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经痛的预防和治疗】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发生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短暂的、反复发作的剧烈疼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目前病因还不明了,是否先天神经异常有论之;后者常由炎症、外伤、肿瘤、血管病等引起。常于40岁后起病,女性较多。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广告介绍泛滥困惑了许多患者,由于对于三叉神经痛的正规治疗了解的少之又少,但是痛起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造成患者时常受到痛苦的折磨,那么,三叉神经痛的预防治疗方法有哪些?有必要赠予患者和家属分析科普一下。 临床症状表现如下:患者突发性面颊、上下颌及舌部闪电式的反复发作性剧痛。多见于中老年人,多于40岁以上起病,女性多于男性,是男性的2-3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的疼痛,并有如下特征: 1.疼痛呈短暂、重复性剧痛爆发。患者常描述疼痛为闪电样、电灼样、针刺样、刀割样。 2.疼痛呈局限性。多为一侧性,且右侧多见。疼痛多由某一支开始,可逐渐扩散到二支或三支。 3.疼痛常有痛侧三叉神经分布区内某一处,,这些敏感区称为“扳机点”往往在耳部。 4.疼痛发作常无预兆,骤然发作。5.可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发生,但也经常被非疼痛性触觉所激发,如咀嚼、呵欠、说病程可呈周期性,每次发作期为数日、数周或数月,缓解期数日或数年。6.病程越长,发作愈频繁病情愈严重,一般不会自愈。神经系统检查通常无阳性体征。7.麻醉止痛药对疼痛的缓解无效,病人很少有麻醉成瘾者,偶遇无法忍耐剧烈疼痛而寻短见者亦有见之。中医证属于;面痛,颌痛,颊痛范畴《证治准绳》:面痛…暴痛多实,久痛多虚。”病因病机有:1)风寒外 2)胃热上攻3)肝火上炎4)痰瘀阻络。以上中医《内经》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奏其气必虚的经典理论。中西综合治疗方法;1)中西药物治疗 2) 微创手术治疗,3)针灸理疗等等。中医中药治疗原则主以;选择辩证精准方剂,需要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而处方有轻重缓急之分。针灸取穴以经络走向而寻径:一般沿阳明经加(阿是穴)位置 (三叉神经扳机点)加电针传感治疗。 西药治疗的选择:在急性特发性三叉神经痛首选药物治疗,抗癫痫药是首选。但是临床上副作用也比较明显。下面分析一下治疗的选择服用方法和副作用的比较。 ①卡马西平。常为首选,起始剂量为0.1g,口服,3次/d;常用剂量0.6g/d,最大剂量为1.0g,/d;疼痛停止后逐渐减量,采用最小有效维持0.6—0.8g/d,有效率约70%,孕妇忌用;不良反应有头晕、嗜睡、口干、恶心、消化不良、行走不稳等,但多于数日后消失;偶出现皮疹、白细胞减少,需停药;曾有发生共济失调、复视、再生障碍性贫血、肝功能障碍等报道,需立即停药。②苯妥英钠。0.1g口服,3次/d,如无效可每日增加0.05g,数日后加至0.6g/d;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单药治疗无效者两药合用可能有效。③氯硝西泮。6—8mg/d口服,40%~50%的病例能完全控制,25%明显缓解;不良反应有嗜睡和步态不稳,老年患者偶见短暂性精神错乱,停药后消失;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无效时可试用。 (2)巴氯芬 起始剂量5mg,口服,3次/d,常用剂量30~40mg/d,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和嗜睡等,约30%的病例不能耐受不良反应。 (3)维生素B12 国外文献报道大剂量维生素B12可能缓解疼痛,机制不清。剂量为1000~2000μg,肌内注射,每周2—3次,连用4—8周为一疗程。通常无不良反应,偶有一过性头晕,全身瘙痒和复视等。 (4)匹莫齐特 文献报告匹莫齐特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疗效优于卡马西平。剂量为第1—4天,4mg/d,第5~9天,6mg/d,第10~14天,8mg/d,第14天以后,12mg/d,均分为2次服。约83.3%的病例可出现手颤、记忆力减退、睡眠中肢体抖动等不良反应。多见于用药后4~6周,通常不需终止治疗。二.微创手术治疗目前采用微血管减压术的方法是:全麻下,于患侧耳后、发际内纵行4cm的直切口,颅骨开孔,直径约2cm,于显微镜下进入桥小脑角区,对三叉神经走行区进行探查,将所有可能产生压迫的血管、蛛网膜条索都“松懈”开,并将这些血管以tefflon垫片与神经根隔离,一旦责任血管被隔离,产生刺激的根源就消失了,三叉神经核的高兴奋性就会随之消失,恢复正常。绝大多数患者术后疼痛立即消失,并保留正常的面部感觉和功能,一般不影响生活质量。随着影像诊断学的进展MRA血管神经造影检查:发现有血管神经压迹接触者可以选用微创手术治疗如以下常见;有学者统计发现常见的责任血管有;1)小脑上动脉(70%),小脑上动脉可形成一向尾侧延伸的血管襻,与三叉神经入脑干处接触,主要压迫神经根的上方或上内方。2)小脑前下动脉(15%),一般小脑前下动脉从下方压迫三叉神经,也可与小脑上动脉一起对三叉神经形成夹持压迫。3)基底动脉,随年龄增长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基底动脉可向两侧弯曲而压迫三叉神经根,一般多弯向较细小的椎动脉一侧。4)其它少见的责任血管还有小脑后下动脉、变异血管、脑桥横静脉、外侧静脉及基底静脉丛等。责任血管可以是一支也可以是多支,既可以是动脉也可以是静脉。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关注血压,血糖血脂血管的因素也不可忽略。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学和病理学至今还不清楚,所以,治疗的目的应是长期镇痛。镇痛的方法至今仍是多种多样。可大概分为无创和有创治疗方法。无创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中医中药针灸疗法、理疗等。适用于病程短、疼痛较轻的患者。也可作为有创治疗方法的补充治疗。有创治疗方法包括手术疗法、注射疗法和射频热凝疗法。2三叉神经的并发症可并发半侧面部痉挛。三叉神经支配区也可发生不典型的面部疼痛,但疼痛的性质与三叉神经痛不同,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总是长于数秒,通常为数分钟,或呈持续性疼痛。疼痛本身为钝性、压榨性或烧灼样。对不典型疼痛者,综合治疗无效,有时导致抑郁症。 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常揉擦同侧面部以求减轻疼痛,久而久之面部皮肤变得粗糙、增厚和眉毛脱落。有少数患者出现面部肌萎缩,面肌痉挛抽搐,也有伴有面部潮红、流泪、流涕、出汗,高血压等并发症三叉神经痛的预防 1、饮食要有规律,宜选择质软、易嚼食物。因咀嚼诱发疼痛的患者,则要进食流食,切不可吃油炸物,不宜食用刺激性、过酸过甜食物以及热性食物等;饮食要营养丰富,平时应多吃些含维生素丰富及有清火解毒作用的食品;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及豆制类,少食肥肉多食瘦肉,食品以清淡为宜。 2、吃饭漱口,说话,刷牙,洗脸动作宜轻柔。以免诱发板机点而引起三叉神经痛。 3、注意头、面部保暖,避免局部受冻、受潮,不用太冷、太热的水洗面;平时应保持情绪稳定,不宜激动,不宜疲劳熬夜、常听柔和音乐,心情平和,保持充足睡眠。 4、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尽量避免触及“触发点”;起居规律,室内环境应安静,整洁,空气新鲜。同时卧室不受风寒侵袭。适当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结语:想必阅读了本文后已经基本知晓了 ,三叉神经痛严重地影响到了生活质量,也给病人及家属带来了身心的疲惫和困惑。希望病人在医生的指导选择适合有效的治疗方法减少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面瘫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是面部周围神经病变,又叫面神经炎或面神经麻痹,他们常于清晨洗漱感口角漏水时发现或被他人发现口角歪斜而就诊。起初以为得了什么怪病,怎么嘴吧一下歪了,感觉很恐怖。可见于任何年龄,无性别差异,四季都可发病,但以秋冬春初多发, 主要是在户外面部长时间暴露于冷空气中所致。现在这季节发病率也增高,原因是很多年轻人常常出入于温度差异大的环境;有的年轻人运动后大汗淋漓,这些都会造成面神经的缺血水肿而发病。该病的主要症状是面肌瘫痪,表现为口眼歪斜、眼睛闭不上、不能抬眉和流泪,进食及漱口时汤水从病侧口角漏出,食物常滞留于齿颊之间。多为单侧,双侧者甚少。面瘫患者,发病后不必着急,但应积极、尽早就医,以便为医生诊治创造良好时机,就诊是否及时直接关系到面瘫的预后好坏。很多患者发病后很久才到医院就诊,结果面神经已发生变性,治疗效果大打折扣。面瘫发生后,如当地医疗条件较好,则不应盲目就医,建议尽量选择较大医院、专科医院就医。面瘫属神经疾病,可选择神经内科治疗。面瘫是常见多发病之一。大多数患者经综合治疗1-3周就可以痊愈。得了面瘫,及时有效的治疗很重要,同时治疗期间的防护也很重要。按理说,青少年不属于面瘫高发人群,但也有不少男孩、女孩来就诊时。诊治时发现他们往往有两个特点:一是疲劳过度;二是频繁着凉是直接诱因,而且坐车喜欢坐在窗边,打开大窗子逗风,结果长时间被冷风猛烈刺激导致突然面瘫。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一般在季节更替之交,忽热忽冷的容易发病,常见遇感冒后风寒偏盛或吹空调、电扇等,面神经长时间受冷刺激,造成气血经络闭阻不通,面神经因缺血而诱发其支配的神经肌肉因营养不良而出现功能障碍,而导致面瘫。面瘫者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所有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闭眼、皱额和蹙眉不能,眼闭合不全,眼有露白,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嘴歪向一侧。耳后可有自发性疼痛及压痛,还可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听觉过敏、外耳道疼痛或感觉迟钝及疱疹等。面瘫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一般以青壮年居多,男女都可发病,但也不排除小朋友以及老人等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群,曾经在临床上看到最小的才七个月大的娃娃。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如不及时治疗,往往会留下无可挽回的后遗症或并发口眼联动抽搐,面肌痉挛等,造成终生遗憾。但面瘫患者不用太害怕,虽然刚开始可能面瘫症状逐渐加重,并在2~3周内发展到高峰,但只要及早发现并治疗,75%以上的患者病情较轻,能于1~3个月内好转痊愈。但若治疗不及时,面神经功能恢复不彻底,大约有15%~20%的病人会出现人们常说的问题,如“鳄鱼泪”、面肌抽搐、眼闭合不全、笑时嘴歪等后遗症。因此,如果人们晨起发现自己面部僵硬、面颊动作不灵,额部皱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不能皱额、闭目鼓颊等动作,进食时食物留在齿颊间,唾液从口角外漏等就要警惕自己出现面瘫了,而对于急性或亚急性发病者则会出现一侧(偶为双侧)周围性面瘫。伴有舌前2/3味觉障碍,少数可有耳鸣、听觉过敏、耳部疱疹等。医学上认为,对于面瘫患者的治疗原则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局部水肿、炎症的消退,以免神经进一部受损,并进而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针灸、理疗及中西药物均可配合应用。理疗主要是改善面部局部的血液循环,促使局部水肿、炎症的消退,减轻局部的疼痛。目前多用超短波、微波、红外线等疗法。面瘫患者应注意休息,减少外出,避风寒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洗脸、洗澡以温水为好。尤其季节更替之季,面部寒冷刺激可能使血管痉挛加剧,影响血液循环,对局部炎症、水肿的吸收及营养供应不利,将延缓面瘫的恢复。故可自己用生姜煮水热敷面部,急性时期也可用于黄鳝鱼取其血涂面部留置1-2小时有紧绷感为好。以促进血液循环。在各种治疗的同时,还要进行面部表情肌的训练,如对着镜子练习皱额、蹙眉、闭目、撅嘴等动作,还可嚼口香糖以加快瘫痪肌群的恢复。为保护暴露的眼角膜及防止结膜炎,可采用抗病毒滴眼液滴眼;眼裂不能合拢,特别是眼睑外翻严重者,外出要戴目镜或患侧眼罩。总之,面瘫疾病的患者要让其知道此病是“可防可治的,需要放患于未然”:一是注意保暖。应避开风寒对面部的直接袭击,尤其是开车族,年老体弱、病后、过劳、酒后及患有高血压病、关节炎、面神经比较脆弱经常 反复复发的面瘫,三叉神经痛的等慢性颜面疾病者,寒冷季尽可能不要长时间顶风逆行。二是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秋冬之季也需要进行体育锻炼,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人可选择不同锻炼项目,如散步、跑步、体操、打太极拳、爬山等。三是多吃果蔬。摄入维生素不足,因此,秋冬之季应多吃蔬菜和水果,如莲藕、萝卜、荠菜等新鲜果蔬。、、、、
头晕头昏脑萎缩的防治 从患病率流行病学来看,65岁以上的人CT检查脑萎缩的比例是6.6%,脑CT提示脑沟、脑池对称性增宽,这是生理功能自然退变的现象。临床上可以出现经常头昏、记忆力下降,尤其是近期事情容易善忘,应该早期关注,行为、生活节奏的调整及家庭关爱都可以起到延缓疾病进展的作用。”智能训练非常重要 应该尽早点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并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以避免诱发老年脑萎缩(痴呆)的前兆因素。但目前病因还不是很清楚。本人从临床诊断病例总结:“认为从事工作高度用脑的人发生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性要大一些。还有一些没有任何爱好、性格内向,从来也不跟人交流,孤独和忧伤情绪的人发病率较高”。 如果有些人明显的感觉头昏记忆力不行了,可以强化记忆,今天给他几道题做,明天你再接着再问这几道题,就是强化的训练。除了素质方面以外,建议老年人没事可以玩玩牌、下下棋,手的这些动作其实反射性的动作对脑子也是有好处的。生活内容多了,可能对防衰老、防痴呆都有好处。健脑活动有助于延缓大脑衰老,而且健脑时间不用长,10次健脑训练,大脑的反应和认知能力在今后5年中都能因此受益。 注意饮食预防脑萎缩 除了智能训练,饮食上也可以有一些注意事项来预防老年脑萎缩,而最被广泛认知的健脑食物就是核桃。 “比如说吃核桃。但是核桃吃多了可能血脂会增高,我们知道核桃含油量比较大,所以一天两三枚就可以了。每个患者到医生面前都说我们需要吃什么,吃的东西其实可选“如果血脂不高的话,鸡蛋里边蛋黄的卵磷脂对脑子其实也是有好处的,一天一只新鲜的鸡蛋也是需要的,另外维生素的搭配都很重要,各种绿色蔬菜都要吃,精肉里面的叶酸、B12的浓度的五谷杂粮都有利于脑。对脑子的功能活动都有影响。 本文系陈如桂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脑血管病患者的“嗜睡”别大意 随着年龄的增长或有高血压病的人士,往往经常出现嗜睡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发困、打哈欠、睡不醒这些貌似困乏的表现,可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也可能是疾病的信号。每天昏昏沉沉的“嗜睡”伴记忆力下降明显一定要引起注意了, 有些人的嗜睡就是单纯的发困,午睡一会儿就好了,但是有些人的嗜睡却和正常人不一样。 频繁打哈欠。有统计资料显示,70%以上中风者在发病前5~10天会频繁打哈欠,尤其是老年人。打哈欠是一种条件反射的深呼吸活动,通常是人在疲倦时大脑神经支配的一种生理反应。往往是因为脑部有些缺血、缺氧,所以通过体内反馈机制刺激呼吸中枢,调节呼吸的幅度和深度来补氧。如果频繁地打哈欠,就说明脑部持续缺氧比较明显了,这也是一种预警信号。对于健康的人群来说,身体在告诉你,需要马上休息。而对于老年人或者脑血管病患者来说,就要警惕脑梗的发生。因为脑部缺血、缺氧严重,就容易发生脑梗。 老是想睡觉。有些人的“困乏”可能没有出现打哈欠的现象,却表现为老是想睡觉,睡再多还是感觉没睡醒,经常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这也是脑缺氧的一种表现。老年人如果经常昏昏欲睡,全身无力,甚至头晕,也要警惕脑梗。 当表现得异常嗜睡状态,要提高警惕,尤其是老年人或者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必要时要医院做个检查。 预防脑缺血三方法 老年人或脑血管病患者预防脑缺血,可以改善异常“困乏”,也能预防脑梗的发生。 户外活动多吸氧。天气晴好的时候,多到户外绿化地带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天然“氧吧”可以帮你避免缺氧。 增加锻炼活动,血脉流畅,机体阳气升华,人们的活动也开始活跃起来。应该适当增加运动锻炼,如慢跑、打拳、跳操、舞剑等,促进血液循环,活血通络,血管就不会缺血了。 调整饮食软血管。老年人或脑血管病患者多有血管硬化的问题,多吃一些软化血管的食物,可以改善缺血、缺氧,预防脑血管疾病,比如黑木耳、山楂、芹菜、洋葱、大蒜、茄子、核桃、胡萝卜、西红柿、香菇、红枣等。 总之,出现“异常的嗜睡”要警惕脑缺血、脑缺氧,及时调整休息时间,要经常检查脑功能认知量表检测,预防痴呆的前兆,从量表检测开始。必要时还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防治措施。
看电视剧《老中医》为什么用“大夫”、“郎中”来称呼医生?醫与毉的区别? “醫”和“毉”是不同的。医代表病,殳代表术,酉代表药,合起来就是简写的“医”。“毉”字理解为巫术治病。因为古时人们比较愚昧,认为生病是神明对自己的惩罚。所以会请巫师来驱邪避凶。 我国古代对医生的称呼五花八门,如大夫、郎中、太医等等。又如:医国(指良医),医家(医生医学家);医师(官名。为众医之长);医婆(女医师);医巫(古代的医生往往兼用巫术治病故称);医手(医术高明者);医王(医术极精的人)。 “医生”一词最早出现于《唐六典》:“医生四十人。”但这里的“医生”指的是一些学习医药的专业知识的学生,而不是我们现在所说治病的医生。 在宋朝时期医药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当时就设立了“太医局”和“御药局”。并专门设立了管理宫庭内外的医疗机构。在民间有“和济局”和“惠民局”,这两个部门一家管造假,一家管质量。药商是不敢出售没有这两家印信的药品的。违法出售假药,株连九族或施法酷刑。 负责宫廷内医疗的称为“御医”,负责民间医疗的称为“民医”。这些民间医生分为三大类。食医、疾医、金医,分别负责百姓的食物安全、疾病治疗和受伤后的救护。 要弄清“大夫”和“郎中”为什么成为医生的别名,先要弄清这两个词的来源。其实,“大夫”和“郎中”都是官阶的名称,宋朝以前,各朝代都有这两级官阶。但对它们的使用不统一。以宋朝为例,一级官员称为尚书、二级官员称为侍郎、三级官员郎中,四级官员称为员外郎,而太医院在朝廷中的编制大体与六部平级,但毕竟份量不一样,为了区分,太医局的一级官员称为大夫,二级官员称为郎中,三级官员称为员外郎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发展,人们为表示对医生的尊敬,开始以“大夫”和“郎中”这样的高级官名来称呼医生,这种称法后来成了一种习惯,沿袭至今。我国北方民间普遍称呼医生为“大夫”,将“大”的音读成“dai”(“大”音同“代”);而南方则普遍称医师或医生。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坐堂看诊的医生叫“大夫”,行医卖药的则叫“郎中”。故有“江湖郎中”一说,却没有“江湖大夫”的说法。时至今日,“大夫”和“郎中”的称谓已经比较少见,尤其在城市和年轻人中,大家都习惯用“医生”来统称医药行业的工作人员。一些地方仍然将医生称为“先生”以示尊敬。不过这种称谓的使用范围更小一些。 寻一角落,片刻的悠然自在,一杯清茶,看电视剧《老中医》闲坐半日理思绪。医者仁心,药为治病之器,可以除疾,亦可杀人。故为医者所知乎,于药不可不精耶! 发自我的 iPhone
很多面瘫患者常有疑惑:究竟看西医好还是中医好,看神经内科还是看针灸科 面瘫宜中西医结合多学科治疗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陈如桂 单纯性面神经炎引起的面瘫(贝尔面瘫),从起病1~3周后开始恢复,1~2个月内明显好转而痊愈。年轻患者预后较好,大约75%的病人在3~4周内可基本恢复正常。但如果是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面瘫(亨特氏面瘫)也可并发病毒性脑炎,发热、头痛,甚至昏迷,愈后很差。亦有少数发病时伴有乳突疼痛或听力下降,如有糖尿病、高血压、慢性神经血管损伤或老年人,则预后亦差,部分患者恢复不完全,产生瘫痪面肌挛缩、面肌痉挛或口眼联带运动的面神经麻痹、大小眼等合并症。 中医药治疗面瘫后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多以眼轮匝肌或口角肌肉的抽搐为主要表现,抽搐的程度轻重不一,常可因疲倦、精神紧张、自主运动而加剧,但不能自行模仿或控制,而入睡后抽搐停止。面肌痉挛为缓慢进展的疾患,一般不会自然好转。 少数患者面神经炎治疗效果不佳者,遗留有面肌痉挛,则可选择中医药治疗。中医临床学认为面肌痉挛是由于面瘫后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彻底所致病势缠绵,阴血亏虚,虚风内动,风痰壅络,筋脉失养所致。依据“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论,可重用养血活血、舒筋活络之品,如当归、首乌、川芎、地龙、僵蚕、稀莶草等,辅以黄芪、防风、白术等益气扶正;面肌痉挛临证上多表现为风动之证,面肌不自主抽动,治疗宜熄风镇痉,如天麻、全蝎、蜈蚣、地龙、僵蚕、葛根、刺蒺藜等;痰瘀交结,筋脉阻滞是面肌痉挛久治不愈的原因之一,治宜活血涤痰,常选用当归、川芎、胆星、白芍、半夏、细辛、白芥子等药物。此外,尚可选用具有养血熄风、镇痉安神为主基础的中成药。 中西医治疗各有所长 面神经炎引起的面瘫,中医、西医均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在早期治疗,各有所长,都能获得满意的效果。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对于治疗面神经炎笔者已摸索出一套成熟的治疗方案,治疗原则急性期以营养神经减少神经水肿为主,辅以驱风扶正中西结合治疗2~3周后,开始恢复期以养血牵正,活血通络则可贯通于治疗的全过程。 针灸治疗不宜过早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针灸在本病治疗中有着优势作用,但多主张不宜早期针刺,一般需二周以上为宜,同时需要轻柔的手法,针刺时间宜短,或可远端取穴为主。值得欣喜的是,在中西医结合施治的基础上加入针灸的综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统计,有大约75%的患者在几周内可基本恢复正常。但亦有少数不恢复或恢复不完全,遗留有瘫痪肌的挛缩、面肌痉挛或口眼联带运动的面神经麻痹合并症。 近年来,针灸治疗还筛选了耳垂下、牵正、面瘫穴、后内溪等疗效显著的腧穴。 中西医结合多学科综合治疗 目前,中医药治疗面神经炎的研究已逐渐规范,治疗样本大,病例数量多,并通过不同的方法治疗,设立对照组,进行了合理的统计分析,体现了中医药治疗该病的优势。 对于恢复期或后遗期的患者采用中药、针灸、理疗、穴位敷贴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常可获佳效。 今后尚需优化治疗方案,中西结合相得益彰,逐步统一疗效标准,加强各学科间的相互合作,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面神经疾病的卓越疗效。
请及时挽救“正在消失的记忆”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原“世界老年痴呆日”),随着社会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及时挽救“正在消失的记忆” 虽然很多人对阿尔茨海默病不太熟悉,但都听说过老年痴呆,甚至有不少年轻人出现“记性不好”的表现时,会自嘲为“老年痴呆了”,可见大家对这一疾病的认识有多么根深蒂固,都知道老年痴呆的人记忆力会下降。 并不是所有人的记忆减退都是老年痴呆所致,但老年痴呆一般都会出现记忆减退的表现。尤其早期出现不明原因的记忆减退时,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目前尚无特效方法可以治好老年痴呆,随着老年痴呆病程的进展,记忆减退也会逐渐加重,同时认知功能障碍、行为障碍、精神异常,生活能力逐渐下降。因此,患者在早期就需要主动积极改善记忆,延缓记忆减退,否则生活质量会越来越差。 积极治疗脑血管病 老年痴呆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但是其中有一种血管性痴呆明确与脑血管硬化、缺血有关。积极治疗脑梗等脑血管疾病,改善脑血流,有助于防治痴呆,延缓记忆力减退。 事实上,脑梗等脑血管病患者也会出现记忆减退的表现,所以积极治疗这些疾病,可以改善记忆力。 改善脑循环 血液是所有器官、组织的养料,脑组织也需要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来维持自身的健康。一旦脑循环出现障碍,血液流通不畅,养料就无法送达到脑组织的各个角落,从而影响脑组织发挥正常的功能,也会导致记忆减退。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有助于改善脑循环、促进脑细胞修复的药物。平时还可以通过按摩头部、坚持锻炼等方法促进血液循环。 另外,颈椎病也会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需要加强防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保证充足的睡眠 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熬夜、睡眠不足的情况下,第二天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表现。可见,充足的睡眠对保障脑功能健康非常重要。脑组织在该休息的时候得到充分的休息,脑细胞的自我修复功能就能得以恢复,记忆减退等脑功能障碍问题都可以得以改善。 中医学的“呆证”“健忘”、痴呆等范畴。 中医学认为老年期痴呆的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年高正气亏虚及七情所伤、情志失调是本病的重要病因,主要病机为精气、血亏损不足,使髓海失充脑失所养及风、火痰瘀诸邪内阻,上扰清窍,清窍受蒙,终致神明失用,痴呆遂生。其病理性质是本虚标实,临床多见虚实夹杂证。积损正伤:《医林改错》云:“年高无记忆者,脑髓渐空。”人至老年,脏腑功能碱退。年高阴气自半,肝肾阴虚,或精血不足,髓海失充,脑失所养,则神明失用;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阴不制阳,使肝阳上亢,化风内动,风阳上扰清窍,则清窍不明;神情失常发生痴呆。 综合防治中西医治疗,可用西药脑细胞赋活剂,中药补肝肾精准调养等,经常进行“脑锻炼”我们知道,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强身健体、增强体质。同样的,经常进行“脑锻炼”也能增强脑功能。患者平时可以通过背诵、计算、推理等方式进行脑锻炼,脑子越用越灵活,包括记忆力在内的多种脑功能都能得以改善或增强。 总之,出现记忆减退,除了及时就医,按医嘱用药之外,患者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也能采取一些促进脑健康、改善脑功能的措施,有助于疾病的康复,挽救老年痴呆患者“正在消失的记忆”。 本文系陈如桂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天气变凉面神经炎、面瘫、面痉挛、颅脑术后面瘫的养护和防治 近日天气渐渐变凉再加因工作压力大,身体免疫机能下降而诱发“面瘫”,更有圣者冬春季左边面瘫,秋冬初右侧面瘫。 面瘫病分中枢性和周围性两大类型。本篇主要以周围性面神经瘫痪为主题;即面神经麻痹,即面神经炎,俗称“歪嘴巴”,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因各种原因导致面神经感染病毒而发病。在发病的急性期主要采用激素、神经营养赋活剂, B族维生素和搜络祛风的中药加理疗等方法治疗,目前临床普遍选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为面瘫的治疗首选。 面瘫危害不可掉以轻心 面瘫其实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不仅影响容貌的美观,甚至还会影响言语、吃饭、喝水,更有甚者并发眼部疾病,影响视力,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 得了面瘫,西医通常会嘱咐患者多休息,治疗方面没有特效的药物。而中医中药有多种方法,针灸、中药内服外敷等综合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大大改善面瘫症状,促进面瘫的康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一般讲面瘫得拟及时积极治疗在三左右的时间内基本可以恢复,但必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为前提。 面瘫虽然会自行缓解,或者由急性期进入静止稳定期,但若不积极治疗,很可能留下后遗症,因此不可掉以轻心,应积极进行正规治疗,控制和改善病情。 防治有法助面瘫康复 面瘫的发病多与吹风受凉、病毒感染、劳累过度、压力过大等因素有关,据医生分析,蔡康永的面瘫就是因为压力过大、疲劳过度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而发病。 北风呼呼,室内外温差大,机体免疫力下降,病毒乘虚而入,也容易诱发面瘫。现代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瘫多与病毒感染和寒冷刺激有关。中医认为,面瘫是因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邪挟痰入中面部脉络,致使气血闭阻,筋脉失养,肌肉迟缓不受,而发生口眼歪斜。因此,其形成以风、痰、瘀为表,以虚为本,在治疗方面也以搜风,化痰、祛瘀,活血通络、补虚益气等方法为主。,风邪为患。中医的“风”有内风、外风之分:冷风直吹颜面部位,“贼风”入络,则致口眼歪斜、鼓腮无力;如若疲劳过度、紧张压力大,则易内生肝风,上扰颜面而致面瘫。因此,天气转凉后,要谨防冷风袭面,夜间睡觉时不要大开窗户,避免冷风直吹面部。 此外,还应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避免过劳,减轻工作压力,感冒、牙痛或者中耳炎等疾病时要及时治疗,以防范病毒感染面神经。 一旦发病,除了积极治疗外,同时也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吹风,在强烈光照下带目镜,以防不能闭合的眼睛遇异物和流泪,外出戴口罩。另外,患侧咀嚼口香糖,按摩面部肌肉及相关穴位,练习鼓腮、皱眉、闭眼、张口等动作,都有助于面瘫的康复
很多面瘫患者常有疑惑:究竟看西医好还是中医好,看神经内科还是看针灸科 **面瘫宜中西医结合多学科治疗** 单纯性面神经炎引起的面瘫(贝尔面瘫),从起病1~3周后开始恢复,1~2个月内明显好转而痊愈。年轻患者预后较好,大约75%的病人在3~4周内可基本恢复正常。但如果是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面瘫(亨特氏面瘫)也可并发病毒性脑炎,发热、头痛,甚至昏迷,愈后很差。亦有少数发病时伴有乳突疼痛或听力下降,如有糖尿病、高血压、慢性神经血管损伤或老年人,则预后亦差,部分患者恢复不完全,产生瘫痪面肌挛缩、面肌痉挛或口眼联带运动的面神经麻痹、大小眼等合并症。 中医药治疗面瘫后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多以眼轮匝肌或口角肌肉的抽搐为主要表现,抽搐的程度轻重不一,常可因疲倦、精神紧张、自主运动而加剧,但不能自行模仿或控制,而入睡后抽搐停止。面肌痉挛为缓慢进展的疾患,一般不会自然好转。 少数患者面神经炎治疗效果不佳者,遗留有面肌痉挛,则可选择中医药治疗。中医临床学认为面肌痉挛是由于面瘫后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彻底所致病势缠绵,阴血亏虚,虚风内动,风痰壅络,筋脉失养所致。依据“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论,可重用养血活血、舒筋活络之品,如当归、首乌、川芎、地龙、僵蚕、稀莶草等,辅以黄芪、防风、白术等益气扶正;面肌痉挛临证上多表现为风动之证,面肌不自主抽动,治疗宜熄风镇痉,如天麻、全蝎、蜈蚣、地龙、僵蚕、葛根、刺蒺藜等;痰瘀交结,筋脉阻滞是面肌痉挛久治不愈的原因之一,治宜活血涤痰,常选用当归、川芎、胆星、白芍、半夏、细辛、白芥子等药物。此外,尚可选用具有养血熄风、镇痉安神为主基础的中成药。 中西医治疗各有所长 面神经炎引起的面瘫,中医、西医均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在早期治疗,各有所长,都能获得满意的效果。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对于治疗面神经炎笔者已摸索出一套成熟的治疗方案,治疗原则急性期以营养神经减少神经水肿为主,辅以驱风扶正中西结合治疗2~3周后,开始恢复期以养血牵正,活血通络则可贯通于治疗的全过程。 针灸治疗不宜过早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针灸在本病治疗中有着优势作用,但多主张不宜早期针刺,一般需二周以上为宜,同时需要轻柔的手法,针刺时间宜短,或可远端取穴为主。值得欣喜的是,在中西医结合施治的基础上加入针灸的综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统计,有大约75%的患者在几周内可基本恢复正常。但亦有少数不恢复或恢复不完全,遗留有瘫痪肌的挛缩、面肌痉挛或口眼联带运动的面神经麻痹合并症。 近年来,针灸治疗还筛选了耳垂下、牵正、面瘫穴、后内溪等疗效显著的腧穴。 中西医结合多学科综合治疗 目前,中医药治疗面神经炎的研究已逐渐规范,治疗样本大,病例数量多,并通过不同的方法治疗,设立对照组,进行了合理的统计分析,体现了中医药治疗该病的优势。 对于恢复期或后遗期的患者采用中药、针灸、理疗、穴位敷贴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常可获佳效。 今后尚需优化治疗方案,中西结合相得益彰,逐步统一疗效标准,加强各学科间的相互合作,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面神经疾病的卓越疗效。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预防和减少血管老化及早期血管堵塞征兆需要注意哪些防范措施呢? 血管,是人体血液的运输管道。如果血管堵塞了,血液就不能顺畅地在血管内流动,轻则引起各种不适,重则危及生命。早期发现血管堵塞的征兆,一旦出现,务必及时就诊。 突发胸闷,警惕肺动脉栓塞。如果长时间坐着或卧床后站起活动时,突然感觉胸闷气紧,甚至一下子晕倒,要警惕可能是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堵塞肺动脉导致的肺动脉栓塞。肺动脉栓塞危害很大,严重时可以导致猝死。 胸痛,可能是冠心病、心梗。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是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如果发生了堵塞、狭窄,心脏供血就会受到限制,缺血严重便会产生胸痛。如果是持续性胸痛,则更为危险,这说明冠状动脉已完全堵塞,血流完全中断,持续15~20分钟以上心肌就会坏死,即心肌梗死。 一侧肢体无力,当心中风。突然发生的一侧肢体(包括上肢和下肢)无力,提示脑动脉或颈动脉发生了堵塞。同时还可以伴有说话口齿不清,一侧口眼歪斜、视物模糊等表现。 水肿、尿量改变,提示肾动脉堵塞。肾动脉负责肾脏的血液供应,如果斑块产生在肾动脉,就可能使肾脏动脉血液供应减少,甚至影响肾功能,产生乏力、食欲下降、尿量改变、肢体水肿等症状。肾是重要的血压调节器官,肾动脉狭窄可导致高血压,而且这种血压升高药物控制效果不佳。随着肾脏缺血加重,其“排毒”功能会受损,甚至发展为“肾衰竭”,就需要透析治疗。 走路腿疼,下肢动脉堵了。四肢动脉血管负责上下肢血液供应。下肢血管缺血时,行走时可能腿部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再次行走疼痛又出现,医学术语称为“间歇性跛行”。如果忽视下肢动脉堵塞,病情进一步进展,就有可能导致下肢严重缺血,皮肤温度下降,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不行走时也会下肢疼痛(即静息痛),进一步发展可出现肢体破溃,伤口不能愈合,甚至组织坏死(坏疽)。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病变的可能性更高,一定要格外重视。 脉搏减弱、血压低,上肢动脉堵塞。这样的问题也不容小视,上肢动脉要是堵了,会产生一侧或双侧动脉搏动减弱,手臂血压降低,严重时上肢还会主动“窃取”大脑的血液,导致大脑缺血,产生头晕、站立不稳的症状。 下肢不对称水肿,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容易发生在长期卧床、久坐不动、脱水、肿瘤等病人身上,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如果发现两只脚或两条腿水肿的程度不一致,或是一侧不肿另一侧肿,往往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征象。血栓堵塞了静脉血管,导致血液回流不畅,进而引起形成血栓那一侧肢体的水肿。同时还会有皮肤发凉、易发溃疡等表现。一旦下肢静脉中的血栓脱落,将堵塞肺动脉。 总结起来,血管堵塞最主要的征兆包括:胸痛胸闷、心慌气短、感觉异常、运动或语言障碍、头晕头痛、血压改变、肢体疼痛、手脚冰凉、肢体肿胀、走路腿疼等。出现以上情况请及时到当地中医院辨证治疗。 我们在警惕这些征兆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改变是治疗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基础,包括调整饮食结构,提倡健康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包括控制总热餐、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控制胆同醇的摄入、增加富含维生素、纤维等食物; 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减肥、戒烟、控制酒精、限制食盐、坚持有氧运动、注重心理健康以及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等。当生活方式改变仍未使血脂达标,应考虑内科医生指导下加用调脂药物。糖尿病患者常用的调脂药物包括他汀、贝特类或烟酸类药物等,并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注意定期检查肝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