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我的男宝宝13个月,以前很爱分享,可现在他自己的玩具是不让别人玩,如果被别人玩了,他要抢回来而且还喊得很凶,哪怕自己手上已经拿满了玩具,还是要抢。但是到了别人家,他又把别人的玩具占为己有。我为此十分尴尬,宝宝这是怎么了?请问该怎么办?首先,宝宝13个月龄之前的分享,肯定不是真正的分享。6月龄时宝宝刚学会区分自己和妈妈是独立的个体,13月龄的孩子能将自己与环境区分开来,还分不清楚什么是自己的东西,什么是别人的东西。他觉得他看到的就是他的,更别说被他拿在手里的玩具了。到了幼儿园小班的时候,老师才会开始教小朋友们如何分享。其次,家长觉得尴尬是因为用大人的道德观判断了孩子的这种行为。强制性的让孩子学会分享,这样表面上孩子可能遵从了大人的意志,但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反而不利于自性化的过程,超我过分强大,压抑了本我的发展,无法完善的整合为自我。内在的大人压制了内在的小孩,长此以往,孩子说话就像个“小大人”,但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等到被压抑的本我突然爆发,就会想火山一样一发不可收拾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从小到大表现优异的孩子,到了青春期更容易叛逆、走极端的原因。最后,“相信孩子个人成长的力量”,相信孩子们自己的能力,他们在磕磕碰碰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成长成一个个自我意识完善而独立的个体。案例二、宝宝15个月,玩的时候遇到一些意外的事情就会哭,比如玩着玩着把边上的东西碰落或者拆了个小零件装不回去,一直要等到大人去帮忙才不哭(其实自己会把东西捡起来或者装回去)。这一时期的孩子正处于秩序敏感期,当规则感被打乱的时候很容易失控。这时候家长不用跟他讲太多大道理,只需要在帮助他把玩具恢复原状的同时,给予温柔地安慰,家长千万不要被孩子的哭闹影响失去理智,大声斥责甚至打骂孩子。另外,儿童的语言发育还不足以表达他内心的丰富想法,所以悲伤、愤怒、后悔、自责等等各种情绪都是用哭来表达。本文系叶蓓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亲子关系,指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生物血缘关系,在心理学中指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人生中形成的第一种人际关系,也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具有极强的情感亲密性。亲子关系是以血缘为基础建立的关系,亲子关系不会随时间、地点以及其它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正因为其所具有的稳定性,决定了其对儿童心理健康有着长期稳定的影响。简而言之,亲子关系的特征决定了其对儿童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对儿童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密切相关。作为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教养方式、行为、情感交流等又是构成儿童成长过程中亲子关系的重要因素,对儿童心理发育和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结合家庭与儿童的实际情况持续的进行调适。在亲子关系的调适过程中应坚持父母的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原则,同时父母还应包容、了解以及理解儿童。父母与儿童之间在亲子关系的调适中应确立共同承担义务与共同享受权利的关系基础。主要表现就是,通过亲子关系调适原则的贯彻,使得父母与子女都能够互相尊重,确保家庭成员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怎样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呢?第一,应将儿童看作有能力个体的去看待。父母应信任儿童,尊重儿童的个性,给予儿童适当的自由选择,不应将父母的意愿强加给儿童,进而提高儿童的独立性。第二,应深入了解儿童内心感受。父母应耐心细致的观察儿童,多与儿童进行沟通,关注儿童内心的感受与需求,应给予儿童多一些的鼓励,少一些指责,尽可能多的和儿童一起参加活动,进而和儿童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第三,应让儿童明确父母想法。父母应主动告诉儿童为什么父母会对他们有这样那样的要求和限制,应尽力取得儿童对自己要求的理解,父母的责任是对儿童进行引导,而不是通过权威来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如可以通过让儿童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不断的增加体验,让儿童领悟到是非,或者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儿童精神病学中,儿童情绪障碍(emotional disorders)是指发生于儿童期18岁以下的各种情绪问题,过去被称为儿童神经症(childhood neurosis)。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将其列入“F93 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近年来,国外的研究资料显示儿童情绪障碍的发生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至少有3%的儿童患有各种情绪障碍。情绪障碍在儿少精神障碍中占第2位,仅次于儿童行为障碍。现在,我们简要讲解一下,儿童情绪障碍之一——儿童焦虑障碍。儿童焦虑障碍(anxious disorder)主要表现为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出现的紧张、恐惧和不安。常伴有自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异常。在临床上,根据起病形式、临床特点可分为:(1)广泛性焦虑症为广泛持久性焦虑,焦虑程度较上述症状为轻,但持续时间长,甚至长达2-3个月。儿童广泛性焦虑障碍表现为主观的焦虑体验外显的不安行为和生理反应,不同患儿三方面的表现程度不一样,或以其中的一种为主要的临床形式,焦虑体验,患儿表现为过分地、广泛地担心自己的社交、学业,最常见的是担心考试成绩不好、不安行为,年幼的患儿由于语言发育尚未完善而难以很好地表达他们的不安或恐慌,表现为爱哭闹、不安易烦躁、不愉快、不易安抚、生理反应,儿童焦虑的躯体症状包括不安、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激惹、肌肉紧张、食欲下降、睡眠障碍和排泄习惯紊乱。这时需要与多动症、厌食、厌学相鉴别。(2)惊恐发作为急性焦虑发作 表现为突然发生强烈的烦躁不安、紧张、恐惧,伴有明显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根据发病原因和症状特征由可分为三种类型:(1)分离性焦虑 多见于学龄前儿童,当与亲人分离时而产生明显的焦虑情绪。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指儿童与主要依恋对象离别时产生的严重焦虑反应。表现为恐惧不安、害怕、对亲人的怀念、怕亲人一去不返、怕亲人离开后会出现什么可怕的事情。多见于幼儿园或小学刚入学阶段,如果已经上了一段时间幼儿园,但家庭环境发生变化或孩子自己近期生病了,也会出现分离性焦虑,这种情况容易被家长忽略。(2)过度焦虑反应 表现对未来过分担心、忧虑、不切实际的烦恼,常为一点消失影响情绪而惴惴不安、焦虑烦恼。(3)社交焦虑障碍 每当儿童与人接触或谈话时会紧张、害怕、局促不安,尤其是当接触陌生人或在新环境,表现为持久而过分紧张不安、烦躁焦虑,并企图回避。儿童社交焦虑障碍指儿童持久地害怕一个或多个社交场合,在这些场合中儿童被暴露在陌生人面前,或者被其他人过多地关注时出现焦虑反应。在门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分离性焦虑或广泛性焦虑的孩子,家长的求诊目的往往是这孩子最近不好好学习、没事找事,不愿意去学校/幼儿园。作为一名儿童心理医生,我总是喜欢站在孩子这边,帮孩子说话,他们可能真的是内心很焦虑,只是不知道如何表达,这时候更需要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过去人们认为儿科是“小儿科”,儿童是缩小版的成人,拿解决成人问题的方法去解决儿童的问题。现在,这种观点已被否定。在门诊工作中,我经常会看到一个孩子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甚至姥姥姥爷全家陪同来看病,这时谁也不会把儿童的事情当成小事情,这完全是全家人的事情,这是关系到全家未来的事情,它可不是小事情。只要知道孩子生病了,父母可以四处奔波、任劳任怨、不眠不休。那么,如果父母不知道孩子生病了,该怎么办呢?所以,首先应该把疾病认出来,疾病的识别应该放在第一位。在所有疾病分类中,心理疾病是最难识别的,儿科本身就被称为“哑科”,儿童心理疾病的识别更是难上加难。儿童因为本身认知能力的发展有限,其“述情能力”也不完善,他们通常不知道怎么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想法用语言准确地表述出来,这时从外表根本看不出来孩子生病了。当孩子用发脾气、不想上学、诉说身体不适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时,家长多数不理解,认为孩子是无理取闹、逃避上学、无病呻吟。有些细心的家长有时会发现孩子最近总是无缘无故地发脾气、突然不想上学了、特别容易哭泣、很粘人……这时候可能会带孩子来心理门诊就诊;还有一些孩子主诉是头痛、头晕、胸闷、胃痛等躯体症状,家长可能首先带孩子去神经内科、呼吸科、消化科等内科科室就诊,但全部检查一遍,却没有发现严重的躯体疾病,这时才转诊到心理门诊。到心理门诊之后,专业的心理医生会仔细的问诊,抽丝剥茧,进一步了解孩子最近在学校的情况、家庭的情况、平时的性格、与同学、家人的关系等心理社会因素,再结合门诊辅助检查的结果,才可以明确诊断并确定治疗方案。从我多年心理诊疗工作的经验,我觉得心理疾病的诊断就像福尔摩斯破案一样,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每句问诊之后孩子的面部表情、孩子与父母的眼神交流、父母之间的默契度……这些都可以帮助分析问题、找到症结所在。找到问题的根源如何治疗这又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今后,我会分几个章节给大家逐步介绍儿童心理门诊常见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的识别与干预,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