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毛母质瘤?毛母质瘤又称钙化上皮瘤。是发生在皮肤真皮深部与皮下脂肪交界处的良性肿瘤,它起源于向毛母质分化的原始上皮胚芽细胞属于毛源性肿瘤。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误诊。二、毛母质瘤的临床表现是什么?毛母质瘤的好发于头面部和上肢,90%以上患者无自觉症状,有触痛的不到3%,肿物多呈结节状,可呈正常肤色,红色、蓝色、紫色的,部分毛母质瘤不突出皮肤,只会触及一硬结,有的质硬如石。三、毛母质瘤有何危害?毛母质瘤本身属于良性肿瘤,主要是影响美观,临床恶变几率非常小,恶变的属于毛母质癌。四、毛母质瘤如何治疗?治疗后会复发吗?治疗会影响美观吗?治疗毛母质瘤最有效的方法是手术切除瘤体及与其粘连的组织,并做病理学检查,达到诊断与治疗的双重目的。关于手术范围大多数学者只做皮下瘤体的完整摘除术,几乎未见复发。另外毛母质瘤如果诊断正确,只需要做一个小切口将瘤体完整摘除,因此术后只会遗留一个很细小的瘢痕几乎不影响患者美观。本文系薛小文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表皮囊肿又名角质囊肿,是最常见的皮肤囊肿之一,是一种真皮内含有角质的囊肿,其壁由表皮构成此囊肿皮损呈半球形隆起的肿物,生长缓慢,正常皮色,可移动,直径12.5px至数厘米,生长缓慢,到一定程度即不再长大,一般无自觉症状,继发感染时可出现疼痛。通常限于囊内感染,继之形成脓肿或囊肿周围蜂窝织炎,反复感染可导致周围结缔组织增生皮肤变硬。肿物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常发生于头皮、面颈部、躯干及臀部。皮损常单发,但在Gardner综合征中头面部可多发。表皮囊肿患者注意事项:1.不要认为小囊肿无关紧要不不加以理会。2.当囊肿化脓时,应先排脓,等创口愈合再手术切除囊肿。3.注意饮食和生活调理,忌吃过于肥腻和煎炒辛热食物,多吃一些新鲜蔬菜。4.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类药物。:手术是彻底治疗治疗表皮囊肿的主要方法。手术时沿着皮纹方向设计梭形的皮肤切口,连同囊肿一起摘除。分离时应特别小心,囊壁很薄,应当尽量完整地摘除。如果残留囊壁,则易于复发。如果术前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则应首先控制炎症,后期再安排手。
什么是皮肤脓肿?皮皮肤脓肿是由于脓液的局限性聚积造成,可表现为肿胀、发红、疼痛和波动的肿块。常伴有周围蜂窝组织炎。皮肤脓肿常可通过简单体检来诊断,切开引流可确诊。得了皮肤脓肿该注意什么?1.切不可为了脓液挤出,而用手去挤捏因为这样做往往会使感染加重,带来更多的麻烦,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2一旦疖肿破溃,要及时用医用酒精或淡盐水清洗干净患处,并继续保持患部的卫生,到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皮肤脓肿的处理方法是什么?1.切开:单一切口应足够长,确保完全引流。钝器分离脓腔,应按张力线作切口,以减少疤痕的形成。常见的错误是切口不够深,难以到达脓腔和完全引流。当切开皮肤经过重要的血管和神经时,应特别注意。患者有全身感染体征时应给予系统抗生素治疗。2.放置引流:表浅脓肿切开后常有渗血,若无活动性出血,一般用纱布条填塞脓腔压迫即可止血,不要用止血钳钳夹,以免损伤组织。放置引流时,应把纱布的一端一直放到脓腔底,不要放在脓腔口阻塞脓腔,影响通畅引流。引流条的外段应予摊开,使切口两边缘全部隔开,不要只注意隔开切口的中央部分,以免切口两端过早愈合,使引流口缩小,影响引流。3.缝合:待脓液引流干净后进行缝合,缝合时,对于较长切口(>2厘米),尤其在涉及美观的重要部位,尽可能去专科缝合。本文系薛小文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青斑样血管病的病理表现为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壁及管腔纤维蛋白样物质沉积,形成血栓,管壁坏死。因此治疗主要是抗凝:主要药物有阿斯匹林、双嘧达莫、低分子肝素、右旋糖酐。近年来发现达那唑用于青斑样血管炎效果较好,其机理是既能抑制凝血,又能促进纤溶。通常给予200mg每日,1-2周即可明显改善症状。本文系薛小文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手术是许多人生活中不可回避的一件事,手术后常常会留下难看的瘢痕,那么手术后该注意什么来预防瘢痕形成呢?本文就简单介绍一下手术后瘢痕预防的注意事项。一、预防感染感染是瘢痕形成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术后需要积极预防伤口感染,如对于术前存在污染的伤口要口服抗生素,术后发现伤口感染及时应用敏感抗生素。二、降低伤口周围的张力张力是瘢痕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因此对于活动部位如关节、嘴角、肩部等区域,术后一定要减少活动。对于四肢等部位可以应用弹力套或弹力绷带,不适合应用弹力套或弹力绷带的部位可以应用伤口免缝胶带,降低切口周围皮肤张力,减少瘢痕形成。注意应坚持应用6个月以上时间。三、局部应用抗瘢痕药物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抗瘢痕药物有:康瑞保、积雪苷软膏、瘢痕敌、芭克、美皮护等。这些药物对于预防瘢痕均有一定疗效,应坚持应用6个月以上时间。四、对于瘢痕体质的患者应于术后24小时之内照射电子束降低形成瘢痕疙瘩的几率。五、对于已形成瘢痕的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根据瘢痕的情况来决定相应的修复方式(注射、激光和手术)。
一、什么是皮脂腺痣? 皮脂腺痣(sebaceous nevus)是先天性局限性表皮发育异常,以皮脂腺增生为特点的良性皮肤附属器肿瘤。是一种器官样痣,主要成分为皮脂腺。本病较为常见,常发生于出生时或幼儿期,好发于头皮、面部、颈部。发生于头部者,局部则无头发生长。多数为单发,少数为多发。青春期时会随着皮脂腺的发育而凸起。 二、皮脂腺痣需要手术吗? 虽然皮脂腺痣本身是良性病变,但是后期(一般是青春期后)可能会继发其他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因此最好在青春期前手术切除。 三、皮脂腺痣不能用激光和其他方法治疗吗? 由于皮脂腺痣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为真皮内由成熟的和未成熟的皮脂腺细胞构成的肿瘤团块,病变位于真皮内,激光和其他方法只能消除表面病变,不能达到根治目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为了美容或者切除肿瘤需要进行手术,术后有时会出现疤痕瘙痒,这时我们该怎么办?疤痕痒是手术后一段恢复期中非常多见的一种现象的,如果手术后疤痕痒的话不要惊慌,那么,手术后疤痕痒应该怎么办呢?这是很多人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手术后出现疤痕痒现象应该怎么办。术疤痕痒说明你的细胞在修复伤口,大的伤口在恢复的时候都会痒,但要记住千万别去挠它,要是实在忍受不了了,可以轻轻的挠几下伤口周围皮肤好的地方,不痒就好了。另外,为了防止生成难看的疤痕,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医学研究证实,持续的压迫疗法,可引起局部的缺血,且可增加肥大细胞的稳定性,因而以导致瘢痕的消退和瘙痒的消失,应用硅胶膜治疗瘢痕,可降低瘢痕组织的血液循环和肥大细胞的数量,降低血液中组胺的水平,从而缓减瘙痒和抑制瘢痕形成的水平。这种方法越早使用越好对于手术缝合的伤口,使用美容胶带压迫是很简单而方便的选择。很多人为了求好心切,常常听从亲朋好友建议或误信夸大不实的广告,涂抹所谓去疤膏之类的药物,事实上,这些东西并没有真正疗效。如果在伤口缝合期没有有效而持久的压力,等到疤痕生成,就已经来不及了,因此不想留下难看的手术后疤痕,预防胜于治疗是最重要的原则。
色素痣是最常见的皮肤肿物,由于影响美观和担心恶变成为患者目前普遍关注的问题,对于色素痣的治疗主要方法是手术切除,对于小面积的色素痣可以直接手术切除,但是对于一些面积较大或者位置特殊(如位于嘴角,眉毛,眼睛附近)直接切除有困难或者切除后容易引起器官牵拉变形,这时我们可以选用一种简单的手术方法——分次切除来进行治疗。下面我们对分次切除术进行简单的介绍。分次切除是对病变进行多次切除,利用皮肤自身的弹性,随着时间的延长扩展出多余的皮肤。分次切除有3大好处,一可以是可以缩短最终的瘢痕长度,二是避免伤口两侧张力过大使最终瘢痕过宽,三是可以改变瘢痕的方向,使瘢痕方向最终沿皮肤松弛线走行从而获得比较好的美容效果。适合于小到中等大小的黑痣。注意事项:第一次切除应尽可能多的切除病变组织,切除间隔时间以3个月左右为宜,间隔时间过短病变周围正常皮肤得不到有效扩展,间隔时间过长病变组织因牵拉会变的很大达不到分次切除的效果。另外,在每一次切除一部分黑痣病变之后,病变由于张力等原因,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变宽,这是正常现象,不要担心是色素痣恶变或者长大了。其次,在一些对牵拉力非常敏感的部位,如下睑、口角等部位,如果黑痣面积较大的话,采用分次切除的方法,有可能导致上述结构的移位和变形,此时,应该考虑采用皮肤扩张技术进行治疗;最后,对于面积比较大的黑痣,也不宜采用分次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 术前 一次手术后皮损明显变小
皮肤活检术全称皮肤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是皮肤科常用的技术,它是通过切除某一部位的皮肤或黏膜组织,通过组织染色,以明确或者提示某一诊断,在皮肤病诊断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皮肤病种类繁多,目前已知的皮肤病就多达上千种,由于皮肤病的皮疹多种多样,有好多缺乏特异性,这时需要借助皮肤活检术帮助诊断。皮肤活检术不但可以帮助诊断,而且有助于了解疾病所处的状态,有时对于疾病的治疗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皮肤活检术依其疾病的不同其意义不一,按皮损组织病理诊断的价值依次为:肿瘤、痣、病毒性皮肤病等可通过组织病理检查确诊。而大疱性疾病、扁平苔鲜、肉芽肿性皮肤病、结缔组织病以及具有病原体的皮肤病等在临床表现结合组织病理检查可诊断或鉴别诊断。皮肤活检术操作方法:一、常规消毒皮肤二、局部浸润麻醉数分钟后取材,取材方法一般为刀切法,一般为切口应深达皮下组织,取材大小根据需要而定,一般为1~2cm长,0.2~0.5cm宽。三、标本取下后,放入固定液中。四、缝合切口,7~14d拆线。
原创2017-07-08周展超忠告:皮肤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坚韧,皮肤屏障功能的损害,很多时候是你过度护肤,或者不合适你的美容治疗造成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常常光顾美容会所或者生活美容,并不一定是很好的习惯。尤其对那些皮肤敏感类型的人来说,过度洁肤、过度使用面膜、过度的美容性的护理和治疗都会摧毁我们的皮肤屏障。而皮肤屏障受损以后,最直接的结果就是:1.屏障功能下降所导致的皮肤脆弱和敏感,甚至对化妆品都不耐受,2.保湿功能下降,似乎一切保湿产品对你来说都无法有效补水。你的皮肤因此总是干燥。时间长了你就会发展成为水蜜桃脸(红红的)、一激动就红、毛孔粗大、水油不平衡、色素不均匀等等。部分严重的病例还会发发生皮肤起疹、瘙痒。如果说需要给你一点忠告,那就是合理科学护肤、理性使用化妆品、理性对待所有美容治疗。市场上流行着一句网络语言“No zuo No die”,放在这里真的很适合。周展超关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后的一些表现,存在很多争论!虽然在皮肤科行业内我们达成了共识,那就是皮肤屏障功能是有可能受损的,并且会发生一系列的皮肤问题,但是教科书中的确没有这方面的过多的描述。皮肤科教科书中一些传统的接触性皮炎、化妆品皮炎、面部皮炎等诊断并不能准确地描述本病,这也是为什么在皮肤科学界内经常讨论的和争论的原因。争论的焦点在于我们究竟给他下个什么诊断?因为过去的教科书当中的确没有这一问题的诊断标准,而套用教科书中那些常见的疾病诊断(例如玫瑰痤疮、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或者化妆品皮炎等等),似乎并不能说明问题,所以我在这里姑且把它叫做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后综合症,未来是否会成为一种新的疾病?或者干脆叫做屏障性皮炎?不得而知。不管怎么说,屏障功能受损后的这些表现是存在的,因此在皮肤科学界我们暂时将它称之为敏感性皮肤。还有一种情况如此有类似之处:Iatrosacea。这是由两个词组成的一个新词:Iatro-(医疗)和Rosacea(玫瑰痤疮,也就是酒渣鼻),所以新词Iatrosacea翻译过来就是医源性酒渣。这是一个相当僻生的词汇,估计大多数皮肤科医生没有见过。因为它并非教科书中所收录的病种,而是偶然出现在医学文献中,对于那些不常阅读文献的医生来说,这个词汇就显得非常僻生。之所以说屏障性皮炎(我们暂且这么称呼)与医源性酒渣这种情况类似,是因为医源性酒渣更多的是指那些外用激素、刺激性药物等等所导致的玫瑰痤疮样表现,因此激素依赖性皮炎就是一种典型的Iatrosacea。但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屏障性皮炎还是有些不同。一.您皮肤的特点你的皮肤可能有如下特点:1.洗脸后皮肤感到紧绷,或者干燥,或者脱屑;2.皮肤非常脆弱、敏感,过去很多能耐受的护肤品,如今好像不能使用,有刺激;3.在温度较高的地方脸特别容易潮红,甚至在睡觉的时候,面部潮红而且发热。例如冬天在地铁里面、在有暖空调的公交车里。吃面条或者心境激动的时候,脸就潮红;4.皮肤总是锁不住水,怎么补水都补不进去,即便天天带上喷雾水或者用面膜都无济于事。5.在三甲医院皮肤科看门诊,不同的专家经常给你不同的诊断:面部皮炎、脂溢性皮炎、玫瑰痤疮、酒渣鼻、面部再发性皮炎、面部湿疹。。。等等;6.别人告诉你皮肤变薄、或者角质层变薄等等;如果你有上述症状或者特点,你要注意了,你真的有可能是皮肤屏障功能受到不同的损伤了,严重的时候皮肤就可能出现更明显的问题。当然依据目前流行和比较公认的玫瑰痤疮诊断标准:面部/口周/颊部阵发性潮红或者持久性潮红,外加皮肤敏感、刺痛或者其它别的什么症状基本就能诊断为玫瑰痤疮。所以很多时候,这类患者被扣上了玫瑰痤疮的帽子。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诊断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细节:那就是要排除其它诱发皮肤出现类似症状的那些问题。换言之,玫瑰痤疮的诊断标准也许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不排除因为屏障功能受损后所造成的这类问题,那么你十有八九会被诊断为玫瑰痤疮,因为在门诊中短短的接诊时间里,除了这个诊断,可能没有其它更接近你皮肤问题的诊断了。二.您皮肤的风险总的来说,这种问题很多时候是你自己造成的,不要不承认,看看本文中的第三部分你就会明白我为什么会这么说。首先让我们谈谈发生这种情况的人都是哪些人吧。皮肤敏感,法国人最常见,因为她们的化妆品业非常发达,因此过度护理和清洁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在亚洲,日本的化妆品业很发达,但是日本女性的皮肤敏感度高于其它亚洲国家,在中国,珠江三角(广深一带)皮肤敏感度要高于国内其它地区,因为我国的生活美容基本都是从香港影响广州,然后蔓延至全国,遍地都是所谓“国际美容大师”或者“香港皇家美容师”等等。这里我不是说化妆品有什么不好,恰恰相反,自从有了化妆品/护肤品等,人类的文明和生活方式的确有很大的进步,也给我们皮肤带来健康。但是要注意,和所有事情一样,物极必反,过度的护理和过度的清洁,以及过度使用这些产品将会产生很多问题,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就是最常见的问题。我见过很多这样的女孩,她们往往在大学时代,看见有同学在使用洗面奶,所以也开始大量使用洁面产品。然后自己也开始学会打理自己的皮肤。也有人因为有痘痘,听说必须疏通毛孔,所以开始从皮肤清洁开始,打理自己的痘痘皮肤。但是,往往事情恰如其反,接下来她看见的却是:毛孔粗大、皮肤脆弱。最后,无一例外地发展成混合性皮性肤,或者就是一个典型的油性敏感肌肤:又油又干、面部紧绷、皮肤潮红,然后特别容易爆痘发炎。这就是传说中的痘痘肌。屏障功能一旦受损,轻者可能只是潮红、皮肤脆弱,不能享受别人能接受的各种治疗和美容。这一阶段仅仅是皮肤屏障功能下降所造成的,如果及时修复,还是可以恢复的。但是,如果问题不得到有效纠正,任其发展,它就会逐渐发展为面部皮炎,一种真正的疾病:湿疹,会频繁发生接触性皮炎和季节性皮炎(教科书叫做颜面再发性皮炎),那是一种很难根治的但非常困扰你的问题。这个时候医生可能也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只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对症处理一下你的问题。所以你会抱怨医生是庸医,抱怨医生就会给你吃抗过敏药无法根治。要想获得好一点的效果,就必须外用激素,但你不能多用(因为有可能依赖,更有可能对屏障进一步造成损害),医生也不会给你多用,最后,你还是不得不扛住所有的不适:潮红、干燥、脱皮和令人烦恼的瘙痒!当然心情和会大受影响。换言之,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以后会表现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仅仅是皮肤敏感度增加,在皮肤科类似于刺激性的接触性皮炎,但是,一旦进入到第二个阶段,那就是真正变态反应性的皮炎,或者说是湿疹。因为在第二个阶段里面,我们的免疫系统参与了发病,而我们的很多免疫细胞是有记忆功能的,要想彻底让免疫细胞失去发病的记忆功能,是需要疗程的也非常耗时,在临床上就表现为治疗进展非常缓慢,经久不愈。另外我见过不少姑娘,来诊所的时候心情郁闷到极致几乎崩溃。在三甲医院里,她们无数次被诊断为玫瑰痤疮、毛囊虫皮炎、脂溢性皮炎、面部再发皮炎、面部湿疹、接触性皮炎。。。等等,似乎一个专家一个诊断,让她们不知道究竟该相信谁。于是上网百度,但是“度娘”真的很不靠谱,现实世界是个什么样子,网络世界也会是什么样子。在网上好不容易碰到“达人专家”,结果不远千里找到这些专家,然后情况变得越来越糟,于是DIY,自己治疗自己的问题。直到精神崩溃,直到找到我们。第一次来到我这里,她们往往怀着疑问抱着试试看,或者最后一搏的心理来找我。有一位苏南的女孩,我印象深极了。来找我的时候,每次来时候,爸爸为其开车,驱车两小时,奶奶陪着她。那是一场非常需要耐心的接诊。因为她已经走遍了三甲医院皮肤科,心情极差已经与父母吵翻,所以父亲每次来的时候,只能远远地跟着,不能太接近也不能跟她讲话太多,否则有可能会吵架。她因为面部容易潮红,所以白天将自己禁闭在房间,仅仅晚上出来透透空气,此时只有奶奶默默的陪护着她,自然奶奶也就成了她唯一的依靠。当然,结局很完美,一年后她皮肤完全恢复正常。另外,因祸得福,由于她之前颠倒黑白的生活方式,最后她开了一家网店。由于生意还不错,还特别来到我们诊所看望我们。此时你才发现,原来她是一个性情非常好的漂亮女孩!完全摆脱了过去忧郁的精神状态。因此,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看上去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是如果不及时处理,有可能发展为真正意义上的皮炎,影响你的生活质量,也会进一步影响你的精神,让你崩溃。三.您皮肤的日常护理原则引起这种皮肤问题的原因很多,但大多数情况先是因为你自己不了解皮肤的生理学和功能(其实很多情况下,一些皮肤科专家也不应定了解这些),因此在各种护肤“误区”的指导下进行了错误的护肤和治疗造成的。要知道,我们的皮肤虽然坚韧,其实本质上非常脆弱。要讲清楚这些内容还真的非常困难。好吧,为了让你能理解,我这里从我们的大自然生态开始讲起吧。由于人类过度的开发、过度的工业化(例如污染)会改变我们的生态环境,这些改变有些时候甚至是灾难性的。我们需要生活在一个温度适中、湿度适中、光照适中的生态环境里。如果环境改变了,我们就可能出现很多问题,这很好理解。那么维持我们生态平衡的关键性因素有那些?最少目前认为这两种因素非常关键,那就是:绿色植被和湿地。植被如果被过度消耗,水土会流失、严重的消耗植被,土地会沙化,气候就会变得非常干燥。湿地是什么?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你可去网上查一下,湿地对于我们的生态平衡有多重要,她被称为“大地之肾”,她和山川一起共同调节着我们环境中的温度、雨水(湿度)和气候,缓解雾霾和污染,减少气候的温室效应。在这个“大地之肾”(湿地、山川)中不仅各种植物“和睦”地生长着,也有各种鸟兽(例如湿地中的大雁、野鸭、老鼠和蛇)也“和谐”地生活着。如果我们的植被和湿地等她被过度开垦,和谐生活在湿地的鸟兽等就会异常繁殖:或者增多,或者减少。。。也会产生很多气候问题:高温等极端天气。植被的耗竭会导致:水土流失、大地沙化。。。“大地之肾”被耗竭:生态就会失去平衡,各类动植物繁殖会改变、调节气候的能力会下降。。。知道吗?我们的皮肤也是这样的,她的结构如此精妙绝伦而且结构复杂。我们皮肤最外层有一层被称为水脂膜的结构,那是我们皮肤中汗腺分泌“水”(汗液)和皮脂腺分泌“油”(皮脂)混合而成,它就像流过大地的小溪和晨露一样,润泽我们的皮肤,不仅仅让我们的皮肤看上去有光泽美丽,也让我们的皮肤不会干裂。而皮脂膜下就是我们皮肤的最外层结构-角质层(所谓的死皮)。那是一层看上去已经死亡的皮肤细胞构成的,所以完全不懂皮肤生理学的“美容师”会告诉你,那是完全没有功能影响美观的“死皮”。其实这是天大的误区。这层结构非常重要,她和上面我们提到的水脂膜一道构成了我们皮肤生态中的“植被”,而我们的毛囊皮脂腺就是我们皮肤生态中的“湿地”!我个人将之称为“皮肤之肾”!我们皮肤的“绿色植被”:水脂膜+角质层,如同大自然的植被一样,如果这一层消耗太多,我们皮肤也会出现水土流失:具体表现就是干燥、锁不住水、严重的时候也会出现“沙化”,也就是脱屑。最重要的是,这层结构提供了我们皮肤最强大的屏障功能:她的功能的下降,我们屏障功能就会减弱,表现为对任何环境改变不适应,例如在空调房间容易脸红、运动后潮红的脸无法消退、过去能使用的那些产品不再能耐受、各种“过敏原”检测显示“过敏”。。。。。我们皮肤的“大地之肾”:毛囊皮质单位,如同湿地一样,她是我们皮肤的“空调”,在这里共生着大量的微生物,例如表皮葡萄球菌、酵母菌(真菌)、厌氧的丙酸杆菌,也生长着毛囊虫(螨虫),她们就像湿地中的野鸭、大雁、老鼠和蛇一样“和睦”地生长着,共同维持我们皮肤的生态平衡。正是因为她们的共同生长,才维持了我们皮肤的特定参数:弱酸环境(让皮肤不太容易感染细菌和发霉)、一定的缓冲能力(让皮肤接触外用品、化妆品等)时候不至于敏感和刺激。她是我们外层“皮肤植被”的“后盾”,只有她健康,皮肤植被才能维持功能和健康,如果我们“皮肤植被”和“皮肤之肾”给过度开垦,我们的皮肤功能就会发生各种问题:“皮肤植被”耗竭:皮肤干燥、紧绷、锁不住水、甚至刺痛、不适、然后皮肤潮红、各种过敏原检测会出现阳性结果提示你对很多东西“过敏”(假阳性)、、、“皮肤之肾”受损:皮肤微生态发生改变失去平衡,毛囊中的那些“野鸭、老鼠”等微生物就会异常繁殖,化验检查显示:你有毛囊虫(也就是皮肤螨虫,所以很可能被诊断为毛囊虫皮炎,甚至被诊断为玫瑰痤疮),或者检测到皮肤霉菌生长(也就是糠秕孢子阳性,会被诊断为脂溢性皮炎或者糠秕孢子毛囊炎等等),当然也可能会发生痤疮丙酸杆菌等的异常繁殖,而表现为痤疮(痘痘样)的表现,。。。此时如果去医院皮肤科,医生可能会根据你当时的情况(也就是你的主诉)给出你不同的诊断:痤疮、糠秕孢子毛囊炎、玫瑰痤疮、甚至面部皮炎、脂溢性皮炎、、、等等。另外“皮肤植被”中皮脂的大量消耗,不仅会使皮肤干燥,也会让“皮肤之肾”中皮脂腺大量分泌,以此来对抗和补充我们的皮脂,因此会皮肤外干、内湿的典型问题:皮肤很干,但皮肤却大量出油,继而毛孔粗大(参阅本章油性皮肤和毛孔粗大章节)。还有,机体为了动员一切力量来修复我们的“植被”,因此要不断运送“物质”到皮肤上去,我们的交通运输线-皮肤中的血管就会扩张,以此配合皮肤的修复。这就是你为什么会皮肤潮红的原因!当然这个时候,你顶着一张大油脸,然后毛孔还特别粗,加上面部潮红等,在医院皮肤科不诊断你为玫瑰痤疮或者脂溢性皮炎才怪呢。好了,谈了这么多,我们再说说“皮肤屏障功能损伤后综合症”,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种问题在近年来显得突出,而且在传统的皮肤科教科书中很少有这类问题的描述。换言之,这是近年来由于各种“过度护肤”、“过度美容治疗”、“滥用激素”、“毒面膜”、甚至“过度使用保湿面膜”等等等等,最终损伤了屏障功能后所发生的“新问题”,也非常具有中国特色。所以传统的、在医学院校中的教科书中不会有这种问题的论述,各类皮肤科教科书中压根就没有这种诊断。在传统的教课书中,我们只有接触性皮炎、化妆品皮炎、过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等,或者有玫瑰痤疮、毛囊虫皮炎等等,,这些诊断其实都不能概括屏障功能损伤后的皮肤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皮肤病专家相互争论的原因:一部分学院派的教授会“引经据典”去教科书中寻找合适的诊断,但那里没有合适的诊断,一部分临床实力派则主张的确存在这类问题。因为我们现在碰到的“皮炎”实际上是皮肤屏障被人为破坏后所造成的,此时的皮肤对所有的“外部”刺激,哪怕是很温和的刺激,都会不耐受。所以我只能暂时用“皮肤屏障功能损伤后综合症”,并列入问题皮肤栏目而不作为“损容性皮肤疾病”来描述。你是否还记得在过去皮肤科中有一种所谓的“换肤综合症”?那是一种在生活美容会所进行过度化学剥脱治疗后发生的问题:皮肤潮红、脆弱、敏感,并伴随色素不均匀、容易激惹等等。本质是就是“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综合症”。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问题的发生呢?常见的有如下几种:1.过度洁肤:很多人在化妆品公司广告的怂恿下,错误的认为面部的油脂必须彻底清洁掉,以为这样能控油,误认为面部的各种化妆品必须彻底清除掉,否则会损伤皮肤,误认为皮肤受到污染的空气、电脑的辐射等等的影响,如果不彻底清洁皮肤,皮肤就会日积月累地受损,最后类似“中毒”。因此很多人选择早晚使用去污脱脂能力特别强的洗面奶,甚至使用后再加用什么卸妆、深度清洁、去角质、磨砂,或者购买各类洁肤神器、洁面刷。。。这些行为很可能让我们“皮肤植被”严重消耗,从而损伤屏障功能。2.去角质:这类行为很多,有频繁而且不正规的换肤治疗、磨砂、面部熏蒸、过度负压吸引去黑头、鼻贴去黑头等等,这些行为都有可能让我们“皮肤植被”中的“死皮”(也就是角质层)被提前过多剥脱,进而损伤屏障功能。3.保湿面膜:有没有听说“睡眠面膜”?有没有听说要每天使用面膜?带着面膜睡觉?我告诉你,这对皮肤屏障非常有害。因为长时间使用保湿面膜就如同让你的皮肤浸泡在水里一样,难以想象,一直长时间使用面膜后你的皮肤会发生什么样的生理改变。皮肤最外层的结构-角质层会被浸泡变得肿胀,此时看上去你的皮肤水光滑嫩,但是也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角质层会很容易剥脱下来,最后你会感觉到,你的皮肤越来越脆弱、越来越锁不住水,必须不断使用保湿面膜来缓解,形成恶性循环,最终损伤皮肤屏障。4.滥用皮质激素:皮质激素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皮肤科药物,没有它很多皮肤疾病无法治疗,合理使用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也非常安全。这里我用的词是“滥用”,何为滥用?就是不遵照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以为外用药非常安全,从而自己DIY买药,自己有事没事用一点,或者长期使用、或者零零碎碎使用等等。要知道,不规范的使用激素对皮肤屏障功能会有很大的摧毁作用,最后导致皮肤敏感。5.毒面膜:是不是看到过一些毒面膜的报道?没错,包括中央电视台很多节目都做过这方面的深入报道,我本人也经常接受电视台的采访,可惜我们的声音似乎永远很小,这个我不展开讲。说说最毒的面膜吧:毒面膜中常常被添加了皮质激素,使用后皮肤很白皙,但是长期使用后会摧毁皮肤屏障。这类面膜不仅在韩国网购的产品中含有,也有一些没有国家批号的产品会被添加。最后,面膜中添加了一些荧光剂成分,这种荧光剂在日光下能转变成为淡紫色的荧光,这种荧光会中和面部的“黄气”,因此使用后面色改善“立竿见影”。但是记住,这种荧光剂对皮肤可能有负面影响,尽管在学术界对荧光剂是否对皮肤产生严重问题还存在争议,但是我个人认为为了安全,最好远离这种面膜。6.不合理的美容治疗:例如痘痘治疗过程中皮肤是不是越来越粗糙且越来越容易发生潮红?比如说在美容医院或生活会所接受“套餐性”治疗,或者为了贪图便宜在网上“团购”美容项目,然后在脸上进行各种治疗?这些都可能是你屏障功能受损的原因。当然,造成屏障功能受损原因还有很多,展开后我们这篇文章的篇幅就太长了。重要的是当我们了解了这些后,希望你明白,修复皮肤屏障功能的第一步就是要避免这些可能的原因。下面是我对你皮肤日常护理的建议。1.清洁:一旦你的皮肤敏感脆弱,清水洗脸可能是最安全可靠的,任何物理清洁(洁面神器)或者化学洁面(洗面奶)都有可能会加重你的问题。不要相信面部化妆品残留会对你皮肤产生刺激的鬼话。之所以说是鬼话,因为逻辑上完全站不住脚。早上8点钟起床,这些化妆品/护肤品就已经被你涂抹在脸上了,直到晚上22:00左右你将其“彻底清洁掉”,这些产品已经在你脸上呆了足足12小时以上,如果说对皮肤有什么潜在问题,那么它已经发生了,你的清洁是不是太晚了?第二,即便有些残留、这些残留物可能所产生的问题(即便如此),相比你彻底清洁来说,后者对皮肤的损伤可能更实实在在,而且更严重,第三,化妆品/护肤品,就其制剂本身而言,无论是日霜、防晒霜还是晚霜,其实大多数配方成分是大同小异(仅仅只有功效成分有些差别),换言之,所谓残留物日霜和晚上并没有太大本质差别。如果你担心日霜会对皮肤产生问题,为什么要相信晚霜是安全的?其实这只是化妆品公司的一个小小的销售“技巧”。第四,我们皮肤是有“新陈代谢”功能的,皮肤从最底层慢慢向上长,一般28天后就会脱落掉(就像我们掉头发那样),这种脱落是隐形的,你可能感觉不到,但是每天的确有一层细胞脱落下来。我们的外用产品就附着在这层外面,即便你不清洗,这些产品也会随着细胞的脱落而被推出来,无需彻底清洁!我表达的观点是:其实白天使用的产品是安全的,常常被洁面奶的销售策略宣传为“不彻底清洁会导致皮肤敏感受损”而已。2.保湿:对于你这种皮肤来说,保湿霜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知道吗?我们的皮肤具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只要你停止对她的损伤,往往她能自我修复。好比被羊群过度啃食的草原一样,只要保护好草地,然后给与适当的水浇灌,这个植被会恢复的,对吧。看见过外科医生如何包扎伤口的吗?医生适当清洁伤口后,然后缝合上,最后会在伤口上包扎一块消毒纱布,然后七天后拆线,然后就愈合了,对吧。因为只要保护好伤口他就一定会愈合。我们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后也是这样的,只要用保湿霜将之保护好,然后他就复原了。但有所不同的是,这个过程很长,可能是1年,有可能是2年,甚至更长,这取决于你屏障功能受损的程度,以及受损后皮肤炎症的状态等等。3.其他注意事项;请参考本节《敏感性皮肤的治疗与管理》四.寻求医生的帮助当然,你自己DIY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事实上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很复杂,有问题还是要去看医生,尽管很麻烦,但是这才是比较靠谱的办法。不是所有的皮肤科医生都有耐心帮你解决这个问题,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皮肤科医生都了解你的这个问题,尽管如此,看医生仍然是我首选推荐的。但是在看医生之前,我希望你不要再去网上找“度娘”,很多时候几乎都不靠谱。另外不要再去你的那个“朋友群”里交流治疗经验和心得,在那里充满了负能量。因为治疗好的人已经离开这个群,留下来的都是各种原因没有治疗好的“祥林嫂”般人,在哪里抱怨三甲医院或者医生等等的无能,或者交流一些“偏方”,让你的路越走越远。选择相信医生吧,虽然不是每位医生都很有经验,但是选择看医生应该是最靠谱的方法。1.修复屏障:这类方法很多,例如我们上面提到的保湿就是很好的举措。当然如果这种方法不能解决问题,可以选择具有修复功能的功效型产品,例如选择生理性脂质。近来出现的“屏障修复”疗法,代表了一套从病理生理学角度来减少疾病易感性的治疗策略。这些修复途径可被分为三种亚类:(1)以适当的摩尔比混合的三种生理性脂质(神经酰胺、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能根本性纠正相应疾病的生化异常。(2)一种或多种非生理性脂质(如凡士林、羊毛脂等),它们有短暂恢复功能,但不能纠正特殊的异常。(3封包:水汽-渗透膜,这能使代谢(修复)过程在表皮下持续;或是水汽-非渗透,它能使表皮下的代谢反应停止,如伤口愈合、瘢痕疙瘩。(4)功效性成分:外用有利于皮肤屏障修复功能的成分,例如角质生长因子子、表皮生长因子、或者其它细胞因子,可能对恢复功能有帮助。见过糖尿病患者的溃疡吗?愈合非常艰难,通过外用生长因子常常能使其快速愈合修复,皮肤同样也会得益于这种治疗方法。另外添加了一些神经酰胺、积雪苷、葡聚糖等有利于伤口愈合的成分,对屏障的修复同样有意义。不过,所有这些策略都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指征来选择和落实。实际上我们现在能根据疾病的发病机制、皮肤的类型等不同,为不同的患者提供不同的屏障修复策略。2.抗炎治疗虽然我们主要的任务是修复屏障,不过有些时候缓解患者的症状可能更急迫一些。一方面患者的主要不舒适源于此,另一方面,皮肤的炎症有可能影响屏障的修复,如果不及时缓解纠正,炎症有可能进一步加重屏障功能的损伤,所以抗炎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1)使用功效成分的化妆品:例如使用一些具有舒缓、舒敏类的修复类产品,这些产品中常常添加了诸如洋甘菊、马齿苋、青瓜提取物、或者薄荷和其他植物萃取成分等等。这类活性成分比较多,都可以选用。(2)适当使用皮质激素外用,也可选择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例如:爱宁达)。看上去这是矛盾的,因为它能加重屏障的负担,但是短期规范使用则可避免这种问题发生,相反,及时终止和缓解炎症反应所带来的好处,更有利于屏障功能的修复。所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规则使用,有些时候非常必要。(3)口服抗过敏、抗炎、甚至皮质激素等等:有些时候这些系统用药非常重要,就像一根拐杖一样,他能让你漫长的屏障修复过程提供支持和保护。这个过程很长,因为修复本身不容易,所以在有必要的时候,不要恐惧这些系统用药,往往她是你成功治疗的关键因素之一。3.物理治疗很多慢性疾病都是“三分治疗七分养”,皮肤屏障功能的损伤不是一天能造成的,当然也就不是一天能完成。见过医院里康复科的治疗吗?那里很多人通过光电治疗获得改善甚至痊愈。同样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也收益于此,常用的修复类光电属于弱光(冷光)类的,在学术上叫做光调治疗,或者光生物刺激治疗,它与祛斑嫩肤等强激光治疗不同,这类光电治疗非常温和,能缓慢调节你皮肤炎症和免疫功能,加速你屏障功能的修复,常用的技术如下:(1)LED光:这类光主要有红光、黄光等等。其中红光偏重于修复屏障、黄光偏重于调节免疫,当然它们的这些功能是重叠的,只是各有侧重而已。如果有时间,可以每周照光1次,或者这两种光交替照射,或者单照一种光,这取决于你的主要问题。记住,要有耐心,可能需要20-30次的治疗,甚至更多,另外也要注意,能量如果把握不太好,也会影响效果,甚至加重。所以最好在医院里进行。不过现在也开始有一些家用的小型设备能提供类似的治疗,你可根据商家的说明书进行皮肤调理和恢复。(2)低能量OPT光子、1064nm激光或射频:这类治疗能缓解皮肤炎症,调节免疫能力,根据医生的临床使用经验来看,这些治疗对皮肤的耐受能力的提高有效。也有人采用射频能量进行治疗结合保湿修护霜,同样获得一定的疗效。最后,必须强调,修复屏障功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足够的耐心,往往在这一过程中时重时轻,反反复复,因为治疗的过程长达1-2年,所以还受到季节和心情的影响,甚至在治疗过程中还会发生诸如“爆痘”等加重的情况,不过只要你的修复方向和方法是正确的,就有可能获得成功。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如果,你的病情进入到第二阶段,面部皮炎阶段(类似于变异性湿疹),那就需要按照面部皮炎的处理方式进行治疗(详见有关章节)。五;常见的误区:1.我皮肤敏感是因为角质层薄这是大多数人最简单的想法。因为屏障功能主要是角质层任务,当你被告知诸如去死皮等等行为会损伤角质层的时候,她一定会误认为她的角质层去掉后变薄了。其实情况并非总是如此。因为我们的皮肤是活的,不断从底层向外层推、向外层长,以此来不断修复表皮中可能的损伤。有没有看见过,你皮肤不小心被挠一些,然后你这处的皮肤就变薄,就凹陷下去?不会的,它会长起来的,除非你挠得很深出血,然后留下疤痕,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们的皮肤一年中总会发生皮肤瘙痒的情况,免不了会挠的。如果按照这样的想法,每挠一次,皮肤就薄一点,那我们真的会体无完肤了。所以说,“皮肤敏感就是角质层薄”的说法不一定成立,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想当然的误解。皮肤敏感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皮肤生理功能紊乱了,原因很复杂,此时角质层不一定会变薄,只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微生态的紊乱,然后物理性屏障和化学性屏障都出现下降所致,一味地只想“恢复”角质层厚度往往没有实际意义。换言之,即便厚度恢复了,功能没有恢复,皮肤仍然敏感。2.屏障功能无法修复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的确非常困难,快一些的人可能需要1年,一般都需要1-2年才能恢复,对于很多非常敏感的人来说,恢复期可能超过2年。所以治疗非常需要耐心,不可操之过急,否则会适得其反。在此期间,你可能会经历时重时轻的病情变化,病情的波动可能与很多原因有关,比如说自身体质的波动(如同女性月经一样,其实机体的体质是波动的)、比如说季节的更替(春秋天就特别容易过敏),再比如说环境中可能的问题(例如新房子装修时看不见的可挥发的物质),所以要理解波动或者暂时加重是可能遇到的问题。但是,只要治疗方案没有问题,方向正确,大多数人最终一定能修复好的,不要过于紧张。部分人在面部潮红敏感即将恢复的时候,甚至出现一些“爆痘”现象,原因不是很清楚,中医喜欢解释为“排毒”,这比较好让你理解和放心:过去皮肤中毒吸收的东西在往外吐,吐完了就好了。我不赞同这种解释,但是这种解释的确会让你松弛下来,不太紧张。这一现象有可能的科学解释是:你皮肤微生态平衡正在建立一种新的、正常的生态平衡。记得我在前面所讲述的“皮肤之肺”(毛囊皮质单位)这个概念吗?皮肤在恢复或者进入到一种新的状态都是由这个毛囊皮质单位来调节的,它是我们皮肤的空调,当它在“加班”工作的时候,就会有“爆痘”现象的发生。怎么让你能理解呢?你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当你劳累(比如说旅行,或者熬夜)的时候,你会油光满面,T形区大量出油,甚至爆痘?为什么?因为在这种状况下,皮肤也处于一个应急状态,皮脂腺就会加班:分泌大量的油脂,来缓冲此时皮肤可能发生的“脱水”等问题,结果就是油光满面,甚至爆痘。这就是异曲同工!在皮肤潮红敏感即将进入到恢复之前,部分人的确有这种类似情况发生,此时“皮肤之肺”-毛囊微生态环境中可能会伴随毛囊皮脂中糠秕孢子的活动、或者痤疮丙酸杆菌的活动、或者毛囊虫的活动,因此很多医生此时可能简单的诊断为糠秕孢子毛囊炎、或者寻常痤疮、或者毛囊虫皮炎,甚至诊断为酒渣鼻(玫瑰痤疮)等等。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了,不要紧张,请配合医生的进一步的对症治疗,千万不要放弃,很多时候熬过过了这道坎,你就柳暗花明了。3.屏障功能下降所以必须检查过敏原这个观点最少不完全对。在临床上的确如此,当皮肤发生敏感的时候,要尽量找到过敏原,并且要尽力避免与这些过敏源的接触。这是指那种皮肤屏障功能正常的人,当她接触到某些过敏原(真正的过敏物质)所发生的情况,因此我们要找到它。虽然一些检测的方法并非很可靠,结论也未必准确,但最少还是有些靠谱的,比如在医院里去做相关的过敏原检测等等。不能说这些检测完全没有意义,最少它提示我们有些物质是高度怀疑的。问题是,你的皮肤是因为自身的屏障功能有问题,因此它几乎对所有的东西都敏感,甚至不能使用日常的保湿霜和润肤膏!当这些东西都成为所谓的“过敏原”的时候,估计环境中几乎所有的物质都成为了“过敏原”。怎么跟你解释这些呢?那些过敏原检测出来的可疑物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真正的过敏原物质,也就是所谓的假阳性。此时是因为你的耐受度下降了,所以出现这种假阳性的情况。这很“正常”(我是说出现这种情况不奇怪)。所以此时是否检测过敏原其实重要性并不一定那么重要。检测可以,但不要对检测出多种“过敏原”感到紧张,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过敏物质或许就是假阳性,当您皮肤被修复好后,过敏就消失了,它们就不再是什么问题了。不检测也可以,一来假阳性比较常见,也就是说准确性不一定很高,二来,你这种情况的重点是修复屏障。4.屏障功能下降就必须将皮肤上的“过敏原”清洁掉!因此必须彻底清洁!看上去这种观点很有道理,将皮肤测底清洁,消除过敏原的刺激,这样就能减少皮肤的敏感反应。但是要明白,你的问题在于屏障功能下降所致,这与真正的过敏是有区别的,你的反应更多的是刺激而不是真正的过敏:因为你不能耐受所以表现对一些产品的刺激(当然不排除有时真的是过敏)。而彻底清洁有可能加重你皮肤屏障功能的伤害,所以是否要这样做,需要权衡。我建议,从保护你屏障功能出发,你最好放弃彻底清洁这个想法,清水适度清洁足矣:即便那些附着在皮肤上的产品/物质有点危险,相比彻底清洁来说,后者危险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