直肠全切除、回肠袋肛管吻合术。 目前尚无有效的长期预防或治疗的方法,在现有的四类手术中,结直肠全切除、回肠袋肛管吻合术不失为较为合理、可供选用的方式。 预防 1.注意劳逸结合,不可太过劳累;暴发型、急性发作和严重慢性型患者,应卧床休息。 2.注意衣着,保持冷暖相适;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3.一般应进食柔软、易消化、富有营养和足够热量的食物。宜少量多餐,补充多种维生素。勿食生、冷、油腻及多纤维素的食物。 4.注意食品卫生,避免肠道感染诱发或加重本病。忌烟酒、辛辣食品、牛奶和乳制品。 5.平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解除各种精神压力。
肛窦炎要不要做手术? 肛隐窝炎就是肛窦炎,主要表现为肛内坠痛,肛周瘙痒等,一般不做手术治疗,肛窦炎早期抗感染药物灌肠,治疗效果很好,但容易反复,一般在身体抵抗力差时出现,和熬夜、喝酒、吃辣椒、便秘、腹泻等有关系。肛窦炎----肛周脓肿----肛瘘三者是早中晚的关系,其中最早期出现的是肛窦炎,如果进一步发展则变成肛周脓肿,继之形成肛瘘。肛窦炎手术治疗方法是肛窦切开,使引流通畅。绝大部分患者术后症状可缓解。
肛门指诊是肛门直肠疾病检查方法中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往往通过肛门指诊检查可及早发现肛门直肠的早期病变,据国内统计,有80%的直肠癌就是通过直肠指诊时被发现。因此在临床上对初诊病人及可疑病人都应作直肠指诊检查,决不可忽视这一重要的检查方法,以免延误直肠癌肿等重要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时机。 肛门指检可检查出什么疾病? 1.直肠癌:在肠壁上可摸到高低不平的硬块,其表面可有溃疡,肠腔常狭窄,指套上往往染有脓血和粘液。 2.直肠息肉:可摸到质软而可推动的肿块,指套上常染有血迹。 3.内痔:一般内痔是柔软的,即使摸到也不能分辨其大小和多少,但如有血栓形成,则可摸到光滑的硬结。 4.肛瘘:可摸到索状物,有时在肛瘘内口可扪到小硬结或凹陷。 5.肛门直肠周围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及直肠后间隙脓肿,在直肠内可摸到压痛性肿块,表面较光滑。其他间隙脓肿可用拇、食指作双指触诊检查,即食指放在直肠内,拇指放在肛周皮肤上,拇、食指触诊,可以发现肛管前深、后深间隙脓肿、坐骨直肠间隙脓肿或肛周脓肿。 6、肛乳头瘤:可摸到质地中等而可推动的、长蒂肿物,指套干净。 7、肛门周围:皮肤病、皮下包块、炎症、脓肿、外痔、肛瘘瘘管。 专家指出,在指诊检查中,医师的食指就是医生的眼睛,可以发现和诊断大多数的肛门疾病。包括功能性的疾病及器质性的疾病
痔疮手术到底能不能随治随走? 一些痔疮微手术如血栓外痔的剥离,单纯内痔注射等,可以在术后观察6小时后回家。 而大部分痔疮发作后,需要手术治疗的,一般都需要住院观察,当出现尿储留、术后出血、疼痛等需要及时处理。 当然,有些诊所为了能随治随走,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出现,只用简单的手术方法治疗痔疮,大大增加术后复发的可能。或者是碰运气,毕竟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不大。 所以我建议患者肛肠手术后一定要住院观察。
引起肛周瘙痒的疾病很多,混合痔、肛瘘、直肠炎症、肛窦炎、肛周湿疹、神经性皮炎、细菌、霉菌或寄生虫(蛲虫)引起的感染,肾功能衰竭、糖尿病等都可能引发,而卫生情况不良、屁股经常处于温暖潮湿的环境、内裤没有晒干、饮食不耐受和精神心理等因素也有可能成为肛周瘙痒的诱因。 肛门痒先查清病因再治疗 肛门瘙痒的特点是瘙痒剧烈且持续时间长,尤其在夜间或潮湿环境中,瘙痒更甚,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瘙痒严重时,肛门局部皮肤因搔抓还会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苔藓样硬化甚至会继发感染。 “肛周瘙痒是由皮肤神经末梢损坏引发的,因此虽然患者肛门处瘙痒难忍,肉眼却看不到任何异样。患者应该上医院看,建议先就诊肛肠外科。”因此,患者在发现病情后一定要及时就医,配合医生做局部和全身的检查,通过医生肉眼看、肛门指检、肛门镜检查,必要时还要做有关寄生虫学的检查,切不可在不了解的情况下盲目用药。 肛窦炎、或肛管直肠炎症可导致肠道分泌物增加,如果肛门闭合不严,则分泌物渗出肛外,导致肛周湿疹,肛周瘙痒。这种情况,可以每日甲硝唑注射液50ml保留灌肠。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以尝试肛窦切开术。 就肛周皮肤病而言,肛周湿疹、神经性皮炎、癣、各种疣、性病、汗腺炎等皮肤病均可引发肛门瘙痒,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肛周湿疹。肛周湿疹主要表现为肛周一圈出现丘疹、水疱,甚至糜烂渗液等皮肤损害,往往因剧烈瘙痒搔抓后而引起肛门周围皮肤增厚、苔藓化,外观大多变为灰白色。“最常见患者是由于肠道黏液或少量粪便溢出到肛周皮肤,没有及时擦洗,由此刺激肛周皮肤引起湿疹。” 如果是真菌引起的肛周皮肤瘙痒,则需采取脱落皮肤碎屑在显微镜下找真菌孢子,确诊后可采取局部应用抗真菌药物,严重者或合并其他部位真菌感染者可同时静脉全身用药。 如果有不洁性交史,就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的皮肤科就诊,因为性传播疾病如尖锐湿疣、艾滋病等也可引起肛周和外阴瘙痒,千万不能延误诊断和治疗。 肛周瘙痒也可能是肾衰竭、癌症的标志 另外,肛门直肠疾病如痔疮、肛裂、肛瘘、肛窦炎、肛乳头炎、直肠脱垂、肛门失禁等,导致肛门口分泌物增多,潮湿刺激皮肤从而引起瘙痒。 施章时主任告诉记者,肛周瘙痒不可小觑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慢性肾病、肾功能衰竭、肝功能异常、糖尿病、痛风等全身性疾病会引起肛门瘙痒,以及近年来发现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些肛管及肛门周围恶性肿瘤的最初症状之一就是肛周瘙痒。如果肛门周围皮肤或斑痕发硬,或形成溃疡,并伴有瘙痒,甚至有出血、疼痛、分泌物等,应警惕癌症的可能性。当然,肛周肿瘤的最终确诊要到医院找专科医生做肛门指检和病理活检。 从日常细节预防肛周瘙痒 肛周瘙痒发作起来时会奇痒无比,患者白天工作时,注意力被分散,觉察不到痒,到晚上安静下来,瘙痒特别明显,许多患者从睡梦中痒醒,夜不能寐。施章时主任就此提醒,夏天天气炎热,市民预防肛周瘙痒要注意日常细节。 1、平日要保持肛门的干爽和清洁,每次大便之后最好用水擦洗肛门。而且尽可能每晚清洗一次肛门。清洗肛周宜用温水。一般不用肥皂,尤其不能用碱性强的肥皂。清洗用的毛巾、脸盆等要专人专用,以免交叉感染。 2、内裤要选择透气宽松的材质,并要勤洗勤换,在太阳底下暴晒杀菌。瘙痒者别穿过紧、过硬的裤子。 3、大热天不要久坐,尤其穿牛仔裤的人要注意。建议工作一两小时就要站起来拍拍屁股,进行放松。 4、多吃蔬菜水果,不吃或少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浓茶、咖啡、高度酒等。过敏体质者应少食用易致过敏的食品,如鱼、虾等,避免接触引起过敏的化学物质。 5、要积极治疗那些能引起肛门瘙痒的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病、肝功能异常等。 6、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愉快,防止过度紧张和焦虑不安,不搔抓肛门,不用过硬的物品擦肛门
为什么结婚生育前,一定要先治疗痔疮? 由于怀孕,腹压增加,痔静脉回流受阻,迂曲扩张,会促进痔疮增大比较明显,出现嵌顿水肿甚至会出现破裂大出血。而怀孕期间和生产后一年内,痔疮发作时用药受限,且不能手术,极为痛苦。所以即使目前痔症状不是很严重,也建议女患者在怀孕前要合理安排时间去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本文系郭俊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肠镜、排粪造影、下消造影、结肠传输试验。单纯出口梗阻型便秘包括直肠粘膜内脱垂、直肠前突等可以手术治疗。
肛瘘不能自愈。不治疗会反复发作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因此必须手术治疗。治疗原则是将瘘管切开,形成敞开的创面,促使愈合。手术方式很多,手术应根据内口位置的高低、瘘管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来选择。手术的关键是尽量减少肛门括约肌的损伤,防止肛门失禁,同时避免肛瘘的复发。 1.瘘管切开术 是将瘘管全部切开开放,靠肉芽组织生长使伤口愈合的方法。适用于低位肛瘘,因瘘管在外括约肌深部以下,切开后只损伤外括约肌皮下部和浅部,不会出现术后肛门失禁。 2.挂线疗法 是利用橡皮筋或有腐蚀作用的药线的机械性压迫作用,缓慢切开肛瘘的方法。此法还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换药方便,在橡皮筋脱落前不会发生皮肤切口黏合等优点。 3.肛瘘切除术 切开瘘管并将瘘管壁全部切除至健康组织,创面不予缝合;若创面较大,可部分缝合,部分敞开,填入油纱布,使创面由底向外生长至愈合。适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瘘 本文系郭俊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诱骗患者的手段。1、夸大病情,危言耸听:痔疮会癌病,或者只要检查都有肛乳头瘤,都会恶变。2、虚假费用宣传:可以免检查费,诊疗费,或者手术费减免。术后在用药上做文章。宣传说手术费800元,但是最后结账是10000多。没带钱没事,打车把你送回去取钱,一般患者都不会赖账。3、虚假诊疗手段宣传:广告说采用什么什么国外先进技术,或是什么微创技术,或者是什么无痛,或者什么随治随走。就和卖楼一样,有个土包就说是依山,有个水坑就说是傍水。4、自制秘方:其实就是甲硝唑片磨成粉,改名叫什么什么秘方,1元钱的药收你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