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3日,也就是上周日,我终于回到了我的高中母校,北京师大二附中。那一天是我们94级高中2班相识25年,毕业22年后首次大规模的聚会,见到了班主任胡金凤老师、数学蒋人凤老师和化学白无瑕老师,也见到了许多经年未见的老同学,事过两天,心中的波澜仍不能平静。 我们这拨学生是1985年入学,1991年小升初,那时候升初中也是要报志愿、进行升学考试的,凭本事上好学校,也公平。小升初我的第一志愿就是师大二附中,是我姨父建议我报考的,他单位在北京邮电学院,离二附中不远。他说二附中是离家最近的市重点。可惜事与愿违,小升初考试考砸了,数学100分,语文只有84分,连第二志愿都上不了,直接大拨哄进了家附近的一所三类校。初中三年,边玩边学,有苦有甜,又到了报志愿的时候,这次是中考。家长告诉我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次考试,能不能上重点中学、上什么样的重点中学,除了学习成绩,填报志愿也很重要,不能再失误了。我的第一志愿还是报了师大二附中,除了不甘,还有向往。 幸运的是,这次我成功了,以我所在初中年级第一的成绩顺利考入了我心念念的二附中。拿到录取通知书的一刻,我人生中第一次体会到得偿所愿的味道,绝不仅仅是开心、快乐那么简单。 1994年8月25日,开学了。我被分到高一(2)班,拿到了自己的学号,33号(我的入学成绩排在全班第33名,中等靠后),我很喜欢这个学号,3是我的幸运数字。新的学校、新的班级、新的环境,我见到了班主任胡金凤老师和今生都产生紧密关联的50名其他同学,大家为了新的共同的目标——3年后的高考,开始了新一轮的奋斗。 胡金凤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正直、严格、行动力强,就像船长,引导我们度过高中那躁动、探索、又不乏勤奋的三年。胡老师常说我们是她带过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高中班,她是真的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我们身上了的。虽然她不任课,但她带领我们开拓视野,引导我们学会思考,指导我们处理学习上、生活中、心理上的各种问题。她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心里也当她是我们的大朋友。聚会宴上,胡老师带给我们这些学生一份特殊的礼物,25年前我们自己写的周记。拿到周记的一刻,心里是兴奋、激动、感动,我想,要不是胡老师,我不会有机会再次面对少年的自己。回到家里,迫不及待地翻看一页页的周记,高中生活的点滴一点点又浮现出来,高中生活是精彩的,我们有艺术节、科技节,有话剧表演,更有破记录总分夺得全校第一的运动会,胡老师总是默默地在身后给我们最大的支持;高中生活也是波折的,有学习过程中的挫折和起伏,有为人处世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情窦初开时的种种烦恼,胡老师总是能或严厉批评或循循善诱,引导我们通过思考,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我们实现自我成长。看着胡老师在周记后密密的批语,心里只有感激。 高一开学没多久,我被胡老师任命为班里化学课代表。高二时,白无瑕老师开始担任我班化学任课老师,一直到我们高三毕业。白老师是我高中三年里最喜欢,也印象最深刻的一位任课老师。初中时从初二起我就一直保持年级第一的成绩,从未旁落,心中是有一分自负的。入学到二附中才知道什么是天外有天,在班里我才排第33名,后来才知道隔壁有个1班,是理科实验班,都是从小学起逐年选拔出来的理科尖子,终我高中三年,我成绩最好时也排不进他们班前十。所以入学后我的学习是有困难的,一个是基础薄、底子差,另外就是心中的那份自负和骄傲被彻底打碎了,整个高一其实挺挣扎的,成绩始终中游。高二开始白老师任教化学课开始,情况有了些转变,我越来越喜欢听化学课,不只是因为白老师仪态端庄、温文尔雅,而是借着化学课代表的便利,通过课上课下的交流,白老师让我真正喜欢上了化学。课上的内容吃不饱,我就四处找更深入的教材学习,我现在还留着白老师“借”我的一本化学教材呢,这次聚会忘了还给她。对化学的兴趣使我的化学成绩有了显著提高,经常能拿到班级第一,有时在全年级也是前几名,这使我学习的信心逐渐恢复了起来,逐渐带动其它各科的成绩,高三后期,我的总成绩基本可以稳定在班级前几名了。这可是师大二附中啊。初中时我喜欢生物,高中时对化学更偏爱,这对我最终报考大学的专业方向也起到了很深的影响。我最终成为一名外科医生,我觉得是应该特别感谢高中的白老师和初中的崔老师的。高中毕业后我偶有机会再见过白老师,她还记得我,关心我的工作和生活,给我鼓励。这次聚会再次见到她,虽然她比我记忆中老了,但坐在她身边感到的那份开心和温暖,没有改变。 我们97届高三(2)班的特点就是热情、活跃、凝聚力强。高中毕业22年,大家各自忙学业、忙工作,然后结婚、生子,转眼青春少年也都两鬓斑驳,人到中年了。刚毕业时聚会稍多一些,主要是胡老师组织大家,然后就是哪位同学结婚,能就势凑个一桌半桌,聊聊现在,聊聊将来。慢慢的该结婚的都结完了,大家见面就更少了,偶尔有事可能打个电话、约个见面吧。但其实心里,对二附中、对高三(2)班始终都有一分眷恋。有了微信,有了班级群,短暂喧嚣后,群也恢复了沉寂。平时我除了自发微信和工作群,各种群聊是不关注的,但每次高三(2)班这个群上亮起了小红点,心里都会莫名地兴奋一下,迫不及待地点开查看,尽管点开往往也没什么特别的消息。今年7月份的群聊里,班长沈津提到了年底聚会,终于提上日程了。每日多一点关注,多一点期盼,慢慢地,时间确定了,地点确定了,参加聚会的同学名单越来越丰满,聚会前3天,得知除了胡老师,蒋老师、白老师也能参加。聚会当天得知老校领导陈如林老师还特意从家里赶来,帮助我们实现了重返母校校园的心愿,一切都太完美了。老师们都已远不再年轻,蒋老师不再运算如飞,白老师的脸上也有了皱纹,胡老师声音依然洪亮,但对我们说话的语气已不再似当年。看着自己的老师慈祥、欣慰的眼神,听到她们再次唤出自己的名字,心里只有幸福。同学们分别廿载后再相聚,仿佛只是一个暑假没见,没有推杯换盏,只有重逢的喜悦。 再次步入校门,走在二附中的甬道上,仿佛看见了1994年开学第一次踏上这甬道的那一天。走进教学楼,走过校园,走过祖冲之亭,走过操场,同学们纷纷议论着校舍巨大的变化,追忆着当年校园的模样,校园里发生的往事。是的,22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母校也同样快速发展,面貌日新月异,但在我们心中,她始终是我们第一次见到她时的样子,是我们跟她告别时的样子,因为那里有我们最宝贵的花季年华。 愿我们的母校始终保持她的荣耀,愿我们的老师能一直健康、快乐,愿我的同学们能一直保有高三(2)班的热情和凝聚力,期待我们下一次的团聚。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97届毕业生 焦洋 2019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