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 3岁的小邱按规范接种疫苗,平时健康、活泼,今年因“发热、神软”诊所及医院门诊治疗1周后无效,住院后被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医生立即给予抗结核治疗,但令人惋惜的是,他仍出现了脑积水等严重并发症。出院后,小邱遗留了癫痫和智力障碍,给本人和家庭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小邱为什么会得结核性脑膜炎呢?医生追问病史:小邱外公1年前患空洞型肺结核在传染病医院治疗,经过抗结核药物治疗后病情痊愈,他有密切接触史。真相大白:小邱当时接触患开放性肺结核的外公,引起结核感染,1年后进展为结核性脑膜炎。假设医生对小邱进行追踪随访,筛查是否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并进行预防性抗结核治疗,可能可以避免产生严重的后果。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引起全身大多数器官病变,以肺结核最常见。传染源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呼吸道飞沫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感染结核杆菌后,除少数急性发病外,大多呈慢性过程,可表现为潜伏结核感染,且年龄越小,日后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几率越大。结核性脑膜炎是儿童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类型,常在原发感染后1年内发生,尤其在初染结核3~6月最易发生,早期易误诊,延误治疗约2/3可发生后遗症。WHO提出的结核病“DOTS”治疗方案显著增加了结核病的治愈率,但随着耐多药结核病(MDR-TB)、HIV的流行等因素,使临床医生在治疗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016年,WHO估算全球结核病死亡人数约157万,为所有死亡原因的第10位。随着医疗和公共卫生水平的提高,我国结核病的防控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但因为人口基数大,WHO估算2019年我国结核病发病人数约88万人,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为减轻结核病对人类的伤害,WHO在2014年制定了2015-2030年防控结核病的目标—END TB(终结结核病),包括减少80%的新发病例。“END TB”的重点仍是预防,包括控制传染源、普及卡介苗接种、预防性抗结核治疗。1921年卡介苗(BCG)首次应用于人类开始,至今为人类预防结核病发挥了巨大作用,除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全球大多数国家给予出生新生儿接种BCG。但临床证据表明,卡介苗仅在预防血性播散性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作用显著,对预防结核感染意义不大,因此,预防性抗结核治疗已越来受到重视。WHO指出全球约25%人群有结核感染,2018年联合国结核病防治问题高级别会议提出的目标:让超过3000万人接受结核病预防性治疗,以防止潜伏结核感染进展为活动性结核病。预防性治疗是发达国家防控结核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也越来越受到我国专家学者的重视。2017年,我国将“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纳入最新的结核病分类(WS196-2017)中,以便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视。 在COVID-19战“疫”中,被尊称为最美“逆行者”的全国医务人员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为了达到2030年“END TB”的目标,对于这个古老的传染病,现在也是最吃劲的时候,医务人员应花大力气宣传结核病的危害,普及防控知识,更应筛查结核病高危人群中的结核潜伏感染者,结合科学依据进行预防性治疗,减少此类人群进展为活动性结核病。
毛细支气管炎是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患病率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达高峰。咳嗽、痰鸣及喘憋等为毛细支气管炎主要表现,大多数患儿病情较轻,但也有部分患儿病情重,需输液治疗,或吸氧、住院治疗。病情相对轻的患儿可根据医生医嘱予吃药、雾化等治疗,家属也需要随时观察病情变化,重视家庭护理工作。一、保持家庭良好环境:患儿所处居室要温暖,通风和采光良好,并且空气中要有一定湿度,防止过分干燥。如果家中有吸烟者最好戒烟或去室外吸烟,防止烟害对患儿的不利影响。二、 保暖:温度变化,尤其是寒冷的刺激可降低支气管粘膜局部的抵抗力,加重病情,因此,家长要随气温变化及时给患儿增减衣物,尤其是睡眠时要给患儿盖好被子,使体温保持在36.5℃以上。三、 多喂水:毛细支气管炎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水分蒸发较大,应注意给患儿多喂水。可用糖水或糖盐水补充,也可用米汤、蛋汤补给。饮食以半流质为主,以增加体内水分,满足机体需要。四、 营养充分:小儿患毛细支气管炎时营养物质消耗较大,加之发热及细菌毒素影响胃肠功能,消化吸收不良,因而患儿体内营养缺乏是不容忽视的。对此,家长对患儿要采取少量多餐的方法,给予清淡、营养充分、均衡易消化吸收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如稀饭、煮透的面条、鸡蛋羹、新鲜蔬菜、水果汁等。五、 翻身拍背:患儿咳嗽、咳痰时,表明支气管内分泌物增多,为促进分泌物顺利排出,可用雾化吸入剂帮助祛痰。如果是婴幼儿,除拍背外,还应帮助翻身,使患儿保持半卧位,有利痰液排出。六、 退热:毛细支气管炎时多为中低热,如果体温在38.5℃以下,一般无需给予退热药,仅物理降温即可,主要针对病因治疗。如果体温高,予物理降温(温水擦澡)的同时,必要时应用药物降温。
毛细支气管炎,以前也被称为喘憋性肺炎,不同于一般的气管炎或支气管炎,临床症状像肺炎,但以喘憋为主,此病多发生在2.5岁以下的小儿,80%在1岁以内,多数是6个月以下的小儿。它的病原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可占80%或更多;其它依次为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如病史较长,年龄小或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早产等,可能继发细菌感染。 临床表现 典型的毛细支气管炎常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2日~3日后,出现持续性干咳和发热,体温以中,低度发热为见,发作喘憋为其特点,病情以喘憋发生后的2日-3日较严重,喘憋发作时呼吸明显增快,可达每分钟60次~80次以上,并伴有呼气延长和呼气性喘鸣;重症患儿明显表现出鼻煸和“三凹征”(即吸气时出现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及上腹部凹陷),脸色苍白,口周发青,或出现紫绀,患儿常烦躁不安,呻吟不止;病情更重的患儿可合并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大部分病例治疗后均可缓解,极少发生死亡。 治疗原则 由于毛细支气管炎多是由病毒感染引起,故发病早期一般不需用抗生素治疗,如发病后期怀疑继发细菌感染时可用抗生素治疗。 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可概括为“镇静、化痰、止咳、平喘”。 此外,良好的护理也很重要,尤其注意不要打扰患儿,使之安静休息,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补充足够低水分,重症患儿可配合雾化吸入,并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也可用中药治疗。 疾病预后 毛细支气管炎的愈后多数是良好的,咳嗽一般延续7~10天,有时迁延2~3周,或反复发作。 但应注意的是,患过毛细气管炎的小儿日后容易患哮喘,通过全国小儿哮喘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追踪随访,发现其中有20%~40%的患儿以后发展为小儿哮喘,特别是有过敏史或家族过敏性疾病的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