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样的病人需要进行乳房再造? 各种原因的乳房缺损需要进行乳房再造,肿瘤性的大多为乳腺癌乳房切除术和部分多发乳腺纤维瘤乳腺单纯切除患者,还有部分因乳腺手术导致乳房形态不佳的患者。 2.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的目的是什么? 乳腺癌手术不仅在生理上对女性造成巨大创伤,还造成术后沮丧、压抑等心理问题。乳房再造能恢复病人的外观,避免上述心理问题,使乳腺癌患者真正康复。 而且术后患者在穿戴内衣后能达到两侧对称,不必佩戴假体,避免佩戴假体引起的种种不适,能自由运动,避免佩戴假体时假体脱落引起的尴尬。 3. 乳腺癌术后何种病人不宜进行乳房再造? 乳腺癌术后有三类患者不宜进行乳房再造。 一是不愿进行乳房再造的患者; 二是身体情况较弱,难以承受再次手术的患者; 三是乳腺癌预后较差,或有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的患者。 4. 乳腺癌术后何时可以进行乳房再造术? 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即时再造,就是在乳腺癌手术的同时进行乳房再造,其好处是只需进行一次麻醉和手术,住院时间短,费用少,恢复时间短,减少了乳房切除对患者的心理创伤。 另一种情况是延期再造,完成化疗和放疗后,经乳腺科医生体检无异常后再造。 5. 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对复发监测有无影响? 据现代医学大样本调查显示,乳腺癌术后做乳房再造和未做乳房再造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和长期生存率是相同的,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也不影响乳腺癌术后复发的监测。 6. 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的过程是怎样的? 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需多次手术才能再造一个完美的乳房。 第一次手术完成乳房基本形态的再造,一般需要住院治疗。第二次手术在第一次手术半年后,待再造的乳房基本稳定后进行。 第二次手术主要进行乳头乳晕的再造和一些局部的修整,一般在门诊就能完成。 7. 乳房再造有几种方法? 目前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方法有两大类,一是以乳房假体为主,二是自体组织乳房再造。 以假体为主的乳房再造是在皮下或胸大肌下放置一个假体来替代切除的乳房。以假体为主的乳房再造手术过程简单,患者恢复较快。但其最大缺点是在皮下组织量或皮肤不够时,需用背阔肌皮瓣来覆盖,背部会遗留一个较大的疤痕。 其次有部分患者会发生假体包膜囊挛缩,引起再造乳房变形,手术失败,特别是需要进行放疗的患者包膜囊挛缩的几率更高。其他并发症有乳房疼痛、假体周围感染、假体漏等。 自体组织乳房再造是用患者身上其余部位的组织再造乳房。其优点包括:再造的乳房和对侧的乳房手感一致,都以脂肪组织为主,组织的流动性也和对侧的乳房一样。 而且再造的乳房和对侧乳房一样,也会随着身体发福而发福,或随着年龄增大而下垂。其缺点是手术比较复杂,恢复时间长。
在乳腺的影像学检查中,包括乳腺X线、彩超检查和磁共振检查,其标准诊断报告均注明乳腺改变BI-RADS多少级,很多病人看不懂,甚至有部分病人及家属认为2级、3级就是癌症的2期、3期,引起无谓的恐慌。其实,BI-RADS(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即美国放射学会推荐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这样的报告更加规范化。其各个分级意义如下:0级:说明检查获得的信息可能不够完整,即目前检查不能全面评价病变,需要进一步其他影像学检查诊断。比如有些病人有体征(如临床扪及肿块或团块、临床未扪及肿块或团块的乳头溢液、不对称性增厚、皮肤及乳头改变等),然而影像学检查却无征象,对这部分病人而言,需要召回,结合其他检查后再评估。I级:未见明显异常。如无肿块、无结构紊乱、无皮肤增厚、无微钙化等。II级:有病变,然而病变为肯定的乳腺良性肿块(如纤维腺瘤、纤维脂肪腺瘤、脂肪瘤、单纯囊肿、积乳囊肿、积油囊肿)、肯定的良性钙化(如环状钙化、边界清楚的短条状钙化、粗的斑点状钙化、稀疏的大小较单一的圆点状钙化、新月形的沉积性钙化等)。建议定期随访(如每年一次)。包含乳腺假体植入也属于此级。III级:有病变,然而考虑良性疾病可能,但需要缩短随访周期(如3~6个月一次)。必须强调的是,此类并非是不确定的类型,但是对于乳腺影像学检查来说,它的恶性几率小于2%(亦即几乎都是良性的)。如①年龄<40岁的实性椭圆形、边界清、纵横比<1的肿块,良性可能;②多发性复杂囊肿或簇状小囊肿;③瘤样增生结节(属不确定一类)等。BI-RADS 3级病人复查后的评估:年龄在35-39岁的实性肿块初次检查为3级,无家族史,3-6个月复查,①肿块缩小、消失→2级;②肿块无变化,3-6个月再次复查,仍无变化→2级;③肿块增大,向恶性征象变化→4级(活检)IV级:有异常,不能完全排除恶性病变可能,需要活检明确(★针吸细胞学检查、空芯针穿刺活检、手术活检等)。此级恶性比例3%-94%。如:①不符合全部超声声像的纤维腺瘤和其他良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表中恶性表现1-3项);② 40岁以上超声良性征象的实性肿块病变,此病变可能无特征性乳腺癌形态,但属高发年龄,有恶性的可能性。IVa级:用来表述需要介入处理但恶性度较低的病变。其病理报告大多都不是恶性的,在良性的活检或细胞学检查结果后常规随访6月是合适的。此类包括一些可扪及的、部分边缘清楚的实体性肿块,如影像学提示纤维腺瘤、可扪及的复杂性囊肿或可疑脓肿。IVb级:此类包括中等恶性度的病变(intermediatesuspicionofmalignancy)。放射诊断和病理结果的相关性接近一致。在此情形下,良性随访取决于这种一致性。若影像学检查和穿刺活检结果不一致,则需要切除活检。IVc级:此类为中等稍强恶性度的病变(moderateconcern),虽不具备象5类那样的典型恶性特点,但此类病理结果大多是恶性的。此类包括边界不清、不规则形的实体性肿块或者新出现的微细的多形性成簇钙化。V级:高度怀疑为恶性病变(几乎认定为恶性疾病),需要手术切除活检,具有95%以上的恶性可能性。如影像学中带毛刺不规则形密度增高的肿块、段或线样分布的细条状钙化,或者不规则形带毛刺的肿块且其伴随不规则形和多形性钙化,超声中蟹足样改变,恶性晕征等是归于5类。VI级:已经由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当然,上述只是从影像学中判断乳腺疾病的程度,具体情况应当结合临床医师的判断来综合分析。
乳腺肿块是乳腺癌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其中80%的患者因无意中发现乳房肿块就诊,随着肿瘤普查的开展,患者防癌意识增强,通常自我检查,多数女性将乳腺小叶误认为肿块而忧心忡忡,究其原因当为不正确的自检方法。下面就自检做一下简单的介绍:1、首先面对镜子,仔细观察乳房的形状、表面的肤色、有无凹陷、是否对称、乳头有无溢液,如图一。2、张开五指,用指腹拈拈乳房,检查有无肿块。用左手检查右侧乳房,右手检查左侧乳房,如图二。3、并拢除拇指外的其余4指,在乳房上滑动,以划圈的方式或先从内侧滑动到外侧、再从外侧滑动到内侧(如同看表一样,顺时针或逆时针检查乳房,最后查乳头乳晕)。如果滑动时被卡住,可能有肿块,如图三。4、采取仰卧的姿势平躺在床上,四指并拢后,顺时钟方向揉压乳房,仔细查找有无肿块。如果摸到有散在的颗粒状物,就应该去请教医生,如图四。5、把四指放到腋下,检查有无肿块。然后稍稍用力抓乳晕,检查有无溢液,如图五。本文系赵成鹏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以一种较少见的无菌性样特殊类型乳腺良性病变,是以乳晕处集合管明显扩张、管周纤维化和大量炎性细胞、特别是浆细胞浸润为特征。发病率较低,大约占同期乳腺良性疾病1.41%~5.36%。此病病因不清楚,一种认为早期可能是厌氧菌感染造成,普通抗生素治疗无效。另一种认为可能开始即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但手术中几乎均能发现导管扩张,扩张导管内有粉刺样或奶酪样填塞物。本病难以与乳腺癌鉴别,易造成误诊误治,或被作为一般乳腺炎反复切开引流、伤口经久不愈、反复发作。该病属于乳腺良性疾病的疑难杂症。医学上也称乳腺导管扩张症、闭塞性乳腺炎、化学性乳腺炎、粉刺性乳腺炎等。 一般而言,乳腺导管扩张是以乳头附近主导管引流停滞为基础而命名的。当病变发展到一定时期时,各级导管周围出现以浆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时才称为浆细胞性乳腺炎。一、浆细胞乳腺炎的临床特点包括有:1、发病年龄轻,多见于30~40岁非妊娠哺乳期妇女。2、多以乳腺肿块就诊,肿块常位于乳晕深部或乳腺各象限。其长轴与乳腺导管走行一致,质地偏硬,边界不清,乳晕下肿块可与皮肤粘连,可有触痛。3、多数病人有非周期性乳房痛,急性期可出现红、肿、热、痛,伴有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常有触痛,易误诊为急性乳腺炎。4、可伴有乳头溢液,多为水样浆液性或脓性,可有血性溢液。溢液涂片可见大量浆细胞或炎性细胞。患侧乳房常有乳头内陷或变形。 5、本病病程长短不一,可在数月或数年之间。6、乳腺导管造影显示导管扩张——但不主张行该项检查,有可能加重该疾病可能。7、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见增生细胞和炎性细胞。8、乳腺钼靶摄片及磁共振检查可见乳晕下区呈现均匀致密肿块影(小于40岁女性建议采用磁共振检查,钼靶检查难以鉴别)。二、浆细胞乳腺炎的外科治疗原则:浆细胞乳腺炎是一种良性疾病,罕见自愈,病程常迁延数年且缺乏特别的有效方法。本病为非细菌性炎症,其抗炎疗效不明显,外科有下面几种方式:1、保守治疗:对于急性炎症期浆细胞性乳腺炎,首先用抗厌氧菌和头孢类抗生素联合使用,待急性期炎症好转后仍有乳房肿块者,采用三苯氧胺(他莫昔芬)治疗。对于乳房积液或合并脓液较多时,都需要切开排脓,积极按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处理后再考虑后期手术,以提高疗效。女性乳房的发育主要由于雌激素的作用,服用三苯氧胺后,可以阻断女性体内雌激素对乳房的刺激作用,使得乳房组织处于相对休眠不应期。这样可以使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所引起的浆细胞乳腺炎的组织处于休眠状态而使渗出减少,炎症消退。2、单纯乳房切除术:肿块巨大,病变弥漫,窦道形成伴有反复感染,或病人与家属强烈意愿且年龄较大者可以考虑。该方法属于迫不得已所选择,故需要考虑病人术后所承担的家庭-社会-心理因素的困扰,建议采用假体植入改善美观问题。3、病灶扩大切除或象限切除:以肿块为中心的局部切除或区段切除,其术后容易复发,故不主张;建议行病灶扩大切除或象限切除——扩大切除主要是以病灶为中心的导管所在小叶及其周围部分正常的整个小叶一并切除,有时小叶象限,有时大于象限。三、浆细胞乳腺炎外科治疗中的注意事项:1、手术中要保证病灶的完整切除包括周围部分正常乳腺组织,不应有灰暗的病变组织,以防止复发。创面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术尔泰(有条件可用)反复冲洗,缝合伤口不留死腔,但对于切除过多无法将腺体端端缝合时,建议使用负压吸引管引流1周或更长时间,让场面自行闭合。有脓肿者先行脓肿切开引流,待炎症消退后再行病灶扩大切除。2、本病患者大多数反复发作或已行多次手术治疗,病情较复杂。病灶累及的范围及深度都较大,有的表面看似红肿面积不大,但侵犯了乳腺后间隙。如果炎症侵及乳腺范围达1/2~4/5,应考虑行整个乳腺切除。急性炎症期手术者,需要3~6月后行假体植入,无急性炎症者,一期假体植入。3、术前要做乳房B超,有条件最好行乳腺磁共振平扫及加强检查,这样对病灶的范围、数目、深度等有全面了解,既有利于医师术前评估更准确,也有利于患者做好思想准备。4、病灶扩大切除术前最好通过麦默通或巴德针等粗针穿刺设备获得准确的病理诊断,扩大切除手术后必须再作病理检查,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以防漏诊乳腺癌。
随着彩超技术的不断提高,其敏感性越来越高,能够发现许多微小的乳腺结节,这一方面为早期发现恶性病灶提供了可能,一方面也增加了女性朋友的心里负担。在乳腺癌发病率越来越高的今天,经常有病友问:医生,我的乳腺结节是恶性的吗?需要手术吗?其实,判断一个乳腺结节是否需要手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结节本身的特征:包括大小、部位、质地、活动度及生长速度等。囊性结节一般观察;囊实性结节需要进一步检查,大多手术切除;可以扪及结节或更大的实性结节一般建议切除;彩超描述为边界不清、血流丰富、血流阻力大、Birads分级IV及以上、位于乳房边缘的、质地较硬、活动度较差或快速生长的结节需要考虑恶性可能,需进一步检查并活检; 二、患者本身的特征:年轻人的小结节朵以良性居多,老年人的结节不论大小均需密切观察,及时处理;有乳腺癌家族史的患者应密切注意;恐癌的患者,如过分紧张,及时切检;对于孕前检查发现的结节:如可扪及或有恶性可能,建议孕前手术切除,以免因孕期因体内激素变化导致肿块生长加速因其内心恐惧,又可消除乳房增大可能掩盖其恶性本质而不被发现的风险,对于做试管婴儿的病友更加如此,但是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辅助生殖增加结节恶变。 几个注意事项: 1. 乳房彩超检查的最佳时间是月经后一周左右,因此时乳房体积小; 2.对于彩超发现的不可扪及小结节,一般需要先动态观察,两次以上彩超结果证实结节存在; 3.结节一般与乳房疼痛无关,切除结节的目的是防止恶变或治疗恶变结节; 4.实性结节一旦形成,药物一般无法使其消除; 5.结节的大小不是判断良恶性的指标,应综合考虑!
内分泌治疗:三苯氧胺 1、 如果你的病理报告中ER/PR有1%以上的阳性,你就有指征使用三苯氧胺,用药时间至少5年,对于部分高危患者还须延长至10年。 2、 三苯氧胺是个低毒性高疗效的药物,它物美价廉,又能延年益寿,大家不要错过。有时候我们在随访过程中,有些人更愿意求助于疗效不明确的中医药,而不吃西药,最后误了自己的病程,很令人痛心。 3、 长期服用三苯氧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概率1.6/1000,也就是说1000个病人才有不到2个人发生。只要你在使用三苯氧胺的过程,每年做一次妇科彩超检查就能排除。如果子宫内膜超过1cm,或有阴道出血才需要引起注意。 4、 三苯氧胺可以一次一片,一天两次;如果怕忘记吃药,可以每天吃一次,一次两片。你可以把药瓶放在显眼处或床头,这样就不会忘记了。 5、 好了,说了这么多,该记得吃药了。
骨髓抑制是多数化疗药的常见毒性反应,大多数化疗药均可引起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使周围血细胞数量减少,血细胞由多种成分组成,每一种成分都对人体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任何一种成分的减少都使机体产生相应的副反应。目前,由于目前医疗资源的日益紧缺,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日间化疗或者化疗后立即出院。这就造成了患者化疗间歇期必须在家休养,化疗间歇期患者如何应对骨髓抑制这一常见毒副反应就至关重要。骨髓抑制是指骨髓中的血细胞前体的活性下降,也就是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的降低。因中性粒细胞平均生存时间最短,约为6-8小时,因此骨髓抑制常最先表现为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平均生存时间约为5-7天,其下降出现较晚较轻;而红细胞平均生存时间为120天,受化疗影响较小,下降通常不明显。化疗后最先也是最常出现的骨髓抑制是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这也是由于白细胞的“寿命”决定的,白细胞通常“寿命”3-7天,因此白细胞降低多发生于化疗后5天左右,医生常要求化疗患者出院后每隔2-3天检查血常规一次。白细胞下降患者不会感觉不舒服,但白细胞下降可以诱发感染甚至发生生命危险,化疗后体乏无力或者进食减少的患者,发生白细胞严重下降或者严重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大,必须密切观察血常规变化。因此,如果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或者血小板总数低于正常范围,不但要给予对症升白治疗,还要勤查血常规,建议每1-2天检查一次。化疗后骨髓抑制通常在化疗后7-14天最为明显,对于乳腺癌接受双周化疗方案(密集化疗方案)的患者,由于化疗间歇期短,为保证能按期化疗,即使白细胞正常,也需行预防升白治疗,一般化疗后48小时开始升白治疗,至少连续使用7天,用升白药物治疗期间血常规检查也应该按上述要求进行。除了双周方案,还有些化疗方案骨髓毒性强,也建议使用预防升白治疗,方法同前,为了避免出现严重骨髓抑制的发生,建议连续升白治疗,切不可自行中断,造成严重后果。白细胞低于3.0*109/L,给予升白治疗,白细胞升至>10.0*109/L后可停止升白治疗,不到上述标准需连续升白治疗。停用升白治疗后白细胞会再次下降,因此,停用升白治疗后仍需每3天复查1次血常规。使用升白治疗后,白细胞会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甚至超过30.0*109/L,或者出现全身骨关节酸痛,这些均为用药后的反应,请勿惊慌及擅自停药,请继续按上述要求完成升白治疗的疗程并多喝水,停药后白细胞会恢复正常,疼痛患者可口服“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商品名:必理通或散利痛)”止痛治疗。化疗后患者尽量避免前往人多的地方,因为我们人体的“卫士--白细胞”下降会导致机体抵御外界细菌或病毒的能力下降,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化疗后白细胞降低或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下降导致的发热不容小觑,因为机体抵抗力下降,一个小小的感染可能会严重至威胁生命,因此,如果出现发热,请马上到医院就诊,检查血常规并使用抗感染、升白治疗等处理(具体治疗方式还是交给您的医生)。化疗后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血常规中的指标是是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作用,修补破损的血管。血小板的寿命平均为7~14天,当人体受伤流血时,血小板就会成群结队地在数秒钟内奋不顾身扑上去封闭伤口以止血。血小板降低可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可能会诱发出血(比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等)。血小板低于80.0*109/L,要求每2天检查血常规1次,血小板低于70.0*109/L,则建议开始每天连续使用升血小板针,至血小板恢复至80.0*109/L以上。血小板是骨髓中巨核细胞质脱落下来的小块,因此给予升血小板治疗后,需要巨核细胞先成熟释放,进而才会产生血小板,因此血小板恢复时间略长,请耐心观察。如果血小板低于50.0*109/L,有可能诱发严重出血(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等),必须立即联系您的医生,到医院紧急处理。骨髓抑制是我们化疗过程中常见的毒副反应,出现了,不必惊慌。处理得好,可以保证化疗按时按质量完成;处理的不好,不但会影响化疗按时进行,还有可能发生感染、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因此,“白细胞低了”这件“小事儿”,还得要慎重对待。本文系闻淑娟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性生活,是夫妻之间共同生活的重要部分,但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乳腺癌病人和家属都很理智选择了另外一种爱的表达方式,用性压抑来代替性来表示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和爱,这是科学的?合理的?答案是否定的。在临床工作中,常常会碰到这些疑虑和问题,如“夫妻生活会导致乳腺癌的复发”、“性生活是否对病人身体有害”、“肿瘤是否会通过性生活传染”等。现在告诉大家:这些顾虑与担心是多余的,特别是所谓性生活会促使癌症复发转移的说法是错误的,恰恰相反,适度、和谐、规律的性生活不但对身体无害,而且可增强病人的自信心,有利于维持患者内分泌功能的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也能融洽夫妻关系,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病人的康复,甚至能有效预防乳腺癌复发。因为肿瘤疾病不是传染病,所以不会通过性生活而传染给对方。性能力的恢复,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整个机体的恢复。一个39岁的右乳癌患者,做了乳房切除手术和重建手术,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卵巢去势导致她过早的进入绝经状态,出现阴道干涩和性交困难,她变得性冷淡和避免性生活,导致夫妻关系不和谐。诊断为性功能障碍。患者说从来没有想过性,完全缺乏性幻想和逃避丈夫的提议。这种年纪就失去正常的性功能令到她感到内疚和痛苦,整个脑海里弥漫着这种情绪。患者有严重的性交疼痛,即使使用润滑剂仍感到性交疼痛。乳腺癌的治疗及其副作用可能会影响你的性生活和你如何看待自己。但这些影响往往能在治疗后逐步改善,所以不要去想生活中不再有性,尽量开心一点,尽管有些妇女可能需要长的恢复时间。 性功能障碍涵盖心理,身体,人际和生理领域问题,是癌症治疗后常见问题。因此乳腺癌患者治疗后有高达90%患者诊断为性功能障碍并不意外,甚至有些报告显示几乎所有女性都在乳腺癌治疗后有某种形式上的性问题。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和患者讨论解决。然而,性是大部分女性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乳腺癌患者也不例外。本篇将重点突出性功能障碍的普遍问题和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乳房手术后性欲改变,原因是心理性的,包括对自身形象、自信心和身体改变,手术造成局部没感觉和感觉过敏。乳腺癌患者的乳房切除后,经常对自己的形体美产生顾虑和担忧,甚至认为自己不再是“完全的”女性,担忧丈夫是否还爱自己。患者往往因而产生某种失落感和自卑感,心里充满了矛盾和哀伤,对性的表达失去信心,对性生活表现被动,长此以往可能发展成为性冷漠,影响性生活的和谐。此外,过去常进行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带来的上肢水肿也会影响性生活的舒适感,性交困难甚至痛苦。总的来说,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正常性健康,也影响双方关系。即使对方并不介意手术效果,女性可能误以为对方被打击而主动放弃感情和性。因此正确认识自己,你的伴侣可能并不认为你外观的改变有什么影响,自己的信心最重要。除了手术外,几乎所有的抗癌药都会导致性欲减退,对于绝经前女性,化疗可能使卵巢功能早衰,引起雌激素缺乏,表现为阴道干涩,早衰症状,缺乏性欲。因为这些生理改变,可能会造成性交疼痛,炎症和出血。不舒服的症状持续存在使女性仍认为自己处于疾病之中,从而更不愿意进行性生活。研究显示内分泌药物如他莫昔芬对性功能的影响一直是矛盾和不确定的。比如:预防乳腺癌试验中只发现服用他莫昔芬和未服用的对性功能有细微差别,也就是说并不会对性功能造成多大的影响。芳香化酶抑制剂如来曲唑和阿那曲唑对性功能的影响并不清楚,我们需要更多的试验来回答这些问题。放射治疗会引起局部改变,影响乳房敏感性,导致纤维化,皮肤增厚,挛缩或皮肤纹理和颜色改变,有时甚至引起乳腺疼痛,任何一种异常都会对性欲和享受性癌造成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恢复。解决性功能障碍需要多方联系和感性的方式,最好是开放式交流,关键问题是缺乏认识,很多时候,治疗和控制病情是忙碌的医生的唯一目的,这些性欲,生育和日常随访等问题常被推给妇科医生,护士和社工进行,人们往往因难于启齿而忽视这个问题。。雌激素是性功能的关键激素,扮演了激发性欲,外周性反应和盆腔性反应的角色,另外,雌激素还会影响泌尿生殖系统,不仅促使上皮细胞成熟增殖,增加血管密度和血流量,还能刺激腺体分泌。雌激素减少会导致血管充血减少,引起萎缩性阴道炎,造成性交疼痛,性欲降低。尽管雌激素非常重要,在乳腺癌患者使用存在争议,但对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是禁忌使用的,最近随机研究显示激素治疗增加患者乳腺癌发病率3倍。对于性功能障碍导致严重夫妻关系影响的,使用雌激素明显有效,对于这些患者可以使用外用制剂。局部阴道制剂能有效缓解局部症状,能够最少的吸收。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参与照顾乳腺癌患者的人尤其是丈夫,应该认识到性功能障碍的表现,和你的伴侣慢慢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困难都能解决。你的伴侣可能会失去自信,担心还有没有吸引力。你可以在肢体和精神上表达你的爱意。你的伴侣可能并不认为你外观的改变是个难题,你们可以坐下来慢慢讨论。即使你不喜欢做爱,可以对他拥抱、亲吻和按摩表达你多么在乎他。你可以穿着内衣调暗灯光,等到他准备好了,没有特定的时间。
最近,很多小伙伴一直在问我,生了这个病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不知何时开始小伙伴们已经一致同意病从口入。恰巧,我的一个邻居今天过来找我看病,她说她的乳房痛了两个月,睡眠不好,熬夜打麻将,涮麻辣火锅爽到爆,脾气不好撒撒气都特别痛……注意了,脾气不好时候痛……这个典型病例提示我们脾气不好,过于任性,吃什么都没用,不过饮食几乎同所有疾病又相关,所有担心或者已经被医生诊断有“乳腺疾病”的小伙伴们,还是有必要思考一下自己的饮食习惯,“管好”自己的嘴,保卫我们的乳房。(仅供参考,具体需要当面咨询) 健康的饮食习惯虽然不能治愈疾病,但毋庸置疑可以做到防病,减少或减轻疾病,今天我主要跟大家讲一下关于预防乳房疾病包括预防乳腺癌的饮食注意事项。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长期进食过多动物脂肪、动物蛋白,高热量食物,使机体营养过剩而至肥胖以及食用含有过多雌激素食物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是发生乳腺疾病的诱因之一。就“吃”而言,科学的饮食习惯有利于帮助我们远离乳腺疾病,甚至乳腺癌。 (1)避免高脂饮食:人体内癌细胞最初处于“睡眠”状态,只有当受到“刺激”之后,才能迅速增值发病。高脂饮食是乳腺癌发病的“催化剂”,长期大量食用脂肪,可使人体产生大量类雌激素及前列腺素样物质,这类物质过量可刺激肿瘤的发生及增长。大量摄入脂肪可使人体发胖和免疫功能降低,使癌症有可乘之机。因此,少吃油炸食品、奶油、奶酪及各种甜点,控制脂肪的食用,避免肥胖,提高机体免机制和抗病能力,可有效减少乳腺癌的发生。 (2)少食含动物性雌激素食品:乳腺组织是雌激素的“靶”器官,身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雌激素与孕激素的平衡失调,都会导致发生乳腺癌。我们每天的食物当中包括肉、蛋、奶、鱼类,我们也经常光顾各式各样的洋快餐店吃炸鸡和汉堡。而现今许多食物中都被检出含有雌激素成分或类似雌激素成分,也就是说,我们每天都在不知不觉的吃进去了很多雌激素,包括男人的“胸”都开始变大,这也许是我们现代社会十个人九个人认为自己有乳腺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3)多吃水果蔬菜:新鲜的水果蔬菜是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而维生素C是强抗氧化剂,对乳房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加拿大国家癌症研究会综合12项研究资料认为,新鲜蔬菜水果对不同年龄段妇女都有抗乳腺癌作用。卷心菜、花菜、球穿甘蓝等花科蔬菜防癌效果最好,主要是因为含有吲哚化学成分,能促进雌激素在体内被代谢和清除。其中卷心菜可以加速雌激素代谢,花菜(西兰花)中萝卜硫素可刺激人体细胞分泌抗癌酶。另外,食用菌,海藻类,大蒜,西红柿,橘子等蔬菜水果均有助于乳腺癌的预防。 (4)增加豆类制品食物:豆类植物含有雌激素,但是是植物雌激素,可以抑制人体内“激素依赖性致癌物质”对乳房的刺激。动物试验表明,长期进食大豆的动物,其乳腺癌发病率下降65%,上海的研究资料发现,豆制品摄入高的女性,乳腺癌发生率下降30%。 (5)多吃‘白肉’,少吃“红肉”:来自27个国家的妇女乳腺癌调查发现,乳腺癌低发国家妇女每天吃鱼类产品(白肉)较多,鱼类不仅含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不饱和脂肪酸,还包括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这些都有利于遏制癌症发生。而猪,牛,羊等红肉含有较多饱和脂肪酸,经过人体代谢会产生大量雌激素及前列腺素样物质,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 (6)食用油的选择:经常食用单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乳腺癌。以橄榄油为主要食用油的地中海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非常低,橄榄油中鲨烯能有效抑制乳腺癌,同时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豆油,亚麻油均可以降低乳腺癌发病,含有饱和脂肪酸的动物油脂不建议食用。 (7)远离保健品:保健品中的雌激素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延长女性的“青春期”,也能导致乳腺增生,甚至癌变。据国外报道,长期使用化学雌激素后,28%的人有发生乳腺癌风险,最常见情况就是乳腺增生(特别常见)或者乳房内肿瘤(特别常见)形成,甚至癌变。口服含有雌激素的药物,丰乳液及某些经皮吸收的化妆品都与乳腺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8)控制饮酒:每日饮酒一杯或以上,乳腺癌发病风险提高10%,喝酒越多风险越高。酒精可以刺激脑垂体前叶催乳素分泌,而催乳素与乳腺癌的发生也有一定关联,因此,女性,特别是更年期前后女性,应戒酒或少饮。 (9)其他:还有不少食物有一定的防癌作用,比如红薯含有去氢表雄酮,大枣可以抑制癌细胞形成。咖啡,可可,巧克力含有黄嘌呤,黄嘌呤可以加速乳腺增生,乳腺增生与乳腺癌是否有关系呢,尚无绝对定论。 总之,预防乳腺癌,除了个人饮食偏好,习惯外,需要做到合理膳食,均衡营养,饮食品种多样化。在通过饮食调节身体同时,不忘保证充足睡眠,遇事心平气和,做一个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也许到时已经百病全消。同时,敬告部分养生爱好者,翻开你们的食谱,仔细查看,真的科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