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夜间急诊患者中,有大约三分之一的腹痛人群都是阑尾炎发作的患者。严重的阑尾炎通常腹痛剧烈,伴有发热、恶心、腹泻等等,甚至会发生阑尾穿孔,导致肚子里面严重的腹腔炎症、腹膜炎症,患者无法行走,甚至疼到不敢大口呼吸。轻微的阑尾炎通常可以通过保守输液治疗好转,而严重的阑尾炎而必须手术治疗。那术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本文由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主治医师@看肚子的魏大夫为您进行宣教。【1】医院情景患者问:教授,我们做了微创阑尾炎手术,术后需要注意什么呢?教授说:手术宣教和临床治疗一样重要,给详细交代一下。魏大夫说:好的,等查房过来给您详细讲讲。阑尾炎术后需要注意以下方面:(1)手术当天:麻醉逐渐消失,手术结束前六个小时,患者需要平躺,尽量床上活动,禁止进食和饮水。而六个小时以后,尽可能让患者保持半卧位,确保患者引流管的通畅,帮助患者促进身体内部的液体流出,并让手术部位渗出的炎性因子流出,局限于盆腔。家属需要协助医护人员,观察患者情况,注意观测床头心电监护仪器有无较大波动,患者引流液的颜色、液体量等进行观察,如果发生异常要及时告知护士与医生进行处理。(2)术后饮食:如果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较快,术后第一日就可少量多次饮水,排气(也就是我们生活中俗称的放屁)后可以吃流食,同样是少量多次,如有恶心、呕吐,腹胀明显,则停止进食水。而如果患者胃肠功能欠佳,而需要严格的循序渐进。因为排气代表患者的肠胃蠕动正常,消化吸收系统正常之后就可以先食用流食,再逐渐恢复为正常的饮食,其中要注意饮食尽量以温软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比如粥类、面条等,避免生冷坚硬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同时要注意避免牛奶等奶制品过早的摄入,容易引发胀气,同时要注意维生素的摄入,患者要多食用绿色蔬菜以及粗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的通畅,并且流食中可以适当地增加剁碎或者煮烂的鱼肉或瘦肉,促进患者的食欲恢复的同时还可以帮助患者补充蛋白质的摄入。如果患者在没有排气之前出现口干舌燥等现象,可以选择用棉签蘸水擦拭嘴唇,从而缓解患者干渴的症状。(3)术后疼痛:患者术后麻醉药效过了,伤口会出现疼痛,疼痛感与患者的疼痛耐受度有很大关系,如果患者的疼痛耐受度较弱,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让医生或者 护士给予止痛药帮助患者缓解疼痛,避免因为疼痛影响到患者的睡眠乃至排气之后的食欲。短期内的止痛药物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影响,切记不要让患者刀口疼痛时硬抗。除非医生特殊交代卧床以外,其他患者在术后二十四小时以后要鼓励患者起床活动,通过活动促进胃肠道的蠕动,避免患者手术之后出现肠粘连的情况。(4)术后第2到3日:切口换药,注意伤口防止感染。如无特殊不适,病情较轻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安排您出院日期。病情较重的患者则会依据治疗情况,可能无法短期内出院。(5)术后7-9天一般术后9天左右需要到当地医院或者社区医院换药拆除切口缝线,1月内避免洗澡,主要是为了保护切口(尤其肚脐处切口)、避免污染。如果天气较为炎热,可以让家属用毛巾擦拭身体,同时在擦拭的过程中注意避开伤口。(6)老年患者要注意术后保暖,防止感冒;同时要帮 患者进行叩背,帮助患者将体内的痰液等分泌物排出,避免呼 吸道分泌物影响呼吸,或者患者出现坠积性肺炎,增加患者的 疼痛感,降低生活质量。还需要注意的是,老年患者容易出现 便秘,术后一定要注意饮食,尽可能保持老年患者的大便通畅。(7)患者若有吸烟、酗酒的习惯,为了身体健康着想,应将烟瘾、酒瘾戒掉。同时,必要时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干预,患者手术后会因为疼 痛等各种因素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情绪,比如焦虑、恐慌等, 因此家属要与患者沟通交流,让患者表达自己的情绪, 同时通过交流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帮助患者排解不良的 情绪和心理状态。(7)随诊:阑尾炎因为涉及到肠道,手术在医学上定义为污染手术,术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腔/刀口感染的表现,阑尾残端继续发炎,或者肠道不通等的情况,发生概率约为5%左右,则需要继续治疗或者定期复查。来源:保健文汇 健康指南和临床诊疗经验。如果想看甲状腺和普外科其他相关疾病内容,关注我 ↓↓@看肚子的魏大夫魏大夫,985、双一流大学附属三甲教学医院主治医师。①在外科手术方面:荣获甘肃省医疗技术标兵、甘肃省微创手术技能大赛一等奖、学院内首届临床技能大赛优秀奖;②在患者诊治方面:发表临床诊治/经验类文章60余篇,主持/参与临床型课题10余项,参与诊治病患>2千余例,手术>1千台;③在疾病研究方面,获教育部国家奖学金、中华医学会优秀中青年医师论文二等奖和甘肃省医学科技奖、兰州市科技进步奖各1项,担任国内外多本中文核心和英文SCI医学杂志审稿专家/中青年编委。
引言: 目前各个单位组织体检时,甲状腺彩超是可选或者必选项目之一。很多人会突然发现自己的甲状腺(一个平时没怎么听说过的脖子上的器官)长了结节,突然觉得寝食难安、喉头发痒,又挂了医院的普外专科号来就诊,那么甲状腺是什么?甲状腺结节怎么办,由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主治医师魏丰贤(@看肚子的魏大夫)给您详细科普讲解下。 【甲状腺是什么?】 一、甲状腺简介: 甲状腺是成年人最大的内分泌腺,位于颈前部,棕红色,呈“H”形,重约25g,我们通常比喻为脖子上的一个像“”蝴蝶“”形状的腺体,蝴蝶的左右翅膀分别对应甲状腺的左侧叶、右侧叶,蝴蝶的身体对于甲状腺的峡部(中间)。 二、甲状腺的重要性: 甲状腺虽然看着很小,但是它的功能非常巨大,作为人体作为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它能控制使用能量的速度、制造蛋白质、调节身体对其他荷尔蒙的敏感性。 三、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主要是依靠制造甲状腺素来调整这些反应和发挥功能,当身体由于各种病变导致甲状腺制造的激素不足或者过多时,就会有对应的疾病,我们称之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 尤其对于婴幼儿来说,先天性或后天性的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神经系统发育和智力水平低下,以及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导致小儿生长发育缓慢,称之为“呆小儿”。 而对于正常成年人来说,则不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大部分时间甲状腺功能的异常、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异常,会导致患者的情绪异常(易怒、暴躁)、睡眠异常(失眠等)、体力状态异常(易疲乏、过于怕冷或怕热),进一步加重时会导致眼睛突出、小腿前面肿胀等问题,日久月累更可能导致身体各个器官发生异常。 甲状腺位于脖子前面,粉红色腺体,可分为3个叶,男女一样。 【甲状腺结节是什么?】 一、甲状腺结节的原因 甲状腺在各种因素刺激下,在3个叶的任何一个或者多个叶就会长出小结节。目前临床中常见的病因多为各种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退行性变、炎症、自身免疫以及新生物等引起,部分患者也有遗传倾向。甲状腺结节的诱因则与劳累、精神紧张、饮食、生活作息不规律、碘摄入过多(如海鲜)等密切相关。 二、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 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目前有文章报道可到人群的1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常见病、多发病。在魏大夫假期的第一个门诊中,大约有1/6的门诊患者都是来看甲状腺疾病的。但事实上,作为一种常见病,大部分并不会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状,通常都是单位组织体检时才发现,所以大可不比过分紧张。 【甲状腺结节的诊治】 临床中发现,大部分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并没有脖子处不舒服的症状,大多数是单位或者个人体检时才会发现。 因而,目前临床中医生对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治核心在于评估3点: ①有无合并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激素的异常, ②甲状腺结节有无严重的症状, ③结节的癌变风险。 一、激素的异常 激素的异常通常需要通过抽血化验来明确诊断,空腹抽血化验甲状腺激素后如果各项指标都正常,则说明没有太多的问题。如果甲状腺激素里面的T3、T4和TSH有显著的异常,则通常需要进一步口服药物来调整,并且规律复诊,必要时需要调整口服药物的剂量。 此外,也可以自己首先评估是否有情绪变化,如爱生气、脾气大、烦躁等,这种通常可能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减可能,但这种评估方法的准确率可能不高,容易发生误诊。 二、严重的症状 甲状腺相关的严重的症状通常包括有两种,一种是局部的脖子处的症状,一种是全身的症状。 ①局部的症状通常包括气短、脖子处哽咽、憋胀或者压迫等,但通常还需要仔细鉴别。因为常见的口咽疾病、喉咙疾病、气管、肺脏和心脏疾病等也有可能导致这种的不舒服。就我们的临床经验观察发现,甲状腺结节一般在大约3cm左右时,才会有以上症状,但是部分感觉较为敏感的女性患者,可能在结节较小时也会有不适症状。 ②全身的严重症状,多是由于甲状腺毒性或者甲状腺激素显著不足所造成,长期的影响可能导致严重的心脏、肾脏发生不可逆性损伤,通常还需其他专科协同处理,目前临床中发生率较低。 【甲状腺结节癌变风险的判定】 临床观察和研究表明,甲状腺结节的B超分级越高发生癌变的风险越大,对应的诊疗措施也不一样,同时伴有结节显著增大者合并局部严重症状者,通常需要积极就医评估接受手术治疗。 目前研究提示,大部分的甲状腺结节和肿瘤都是良性的,甲状腺癌变和恶变的风险小于10%,也就是说10个患者里面9个都是安全的,但前提条件是需要规律、合理的门诊复诊和监测。 【甲状腺结节是否手术的评判】 目前手术作为甲状腺结节大部分情况下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正规医院就诊时主要评判的指标对应的主要是以上提到的2点:有无严重症状和癌变风险高低。 故而,目前甲状腺手术的目的也是2点:缓解不适症状和治疗高风险癌变问题。所以如果您有脖子处的哽咽或气短症状(当然,需要首先排除了其他口咽喉等疾病造成者),和/或甲状腺结节分级3级及以上者,可以正规医院就诊评估,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而目前常规开展的甲状腺手术可以分为常规的颈部手术和非颈部手术。其主要的区别在于非颈部手术者(可以经口腔、经腋窝或经胸部手术),术后颈部无疤痕,可以达到美容效果,对于年轻的爱美女性可以作为选择之一。但对于年龄大、一般条件较差、对于美容要求较低者,则建议可依据个人情况选择颈部手术,虽然颈部有疤痕,但实际的手术远较非颈部创伤小。实际的手术方式的选择通常还涉及到结节的良恶性等众多因素,万一您需要手术可以和主治医师详细沟通。 我是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魏丰贤(看肚子的魏大夫),如果您有以上相关问题,欢迎向我咨询!
引言: 目前我国的肝硬化人群较多,尤其以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发病率较高。最为常见的原因为长期的肝脏炎症导致肝细胞不断的破坏发展而来,其次药物的不当服用、长期服用也是常见的原因。此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饮食健康也越来越重要,过多的脂肪摄入、高热量食物和缺乏锻炼,导致脂肪肝也越来越常见。 所以,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和脂肪肝是导致肝硬化的目前最为常见的三种原因。那什么是肝硬化,得了肝硬化有什么样的不舒服症状?最简单的检查又有什么?本文由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魏丰贤主治医师(看肚子的魏大夫 )为您详细讲解。 【肝硬化的定义】 肝硬化(liver cirrhosis)是各种慢性肝病一直发展,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可以发现,肝脏慢性炎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再生结节和肝内外血管增殖为特征的病理阶段。 而临床和生活中最简单直接的理解就是“肝脏的质地变硬了”,随着病情的加重,肝脏的硬度会不断增加,同时肝脏的体积也会变小,直观的感觉像是皱缩了。CT检查上可以看到肝脏体积变小,没有了圆融的感觉,有时候肝脏上还有大量的小疙瘩(再生结节),同时大都伴有脾脏的增大(脾大)。 【肝硬化对人的影响】 一、影响肝脏功能: ①肝功能异常:通常表现为乏力,活动量下降,部分患者还有食欲等的异常,还有面色萎黄、手掌发红等,医院检查时通常可见生化指标内转氨酶、胆色素的异常情况。 ②肝功能衰竭:肝功能不断恶化后,肝细胞不断坏死,人体内残留的正常肝细胞越来越少,导致不够人体需要的情况,就会发生肝功能的显著异常,导致肝脏丧失功能,影响生命安全。 二、影响血液回流: 肝脏的血管主要有3种:肝门静脉、肝动脉和肝静脉。肝硬化后由于各种原因,主要会使得肝门静脉的血液回流受阻,变得不通畅,所以自身的血液便会通过腔静脉之间形成侧支循环回流。 这本来是人体正常的自身调节状态,但是随着病情的加重,也给人体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侧枝循环里面的血管分流血液时,血管会扩张,管壁变的也薄弱起来,还会迂曲成团(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会有血管破裂的风险。 据报道,有大约一半以上的肝硬化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曲张,而更为严重的是,有大约20-30%的患者会发生破裂后大出血,血流不止导致直接死亡(致死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三、脾大影响血细胞: 肝脏的血液回流发生受阻后,脾脏也会受到牵连,导致脾脏内的血液也发生回流障碍,所以随着肝硬化病情的发展,脾脏也会变得越来越大(淤血性脾脏肿大)。 脾脏肿大后就会破坏血液里面的正常细胞,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发生白细胞、血色素和血小板的数量下降(三系减低)。此时,大部分的患者会表现为免疫力低、头晕乏力、容易感冒和牙龈出血、鼻腔出血和皮肤上容易出现小的红色血斑点等。 四、肝脏癌变风险增高: 普遍认为肝硬化病人发生肝癌的自然病程时间约为15年左右,出现肝癌的年发生率是3%到6%。所以,一旦确认为肝硬化,需要积极的接受治疗,如果病情控制比较理想,可以降低肝癌发生的风险。另外,需要注意定期的医院复查随访,积极监测肝脏病变情况和调整治疗方案。 【肝硬化的诊治】 临床观察和研究表明,规律有效的医院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降低严重的并发症 ,主要包括以下4点: 1)规律的复查: 定期 的检查甲胎蛋白(AFP ) 和肝脏彩超,建议最少半年一次,最好三个月一次。 2)治疗肝炎: 如果存在慢性乙肝病毒的感染,无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都需要检查和治疗原发的肝炎疾病。如果存在脂肪肝,需要积极减肥,改变饮食,严重时药物治疗。 3)手术治疗: 如果存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风险、严重脾亢,需要评估行胃镜下治疗、微创手术切除曲张血管+脾脏手术治疗(门体断流术)、介入治疗等。需要医院就诊或咨询专业医生依据个人情况建议。 4)肝移植: 目前理论上来说,唯一的根治性治疗方式为肝移植。随着临床实践和肝移植的手术开始实施,目前对于肝移植的认识大家也在不断进行修正和重新定位。目前已知的,实际临床治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肝源短缺、供肝不足、治疗周期长(需要长期进行免疫抑制治疗)和手术相关并发症(血管吻合相关问题、胆道吻合狭窄等问题),可能对于小部分患者而言影响生存质量较大。 本文由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魏丰贤主治医师(看肚子的魏大夫 )发布,如果您有相关的疾病或问题需要咨询,可以联系我。
【魏大夫介绍】 男,研究生学历,主治医师职称。【执业地点】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普外科病区【专业擅长】 所在科室平均年均手术量近一千余台,被评为国家级的胃肠和肝胆重点专科、甘肃省重点专科、甘肃省甲等医疗中心。临床管理和微创手术治疗经验丰富,居于西北和我省先进水平。在临床治疗中体现人性化,关注患者个性,注重沟通交流,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态度。 1. 胃肠道疾病 ①胃肠道肿瘤性疾病,包括胃癌、结肠癌、直肠癌和小肠癌的微创和辅助治疗。②胃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胃溃疡、胃肠穿孔、急性阑尾炎、消化不良、腹胀、便秘等。 2.肝胆道疾病 ①肝癌、肝脏血管瘤。②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功能亢进。③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胆囊炎和胆管炎的微创治疗和药物治疗。3.甲状腺、乳腺和体表肿物 ①甲状腺肿瘤。②乳腺肿瘤。③体表肿块、腋窝肿物、颈部肿物、大腿根部肿物(腹股沟疝)。【临床能力和患者评价】 自2013年研究生在医院工作和学习开始,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在手术操作和临床患者术后管理方面积累的大量的经验。,并获得一系列省级和院级奖项。对待患者态度和蔼,耐心解答患者疑问,详细讲解病情和诊疗方案,操心为患者积极治疗的同时节约住院花费,获得多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多次有幸接受患者家属赠与的感谢信和锦旗。 ①作为术者,可独立完成普外科开展的三级手术,手术操作细致,基本功扎实,患者恢复良好。 ②作为第一助手,可协助专家教授完成普外科开展的四级手术(如微创胃癌根治术、结肠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术、肝硬化手术),操作和术后管理细致,患者经济负担轻,恢复良好。 ③荣获“甘肃省腹腔镜微创操作技能大赛一等奖”。 ④荣获“甘肃省医疗卫生行业技术标兵荣誉称号”。 ⑤荣获兰州大学第二临床临床医学院首届“临床操作技能大赛优秀奖”。 ⑥2019年通过“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020年参加“全国普外科专科化医师培训”。 ⑦基础知识夯实,在学期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奖学金。【综合素质】 ①长期注重学习,跟进医学最新前沿发展,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最新的理念、最新的方案和潜在的选择余地。 ②同时注意总结归纳,积极进行科学研究,为医疗同行提供诊治经验和交流。 ③在胃肠道肿瘤辅助治疗、肝癌发生关键分子的探索性研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临床诊疗关键技术、胆胰疾病诊疗和相关科学临床研究方面,具有显著特长和突出成效。 ④目前作为第一和参与作者已发表临床治疗相关文章50篇余。 ⑤主持甘肃省和兰州市临床科研项目和课题2项。 ⑥担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主办的《中国普通外科杂志》青年编委、《BMJOpen》、《MedSciMonitor》、《WorldJClinCases》审稿人。 ⑦获得甘肃省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兰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⑧肝脏研究获得中华医学会FIS2018中青年医师论文竞赛二等奖。
原创整理:魏大夫。看肚子的魏大夫:一个专注于看肚子的三甲医院大夫。引言: 目前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患病率普遍较高,全国数据表明每十个人中间就有一个人患有胆囊结石病,而西北部我省的患病率可能更高。这其中还有部分人的是胆囊息肉,大多在日常体检中发现,那胆囊息肉和结石一样不?得了胆囊息肉应该怎么办?本文为您详细讲解。【胆囊息肉的定义】胆囊息肉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样突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包括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临床上通过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等)较难明确其良恶性,所以又称“胆囊黏膜隆起性病变”,或者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息肉的分类】一、按照息肉的类型:①假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又称之为胆固醇结晶(由胆汁中的有形成分沉淀而成,像小盐粒、小冰渣一样,部分患者可以通过注意饮食和口服药物来治疗,从而变小乃至消退。)②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腺肌增生和组织异位性息肉等,大多数都是因为胆囊的组织增生所导致。二、按息肉良恶性:无论是假性息肉,还是真性息肉,最开始时都属于良性息肉,随着时间的延长,部分患者的息肉可能会不断增大,并发生恶变、癌变,成为恶性息肉(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胆囊癌)。三、按变化情况:①稳定性息肉:规律复查B超监测,复查3次及以上时,发现胆囊息肉的大小基本保持稳定,每次大小的变化情况在2-3mm以内,提示良性息肉,病情稳定,癌变风险较小。②不稳定性息肉:规律复查B超监测时,息肉频繁增大,或者增大超过1倍以上(或呈数倍增加),则称之为不稳定息肉,存在癌变风险。四、按息肉的数量:①单发息肉:胆囊内只有一个息肉,真性息肉的可能性大。②多发息肉:胆囊内有数个息肉(2个及以上),假性息肉的可能性大。【胆囊息肉的诊治】临床中观察发现,大部分胆囊息肉没有右上腹疼痛的症状,大多数是单位或者个人体检时发现。或者部分患者存在右上腹胀的感觉,尤其在进食油腻,或者吃的太饱时出现,症状轻微。因而,目前临床中医生对于胆囊息肉的诊治核心在于评估其癌变风险:①对于怀疑癌变风险较高的患者,需要积极接受微创的胆囊切除手术,胆囊癌一旦发生,其临床治疗效果会严重变差。②对于癌变风险不高的患者,需要定期复查B超监测,一般对于稳定性息肉而言,可每1年复查一次B超;而不稳定性息肉需要至少每3-6个月复查一次肝胆B超。其次,对于部分有症状的胆囊息肉、或者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如存在剧烈的右上腹进食后疼痛,也建议接受微创的胆囊切除术,来提高日常的生活质量。而日常症状轻微,或者仅在油腻刺激进食后有不舒服症状的患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避免过于油腻刺激,也避免过于清淡素食)和口服药物(遵医嘱服用消炎利胆片等)来控制。【胆囊息肉癌变风险的判定】临床观察和研究表明,胆囊息肉越大,发生癌变的风险越大。直径大于10mm的胆囊息肉发生恶变、癌变的风险高达50%,所有一旦达到10mm及以上,需要积极就医评估接受微创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如果还想看【健康科普】其他内容或咨询,可以关注我的网络号:看肚子的魏大夫。一生医路,你我同行,欢迎投稿和分享您的故事!
好多患者朋友做完胆囊手术后都被告知需要注意饮食,具体怎么吃,本文由兰大二院魏丰贤医生详细为您讲解。 本健康号内所有内容均由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普外科魏丰贤医生亲自审核发布、内容科学可靠。 一、做完胆结石手术术后一定要注意饮食: 1、常规建议严格注意饮食的时间一般为术后2周以内 2、2周后可以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终身注意避免油腻刺激饮食。 二、主要注意的方面包括以下几点: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油腻、辛辣刺激饮食,避免术后“补身体”等大吃大喝、大鱼大肉的情况。 2、三餐时间规律:切除胆囊后,胆汁直接由肝脏产生后排入胆管和肠道,规律的饮食有助于肝脏分泌和排泄胆汁的规律变成习惯,最大减少胆囊切除术后部分病人的腹胀、原来胆囊位置的疼痛、拉肚子等问题。 3、低脂、高纤维饮食:吃饭要少吃肥肉、动物油脂等,过于油腻的食物不容易消化,粗纤维的素食由于可以避免刺激产生较多的胆汁,有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但是同样注意,也要注意营养均衡,避免过于清淡,或者只吃素食,同样会导致胆管结石的发生风险较高。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或者需要进一步咨询肝胆、胃肠等消化和手术等相关问题,可以进一步扫描和我联系。
在平常体检时,好多人都会发现甲状腺结节,需要到医院进一步就诊。 就诊建议如下: 1. 首先评估,自己是否有情绪变化,如爱生气、脾气大、烦躁等,这种通常可能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减可能,需要到内分泌先行就诊。 2. 脖子是否有包块,疙瘩,或者自觉颈部不适,气短,进食哽咽症状,则需要到普外科-甲状腺外科就诊。 3.通常医生需要开具的检查包括2项: 甲状腺彩超和甲状腺激素,依据检查结果会推荐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或继续随访。 4. 甲状腺彩超中大部分会报告结节分级,分级越高,则癌变风险越大。还会报告结节大小,结节越大,越应该早期手术。 5. 手术常规分为 开刀手术和美容手术(经口或经乳晕小切口手术)。 如果您还不了解,或者自己评估存在困难,或者需要预约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就诊,预约兰大二院床位和手术,可扫描以下名片联系我为您进一步解答和服务。
魏大夫介绍:魏丰贤,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主治医师,治疗理念先进、耐心通俗且人性化。擅长肝胆胰腺肿瘤、肝硬化、胃炎胃癌、胆结石的微创手术及个体化治疗。获国家奖学金,甘肃省级技术标兵、甘肃省微创手术大赛一等奖、优秀普外科医生等。发表医学临床研究60余,课题10余,获中华医学会优秀中青年医师论文和省市科技进步奖等,担任多本杂志审稿专家/中青年编委。魏大夫门诊: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外科肝胆胰门诊周一、周四加班门诊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互联网医院,网络在线门诊。好大夫网站在线图文问诊很高兴,在2023年甘肃省医师协会普外分会,荣获了“2023年优秀普通外科医师”称号。感谢老师们长久的帮助、关心与培养。手术是外科医生的主要工作之一,如何做的更好、更快?需要永远的学习、沉淀和磨炼。而该不该做,什么时候做,怎么做?永远是每个外科人面临和决断的问题。魏丰贤大夫在会议中汇报的《腹腔镜微创胆囊切除术的质控要点》,通过1例常规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录像,分享了长久以来胆囊切除手术中的心得,如何做的更快、更好的小技巧,获得了优秀手术视频奖。
原话“得到希望的承诺,看到救治的曙光”。希望得到承诺,获得治疗的安全感。是患者及家属求医的本质要求。这既需要技术保障,也需要运气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