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后怎么样可以不留疤?这是经常被问及的一个问题。上一篇“烫伤后会留疤吗?”文章中我已经提到,深度烫伤(涉及到真皮深层及以下的烫伤)留疤是必然的,那怎么样不留疤,我想不外乎四个方面。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
人体皮肤累及真皮层的损伤都可能产生瘢痕,原因包括外伤、烧伤、皮肤感染、外科手术等。瘢痕的形成是个缓慢的过程,往往不引起重视,等到瘢痕出现,影响了美观和功能,又痒又痛时,则失去了最佳时机。 瘢痕防治原
患儿于2022年2月14日被手持式烟花,又叫仙女棒,烫伤两天来院。当时患儿面部肿胀,眼不能睁开,面部较多的渗液和坏死组织和药痂。 因外地病人,门诊随访不便,又考虑入院后换药、护理会更系统和及时,争取愈合时间,尽量避免瘢痕后遗症,跟家属沟通后,收入院治疗。入院护理一周后,创面愈合良好。总病程10天不到。 总结经验: 1. 就诊及时,患者伤后一天内来我院; 2.住院换药比门诊换药或患者家属自行带药回家用,更加专业,效果更好。因为换药是需要经验和技巧的; 3.合理选择药物和敷料。在换药过程中,用到了凡士林油纱布半暴露,生长因子外喷和水胶体凝胶的外涂。并且及时清理分泌物和药物残留。 4.家长的信任和配合,孩子烧烫伤后,家长往往多方打听,寻找最佳方案,但是每个医生的经验不同,方式方法不一,建议找到一位认可的医生,按照他(她)的方案,一心一意,共同努力,可能效果会更好。
烟花虽然能够帮助我们增添喜庆的气氛,但也很容易造成意外,今年也不例外,春节期间前来就诊或咨询烟花烧伤的患者,尤其儿童非常多见,现就儿童烟花烧伤的特点、急救、治疗和预后。一、特点:多发于面部、手部等暴露部位,创面往往不规则,且不均匀,主要表现深浅不一,较深处常位于中间。严重者合并眼烧伤、耳膜穿孔等并发症。二、急救:早期最有效的急救方法就是冷疗,可缓解疼痛、避免组织进一步损伤加重。一般是用冷水冲洗或浸泡,也可以冷敷,但不要用过低温度的冰袋直接冷敷,过低的温度容易导致血管剧烈收缩而加重损伤。冷疗的理念贯穿在“冲、脱、泡、盖、送”里面。如果是被烟花火焰烫伤的创面,冷疗不仅要做,而且要做得及时、充分,做好了可以减小水疱形成,甚至不起水疱,就不用去医院了。有时冷疗了,还是起水疱了,或一开始就起水疱甚至破皮了,请不用害怕,继续充分冷疗,直至冷疗停止一段时间仍然没有明显灼热疼痛感,再进一步处理创面。但如果是伴有炸伤的创面,自己冲、泡(敷)的时间不要太长,尽快送医院。让专业医生处理。三、治疗问:有水疱要不要挑破?答:一般水疱小于受伤者本人大拇指指甲盖大小,可以不予以挑破;如果持续增大则可以考虑挑破,最好用无菌注射器针头,没有的话可以用酒精或火焰消毒缝衣针,挑破水疱,引流出水疱液,保留水疱皮,破口稍大便于水疱液引流。注意该操作应在伤口消毒后进行。问:用什么消毒?答:创面不能用酒精或带有酒精成分的液体(如碘酒)消毒,也尽量不要用有颜色的药水(如紫药水),我写文章之前,查了一下百度,发现有医生推荐酱油、紫药水等处理,请大家务必避免。医学上常用刺激性较小的洗必泰(醋酸氯己定溶液)进行消毒,碘伏也可以,但建议用后再用生理盐水将碘擦掉。问:要不要包扎?答:创面可暴露、伴暴露(单层油纱)、也可包扎。不包扎是干性疗法,也叫暴露疗法,会结痂,创面可能痂下愈合。包扎是湿性疗法,往往用一些有溶痂作用的药膏,溶解坏死组织,促进创面愈合。要不要包扎跟烫伤的部位、面积大小和深度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在头面多采取暴露疗法,其他部位多用包扎疗法。面积较小的散在小水疱,也可以选择暴露疗法。问:用什么药膏或敷料?答:经典的包扎用药多用磺胺嘧啶银乳膏,可以抗感染也能溶解坏死组织,而且不容易使纱布粘在伤口上,可因地制宜寻找可用的药膏,比如金霉素眼膏、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等。目前有生物活性的异种异体皮,可减少加深、促进愈合。也有一些水凝胶、水胶体和泡沫敷料或含银敷料组合应用,促进创面愈合。问:要不要打破伤风?答:烟花烧伤(尤其伴炸伤)创面较深,且有一些遗物,建议要打破伤风。问:要不要植皮?儿童皮肤菲薄,烟花烧伤后往往会使深Ⅱ°、Ⅲ°甚至Ⅳ°创面。一般来说,如果三周之内能愈合,往往保守换药,但是明显Ⅲ及以上,且面积较大,愈合后会留有明显瘢痕甚至影响生长发育,建议尽早手术治疗,且尽量在3周之内完成。而且术后要及早、足疗程、多方位预防瘢痕增生。三、预后正如上面所说,儿童烟烧伤创面往往较深,预后刘瘢痕风险极大,早期充分冷料,中期合理愈合创面,后期积极防疤治疗,都是改善愈合的关键。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我出差结束,回到长海医院正常工作,我的专家门诊时间还是周二下午不不变。 第四届上海长海医院烧伤科与上海天使宝贝基金联合小儿烧伤公益义诊活动将在2021年6月1日9:30~11:30上
儿童烧创伤及瘢痕知识直播13:35冯苹护士长:烧烫伤的预防及护理,“家—医院—家”13:55胡晓燕副教授:烧烫伤如何“更快愈合、更少留疤”?14:15徐达圆主治医师:激光在瘢痕防治中的应用14:35徐晓娜护士:烧创伤“无痛换药”新技术义诊(15:00-17:00一对一)(腾讯会议室)
时隔两年,新冠病毒卷土重来,近期部分地区防控力度再度加强,呼吁广大群众尽量减少出门,尤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就医。众所周知,医院是交叉感染高危地带,尤其急诊,病人繁杂,疫情防控难度大。然而,长海医院烧伤科的急诊医生,连日来总会接诊一些不慎烧烫伤的患者。医生们发现,这些烧烫伤患者的伤情,很多可以在家自行处理。尤其部分创面早期并不严重,如果大家能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对伤口进行得当的处理,就可以避免到医院就诊了。如何急救:传统急救是冲、脱、泡、盖、送 不慎烧烫伤后,不管早期有没有起水泡、破皮,前三步“冲、脱、泡”切记要做,而且要做得及时、充分,充分包括时间,一般需要半小时左右,还包括范围,很多小朋友因不能主诉,往往被衣物遮挡,到了医院才被发现,甚至过了几天才被发现。做好了往往不会起水泡,不起水泡,就不用去医院了。有时冷疗了,还是起水泡了,或一开始就起水泡甚至破皮了,请充分冷疗至不再有灼热感后,再进一步处理创面。面积判断:受伤者五指并拢后一手掌的面积就是1%。如果创面面积小,不是特殊化学品灼伤,患者又没有基础疾病,可以自行处理创面。如何处理创面,且看以下问答。问:有水泡要不要挑破?答:一般水泡小于受伤者本人大拇指指甲盖大小,可以不予以挑破;如果持续增大则可以考虑挑破,最好用无菌注射器针头,没有的话可以用酒精或火焰消毒缝衣针,挑破水泡,引流出泡液,保留水泡皮,破口稍大便于泡液引流。问:用什么消毒?答:烧烫伤后的创面不能用酒精或带有酒精成分的液体消毒,也尽量不要用有颜色的药水。医学上常用刺激性较小的洗必泰(醋酸氯己定溶液)进行消毒,但是一般人家里不会备。疫情期间,家里往往有酒精,那么可以用酒精消毒烧烫伤周围的正常皮肤,创面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或擦拭,后期换药时同样可以这样,但生理盐水也没有的话,可以将自来水烧开冷却后冲洗伤口,创面周围依旧用酒精消毒。问:要不要包扎?答:不包扎是干性疗法,也叫暴露疗法,会结痂,创面会痂下愈合。包扎是湿性疗法,往往用一些有溶痂作用的药膏,溶解坏死组织,促进创面愈合。要不要包扎跟烫伤的部位、面积大小和深度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在头面、会阴部位采取暴露疗法,其他部位用包扎疗法。面积较小(不足1%,或为散在小水泡),也可以暴露疗法。问:用什么药膏?答:目前疫情期间,大家多数在家,因地制宜寻找可用的药膏,比如金霉素眼膏、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等。问:要不要打破伤风?答:目前疫情期间,去医院打破伤风风险相对较高,如果是清洁的水或火焰烧伤的,伤后创面没有被污染,正规急救处理了,可以不打破伤风。问:多久换药?答:如果是暴露疗法,结痂了,创面周围继续酒精消毒,一天1-2次即可。如果是包扎的,视渗液程度而定,前三天渗液多,建议两天一次,后面少了可以3天甚至4天换一次。问:怎么判断创面是否感染,感染了怎么办?答:创面感染的主要症状是红、肿、热、痛,还有功能障碍。烧烫伤创面会有坏死组织溶解、分泌物增多,如果没有以上症状,就不是感染,同样创周用酒精,创面用生理盐水或烧开的冷水冲洗、擦拭。如果有红肿热痛,可以到药店购买碘伏消毒湿敷,有功能障碍就要抬高患肢制动休息,并进行网络、电话咨询,必要时医院就诊,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病人,长期服用激素的病人,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带孩子去医院,最大的难题是什么?当然是孩子的哭闹因为孩子对医院的恐惧,即使家长、医生、护士温柔开导,各位小主还是一哭二闹给你看,让人束手无策。笑氧混合气体吸入镇痛是长海医院烧伤科推出的舒适化治疗项目之
要不要植皮?常常碰到咨询这一问题的患者或家属,如果我的建议是要植皮,尤其是观察一段时间后,最后的建议还是植皮,他们难免很失落。其实我们要转变观念,植皮并不是差的选择,恰恰是技术进步的结果。诚然大部分的
儿童烧烫伤是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日常生活中稍有疏忽,就有被烧烫伤的可能。儿童烧烫伤的发生的场所主要是家中、学校和外出时。家里又是最主要的烧烫伤场所,尤其对于学龄前儿童。首先,一个安全的环境至关重要。热水瓶、开水壶、热粥、热汤锅应放置在小儿不易碰撞的稳妥地方。屋内电源插座及开关应置于高处,或用拉线开关较安全,家用电器应尽量置于年幼儿童不易拿到的地方,勿让小孩接触或摆弄。在浴室和厨房门口加个带简单的钩环的小围栏以避免宝宝闯入。凡化学药品如酸碱类及外用药应放箱上锁,不可让孩子接触。做到环境的安全布置,有些不幸的意外都是可以避免的。典型高处热水倒下烫伤前胸其次,要做好安全宣教。不要以为孩子小,听不懂,安全教育从娃娃抓起。孩子丫丫学语时,就要告诉他(她)们什么是危险的东西,不能碰。再大一些教给他们对水电等危险东西的正确知识,教会他们正确安全的使用方法。切勿用湿手或湿布接触电器,如电灯、收音机、电视机等,以免触电、烧伤。打雷时人应远离电器2米以外。请勿让幼小孩子随意玩火柴、点明火、点煤气灶、点火油炉。小儿燃放爆竹、焰火必须在大人在场并指导下进行。再次,做好监护人的教育工作。给孩子洗脸、洗澡时应先放冷水再加热水,以免烫伤小儿手、脚。应用热水袋或取暖瓶时要盖紧盖子不使漏水,外加布套或裹毛巾置于脚后远处,不可紧贴小儿身体四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