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是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如何有效降低食管癌疾病负担也是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还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如何规范、合理的选择食管癌的治疗方式,涉及多个相关学科。因此,由多个学科共同参与的多学科诊疗模式(MDT)也被逐渐推广并在临床诊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院胸外科副主任胡荣杭教授认为,食管癌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多、生存期及生活质量受治疗手段高度影响的恶性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MDT)更具优势。“食管癌作为一种复杂的肿瘤,需要在多学科的协同努力下才能获取最优治疗效果,如通过手术、放疗、化疗、免疫、靶向、介入治疗等多种手段介入,使治愈率得到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但每种治疗方式都有相应的适应症及治疗时机。所以,何时做何种治疗对食管癌病人来说尤为重要,更应避免由首诊科室决定患者命运的局面。事实上,要实现规范化、个体化治疗食管癌,必须联合多个科室,合理运用各种治疗手段,以达到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我院胸外科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实行疑难病例的多学科联合诊疗,已经收获了丰富的经验与良好的反馈。目前参与食管癌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科室除胸外科外,还有消化内科、肿瘤内科、麻醉科、放射科、介入科、临床营养科、内镜中心、病理科等科室。“通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目前我们的食管癌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已经由原来的松散化变成常规化、制度化的要求。”胡荣杭强调,“在食管癌诊疗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确定每种治疗手段在治疗过程中的参与时机与参与程度,而这也是对专家们最大的考验,也决定了食管癌病人的治疗效果”。 我院胸外科将“规范、个性化诊疗食管癌,全面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存周期”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团队为每一位诊断食管肿瘤患者提供多学科诊疗服务,严格把控手术指征,详细、全面评估手术风险及制定手术及风险规避方案,指导患者术后康复及后续治疗等,以求把病痛对患者的影响及伤害降到最低。该诊疗模式越来越得到患者的广泛认可。一方面,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可以提高食管肿瘤分期的准确率,为制订临床方案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多学科诊疗模式(MDT)根据诊断和分期结合病人个体情况制定最适宜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多学科诊疗模式(MDT)讨论意见的权威性,不但增加了医生的诊疗信心,也提高了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的依从性。截止到目前,科室团队已为近千名食管肿瘤患者提供了多学科会诊服务,相信食管癌多学科诊疗模式(MDT)会让更多食管肿瘤患者受益。
在医院体检后,体检报告上发现有肺结节,禁不住担心,那么肺结节是肺癌吗? 首先告诉大家不要过于担心,国际国内多项研究结果表明,90%的肺部结节都是良性的,恶性的概率不足10%。其实,肺结节是炎症的概率要远大于肺癌的概率。肺作为气体交换的器官,你的每一次呼吸都与外界直接相通,细菌等病原体在某些致病条件下就可能造成肺部炎症等病变,留下痕迹,CT上就显示出结节样的影像。 那么怎样对不同的结节进行分辨呢? 1.看大小:随着肺结节增大,恶性的概率也增加,肺结节大于8mm恶性的概率明显增加。 2.看形态:如果结节呈分叶状,边缘有毛刺、胸膜凹陷,中间有空泡、血管穿行等表现,恶性的可能性较大。 3.看生长情况:定期随访是定性肺结节有效手段。如果随访期间结节逐渐增大,密度增高,中心出现实变等情况则恶性的可能性较大。 另外,有肺癌家族史、高龄、吸烟、职业暴露史等也是肺癌的高危因素。 最后再次告诫大家,肺结节不一定就是肺癌,发现肺结节一定要找专业的医生就诊。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健康体检,而被告知有肺结节。那么什么是肺结节? 肺结节就是影像学显示直径≤3 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局部病灶直径>3 cm者则称为肺肿块。 肺结节分几类 1. 按数量分类:单个病灶定为孤立性;2个以及以上的病灶定义为多发性。 2. 按密度分类:实性肺结节、亚实性肺结节包括纯磨玻璃结节,还有混杂性结节,也称部分实性结节 3. 按大小分类:微小结节(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