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次阅读 山西省临汾市患者,男,57岁,2018年12月3号经山西省临汾市中心医院消化科胃镜检查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报告为"胃角"慢性萎缩性胃炎,粘膜轻度慢性炎,轻度肠上皮化生,固有腺体中度萎缩,个别腺体低级别内瘤变。在当地医院治疗效不佳,后经朋友介绍来西安安就诊,希望服用膏方治疗,先服用七付中药汤剂开路方,然后服用膏方治疗,连续服用四次膏方治疗共六个月,症状体征明显缓解,纳增,胃胀痛消失,睡眠可,二便正常。于2019年8月21日又去临汾市医院检查,病理报告为"胃角"浅表粘膜慢性炎症,间质充血。已经完全逆转了。 第一次病理报告 第二次病理报告 这是服用膏方前后的病理对照结果。
我国是世界上的胃癌大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各种癌症的第二位,而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病变,大多数胃癌是由于萎缩性胃炎失治误治而转变发展为胃癌的。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病,可因幽门螺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精神刺激、长期酗酒、饮食不当、药物刺激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 它在情绪、饮食、气候等的变化下而复发或加重。胃镜病理及生化检查为胃粘膜的固有腺体萎缩、数量减少,同时伴有胃分泌功能的下降。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癌变病变前期,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所确定的,有一部分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最终会转变成为胃癌。故此必须引起应有的重视,积极的给予治疗。我们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萎缩性胃炎是可防可控可治疗的,只要积极治疗,定期复查胃镜,也大可不必恐慌。 萎缩性胃炎的预防 一、积极治疗引起萎缩性胃炎的原因 1、萎缩性胃炎多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咽炎、胆汁反流性胃炎引起,积极及时的治疗这些疾病很有必要。 2、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最好分餐制,不要用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水怀喝水,饭前便后要洗手。 二、注意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要吃太热、高盐和腌制的食物和蔬菜,提高自身免疫力。 三、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愉悦的心情。 四、注意某些药物对胃黏膜的损伤,这些药物有非甾体性抗炎药,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布洛芬、柳氮磺胺嘧啶等药。 得了慢性萎缩性胃炎该怎么办? 一、调养: 1.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保持精神乐观:首先患者要保持乐观态度,不要过于担心疾病,过度担心只会适得其反,要泰然处之 。 2.生活要有规规律:中医认为“饮食自倍,胃肠乃伤”,说明了饮食和胃肠的良好功能有关。患者生活要有规律,吃饱七分饱,不熬夜,不可过分劳累,适当放松,注意劳逸结。 3.要注意饮食:中医认为“饮食自倍,胃肠乃伤”,说明了饮食和胃肠功能息息相关,斦以要注意饮食合理性,避免饮酒、吸烟,吃饭七八份饱,切不可暴饮暴食,或饥饱无度。选择的食物要有营养而且有治疗作用的,比如牛奶、猪肝、鱼类、豆制品、新鲜的蔬菜等。少食多餐,忌油腻、辛辣、刺激、粗硬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喝太热的水,吃太烫的饭。 二、萎缩性胃炎的治疗: 1、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1)、西药杀菌 由于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溃疡、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主要原因,因此如果萎缩性胃炎伴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必须要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常用的西药四联疗法(一种抑酸药,两种抗菌素和铋剂),服用二周。 (2)、有关中药的杀菌治疗 中药的杀灭幽门杆菌作用不理想,现代研究只是抑菌作用。 (3)、食疗水果杀灭幽门螺杆菌 许多网上疯传什么食疗方法、吃什么水果可以杀灭幽门杆菌只是说说而已,不要当真。 2、西医 西药治疗萎缩性胃炎 截止目前,西医没有找到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只是对症治疗,定期检查,发展癌变及时手术。 3、 手术治疗 萎缩性胃炎问题 萎缩性胃炎要否手术治疗,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不是每一个萎缩性胃炎都需要手术治疗的,但是,如果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非典型增生重度同时有大肠腺化生,表示萎缩性胃炎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阶段,离癌变只有一步之遥了!这个时候就要考虑外科手术治疗了。 4、 萎缩性胃炎的逆转治疗问题 由于西医对萎缩性胃炎治疗没有特效的方法,而萎缩性胃炎又有发生癌变的可能,故世界各国的医学家都在努力的钻研,寻找最有效的途径,到现在为止,只有中医中药的治疗比较明显。目前观察到服用中药治疗,可以使一部分胃粘膜的萎缩得到逆转。一般来说,服用中药汤剂治疗需要三个疗程,每个疗程三个月,而且运用膏方治疗需要二个疗程。我们“李学武膏方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专家团队”运用膏方治疗,可使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六十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胃镜和病理检查得到逆转而成为浅表性胃炎。由于疗效显著,口感好,服用方便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和好评。 5、胃镜检查问题 一般来说,对萎缩性胃炎病人关键是进行胃镜随诊是必要的,一般来说,如果没有明显的症状,可以一年或者二年做一次胃镜即可,也可时间在长一点。如果有症状可以一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动态观察胃内变化情况。如萎缩性胃炎合并肠上皮化生或有增生非典型性增生,就需要半年做一次胃镜。尤其是需要强调的是如果第一次做胃镜取了活检,病理报告有萎缩肠化或者有非典型性增生,第二次做胃镜时最好再原来的部位再取活检,以观察疗效或者监测胃黏膜的变化,为治疗提供坚实的治疗基础。 6、有关肠化的治疗问题 大家都知道肠上皮化生是一种胃镜下病理报告,这个报告提示取检的部位胃黏膜被肠上皮组织所替代,这种情况具有异型性,有一定的癌变趋势,肠上皮化生又分为小肠上皮化生和结肠上皮化生,后者的恶性程度为相对高一点,所以建议病理活检一定要区分是小肠腺化生还是大肠腺化生。一旦发现为肠上皮化生后,特别是报告为大肠腺化生,我们在中药的治疗上多选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防癌抗癌的中药如蛇舌草、半枝莲、莪术和虫类药。并建议病人隔6个月来复查胃镜和嘱其一定要取活检进行对照。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过程需要一个相对比较长的时间,而且比较难易逆转治愈,所以医患都要有思想准备,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积极治疗,爭取逆转治愈。
从看“我不是药神”电影而想到的这几天妥妥的被刷屏了,看完电影我也是泪流满面,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声音,到底谁才是药神,毕竟不是写影评就不在这里一一剧透了,我就想从医药的这个纬度和大家聊聊,为什么药,特效药会如此之贵。 电影里似乎是从很多角度抹黑了那个抗癌药物的价格,可真实情况是什么呢?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看看这个天价抗癌药‘格列卫’,这个药物的生产商是瑞士诺华公司,花了50年的时间研发,投入超过50亿美元,前后有5位美国科学院院士参与,中间还诞生了两项获得拉斯科医学奖的重大发现。 所以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不保护知识产权,没有利润,我试问谁愿意去搞新药研发呢?至于价格我和大家一样深感痛心又深表理解,一个药物生产出来后专利剩不了几年了,如果不用过高的价格产生利润,那么专利期一过很多的仿制药就都出来了,所以新出来的靶向抗癌药的价格都非常昂贵。表面上看,医药行业的毛利润极高,但由于投入巨大,净资产收益率只有8.8%,远远低于“家庭与个人用品”的20.8%。 也就是说在净收益上可口可乐,宝洁这类消费类企业远大于药企,可是大家为什么对他们没有那么苛刻呢?因为药企卖的是生命,是很多人存活下去的希望,我们希望每个药企都和主演一样有良知,我们希望可以用最低廉的价格买到更好的药,可是对于药企动辄上百亿投资的科研经费是放在那里看得见的,如果没有利益的驱使,我想大家和我一样深知这样的抗癌药物是根本不会诞生的,这个世界是没有绝对的公平的。 我们能做的可能就是更早的发现病情,医保和商保的双重保险下,更多的保护自己。而我们应该更加肯定和更加尊重我们的医生和他们的医疗成果,电影中我们清晰的看到每一个人的无奈,药企追求利润没有错,主演卖“假药”没有错,警察的执法也没有错, 那么病人想少花钱延长生命更没有错,那么只有更有效的预防和提早干预防治恶性肿瘤的发生才是最重要的。 就拿胃癌来说,中国是胃癌的高发国家,占世界胃癌的40%,每年有40万例胃癌的新发病患者,每年35万人死于胃癌,全国十大肿瘤的死亡率,肺癌死亡率占到21.68%,胃癌死亡率占到17.7%。世界卫生组织确认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病变。约有10%患者最终发展为胃癌,胃癌的手术治疗,化疗一样是天价哎,我目睹了一个个家庭里因为有一个胃癌从小康而变成了一贫如洗的事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治愈的,还有三分之一是可以通过治疗延长寿命的。但从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癌大致是10多年的时间,这就给了我们很多的时间及早的干预和治疗。 因此积极的治疗胃癌的癌前病变,将萎缩性胃炎肠化、增生、非典型性增生(内瘤变)逆转成浅表性胃炎是我追求的目标,经过不断的总结治疗方法和治疗经验,终于在退休后找到了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一个好的剂型……膏方。 在运用膏方治疗萎缩性胃炎同时,又经过研究、总结、分析再总结,经过近十年来的临床观察,我们总结出,膏方是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一个确有疗效的好方法。膏方治疗萎缩性胃炎有四个精准,即:1.诊断的精准化。2.辩证和辩病的精准化。3.中药的药性和现代中医药理的精准化。4:膏方工艺的精准化。膏方不但改变了中药难以下咽的口感,更重要的是在用药浓缩后大幅度的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膏方还有恢复胃内环境,调节胃酸分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经胃镜和病理检查约后40--60%病人,服用膏方后从萎缩性胃炎逆转成浅表性胃炎,这就防止了萎缩性胃炎向胃癌发展。 卫生部一项数据表明,人一生罹患重疾的几率高达72.18%,超过1/3的人会得癌症、10个健康男性中3个会在65岁前得重疾、10个健康女性中2个会在65岁前得重疾。我们的健康不能靠别人,不能寄托在天价的“神药”上,我们要自救,所以在此特别在这里要提出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合理的饮食,适当的锻炼,及时的治疗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只有做到以上四个方面,我们才能远离疾病。即使我们得了小病,我们也不要掉以轻心,积极治疗,使小病不发展为大病,使可治之病不要因为失冶、误治变成不治之症。
6月21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夏季养生,古人提出保养阳气,因为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开放,这样机体最易受风寒湿邪侵袭。在中医养生理论中,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这一时节的养生保健,一方面要顺应夏季阳盛于阴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另一方面,夏至也是所谓“阴阳争死生分”的时节,喜阴的生物开始滋生,而喜阳的生物则开始死去,阴阳交替,人体容易患各种疾病。所以,在此时节合理的养生保健非常重要。1:长夏养生的重点是养脾。 “冬吃萝卜夏吃姜”,晨起空腹吃姜或喝一杯姜糖水是养护脾胃阳气的最好办法。在中医理论中,脾主运化吸收并布散到全身,在五行中属土,喜燥恶湿。而长夏季节多温度高湿度大,食物容易霉变,要注意吃新鲜洁净的食物,防止食物中毒。人也最易出现脾虚湿困。可以多吃薏米、红豆等食物,对健脾利湿有很好的作用,可将薏米、红豆和不去心的莲子放在一起煮成粥,有助于排出湿气,调节脾胃。2:夏季古人有“夜卧早起”之说。一般宜晚睡早起,并利用午休来弥补夜晚睡眠的不足,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的睡眠时间。3;夏至阳气盛极,阴气始生,要注意养阳。不要过于贪凉饮冷,过吹空调电扇等,损伤脾胃,损伤阳气。可以给孩子穿肚兜、穿过膝的裙裤装等。不要过度贪凉,不要长时间呆在封闭的空调房里。空调要调到摄氏26度,并要主要开窗换气。4:适时适量运动。在夏至时节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在运动锻炼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5: 炎夏的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主,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清淡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多吃新鲜蔬菜瓜果,既可满足所需营养,又可预防中暑。主食以稀为宜,如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等。还可适当饮些清凉饮料,如酸梅汤、菊花茶等。但冷饮要适度,不可偏嗜寒凉之品,否则会伤阳而损身。另外,吃些醋,既能生津开胃,又能抑制杀灭病菌,预防胃肠道病6:注重精神调养;盛夏酷暑蒸灼,人容易闷热不安和困倦烦躁。所以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神清气和,切忌火暴脾气,遇事一蹦三跳,因躁生热,要防止心火内生。保持恬淡的心态,则平和宁静,避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影响正常生活,诱发各种疾病的发生。7;外出防中暑,要备好遮阳伞、遮阳帽,防晒霜和墨镜,带上十滴水、人丹和清凉油以及备好充足的水。古人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之说,外出或在公园里不要坐在木櫈木桩上,以免感受湿邪而染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简称(CAG),临床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消瘦、贫血等,无特异性。确诊需要胃镜活检病理方能诊断。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胃癌前状态,尤其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癌变可能性更大,据统计7--10%的萎缩性胃炎最终会发展为胃癌。其发病缓慢,病势缠绵,迁延难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治疗棘手,目前西医缺乏干预、阻断乃至逆转这一病变的有效手段,认为萎缩性胃炎是不可逆的。中医治疗本病主要是采取汤剂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效果比较确切,大量的临床病例和实验表明,中药不仅可以显著地改善症状,而且可以使部分肠腺化生和异型增生减轻、消失,且远期疗效较好,显示了独特的优势。但由于需要服用的时间长(一般多达6--9个月),口感差,煎药费时费力,药效不稳定,患者难以坚持按疗程治疗和疗效有待于提高等问题。为了提高治疗治疗萎缩性胃炎的效果,经过不断地学习继承祖国中医药的宝贵遗产,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对膏方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了一系列比较广泛、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脾胃病中的老胃病萎缩性胃炎以及胃溃疡,浅表性胃炎运用膏方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膏方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翔实依据。近年来本人采用“膏方精准化”治疗萎缩性胃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使不少患者的萎缩性胃炎转变为浅表性胃炎而得以康复。但是,随着全国各地患者前来就诊的不断增加,基于更好服务患者,帮助更多饱受折磨胃病患者重获健康。我在一人一方膏方治疗的基础上,通过40余年临床分析总结、潜心研究,翻阅大量古医典籍和最新的药食同源原料中药目录。经过不断的研究,总结、再研究、再总结,终于研究出人参黄精膏这一通用的治疗老胃病的膏方。人参黄精膏是由人参、黄精、沙棘、公英、茯苓、白术、山药、鸡内金等30多味药食同源的中药材组成,系由青海高原红绿色保健制品有限公司生产。为了达到一人一方精准治疗,且在人参黄精膏的基础上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病情症状再进一步辩证加用中药免煎剂治疗,效果比较理想。为了进一步观察人参黄精膏加免煎剂在治疗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我们系统的观察了10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情况,现总结如下:研究目的:研究人参黄精膏加免煎剂治疗老胃病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病例选择:患者来源于秦华中医医院,学武膏方研究所,五朝久体膏方馆的门诊病人。其中男51例,女49例。年 龄分布 为32--76岁。病程3--34年。都是经过胃镜确诊的患者。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分会制订的《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及分级标准及治疗的 试行意见》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临床疗效标准: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 合诊疗 方案、疗效标准》 中医症候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病诊断疗效标准》。 研究方法: 人参黄精膏一汤匙(约10克)加配免煎剂,早晚空腹服用。疗 程: 三月为一疗程,两个疗程结束后进行总结。症状疗效观察指标:主要观察胃脘痛、痞满、灼热、反酸、嗳气、纳差、呕吐、体倦乏力、大便不调、睡眠及舌苔脉像。胃镜观察疗效: 主要观察胃镜、病理治疗前后的胃黏膜的变化。随症 加减: 胃疼加元胡。反酸加瓦楞子、白芨。萎缩性胃炎加蛇舌草、半枝莲、莪术、铁树 叶、八月扎。睡眠差加炒枣仁。胆汁反流加金钱草、郁金。提高免疫力加虫草、金蝉花 。 肠化加土原、刺猬皮等等。临床总疗效分析 100治愈28(28%)显效37(37/%)有效42(42%)无效3例(3%)。临床总有效率为 97%。胃镜粘膜下改善情况比较 根据胃镜前后比较萎缩性胃炎、肠化、增生消失,非典型性增生消失有46 例(46%)。 萎缩性胃炎胃镜下减轻而转变为浅表_萎缩性胃炎,病理萎缩减轻、炎症减轻 或肠化增生减轻有48例(48%)。无效6例。胃镜下逆转率为46%。人参黄精膏主要组成分析: 主要组成:人参、黄精、茯苓、山药、扁豆、砂仁、鸡内金 陈皮、佛手、莱菔子、沙棘、山楂、麦芽、公英桑葚、甘草、白术、黑芝麻、核桃仁、阿胶、黄酒、蜂蜜等。功 效:健脾和胃,补肾固本。 适用于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症见有胃疼,脘腹胀满、 嘈杂、反酸、烧心、纳呆、消瘦、神疲 、乏力、大便不调、睡眠质量差等症。 方义分析:人参黄精膏中健脾和胃的药食同源的有人参、沙棘、茯苓、扁豆,砂仁。健脾理气的药 食同源的有陈皮、佛手、公英。提高消化功能的药食同源的有山楂、麦芽、鸡内金等。 补肾固本的药食同源的有黄精、山药、核桃仁、黑芝麻等。老胃病萎缩性胃炎以及难治性溃疡病、浅表性胃炎在祖国医学认为是由于长期的饮食不节和情志所伤、以及劳倦失养、感受外邪或禀赋不足等所致。其中饮食不节,劳倦失养所占比例较大。病位在胃,但与脾、肝有密切关系。由于其病程长,常导致肾虚。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因此健脾和胃,补肾固本为其大法。人参黄精膏精选用药食同源的中药材,从健脾补肾着手,采用制成膏剂这一特有的剂型,其在胃内停留时间长,直接作用于病变的粘膜面,加上免煎剂可以有效的保护受损胃黏膜,达到修复胃黏膜,防止向癌变发展,使其的萎缩逆转的效果。典型病例:王某某,男,65岁。陕西蓝田人。2016年1月20日首诊。。主诉胃脘部胀满,隐痛,纳呆4年,加重一月来诊。患者4年前由于饮食不节后出现胃脘部不适,胀满、隐痛、嗳气、纳呆、心烦、乏力、寐差、时常大便不成形,且畏寒明显,面色萎黄、精神萎靡、舌淡体胖苔白,脉沉。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报告:(胃窦)粘膜重度慢性炎,中度萎缩,中度肠化。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度)伴肠化(中度)中医诊断:胃痞(脾胃虚弱,胃气上逆)处理;人参黄精膏 每天两次,每次一汤勺(10克)。免煎剂:蛇舌草12克,莪术9克,佛手12克,每天一剂,一疗程。由于药证相符,故效果明显减轻,胀满减轻,食纳增加,嗳气减少,疼痛次数减少,大便成形,精神体力明显好转。唯睡眠仍然较差。舌淡苔白脉沉。处理:人参黄精膏免煎剂:蛇舌草12克,莪术9克,酸枣仁15克,一疗程继续服用。继续服用人参黄精膏加免煎剂2个疗程后诸症基本消失,前后服用6个月检查。胃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病理:(胃窦)粘膜轻度慢性炎,未见肠上皮化生。有统计显示,我国属于胃癌高发国家,每年胃癌新发病例约40万例,死亡约35万例,新发和死亡均占全世界胃癌病例的40%。而萎缩性胃炎是胃癌发生的重要环节,及时治疗、干预是预防胃癌的有效手段。人参黄精膏为药食同源的中药膏方制剂,在干预、治疗老胃病、萎缩性胃炎时可随症加减,因人制宜,符合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两者相加结合起来服用,疗效确切稳定。它可以消除或减少治病因子,有一定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能增加胃黏膜的防御功能,可以保护胃黏膜,逆转胃黏膜的萎缩,阻止胃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有较好的预防胃癌发生的作用。中医认为脾胃是健康的“跟”,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生化的关键。所以中医常说“养脾胃就是养元气,养元气就是养生命”。脾胃病病久可以导致肾虚,而肾为先天之本,肾的精气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但同时脾胃转化水谷精微必须借助肾阳的温煦才能完成。脾肾的关系是相互资助、相互依存的。中医预防脾胃病、治疗老胃病要从脾肾着手,而药食同源制剂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是介于保健品与药品之间,既有药品的治疗疗效又有食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人参黄精膏精选用药食同源中具有健脾补肾的中药材制成膏滋,具有方便可口、疗效确切等特点,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更好的用于临床,使之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2018年2月17号
慢性萎缩性胃炎,简称(CAG),是一种常见病,一般认为与感染、理化因素和自身免疫有关。胃镜检查多表现为胃黏膜相红白相间,以白相为主,黏膜下血管网可以透见,还可见有黏膜糜烂或不平等。胃镜活检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其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发现和胃黏膜活组织检查的病理所见。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消瘦、贫血等,无特异性。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胃癌前状态,尤其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癌变可能性更大,据统计7--10%的萎缩性胃炎最终会发展为胃癌。其发病缓慢,病势缠绵,迁延难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治疗棘手,目前西医缺乏干预、阻断乃至逆转这一病变的有效手段,认为萎缩性胃炎是不可逆的。西医治疗仅仅停留在针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消化不良等的对症治疗上,停药后容易复发,远期疗效差。祖国医学文献中无萎缩性胃炎这一病名,属于传统医学中“胃脘痛”,“痞满”“嘈杂”“纳呆”的范畴。中医治疗本病主要是个体化的汤剂整体辩证和因人、因时、因地辩证施治,效果比较确切,大量的临床病历和实验表明,中医药不仅可以显著地改善症状,而且可以使部分肠腺化生和异型增生减轻消失,且远期疗效较好,显示了独特的优势。但由于需要服用的时间长(一般多达6--9个月),口感差,煎药费时费力,药效不稳定,患者难以坚持按疗程治疗和疗效有待于提高等问题。为了提高治疗治疗萎缩性胃炎的效果,经过不断地学习继承祖国中医药的宝贵遗产,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对膏方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了一系列比较广泛、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脾胃病中的萎缩性胃炎运用膏方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膏方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翔实依据。近年来本人采用“膏方”治疗萎缩性胃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使不少患者的萎缩性胃炎转变为浅表性胃炎而得以康复。膏方又称膏滋、药膏,是中药传统剂型之一,具有滋补强身,保养脏腑、扶正祛邪、延年益寿地功效,在中医理论里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它是由中药汤药(煎剂)浓缩演变发展而来,所以凡汤剂有效者,皆可熬膏服用。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阿胶.饴糖.鹿角胶.龟板胶.糖.蜂蜜)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具有服用方便,口感好,作用显著的特点。一剂好的膏方组成必须体现中医辩证论治和理.法.方.药的传统特色,要用中医的基本理论进行辩证分析和指导临床实践,一人一方,由医生按照每个人的病情实际情况开出中药处方,在此基础上将中药方剂进行深加工,通过浸泡、提取、浓缩、收膏等步骤,使其成为体积小、浓度高、口感好的膏剂。萎缩性胃炎的病因错综复杂,与饮食不节、七情内伤、外邪犯胃、药物所伤、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先天禀赋不足、脾胃素虚等因素有关,以上因素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中焦枢机不利,气机升降失调,从而产生气滞、食停、湿(痰)阻、寒凝、血瘀等。病机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中药的汤剂往往难以顾全,所以在治疗上的疗效还不是十分理想。一料膏方包含药材多达30多味,经过开方、浸泡、煎煮、浓缩等一系列严格的工艺加工后,药物精华高度浓缩,药效稳定,含药量高,相比汤剂和丸散剂型更易吸收。而且膏方剂型质剂粘稠,服用后可以直接贴附在胃壁上,在胃内停留时间长,作用于病变部位,因此作用更为显著。特别是我提出“四季膏方、治疗为上”的理论,解决了一年四季服用膏方治疗该病的季节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阻断萎缩性胃炎向癌变的发展,在多年来运用膏方治疗的基础上不断研究总结,形成膏方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精准化”的理论。指导临床工作。“四季膏方、精准治疗”.“精准化”治疗萎缩性胃炎具体内容包括:一:诊断精准化中医的病名证型,西医的病名(如萎缩性胃炎伴有肠化、伴有非典型性增生等)。二:辨证与辨病精准化不仅仅依靠重视传统的中医整体观念。审症求因,明确病机,辨证论治(萎缩性胃炎一般有肝胃不和,脾虚气滞、胃阴不足、脾胃湿热、气滞血瘀等证型),同时重视西医的现代化的检查手段,将西医的胃镜、活检组织学微观作为望诊的延伸。三:辨证与体质辨识精准化中医把国人分为九种体质(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特禀质),将体质辨识和辨证结合可以把握疾病的规律,可以根据不同的体质对疾病与症状的内在联系和体质对药物的治疗反应的不同来制定精准化治疗方案。四:中药的性味归经和现代对中药的研究相结合精准化就是既要熟悉掌握传统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和功用主治,又要掌握现代对中药的研究,将两者结合起来,精准的运用。结合萎缩性胃炎镜下、病理表现的不同,选用具有防癌抗癌、清除自由基和提高免疫力的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不同药材进行配伍,用药一定要精准。五:膏方工艺的精准化包括选用道地药材和严格执行膏方工艺标准,包括开方、浸泡、煎煮、浓缩、收膏、装膏、凉膏程序,力求标准化。通过以上的精准化的诊断、精准化的辨证、精准化的用药以及精准化的工艺就可以实现膏方药力对人体的病灶部位像导弹一样靶向治疗,实现精准定位、精准控制,将肿瘤细胞扼杀在萌芽阶段,促使胃黏膜组织细胞向良性化转变,所以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同时,膏方还有恢复胃内环境,调节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清除自由基,抗菌杀菌,修复已经发生损害的胃黏膜,重建胃黏膜保护屏障,促进胃黏膜糜烂愈合,抑制局部炎症反应和逆转腺体萎缩肠化,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多种功效。从临床的实践上看,服用精准化膏方后,绝大多数病人症状得到了改善,体质有明显的增强,提高了生活质量。胃镜和病理检查约有40---60%病人的萎缩性胃炎肠化、增生、非典型性增生消失了,从萎缩性胃炎逆转成浅表性胃炎。附精准化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病例及处方:某,女,59岁,出生日期:1950年3月。就诊日期:2015年1月16日。发病节气:大寒前四天。主诉:胃胀隐痛伴纳呆四年,加重两月。现病史:患者4年前因进食辛辣以及饮食不节后,出现上腹部饱胀,胃脘隐痛,呃逆,纳呆,恶心,无呕吐。时有心烦易怒,二便正常。诊见:上腹部饱胀,胃脘痛,纳差,呃逆、恶心,大便正常,睡眠尚可。胃镜病理HP检查:胃镜萎缩性胃炎,病理提示萎缩(++),HP(-)(2015年1月9号)。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征阴性,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舌苔薄白,脉小弦。中医诊断:痞满证候:肝郁脾虚、胃气上逆体质辨识:气郁质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治法:舒肝健脾、理气降逆和胃。1:开路方如下:健脾汤加味太子参12g茯苓12g炒白术12g炙甘草6g木香6g砂仁6g后下炒山药15g肉豆蔻10g焦山楂10g神曲10g炒麦芽10g谷芽12克陈皮6g木瓜10克柴胡12克白芍10克郁金12克七付煎服同时要求患者注意饮食,要有良好的心态,加强体育活动。膏方如下:木香80g砂仁60g党参150g炒白术120g茯苓150g生甘草60g陈皮120g法半夏100g黄芪210克柴胡120克白芍100克郁金100克蛇舌草120克半枝莲100克八月扎100克佛手100克枳壳100克黄精120克煅瓦楞200克沙棘150刺猬皮100克三棱60克内金200克焦三仙各120克旋复花120克桔梗90克栀子90克炒枣仁300克元胡120克川楝子120克山药12克麦冬120克生姜60克大枣100克黑芝麻150克阿胶150克龟板胶150克黄酒300毫升蜂蜜300克上药经过浸泡、煎煮、浓缩后,继之收膏。取一调匙膏滋,放在杯中,将白开水冲入搅匀,使之溶化,空腹服用,每日2次。3个月为1个疗程。忌宜:一般忌生冷、油腻、辛辣及不易消化食物;又忌食浓茶、绿豆,生萝卜。3.方解:方中以太子参、生黄芪、大枣、杭白芍、炒白术、怀山药、麦冬健脾益气养阴为主。柴胡、栀子、元胡、佛手、枳壳疏肝理气,重用清热解毒、祛湿活血、抗癌防癌之品,如半枝莲、蛇舌草,八月扎、刺猬皮、沙棘等。佐以消食健胃、利湿健脾之品,如炒谷芽、炒麦芽、山药等,纳差更加入神曲、山楂、鸡内金等,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清热解毒药苦寒伤胃,而且能顾护胃气,改善食欲,有助于药物吸收。以制黄精、阿胶、龟板胶、补肾固本。全方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注重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消补兼施,消而助补,相得益彰;注重近期与远期治疗相结合,灵活调整药味,药证合拍而收显效。疗效:2015年4月12号复诊:服药一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上腹部饱胀,胃脘隐痛大为缓解,纳增,心烦、呃逆已经消失,口干有时乏力,二便调。舌苔薄白,脉稍弦。处方:继用上方去旋复花、桔梗、栀子、川楝子、郁金、党参。加太子参120克炒扁豆120克灵芝150克玉竹120克。以增强健脾滋阴的功效。一料膏滋,服用方法同前。2015年6月5号就诊,服用膏方后诸症轻,舌红苔白脉沉。效不更方,继用上方一料膏滋,服用方法同前。患者15年7月28号胃镜报告:浅表性胃炎。经过膏方两个疗程的治疗萎缩性胃炎已经逆转,转变为浅表性胃炎。结束语:胃癌是居全球发病率第二位,病死率第四位的恶性肿瘤。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国家,据统计我国胃癌新发病例约40万例,死亡约为35万例,新发和死亡均占全世界胃癌病例的40%(陈万青等中国肿瘤2016:25 1)。据统计2012年我国胃癌发生率占恶性肿瘤发生率的第二位(42.4%)胃癌死亡率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三位(29.8%,陈万青等中国肿瘤2016:25 1)。通常认为胃癌的发生,发展经历了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花生、异性增生、原位癌、浸润和转移癌等多个步骤。所以联合国卫生组织将萎缩性胃炎列为癌前病变。由于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癌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此时间内积极的进行干预、阻止将会大大降低胃癌的发生率。一方面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和剂型无疑是临床工作者的责任。另一方面需要不断的阐明萎缩性胃炎发生及其癌变机制以指导临床精准找到干预萎缩性胃炎发生和发展的靶点,这对于降低胃癌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四季膏方、精准治疗”,膏方精准化治疗萎缩性胃炎是精准医疗在中医膏方治疗上的体现。具体到膏方这个剂型,本着辨证论治、三因制宜(因人、因时、因地)以及体质辨识等,并结合西医对该病的研究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值得进一步的总结和推广。2017.3.1
“膏方养生治病为中医魁宝”,这是一位患了胃病80多岁的著名老书法家在服用膏方以后为我写的一幅字,他由衷的说服用膏方以后他的胃病明显的好多了,胃痛基本消失了,吃饭增加了许多,可以在有生之年再多写几幅字,在多画几幅画,感谢膏方使他恢复了健康。 萎缩性胃炎的西医治疗没有好的办法,并且认为萎缩性胃炎是不可逆转的,在治疗上一般多采用对症治疗,定期检查,发现癌变及时手术的方法。中医对萎缩性胃炎大多采用的是辩证论治的汤药治疗,可以是一部分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得到逆转,变成浅表性胃炎。但存在着服用时间长,煎药费时费事,口感差,患者不易坚持治疗等缺点。本人在继承中医药传统理论的同时,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对膏方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了一系列比较广泛、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脾胃病中的萎缩性胃炎运用膏方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膏方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翔实依据。 现将部分患者服用膏方前后的胃镜以及病理检查的结果介绍如下,供广大患者参考,希望广大萎缩性胃炎患者早日逆转,早日康复!患者1: 候**:治疗前为胃镜检查为萎缩性胃炎,疗后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疗前胃镜报告 疗后胃镜报告患者2:赵秀* 疗前胃镜检查为糜烂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疗后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疗前胃镜报告 疗后胃镜报告患者3:钟满* 疗前病理报告为“胃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腺化生,疗后为胃窦粘膜慢性炎 疗前病理报告 疗后病理报告患者4:许建*:疗前病理为“‘胃窦’腺体轻度萎缩,轻度活动,部分腺体轻度肠化,个别腺体轻度不典型增生” 疗后病理为“‘胃窦’浅表粘膜慢性炎” 疗前病理报告 疗后病理报告患者5:高** 疗前胃镜检查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疗后为“慢性非萎缩性性胃炎”。 疗前胃镜报告 疗后胃结果报告患者6:杜* 该患者为深圳人疗前胃镜检查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专程来西安求诊,服用膏方半年后复查胃镜逆转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患者非常高兴,称赞膏方为治疗萎缩性胃炎的好剂型,好效果。 疗前胃镜报告 疗后胃镜报告患者7:马志* 疗前胃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疗后为“慢性非萎缩性性胃炎”。 疗前胃镜报告 疗后胃镜报告患者8:许惠* 疗前胃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疗后为“慢性浅表性性胃炎”。 疗前胃镜报告 疗后胃镜报告患者9:张** 疗胃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疗后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疗前胃镜报告 疗后胃镜报告患者10:陈** 疗前胃镜为"胃窦部多发浅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疗后为"慢性浅表性性胃炎"。 疗前胃镜报告 疗后胃镜报告患者11:詹小* 疗前胃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疗后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疗前胃镜报告 疗后胃镜报告患者12: 赵** 疗前胃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疗后为“慢性胃炎伴糜烂”。 疗前胃镜报告 疗后胃镜报告患者13:张** 疗前胃镜为“多发性胃溃疡, 慢性萎缩性胃炎”,疗后为“浅表--萎缩性胃炎伴糜烂”。 疗前胃镜报告 疗后胃镜报告患者14:李阳* 疗前为 “慢性萎缩性胃窦炎(轻度)伴点状渗血”。疗后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胆汁渗出”。 疗前胃镜报告 疗后胃镜报告患者15:许怀* 为陕北人,患胃病多年,疗前病理报告有萎缩,肠化和非典型性增生,后经服用膏方治疗,专门去北京检查胃镜和病理检查。并要求在胃镜下要多取几块活检,以确定有无癌变,最后病理检查为"粘膜浅表性胃炎"。已完全逆转。患者高兴万分,称赞膏方疗效好。 疗前病理报告 治疗中间的病理报告 最后一次的病理报告 以上是部分服用膏方治疗的前后胃镜及病理结果对照,仅供广大患者参考。 患者大多为在陕西学武膏方研究所,西安秦华中医医院,西安市膏方中医医院,陕西省中医医院以及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部分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结果。 2015 年9月14日
慢性胃炎是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常常表现为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消瘦等,而且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的会影响生活质量。如不及时对症治疗,可并发消化道出血和贫血,部分萎缩性胃炎合并癌前病变可发展为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证”的范畴。 如何选择更好更理想的治疗方法,一直是医学界追求的理想。膏方又称膏滋、药膏,是中药传统剂型之一,具有滋补强身,保养脏腑、扶正祛邪、延年益寿地功效膏方,在中医理论里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它是由中药汤药(煎剂)浓缩演变发展而来,所以凡汤剂有效者,皆可熬膏服用。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阿胶.饴糖.鹿角胶.龟板胶.糖.蜂蜜)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具有服用方便,口感好,作用显著的特点。一剂好的膏方组成必须体现中医辩证论治和理.法.方.药的传统特色,要用中医的基本理论进行辩证分析和指导临床实践,要一人一方,由医生按照每个人的病情实际情况开出中药汤剂,在此基础上将中药方剂进行深加工,通过浸泡、提取、浓缩、收膏等步骤,使其成为体积小、浓度高、口感好的膏剂。 对于老胃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认识,笔者经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到中医可辩证分为多种类型,如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寒型、胃阴亏虚型、湿热血瘀型,其中肝胃不和和脾胃虚寒是最为常见的类型。在治疗上要遵循中医最基本的理念,即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来选择确定治疗方案和治疗方法,或采用或疏肝和胃、或温中健脾、或滋阴养胃、或清热解毒、或祛湿化瘀等方法来治疗调理。以促进炎症的消退,力争减轻腺体萎缩,逆转肠化和异型增生治疗,运用中医治疗效果更理想,在临床上,根据自己数十年的经验,体会到中医治疗萎缩性胃炎的手段比西医更多、更好。治疗的关键在于改善胃内的环境,中药不但能够调理胃酸的分泌,调节胃肠激素的内分泌,恢复胃肠道的功能。笔者在传统的中医的辨证论治方法中,灵活运用中药,适当的加用抗肿瘤和提高免疫力的中草药,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这样可以能够促使胃黏膜胃黏膜组织细胞良性化转变,将胃部肿瘤扼杀在萌芽阶段,治疗效果比较理想,约有40%--60%的病人的萎缩性胃炎可以转变为浅表性胃炎的。由于萎缩性胃炎个体之间症状有所差异,必须审症求因,明确病机,辨证论治,可以通过中药来达到治疗的目的。特别是像老胃病这种表现多样,病机复杂,病程迁延,需较长时间服药调理的患者,传统汤剂在缓解发作期症状方面有着良好的疗效。但是在胃粘膜的康复、肠化的逆转治疗时需要服用的时间较长,病人常常难以坚持服用,有些病人由于工作等情况 ,长期服用汤剂不太方便,还有的人感到中药的苦、涩味难以下咽,而膏方正好弥补这一缺陷和不足,膏方的应用就是最好的选择。另外膏方的好处是不仅可以治病,还可以起到全身调理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对于这种老胃病的治疗重在调养,膏剂更是便于长期服用,善于调补,缓慢扶正,持续地发挥药力,调整机体功能。在临床上,二者的有机结合,一治标,一治本,标本同治,能有效地缓解病情,防止病情复发,使胃黏膜得以恢复,通过临床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膏方这种剂型,方便度高,口感良好,药物利用度高,治疗方法理想,长期坚持治疗效果会更好! 于2013年11月20日
老胃病是指一切难治性胃病,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难治性溃疡病、难治性慢性胃炎和难治性十二指肠炎、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胃肠病。常常表现为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消瘦等,而且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的会影响生活质量。西医治疗此类老胃病没有特别有效的办法,且长期服用西药对肝肾的损伤较大,中药采用辩证论治服用汤药来治疗老胃病有一定的疗效,但是服用汤药的时间较长,往往需要坚持服用数月,病人又难以坚持。近来采用中药膏方治疗老胃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很受患者的欢迎,下面总结一下膏方治疗老胃病好的原因。一:辩证论治组方治疗老胃病的膏方采用一人一方,重在治病,以疗效为纲,而非以补为重。充分体现中医辨证施治的特点,针对性强。可根据不同体质辩证治疗,配伍用药。而且每料膏方的药味多达30多味,比一般的汤剂更全面,更合理,所以更有效。老胃病的病程长,一般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多脾胃虚弱、肾气不足、耗伤气血,所以治疗老胃病的膏方把治病补益脾胃和脾肾并重放在重要位置。治疗老胃病的膏方所采用的药物,多以扶正补益为主。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营养物质的来源,脾胃虚弱则气血阴阳皆易不足,故通过膏方调补脾胃、脾肾,可以达到增强消化功能,强身固本的目的,特别是在治疗老胃病中医膏方疗效显著。 二:恢复胃肠内环境老胃病一般多由于患者或长期饮食不节伤及胃气,或情绪不佳导致肝胃不和或劳倦损伤脾胃功能,或久病损及脾胃正气,或幽门螺杆菌感染伤及胃粘膜等。所以治疗老胃病的膏方采用从恢复胃内的内环境着手,在辩证治疗时辩证与辨病相结合,如“胃炎、溃疡病、萎缩性胃炎”同为老胃病,但胃镜检查实为不同的病,故在组方上也不尽相同。该辩证组方上的膏方不但能够调理胃酸的分泌,调节胃肠激素的内分泌,恢复胃肠道的功能,还有抑制杀灭幽门螺杆菌和使萎缩性胃炎逆转、老溃疡愈合的作用,从而使老胃病得以痊愈。另外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膏方在胃内有效浓度高,可以形成保护膜,比较持久的发挥治疗作用。三:选药道地治疗老胃病的膏方选药精细也是重要环节,其所选择的中草药质量好、品种优良、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性特点的药材,一般是当年生产加工的中药饮片,因为如果中草药储存时间过长也会影响疗效。常选用如河南怀庆的淮山药、怀牛漆、怀菊花、怀生地。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子,四川的黄连、附子,内蒙古的甘草,吉林的人参,山西的黄芪、党参,江苏的苍术,浙江的白术、云南的茯苓、三七等。山东的阿胶,长白山的人参等,保证了膏方的治疗效果。四:制作老胃病的膏方工艺传统老胃病膏方制作主要为如下七个步骤: 1、配方 :将饮片、细料和辅料配齐分装,送入加工区。 2、浸药 :饮片以专用容器加水适量,充分浸透2小时。 3、提取 :浸透饮片入紫铜药锅煮沸2小时取出药汁,再加水适量煎煮2小时,合并两次药液,药渣压出药汁并入上述药液,置容器放置沉淀6小时。 4、浓缩 :取药液经80目药筛滤过后置特制药锅中,加入另煎细料药液,加热至沸,撇去浮沫。 5、收膏 :在浓缩药液中加入胶类、黄酒和糖类细料,不断搅拌至胶块完全烊化,再经80目药筛滤过,倒入特制药锅继续加热搅拌至药汁滴下呈线或柱,再加入贵重细料,充分搅拌成膏滋。达到“滴药如柱”和“插旗””态。6、分装 :膏滋乘热快速倒入事先清洗、消毒过的专用容器(膏罐)内。 7、凉膏 膏方定制成品在净化环境中凉放备取。这是保证老胃病膏方的效果的有力保证和基础 。 五、口感好,易于坚持治疗经过以上的辨证论治的组方、道地的药材和传统的制作工艺,膏方就具有协同阴阳气血,集清温补泻于一炉,清而不寒,温而不燥,补不恋邪,泻不伤正,补虚泻实并重,脏腑气血同治,为治疗老胃病的有效方法。该膏方还有体积小、稳定性好,口感好、服用方便的特点,因此较其他方剂更利于人体吸收,且临床见效快,老胃病患者在治疗时一般需要较长时间服药,这样的剂型更便于患者坚持治疗。同时患者还要有良好的心态,合理的饮食,适当的锻炼。经过这样的综合治疗,自然疗效会好。 2014.1
第四批全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医案记录患者姓名:李XX 性别:女 出生日期:60岁就诊日期: 2012-9-26 初诊、复诊 复诊 发病节气:不详主诉:胃脘,胁肋胀痛一月,便溏 现病史:一月前,患者与他人生气后,出现胃脘,胁肋胀痛,伴反酸,口苦,无恶心,呕吐等症,无呕血及黑便,此后,症状渐加重,饭后腹胀,胃脘胁肋胀痛尤甚,纳食可,大便稀溏,每日3-4次,小便正常,睡眠一般。既往史:既往患高血压4年,冠心病2年,无肝炎,结核病史,无糖尿病史过敏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体格检查:血压:130|80mmhg 脉搏:75次|分,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睑结膜无苍白,头颅五官无畸形,唇无紫绀,颈软,甲状腺未触及,咽红,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心界如常,心率:75次|分,心音低钝,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全腹无压痛,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舌红苔薄白,脉沉辅助检查:胃镜: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断:胃痞证候诊断:脾虚气滞,肝气犯脾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治 法:疏肝健脾,行气止痛处 方:柴芍六君子汤加蛇舌草15 半枝莲10 延胡索10 川楝子10 芡实15 浮小麦10 內金20 炒薏仁20 煅瓦楞子20 7剂水煎服复诊:服后症状缓解,仍时有胃痛,呃逆,大便可,睡眠改善舌红苔白脉弦处方:上方加旋复花123诊:服药有效,仍有上腹饱胀感,脐周疼痛,胁痛,大小便正常,睡眠可 舌红苔白脉弦 处方:柴胡六君子汤加元胡10,澄茄10 川楝子10 蒲黄6 五灵脂10 蛇舌草15 旋复花12 芡实12 疏肝快胃丸 20粒 3次|日4诊:服后减轻,胁痛消失,胃脘隐痛,饭后加重伴嗳气,大便正常 舌淡苔薄白 脉沉 上方加代赭石30 疏肝快胃丸 20粒 3次|日5诊:症状减轻,因生气后病情反复,胁痛,胃痛 嗳气 纳呆口苦, 舌暗红 苔白腻 脉滑柴芍六君子汤加蒲公英20 元胡 10 川楝子10 旋复花10 代赭石30 桔梗6 白芷10 白叩仁10 佩兰10 三棱 6 莪术6 6诊:诸症减轻,无明显不适 ,偶于生气后胁痛,大便稍干,自服蜂蜜可好转, 劳累后心悸,气短,有时自汗、乏力,休息后缓解。 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 舌红苔白 脉沉 处方:上方去佩兰 芡实 白叩 代赭石。加黄连6 牡蛎15 防风12 水煎服 服药有良效,故此后守方前进,在上方加减治疗。心得体会: 本例患者以胃痛间胁痛为主诉,肝经巡行胁肋,伴泄泻,综合舌脉情况,辨证为肝郁脾虚证,治疗宜疏肝健脾,故李老师选柴芍六君子汤,健脾同时配以柴胡疏肝,白芍敛肝,有扶土抑木之功效,佐以元胡,五灵脂止痛,蛇舌草半枝莲清热解毒,,內金,防风浮小麦健脾运化止汗,加入薏仁、芡实以涩肠止泻,瓦楞子以制酸止痛,旋复花,代赭石以降逆气,蔻仁,佩兰化湿运脾胃,经4月治疗,一举扭转病情,萎缩性胃炎变为浅表性胃炎,病人自觉症状减轻,纳食可,精神好,收到较好疗效。签名:山海丹医院 邵建明 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