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患者结石病何种成因,都应对所有患者提供一些治疗建议。1.液体摄入建议强烈建议患者每天饮用足量水分以产生至少2L尿液。水硬度在结石复发中影响不大。碳酸水也许可以起到一定防复发作用。以磷酸盐调味的苏打水可能增加结石风险,而以枸橼酸调味的软饮可能降低结石风险。柑橘汁(尤其柠檬和橘子汁)也许可以辅助预防结石。2.膳食建议虽然代谢异常是导致结石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饮食对结石病也有重要影响。因此,改变饮食和体育运动可以显著降低结石病的复发。随机研究证实了饮食中动物蛋白(肉)摄入量减少的优势。高含量水果和蔬菜的饮食可以降低高动物蛋白含量饮食的结石发生风险。随机试验证明了正常志愿者和结石患者饮食中钠限制的益处。3.肥胖糖类耐受性受损以及对葡萄糖摄入后不适当的钙反应都可能与肥胖有关。因此,肉食者中体重增加可伴有高钙尿症。结石化学分析显示主要为尿酸结石,表明这些患者中存在过量酸性尿液。药物治疗和饮食建议能够显著减少这些患者的结石形成。肥胖是肾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女性。代谢综合征与低尿液pH有关。肥胖患者尿酸结石风险升高。高蛋白,低糖类饮食会改变尿液成分,可能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Roux-en-Y胃旁路手术可能会显著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4.膳食钙的作用大量的证据表明患含钙肾结石的患者可以维持适度的钙摄入。既往建议严格限制钙的摄入量,此建议可能导致肠道内草酸增加。因此,限钙饮食会增加草酸的吸收,从而导致草酸钙的过饱和。但有进一步的证据表明,补充钙剂在注意服药时间的情况下是安全的。限制膳食钙实际上会增加结石复发的风险。用餐时补钙可能是最安全的。5.维生素D和双膦酸盐的作用维生素D补充和肾结石形成的关系存在争议。双膦酸盐是骨质疏松症的常见治疗药物,最近的一项前瞻性研究比较了阿仑膦酸钠与阿仑膦酸钠联合氢氯噻嗪对含钙结石患者的高钙尿症和骨密度降低的疗效,表明双膦酸盐是安全的,并且可能对含钙肾结石患者有预防作用。由于枸橼酸盐的额外抑制作用,枸橼酸钙是更加友好的钙补充剂。维生素D的补充对结石患者来说是安全的;在维生素D治疗期间应监测24h尿钙。双膦酸盐联合噻嗪类利尿剂可以减少高钙尿症,同时保护骨骼。6.避免草酸摄入饮食中草酸对尿草酸的贡献变化较大。尽管饮食中的草酸盐在增加尿草酸盐中起到明显的作用,但由于草酸盐普遍存在于大多数植物中,因此难以限制其摄入量。然而,重要的是避免大部分富含草酸盐的食品,例如菠菜、甜菜、巧克力、坚果和茶。虽然对复发性肾结石患者可能会给予限制性草酸盐摄入的一般建议,低草酸盐饮食对肠源性高草酸尿症患者,特别是存在潜在肠道异常的患者或接受过胃旁路手术的患者最有用。摄入大量维生素C可能增加24h草酸盐排泄,导致草酸钙过饱和,但这并不能一定导致症状性结石形成的增加。然而,避免大量服用维生素C似乎是合理的,将一个人的摄入量限制在每天最大剂量不超过2g是一个很容易遵从的建议。避免过量摄入草酸盐。大剂量的维生素C可能会增加结石复发的风险,剂量应该限制在2g/d。7.治疗管理总结预计通过上述这些措施,大量患者的尿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会得以纠正。从而使他们的结石病得到控制。治疗3~4个月后,应使用标准实验室检测或自动尿液分析包对患者进行重新评估。如果患者的代谢或环境异常得到纠正,可以继续进行这些治疗,患者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尿检,并按照建议重复24h尿检。随访不仅对监测治疗效率至关重要,而且对鼓励患者依从性也很重要。然而,如果代谢缺陷持续存在,则可以进行更具针对性的药物治疗。例如,如果在饮食限制肉制品摄入后仍然存在显著的高尿酸尿症(尿尿酸>800mg/d),可以使用别嘌醇进行药物治疗。
治疗前患者中年女性,因右腰痛伴发烧来我院诊治,诊断为:右肾铸型结石(完全无积水),右侧输尿管结石治疗中手术采用腰部打眼儿的方式,也就是经皮肾镜手术,只一次经皮肾镜手术,用最少的通道,取出来最多的结石,手术时间2个小时,术后腰部留置了一根管子,术后五天出院。治疗后治疗后5天患者术后恢复很好,术后五天拔除肾造瘘管出院,基本无结石残留,以下是术后复查的片子,可以和术前片子对比一下。第一张是术后尿路平片,第二张是术前术后CT片子对比,第三张是术前术后尿路平片的对比。
治疗前患者郑某某,59岁,以“双肾铸型结石,肾功能不全,贫血,高血压,泌尿系感染等”入院,术前完善检查,在克服BMI:29.3,肋骨遮挡,结石坚硬,多枚平行盏结石,肾盂粘膜水肿出血等困难下,顺利完成“右侧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治疗中手术采用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一次手术,一个通道,一步法扩张,一根碎石杆,术后第一天饮食并下床的“五个一”佳绩,术中、术后基本无出血,术后第一天复查血色素不降反升,手术当晚引流液淡红色,第二天转清亮,术后复查CT及尿路平片提示结石完全清除干净。治疗后治疗后7天术后第一天复查血色素不降反升,手术当晚引流液淡红色,第二天转清亮,术后复查CT及尿路平片提示结石完全清除干净。术后六天出院,出院时伤口仅敷一块儿普通创口贴。
(央视财经《职场健康课》)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的结石的发病率为6-7%,即一百个人里,会有六七个人得结石。 谈到结石,很多人不在乎,认为这只是个小毛病。尤其当结石静止不动时,一般不会引起任何不适,几年甚至几十年中患者都没有任何症状。殊不知正是这种长期存在的尿路结石,实际上是人体中隐藏的一枚“定时炸弹”:娇嫩的尿路上皮在结石长期的刺激下被“逼上梁山”,最终演变成了令人生畏的癌症恶魔。 得泌尿系结石的人多吗? 中国的结石发病率为6-7%,比例还是很高的。男性在30~50岁是结石高发的年龄。女性是20~30岁和40~50岁这两个年龄段高发。 ?结石就只是长在肾里吗? 泌尿系统分为上尿路和下尿路。上尿路包含肾和输尿管,下尿路包括膀胱和尿道。这几个地方都会出现结石。 结石是怎么长出来的呢? ●过饱和。主要是人体内形成的草酸钙以及人体液大量丢失造成的尿液中的无机盐处于过饱和状态。 ●结晶。无机盐变成固体沉淀出来形成晶体的过程叫做“结晶”。 ●形成核心。晶体要和一部分叫做基质的东西混合形成核心。核心才是结石的雏形,不断有晶体析出加入核心,最终就变成了结石。 啤酒配海鲜是结石的“好朋友”? 啤酒里面有很多维生素B族和乙醇,乙醇能够促进体内尿酸增高,另外,乙醇代谢产生的乳酸,在人体内堆积会影响尿酸往外排泄,多会沉积在手、脚关节。如果沉积在肾脏的话,会形成肾结石的。 矿泉水喝多了一定会得结石吗? 矿泉水喝多了不会得结石,人体从水里面摄入的矿物质实际上量很小,多是从食物中摄入大量的矿物质。 跳绳、倒立能把结石排出来吗? 结石能不能自行排出,关键在于三个因素: 结石的大小、结石的形状、结石所处的位置。单凭倒立的方法并不能保证能排出结石,甚至还会造成严重的肾绞痛。 不及时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后果有什么? 造成梗阻、肾积水,影响到肾脏功能等。结石头长时间剐蹭膀胱黏膜,有可能会导致肾盂鳞癌的发生。 常用的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方法有哪些呢? 从治疗角度来说,是从无创到有创,从微创开始到更大的创伤来过渡。根据结石大小采取自然排石、体外碎石技术、软性输尿管镜、经皮肾镜技术等方法。
尿常规是我们常称的“三大常规”之一,作为人体最重要的代谢产物,尿液检查简便、无创、廉价,纵然是“常规”检查,却也能提供大量的身体信息,不仅反映泌尿系统的问题,更可以间接反映全身各系统的代谢情况。 各家医院的尿常规报告单不尽相同,却大同小异,简单介绍一下各个项目的意义所在。 总体来说,只要有(+)或者异常升高的数值就意味着存在不合常理的因素,需要进一步判断病因。至于每项是什么意义,这次只能作一个非常简要的介绍,要知道,任何一项异常的背后都存在着许多种可能,往往需要医生更精准的判断和进一步的检查。 我们一项一项往下看: 酸碱浓度:和饮食情况有关,爱吃肉的偏低,爱吃素的偏高。出现异常的过酸或过碱意味着代谢出现了问题,或者泌尿系感染,或者痛风,或者药物影响。 颜色:通常都应该是淡黄色,水喝多的时候更清亮,水喝少的时候会深一些,但是如果出现红色、茶色、乳白色等等,就请您高度重视了,许多疾病可以引起,像肿瘤、肝病、较重的泌尿系感染、乳糜尿等都会引起尿色的变化。尤其是老年人如果出现肉眼血尿,必须要首先排除泌尿系统肿瘤,即使只有一次,也不可掉以轻心。 透明度:不透明的话就是有问题,通常会伴有2颜色的改变。 尿比重:个体变化程度较大,是反映肾脏浓缩功能的。 亚硝酸盐:“+”意味着感染,多数是大肠埃希菌相关。 尿蛋白:有一些是生理性的蛋白尿,但是出现“+”多数意味着肾脏或者全身疾病引起的异常,您需要做两件事:第一,做24小时蛋白定量检查;第二,找肾脏内科大夫。 胆红素:多了之后会使得尿液泡沫增多,“+”通常与黄疸关系紧密,找消化科大夫。 尿酮体:标本不新鲜会出现“+”,肚子饿久了会出现“+”,严重的糖尿病也会出现“+”,找内分泌科大夫。 尿胆原:多数阴性,溶血或肝细胞黄疸时会“+”,还是找消化科大夫。 尿葡萄糖:出现“+”首先要检测糖尿病,赶紧去找内分泌大夫。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血糖正常而尿糖异常,我们称为肾性糖尿或者应激性的糖尿。 针对白细胞的检查,有两个结果,只是检测方式不一样,一个是试纸,一个是仪器。如果是“+”或者数值超过参考值,就是泌尿系感染了。 针对红细胞的检查,也有两个结果,。出现“+”就是所谓的“血尿”了,其原因非常众多,也经常让泌尿外科医生抓耳挠腮不得其解。但是都要仔细寻求根源。前面说了,一定要排除肿瘤引起血尿的可能性,尤其是老年人。 上皮细胞:是指从肾脏到尿道外口脱落的细胞,具体原因具体分析。 尿管型:是尿蛋白形成的,出现了就不正常。由于各种肾炎、肾病综合症导致的,找肾内科大夫吧! 尿细菌:这不用说了吧?让泌尿外科医生帮你搞掂。 尿酵母菌:小心霉菌感染!要进一步做中段尿液细菌真菌培养。 尿结晶:严重的痛风、黄疸、草酸结石的病人可以见到,具体原因具体分析。 这样看下来,貌似一张小小的尿常规检验单真的水很深呢!对于广大患友而言,您记住以下几条一定没错:选择恰当的标本送检,重视异常的检验结果,寻找合适的专科医生。
直播时间:2021年04月09日20:05主讲人:王晔主任医师唐山市工人医院泌尿外科
直播时间:2021年03月26日19:55主讲人:王晔主任医师唐山市工人医院泌尿外科
“医生,我最近尿频、尿急,还分叉,排尿很费力,尿完还想尿,总感觉尿不干净……”,相信这是不少泌尿外科大夫出诊时听到的患者症状描述。尿频、尿急、尿分叉,当心前列腺“亮”红灯!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一让男同胞苦不堪言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看看前列腺是如何“肥大”的。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俗称“前列腺肥大”,是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最为常见的原因,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一种退行性变,犹如青丝变白发,又似老眼渐昏花。其发病率随年龄递增,多数患者随着年龄增长,排尿困难等症状亦随之加重。“当年顶风尿十丈,如今顺风尿湿鞋”。小小前列腺,却有大文章。 “肥大”之处 那么,我们平常说前列腺“肥大”,到底是哪里”肥大“呢? 经典的前列腺解剖上可以分为图中区带。BPH主要发生在移行区(c)和尿道周围腺体区(e),其中移行区(c)是BPH的最常见发生部位。严格来说,BPH是指增生而不是肥大的组织学过程,即细胞数量增多而不是细胞体积增大。所以前列腺”肥大“一词在病理学上本身是不合适的,只是大家都已经习惯性此叫法了。目前认为老龄和有功能的睾丸是BPH发生的两个重要因素。而其中睾丸分泌的雄激素是促使前列腺细胞增生的最重要的因素。 解剖关系 要了解前列腺“肥大”的机制,我们需要再简单了解前列腺与膀胱、尿道的解剖关系。 前列腺形似栗子,上端宽大与膀胱颈相接,中间有尿道穿行。有人形容三者的关系:膀胱是水池,尿道是水管,前列腺是拳头,前列腺和尿道的关系就是拳头握水管。如果拳头把水管握紧,可能就堵了,排地慢甚至排不了,就会出现所谓的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 前列腺形似栗子,上端宽大与膀胱颈相接,中间有尿道穿行。有人形容三者的关系:膀胱是水池,尿道是水管,前列腺是拳头,前列腺和尿道的关系就是拳头握水管。如果拳头把水管握紧,可能就堵了,排地慢甚至排不了,就会出现所谓的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 总结一下:雄激素+老龄-----BPH-----膀胱出口梗阻----尿道阻力增加----下尿路症状。相信大家已经可以简单了解BPH的”肥大“机理啦。如果出现以下这些症状,那你的前列腺可能就在释放危险信号啦。前列腺虽小,影响可不小,一旦有症状,请及时就医。