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宝宝麻醉手术结束返回病房后,需要您注意以下细节:1、 术后体位: 术后宝宝尽量平卧,不要垫枕头。头稍后仰,这样可以保持呼吸道最通畅。2、 术后呼吸: 注意宝宝的唇色,如果红润,请不要担心,宝宝呼吸很好。 如果突然出现唇色青紫,请立刻呼叫医护人员。有可能是痰或其他堵塞了呼吸道,小儿生命体征变化很快,请注意观察。 但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请不要太担心。3、 术后进食时间: 宝宝可在术后2~4小时后适量饮水,不吐不呛后再吃别的东西。术后6小时进食。术后6小时内尽量吃流质,防止呕吐。 如果嘴唇干涩,可向护士要点棉签滋润蘸水滋润一下口唇。 宝宝术后也会挂葡萄糖,不会因为不吃东西而导致虚弱。4、 术后呕吐: 宝宝术后如果有呕吐,立刻把宝宝头偏向一侧,让他吐出来,并帮他把嘴里的呕吐物清理干净,防止误呛到气管里。5、 术后烦躁: 有的宝宝术后会有些烦躁,请注意不要让他去抓伤口,并防止坠床。 烦躁是一种正常的术后反应,会在24小时内恢复正常,请不要担心。6、 术后疼痛: 因为术后麻醉药作用消失后伤口会有不同程度上的疼痛,对于程度较轻的疼痛,家长可利用调整舒适的体位,对小婴儿进行抚摸、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有效缓解; 对于一些创伤较大的手术,建议使用镇痛泵,可在保持患儿清醒的状态下持续48小时缓解疼痛。 宝宝的一些术后危急情况大部分都不会发生,请不要太担心。细节决定成败,我把这些细节告诉您,是希望更好的去保证宝宝的安全。希望宝宝一切顺利,是我的最大心愿!
全身麻醉会让孩子变笨吗?答案是:不会!许多家长都担心全身麻醉会不会对孩子的大脑产生负面影响,是否影响智力、记忆力等,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目前全世界还没有机构以及资料表明,在正规麻醉操作下,孩子会变笨。为什么小儿手术多选择全身麻醉呢?因为小儿对手术会有恐惧感,而且小儿(尤其3岁以下)很难听医生的话配合手术和麻醉,从而影响手术效果和美观。而全身麻醉可以让小儿在手术中没有痛觉,而且对这段手术过程没有记忆。所以小儿全身麻醉对小儿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是一种保护。麻醉医生怎么做小儿麻醉?麻醉医生在手术开始时,通过药物调节,使孩子迅速进入一种”无痛的深睡状态”,但同时又要保证孩子在手术过程中没有痛觉,呼吸平稳,血压稳定,肌肉放松。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会全程观察孩子的呼吸,心跳,血压。手术结束时,又慢慢将孩子从“深睡状态”中唤醒。如果说每一台手术就像一次飞机飞行,那麻醉医生就是陪伴孩子经历这次飞行的”守护天使”。小儿全身麻醉有风险吗?因为孩子的各个器官发育还不完善,身体代偿功能较成人差一些,小儿麻醉确实要比成人麻醉的风险性要高。但专业的小儿麻醉医生会认真选择好适应症和掌握好药物剂量,手术中会仔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有专业小儿麻醉医生的“保驾护航”,小儿全身麻醉还是很安全的。
说起输液港啊,大多数人可能会有点懵,输液港是什么东东?但说起输液大家是最熟悉不过了。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去医院找大夫看病,大夫有时候会跟您说,您输点儿液吧。输液,老百姓俗称挂水,是药物治疗最常见的一种途径。成人输液最常见的穿刺部位常常是手背的血管。 但是啊,对于得了肿瘤的患者来说,大多数人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输液治疗,这种情况下选择外周血管输液就不合适了,化疗药物外渗有时还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因为化疗药物外渗引起局部皮肤的坏死,不但影响了抗肿瘤的治疗,还给身体带来了更大的痛苦。 所以对于这一部分需要较长时间输液或化疗的病人,选择一个合适的输液通道至关重要,而输液港,无疑是最佳选择。输液港又称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装置,由导管和基座两部分组成,这个白色的细管就是导管,末端膨大的部分就是基座。通过一个简单的小手术,把导管放在上腔静脉,基座放置于胸壁或上臂皮下,连接好基座,缝合好皮肤,就可以进行静脉输液了。 那么用输液港输液,到底有什么好处呢?我总结有5大好处。 第一,输液港完全埋在体内,不输液时把针头拔掉,不易被别人注意,也不影响日常生活,比如可以进行正常的洗澡、游泳等活动。 第二,与其他输液装置,如PICC或中心静脉导管相比,输液港大大降低了感染、出血、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第三,维护周期长,长期不输液时仅需一个月维护一次,大大方便了患者。 第四,保护血管,减少了药物外渗的发生率。 第五,理论上可以长期保留,特别适合于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 因为有诸多好处,所以称输液港为肿瘤患者的避风港也不为过 点击这里观看输液港科普视频:https://mp.weixin.qq.com/s/yPCGGRQsIek1ey3G6gdMyA
生命之托,重于泰山如果说外科医生是治病,那么麻醉医生则是保命患者应该了解麻醉之前的一些自身方面的准备,配合你的麻醉医生,让他了解你的术前状况,请不要刻意对你的麻醉医生隐瞒,一个你的小隐私,可能会铸成一个致命性的错误1. 请将自己随身所带的金属物品摘掉,比如耳钉,耳环,项链,戒指,发卡,手表,手机等2. 请不要涂抹指甲,口红。保持原有色泽3. 请将你的假牙摘掉,4. 体内有无内置钢板,钢钉,心脏起搏器等5 .有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哮喘病史6. 有无长期服用某种药物,比如抗抑郁药,降压药,降糖药,抗癫痫药物,强心苷,抗心律失常药,阿司匹林,7. 有无心脑血管疾患病史,比如心梗、心脏介入治疗、脑梗,脑出血病史8. 是否为稀有血型9. 是否右位心,或者其他内脏大转位,先天性心脏病,内脏缺如10. 有无特殊家族遗传病史11.既往麻醉、手术病史12.是否处于怀孕或哺乳期 如果你回忆起身体变化每一个特殊的细节,请告之你的麻醉医生,对于你的麻醉医生,一定不要刻意隐瞒病情,请信任你的麻醉医生,珍惜自己的生命。为患者保密是医生的职责。最后请怀着放松、坦然的心态接受麻醉,面对手术。因为要知道,一大部分的病人,连手术的机会都没有就离开人世。
在新浪微博上,有位朋友发了一条微博,内容是:@科学给我黑色眼圈:听了一故事。一患者有高血压病史,服用利血平十年。来我院欲行外科手术,麻醉会诊后遭拒,要求停药一段时间。告知原因后,患者感觉是医生刁难他,心急做手术,愤愤出院。转至另一医院,故意隐瞒病史,麻醉会诊得以通过,次日手术,麻醉后死亡。然后要求赔偿。这是何苦,多点信任就不会有悲剧发生。我很希望这条微博,只是一个“故事”,而不是真实的案例。不过,对麻醉医生、外科医生等医务工作者而言,这条微博却具有很重要的启示价值。简单点说,不要对你的医生隐瞒病情,既往病史,既往服用药物的情况。因为,很多手术的患者,年龄比较大,所患疾病可能较多,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因此,可能服用的药物很多。患者或家属觉得,这些药物不会对手术与麻醉有影响,就没有如实告诉医生。可这很可能埋下隐患。上面这个故事里,利血平之所以显得重要,那是因为长期服用利血平的患者,将耗竭神经递质产生降压效果,故其引起的严重的低血压,用麻黄碱与多巴胺无效.同时利血平可能加重中枢镇静.换句话说,如果手术中出现大出血或低血压时,如果你术前没有及时停利血平,血压将很难提升与维持,便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我从网络上整理了一些关于术前服用的一些药物,是否应该停的医学知识:术前合并有糖尿病,长期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维持治疗者,手术当日应停药。 术前合并有心绞痛,快速型心律失常,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美托洛尔)维持治疗者,术前一般不主张停药,但可酌情适当调整剂量。 术前合并有心衰、心房纤颤,正用洋地黄(地高辛)维持治疗者,手术当日应停药。 术前做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或冠脉安装过支架需长期服用抗凝药(华法林)患者,至少停用4-5天,有些医院要求时间更长,比如7天。 对高血栓栓塞风险的病人,从术前停药至术后华法林效果尚未恢复的时段是血栓栓塞的高风险时期。手术前后约一周时间,通过肝素过渡性抗凝治疗可以有效减轻围术期病人发生栓塞的风险。 术前合并有抑郁症,正在服用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多虑平)维持治疗者,手术前应停药,最好2周以上。 单胺氧化酶抑制药(MAOL)是儿茶酚胺、5-羟色胺和其他单胺物质的主要灭活酶的抑制药,如帕吉林、异唑肼、苯已肼等。这类药物可使儿茶酚胺类药物代谢减慢,在服用儿茶酚胺类药物或间接作用的拟交感药时加压反应可增强多倍,甚至出现高血压危险。服用MAOL者必须于术前2-3周即行停药。 术前合并有高血压,长期服用降压药维持治疗者,术前不停药,应持续用药至手术当日早晨。换句话说,高血压药物在手术当天早晨,可早一些服下,用一小口水。不过,利血平这个药物是需提前停用的。 术前合并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正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合并有甲状腺功能减退正服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的,术前都不停药。 术前合并有癫痫,正在服用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维持治疗者,术前不停药。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你们好!如果您的孩子准备手术,请您注意以下几点情况:一、禁食禁饮时间: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心肝宝贝”,许多家长心疼孩子,会偷偷给孩子喝点水,吃点东西。但其实这是很危险的。麻醉状态下如果孩子胃里面有食物,会从胃里返流到口腔里,再呛到气管里,导致呼吸道堵塞,引起缺氧。其实,每个孩子术前都会挂葡萄糖,葡萄糖就是能量,虽然胃里会有饥饿感,但孩子并不会因为禁食禁饮导致身体虚弱。所以,为了孩子的安全,请您遵守禁食禁饮时间。禁食时间:新生儿术前禁食2~4h;1~6月宝宝禁食4h,6~36月宝宝禁食6h;>36月宝宝禁食6~8h。二、防止感冒:如果孩子在手术前有感冒,发烧(体温>38度),流涕,或胸片显示有肺炎,一定要告诉您的麻醉医生,可能要延期手术。因为这些情况会增加气道反应性,大大增加麻醉风险,术中容易出现呼吸困难。请您术前照顾好孩子,尽量防止感冒。三、麻醉术前访视:请重视麻醉医生的手术前访视,全面告诉麻醉医生您孩子的既往病史,包括有无过敏史,哮喘史,家族史,外伤史,肝炎史,用药史等等。麻醉医生只有在清楚了解孩子既往病史、身体状况,再结合体格检查等才能做出麻醉安全性评估,并计划好最适合您孩子的个性化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物,减少意外发生的机会。四、麻醉前应注重的细节:(1)入手术室前,请给孩子换好手术服。如果没有合适的,请自备干净的纯棉衣裤,上衣最好是开衫,方便给孩子穿脱。 (2)请去掉宝宝身上携带的一切附属物品,比如手镯,玉佩等等。如有整牙的牙箍,金属牙,请和您管床医生联系,妥善解决。(3)女孩长发请扎成两个小辫在两边。中间一个马尾辫术中孩子平躺会不舒服。头发上不要带发卡。女孩不要涂指甲油,会影响生命体征监测。(4)如果孩子正处于换牙期或牙齿松动,请提早告知麻醉医生,松动太厉害术中会帮孩子取下来,以免术中落入食道或者气管。(5)术前请保证孩子已经注射“术前针”, 其目的是让孩子保持镇定,尽量减轻入手术室的恐惧感;并且减少口腔以及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孩子呼吸通畅。注射后脸色变红是“术前针”的正常反应,请不要慌张。(6)孩子手腕或脚腕的“腕带标识”请保持跟孩子名字一致,不要弄丢。孩子入手术室后,请您安心等待。麻醉医生是您孩子的“守护天使”,会等孩子手术结束苏醒后送回病房。
“医生,我做了剖宫产手术后,一切都恢复得很好,可就是腰部打麻醉的地方痛,特别是遇到变天气时,这是麻醉引起的吗?”“医生,听说打麻醉会出现腰痛,我不想在腰上打麻醉”。类似于这样的话题,作为麻醉医师是时常会被患者问起,因为这确实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真的在腰部打麻醉(医学上称为椎管内麻醉,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半身麻醉)会导致腰痛吗?答案是否定的,一是临床上发现有些做全身麻醉的患者或是孕产妇也会出现腰背痛的情况;二是顺产的妇女也有相当的比例出现腰痛。现在国际上对这个问题有了公认的答案就是手术后腰背痛与规范的椎管内麻醉无关。根据临床观察,这种麻醉后腰背痛在剖宫产手术后发生率较高,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种:1、 生理性韧带松弛:妊娠后孕妇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很大变化,除了雌孕激素外,血清松弛素也明显的增高,使得骨盆韧带松弛,方便胎儿顺利娩出。此外,增大的子宫压迫盆底神经、血管及肌肉等,也可引起腰骶部疼痛。2、 生理弯曲改变:妊娠时孕妇腹部膨隆,使身体重心向前下倾斜,为了维持身体平衡,出现腰背部肌肉紧张;生产后特别是剖宫产后严格的去枕平卧,改变了脊柱的生理弯曲,加重了腰背部肌肉的紧张;产后过早地穿高跟鞋,使身体重心前移,除了引起足部疼痛外,也可反射性地引起腰痛,另外不恰当地喂养姿势,使腰背部肌肉总是处于不放松的状态,形成慢性劳损也会出现腰痛。3、 子宫后位及脱垂:产妇卧床休息时,维持子宫前倾前屈位的韧带松弛,子宫未能很快完全复位,可导致子宫后位,刺激腰骶部出现腰部酸痛;产后不注意休息,过于劳累、负重、久站久坐以及束腰过紧等,导致子宫脱垂也会出现腰痛。4、 生理性缺钙:怀孕后普通饮食已满足不了母体及胎儿对钙的需求,以及分娩后的母乳喂养都会使母亲体内钙大量流失,缺钙也会引起腰痛。此外,对于原本就存在有腰痛症状的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肌劳损等,无论是剖宫产还是顺产,都可能会使原有的腰痛症状加重。那么,对于生小孩后的腰痛我们要怎么去预防和治疗呢?首先,重在预防,注意妊娠期补钙,不要久站久坐、久躺不动,少穿高跟鞋,要劳逸结合,平躺时特别是分娩后可在颈后及腰下垫薄枕,保持正常的脊柱弯曲。其次,如果出现了腰背疼痛,最好是先到疼痛康复科医生那里去检查一下,排除了其他疾病后,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治疗:1、渐进性腰背肌锻炼,2、理疗,3、药物治疗,4、局部注射阻滞治疗或小针刀治疗等。上述方法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效果满意。我们要正确认识我们的身体,避免因知识的缺乏带来伤害,让大家尽情地享受美好的生活吧!本文系张杰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一、如实告知过去健康史1、药敏史:麻醉药物发生过敏几率很低,但还是有。有过敏史人士需告知,让医生做好预防过敏与急救的准备。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影响麻醉药物用量,比如精神药物(安眠药、“摇头丸”等)。2、重要病史:心脑血管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胸前疼痛,晕倒,心血管支架,起搏器,肾移植等重要病史。3、酗酒史:也会影响麻醉药物的用量。4、头面口腔情况:全麻时,会在患者面部扣紧面罩和使用金属喉镜,应告知整容史(如隆鼻术),牙齿松动,假牙,以便特殊保护,避免麻醉气管插管时,脱离掉入气管。5、女性例假:避开手术与例假同一时间。6、数小时之前吃喝:必须如实告知。以防麻醉时胃内食物返流进入气管肺,发生非常严重并发症。二、现在做好以下事情1、告诉亲人(未成年人必须告诉父母或监护人)寻求亲朋好友、同病房病友心理支持。2、准备好身份证,医疗保险,大手术还需要准备献血证或召集亲朋准备互助献血。3、手术前禁烟酒。可能需要停止服用某些药物,医嘱需要吃的例外。前一天停止任何饮食。4、穿戴饰品:保暖防感冒,手术前剪头发,剪指甲,不可化妆抹口红。手镯、戒指、耳环、现金不允许带人手术室内。5、设法让心情平静,建议练习深呼吸、冥想等。6、专科额外准备:以肺科手术为例,术前深呼吸训练、咳嗽、咳痰训练。三、积极乐观对待未来 做好相应手术治疗后心理准备,了解手术麻醉对身体的客观影响。 1、心理上准备: 情绪影响心跳、呼吸;影响食物消化、吸收、转化、利用功能;影响睡眠、影响免疫功能;继而影响康复能力。疾病的转归,无论从医学、哲学还是宗教均需积极乐观的态度。 (1)医学层面,受6个因素影响:①疾病本身所处的阶段(轻重),②个人心理素质及配合医疗态度,③个人既往健康及遗传情况,④主管医生掌握的医疗水平及责任感,⑤所在医院综合水平及协调能力,⑥当下大医疗环境积极或消极。上述唯一能改变的,是自己的心情和对待医生治疗的态度。择期手术病人,如果有不适合所在医院手术治疗可靠依据,应该果断拒绝手术,转往到适合的专科医院。 (2)哲学观,先有疾病,后有治疗方法,借助美国结核病治疗医生特鲁多名言:“有时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段话既概括了医学的功能,也坦言了医学的局限。这种局限性既来自生命现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来自医生作为人而非神!(3)宗教,前因后果,非人力能够改变,唯一能改变的是我们的态度,平和乐观地面对,配合治疗。2、麻醉后不适: 半麻后,麻醉药物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全消除,手术结束后,双下肢可能稍有阻碍,或其他不适。全麻(非插管),麻醉药物消除需要一定时间,残余作用对敏感的人士,可能表现为话多、胡说;也可能表情淡漠。在特殊条件下,手术后可能无法配备生命体征监测仪器,这时作为陪护者保持警觉,确保病人对话能回答简单问题,保持呼吸道通畅且呼吸正常。(图片为本院2009年非插管全麻,行颈部淋巴结核病灶清扫术,麻醉前做正念心理辅导,术中病人展现愉快面容。非插管全麻在术中保持口鼻可视状态,或扣紧面罩监测呼吸末二氧化碳,确保呼吸正常) 全麻(插管):清醒后喉咙常会有不适,这是由于全麻时,需要放一条塑料导管(单腔管)到气管内(胸科手术需要放一条结构更加复杂的双腔导管),导管连接麻醉呼吸机替代人的正常呼吸。3、手术后伤口疼痛:手术后可能需要放置下列其中的管道,吸氧管、胃管、胸腔、腹腔引流管尿管。苏醒后会疼痛,建议做手术后镇痛治疗。需要提示的镇痛治疗并非完全无痛,而是减轻疼痛。用1、2、3...10个等级对疼痛评分,如果不用疼痛治疗则10分痛,使用后会降到3分左右痛。4、配合各种专科康复训练如骨科比如,需要活动肢体,胸科手术需要做深呼吸、咳嗽等肺康复训练。本文系温海明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