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但是合并重症肠炎却是十分罕见。患儿临床表现为频繁呕吐,排稀便,家属多以呕吐、腹泻就诊内科,这个时候需要全面回顾病史,仔细查体,若发现腹股沟有不可回纳性包块,需明确诊断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这类病人多易出现感染性休克,因此不要手法复位,需要急诊入院,行腹腔镜探查,行患侧内环结扎术,同时探查有无肠管缺血坏死或穿孔的可能。术后需要转ICU监护,重点是预防和处理重症肠炎及合并的感染性休克,必要时需行血浆置换等重症治疗,同时需高度警惕继发性肠穿孔的发生。因该类病人病情进展快,存在一定的危及生命的风险,所以需要家属高度警惕,临床处理也要及时。
胆总管囊肿是儿童常见的肝胆系统疾病。有些小朋友是在妈妈孕期产检发现的,有些是平时体检时意外发现的,有些是出现了腹痛、黄疸时发现的。那就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什么时候才是最佳的手术时机呢?这是一个很重要也是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小朋友的情况来评估决定,也要考虑到家属们的心里。可以从几方面来回答:一,如果小朋友仅仅只是发现腹部包块,超声和MR都证实是胆总管囊肿,但是没有腹痛、黄疸症状,可以待小朋友3个月月龄以上(如果是早产儿最好也是纠正胎龄3个月月龄以上),要注意的一点是囊肿不是特别大(一般来说5cm一下)且没有自行破裂穿孔的风险。二,如果小朋友很早就出现了黄疸症状,给予护肝退黄效果也不理想,建议尽早手术。这个时候年龄不是手术参考,新生儿时期也可以,尽早的手术祛除病灶、重建胆道,既改善了症状,也极大程度上缓解了肝脏受损情况。三,如果小朋友出现持续的腹痛症状,可伴有或不伴有黄疸,给予解痉、抑酸、生长抑素治疗后症状仍无缓解,尽管手术操作困难,也建议手术根治。这种情况考虑胰胆合流引起的症状,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需要尽早手术。四,如果小朋友囊肿巨大或出现穿孔了,怎么办?如果特别巨大的囊肿,但是小朋友一般情况比较好,可以一期行根治术;同样的,即使是出现了囊肿穿孔的情况,但是小朋友的一般情况比较好,仍然可以一期手术。但是小朋友一般情况差一些,这两种情况建议先行囊肿穿刺外引流,可以在术后10-15天或术后2-3个月再行囊性根治术。我们团队日常开展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包括一期手术和囊肿外引流术后的二期手术,术后效果好。
治疗前小朋友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及反复贫血的典型溶血性贫血症状,伴有明显的脾肿大,营养不良以及生长发育落后。分级为重度。治疗后治疗后7天1.采用了腹腔镜微创全脾切除术、副脾切除术及胆囊切除术;2.术后24小时内即给予了抗凝治疗,在血小板升高初期给予双药抗凝治疗;3.术后溶血性黄疸症状消失,血红蛋白稳定在正常范围;4.动态监测血小板、凝血功能(D二聚体是关键指标),脾及门静脉血管超声未见血栓形成。
治疗前这是一个8个月大的小朋友,主因头枕部皮下肿物在门诊就诊。入院后完善MR、CT检查,考虑头真不软组织肿瘤。治疗后治疗后7天1.这是一个位于头部区域的软组织肿瘤,生长部位特殊,周围解剖结构复杂。术中采用了本团队独创的瘤体创面整复技术修复切口,有效地避免了术后切口出血、积液及感染等相关风险的发生。2.本病例术后病理结果提示为一个全球罕见报道的软组织肿瘤,但所幸的是外科手术精细地完整切除了肿瘤并进行了周围淋巴结清扫,肿瘤术中无破溃、无残留,真正实现了手术无瘤操作。
治疗前严重的输血依赖性溶血性贫血,脾脏肿大明显,生活质量较差。结合基因检测报告明确诊断为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脾大。治疗后治疗后1月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后,溶血性贫血得到了满意的控制,未再输血,生活质量提升明显;动态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超声检查,无门静脉系统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治疗效果满意;术后外观愈合良好,达到微创美观效果。
治疗前 患儿主因胃结石就诊,伴有腹痛、呕吐症状,上腹部可扪及包块,胃镜手术无法取出。 治疗中 按计划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术中见胃结石为毛发,将其完整取出,并修补胃壁。 治疗后 治疗后7天 这次手术采用了减孔的手术操作布局,达到更美观微创的效果。术后恢复顺利,一周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