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4918116346764894&wfr=spider&for=pc
济南日报记者邱天:据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目前阶段近视眼有6亿,占了人群总数的一半;根据健康调查显示,小学生近视的发病率已经达到45%,初中生有70%,高中生有80%,大学生则已经有90%了。所以重视近视问题真的是势在必行了。青少年发现自己近视后,应该怎么办呢?如何进行矫正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眼科陈国玲主任医师:青少年发现近视后,需要先到医院完善眼部检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矫正方法。目前,矫正或治疗近视的方法主要有三类: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和屈光手术(手术不适合青少年患者)。框架眼镜就是平常的普通眼镜,戴框架眼镜是最常用的近视矫正方法,适用于绝大多数青少年近视患者。角膜接触镜,也称隐形眼镜,镜片直接与角膜接触。角膜接触镜的佩戴,有严格的适应症。无论戴哪种眼镜,都需要找专业人员检查、验配。戴眼镜后,还要定期复查,调整眼镜度数。最后,建议青少年近视患者:少看电子产品,避免长时间连续近距离用眼,遵守三个“二十”原则:连续看近20分钟,应看远(20英尺),不少于20秒钟。同时,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用眼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参加户外活动,这些,都有助于延缓于近视的进展。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4918116346764894&wfr=spider&for=pc
济南日报记者邱天:现在大部分白领上班工作时面对电脑时间长,时间长了眼睛就干涩不适。眼睛出现干涩时,如何治疗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眼科陈国玲主任医师:当我们眼睛出现干涩不适时,建议到医院完善干眼相关检查,先明确诊断。而不是自己到药店买眼药。因为不同的眼病,治疗方案和用药也有差异。而干眼的症状是非特异性的,擅自用药有可能延误治疗甚至加重病情。干眼的治疗方法包括:对因治疗、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所以,充分了解干眼的病因、尽量避免或减少这些因素是预防和治疗干眼的前提,如积极改善工作及生活环境、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尽量少戴或不戴隐形眼镜;不要滥用眼药水等。治疗干眼的常用药物有润滑眼表和促进修复的药物、抗炎药物及抗菌药等。非药物治疗是干眼的基础治疗,尤其适用于脂质异常型干眼。临床上的非药物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如睑缘清洁、除螨、睑板腺热敷/熏蒸/按摩)、强脉冲光、热脉动、湿房镜、泪点栓、治疗性角膜接触镜、手术等。其中,强脉冲光治疗是一种较新的非药物治疗技术,该方法具有无创、作用快速、疗效肯定等特点。皮肤科用它做嫩肤治疗。通过我们治疗的干眼患者反馈,该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大多数脂质异常型干眼的症状。另外,我们可以还通过一些学习一些干眼相关的科普知识(比如,济南日报给我们提供的这种科普学习机会),正确认识干眼;保持乐观心态、保证睡眠质量和时间、适当增加运动及改善饮食等,这些也有助于干眼的治疗。由于干眼作为一种多因素的慢性眼病,单一治疗方法对大多数干眼患者而言常无法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需要根据干眼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给予“个体化”治疗。所以,得了干眼,建议尽早找专科医生进行诊治。
一、干眼的定义:干眼为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是由泪液的质、量及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不稳定或眼表微环境失衡,可伴有眼表炎性反应、组织损伤及神经异常,造成眼部多种不适症状和(或)视功能障碍。二、干眼的分类(本共识制定了3种分类方法):一)按发病原因和危险因素分类1.全身因素性:很多全身性疾病,尤其免疫系统疾病及内分泌系统失衡会导致干眼,如Sjgren综合征、Steven-Johnson综合征、移植物抗宿主病、各种结缔组织和胶原血管病、严重的肝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及痛风,更年期后的女性较为普遍,其他如维生素A缺乏、雄激素缺乏等疾病也易导致干眼。2.眼局部因素性:包括局部感染及免疫相关疾病,如感染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角膜上皮基底膜下神经纤维丛密度异常,泪腺、睑板腺、眼表上皮细胞(杯状细胞)及角膜神经功能异常,螨虫性睑缘炎、睑缘结构异常等;各种原因引起的泪液动力学异常,如眼睑皮肤及结膜松弛症、泪阜部增生、眼睑痉挛、眼型痤疮等。3.环境因素性:环境因素包括空气污染、光污染、射线、高海拔、低湿度及强风力等。4.生活方式相关因素性:如长时间操作视频终端、户外活动少、长时间近距离平面固视、睡眠不足、使用空调、吸烟、长期配戴角膜接触镜、眼部化妆及长时间驾驶等。5.手术相关因素性:包括各种手术导致泪腺、副泪腺、睑板腺、眼表上皮细胞、角膜上皮基底膜下神经纤维丛损伤及缺失;各种手术引起泪液动力学异常,如眼表面光滑程度改变或曲率变化、泪道管径扩大、泪小点位置异常、睑缘缺损等。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白内障摘除手术等导致干眼的发生率较高,大部分患者于术后3-6个月恢复,但少数患者可以持续较长时间。6.药物相关因素性:包括全身及局部用药。全身用药,如更年期补充激素,服用抗抑郁、抗组织胺、抗胆碱、抗精神病药物以及异维甲酸药物、利尿剂、避孕药物、全身化疗药物等;局部用药,如眼部使用消毒剂、抗病毒药物、抗青光眼药物(受体阻滞剂等)及含防腐剂滴眼液、眼膏等。7.其他因素性:除了以上因素,还有其他因素,如焦虑、抑郁等情绪也会导致干眼。二)按照泪液主要成分或功能异常分类1.水液缺乏型干眼:因水液性泪液生成不足和(或)质的异常而引起,如Sjgren综合征和许多全身疾病引发的干眼。2.脂质异常型干眼:由于脂质层的质或量出现异常而引起,如睑板腺功能障碍、睑缘炎及各种引起泪液蒸发增加等因素造成的干眼。3.黏蛋白异常型干眼: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眼表上皮细胞(尤其杯状细胞)受损而引起。临床眼表药物的毒性损伤、化学性眼外伤、热烧伤及角膜缘功能障碍、长期配戴接触镜等造成的干眼一般属于此种类型。4.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眼:因泪液的动力学异常引起,包括瞬目异常(如瞬目频率降低、不完全瞬目等)、泪液排出异常、结膜松弛及眼睑异常等导致的干眼。部分视频终端综合征及各种原因导致的神经麻痹性或暴露性眼睑闭合不全也属于这一类型干眼。5.混合型干眼:临床最常见,为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因所引起。三)按干眼严重程度分类(根据体征的严重程度干眼):1.轻度:裂隙灯显微镜下检查无明显眼表损伤体征(角膜荧光素染色点
一、干眼常用检查技术(一)干眼问卷量表:如中国干眼问卷量表、眼表疾病指数,等。(二)泪膜稳定性检测:如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FBUT)、非接触式泪膜破裂时间(NIBUT)。(三)泪液分泌量检测:如泪河高度测量、泪液分泌试验,等。(四)眼表细胞染色:荧光素钠染色、丽丝胺绿染色,等。(五)眼科影像学检查:如激光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泪液干涉成像、睑板腺成像。(六)实验室辅助检查:如泪液蕨类试验、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等。(七)睑缘及睑板腺检查:睑缘检查、眼睑刷检查、睑板腺形态和功能检查。(八)全身检查:如血清学自身抗体检查、唾液腺功能检查,等。二、临床干眼的推荐检查流程干眼的检查方法种类较多。对干眼进行临床评估时,检查应遵循由非接触到接触、由无创到有创、由局部到全身的原则。推荐检查流程如下:三、干眼的诊断标准一)患者主诉有眼部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疲劳感、不适感、眼红、视力波动等主观症状之一,中国干眼问卷量表≥7分或眼表疾病指数(OSDI)≥13分;同时,患者FBUT≤5s或NIBUT<10s或SchirmerⅠ试验(无麻醉)≤5mm/5min,可诊断干眼。二)患者有干眼相关症状,中国干眼问卷量表≥7分或OSDI≥13分;同时,患者FBUT>5s且≤10s或NIBUT为10-12s,SchirmerⅠ试验(无麻醉)>5mm/5min且≤10mm/5min,则须采用荧光素钠染色法检查角结膜,染色阳性(≥5个点)可诊断干眼。遵循上述标准可对干眼进行合理诊断,同时也可分析主要指标的异常程度,帮助初步判断干眼的亚型。患者泪液分泌量明显减少(SchirmerⅠ试验≤2mm/5min),考虑为水液缺乏型干眼;若泪膜稳定性显著下降(FBUT或NIBUT≤5s),但泪液分泌量轻度异常(SchirmerⅠ试验5-10mm/5min),倾向于考虑脂质异常型干眼。此外,在诊断过程中,应注意对干眼症状与体征分离情况进行分析。患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但泪膜功能或眼表损伤明显,也应诊断为干眼。干眼症状明显但体征轻微者,应考虑为其他因素导致的角膜神经病理性疼痛。
一、干眼的治疗目标缓解症状,保护视功能,尽可能去除病因。二、干眼的治疗原则根据干眼的类型和程度给予长期和个体化治疗,同时使患者适应慢病管理体系。治疗方案的基本选择原则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创到有创。三、干眼的治疗方法(一)针对病因治疗本着从易到难的原则,首先针对已知的相关因素进行标准与规范探讨治疗,如积极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等。(二)药物治疗1.润滑眼表和促进修复2.抗炎治疗3.抗菌药治疗(三)非药物治疗1.物理治疗:包括睑缘清洁、热敷熏蒸、睑板腺按摩等。2.强脉冲光治疗: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导致的脂质异常型干眼。3.热脉动治疗:适用于脂质异常型干眼。4.泪道栓塞或泪点封闭:主要适用于水液缺乏型干眼,对其他类型干眼也有治疗效果。5.湿房镜:适用于各种类型应用常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的干眼患者。6.治疗性角膜接触镜:适用于伴角膜上皮损伤或非感染性睑缘病变的干眼。7.手术治疗:适用于泪液分泌量明显减少,常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且有可能导致视力严重受损的严重干眼。(四)健康宣传教育及心理疏导认识干眼的自然病程和治疗目标,树立信心,提倡健康生活理念。四、不同类型干眼的推荐治疗方案:五、不同严重程度干眼的推荐治疗方案温馨提示: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下午、周五全天
干眼,为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既往曾有“办公室综合征”、“角结膜干燥症”、“干眼症”等不同名称。干眼是目前影响视觉与生活质量最常见的眼表疾病,表现为眼部多种不适症状或/和视功能障碍,严重干眼可引起视功能障碍、甚至失明。在临床工作中,除了常规的治疗方法。干眼治疗,还需要根据干眼的类型和程度给与长期和个性化治疗。不同类型的干眼,需要的治疗方案也不同。因此,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找专科医生给予“个体化”治疗,而不是“用点眼药”流程化治疗。以求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最轻的不良反应。1)中国干眼专家共识:治疗(2020年)----自《中华眼科杂志》2020年第12期https://station.haodf.com/health/article?healthId=8618333603&articleId=93888104612)干眼,需要个性化治疗-----针对已知的相关因素进行治疗https://station.haodf.com/health/article?healthId=8618333603&articleId=93887967763)干眼,需要个性化治疗-----按照泪液主要成分或功能异常,不同类型干眼的推荐治疗方案https://station.haodf.com/health/article?healthId=8618333603&articleId=93887967504)干眼,需要个性化治疗-----不同严重程度干眼的推荐治疗方案https://station.haodf.com/health/article?healthId=8618333603&articleId=9388796757参考文献:中国干眼专家共识:治疗(2020年).中华眼科杂志,2020,56(12):907-913.温馨提示: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下午、周五全天
王大妈的右眼内眼角上长了一片“余肉”,去医院检查了一下,大夫说这叫“翼状胬肉”,中医称“胬肉攀睛”。下面,我们和王大妈一起来了解一下翼状胬肉吧。什么是翼状胬肉?翼状胬肉是一层厚实的纤维血管膜,一般长在白眼球表面,外观像趴在白眼球上的昆虫翅膀(如下图)。翼状胬肉一般会慢慢长大,长大到一定程度,会影响眼睛外观,也会影响视力,甚至导致眼球运动的时候受影响从而引起复视(也就是说,看东西的时候,一个物体会看成两个)。大多数患者的翼状胬肉从内眼角向黑眼球方向生长,少数患者的翼状胬肉是从外眼角向黑眼球方向生长,极少数患者会同时从内外眼角向黑眼球方向生长。另外,有的患者只有一只眼睛长翼状胬肉,有的患者两只眼睛都长,极少数患者会两只眼睛的内外眼角都长。该病往往发生在长期在干燥环境、接触粉尘及紫外线的工作或生活的人群中,常常与遗传也有一定关系(我曾经做过的患者中有三人是亲兄妹)。得了翼状胬肉,该怎么治疗呢?由于翼状胬肉是一种变性疾病,目前还没有药物能消除或阻止该病的形成和进展,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的唯一有效方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翼状胬肉都适合手术治疗,比如小而生长缓慢的翼状胬肉可以暂时不手术(因为手术本身也是一种创伤、并且翼状胬肉手术都有一定的复发率);翼状胬肉局部充血、水肿时也不适合手术,这种情况应该先抗炎治疗,待炎症吸收后再行手术治疗。做翼状胬肉手术时,一般有什么流程?一般来讲,确诊为翼状胬肉的患者,如果适合做翼状胬肉手术并且患者接受手术。流程一般是:1)手术前:要先完善眼部及全身检查(比如心电图、血压、血糖等),明确患者是否存在不适合手术的情况。如果不适合手术,则需要暂缓手术;如果适合手术,则需要先用抗生素滴眼液至少3天,目的是为了清洁眼睛,预防术后感染。另外,手术医生会和患者及家属讲解患者病情、手术的大体过程、注意事项及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2)手术时:需要往术眼点1-2次麻醉药,然后给手术的眼睛周围消毒三遍,铺上无菌的手术敷料。然后开始手术。手术结束后,往眼睛里点一些抗生素眼膏,盖上纱布。3)手术后:每天清洁眼周分泌物、点眼药,术后7天拆线。翼状胬肉术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做完手术,一定要按照手术医生的要求用药,按时复查(便于医生了解术后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尽早处理需要处理的情况)。另外,要保持手术眼及手术眼周围的清洁,避免洗脸水、汗水等不接液体流入眼内;还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减少眼部刺激等。翼状胬肉术后常用的药物有: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减轻炎症、减少复发,用人工泪液润滑眼表面促进术后泪膜修复、稀释眼表的可溶性炎性反应介质。温馨提示: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下午、周五全天。
干眼是目前影响视觉与生活质量最常见的眼表疾病,表现为眼部多种不适症状或/和视功能障碍,严重干眼可引起视功能障碍、甚至失明。眼睛干涩、异物感、烧灼感、眼痒、疼痛、眼红、视疲劳、视物模糊、视力波动、视物不能持久、畏光等。出现上述症状的人,都有可能患了干眼。一、干眼的定义干眼为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是由泪液的质、量及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不稳定或眼表微环境失衡,可伴有眼表炎性反应、组织损伤及神经异常,造成眼部多种不适症状和(或)视功能障碍。二、干眼常见的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有:1)全身因素:如干燥综合征、糖尿病、更年期后的女性,等。2)眼局部因素:如结膜炎、螨虫性睑缘炎、结膜松弛症,等。3)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光污染、射线、高海拔、低湿度及强风力等。4)生活方式相关因素:如长时间操作视频终端、吸烟、长期戴角膜接触镜,等。5)与眼部手术相关:如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白内障摘除手术,等。6)与药物相关:包括全身及局部用药。如全身化疗药、含防腐剂滴眼液,等。7)其他:如焦虑、抑郁,种族、性别等。如上所述,我们看到:干眼由多因素导致,在病情进展过程中可能另有因素加入,部分患者发病很难用一种病因完全解释。因此,单一治疗方法对大多数干眼患者而言,常无法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如果您有上述干眼症状中的一项或多项,建议您:1)依次对照上述7项危险因素,进行“对号入座”,针对已知的相关因素进行治疗(如积极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等);同时,建议您:2)到医院完善干眼相关检查。最后,接诊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和检查结果进行评估,给予合理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流程化”治疗。参考文献:1.中国干眼专家共识:定义和分类(2020年).中华眼科杂志,2020,56(6):418-422.2.中国干眼专家共识:治疗(2020年).中华眼科杂志,2020,56(12):907-913.温馨提示: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下午、周五全天
干眼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病,表现为眼部多种不适症状,如眼睛干涩、异物感、烧灼感、眼痒、疼痛、眼红、视疲劳、视物模糊、视力波动、视物不能持久、畏光等,严重干眼可引起视功能障碍、甚至失明。出现上述症状的人,都有可能患了干眼。怎样预防和治疗干眼呢?充分了解干眼的病因、尽量避免或减少这些因素是预防干眼的前提,如积极改善工作及生活环境、矫正屈光不正、增加有效瞬目、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如果需要长时间用眼时,要定期闭眼休息一会;尽量少戴或不戴隐形眼镜;不要滥用眼药水;注意营养均衡等。干眼的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干眼作为一种多因素眼病,单一治疗方法对大多数干眼患者而言常无法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为提高疗效,多数患者需要采取多方位的综合治疗方案。在临床工作中,医生会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及可能的诱因,根据检查结果评估每位患者的干眼类型及严重程度,从而设计个性化治疗方案,以求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最轻的不良反应。附:1)干眼,需要个性化治疗-----按照泪液主要成分或功能异常,不同类型干眼的推荐治疗方案2)干眼,需要个性化治疗-----不同严重程度干眼的推荐治疗方案参考文献:中国干眼专家共识:治疗(2020年).中华眼科杂志,2020,56(12):907-913.温馨提示: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下午、周五全天
丫丫眼皮上长了个黄豆粒大的疙瘩(不红不肿、不疼不痒)。我们告诉丫丫妈妈,这是霰粒肿,建议做个小手术(手术简单,从眼皮里面做,只需要几分钟;术后外观不受影响)。由于丫丫妈妈不舍得丫丫“受罪”,未做手术。一晃20天过去了,丫丫眼皮上的疙瘩慢慢变成了红疙瘩。这是霰粒肿继续长大并且破溃到皮下了,我们建议手术切除(手术从眼皮外面做,需要切开、缝合,需要时间长;术后会留一道细疤)。丫丫妈妈心情复杂,既后悔没有早点做手术又纠结现在手术后会留疤,经过再三和我们交流、确认后,同意给丫丫做了手术。经过手术,丫丫眼皮上的疙瘩切除了,眼皮上的痕迹一天天变浅了,丫丫妈妈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心结终于放下了。(下图为丫丫术前和术后的照片)(手术后)什么是霰粒肿?霰粒肿是怎么形成的?得了霰粒肿,怎么治疗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霰粒肿的相关知识吧。一、什么是霰粒肿?霰粒肿,又称睑板腺囊肿。是睑板腺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二、霰粒肿是怎么形成的?慢性结膜炎或睑缘炎,可使睑板腺出口阻塞,使腺体的分泌物排不出去而潴留在睑板内,对周围组织产生慢性刺激而引起的肉芽肿性炎症;霰粒肿有一个纤维结缔组织包囊,囊内含有睑板腺分泌物及包括巨细胞在内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三、霰粒肿有哪些临床特点?1)霰粒肿是慢性炎症,无明显红、肿、痛(一些患者开始时可有轻度红肿痛,但没有睑腺炎的急性炎症表现),一般是无意中摸到或发现的,2)典型表现:眼睑皮下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楚,较硬。3)数目:可以单眼、单个,也可以单眼、多个,或者多眼、多个。4)大小:发现时大小不一。四、霰粒肿的转归怎样?1)自行吸收;2)长期不变;3)逐渐长大、变软;4)自行破溃、形成肉芽;5)继发感染(临床表现与内睑腺炎相似)。五、得了霰粒肿,需要手术吗?1)小的霰粒肿:适当热敷可促进吸收。2)较大的霰粒肿或者破溃的肉芽:需要手术。3)如果继发感染:则需要按照睑腺炎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4)对于复发性或老年人:切除物要进行病理检查,以除外睑板腺癌。六、霰粒肿手术后会复发吗?只要规范操作,霰粒肿术后不会复发。由于上、下眼睑的睑板腺不止一条,而任何一条睑板腺都有可能形成一个霰粒肿。因此,做一个霰粒肿手术,并不能预防其他的睑板腺不再发展成霰粒肿。我曾经给一个2岁宝宝做过手术,第一次做了9个霰粒肿(她的双眼上、下睑各有2个霰粒肿;右眼上睑还有一个肉芽肿);第2次还是9个(仅左眼上睑就有5个)附:霰粒肿手术(从眼皮里面做,只需要几分钟)
一、干眼是怎么回事?干眼,为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既往曾有“办公室综合征”、“角结膜干燥症”、“干眼症”等不同名称。干眼是目前影响视觉与生活质量最常见的眼表疾病,表现为眼部多种不适症状或/和视功能障碍,严重干眼可引起视功能障碍、甚至失明。眼睛干涩、异物感、烧灼感、眼痒、疼痛、眼红、视疲劳、视物模糊、视力波动、视物不能持久、畏光等。出现上述症状的人,都有可能患了干眼。二、诊断干眼,需要做哪些检查?(一)干眼问卷量表:如中国干眼问卷量表、眼表疾病指数,等。(二)泪膜稳定性检测:如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FBUT)、非接触式泪膜破裂时间(NIBUT)。(三)泪液分泌量检测:如泪河高度测量、泪液分泌试验,等。(四)眼表细胞染色:荧光素钠染色、丽丝胺绿染色,等。(五)眼科影像学检查:如激光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泪液干涉成像、睑板腺成像。(六)实验室辅助检查:如泪液蕨类试验、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等。(七)睑缘及睑板腺检查:睑缘检查、眼睑刷检查、睑板腺形态和功能检查。(八)全身检查:如血清学自身抗体检查、唾液腺功能检查,等。综上所述,干眼的检查方法种类较多。其中,症状评估、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及泪膜稳定性评估是干眼诊断的主要检查内容,其他辅助检查可帮助进行病因学诊断和判断严重程度。因此,如果有眼睛干涩不适,完善干眼相关检查,尽早明确干眼病因、分类及严重程度,然后,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流程化”治疗,以求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最轻的不良反应。参考文献:1.中国干眼专家共识:定义和分类(2020年).中华眼科杂志,2020,56(6):418-422.2.中国干眼专家共识:检查和诊断(2020年).中华眼科杂志,2020,56(10):741-747.温馨提示: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下午、周五全天
屈光不正的儿童,初次验光均应在睫状肌麻痹下进行。在睫状肌麻痹下进行视网膜检影验光是儿童屈光不正检查最为可靠的方法,尤其对于合作不好的婴幼儿、重度弱视、眼球震颤以及智力低下儿童。一、药物选择:一)1.0%阿托品眼膏或眼用凝胶:1)6岁以下;2)6岁以上,用1.0%环喷托酯滴眼液验光,发现远视度数不稳定或短期内视力下降患者;3)伴有内斜视的儿童。二)1.0%环喷托酯滴眼液:6岁以上不伴有内斜视的儿童。三)0.5%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12岁以上的近视儿童。二、药物用法:一)1.0%阿托品眼膏或眼用凝胶:每天2-3次,连续3-5天;年幼儿童可每晚使用1次,连续使用7天;若使用1.0%阿托品眼用凝胶,验光当日早晨再使用1次。二)1.0%环喷托酯滴眼液:先使用表面麻醉剂点眼1次,2-3分钟后再使用1.0%环喷托酯滴眼液,每5分钟1次,至少3次;可联合使用0.5%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1-2次;在1.0%环喷托酯滴眼液最后1次点眼至少30分钟后进行验光。三)0.5%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每5分钟1次,共使用3次,最后1次点眼30分钟后进行验光。温馨提示: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下午、周五全天
点眼药水或眼药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用药前:1)一定要看清药名,切勿点错药(临床上遇到过有的患者误将脚气水或滴鼻剂点入眼内的情况);2)一定要看清有效期。此处的有效期,是指未开封情况下、且按要求保存的眼药(具体要求,需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3)如果眼部有分泌物,点眼药之前需要先用清洁的棉棒蘸去分泌物后再用药。2.用药时:1)建议平躺或坐在椅子上,使头轻轻往后仰让眼睛处于相对水平的位置,便于用药。2)用一手指轻轻扒着患眼下眼皮(患者的眼睛尽量向额头方向注视),另一只手拿着眼药,将眼药水滴到(或将眼药膏挤到)下眼皮和眼球之间的空隙里,不要让眼水瓶口碰到眼球或眼皮,不要滴到角膜(即黑眼球上)。3.用药后:1)滴完眼药水,轻轻上拉上眼皮再慢慢放下、同时松开下眼皮;2)用手指按压内眼角,至少5分钟;3)患者闭眼以后轻轻转动眼球,使眼药均匀涂布在眼球表面;4)至少闭眼10分钟以上。另外,还要注意:1)用药前、后,一定要洗手(以免交叉感染),用完及时拧紧瓶盖。2)如果是双眼患病,要先点症状轻的一眼,再点症状重的那只眼(头尽量放平,以防眼药水从一只眼睛流到另一只眼睛里)。3)眼药水,每次滴1滴即可,眼水瓶口距离眼睛2厘米左右。眼药膏在使用时可将挤出的一点抛弃不用,所涂眼药膏约5mm长即可,不宜太多。4)眼药水或眼药膏的瓶口不要触及眼皮、眼球及手;不要放到温度太高的环境中。5)如果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眼药水,两种之间间隔至少十五分钟。6)仔细阅读眼药水的说明(如:药物开封多长时间就不能再用?药物是否需要冷藏?是否有用药禁忌(如:孕妇或儿童是否可用等等)。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下午、周五全天。
一、什么是正视?什么是近视?1.正视:眼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的折射后,聚焦、成像在视网膜上,称为正视(如下图)。2.近视:眼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的折射后,聚焦、成像在视网膜之前(如下图)。二、散瞳验光是怎么回事?1.散瞳验光就是指先用睫状肌麻痹剂点眼,使睫状肌彻底麻痹以后再验光。2.由于能麻痹睫状肌的药物,也能使瞳孔散大。因此,临床上常常把这个过程简称为“散瞳验光”。三、为什么近视患者配眼镜之前最好要散瞳验光?1.简单说,近视患者配眼镜前散瞳验光,是为了去除假性近视。2.由于眼睛存在调节作用,而调节可以造成“近视假象”。配眼镜时,使用能麻痹睫状肌的药物,可以去除眼睛的调节作用,从而去除调节作用引起的“假性近视”。因此,近视儿童,初次验光均应在睫状肌麻痹下进行。在睫状肌麻痹下进行视网膜检影验光是最为可靠的方法,尤其对于合作不好的婴幼儿、重度弱视、眼球震颤以及智力低下儿童。四、怎么判断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1.先散瞳,再验光(即:先用睫状肌麻痹剂点眼,再进行视网膜检影验光),得到的度数是真性近视的度数。2.散瞳后减少的度数,则是假性近视的度数。五、怎么选择散瞳验光的药物?临床上常用的睫状肌麻痹剂有:阿托品眼用凝胶、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等。不同的睫状肌麻痹剂,各有其优缺点,并且其适应症、禁忌证和副作用也不同,因此,散瞳验光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1.0%阿托品眼膏或眼用凝胶:1.适用人群:1)6岁以下;2)伴有内斜视的儿童。2.用药方法:每天2-3次,连续3-5天;年幼儿童可每晚使用1次,连续使用7天;若使用1.0%阿托品眼用凝胶,验光当日早晨再使用1次。二)1.0%环喷托酯滴眼液:1.适用人群:1)6岁-12岁;2)不伴有内斜视的儿童。2.用药方法:先使用表面麻醉剂点眼1次,2-3分钟后再使用1.0%环喷托酯滴眼液,每5分钟1次,至少3次;可联合使用0.5%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1-2次;在1.0%环喷托酯滴眼液最后1次点眼至少30分钟后进行验光。三)0.5%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0.5%托品酰胺与0.5%盐酸苯肾上腺素混合滴眼液):1.适用人群:12岁以上。2.用药方法:每5分钟1次,共使用3次,最后1次点眼30分钟后进行验光。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下午、周五全天。
了解干眼干眼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病,表现为眼部多种不适症状或/和视功能障碍,严重干眼可引起视功能障碍、甚至失明。是目前影响视觉与生活质量最常见的眼表疾病。眼睛干涩、异物感、烧灼感、眼痒、疼痛、眼红、视疲劳、视物模糊、视力波动、视物不能持久、畏光等。出现上述症状的人,都有可能患了干眼。干眼,不要随意点眼药!干眼治疗需要根据干眼的类型和程度给与长期和个性化治疗。不同类型的干眼,需要的治疗方案也不同。因此,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找专科医生给予“个体化”治疗,而不是“用点眼药”流程化治疗。干眼治疗措施对因治疗纠正不良用眼习惯,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积极改善工作生活环境,积极治疗眼部及全身相关疾病,注意局部及全身药物的长期使用,等。非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睑缘清洁、除螨治疗、睑板腺热敷/熏蒸/按摩)、强脉冲光治疗、热脉动治疗、湿房镜、泪点栓、治疗性角膜接触镜、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润滑眼表和促进修复的药物、局部抗炎药物、局部及全身抗菌药物。健康宣教了解干眼常识,正确认识干眼;保持乐观心态、保证睡眠质量和时间、适当增加运动及改善饮食等。温馨提示: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下午、周五全天
麦粒肿和霰粒肿,都表现为眼皮上有个疙瘩。但二者不是一回事。一、定义不同1.麦粒肿:是睑腺炎的俗称,是眼睑腺体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炎症。2.霰粒肿:是睑板腺囊肿的俗称,是睑板腺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二、病因不同一)麦粒肿的病因:大多为葡萄球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眼睑腺体而引起的。二)霰粒肿的病因:是由于睑板腺出口阻塞,引起腺体分泌物潴留在睑板内,对周围组织产生慢性刺激而引起的。
连日来,由于眼红、眼痒就诊的患者较多,表现为揉眼或频繁眨眼的儿童患者也明显增多。这些患者中,有些是在外出郊游时或郊游后突然出现了眼红、眼痒;有些患者属于过敏体质并且每年这个季节都会出现眼红、眼痒;有些患者还伴有鼻塞、喷嚏等鼻粘膜过敏的症状;大多数儿童患者的家长往往也有类似病史;等等。这些症状是过敏性结膜炎的表现。什么是过敏性结膜炎呢?过敏性结膜炎是结膜对过敏原刺激产生过敏反应所引起的一类眼病。过敏性结膜炎的典型表现是眼红、眼痒、异物感及分泌物增多;多数患者眼部症状以眼痒为主、甚至奇痒难耐,少数患者以异物感为主;常伴有鼻塞、喷嚏等过敏性鼻炎的症状;症状严重的还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及休息。这类疾病可常年发病,也可表现为季节性发作。什么是过敏原?过敏原是指可引起机体发生过敏反应的物质。空气中飘浮的花粉、动物皮毛及皮屑、被褥里的螨虫、绿植上附着的霉菌、隐形眼镜的护理液等都有可能是引起过敏性结膜炎的过敏原。因此,建议患有过敏性结膜炎者到正规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远离致敏物质,尽量减少过敏发生。那么,应该怎样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呢?一)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要注意卫生,勤洗手;尽量避免或减少接触过敏原。比如:对花粉过敏的患者在花粉季节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尽量不在花草、植被多的地方停留时间过长;既往戴隐形眼镜、美瞳者要暂停使用;过敏性结膜炎者患者尽量不使用或慎用眼部化妆品,出行时可戴眼镜、太阳镜以减少眼睛接触过敏原的机会;对动物毛发过敏者不要养宠物,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动物;对尘螨过敏者,要保持室内清洁、勤开窗通风,要经常清扫房间角落的灰尘,清洁毛毯、地毯,使用空气净化器、吸尘器对付尘螨,要彻底清理床铺,经常晾晒被褥;空气污染严重时,应适当减少户外活动时间等。二)过敏性结膜炎药物的选择和使用:1.在症状出现之前,预防性使用色苷酸钠滴眼液等肥大细胞稳定剂,可有助于缓解和控制过敏性结膜炎病情,这类药物需要用药3-5天后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仅适用于过敏性结膜炎发作间期的病情控制,对已经出现过敏症状的患者效果不明显。2.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局部冷敷可通过降低组织温度、减少血管渗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缓眼痒、异物感等不适症状的作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如海露)可稀释结膜囊内的过敏原、润滑眼表,有效缓解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眼部症状;另外,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等非甾体抗炎药物对轻度结膜炎有一定疗效,对于急性过敏性结膜炎疗效有限。3.如果经过上述处理,眼痒、异物感等症状未缓解或者逐渐加重者,建议尽早到医院就诊,规范使用盐酸氮卓斯汀滴眼液、奥洛他定滴眼液等抗过敏药物;对于有些严重过敏性结膜炎和病情反复迁延的患者,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这类药物可有效抑制炎症、减轻症状,但其副作用大,一定要严遵医嘱使用;另外,对于不耐受糖皮质激素药物的重度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可考虑使用他克莫司滴眼液,病情缓解后给予调整用药。因此,出现眼红、眼痒症状时,有可能是患了过敏性结膜炎。症状较轻者可试试局部冷敷或人工泪液;病情较重者则需要尽早到医院诊治。温馨提示: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下午、周五全天。
角膜(图A ),即俗称的“黑眼球”。正常的角膜结构和功能,是获得清晰视觉的前提。角膜炎(图B)可引起角膜混浊、导致视力下降。什么是角膜炎?外界或内源性致病因素引起角膜组织的炎症发生,统称为角膜炎。常见临床表现:角膜炎最常见的表现是:眼红、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可持续存在直到炎症消退);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若病变位于中央光学区,则视力下降更明显;化脓性角膜炎除出现角膜化脓性坏死病灶外,其浸润灶表面还伴有不同性状的脓性分泌物。角膜炎的治疗:角膜炎治疗的原则为积极控制感染,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溃疡愈合,减少瘢痕形成。由于引起角膜炎的病因不同,其治疗的具体方案也不一样(例如:细菌性角膜炎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抗真菌药物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重要手段;而病毒性角膜炎则要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临床上多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以提高疗效,病情严重者可配合全身用药;如果出现角膜溃疡穿孔、炎症有可能向眼内或全身播散、巩膜化脓或者角膜或巩膜穿通伤后继发的角膜感染,应在局部用药同时,给予全身用药治疗;如果并发虹膜睫状体炎,需要给予散瞳药物及抗炎治疗;对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角膜即将穿孔或者已经穿孔的角膜炎,应给予手术治疗,术后需要继续用药治疗。注意:角膜炎的药物选择取决于引起角膜炎的病因;糖皮质激素的应用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有些类型的角膜炎可以酌情使用,而有的角膜炎则禁用),使用不当可以引起病情恶化,甚至穿孔。因此,建议角膜炎患者的治疗,需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