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痛是小儿很常见的症状之一,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们都曾有过一次甚至多次孩子腹痛的经历。小儿腹痛最常见的原因是肠痉挛,这种由于肠痉挛引起的腹痛多为功能性的,一般没有器质性病变,典型的表现是以脐周疼痛为主,多数不伴其他任何症状,偶尔伴有呕吐、腹泻。由肠痉挛引起的小儿腹痛常常表现为反复发作,腹痛的持续时间和疼痛程度不一,轻者疼痛持续时间短,可很快自行缓解,重者持续时间较长,伴有出冷汗,面色苍白,甚至休克。不同年龄发生痉挛肠管的好发部位是不一样的,婴儿好发在回肠未端,幼儿多发生在幽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学龄儿童以乙状结肠发生率最高。出现小儿腹痛,儿科医生多半会让患儿进行腹腔淋巴结、阑尾和肠管的B超检查,其主要目的是明确引起患儿腹痛的病因,明确或者排除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阑尾炎、肠梗阻以及肠套叠的诊断。一旦B超检查排除上述疾病,患儿腹痛多可考虑为肠痉挛引起。若询问患儿或者家属,患儿多伴有偏食,喜食肉类食物,不食或者少是蔬菜、水果,多有便秘,嘱患儿改变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无需药物治疗。本文系初洪钢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一般来说,整个孕期孕妈至少需要接受5次超声检查。包括: 1.停经超声检查(7-9周); 2.早孕期筛查(11-13周); 3.孕中期系统超声筛查(20-24周); 4.孕晚期筛查(28-32周); 5.产前超声评估(足月、出生前)。 其中,第二次--早孕期筛查的主要目的就是检测胎儿颈项透明层(NT),它被认为是筛查唐氏综合征胎儿的重要指标。 1、什么是NT检查? NT指的是“颈项透明层”,胎儿颈项背部皮肤层与筋膜层之间软组织的最大厚度,反映皮下组织内淋巴液体的积聚。妊娠14周前胎儿淋巴系统未发育健全,少部分淋巴液聚集在颈部淋巴囊或淋巴管内,形成NT。 NT检查也是早期唐氏筛查的诊断依据之一,检查目的是为了在妊娠较早阶段诊断染色体疾病和发现多种原因造成的胎儿异常。通过彩色超声检查胎儿的NT厚度,是排除胎儿畸形的一种常规检查。常用的判断标准为妊娠11-14周≥2.5mm视为异常。高龄孕妇可适当放宽。 遗传、解剖结构异常或感染导致淋巴回流障碍是NT增宽的原因,有的到孕中期还会发展成颈部淋巴水囊瘤。报道称早期NT增宽者10%合并染色体异常,主要有21三体、18三体、13三体、45X0(Turner's综合症)等。此外还要排除心脏畸形、胎儿水肿、胸腔占位病变、骨骼发育不良、双胎输血综合症的受血儿等非染色体异常。应该注意的是,约80%-90%NT异常属一过性病变,胎儿正常。 2、做NT检查需要注意什么? 做NT检查不需要特别的准备工作,可以吃早餐。因是腹部彩超检查,不用憋尿。检查期间需要宝宝的配合,位置不好是看不到的,所以有时会叫孕妈出去走动走动再做检查。有时还会按压孕妈的肚子,这是医生要把宝宝弄醒,叫他翻身。整个检查约为20-30分钟左右,要根据宝宝的配合程度而定。 3、NT检查和唐氏筛查有什么区别? 唐筛是一种对胎儿无损伤的检测方法,经济、简便、安全,只需抽取孕妇静脉血即可检查。唐筛用来判断胎儿患有唐氏症的危险程度,如果唐筛结果显示胎儿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危险性比较高,要进一步进行确诊性检查。做唐筛还可检查出神经管缺损、18体综合征及13体综合征的高危孕妇。 NT检查是检查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可以早期诊断染色体疾病和早期发现多种原因造成的胎儿异常。因此,在做NT筛查后,医生还会建议抽血做唐筛,防范于未然。 4、NT增厚的原因 对于NT增高的胎儿,比较常见的可能性是染色体畸形(主要是21三体)或者心血管畸形。对于染色体畸形,NT是属于筛查项目,不是确诊检查。如果NT增厚了,属于染色体畸形高危,那么应该进行染色体检查,包括有创的羊水穿刺、脐血穿刺,或者无创的产前基因检测。 有创检查是指要对子宫进行穿刺,属于确诊试验。而无创检查无需对子宫进行穿刺,只要抽孕妇血,从中分离出胎儿血液成分,进行染色体检查。无创检查对21三体、18三体畸形的敏感性特异性很高,能达到99%以上,但对其他染色体畸形可能较差,而且无创检查只是准确率很高的筛查,也不是确诊试验。对于NT增厚的孕妇,如果有条件的话,做一个无创检查就够了。 NT增厚的孕妇,如果染色体正常,还可能有心脏缺陷的风险。所以,NT增厚,是18-22周进行胎儿心超检查的指征。 5、NT检查增厚怎么办? 如果你的NT测量值是超过2.5mm,先不要急着伤心。首先这个值不一定是真的增高了;其次,即使真的增高了,NT也只是筛查,不是确诊试验,所以也就不是终止妊娠的指征。一次NT测量超过2.5mm,不代表你的孩子就是有问题的。 如果有条件可以去做无创基因检查,或者做有创的产前诊断,来看看是不是存在染色体畸形。如果染色体是正常的,那么应该注意胎儿心超的随访检查。
我们在给胎儿做彩超时,经常能遇到宝宝的心室内有强回声点,就像心腔里点起了一、两个亮亮的小球。然后妈妈们开始各种担心宝宝是否会有心脏结构或者其他地方的异常。 其实,遇到这种事,超声医生通常会直接描写,的确很少去做详细解释甚至诊断。孕妇和家属通常会被这个“亮点“所吓到,认为胎儿心脏出了大问题,为此吃不下、睡不着。孕妇和家属一脸惊慌拿着报告单来找妇产科医生问什么?还会在各种咨询网站穷最不舍得咨询。我接收到好多孕妇或者家属咨询胎儿心脏内的“亮点”--心室内有强回声点的事。我们妇产科临床医生有责任跟孕妇和家属解释这个问题。这个亮亮的小球到底是什么?正常还是异常?该怎么近一步去处理检查?结果是什么? 一、亮亮的小球球你是谁? 这个小球球就是心内的强回声(Echogenic intracardiac focus EICF)。它可能是胎儿心室乳头肌部位局灶性回声增强区,其回声强度与骨骼回声相似。可发生于一侧或双侧心室。心室内强回声点在心脏超声常能看到,中期妊娠声像图上现实心室内强回声点得发生率约为2.1%-5%,也有报道在0.5%-20%,亚裔在EICF的检测中例数比较多一些,有文献报道甚至高达大30%左右。这仅是一个声像图表现并不提示心脏畸形,所以不能下一个心脏异常诊断。对于大部分胎儿而言,心室内强回声点可能无重要的临床意义。 为什么会发生心内强光点?心内强回声点的发生机制虽不完全清楚,但目前有几种解释: 1.心室内腱索增厚形成的强回声反射。 2.乳头中央矿物沉积。 3.可能是乳头肌内冠状动脉末梢分支早期缺血性改变。 4.可能是乳头肌腱索不完全穿孔,这种穿孔可以是正常心房心室发育过程中的一种变异,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多数强回声点渐渐模糊不清、缩小、甚至完全消失。 二、你来了我该怎么办? EICF与心内灶状强回声同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和其它非染色体畸形无关,但是可能与胎儿非染色体异常有关系。亚洲人出现的频率较之白种人更高。如只是发现胎儿心内灶状强回声,而无其它阳性发现,应在超声报告中予以记录,无需全部进一步检查(如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必要。但超声检查时应注意其它胎儿软标志的检查和测量,同时注意有无其它高危因素,特别注意孕妇年龄。有研究报道,当孕妇年龄31岁时,有心内灶状强回声的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约为1/600。由于心室内强回声点很容易被超声发现,因此一经发现,应仔细检查胎儿有无合并心内或心外异常,包括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的标记。仅左心室单发局灶性强回声较常见,胎儿单倍体异常(基因突变)发生的可能性仅为0-1.8%。而右心室、双心室多发或明显的灶状强回声胎儿单倍体异常的危险性增高。尤其是年龄超过35岁的孕妇(以预产期日期为标准),建议染色体检查以便获得证实和排除,唐氏综合征这个锅咱不背。 擅长产前诊断的美国许建平医学博士认为,单独的心室内强回声光斑,不是唐氏胎儿或其他染色体异常的软标记,不必惊慌。EICF为心脏四腔心及左心室流出道图像上、通常在一侧心室腔的游离区域内、相当于乳头肌或腱索部位的点状孤立灶性回声,单独出现,不伴有其他阳性发现时,并非异常,不能作为唐氏胎儿和其他胎儿畸形的软标记(Soft marker),同时也不作为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测的适应症。徐教授还认为超声条件非常对诊断非常重要。 应满足下列的几个要求,方可诊断否则不必理会: 1、检查的背景尽量调暗,降低噪声。 2、胎儿四腔心(4CH)切面,左心室流出道切面(LVOT)这二个切面均显示出有心室内强回声光斑。仅单一切面显示者,则不考虑。 3.、光斑的亮度和周围骨骼组织的亮度相同。 总的来说,这种情况绝大多数胎儿心脏是没问题的。心室内的强光点与心室的正常腱索或乳头肌结构有关,不需要处理,也不一定要做胎儿心脏超声检查。、 关于这个胎儿心脏里的小球球的是什么?怎么办?现在你知道了么?
很多宝宝特别是早产宝宝在出生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时会发现宝宝的心脏房间隔有一个小洞,检查报告会诊断为卵圆孔未闭(英文缩写PFO),年轻的爸爸妈妈甚至宝宝的爷爷奶奶看到这个结果都很着急,担心宝宝是不是患上了很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是不是需要手术治疗,是不是能够完全治愈,其实很多时候这种担心是不需要的!首先我们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什么是卵圆孔,它又是怎样形成的?卵圆孔的形成:在胚胎发育至第6、7周时,心房间隔先后发出2个隔,先出现的隔为原发隔或称第一隔,后出现的隔为继发隔或称第二隔,原发隔自心房中线背侧壁呈半月形长出,向房室管生长与心内膜垫融合,与房室隔尾端部留一小孔,称为原发孔。在原发孔未闭合前,原发隔近头端部分形成一孔,称继发孔,是胎儿时期的血液的正常通道。同时在第一隔的右侧由心房壁上又长出一镰状形隔,称继发隔或称第二隔,此隔不继续生长分离心房中途停止,镰状形凹陷呈卵圆形称卵圆窝,卵圆窝处原发隔与继发隔未能正常自然粘连融合留下一小裂隙称卵圆孔,在两者间残存宽约1~6mm,长约7mm的裂隙样未闭的异常通道称卵圆孔未闭。在心脏胎儿时期卵圆孔未关闭时,继发隔的自由边缘,成为卵圆孔的瓣膜,只允许血流从右房进入左房,起单向瓣膜的作用,胎儿出生后由于呼吸交换肺血流增加,左房压力增高,压迫卵圆孔瓣使之关闭,但在婴幼儿心导管检查时导管很容易经未闭的卵圆孔从右房进入左房,由此说明新生儿和婴儿期卵圆孔瓣膜较薄,卵圆孔的闭合多数为功能性闭合,随年龄的增长,卵圆孔瓣膜粘连僵直,活动减弱,纤维组织增生使孔道闭塞形成不交通的卵圆孔,卵圆孔一般在生后第1年内闭合,若大于3岁的幼儿卵圆孔仍不闭合称卵圆孔未闭,成年人中约有20%~25%的卵圆孔不完全闭合,留下很小的裂隙,称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或探针可通过的卵圆孔)。PFO时出生后原发隔与继发隔未能正常自然粘连融合,在两者间残存的裂隙样异常通道,类似一功能性瓣膜,当右房压高于左房压时左侧薄弱的原发隔被推开,即出现右向左分流。根据未闭卵圆孔的大小,一般将PFO分为3类:(1)大PFO为≥4mm,(2)中PFO为2~3.9mm,(3)小PFO为<2mm。现在大家应该可以明白卵圆孔其实就是胎儿时期左右心室之间的一个通道,来自母亲的脐静脉血也正是经此通道进入胎儿的左侧心腔,然后分布到全身,以此提供胎儿发育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孩子出生时,随着第一声啼哭,左心房压力升高,卵圆窝瓣被压在卵圆窝边缘上形成功能性闭合,而解剖上的完全闭合一般要到出生后5~7个月。因此宝宝刚出生时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有卵圆孔未闭,作为孩子的家长没有必要过于担心,只要未闭的卵圆孔不是特别大(一般在3mm左右,不超过5mm),只需要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一般在3个月、半年、一年时复查)就可以了,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绝大多数宝宝的PFO都会自然愈合,不需要特别的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二尖瓣脱垂是临床上很常见心脏瓣膜病变之一,该病由Barlow于1963年首先描述,故又称Barlow综合征,也被称作“收缩期喀喇音杂音综合征”、“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松软瓣膜综合征”等。其发病率约为2%~4%,以中老年和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2。收缩期二尖瓣前后叶正常对合依赖于二尖瓣装置的结构完整和功能协调,二尖瓣装置由二尖瓣瓣环、瓣叶、腱索、乳头肌及部分房室壁等结构构成,其中任何一个部分的解剖结构发生病变或功能异常都可以导致二尖瓣脱垂。所谓二尖瓣脱垂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二尖瓣某一个或两个瓣叶在收缩期部分或者全部脱向左心房,超过二尖瓣瓣环水平。多数二尖瓣脱垂都伴有二尖瓣关闭不全,仅有少数患者没有明显反流。超声心动图诊断二尖瓣脱垂的标准是收缩期二尖瓣叶脱向左房,且超过二尖瓣环连线水平。原发性二尖瓣脱垂是一种先天性结缔组织疾病,其确切病因尚未明了。大约三分之一患者无其它器质性心脏病而仅以二尖瓣脱垂为临床表现,亦可见于马凡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等患者,以后叶脱垂多见。绝大多数二尖瓣脱垂患者可长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多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而就诊。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心悸、胸痛、气急、倦态,焦虑及晕厥等,少数患者出现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可以表现为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主要体征为心脏听诊可闻及非喷射性收缩中晚期喀喇音及收缩期二尖瓣反流杂音,杂音可随体位改变而改变。超声心动图检查不仅可以准确诊断二尖瓣脱垂及其脱垂程度,明确脱垂的瓣叶,瓣叶脱垂的部位,是部分脱垂还是完全脱垂,而且能够准确评估是否伴发二尖瓣关闭不全及其程度,评估由于瓣膜脱垂导致的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房室腔大小的变化等等。此外超声心动图检查还可以发现二尖瓣脱垂患者伴发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对于绝大多数二尖瓣脱垂患者而言,如果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症状很轻微,均不需治疗,可正常工作生活,仅需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随访观察二尖瓣脱垂的程度及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一旦脱垂程度加重,心脏血流动力学发生明显改变则需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包括二尖瓣成形术或者瓣膜置换术。本文系初洪钢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胆囊息肉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绝大多数胆囊息肉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多半在体检或者因为其他疾病需要做超声检查时偶然发现,很多患者朋友由于对胆囊息肉这个疾病不是十分了解,常常很担心:自己是不是患了很严重的疾病?是不是肿瘤?是不是需要马上手术治疗?其实胆囊息肉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大可以放下心来,为什么大家继续往下看就明白了!什么是胆囊息肉胆囊息肉(gallbladderpolyps)是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样突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包括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因临床和影像学检查均很难明确其性质,故一般统称“胆囊粘膜隆起样病变”。胆囊息肉在病理上有良性息肉和恶性息肉之分,以良性息肉更为多见。良性胆囊息肉包括胆固醇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腺肌增生和组织异位性息肉等。其中胆囊腺瘤性息肉是潜在的癌前病变,与胆囊癌的发生有关。与此相比,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及胆囊腺肌瘤等非肿瘤息肉则不会发生癌变。肿瘤性息肉一般为单发,病理学上表现为胆囊腺瘤,有一定恶变性;非肿瘤性息肉多为炎性息肉或胆固醇性息肉,呈多发。胆固醇性息肉是胆囊粘膜胆固醇结晶沉积,约占所有息肉的50%左右,一般带有蒂,易脱落,成为结石形成的核心或成为胆囊炎的诱发因素。因为属于非肿瘤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不会恶变。病因胆囊息肉的病因较复杂,可能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和胆固醇代谢紊乱有关。肥胖、吸烟、高脂血症、高胰岛素血症、肝硬化、上消化道和胆道的解剖异常,是胆囊息肉的好发因素。临床表现大部分患者无不适表现,往往是在健康检查或人群普查时经腹部B超才偶然发现。有症状者最常见的症状为上腹部闷胀不适,一般不重,多可耐受。若病变位于胆囊颈部,可影响胆囊的排空,常餐后发生右上腹疼痛或绞痛,尤其在脂餐后。合并有胆囊结石或慢性胆囊炎者,腹痛较明显。罕见的症状有阻塞性黄疸、胆道出血、急性胆囊炎、胰腺炎等,与胆囊颈部的息肉阻塞胆囊管或息肉脱落嵌顿于壶腹部有关。处理方法1、对于多发的,直径小于1厘米的息肉,没有症状,不需要治疗,只要定期观察即可,一般每半年做超声检查一次即可。2、对于单个的息肉,如果直径小于1厘米,也只需要定期观察,如果有增大的趋势,达到1cm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3、对于合并有胆囊结石、急性或慢性胆囊炎的患者,如果有自觉症状,应该做胆囊切除手术。4、对于直径大于1厘米的单个息肉,或息肉位于胆囊颈部(容易堵住胆囊管开口,引起胆囊炎),不管是否有症状,都应该考虑手术切除胆囊。5、高度怀疑有癌变的,更应该积极手术。6、关于药物治疗,因为没有有效的药物能够消除息肉,所以不推荐应用。最近随着保留胆囊手术的宣传,有的人想要只切除息肉,保留胆囊。但是因为息肉是长在胆囊壁上的,胆囊本身就不大,并且许多胆囊是有病变的,没有保留的必要。另外切除胆囊对人体也没有明显影响。特别提示一般而言,对于具有以下特点的胆囊息肉患者,需要提高警惕,及时进行手术治疗。1、息肉直径大于1厘米。2、单个息肉。3、息肉的基底较宽。4、并发胆囊结石。5、女性患者。6、息肉位于胆囊颈部。
发现肠息肉日常该注意什么? 2017-07-18 季博士 重疾不重 大肠癌在我国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在恶性肿瘤发病排名中位列第3位,而95%的大肠癌是大肠息肉中的腺瘤癌变而来的。大肠息肉没有明显症状,而大肠息肉如果不及早防治,就有转化为结肠癌的危险。 大肠息肉的治疗是发现息肉后即行摘除,目前,随着结肠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下摘除大肠息肉可以说已经成为治疗大肠息肉的金标准。 发现肠息肉日常该注意什么? 首先,发现后要及时治疗。大部分大肠息肉(直径
肝脏血管瘤是一种很常见的肝脏疾病,绝大多数肝脏血管瘤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常常在体检或者由于其他疾病需要做腹部超声检查时偶然发现。肝血管瘤是由于肝脏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或继发性血管扩张所引起的肝脏良性肿瘤,约占肝脏良性肿瘤的59%~84%,尸检发现率约0.4%~7.4%。临床上可分为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肝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其中以海绵状血管瘤是最为多见的,本病多见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3,任何年龄的人群均可患病,30~70岁多见,可单发,也可多发,肝左右叶均可能发生,肿瘤大小不一,瘤体小者仅在显微镜下才能够确诊,大者可达20余公斤重,本病发展较为缓慢,病程可达数十年之久。肝血管瘤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为目前诊断肝血管瘤主要方法。肝血管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对肝血管瘤的确切确切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1、先天性发育异常学说: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血管瘤的发生为是先天性肝脏末梢血管畸形引起,一般认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肝血管发育异常,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肝血管瘤;2、激素刺激学说:有学者观察到在女性青春期、怀孕、口服避孕药等可使血管瘤的生长速度加快,认为女性激素可能也是血管瘤的致病机制之一;3、其它:如毛细血管组织感染后变形,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肝组织局部坏死后血管扩张形成空泡状,其周围血管充血扩张;肝内区域性血循环停滞,致使血管形成海绵状扩张。肝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及体征1、较小的肝血管瘤多无明显症状,较大的肝血管瘤病人可有上腹部胀痛。瘤体巨大压迫临近脏器者,可导致腹胀、厌食、黄疸、下肢水肿等。当瘤内血栓形成或出血时,可引起短暂急性腹痛。血管瘤破裂引起急性腹腔内出血和巨大血管瘤因广泛血栓形成,消耗大量凝血因子而导致DIC;2、较小血管瘤无体征,较大血管瘤,右上腹可触及到包块,肝大;3、血管瘤多为单发,其直径一般多小于4厘米。肝血管瘤常在体检或者B超检查时偶然被发现,它的大小、形态和数量均不一定,往往属先天性。肝血管瘤的并发症患有肝血管瘤疾病的同时,也可能会引起其他的一些并发症,常见的肝血管瘤并发症主要有以下几种:1、肝血管瘤破裂、出血:可引起急腹症或内出血和休克症状;2、血小板减少症、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少数肝血管瘤病人常会因为凝血机制障碍而引起此病症;3、肝脏肿大:肝血管瘤长到一定大时会引起肝脏肿大;4、肝囊肿:约10%的肝血管瘤患者会并发肝囊肿。肝血管瘤外观呈紫红色或蓝紫色,多呈不规则分叶状,质地柔软或富有弹性感。切面呈蜂窝状或海绵状,有血栓及纤维疤痕形成,偶而伴有钙化或整个血管瘤出现钙化,疾病末期似疤痕,因而称硬化性血管瘤。肝血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1、肝脏超声一般作为首先检查,其准确性可达80%~94%。典型的肝脏血管瘤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高回声区,边界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少部分表现为低回声,呈非典型表现,这种类型容易和非均匀性脂肪肝和肝癌混淆,一般需要进一步进行CT或MRI检查,以明确诊断;2、CT检查: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灶,可单发或多发。CT增强造影对肝血管瘤的定性有很大帮助,尤其在与肝癌的鉴别诊断上;3、MRI:对于肝脏血管瘤具有特别的诊断价值,不会遗漏较小的病灶。T1弱信号,T2高强度信号是鉴别肝癌的重要指征;4、其他:肝脏超声造影以及同位素标记红细胞肝扫描对诊断肝脏血管瘤均具有很高的特异性。肝脏血管瘤的治疗1、绝大多数肝脏血管瘤患者血管瘤都比较小(多≤4cm)且无任何症状,对于这部分患者无需做特殊处理,以观察为主,定期复查肝脏超声即可。多数患者的血管瘤不会有很大的变化,一般保持原有的大小,少部分患者血管瘤会随着时间而长大且速度有快有慢,具体生长速度和个人有关,血管瘤生长较慢者,一年复查一次肝脏超声即可,生长速度较快者,则需要每隔3个月或者半年做一次复查;2、手术治疗: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肝脏血管瘤的首选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的指征包括:⑴、患者有持续而明显的源于肝脏血管瘤的临床症状;⑵、患者出现继发于肝脏血管瘤的并发症,包括血管瘤破裂出血、严重的血小板减少、贫血等;⑶、少数诊断不明确,不能排除肝癌者;⑷、对一些特殊部位的血管瘤(如紧邻肝门、下腔静脉及肝实质内肝静脉主干等)可进行预防性治疗,以免瘤体增长过大,与周围组织形成广泛的交通血管。手术方式的选择主要根据血管瘤的大小、部位以及患者的全身情况而定。单发局限性的血管瘤可行局部肝切除;瘤体较大或者主瘤旁边有较多子瘤者,可行规则性肝切除或者肝叶切除,对主瘤切除后的残余子瘤,可行肝血管瘤捆扎、射频消融或微波治疗;如血管瘤范围超过半肝,余肝代偿明显,且肝功能正常者,可行扩大半肝切除。3、介入治疗:是一种创伤较小的治疗方法,其疗效肯定,并发症较少。包括经肝动脉栓塞、硬化和经皮穿刺瘤内注射硬化剂治疗。
今天要讲的这位病人,是我们的同行,某省级医院的资深妇科专家,今年71岁。 故事的开始,是这位老教授发现自己锁骨上的淋巴结肿大了。医学常识告诉她,这通常是腹腔恶性肿瘤的一种表现,于是做了一个病理检查。果不其然,是一个转移的癌肿。 马上找原因,结果发现问题出在胆囊上——胆囊癌晚期,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既在意料之外,其实也在情理之中。据老专家自述:她患胆结石已经超过20年了! 发现得这么早,为何一直不去做手术? 老专家言之凿凿—— 首先,我的胆结石没啥症状,没有胆绞痛,肚子从来也不疼;其次,身为业内人士,本人始终秉持一个观点:好多人终身没有症状,带石生存,一直到去世。既然这样,干嘛非要去挨一刀? 那么问题来了:只要胆结石没有症状,我们就可以对它不理不睬吗? 答案是:非也非也! 啥是静止性结石,不痛就静止吗? 错!怕的不是痛性结石,不痛的才可怕! 防癌变,严防死守的就是无痛性的所谓静止结石。无痛性黄疸,无痛性血尿,无痛性咯血……一大堆的无痛性,哪一种无痛性是好东西?同样,无痛性胆结石,一定要盯死它,不能给它癌变的机会! 老祖宗不是早就说了么:静水深流,不叫的狗才咬人。 让我们把话题转回到这位同行身上。 门诊当日,我们就把她收治入院,但就病情客观来讲,外科已经没有根治性办法。顶多就是把胆囊切下来,肿瘤能切多少是多少,然后做个基因测序,看能否用一些靶向治疗药物。总而言之,只能采取一些姑息治疗的手段,机会非常渺茫。 其实,胆囊结石最容易诊断,最不会误诊,也最好治疗,何不早治?胆囊癌可防不可治,防又能防住,何不早防?老专家和我探讨之余不禁感慨:再权威的专家,也不要对不是自己专业领域的疾病“自作主张”。隔行如隔山,临床远远不是书上写的那样。 得了胆结石,经常痛的都是人品好的,是上帝偏爱的。为什么?因为上帝在提醒他快去看病呢! 至于得了病还不痛的,只能呵呵了! 这句话其实很好理解——胆结石痛得厉害的,三天两头痛的,肯定早就去医院处理了,肯定等不到癌变的那一天;那些胆囊癌变的病人,确诊时几乎都讲同一句话:我从来都没有痛过啊!!! 70岁的妇科专家,20年的胆囊结石病史。这个活生生的病例告诉我们:有问题没有暴露出来,真不是啥好事。正可谓养虎为患,遗祸无穷呀!胆囊结石本身就是病,不是痛了才叫病。真等癌变了,那叫病入膏肓,无药可治也!!!
近年来,川崎病的发病率有明显提高的趋势,在笔者20余年从事心血管疾病超声诊断的职业生涯中,刚参加工作的头几年,一年之中也难得见到几例川崎病患儿,现在几乎每个星期都可以见到几例。该病是一种儿科疾病,4岁以内发病率占到80%,男孩比女孩多见。川崎病患儿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主要目的是探查冠状动脉,因为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性病变为主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其主要的并发症包括冠状动脉瘤或冠状动脉扩张,狭窄等。冠状动脉一般从川崎病发病的第5天开始扩张,大多数患儿在发病的第14天冠状动脉扩张达到最大值。冠状动脉瘤的好发部位是冠状动脉的起始部,其次是左前降支近端、右冠状动脉中段和左回旋支。临床上把冠状动脉瘤分成轻度(或者称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内径小于4mm)、中度(冠状动脉内径为4~8mm)和重度(冠状动脉内径在8mm以上)三种类型,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清晰显示冠状动脉起始部,可以准确测量冠状动脉起始部内径,观察冠状动脉管壁回声是否增强,是否增厚,是否扩张,是否狭窄或者闭塞。鉴于川崎病的冠状动脉损害可以发生在整个病程的各个阶段,因此临床上对可疑患儿一般都要常规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于已有冠状动脉损害的患儿,超声心动图的追踪观察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掌握病程的转归,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一般来说,急性期(发病2周内)至少做一次超声心动图检查(第一次),发病后2-4周(第二次),3个月(第三次),6个月(第四次),一年(第五次),二年(第六次)各检查一次,动态观察2年至冠状动脉完全恢复正常。作为患儿父母(或者亲属)在听说孩子患川崎病之后多半很着急,其实大可不必,目前医疗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都很先进,绝大多数患儿都可以得到早期准确诊断和治疗,我们随访了众多川崎病患儿很多年,绝大部分患儿都有良好的预后,很少累及冠状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