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经常被孕妇理解为是早孕期做的一种检查项目,其实NT是颈项透明层,指在早孕期利用超声观察到于胎儿颈后的皮下积水。正常淋巴系统健全之前,少部分淋巴液聚集在颈部淋巴囊或淋巴管内,形成颈项透明层(NT),14周后淋巴系统发育完善,淋巴液迅速引流至颈内静脉窦,NT随之消失。所有引起淋巴液与颈内静脉窦相通延迟的因素均可导致NT增厚。NT测量有严格要求:测量孕周:11周到13周+6天;顶臀径在45mm-84mm范围内。具体要求:胎儿正中矢状面(自然姿势);图像尽可能放大,仅显示头部及上胸部;明确区分皮肤和羊膜;测量3次,取最大值;有绕颈时测量绕颈上下厚度,取平均值。NT测量的意义:早孕期胎儿NT异常是目前早期筛查胎儿染色体畸形最敏感和最特异的超声指标,对于所有早孕期超声发现NT增厚、形成淋巴水囊瘤及发生水肿的胎儿,应进一步行详细超声检查、染色体检测和产前遗传咨询。因为医学讲究严谨,所以测量NT的过程可能检查时间稍微有点长
今天看了一例韦氏腔稍宽的孕妇,32周的单胎,韦氏腔宽达11mm。这里不得不提到透明隔腔,它是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发育的一个重要结构。透明隔腔缺失与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畸形有关。根据2021年中国专家共识指出:透明隔腔是位于脑中线前部两透明隔间的液体腔,上方为胼胝体,下方为脑穹隆,侧壁为透明隔小叶。透明隔腔于妊娠17周发育完成,其发育与胼胝体、前联合、穹隆柱密切相关。透明隔腔向后延伸至室间孔,室间孔后方为韦氏腔。随孕周增加,透明隔腔逐渐变长变宽,26周后透明隔腔和韦氏腔多从后向前闭合,足月分娩时97%新生儿后方已闭合,出生时仅存在前方的透明隔腔。出生后3~6个月,两层隔融合,85%的婴儿透明隔腔闭合,少数至成年期仍持续存在。在解剖结构中,韦氏腔与透明隔腔均没有脑室系统所具有的室管膜,因此不属于脑室系统。韦氏腔的前方为透明隔腔,两者相通,以室间孔和穹窿柱为分界。部分胎儿的韦氏腔持续存在至出生后。在产后的研究中,韦氏腔的显示率与检查的方式和人群有关,报道的差异较大。超过30%的新生儿可出现韦氏腔,仅有不到1%持续存在至成人期。在成人中韦氏腔的发生率约为0~1.3%。最新研究中,有心境障碍和精神疾病的患者中韦氏腔发生率约为1.1%。通常,韦氏腔与透明隔腔增宽同时存在(约占95.5%),仅有1.7%的病例为单纯的韦氏腔增宽。韦氏腔持续存在可能的原因是:①韦尔加腔内有活瓣可间隙积存脑脊液;②按渗透梯度经腔囊壁的扩散弥散液体;③腔内组织产生的液体积聚目前关于产前超声发现韦氏腔持续存在的临床意义和预后缺乏大样本量病例的长期随访研究证实。根据胚胎发育的原理,韦氏腔在孕26周后才逐渐开始闭合,因此产前超声在中晚孕期观察到韦氏腔多是胎儿发育的正常过程。
现在人的健康意识提高了许多,无论身体是否有异常现象,都会定期做个体检,这样有助于及时发现一些隐藏的问题。但很多人做体检是非常忐忑的,尤其是做胸片,生怕会拍出一些异常现象。不少人体检时发现自己肺部长了结节,顿时就联想到了肺癌,整个人就慌了。为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查出了肺结节?医生说出了背后实情。 很多人对肺结节不是非常的了解,所以检查出之后就会胡思乱想,无形中增加了心理上的压力。肺部出现的结节若是超过两厘米,一般被认为是肿物,若小于两厘米,则为肺结节。肺结节的出现并不意味就是癌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良性的,所以患者要有正确的认知,不要自己吓唬自己。那么诱发肺结节的因素有哪些呢? 首先是情绪,其实很多的疾病都和情绪有关,肺结节的出现也可能是不良的情绪诱发的。很多人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总是喜欢闷在心里,长期下去就会出现肝气郁结的情况。而肝气郁结的人总是会多愁善感,就相当于是一个恶性循环,这样的人就很容易出现结节。若是不想被结节所困扰,最好是让自己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及时的改善不良的情绪,可以减少肺结节的出现。 其次是吸烟,大家应该都知道吸烟的危害,香烟当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进入肺部后会对其造成损伤,长期吸烟的人,患肺结节的概率会大大提升,所以会有很多老烟民在进行体检时,发现肺部长了结节,主要还是因为自己不良的习惯导致的。 然后是环境,有一些人属于高危人群,像是矿工、电焊工等等,这些人由于工作性质问题,会长期的待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场所,吸入的灰尘异物太多,就会导致肺部受损,久而久之也是很容易出现结节的。 最后要考虑外在因素。有的时候,不注意就可能会受伤,胸部是一个构造比较复杂的部位,若是受到外伤,里面就可能会有淤血,若没有及时散开淤血,就可能会出现肺结节的症状。 这些实际上就是肺结节的根源所在,出现肺结节时,要注意找出诱因,才能更好的去控制和治疗疾病。许多患者一看到肺结节,就会以为出现了癌变的症状,肺结节并不等同于肺癌,若是肺结节在五年之内没有出现大小或者是形状的改变,那么一般是不会变成肺癌的。一些肺结节在经过有效的治疗之后,可能会不断的变小,这种情况下的结节癌变的概率很低,所以也是不用过于担心的。 总而言之,大家要清楚肺结节出现的诱因,及时的避开,才能减少出现的概率。日常生活当中,最好少抽烟,少去污染严重的场所,远离粉尘,做好防护措施,可以减少对肺部的损伤。检查出肺结节时,不要过于焦虑,它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变成癌症,积极的进行治疗,是可以将病情控制住的。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适当的运动运动,保持一个好心情,对肺部健康会更加有利。
高尿酸,是导致痛风的“祸根”,被称为“第四高”。据估算,全国高尿酸者,已经达到1.2亿,并且,还以可怕的速度增长着。大约10%的高尿酸者,会诱发痛风,使人“痛不欲生”,损害生命健康。 尿酸高的人,身体有4个表现,哪怕占一个,也要控制尿酸,防并发症。 1、下肢肿大 高尿酸引起的肾脏疾病,会出现下肢肿大的情况。这种水肿现象, 用手指按压时,会出现凹陷。这是因为,尿酸高的人,其尿液,很容易形成尿酸盐结晶,然后堵塞肾小球,进而引起身体水肿,尤其是下肢肿大。如果出现持续性水肿现象,可能是病情加重了,需要提高警惕。 2、腰痛异常 俗话说,腰为肾之府,腰部的两侧便是肾脏的位置。一旦腰部疼痛异常,尤其是晚上睡觉的时候,疼痛难忍,几乎都离不开肾脏疾病。这主要是由于尿酸过高导致,尿酸高,形成晶体堵塞在肾脏中,时间久了,便会对肾脏产生负担,使腰部产生疼痛感。 3、严重水肿 体内尿酸过高,肾脏的排泄机制就会受到损害,久而久之形成结晶,堵塞肾小球,导致水分排不出去。长此以往,便会引起双脚跟、眼睑、脸部、小腿等部位出现莫名的轻微水肿,如果持续发展,就会出现全身严重水肿。 4、排尿异常 如果晚上睡觉前,会出现排尿异常的情况,那么可能是尿酸过高导致的。 这是因为肾脏有问题,尿液就会出现异常,排尿的时候,会发现尿液的颜色是很浓的茶水色,甚至会出现泡沫样; 这通常是尿酸盐的结晶堆积所引起的,会影响到尿液的颜色以及形态,并且小便次数也会受到影响 不想尿酸“超标”,有5种食物最好别碰,你知道吗? 1、动物内脏 在吃烧烤时,最好不要吃烤动物内脏,如猪腰子等。动物内脏,属于高嘌呤食物,易导致高尿酸,甚至引起并发症。并且,这类食物,一般含有较多的毒素、重金属等,不利于健康。 2、果汁 一些痛风者心想,不喝酒,喝点果汁总可以吧!果汁的嘌呤含量比较低,又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感觉是很健康的饮品,实际上,也会加重痛风。果汁中含嘌呤低,但含果糖很高,果糖在体内代谢分解,会直接产生尿酸。若摄入过多的果糖,还会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造成胰岛素抵抗,引发并发症。 3、酒精 众所周知,尿酸高的人,一定要远离酒精。不论是白酒,啤酒,还是红酒,任何酒,都要远离。这是因为,酒精是尿酸的催化剂,升高尿酸的同时,还可能阻碍尿酸排泄;另外,酒精还会促进腺嘌呤核苷酸转化,使尿酸生成增加,造成尿酸结晶,引发痛风。 4、肉汤 喝汤是很多的一种养生方式,但其实除了营养,肉汤中往往会含有过高的嘌呤,千万不要多吃。常喝浓汤是很容易引发痛风的,特别是浓肉汤、浓鱼汤等,嘌呤含量都很高,痛风患者要远离。还未患上痛风,只是尿酸较高的人,也不建议多喝。 5、高脂食物 油炸食物,如炸鸡等,十分美味,很多人都喜欢。这类食物,不仅油脂高,还容易产生反式脂肪酸,不利于血脂健康,容易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五花肉、红烧肉等,也都是高脂食物,这类食物吃的多,易诱发肥胖,增加罹患痛风的风险。 降尿酸谨记:喝3水,吃2瓜,按3穴 【喝3水】 1、苏打水 当尿液pH值增高时,尿酸的溶解度,也会随之增加。所以,日常喝点天然的苏打水,是很好的选择。这样,有助于减少尿酸结石的形成,从而促进尿酸被稀释排出,降低痛风几率。注意,是天然苏打水,不是加入碳酸气制成的水。 2、金兰菊叶茶 金兰菊,也被人们叫做“菊苣”。它是从欧洲,引入国内的一种“药食两用”的小植物,被收录的《药典》之中。金兰菊的药用价值极高,用其泡水代茶饮,可消肿利尿,有助于降尿酸,减少痛风的发作。现代研究发现,它有很好的利尿消肿的功效,有利于增加尿酸,随着尿液排泄出体外,进而降低体内尿酸水平。此外,研究还发现,其有效成分,可以抑制尿酸合成过程中,次黄嘌呤酶的作用,减少尿酸的合成。并且,还能改善由高嘌呤饮食,所引发的高尿酸血症,并可综合调节脂、糖、尿酸交互紊乱的作用。 3、薏米煮水 薏米的嘌呤含量较低,其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有效促进胃肠道蠕动;并且具有利尿、利水的功效,可以顺利将尿酸排出,达到预防和改善痛风的效果。 【吃2瓜】 1、黄瓜 黄瓜,不仅是一种嘌呤比较低的食物,并且黄瓜中含有的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B及维生素C可以降低体内的尿酸水平。 2、冬瓜 冬瓜,是比较好的利尿之物,可以帮助体内积蓄的尿酸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并且还是一种碱性食物,是尿酸高者较好的选择之一。 【按3穴】 1、三阴交穴 位置: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作用:能够调理脾胃,而痛风与脾胃功能异常有关,所以按摩三阴交能够治疗痛风。 2、隐白穴 位置:大脚趾趾根底部的横缘,和竖缘交叉点的位置。 作用:每天按摩5分钟左右,可以加速身体血液循环,加快尿酸流动,防止尿酸沉积。 3、丰隆穴 位置: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条口穴外一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丰隆穴,是化痰的要穴,其化痰作用,正是治疗痛风的原理所在。 作用:按摩此穴位,具有良好的降血尿酸作用,故多用来治疗痛风。
很多人认为,乙肝的最终结局可以和肝癌划上等号,肝癌就是乙肝患者最后的宿命,事实真的如此吗?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传染病,目前全球约有3.5亿人生活在乙肝病毒的阴影下,中国属于”重灾区”,乙肝病毒携带者约有1.2亿,相当于1/10人口感染了乙肝病毒。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快,治疗难度较大,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癌中之王”。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60万人,居恶性肿瘤第五位,我国发病人数占其中的55%。让人可怕的是,我国肝癌患者中约90%有乙肝病史(不是90%乙肝患者会得肝癌)。因此很多乙肝患者悲伤地认为:乙肝未来的结局可以和肝癌可以划上等号,肝癌就是乙肝患者最后的宿命。乙肝到肝癌,到底有多远?乙肝病毒是导致肝癌中的重要凶手,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流行病学专家早已发现,凡乙型肝炎流行的地区大多肝癌也高发。研究肝癌病人的血液,发现有乙肝病毒感染证据的占95%,有丙肝病毒感染证据的约10%,其中部分病人同时感染两种肝炎病毒(而甲型肝炎与戊型肝炎由于很少有肝硬化、肝癌的倾向)。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肝癌患者是由感染乙肝病毒,患上慢性乙肝,进一步发展到肝硬化,最终罹患肝癌,形成“肝炎-肝硬化-肝癌”三步曲。三步曲听起来很恐怖,但并非所有乙肝都必然演变成肝癌。究竟有多少乙肝患者可能转变为肝癌?目前医学界说法不一,因地区、种族等因素不同数据略有不同,总的说来,有10%~30%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过至少5-10年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中又有5-10%经过至少5-10年转变成肝癌,也有部分患者是肝硬化和肝癌同步发生的。总之,大家不必太过恐慌,肝癌的发生的确和乙肝有关,但真正最后患肝癌的其实只有少数人,肝癌并不是乙肝带者的必然归宿。肝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性别: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3:1; 年龄:高龄高于低龄,高发年龄为45-55岁; 饮酒史:嗜酒者明显高于不饮酒者; 经常摄人致癌物:尤其是黄曲霉素的摄入; 合并其他肝炎病毒感染:丙肝、丁肝病毒; 持续的肝脏炎症活动:谷丙转氨酶(ALT)反复升高; 持续病毒高水平:HBeAg阳性及HBV DNA高水平(DNA>20000 IU/mL)。 另外,不良情绪、肝癌家族史也是肝癌发生的相关因素。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乙肝就是一场发生在肝脏的战争,即乙肝病毒和人体免疫细胞的战斗;慢性乙肝就是这样一场你争我夺的拉锯战,长期战乱使得肝脏组织反反复复发生炎症坏死,肝脏在自我修复的过程中不断纤维化,最后逐渐形成肝硬化,一部分患者进一步恶变成肝癌。由此可知,要想有效切断“乙肝-肝硬化-肝癌”的恶性传变链,首先是控制肝炎的发展,抑制乙肝病毒大量复制,因而抗乙肝病毒治疗无疑是最关键的治疗方法。虽然说现在应用的抗乙肝病毒药,尚未能彻底地将乙肝病毒从人体清除,只能抑制其泛滥。但应用抗病毒药抑制病毒,可减轻肝组织炎症,阻止和减轻肝纤维化,抑制了这些促癌因素,也会起到预防肝癌的作用。有些慢性乙肝病人应当义无反顾、态度坚决地在专科医生的正确指导下应用抗病毒药物,把乙肝病毒一直控制在最低水平,并把病毒耐药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这样才有可能预防严重肝硬化发生,并降低肝癌的发病风险。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关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指南建议:1. 存在代偿期或失代偿期肝硬化证据(或成人患者APRI评分>2分)的所有成人、青少年和儿童慢性乙肝患者,无论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乙肝e抗原状态或乙肝病毒DNA水平如何,均需治疗。(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据)2. 对于无肝硬化证据(或成人患者APRI评分≤2分)的成人慢性乙肝患者,若年龄大于30岁,同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持续性升高,且存在乙肝病毒活跃复制证据(乙肝病毒DNA>20000IU/mL),无论其乙肝e抗原如何,均推荐接受治疗。(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据)3. 若无法检测乙肝病毒DNA:无论乙肝e抗原状态如何,只要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持续升高也可考虑治疗。(条件性推荐,低质量证据)4. 药物选择:首先推荐使用具有高耐药屏障的核苷(酸)类似物替诺福韦或恩替卡韦。2-11岁儿童推荐使用恩替卡韦。5. 其他人群(合并特殊疾病感染除外),不需要治疗,以免打破平衡,但需要继续监测。抗击肝癌,从预防肝炎开始目前乙肝疫苗已经普遍应用,并已被国家列为儿童计划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乙肝疫苗也许是世界上第一种防癌疫苗。若能预防肝炎,必定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肝癌的发病率。需要强调的是,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的保护率为 90-95%,但对少数人可能无效。接种乙肝疫苗后,必须产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且表面抗体的滴度要达到10 IU/毫升以上,才能预防乙肝感染。乙肝抗体滴度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因此,接种过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的人群,仍要定期体检,筛查乙肝。定期体检,及早发现癌变迹象对于乙肝人群来说,定期体检的目的是,查清自己体内乙肝病毒状态的现状,有无复制,是高复制还是低复制,有没有出现了肝功能损害及肝硬化,还可发现早期微小原发性肝癌等,也可以明确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对于有肝炎病史或HBsAg阳性者、肝癌高发区的自然人群、有肝癌家族史等肝癌高危人群,应每6个月做一次体检,包括肝功能、HBV DNA、甲胎蛋白与肝脏超声等检查,如发现有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改变、肝癌,应积极进行治疗。血清甲胎蛋白检测与肝脏超声检查相结合,是目前经济实用且有效的早期肝癌筛查方法。想要逃脱肝癌中的宿命,别忘了平时精心护肝1. 注意饮食卫生:改进饮水水质,坚决不吃过期发霉的食物和尽量少吃腌制熏烤等食物,这些食物中均含有的黄曲霉素和亚硝胺等有害因素会损害肝脏。2. 不饮或少饮酒:避免发生酒精性肝炎,损害肝脏的解毒功能等。酒精是促使乙肝病人向肝硬化及肝癌转化的最大危险因素。据报道乙肝患者饮酒的比不饮酒者的癌变率高3倍,可见烟、酒对乙肝患者的危害不小。3. 防止过多脂肪摄入:加强体育锻炼,避免脂肪肝、糖尿病等肝癌危险因素的出现。4. 合理作息不熬夜:疲劳是百病之源,积劳成疾,长期疲劳尤其是熬夜不利于肝脏的休息和自我修复。5. 增加水果和蔬菜摄入:其中富含的自由基清除剂能有效的预防肝癌。6. 心情愉悦不生气:怒伤肝,不良的情绪也会对肝脏造成极大的损害。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负责合成甲状腺激素,调节机体代谢,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当甲状腺激素生产过剩时,人体代谢加快,容易出现呼吸、心跳加速,大汗淋漓等症状,称为甲亢; 反之,当其供应不足时,人体代谢减慢,便会出现怕冷、嗜睡、皮肤粗糙等症状,称为甲低或甲减。 据统计,在超声检查中,约有20%以上的正常人均可发现甲状腺中有结节。其中女性发病率是男性7倍,而女性中又以育龄期妇女、中青年女性为多见。 其实,人的甲状腺里面本来是质地均匀,没有结节。但如果长了结节,有可能是癌或腺瘤,也有可能是增生的结节,但在没有定性之前,都统称为结节。 这就好比我们看一个人,假设光线不好,没有看清楚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时,我们只知道这是一个人,等走近一看,才能确定是一个男人、女人、老人或者小孩。甲状腺结节根据B超的检查结果可分为单发结节和多发结节;根据同位素的检查结果,可分为热结节、凉结节和冷结节。 早期的结节,只是在甲状腺体上的单个或多个大小不一的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可随吞咽上下移动,质地较正常腺体略硬,无压痛的肿块可长期维持原状或缓慢长大。 患者此时通常没有任何症状。随着结节的增多或增大,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面部潮红、腹泻、肿块侵犯邻近组织和器官,引起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障碍等情况。 不过,一旦甲状腺结节产生恶变,患者则会有颈部胀痛、紧迫感、肿块增大迅速等不适感。 究竟什么原因会导致甲状腺疾病的高发呢? 这主要与工业化的进程加快、辐射增加等有一些关系。工作环境有辐射、情绪长期处于压抑状态,或者情绪反复、剧烈波动;生活规律明显颠倒紊乱,都会引起内分泌和甲状腺代谢的异常,出现甲状腺结节。 此外,研究还显示,缺碘及过量碘摄入也可能导致甲状腺结节。 那么,一旦在体检中,发现甲状腺结节,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去一个比较专业的医疗机构,尤其是第一次就诊,最好能得到确诊。通过甲状腺B超、甲状腺功能、细针穿刺活检等检查确定甲状腺肿块的大小及性质。其中,彩超对结节的良恶性鉴定的准确率接近85%。 如果彩超显示结节是实质性包块、点状微钙化、边界不规则、其内血流丰富、周围组织浸润或伴有淋巴结转移,便可高度怀疑为甲状腺癌。 其次,要检查甲状腺的功能。抽血查甲状腺激素是判断甲状腺功能的量化指标。此外,核素显像也对判断甲状腺功能有一定价值。 一般只要结节超过1厘米,就应该引起重视。一旦超声提示出现低回声、微小钙化或边缘不规则等任何恶性的蛛丝马迹时,必要时可以进行穿刺检查。 不过,在很多情况下,检查结果往往提示,甲状腺结节为多发的,且大小并不太规律,但功能却是正常的。 这时候的处理,就会显得有些犹豫,需要超声定期检查结节的状况。有些多发性的良性结节,最好等一等再手术,等到结节超过4厘米,或者具有颈部压迫症状后再行手术。因为这个结节容易再长,倘若一有结节就切除,那么很可能有些人一生中要接受3~4次这样的手术,这显然不值得,还容易损伤神经导致声音嘶哑等并发症。 定期检查不可少 定期检查可以观察到甲状腺结节的大小以及性质的变化。 有一些结节虽然长得很大,但可能是良性的。但也有一些结节可能长得非常缓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结节中间若出现钙化点,很可能出现癌症的特征。 如果没有结节,一年查一次即可; 如果已经有结节了,且是良性的,半年或者大半年查一次即可; 如果结节总体像一个良性的,但有一些癌的特征,最好3个月复查一次。 多数可治愈 一旦证实了结节是恶性肿瘤,也不必谈癌色变。因为常见的甲状腺癌多为乳头状癌,其治愈率较高。即便是有些病人术后又有复发,但只要及时发现和手术,对生活质量和寿命没有太大影响,不必太紧张和怕耽误治疗。 甲状腺癌分类 甲状腺癌可分为四大类:有乳头状、滤泡状、髓样癌和未分化癌。 其中最常见的是乳头状癌,约占甲状腺癌的85%以上,其次有10%左右的是滤泡状癌,还有5%左右是髓样癌、1%~2%是未分化癌。 在甲状腺癌的四种类型中,乳头状癌发生率最高、治疗效果最好; 其次是滤泡状癌,但它能在早期通过血管转移到其他脏器,比如说骨骼、肺和大脑; 而髓样癌既通过淋巴转移,又通过血液转移,治疗起来比较棘手。 治疗效果最差的是未分化癌,目前几乎没有好的治疗手段,从发现到去世也就是三个月到半年左右。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仍是有效治疗甲状腺癌不可或缺的手段。 而对于有些人担心甲状腺切除后,身体会因缺乏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而影响新陈代谢,这个完全没有必要。因为现在人工合成的甲状腺素纯度已经很高了,服用非常方便。
肝脏血管瘤是一种很常见的肝脏疾病,绝大多数肝脏血管瘤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常常在体检或者由于其他疾病需要做腹部超声检查时偶然发现。肝血管瘤是由于肝脏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或继发性血管扩张所引起的肝脏良性肿瘤,约占肝脏良性肿瘤的59%~84%,尸检发现率约0.4%~7.4%。临床上可分为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肝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其中以海绵状血管瘤是最为多见的,本病多见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3,任何年龄的人群均可患病,30~70岁多见,可单发,也可多发,肝左右叶均可能发生,肿瘤大小不一,瘤体小者仅在显微镜下才能够确诊,大者可达20余公斤重,本病发展较为缓慢,病程可达数十年之久。肝血管瘤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为目前诊断肝血管瘤主要方法。肝血管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对肝血管瘤的确切确切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1、先天性发育异常学说: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血管瘤的发生为是先天性肝脏末梢血管畸形引起,一般认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肝血管发育异常,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肝血管瘤;2、激素刺激学说:有学者观察到在女性青春期、怀孕、口服避孕药等可使血管瘤的生长速度加快,认为女性激素可能也是血管瘤的致病机制之一;3、其它:如毛细血管组织感染后变形,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肝组织局部坏死后血管扩张形成空泡状,其周围血管充血扩张;肝内区域性血循环停滞,致使血管形成海绵状扩张。肝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及体征1、较小的肝血管瘤多无明显症状,较大的肝血管瘤病人可有上腹部胀痛。瘤体巨大压迫临近脏器者,可导致腹胀、厌食、黄疸、下肢水肿等。当瘤内血栓形成或出血时,可引起短暂急性腹痛。血管瘤破裂引起急性腹腔内出血和巨大血管瘤因广泛血栓形成,消耗大量凝血因子而导致DIC;2、较小血管瘤无体征,较大血管瘤,右上腹可触及到包块,肝大;3、血管瘤多为单发,其直径一般多小于4厘米。肝血管瘤常在体检或者B超检查时偶然被发现,它的大小、形态和数量均不一定,往往属先天性。肝血管瘤的并发症患有肝血管瘤疾病的同时,也可能会引起其他的一些并发症,常见的肝血管瘤并发症主要有以下几种:1、肝血管瘤破裂、出血:可引起急腹症或内出血和休克症状;2、血小板减少症、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少数肝血管瘤病人常会因为凝血机制障碍而引起此病症;3、肝脏肿大:肝血管瘤长到一定大时会引起肝脏肿大;4、肝囊肿:约10%的肝血管瘤患者会并发肝囊肿。肝血管瘤外观呈紫红色或蓝紫色,多呈不规则分叶状,质地柔软或富有弹性感。切面呈蜂窝状或海绵状,有血栓及纤维疤痕形成,偶而伴有钙化或整个血管瘤出现钙化,疾病末期似疤痕,因而称硬化性血管瘤。肝血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1、肝脏超声一般作为首先检查,其准确性可达80%~94%。典型的肝脏血管瘤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高回声区,边界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少部分表现为低回声,呈非典型表现,这种类型容易和非均匀性脂肪肝和肝癌混淆,一般需要进一步进行CT或MRI检查,以明确诊断;2、CT检查: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灶,可单发或多发。CT增强造影对肝血管瘤的定性有很大帮助,尤其在与肝癌的鉴别诊断上;3、MRI:对于肝脏血管瘤具有特别的诊断价值,不会遗漏较小的病灶。T1弱信号,T2高强度信号是鉴别肝癌的重要指征;4、其他:肝脏超声造影以及同位素标记红细胞肝扫描对诊断肝脏血管瘤均具有很高的特异性。肝脏血管瘤的治疗1、绝大多数肝脏血管瘤患者血管瘤都比较小(多≤4cm)且无任何症状,对于这部分患者无需做特殊处理,以观察为主,定期复查肝脏超声即可。多数患者的血管瘤不会有很大的变化,一般保持原有的大小,少部分患者血管瘤会随着时间而长大且速度有快有慢,具体生长速度和个人有关,血管瘤生长较慢者,一年复查一次肝脏超声即可,生长速度较快者,则需要每隔3个月或者半年做一次复查;2、手术治疗: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肝脏血管瘤的首选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的指征包括:⑴、患者有持续而明显的源于肝脏血管瘤的临床症状;⑵、患者出现继发于肝脏血管瘤的并发症,包括血管瘤破裂出血、严重的血小板减少、贫血等;⑶、少数诊断不明确,不能排除肝癌者;⑷、对一些特殊部位的血管瘤(如紧邻肝门、下腔静脉及肝实质内肝静脉主干等)可进行预防性治疗,以免瘤体增长过大,与周围组织形成广泛的交通血管。手术方式的选择主要根据血管瘤的大小、部位以及患者的全身情况而定。单发局限性的血管瘤可行局部肝切除;瘤体较大或者主瘤旁边有较多子瘤者,可行规则性肝切除或者肝叶切除,对主瘤切除后的残余子瘤,可行肝血管瘤捆扎、射频消融或微波治疗;如血管瘤范围超过半肝,余肝代偿明显,且肝功能正常者,可行扩大半肝切除。3、介入治疗:是一种创伤较小的治疗方法,其疗效肯定,并发症较少。包括经肝动脉栓塞、硬化和经皮穿刺瘤内注射硬化剂治疗。
1、热毛巾敷眼10分钟,温水冲洗眼睛。热敷可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对睑板腺功能的恢复有一定帮助。 2、滴眼药水改善眼睛干涩。眼药水是否能润眼,一是看药水成分,二是看滴药水的频率。某些成分的眼药水并不适合健康的眼睛,有眼病的话更要对症治疗。 3、常喝绿茶、乌龙茶或铁观音改善眼睛干涩。茶叶含丰富胡萝卜素,能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不但能减少电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还能预防眼睛干涩引起的干眼症。 4、眼保健操改善眼睛干涩。眼保健操可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减轻眼部疲劳。 5、抹护眼霜。注意护眼霜的成分,不可乱用,避免引起眼睛干涩。 6、打呵欠、含酸梅改善眼睛干涩。利用打呵欠流泪润眼固然可行,但并不是想打就能打。口含酸梅刺激眼泪倒是不错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眼睛干涩。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大家一定要爱护,不要把本来清澈的眼睛,逐渐变得浑浊、不清晰。以上方法对于很多眼睛不适症状,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桥本氏甲状腺炎全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又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是一种以自身甲状腺组织为抗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甲状腺疾病大家族中,如果按患病率高低排序,桥本氏甲状腺炎是当之无愧的老大。该病“重女轻男”,男女患者比例大约1:10,高发年龄在30~50岁。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呈低龄化趋势。由于本病是由一位叫“桥本”的日本医生在上世纪初首先发现并报道,因此又叫“桥本氏甲状腺炎”或“桥本氏病”。桥本氏甲状腺炎可分为以下8种基本类型:1、乔本甲亢:患者伴发甲亢,部分病例还可有浸润性突眼、粘液性水肿等。可有典型的甲亢表现。这类患者甲亢状态可持续数年,常需要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手术切除或放射性核素治疗均不适宜,易发生永久性甲减。2、假性甲亢:少数患者可有甲亢的临床表现,如心悸、多汗、神经过敏等,但甲状腺功能检查无甲亢证据,TG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M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阳性。这种病人无需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症状可自行消失。3、突眼型:本病可发生浸润性突眼,其甲状腺功能可正常、亢进或减退。眶后肌有淋巴细胞浸润、水肿。血清TG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TM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均为阳性。4、类亚急性甲状腺炎型:少数患者发病较急,伴发热,甲状腺迅速增大,伴局部疼痛和压痛,血沉加快,但摄碘率正常或增高,甲状腺抗体高滴度限性。5、青少年型:青少年甲状腺肿中,桥本甲状腺炎约占40%,其甲状腺较小,甲状腺功能正常,甲状腺抗体滴度又较低,临床诊断较困难。有部分患者甲状腺肿增大较迅速,称青少年增生型。部分患者可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6、纤维化型:病程较长的患者,可出现甲状腺广泛纤维化。表现为甲状腺萎缩、甲状腺功能减退,部分患者纤维化不均匀,出现一部分或一叶致密纤维化病变。局部质控坚硬,其余部分为典型淋巴细胞浸润,易误诊为肿瘤。7、伴甲状腺腺瘤或癌:常表现为孤立性结节,结节部为腺瘤或癌的病理改变,其余部分为桥本甲状腺炎的组织学变化。8、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表现为自身免疫性多发性内分泌病。临床上可有甲减伴发艾迪生病、糖尿病、甲状分腺功能减退、原发性闭经等。也可伴发其他自身免疫病,如恶性贫血、重症肌无力、自身免疫性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起初无特殊感觉,甲状腺对称但逐渐增大,有甲亢、甲亢伴甲减、甲减等多阶段不同表现,抽血检查可见甲状腺自身抗体升高。其临床表现的改变,都是因为抗体破坏了甲状腺的细胞。一方面,细胞内存贮的大量未释放入血的T3、T4在细胞破坏后入血,可能产生甲亢的临床表现;另一方面,随着细胞破坏越来越多,T3、T4数量最终趋于枯竭,即甲减。因此,典型的桥本氏甲状腺炎一般都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一过性甲亢:一般历程为几个月,绝大多数没有临床症状,甚至没有FT4的增高,这个与甲状腺破坏速度有关,破坏速度快,短时期释放的多,就容易甲亢,抗体检测数值高可能有提示;2.稳定期:在一过性甲亢过后,会出现稳定期,毕竟甲状腺也是那种储备及其丰厚的器官,想甲减也没那么容易;3.甲减期:最终,该病会走向甲减。诊断依据:桥本氏甲状腺炎,其TPO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G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R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0.17%、100%、6.25%。而甲状腺功能亢进的阳性率则分别为:30.3%、70.21%、90.90%。因此检测三种抗体有利于区别早期的桥本氏甲状腺炎和甲状腺功能亢进。TRAB是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特异性抗体。而桥本氏甲状腺炎重点在于甲状腺抗体系列中的TPO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是桥本氏甲亢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首选指标,其测值往往数十倍增高,临床多以高于400为确诊,常见高于1000的患者。如何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表现复杂,如何正确治疗很关键,明白了甲亢的表现多是一过性的,那么ATD(抗甲状腺药物)这类的药物纯属多余,手术、I131这些更不考虑。ATD本身对已经释放入血的T3,T4也完全没有效果。常用治疗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10mg,tid,这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量,桥本可以比这个量小一些。甲状腺功能正常功好的患者可以不干预,目前针对自身免疫进程的方法也还没研究出来。进入甲减期,替代治疗。
钙剂是骨质疏松症的基本防治措施,骨质疏松症患者可通过食物增加钙质吸收,这是最好的补钙方法。常见的富含钙的食物有: (1)乳类与乳制品:牛、羊奶及其奶粉、乳酪、酸奶、炼乳。 (2)豆类与豆制品:黄豆、毛豆、扁豆、蚕豆、豆腐、豆腐干、豆腐皮、豆腐乳等。 (3)鱼、虾、蟹类与海产品:鲫鱼、鲤鱼、鲢鱼、泥鳅、虾、虾米、虾皮、螃蟹、海带、紫菜、蛤蜊、海参、田螺等。 (4)肉类与禽蛋:羊肉、猪脑、鸡肉、鸡蛋、鸭蛋、鹌鹑蛋、松花蛋、猪肉松等。 (5)蔬菜类:芹菜、油菜、胡萝卜、萝卜缨、芝麻、香菜、雪里蕻、黑木耳、蘑菇等。 (6)水果与干果类:柠檬、枇杷、苹果、黑枣、杏脯、橘饼、桃脯、杏仁、山楂、葡萄干、胡桃、西瓜子、南瓜子、桑葚干、花生、莲子等。 在进食富有钙质的食物中,牛奶不仅含钙量高,而且其中的乳酸能促进钙的吸收,是最好的天然钙源。海米营养丰富,富含钙、磷等微量元素。油菜的钙、铁含量十分丰富。黑芝麻补钙优于白芝麻。进食富含钙质食物时应注意:食物保鲜,炒菜时间宜短,菠菜、茭白、韭菜都含草酸较多,宜先用热水浸泡片刻以溶去草酸,以免与含钙食品结合成难溶的草酸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