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有何表现抑郁症的主要症状就是情绪低落。90%以上的抑郁症患者都存在这种情绪体验。可从心情不佳、心烦意乱、苦恼、忧伤到悲观、绝望。面目表情颇具特色,紧锁眉头,目光黯然无神,凝视地面,少瞬不眨;衣着随便,不修边幅。对外界任何事情,如老友久别重逢、提升晋职加薪,都不能改变这种抑郁情绪。但也有少数患者并无情绪低落的体验,而是表现为躯体方面的不适,更应引起人们的注意。抑郁症患者常显得疲乏无力,感到精力不足,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此时患者虽然知道应该做什么、怎样做,但感到无能为力、力不从心。工作上拖拉、积压,效率下降;生活上懒于操持家务,严重时甚至连吃、喝、个人卫生都不顾。不能振作起精神,越来越无精打采,精疲力竭。自我评价过低是抑郁症患者特有的思维方式。对自己进行全面否定是产生无价值感(无用感)、自责自罪感、耻辱感和悲观厌世的根源。患者对以往经历的事情进行反思,往往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而自责自罪。对将来不抱任何希望,认为自己将一败涂地,前途无望,看不到光明。严重者感到绝望,个人的一切都糟透了,自己毫无价值可言。对当前发生的事情只看到消极的一面,似乎戴上了“灰色眼镜”。由于具有这种思维模式,很多人会产生自杀观念,严重者会采取自杀行为甚至自杀死亡,造成不可晚会的损失。很多抑郁症患者睡眠出现障碍,最具有特征性的睡眠障碍是早醒,一般比平素提早一小时以上,醒后再难入眠。此时心情为一天的最低点,抑郁的一切症状都加重。无论是情绪还是精力,都以清晨或上午最差,下午或傍晚逐渐好转,这种现象称之为“昼重夕轻”。有的表现为入睡困难,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一般超过一、二小时。有的则表现为睡眠中出现多次醒转,睡眠不实,感到一夜未眠。有的既不失眠,也不早醒,而是睡眠过多。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醒后仍觉得精力不足、疲乏无力、萎靡不振。大多数抑郁患者食欲下降。患者没有胃口,不思进食。无论家人如何变化饮食的花样,患者都不屑一顾,不能唤起进食的欲望。即使在督促下也难有成效。抑郁患者大多面容憔悴,体重下降。对女性患者而言,还有一个症状也相当常见,那就是女性月经不规律,尤其是对那些原来月经相当规律的人而言,如果近来出现月经不规律、停经,同时有抑郁症的其他症状满腔应该警惕抑郁症的可能。有的抑郁症患者在抑郁症明确诊断之前,频繁出入各大医院,进行各种各样的检查,始终得不到明确的结论。常见的躯体不适症状包括:植物神经紊乱症状,如头痛、头晕、心悸、心慌、出汗、发麻、尿频尿急等;胃肠道症状,如口干发苦、腹涨、便秘、腹泻等;四肢及背部发紧、疼痛等。性欲减退或消失。抑郁情绪是一种常见的不良情绪体验,对人类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除上述介绍的抑郁症以外,还有许多疾病与之有关。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许多躯体疾病往往伴有抑郁情绪,原因是多方面的,比较复杂,应当予以积极的治疗。对成年女性而言,抑郁症往往容易发生在一些特殊时期,如孕产期、更年期、老年期等。因此,如果身处这些特定的年龄段,且出现明显的情绪低落,通过自己的努力难以自拔时,应积极寻求专业人员的诊断与治疗,现代医学业已证明,对于绝大多数抑郁症而言,及时充分的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本文系侯也之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这是一个普遍的临床现象。也是做精神科的医生在门诊当中,病人问我们最多的问题。这反应了公众的疾病知识不够,他们了解的疾病知识、治疗方面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甚至停留在几十年前对精神药物的认识水平上。比如,有些人觉得抗抑郁药会导致发胖。其实在治疗抑郁的过程中,能让你发胖的药物是非常少的。医生完全可以选择其他的药物。甚至医生也完全可以在确定治疗方案的过程中,跟患者去讨论。我平时就是这样做,我会把他的病交待清楚,以及治疗的方案跟病人讨论。最后这个方案的获益是什么,风险是什么,大家可以商量一下。抗抑郁药物可供选择是挺多的。比如一个女性患者,所有女性都不愿意发胖,医生可以理解。完全可以选择那些不导致发胖的药物给患者治疗。这是可以选的。当然还有其他的认识,比如吃药会把脑子变坏。事实上不吃药恰恰会把脑子变坏。原来一直认为抑郁症没有任何大脑的器质性的改变,没有任何大脑结构的改变,抑郁症只是一个功能性的。不是这样。过去10几年的研究已经充分证实了。抑郁症如果不经过系统治疗,会出现特定脑区的萎缩,神经纤维数量减少,这些都是明确的,有着研究结论的。而有效的药物治疗是可以逆转这些变化的。所谓的吃药把脑子变坏了,这种认识是不对的。特别是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随着新药的研发进程的加快,大量的疗效不错、副作用少的这些药物不断的涌现。总体而言和以前相比,药物的副作用明显减轻。抗抑郁药不导致成瘾。所谓成瘾,在精神科的治疗药物当中,比较常见的是安定类的药物,这些药物在抑郁症的治疗当中是会广泛的用,特别是伴发焦虑和睡眠障碍的时候,但是不会作为治疗的主要药物,医生只会短期使用。而在短期使用当中的风险并不高。抑郁症的治疗手段也不光是药物,有很多心理治疗,还有其他的一些物理治疗的方法。但是我们应该说药物应该是抑郁症治疗的一个基础性治疗。国外也有推荐说程度比较轻的抑郁症,可以考虑非药物治疗手段,比如说心理治疗以及辅助的运动上的一些治疗。但是这些治疗的长期治疗作用怎么样,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证实。抑郁症治疗分三个阶段,不仅仅是急性期,把症状控制住。维持治疗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首发的抑郁症总体的治疗周期差不多一年左右,如果反复多次发作,甚至在过去的三两年里反复发作,那么维持治疗时间可能会更长。这么长的时间里,药物是比较可行的办法,其他的方式很难坚持。目前其他的治疗方式在长期治疗当中的疗效并不确定。所以,药物治疗应该是作为一个基础性治疗,这也是国内外学术界大多数医生所认可的观点。正是因为各种各样的误区,在抑郁症的治疗当中,会遇到一个大的问题,就是治疗的不系统、不规范。相当多的病人都处在,没有治疗,或者是不规范、不系统的治疗状态。所以如果说抑郁症的临床工作中,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一个是就诊率偏低。第二、接受系统性、规范制度的比例比较低。另外,治疗的时间过短。很多抑郁症的病人见好就收。恢复到以前的状态就把药给停了,导致过早的频繁的复发。这些都是治疗当中的大问题。医学发展到现在,我们特别强调证据,甚至循证医学的概念。就是某一个疗法、某一种治疗手段一定是基于科学研究,有充分的、可靠的证据来证明它是有效的。医生给患者在临床上推荐的这些治疗都是被循证医学所证实的。有的患者想尽办法自己去尝试治疗,并没有循证证据证实,有时候是道听途说,有时候是朋友推荐。因此,疗效并不确定。尝试这种治疗风险是很高的。本文系王威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性学会性医学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回龙观医院 主任医师邸晓兰因女性害怕男性阴茎插入阴道会疼痛,致使许多已婚夫妻几年甚至十几年中无法进行阴道性交,只要男方阴茎一碰到女方阴道口,女方就无法自控地夹紧腿、全身僵硬、阴道肌肉发生痉挛,恐惧的大声尖叫,导致阴茎无法进入或是已经进入的阴茎被阴道紧紧夹死,拔不出来。这种障碍医学上又称之为阴道痉挛。因羞于启齿,夫妻双方往往采取回避、自我性行为、替代性性行为、补偿性性行为等方式长期隐瞒,直到多年没有生育被家长强行带去医院检查时,女方才被尴尬地发现依旧是处女。性交恐惧不但大大伤害女性的自尊心,也对男性有很大干扰,有一些丈夫因为没有正常的性满足,渐渐变得性欲下降,勃起功能障碍,也有的丈夫演变成网络性视频的依赖者,至于吵架、出轨、离婚更是屡见不鲜。女性性交恐惧与社交恐惧、高空恐惧(恐高症)、幽闭恐惧、血液恐怖、小动物恐惧等所有人类的恐惧症都是同一个类的疾病,与人类大脑一些重要结构,如前额叶区、边缘系统视觉联合皮质、躯体感觉皮质、海马等激活模式不同有关,也可能与特殊的染色体基因突变相关,病因学非常复杂。恐惧症的患病率高达11.3%,女性比男性高一倍多,据此推算,女性性交恐惧发病率可能在3%左右。女性性交恐惧基本临床表现就是,明知道没有必要、不合常理,但对阴茎插入阴道的行为甚至相关想象都表现出不可自控的抗拒、逃避、焦虑,阴道局部和/或全身肌肉紧张性痉挛收缩,使阴道内性交无法完成。确立诊断还需要排除本身器质性疾病、发育畸形、酒药依赖、智力障碍、性取向影响以及两性关系中其他心理社会问题的干扰。年龄需要在18岁以上。症状存在6个月以上。以阴道痉挛为主要表现的女性性交恐惧在我国现有的医疗模式中,最便利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行为治疗,即系统脱敏治疗。针对婚姻基础好、求治动机明确一致、彼此有信任度、双方没有心理疾病或明显人格问题的夫妻,完全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在家庭中自己完成。家庭中性交恐惧系统脱敏治疗基本流程如下。第一步:夫妻必须与医生面诊1-2次。医生要详细了解两个人的成长史、婚姻史、性生活史,进行必要的躯体和精神检查、心理测查之后,才能为夫妻制定合适的步骤、疗程,经过协商,达成治疗同盟。同时,要花一定的时间训练丈夫,因为丈夫需要充当治疗师的角色。在面诊过程中,医生需要充分了解双方的性观念,因为有部分夫妻不但没有性交过,甚至不看、不摸对方的性器官,不知道对方身体的哪部分是性敏感区。针对这样的夫妻,不改变他们对性器官的偏见,修正他们的性观念,以后的治疗不可能成功。所以,在系统脱敏治疗开始前,先要完成一个“心理脱敏”的疗程,即要求他们彼此抚摸、观察对方的性器官,找到对方的性敏感区,达到能够为对方做口交的程度。鉴于女性剖特点,还要要求男方用镜子帮助女方了解会阴部的结构,两个人一起找到女性的阴道口位置。总之,要让原本很封建的人适度解放,对性的看法尽量科学起来,把生殖器和鼻子、嘴一样地公平对待,达到以后夫妻间谈到性就像谈柴米油盐一样自然的程度。心理脱敏非常关键,如果某一方完不成,则需要对其进一步做精神评估,因为其中不乏某种心理障碍的患者,常见的有强迫症、边缘型人格障碍、疑病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如果是,治疗将复杂化。第二步:接受20次左右的生物反馈治疗或是学习瑜伽呼吸、放松法,渐渐掌握通过良性的暗示,自我主动放松阴道和全身紧张状态下的肌肉张力。此步骤没有条件的可以删减。第三步:系统脱敏练习比较顺利的脱敏治疗可以在2-3周内完成(避开女性月经期)。治疗一旦开始,需要比较密集的时间,所以,在治疗的当月内,不安排加班、出差或过多的社会活动。每次治疗都应该在安静舒适、隐蔽性好、温度适宜的房间中进行,夫妻要有默契,事先不饮酒,不过度疲劳,留足时间,酝酿好情绪,做充分的性前戏,男方尽量调动情绪,女方特别要学会自我陶醉,保持积极合作的状态。1、单指插入,每周3-4次。在充分前戏同时,男性侧抱女性,用四指按摩女性阴阜及阴蒂,感觉到女方阴道湿润有分泌物流出后,用一个手指,指腹向下,顺阴阜轻轻插入阴道,并不停地做颤动,刺激阴道腹面(肚皮这面)的前段,即容易引起女性性高潮的G点。此时,如果感觉到女方紧张、夹腿、阴道内有阻力,手指不要拿出来,可以停止刺激,轻轻第搔抓女方大腿内侧,亲吻乳房、耳朵等性敏感区。同时,提醒女方,按照生物反馈或瑜伽时学会的呼吸与放松方式,自我放松,并给予鼓励和良性的暗示。此时的女方则应努力想象:“现在我正躺在在蓝天下,在美丽的风景里,有爱自己的老公抱着自己……”想象:”我的阴道非常柔软,有一股温暖的潮水正从子宫中涌出,经过阴道向外流淌……”通过两个人的合作,女方会慢慢放松。当男方感觉到女方较前松弛的瞬间,立即将全部手指插到底,同时做抽插往复动样动作(模拟性交动作)。如果顺利成功,要保持手指在阴道里抽插、刺激至少2-3分钟,之后拿出来,半分钟之内最好再试着插入第二次,动作同前。如果女方配合良好,可以延长刺激时间,给女性一次完美的性体验;如果女方拒绝严重,男方要适度强迫,但不一定全部完成,只要记住操作失败发生在哪里,并在此次练习结束后,夫妻充分交流,找到下次进步的可能性。单指插入只要基本成功,就要连续至少2天,每天练1-2次,帮助女方记住这些良好的体验。2、双指插入,每周3-4次。顺利完成单指插入3次后,即可进入双指插入训练。每次还是从单指插入开始,只要单指不困难,立即放入双指,做模拟性交的动作,并注意对G点、阴蒂和宫颈的适度刺激,丰富女方高潮性体验,一次不短于2分钟,可以任意延长。3、假体插入,适当即可。两指插入没有问题后,大多数女性可以直接尝试性交。但有的女性仍对自己丈夫不够相信,需要借助阴茎假体的过度。购买质量可靠的假阴茎,尺寸与自己丈夫相当或稍小为好,放入前可以涂上润滑剂,练习自己放入或让丈夫放入。假体都自带电源,能够达到很好的性刺激作用。可以接受假体的女性不会再有阴道痉挛,但仍有少部分妻子还是拒绝丈夫的阴茎插入,此时要重新看医生,这里表现的不再是生理问题,有更加深层次的心理障碍,不能仅靠系统脱敏治疗来解决。4、真实性交。前三个或两个阶段的训练只要逐步通过,真是的性交既可以开始。此时,男方不必操之过急,第一次可能还是需要先插单指,然后两指,最后才能够允许阴茎的尝试。此间如果耗时较多,男方的阴茎可能已经失去了最佳硬度,所以,首次或前几次真正性交前,应该考虑服用类似万艾可一类的药物,此药物对心理性阳痿效果很好。在系统脱敏治疗过程中总会有失败,但失败不需要退回原点,只需要找到失败的关键位点,下一次直接从此点继续向前,就可以“螺旋形”地前进。影响女性性交恐惧家庭系统脱敏治疗成功的因素非常复杂,排除个别有心理疾病患者掺杂之外,常见的主要是以下几类:(1)动机不纯。有些女性治疗的目的不是为了治愈,只是为了生个孩子来掩饰自己的性交障碍,或是仅仅为了传宗接代。既然现代医学有别的办法可以实现她的目的,所以,治不治不重要。(2)丈夫的能力。因为是家庭治疗,前三个阶段丈夫充当了治疗师的角色,为妻子治疗过程中即使有正常的的生理反应,也得自我疏泄;到了第四个阶段,又突然成为了治疗师兼“当事人”,要有很好的性交能力,确实比较困难,需要有较好的心理、身体素质。(3)训练频率合理性。训练是一种后天强加的行为,生理反应和肌肉的记忆会很快消退,所以,密集的频率是成功的保障,不要训练一次休息好几天,否则下次的训练只能从头再来。(4)治疗联盟的建立。女性性交恐惧不仅仅是她个人的问题,丈夫的态度、行为方式也是促成妻子不能解脱的重要因素:过度迁就、过度冷漠、逃避、自我欺骗、找性替代方式等,也都是造成问题久拖不解的要因。如果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障碍,就要从改变认知开始,彼此建立信任,有困难及时向医生反馈,认真训练,大多数患者可以获得基本满意的性生活。本文系邸晓兰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孕产妇这一特定人群的心理健康,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母亲的健康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及家庭的和睦。产后抑郁主要是指产后一年内发作的抑郁。发生的高峰期是在产后6周至产后3个月之内,此后发生率越来越低。国内外报导的产后抑郁发病率差异很大,高者达54%,主要与各国的文化背景、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及诊断标准不同有关。在发展中国家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更高。那么产后出现情绪不好,忧伤,哭泣、烦躁,是不是就一定是产后抑郁呢,肯定不能这样一概而论。那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产后心境不良。产后心境不良比产后抑郁更多见,程度轻,持续 时间短。发病率为40-80%。一般出现在产后第3天,症状持续1周左右渐渐平复。产后体内雌激素、孕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的急剧下降就发生在这一时期,激素水平的变化对人的情绪是会产生影响的。此时新妈妈们经历分娩的紧张、痛苦、恐惧后常会感到身心疲惫,不自觉地会出现抑郁、焦虑、易激惹、流泪、食欲减退、头痛、失眠等现象,其中还有40%的产妇没有能在感情上及时进入妈妈的角色,对新生儿没有产生自己认为理所当然的爱的感情而感到困惑、苦恼;还有的产妇会为新生儿有缺陷、性别不合家人和自己的心愿而自责。这种不愉快情绪往往容易被家人忽略。如果新妈妈的上述不良情绪持续2周以上,情绪低落,消沉沮丧,精力、体力不支,疲惫而无力照顾婴儿,哭泣,忧伤,极度焦虑,后悔自责,强的无助感、孤独感,甚至觉生活毫无意义。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考虑妈妈是否得了产后抑郁。现在大多数新妈妈都是80后甚至90后,都是独生女一代,比起上一代人可能确实多了些娇气,出现产后情绪不好,很有可能会被误认为是太娇气了,心理不成熟,别人都能行 为什么就你不行而受到责怪。家人会开导说“要坚强,要有毅力克服困难,你就是思想病等等!”这里要说明一点,产后抑郁跟抑郁症一样,不是思想病,靠自己克服是行不通的。患抑郁症的妈妈往往表现为对孩子的健康过分关注,或者自认为对孩子照顾不周或母乳不足而责怪自己,甚至个别产妇产生消极的念头。有些患产后抑郁症的妈妈, 虽然能强迫自己克尽职守地照顾宝宝的生活,如喂奶、换尿布,但始终感觉自己对孩子爱不起来,似乎丧失了爱的能力,麻木,没有热情,似乎只剩下身体这一空壳支撑着自己,内心空洞。 有的对孩子有负面感受。此时,妈妈会产生很强的挫败感、负罪感。产后抑郁的原因。其实具体病因并不十分清楚。生物学因素主要与产后体内激素水平急剧下降有关。那么 什么样的人更易患产后抑郁呢?这里要特别 强调的是,既往有抑郁史(特别是当伴有产科并发症时,如流产、早产,胎儿异常发育的,有出生缺陷的,母亲有妊娠并发症的)的,最近会诊的两个产后抑郁患者都是伴有产科并发症。产妇的母亲有产后抑郁史的, 产妇在怀孕期间出现抑郁者50%会将抑郁带到产后。心理社会因素对发病也有很大影响。1、意外怀孕,孕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有了宝宝后生活发生很大变化,担心自己的发展计划、理想等都将受限,心理落差很大。2、被迫怀孕。耐不住自身年龄及双方老人的催促等原因而怀孕生子。3、分娩过程本身也是对新妈妈身心的考验。心理素质脆弱的母亲对分娩的恐惧。4、育儿经验不足。新妈妈角色的突然转变,没有育儿经验,身体虚弱,又要对新生儿进行呵护和照顾,繁琐的喂奶、换尿布等的辛苦,再加上孩子的哭闹影响睡眠,困倦,疲劳等加重了新妈妈的紧张、焦虑、烦躁;5、对孩子性别及身体缺陷的不满意。来自家庭的压力,想要男孩结果生了女孩,孩子的出生缺陷等,导致夫妻关系不和,家庭关系不融洽,缺少家人的关爱和支持,使本来就已脆弱的妈妈更加雪上加霜,导致抑郁的出现甚至家庭悲剧的发生。6、育儿观念及生活习惯的冲突。小宝宝出生了,我们中国人的习惯是婆婆或妈妈帮忙照顾产妇及宝宝的生活,不可避免发生育儿观念的冲突,特别是在老人强势的情况下,产妇更多的是压抑自己,如果还得不到丈夫的支持,产妇很容易出现不良情绪,以致发展为抑郁。治疗早发现早治疗。产后抑郁症是一定要治疗的。绝大多数情况下治疗效果都很好。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同时心理治疗及家庭支持。药物治疗是以SSRIs类抗抑郁药为主,服药期间建议停乳。治疗期间,必要时母婴分开,特别是晚上,家人多多给予支持、理解、帮助。
由于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等精神病患者大多在青壮年期发病,故不少家属都为患者能不能结婚、会不会遗传而发愁。 精神病人是可以结婚的,但有两个条件:一是精神病已经痊愈,病人能适应礼会生活和恢复正常作、学习。病人是否痊愈,应南精神科医师判定。另一个是一年以上没有复发。值得注意的是,在病人结婚之前,应让对方了解到病人曾患过精神病,使他们经过深思熟虑后在完全自愿的基础结合,这样对精神病人结婚后的生活、工作及病情稳定才有好处。有不少人在结婚前向对方隐瞒了患病的事实,婚后怕对方知道自,不敢着爱人的面服药,故而减药其至停药.导致疾病复发,这是有沉痛的教训的:婚姻法对此也是有相应规定的,在发病期结婚或者向对方隐瞒而婚后又复发可以视作无效婚姻,而给双方带来巨大的心灵创伤。 在下列情况下,精神病患者不能结婚:正处于发病期间的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或其他重性精神病患者,应禁止结婚。因为他们在发病期间已经失去理智.常难以料理自己的生活,甚至会危害社会治安。所以,让这样的病人结婚,不仅对病人本人无好处,也会给对方造成不幸。第二是发病期虽然巳过,但精神症状尚未彻底缓解或正在治疗中的病人也不能结婚。因为此时病人对生活中和婚姻上挫折的承受能力尚差,往往使他们在热恋中,或新婚之夜,或婚后不久病情加重,再次住院。所以,那些想用喜事冲一冲来治疗精神病,或担心儿女患了精神病,影响终身大事,而给他们匆忙物色对象,草率结婚的做法是错误的,不仅难以达到目的,甚至还会因此而酿成悲剧。因此,精神病人的婚姻问题,家属一定要慎重、合理地给予解决至于遗传问题,精神病的发生确实与遗传有关,但它又并非完全由遗传所决定,而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所以,符合上述两个条件并已结婚的精神病人,还要去向医生咨询遗传风险度,如果风险度太高,则最好不要生育:对于处于精神分裂症发病期的患者,暂时是不宜生育的。有些精神药物有致畸胎的副作用.在服药期问也不宜生育,具体情况应综合个人的病情、所服用的药物种类、家族精神疾病史等情况来决定。
原创 2017-04-30 大话精神 “医生,我好像得了焦虑症…” “医生,我好像得了抑郁症…” “宝宝,我的论文写不出来,压力好大啊,我感觉我要得抑郁症了。” “我现在做什么都没有心情,谈情说爱的心情也没有,就想把工作赶紧做好,我是不是抑郁了?” “哎呀,我一焦虑了就开始着急,着急了脾气就不好,我周围的人也跟着受气,我也知道这样不好,可那一阵上来了我怎么也控制不住” 以上形式的对话经常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紧张的生活节奏和繁重的工作压力,有时候突然面对生活/工作内容的变化,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做到镇定自若、从容不迫。对于未知的恐惧,我们往往会表现出焦虑情绪;对于失败的压力,又往往会表现出抑郁情绪。七情六欲,乃真性情之根本。而面对生活中最常见的负性情绪—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却有很多人傻傻分不清“焦虑情绪和焦虑症”、“抑郁情绪和抑郁症”。 焦虑情绪和焦虑症 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任何人都可以体验到。比如我们在面对考试、面对棘手的问题时,通常会感受到压力、紧张,我们可以称之为一种“危机感”。这种危机感激发个人的内在动力,积极寻求资源,做好准备,应对困难,解决困难。所以说,焦虑情绪是人们预感到不利情景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担忧、紧张、不安、恐惧、不愉快等的综合情绪体验。 对于正常人来说,适度的焦虑感/焦虑情绪,可以让人具有生机和活力,调动起人体各方面的力量,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而当焦虑的程度及持续时间超过一定的范围,对我们的正常生活产生消极影响甚至不能进行正常生活的时候,才可称之为焦虑障碍,属于一种神经症性障碍。 病理性焦虑是指持续地、无原因地感到紧张不安或无现实基础地预感到灾难、威胁或大难临头感,同时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运动性不安,自己也感觉到痛苦,影响日常生活、工作或学习。病理性焦虑有以下特点:焦虑的程度没有现实基础或与环境不相称;焦虑导致个体精神痛苦和自我效能的下降;焦虑并不随着客观问题的解决而消失,往往与人格有一定的关系。 焦虑情绪和焦虑症主要有以下区别 时间:焦虑情绪的持续时间是短暂的,一般在一天到数天就能缓解,且极少重复出现;焦虑症持续时间很长,如不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几周、几月甚至数年迁延难愈。 诱因:焦虑情绪一般都是因为某个事情而引起的,一般人都清楚知道问题所在;焦虑症是无缘无故的、没有明确对象和内容的焦急、紧张和恐惧,指向未来,似乎某些威胁即将来临,但是病人自己说不出究竟存在何种威胁或危险。 症状:焦虑情绪是暂时性的,身体没有病态症状;焦虑症除了呈现持续性或发作性惊恐状态外,同时伴多种躯体症状。 焦虑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一旦被确诊就要积极配合进行专业护理和治疗,相比于焦虑情绪的正常人,焦虑障碍的患者还是在少数。我们应该对我们的心理过程有清晰的认识,积极调整心态,不要把焦虑情绪误以为是焦虑症的症状往自己身上乱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而对于焦虑障碍的患者,切莫讳疾忌医。 由此,有焦虑情绪不一定就是焦虑症,而焦虑症也不仅仅是表现出焦虑情绪。 抑郁情绪和抑郁症 抑郁这个词,严格来说不是描述一个情绪,而是一组情绪,包括悲伤、苦恼、沮丧,这是任何人都会遇到的,我们可以笼统的把这一组情绪统称为“不开心”。整体而言,这个情绪反应是“负性”的、“向下”的,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消极的影响。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而往往有很多人,会因为种种原因,导致近期情绪低落、对很多事情没兴趣、总是高兴不起来,就怀疑自己可能得抑郁症了。 当人们遇到精神压力、生活挫折、痛苦境遇、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等情况时,理所当然会产生抑郁情绪,这是情绪宣泄的正常反应。而抑郁症的发作,则不仅表现出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的丧失、导致疲劳增加和活动减少的精力减退,还常伴有注意力障碍及思维迟钝、自我评价低、无望感等负性认知体验,以及食欲、性欲、体重方面的变化,可出现自伤、自杀行为,且病程多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这与正常的抑郁情绪是完全不同的。 焦虑情绪和焦虑症主要有以下区别 时间:正常人的抑郁情绪一般持续时间不长,通常通过自我调适可以缓解;而抑郁症的抑郁症状常持续存在,甚至不经治疗难以自行缓解,症状还会逐渐加重恶化,抑郁症症状往往超过两周,且典型抑郁症有节律性症状特征,表现为晨重夜轻的变化规律。 诱因:正常人的抑郁情绪是基于一定客观事物为背景,“事出有因”;而抑郁症通常无缘无故地产生,缺乏客观精神应激的条件或者虽有不良精神刺激因素,但是常常有外人难以理解的不开心,给人“小题大做”的感觉。 症状:抑郁情绪的抑郁程度较轻,只是表现为短暂性的心境低落,虽然会对正常生活产生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但生活可正常维持;而抑郁症的抑郁程度则要严重得多,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无法适应社会,影响正常社会功能的发挥,更有甚者可产生严重的消极自杀言语及自杀行为。 由此,有抑郁情绪不一定就是抑郁症,而抑郁症也不仅仅是表现出抑郁情绪。
强迫症是临床上较难治愈且预后较差的一种神经症,其病程迁延,症状改善较慢,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将会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负担,令人唏嘘的是,很多患者因强迫症症状而走向自杀之路来寻求解脱。 目前对于强迫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但是专家建议患者需要接受正规专业的治疗,才能早日摆脱疾病困扰,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学习中! 什么是强迫症? 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和(或)强迫行为特点的精神疾病,患者总是反复思维所困扰,患者常感到不安、恐慌或担忧,借以通过某种行为达到减轻焦虑舒缓压迫的目的。强迫症的基本症状是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强迫观念是在任一时刻反复在患者脑海中出现并且使患者陷入痛苦或焦虑的一种不必要的思想(如污染),意向(如刺伤某人)。患者试图忽略或压制这些带有其他想法或行为的强迫观念,但常常无所适从。 强迫行为或强迫仪式是患者屈从于强迫观念而反复出现的行为(如反复洗手)或心理活动(如计数)。强迫行为是患者为了压制或减少自己的焦虑、恐惧、担心而所采取的行为。 强迫症有哪些表现? 每个人偶尔会被一些事情所困扰。然而,强迫症的诊断通常意味着强迫性思想每天持续一小时以上。此外,与强迫症有关的强迫观念既不是突然发生也不是以一个特定事件而结束。并且,强迫症患者通常能意识到自己的强迫思想,大部分患者都有多种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1. 强迫观念的几种表现: (1) 强迫怀疑:对自己言行的正确性反复怀疑,如反复检查是否关好门窗,忘记带钥匙。 (2) 强迫性穷思竭虑:明知毫无意义,却反复思索一些无意义的事,如为什么太阳不是方的? (3) 强迫联想:患者脑海中听到或看到某一观念或一句话,便自然而然地想到另外一件事物。 (4) 强迫回忆:脑海中反复出现经历过的事。 (5) 强迫计数:对可以计数的物品强迫性计数,如计数路人。 2. 强迫行为的几种表现: (1) 强迫检查:患者为减轻强迫性怀疑采取的措施。如反复检查自己是否忘记锁门。 (2) 强迫清洗:为了消除对脏物或细菌污染的担心,害怕被污染或是污染其他人,害怕被细菌、传染病或是其他环境因素污染,害怕被品质恶劣道德败坏的人污染。 (3) 强迫询问:为了消除怀疑给患者带来的焦虑,常反复询问他人给予解释。 (4) 强迫性仪式动作:患者为减轻或防止强迫观念引起的紧张不安采取的动作。如,每天必须 10 点上床睡觉。 (5) 强迫性迟缓:因仪式动作而行动迟缓,如出门前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已锁,而导致上班迟到。 一些关于强迫症的统计数据 1、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强迫症患者接受了适当的药物治疗,不到 10% 的患者接受了循证心理治疗。 2、强迫症是继抑郁症,酒精 / 药物依赖,社交恐惧症之后,第四位常见的精神障碍,终身发病率为 1%-3%。世界卫生组织将强迫症纳入全球非致死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3、成人强迫症患者男性与女性的患病比例为 1:1。强迫症患者的发病年龄呈现双峰分布,童年期的平均发病年龄为 10 岁,青春期或成年早期的平均发病年龄为 21 岁。男孩的发病年龄早于女孩,30 岁以后发病的患者则较为少见。在童年期发病的强迫症患者中,男孩较女孩相比,更易患强迫症,患病的性别比例为 2:1 到 3:1。与此相反,青春期男孩与女孩的患病比例为 1:1.4。 4、一般情况下,强迫症的症状随着病程迁延而逐渐加重。如果强迫症未经治疗,通常病程迁延并且症状此消彼长。大部分患者的症状会逐渐消退,约在一年的时间内逐渐恢复正常,少部分患者病程会超过一年,病情持续波动,可达数年。 5、发病原因目前不明,据相关研究评估,童年期发病的强迫症患者有 45%~65% 可遗传性,青春期或成年发病的强迫症患者有 27%~47% 的可遗传性。 易与强迫症误诊的其他疾病 1. 抑郁症:抑郁症患者常常反思,易被误认为强迫观念;抑郁性反思是抑郁症的主要表现,如常因自身不足或负性自我评估内疚。 2. 焦虑症:焦虑症的特点是担心,易被误认为强迫性思维;焦虑症患者通常关注现实生活问题,如经济、健康和亲人,并不是强迫症患者不切实际的想法。 3.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往往存在妄想信念,而强迫症与之类似,如害怕感染艾滋病病毒而拒绝摸门把手;不同在于强迫症患者清楚地知道他们的想法荒谬,却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而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能正确认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温馨提示 其实身边那些说着自己有强迫症的人并不一定真的有强迫症,更多时候我们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借口,给自己找一个心理归属。 在我们嘻嘻哈哈开着玩笑的时候,真正的强迫症患者,在努力隐藏自己症状,饱受着强迫症对生活的困扰。也许你的身边就有真正的强迫症患者,只是你不知道而已。但是一旦发现,还请理解他们,带他们立即就医。
WHO流行病学调查, 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患病率大约5—10%,约13%~20%的人一生中曾有过一次抑郁体验; 在当前世界十大疾病中,抑郁症名列第五位; 而且预计到2020年将跃升到第二位; 据估计我国的抑郁症患者约3000万。 抑郁症是什么? 抑郁症是一种以抑郁情绪为突出症状的一种精神疾病。抑郁以忧郁和厌世心理特点表现突出,病人有凄凉感,常唉声叹气,对人对事物失去兴趣,常头痛,心烦,恐慌、多梦,乏力,腹泻等,此病症严重时,人会感到强烈厌世,甚至有自杀念头。会使健康向上的生活变得灰暗和绝望。 引起抑郁症有那些原因? 1、社会心理环境因素起重要作用 儿童期不良的成长环境 心理社会环境,特别是不愉快的生活事件或长期心理冲突 各种躯体疾病容易伴发抑郁症状 体力脑力过度透支可诱发抑郁症 2、抑郁症发病危险因素 性别:女性是男性的2倍 家族史:有家族史者比普通人群高3倍 婚姻:分居或离婚者高 产后:产后6个月内高发 负性生活事件:可能有关 父母早亡:可能有关 抑郁症有那些症状? 情绪的改变: 表情忧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 患者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空虚”,“孤独”,“与他人好像隔了一堵墙”之类的词来描述自己的心情. 患者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常因小事大发脾气;焦虑愤怒、易激惹; 患者本人也能够觉察到自己情绪上的不正常,但往往将之归咎于他人或环境。 (2)认知改变: 快感缺乏,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绝望感对生活失去信心,遇事老向坏处想;毫无希望,感到生活没有意义,甚至企图自杀; 自我评价低:常常自卑,自责,内疚 (3)意志与行为改变: 记忆受损,思考问题困难. 常感到脑子反应迟钝 注意受损患者很难专心致志地工作, 他们想参与社交,但又缺乏社交的勇气和信心. 患者处处表现被动和过分依赖。 (4)躯体症状: 约80%的病人有失眠、头痛、头昏、眼花、耳鸣、睡眠紊乱等,还有部分人有躯体疼痛感觉、胃肠道不适、性功能障碍、月经异常等躯体症状。这些症状可以单独、混合或以多变的形式存在,有些症状可以长期存在,但无明显加重或缓解。这些症状多随着抑郁情绪的缓解而消失. 上班族抑郁情绪的形成 工作环境:等级观念重;以工作量为主;复杂的人际结构;突变的工作环境及内容。 工作性质:工作单调沉闷;工作量过多或过少;工作知识及技能未能充分展示。 社会环境:经济萧条,下岗或收入低,工作技能高科技发展要求提高。 个人问题:性格内向,敏感、不善表达;突发悲痛事件;家庭压力;缺乏娱乐,不能劳逸结合。 人际关系:同事相处不和睦;争强好胜;缺乏信任与沟通。 我可以怎样 他们? 作为亲友,你可以: 表达关心与支持 『让我们共度难关吧!』『有心事…说出来吧!』『我也许帮不了什么,但我乐意倾听,也愿意陪伴你去求助!』 尽量理解 尝试设身处地地感受他的情绪,认同他的感受,但明确表达自杀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通过你和他共同努力,一定能更有效地去解决问题。 认识抑郁症 大多数有自杀念头的人都是情绪受困扰,未能应付突发事件或患上抑郁症,他们感到自己无用、无助、无望。所以切忌责骂他们『不振作』,或『为这些小事而伤心』,应鼓励他们面对困境,求助以战胜抑郁。 陪伴在旁 在这段危险时期,请尽量安排亲友陪伴他,安静地陪在身旁,平静而温柔地关怀总比胡乱的劝告如:『不要想那么多了』、『忘记烦恼吧!』或喋喋不休来得实际和有效。 抑郁症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抑郁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研究发现抑郁症和病人幼年时期的经历(如父母离婚、死亡或曾遭虐待所造成的伤害)、性格特点(如神经质)和环境因素(如最近的生活压力或缺乏社会支持)有关。因此抑郁症的治疗也需要配合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施以临床心理治疗。合并心理治疗,能够提高抗抑郁药物治疗的疗效: 抑郁症可能的预防措施 调适心态,缓解压力,化解心理冲突 张弛有度,避免体力脑力透支 扩大社交范围,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危机的心理干预和心理支持 『不开心』是人人都有的经历,在困境中感到灰心失望,这种短暂的哀怨可能是自然的反应,通过自我理解、自我调节(例如向人倾诉、改变环境、暂时放下不为问题而烦恼),多数在数天情绪平伏后便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当这些『不开心』的情绪和症状维持两周以上和挥之不去时,这可能是抑郁症了,必须寻求专业诊治。
1、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类既有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常见情感障碍。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也可以以混合方式存在,间歇期或长或短,间歇期社会功能相对回复正常,但也可有社会功能损害,有复发倾向。 2、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 本病的病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等多因素有关。 3、双相情感障碍有哪些表现? (一)躁狂发作的典型临床症状是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和精力活动增强。 心境高涨:患者主观体验特别愉快、自我感觉良好、整天兴高采烈、得意洋洋、笑逐颜开、洋溢着欢乐的风趣和神态,甚至感到天空格外晴朗,周围事物的色彩格外绚丽,自己亦感到无比快乐和幸福。部分患者则以愤怒、易激惹、敌意为特征,甚至可出现破坏及攻击行为,但常常很快转怒为喜或赔礼道歉。 思维奔逸:表现为联想过程明显加速,自觉思维非常敏捷,思维内容丰富多变,思潮犹如大海中的汹涌波涛,有时感到自己舌头在和思想赛跑,言语跟不上思维的速度,常表现为言语增多、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手舞足蹈、眉飞色舞、即使口干舌燥、声音嘶哑、仍要讲个不停。但讲话的内容较肤浅,且凌乱不切实际,常给人以信口开河之感。 精力活动增强:表现为精力旺盛,动作快速敏捷,活动明显增多,爱管闲事,虎头蛇尾,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如任意挥霍钱财,注重打扮装饰但并不得体,自认为有过人的才智,可解决所有的问题,自觉精力充沛,不知疲倦,睡眠需要明显减少。病情严重时,自我控制能力下降,举止粗鲁,甚至有冲动毁物行为。 (二)抑郁发作临床上是以心境低落、思维迟缓、认知功能损害、意志活动减退和躯体症状为主。 心境低落: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患者终日忧心忡忡,郁郁寡欢、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常常产生无用感、无希望感、无价值感和无助感,严重时可出现罪恶妄想及疑病观念,如怀疑自己身患癌症等。 思维迟缓: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自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脑子像涂了一层浆糊一样”。 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延长),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 意志活动减退: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的抑制,临床表现行为缓慢,生活被动、懒散,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不想去上班,不愿外出,不愿参加平常喜欢的活动和业余爱好,常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严重时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严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躯体症状:主要有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多数抑郁症患者的表现有昼重夜轻的生物节律变化。躯体不适的体诉可涉及各脏器,如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出汗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也较常见。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 4、双相情感障碍有哪些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 (1)躁狂发作的药物治疗 心境稳定剂:目前的心境稳定剂包括锂盐、丙戊酸盐和卡马西平等。 抗精神病药物:对具有兴奋、激惹、攻击或精神病性症状的急性躁狂混合性发作患者,在治疗早期阶段短期联用心境稳定剂与抗精神病药物。 镇静催眠药物:在情绪稳定剂起效之前,短期使用可控制兴奋、激惹、攻击等急性症状,达到改善睡眠进而改善与失眠有关的激动和不安症状。 (2)双相抑郁的药物治疗 心境稳定剂:锂盐、拉莫三嗪。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双相抑郁具有疗效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主要有喹硫平和奥氮平。 抗抑郁药物:抗抑郁药物在双相抑郁的应用需要注意转躁的风险。使用的原则有:a必须与心境稳定剂或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合用,b可用于急性期,一般不建议维持期继续使用;c选择转躁率低的抗抑郁药物,如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帕罗西汀除外)、安非他酮等。 (二)心理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在急性期及维持期等各个时期,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需要在疾病的不同时期,给予患者和家属全方位的心理支持和疾病宣教。 5、双相情感障碍复发的预防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类容易复发的疾病。服用锂盐预防性治疗,可有效防止躁狂或双相抑郁的复发。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系统对预防本病复发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精神分裂症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理想。只要配合适当的治疗,便能有效的控制病情。只要与医护人员紧密合作,建立家庭社会支持网络,并遵照医生吩咐正确使用药物,精神分裂症病人可以重新融入社会,恢复正常的生活。 什么是精神病? 『精神病』是一系列因脑部功能失调而引发的精神、情绪和行为上的改变。它与常见的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一样,是一种与生理机能失调有密切关系的身体疾病。一般而言,生理、环境、心理三方面的因素,均可促使脑部功能失调,令患者产生不正常的思想、感觉、情绪及行为。然而,通过适当的治疗,大部分的精神病患者均可以有效痊愈,恢复正常的生活。精神病按着不同的病因和病症分类,常见的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症和躁狂抑郁症。 如何早期识别精神病? 生活规律改变:变得不讲卫生,或变得工作拖拉、劳动纪律松懈,或变得挥霍无度。 脾气改变:比原来孤僻不合群,对亲友冷淡,对人没有礼貌,很少关心家人的生活。 情绪变化:情绪高涨或情绪低落、情绪不稳定,反应迟钝,焦虑、紧张。 记忆力下降:常丢三落四,工作效率减低。 多疑:敏感多疑,对别人怀有戒心。 以上各种表现,是某些精神病的早期症状,如要确定是否属于精神病,或属于哪种类型的精神病,须及时到精神病专科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到目前为止也未能完全确定。根据研究显示,脑部化学传递物『多巴胺』分泌过多或功能过强,是最直接影响到精神分裂症急性症状的产生,如幻觉、妄想。另外,遗传、生理、心理和其他环境因素均能刺激『多巴胺』过量分泌或功能过强,令大脑接收过多讯息,出现混乱,引发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精神分裂症影响患者生活的不同领域,引起多种症状。而症状之间亦互相影响,令患者的行为、思想及感觉飘忽不定。一般而言,不同患者的病情和病症,有共通亦有相异之处,可能影响的五大范畴如下: 阳性症状 幻听或其他幻觉 妄想 思维及语言紊乱 阴性症状 反应缓慢 缺乏社交活力 表达能力下降 较不注重个人卫生 人际社交 沟通能力下降 逃避出席聚会 不愿和别人建立关系 自我照顾能力减弱 情绪 焦虑、抑郁、烦躁、自卑 认知能力 记忆力减退 难以集中精神 解决问题能力减低 工作及学习表现较差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原则 (1)一旦确定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即开始药物治疗; (2)单一治疗为主,治疗个体化,因人而异; (3)足量足疗程效果不满意者,方考虑两种化学结构不同、药理作用不尽相同的药物联用; (4)从小剂量起始,渐加到有效推荐剂量,维持量酌情减少,并需足疗程治疗; (5)与医生紧密合作,定期评价疗效以调整治疗方案; (6)辅助其他方法:心理治疗、康复和职业训练、家人支持等,可以促进患者康复。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抗精神分裂药不是服用数天即可看到疗效,一般需要一至数星期,病情才可有效控制。即使症状消失之后,患者仍需服用药物一年或以上,以防止复发。 由于反复发作会使病情更加严重,难于医治,所以定时服用医生处方之药物和主动澄清疑问是非常重要的。未经向医生查询和商讨,患者一般不宜自行改服剂量或停止服用。 如果医生、病人及家属坚守『维持治疗、防止复发』这项原则,病人的病症便会减退甚至消失,而他们的工作能力和自我照顾能力亦可逐渐恢复,重新过回正常生活。 不同种类的抗精神分裂药的疗效和副作用各异,用药应以效用高于副作用为原则。 抗精神分裂药与镇静剂、安眠药等虽然均属精神科药物,但性质上却有很大的分别。抗精神分裂药是不会导致服用者上瘾的,而医生一般处方的剂量亦相当安全。 及早求助 如您的朋友或家人怀疑患上精神分裂,请立即寻求专业协助。在这个阶段,病人及他们的亲友可能有病耻感,感到彷徨、不知所措;然而若缺乏治疗,时间越久,病患对病人的生活及人际关系的损害便会越深,因此应尽早开始治疗。若迟迟不接受治疗,病人不但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康复,康复程度可能也会较低。 伸出援手 患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很少会主动求医,他们偏执地相信自己的妄想或幻觉是真实的,根本意识不到有治疗的需要。如果您怀疑家人或朋友出现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的症状,应该尽快带他/她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