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高肩胛症是一种临床少见的先天性畸形,主要表现为肩胛骨高于正常与胸部轮廓相对应的位置,患侧手臂上举动作受限,可伴随有颈部、肋骨发育不全、颈胸椎畸形等。在患儿3~6岁时通过手术治疗,一般预后良好。暑假期间我科成功手术治疗了来自4省5地的5例先天性高肩胛患儿,现将手术情况汇报如下,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先天性高肩胛症是一种临床少见的先天性畸形,主要表现为肩胛骨高于正常与胸部轮廓相对应的位置,患侧手臂上举动作受限,可伴随有颈部、肋骨发育不全、颈胸椎畸形等。在患儿3~6岁时通过手术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先天性高肩胛的病因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点:1. 胎儿在母体内羊水量过多,引起子宫内压力过高,从而导致患儿发育异常,形成先天性高肩胛。2.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患儿的近亲属往往发病。3.可能与患儿肌肉组织缺损或者肩胛骨和椎体间形成异常关节有关,造成缺损及异常关节的原因可能是先天性的,同时也可能是发育性的。另外,各种因素主要影响胚胎的早期。如于胚胎第3月内肩胛骨未完成下降进程,降至胸壁后侧,则会形成高肩胛症。其症状主要为患儿在1岁之后即能发现患肩增高,“高”即是指肩胛骨与胸廓相互关系而言,呈耸肩短颈的外形,肩关节外展上举功能明显受限,患肢肩胛带肌肉不发达,年龄稍大的患者可合并脊柱及胸廓畸形,肩胛骨发育小,下角升高,上下径变短,横径变宽。肩关节的外展上举受限,与肩胛骨的位置及发育畸形不无关系。治疗方式如下:1. 保守治疗对于本病畸形不严重、功能障碍不显著者,不考虑手术治疗,可作些被动和主动的上肢活动,如外展、上举、下压及内收,伸展牵引短缩的肌肉,改善和增进肩的外展和上举功能。2. 手术治疗适用于畸形严重,功能障碍明显的患儿。患者除了肩胛骨的升高外,还合并有其它的骨性及软组织畸形,故选择手术治疗时应考虑下列因素。年龄以3-7岁时手术效果较好。年龄太小则不能耐受手术。3.8岁以上者,手术时过于注重矫正畸形,常引起臂丛神经牵拉而造成损伤,同时组织发育接近成熟,缺乏弹性,对肩胛骨位置的变化适应性差,故功能改善收效甚少,应慎重考虑。4.畸形程度对畸形严重合并有功能障碍者应考虑手术,功能障碍不著而仅有外观轻微畸形可不考虑手术。(完)
【马蹄内翻足的典型表现】畸形包括马蹄、高弓、内收、内翻、和内旋畸形。【治疗原则】1、非手术疗法:适用于新生儿及年龄小于6个月的婴儿。2、手术疗法:手术年龄大于6个月,以6—18个月为宜。【术后重点石膏护理】1、保持石膏清洁干燥,勿像石膏中塞异物。2、石膏未干时,减少搬动,需要搬动时,应用手掌平托石膏,切忌用手指按压,以免造成石膏部分凹陷压迫皮肤形成压疮。3、石膏边缘如过于粗糙摩擦皮肤,应及时修整。4、注意观察石膏的松紧和塑形,抬高患肢30度,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5、观察伤口处石膏有无渗血,如有渗血且面积扩大迅速,需及时报告医生处理。6、观察患肢或足趾的颜色、温度、感觉和运动情况,若发现皮肤苍白或发绀,皮温低,感觉麻木剧烈疼痛、不能活动足趾等周围循环障碍的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完)
石膏护理1. 术后将患儿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2. 观察石膏边缘是否平整,防止因摩擦造成皮肤破溃。3. 观察石膏牢固性和松紧度,石膏与皮肤之间应有1指距离。4. 观察双腹股沟处辅料有无渗血,防止大小便污染。5. 应给予患儿少量多餐,避免过饱。6. 监督患儿误将细小硬物塞进石膏内,防止造成皮肤压迫。7. 观察患儿双足趾皮温,血液循环及活动情况,有无异常。如何正确环抱患儿术后6小时后可开始首次环抱患儿,家长从床上抱起患儿,将患儿趴付于自己胸前,环抱患儿,双手托住臀部石膏,或家长坐在凳子上,双脚并拢,让患儿骑跨在自己腿上,平时抱起孩子活动时要让孩子背对家长胸部。正确为患儿翻身1. 去枕,撤去被服,将患儿双手上举放置于头两侧。2. 两人分别站在患儿两侧,双手分别托住患儿胸腹部及腿部石膏。3. 两人将患儿平托抬离床面,悬空缓缓翻身。4. 翻身后将患儿放置床上,用毛巾将双足趾或足跟垫起。5. 将患儿奇平胸部石膏垫枕。6. 为患儿整理床单位,盖被,拉床档。7. 更换患儿体位:白天2-3小时/次,夜间4-5小时/次(完)
2019年12月27日,陕西省医学会骨科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小儿创伤矫形学组成立,经过投票选举,陕西省友谊医院小儿骨科苗武胜教授担任小儿创伤矫形学组组长。 苗武胜教授在组长表态发言中表示:“陕西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小儿创伤矫形学组”的成立标志着我省小儿骨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建设更加完善。 上图从左到右依次为:红会医院黄小强副院长、红会医院小儿骨科颉强主任、原红会医院院长陕西省骨科分会主任委员郝定均教授、苗武胜教授、原西京医院现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骨科黄鲁豫教授、西安市儿童医院杨毅军主任。 陕西省友谊医院 编辑:刘丹 审核:刘浩
小女孩,五岁,来自山西,患有桡骨头脱位,经山西省某骨科医院主任介绍慕名前来我院小儿骨科。术前左上肢屈曲受限并有肘外翻,近日手术,手术成功。3D模型1:1打印,为精准的手术方案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尺骨双截骨及近端旋转术”治疗桡骨头脱位的手术方式是我科苗武胜教授原创手术方式。
2018年4月16日,陕西省友谊医院儿骨科收治了一位13岁男性患儿,住院后经专家多次组织讨论,确诊为低磷性佝偻病、双下肢重度畸形。患儿因发现双下肢畸形10年、跛行5年,双下肢重度畸形,严重影响生活,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患儿家长先后辗转国内多家医院求医告知系遗传性疾病无法治疗,诊治未果。随后在北京某骨科医院求治告知手术费用需40余万元,且手术疗效不理想。因患儿病情复杂、畸形严重、诊治难度大、手术风险高,一直没有得到救治,后慕名来到陕西省友谊儿骨科就诊。 一、病例特点 1、特殊性:此属少见特殊病例, 2、严重程度:双下肢呈X形畸形,走路双膝内侧摩擦,双下肢疼痛,双足内翻行走困难。 3、手术难度大:手术需双下肢股骨及胫骨多段截骨旋转,截骨位置及旋转角度要求高,难度大,术中血管神经牵拉损伤可能,血管损伤可致下肢缺血坏死,神经损伤可致下肢残废。故手术难度高,风险较大。 二、诊疗经过 1、确定诊疗方案 经医院儿骨科苗武胜教授专家团队分次组织科内、院内、国内专家会诊讨论,明确诊断为低磷性佝偻病。 医院儿骨科成立了患儿治疗康复团队,术前应用现代科技3D模拟打印,运用电脑软件模拟手术精准截骨方案,精心设计手术及康复方案,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制定手术风险防控预案,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效果。 2、拟实施手术 手术方案经医院审批同意,苗武胜教授专家团队定于2018年5月4日为患儿实施一侧患肢手术治疗,一周后实施另外一侧患肢手术治疗。 三、手术效果 薛某手术非常成功,目前可以在床上不负重做些功能锻炼,预计3个月后就可以下地行走了。
副舟骨也称:赘踇,或外胫骨,是舟骨结节部的第二骨化中心的先天异常,在舟骨结节处形成一个独立的副骨,到少年时多与舟骨结节融合,但其中约4%-14%仍保持为单一骨块,常双足发病,也可能每侧有两块,常形成足内侧隆起,久站或行走较长时感觉足内侧疼痛。Mekusick认为此畸形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副舟骨居舟骨内侧,胫后肌腱附着于此,胫后肌腱绕过舟骨内侧止于副舟骨上,而不再固定于舟骨下方,因此,维持脚的纵弓力量削弱,从而产生外翻平足,患儿行走一段路后出现足中央疼痛,由于鞋的摩擦压迫,致使副舟骨局部因炎症出现滑膜炎,发生局部局限性疼痛及肿胀。 副舟骨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很小,直径在0.2-0.5cm圆形或椭圆形骨块,患儿常无症状。另一种类型:副舟骨较大,呈长方形或钩形状。 诊断:部分病人有踝关节扭伤史,检查可见足内侧隆起处压痛,足内翻时内侧疼痛明显。X线足舟骨内侧可见副舟骨,外形圆滑,可与边缘不规则的骨折块鉴别。部分副舟骨在舟骨结合部不规则或骨质硬化,囊变。 治疗:对于症状较轻者多采取保守治疗,穿矫形鞋,伴有扁平足时鞋内加足弓垫,发生急性疼痛时,可在滑囊内和胫后肌腱处注射氢化可的松。也可用膝下行走石膏固定2-3周。 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行单纯舟骨切除,伤口加压包扎,伤后3周无不适可行逐渐下地活动。症状较重,足内侧突出明显时,可行副舟骨切除并将胫后肌腱加固于舟骨跖侧面(Kidner法)。手术将副舟骨切除后将舟骨增大增生部分一起切除,使得舟骨的内侧面与距骨楔骨平面一致,将胫后肌腱向跖内侧缝合固定于骨膜及跖腱膜上,松弛的胫后肌腱重叠紧缩缝合,术后膝下短腿石膏固定6周,保持足内翻及高弓,6周后拆除石膏,鞋内侧垫纵弓垫逐渐负重活动。
“陕西省医学会继续教育项目2021年小儿骨科年会”线上顺利闭幕,同时在线近1400人,感谢各位同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